百家讲坛《大中医朱丹溪》笔记

时间:2019-05-15 13:15: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百家讲坛《大中医朱丹溪》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百家讲坛《大中医朱丹溪》笔记》。

第一篇:百家讲坛《大中医朱丹溪》笔记

百家讲坛《大国医朱丹溪》笔记

大国医朱丹溪·罗大中——四十学医

元代一代医宗朱丹溪到四十岁才开始学习中医。

元时,浙江义乌一个县令喜欢搞神庙,他说只有修了岱宗祠,没敢行动。因为这个县里有一个人对这事态度他还不清楚。他找来这个谈话。这人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他先营造神秘气氛。你知道生死是谁管的吗?我告诉你是泰山神。这是高度机密,只告诉你一个人。这小伙子说,这不是胡扯吗?我们的生命是上天给的。需要向它们膜拜吗?现在饥荒,百姓吃不起饭,如果神仙有神通的话,叫百姓先吃饱再说吧。县令哑口无言。这事黄了,这事倒奇怪了,一个小伙子居然一句话阻挡了这个荒谬的事。这个小伙子就是朱丹溪。

义乌南有小溪,叫丹溪,朱丹溪1281年就出生在这里。父亲是忠厚之士,母亲是书香后代。当时取名叫朱震亨。后来因为尊敬叫朱丹溪。他读书读得好,日记千言。但是读书顺利时,他突然放弃了科举之途。原来十五岁那年父亲病故了,“因追念先子之内伤……一皆殁于药之误也。”是被庸医误治身亡的。去世的还有大伯与叔叔,都因为误治而去世。古代许多名医都是因为父母有病走上行医道路的。朱丹溪是例外,他刺激走上了另外的道路。为什么呢?

因为这家里主要男人都去世了,家庭会遭到周人的欺负。有财有势的都欺负他家。这时,朱丹溪只15岁,只能挺身而出,性格变了,他变成尚侠气,暴躁。常常去告状。一定要闹到天翻地覆,解决才为止。时间久了,大户人家受不了,都不敢欺负他们家了。上下摇手相戒,没人敢来欺负。后来,周围人看到他擅长打抱不平,常常有人来找他来解决事。他非常高兴,于是他常常去帮人打官司。时间长了,朱丹溪就被推举做里正,这是相当于街道的头目。他就开始做了里正。他更加容易出头了。当地县令也因此得在乎他了。22岁时,有税叫包银,急如星火。到义乌这儿,当地郡守发现那么多人只交了两个人的。一打听就知道是朱丹溪在带头捣乱。郡守恼火,召来朱丹溪,这不是简单的法令,你不怕掉脑袋吗?朱丹溪说,“守为官,头固当惜,民不爱也。”您的头值钱,我们不爱惜。这个包银一旦形成制度,代代都得交,这是坏事呀,非要干吗?我家有房子,你收去,帮百姓交了得了。郡守也明白道理,竟不能屈。最后朱丹溪的这地方果然只交了两个人的税。这时朱丹溪有三个特点:一是胸怀正义;二是敢作敢为;三是前途渺茫。朱丹溪未来到底做什么,他也不清楚。他一直度过大半青年时代,到三十岁了。与中医还一点关系都没有。这一年母亲病了。母亲辛苦,因为男人们都死了,她要照顾许多孩子,劳累,患了病,叫脾疼。有两个特点,一是痛苦,二是病程长,持续几年时间。当时请了医生来,众说纷纭,朱丹溪也茫然。他甚至怀疑父亲去世时的情景又要出现了。他买了《黄帝内经》开始自己看,想自己解决这病。看了三年时间,才有一点心得,再看两年,这时他给母亲开方子,结果把这病就治好了。朱丹溪说:“因母之患脾疼,众工束手,由是有志于医,遂取《素问》读之,三年似有所得,又两年,母氏之疾,以药而安。”他用自己的行动来诠释了什么是孝。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因为父母一天天地老,会出现许多情况,一定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这是孝顺的表现。这时,朱丹溪的年龄到了35岁了。因为他读《黄帝内经》只是为母亲治病,又回去做里正了。

朱丹溪怎么成为中医大家呢?来了一位高人,是许文懿。是宋代朱熹的四传弟子。开始教程朱理学。江南震动,许多人去学习,达到数百人之多。朱丹溪也听到这个消息,立刻也背起包袱到八华山报名。36岁的人了还去学习是不是太大了?原来这时朱丹溪一定在思考人生路怎么走呢。再不做点什么就晚了。可是怎么走呢?困惑中,就去找许老先生了。去之前,说“丈夫所学不务闻道,而唯侠是尚,不亦惑乎?”不想听说真正的道理,而天天行侠,不是很困惑的事吗?说明他正在反思自己了。他收获很大,许老先生讲课讲得透彻。朱丹溪听了深受震动。一边听课,一边回想人生,忏悔得“汗下如雨”。他开始认真学习程朱理学。他认真到每晚跟同学探讨问题到四鼓时分,半夜两三点,一起分析人生道理。学了四年时间,对他的影响太大。之前,他是没有目标的,行动鲁莽,现在变成成熟的了。一是陶冶了性情。之前是暴躁,无法忍受。可是程朱理学讲一切都要按天理来办事。他们还讲灭人欲,其中包括愤怒,他的性格因此慢慢改变,性情温和,讲道理,讲以理服人。二是格物致知。是要通过分析来了解万物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的还有伦理道德的问题,给日后学中医打下方法学的基础。朱丹溪以后对中医做出极大贡献。这时他到了四十岁了。这期间,他学的儒家思想,要做的就是再次考科举。结果是落榜了。就在朱丹溪失利时,又来了一个打击,妻子因病去世了。心里极度悲伤,“心胆摧裂,痛不可追。”这时,他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科举失利,前途渺茫,妻子去世。人生刚刚起步,年龄大了,道路怎么走呢?老师许文懿善于分析,跟朱丹溪说:“吾卧病久,非精于医者,不能以起之,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我身体不好,卧病许久了,胃痛,治了几十年后变成腿脚不利索了。他都认为自己是废人了,对朱丹溪说,病了几十年了,一般医生治不好,你肯不肯把聪明放到医学里去呢?说到了朱丹溪的心里。学医是好的途径,他终于下决心开始学习中医。

朱丹溪把科举书全部烧了,从此一心学医。他离开了老师,回到家里,再次读《黄帝内经》,此时他受过正统理学训练,思维改变了,进步非常快。他说“至四十岁,复取而读之,遂朝夕专研,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重新读,这书读起来还有问题,把能读懂的记住了,把不能读懂的放下不管,又整整学习了四年,这时他44岁了。他学习后,发现有好多东西不懂,还有缺陷不能只在家里看书,缺少实践,应该去拜名师。他踏上寻师之路。当时走了当时江南的重镇。他发现既然要想成为好医生,应该向最高的医生学习。这是罗知悌。

大国医——朱丹溪:拜师奇遇

朱丹溪求访到罗知悌,当时杭州有大宅院,就是罗的府。朱丹溪听说后,来到杭州,告诉门人,来拜访这位老先生,请通禀一声。立即通报,回来,不见。朱丹溪热情来了,人家不叫进门,不见,罗知悌为什么这样傲气呢?金元时期出现中医四大家,刘河间李东垣张子和。荆山浮屠南下江南,来到杭州,把刘河间的学问传给了罗知悌,这是太监。他学了医术后,来侍奉皇帝与理宗关系好。这位罗知悌好读书史,博学。后来有机会去了北京,停留好久,学习了四大家另两位的学问,集前三位学问于一身,谁学去谁前途无量。朱丹溪正是慕名而来。却被挡门外。一般人可能打道回府了,他却想我心中想追求的正是最高境界,明天我还来。结果还是不见。这样,朱丹溪来了十多天,十往返不能通。还来。再来这个待遇都没有了。门人都不高兴了。朱丹溪自己说“蒙叱骂者五七次”,被人家门人骂了好多次。朱丹溪日拱立于其门,风雨无阻。天天拱立于门口。下雨大,地上都是白烟了,朱丹溪还是在站着呢。这样诚心来访,不让进门还算了,却让门人骂,不通人情吗?坚持了三阅月。徘徊了三个月。好可怜呀。

罗知悌不是一般人,用这种方法拒人于门外,剩下的一定是一心想学习的人,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结果,朱丹溪得到的也是精彩纷呈的。罗告诉下人,要沐浴,整理面容,下人都说,要干什么呀。门口这人就是值得传承学问的人,大门层层打开,“一见如故交”。对医学看法有共同语言,说明朱丹溪以诚意感动了罗知悌。我们没成为大师,我们要问一问我们有没有像这样诚心地对待大师们?以最诚挚的态度追求学问者,泉水丹溪堪称千古一人。

一天早晨罗知悌开始诊病了,朱丹溪终于有机会看到了。罗知悌身体不好,所以不是到诊室看,是在自己的床上躺着,要徒弟去诊脉记录病情,再来禀告。罗知悌再告诉徒弟是什么病,用什么药来治,全部口述,徒弟再去开方子。没有一定功夫做不到这一点。治病也独到之处。朱丹溪说,没看到他用一个固定的方子,不断根据病情随时变化。来看一个医案。一天,下人来报一个和尚身体虚弱,恐怕要死了。怎么办呀?罗知悌说赶快抬进来呀。下人说,好像一点钱都没有。罗说赶快抬进来吧。一问,这个和尚才二十五岁,是四川人,出家时母亲在世,来到江南云游,七年后思念母亲,忽一日念之心不可遏。想念得抓心挠肺,没盘缠心里难过,每天对着西边哭泣,长期下来有病了。罗听完后,想念母亲到这种地步,还当什么和尚呀。叫诊脉,朱丹溪诊完汇报,瘀血,应用化瘀血与痰积,罗知悌听完后,叫上街买牛肉与猪肚来。朱丹溪想没听错吧?奇怪呀。老师叫了没办法,买了回来。罗知悌告诉他熬烂,要像粥一样。罗知悌安排和尚住下,亲自过去,每天安慰他。然后等朱丹溪熬好了,叫给和尚吃喝。这个和尚每天吃了十几天,和尚神气足了些,叫用桃核承气汤,每天服三帖。这专门治疗下焦蓄血证。泻完后,叫朱丹溪给他喝稀粥,喝了十几天,结果和尚病好了。身体恢复了。和尚感谢罗知悌,叫他回家侍奉母亲去吧。罗知悌说,“我不望报,但欲救汝之死命尔”。不希望你回报,只是想救你一条命。我给你银子做盘缠一定要好好侍奉你母亲吧。和尚感激涕零,估计心里非常温暖,重新获得了生命也懂得了道理。朱丹溪回到房间思考,突然觉得以前许多不懂的道理明白了。因为朱丹溪看过张子和等人的书,张了和看病方法独特,用汗吐下三法,攻邪派的人物。这一派人认为邪侵犯了,一定要抵抗出去,像寒邪就得发汗,如果在上焦就让人吐出去,如果下焦就下泻。中医还有扶正派,相对立的。认为外邪侵袭应该先补正,身体抵抗出去。这两派其实应该相辅,但是却是互相排斥。朱丹溪的问号划了许久。此时,朱丹溪突然明白了这就是攻邪的正确方法。罗知悌知道书中没写的东西。原来先补足正气才能用泻下,正气不受伤才能做。否则,“邪去而正气伤,小病必重,重病必死”。罗知悌就是先让和尚的正气充足。朱丹溪从这个故事中除了学到医术还学到了不计个人得失的医道。没医道,只有医术,就只有赚钱的工具,不会成为一代大医。

朱丹溪学了一年半,罗知悌叫来,说我把学问都传给你了,现在是告别的时候了。朱丹溪跪下磕头,这次离别可能再也见不到了。罗知悌说,我没辜负先师把学问传下去了。这其实是复杂的事。大师或许多,但是未必传了学问。像诊脉,老中医带一次或许就不同了。罗知悌学了三个大师,传给了朱丹溪,朱丹溪成了金元四大家之一。罗知悌就是在朱丹溪离开后去世了。

朱丹溪回到家乡,他心中有病痛中的许文懿老师。许文懿患的是怪病,常年心口痛。朱丹溪没有立即拜访老师。老师问了弟子们,朱丹溪学了些什么?许文懿问没有学流行的和剂局方?许文懿说太好了。我的病可能要好了。这些和剂局方让医生失去了辩证思治,罗知悌教朱丹溪要求把先前的所有忘记,学黄帝内经参考另三个的学问。朱丹溪诊断后,开了些药,见一点效果,病却没有完全好。朱丹溪琢磨了几个月,判断是因为老师的脾胃出了问题,导致的。有瘀血与痰积导致的。脾胃是后天之本,出了问题会出现许多古怪的病症。朱丹溪买了牛肉,熬到非常烂。过滤成汁再熬,喝下去。让患者喝到不舒服,让人上吐下泻。“病在上者,欲其吐多;病在下者,欲其利多;病在中者,欲其吐下俱多”。之后,把积滞排出来,再请到屋里休息,喝就接自己的尿喝下去,这是尿疗法。朱丹溪被奉为尿疗法的鼻祖。再休息,服粥与蔬菜。五年后忌牛肉。朱丹溪说是传自西域。现在基本没人使用。因为现在有许多调理脾胃的方法。朱丹溪认为人好多怪病都是由于脾胃引起的,他提倡清淡饮食。他给母亲就提供清淡饮食。长寿才是真正的孝顺。母亲确实是长寿之人。许文懿到底治好了吗?节节如应。最后痊愈了,第二年还生了儿子。朱丹溪成长为优秀的医生了。行医中还有哪些有趣的经历呢?看下集。

大国医21_朱丹溪03:巧治怪病-罗大中.2011.02.23

有一个女子二十多岁,患了怪病,不吃东西。每天只吃一点点东西,没食欲,整天不说话。脸冲着墙,有大半年了。父母着急。所以请了许多医生,来了后都觉得奇怪,这是什么病呀?都没有治疗思路,方子也不灵。朱丹溪来了也觉得奇怪。因为这人根本不搭理他。诊脉完,他有点数了。来,叫父母都出来,其他人回避一下。跟他们说,没出嫁是吧?她想男人了。这父母一听,真是神医呀。真跟这事有关。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订婚了。但是订婚后,小伙子出差了,到广东经商了。这本是好事,可是他一走几年没回来,还音讯皆无。她受不了,患上了病。朱丹溪确定了病的来因,这是情志而导致的疾病。治疗呢?他跟父母说,此思想气结病也,药不得独治。这是不能单独用药物来治疗的。朱丹溪说,你们要接受,她思虑过重,我要气她来治她。他们觉得奇怪,得病了还气她,这能治吗?“父以为不然。”朱丹溪见他们不理解,我去气她,但有条件,要知道我是在治病,不要因此对付我。父亲说行,你去吧。我们心里有数。

朱丹溪走进房间,上去指着她说,你可不怎么样,不守妇道呀。你有人家了,你怎么看上别人了?“责以不当以外思”,开始生气了。朱丹溪还不够,上去给她一耳光。想想反应吧。她大怒,“大怒而哭”。朱丹溪叫父母来劝父母。气息了,不哭了。哭饿了,要吃东西。父母感觉奇怪呀,原来朱丹溪使用的就是情志疗法,以情胜情。中医认为人的情绪可以分类,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是正常的情绪。不会产生疾病。如果过度的话,就会导致人生病。会伤及五脏,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思虑过分会思绪结集。会没有胃口,不想吃东西。治疗上,朱丹溪认为气机郁结在脾。怒胜思。怒可以把思克制住。所以朱丹溪采取的就是用怒来制止思。他还说,这病还没完,她有两种情绪,忧和思。思念,还有担忧成分在。未婚夫出门多年,她一定担忧安全。还担忧会不会不要自己了。这个忧的情绪怎么治疗,喜胜忧。喜可以克制忧。他跟她父亲商量,使个小花样,假装说这个未婚来信了,说不久要回家了,我们要成亲了。过去不识字,写的也看不出来。结果读了,她看完了高兴,一高兴,把忧冲开了。这就是情志的办法治病。没多久,她的未婚还真回来,她的病也彻底好了。这说明情绪不好会导致生病。朱丹溪就是发现情志对人的影响非常重大,后世说是杂病用丹溪,这杂病就包括许多情志方面的病。

有一个赵立道,五十来岁,本来应该平和了,但是他性格不好。身体不好,但还多怒。夏天时,饿了,于是跟家人说准备饭。家人一听着急,这个饭不是立即能端上来的,“不能急具”。发火了,大得受不了。这个不适合养生的。患了泻肚子的病。自己想办法,用凉水兑蜂蜜来治。但没好,请来朱丹溪。朱丹溪诊断,说是你性格不好得的。发火,引起的。开药调一下。开了方子。人参和白术煎汤,送服益元散,这是祛湿安神的药,一方面补脾一方面安神。他服了几天,病情减轻了,但是呃逆,不断打嗝。旁的医生觉得应该开补药,朱丹溪说,不要急,药的力道没到,到了就自己停止。坚持了四天,止住了,而且泻下也好了。这也是控制不好情绪而导致患病。朱丹溪用的是药物,可见他是根据情况来选择治疗的办法。

当时朱丹溪家族中有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从夏天到深秋都闹肚子。许多医生治不好。朱丹溪来了,说一定是多年沉积的东西没代谢。问饮食特点。老人说,喜食鲤鱼三年无一日缺。朱丹溪明白了,这是营养没代谢变成了痰湿。鲤鱼不是利水的吗?怎么会呢?鲤鱼有利

水功能,但是要注意量。如果天天吃,过多摄入,就会变成痰湿。助湿生痰。就会影响正常运作。朱丹溪说别再吃了,开了暖胃行气的方子,开了砂糖。吐出半升黏夜。第二天,再来一次,接着吐,又吐了半升,泻肚子从此就好了。这说明不良饮食会引起不健康。朱丹溪认为天天跟着食欲走,一定会引起疾病。如果清淡饮食身体会好许多。

形肥而大黄生的家里有钱,做一个小官,生活幸福,但是患了病消渴病,多饮,多食,多尿。人消瘦乏力,这与今天的糖尿病有关联。“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吃的营养过剩有关。这人当时请医生,有人却说病快好了,应该滋补一下身体,黄色公鸡最好。黄生吃鸡,几年里吃了一千多只鸡。经常呕吐,胸闷。请医生来,胃里有寒吧,用温补,结果还添了症状,怕风。怕风到垫糠在地上窗户双层才能坐起来,提不起笔来,走十几步都没力,虚弱。这时请来朱丹溪。他说是吃出来的。先不要再吃了。开了方子,人参黄芪白术加五味子,用竹沥来调服。竹沥是化痰用的。他认为体内痰湿重,让他一点点地吃,缓解了,但他又犯错了。用鸡汤调饭。这回朱丹溪要求不要再闻肉味,这病才慢慢好了。这告诉我们过分营养是不利的。中医说忌口。这是合理的。像油会阻碍药的吸收。

朱丹溪认为人要控制自己的欲望。要正心收心养心。正心要用伦理道德来正我们的心,看我们做得对不对。收心是发现自己有欲望时要及时地收回来。像看到好吃的多吃就会影响健康,所以要及时断掉欲望。养心是要看好书,用一些好事来培养情操。朱丹溪告诉病人这些道理。这样身心双调,这样治病,身体才能获得真正的康复。后世称他为一代宗师,这不是一般荣誉。他不但治身体,不定期治心灵,树立了做人的典范。有时下雨有人来求医,问他是什么病。来人说是张进士的仆人,公子才两岁,门人赶快叫进来。张进士的二公子昨天疮收了,呼吸急促,面色苍白。朱丹溪赶快出诊,仆人说,老先生呀,这么大的雨能不能小点再走?他说“疾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他们在痛苦中,度日如年,赶快出诊。下雨下得大,在雨中艰难前行。赶到时,人们都看不出是大名医。进门后,奔向患者,诊断后说是胎毒,问怀孕时母亲喜欢吃什么。说是喜欢辛辣的。服下药,朱丹溪刚想闭眼,张家所有人跪下谢谢他。医道,他做了最好的诠释。这就是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信念。一个医生才能钻研医术,才能竭诚救治患者,有了这种医道,医生才能最终登上医疗的最高境界。一直到他78岁去世,他一直在出诊的过程中度过的。1358年,夏天时出诊远行,回来时感觉疲倦,睡了三天,醒了后,他端坐在椅子上,留在世间的最后一句话是:“医学亦难矣,汝谨治之。”医学要努力学习呀。然后端坐着去世了。把失去亲人的痛苦转为博爱的情怀。从任侠少年成长为伟大的医生,被称为一代宗师。

第二篇:义乌朱丹溪陵园导游词

义乌朱丹溪陵园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谢谢各位参加今天的旅游.作为“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 的商城义乌,在发展经济,繁荣市场的同时,十分重视城市环境建设,在绿化,美 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绿色家园.无论在城区,还是到乡下走走,公园,绿地,花 草,树木,有如春风扑面而来,令人赏心悦目.今天,大家要去的朱丹溪陵园,就是这绿色家园中的一块胜地.它虽然是新姿初现, 却也叫人留连忘返.朱丹溪陵园是为纪念我国“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由政府和民间集资修建 的陵园,是丹溪风景区的主要景区之一.在这里不仅有茂竹修林,湖光山色,小桥 流水,更有旷世名医的遗迹,有寓寄后人崇敬之情的各式亭台,馆园,碑廊,是一 处风景迷人的田园风光式纪念园林.大家现在所处的朱丹溪陵园建在义乌市赤岸镇东朱村.大家看到,在景区入口,迎 面而来的是原国家卫生部长陈敏章题词的青石牌坊.现在让我们走进朱丹溪陵园.现在的朱丹溪陵园为 1991 年批准修建,陵园占地面积 112 亩.经过十几年的修建, 已经初具规模,建有鹤望轩,松鹤苑,朱丹溪纪念馆,重修的丹溪墓,书画馆,百 草园等等.在陵园内,我们还可以看到启功,赵朴初,陈立夫,施祖荃等当代名人 的题词和书画作品,还有以不同颜色的药用植物种植配置而成的百草园,不仅让人 增长知识,更让人感受到这方园林处处都有医家的踪影.这些也为美丽的丹溪陵园 增添了浓厚的中医文化蕴涵.朱丹溪,诞生于元朝初年即 1281 年,义乌人,因居住在赤岸镇丹溪岸畔而被人们 称“丹溪翁”.后人习惯称他为“朱丹溪”.丹溪自幼聪慧,青少年时读经书,36 岁到东阳八华山向许谦学理学,因母亲患病长 久不愈,40 岁后专心学医.他一生刻苦治学,博采众长,潜心钻研前人经验而又不 拘泥,终成“滋阴说”一派大师,他的医学著作有十几种,其观点影响了日本,朝 鲜等国的后学者,开辟了中医学的新纪元.他和河北刘完素,李杲,河南张从正, 被后人称为金元四大名医.

为发掘祖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的内涵,开展中医文化研究和交流,陵园内规划建设 历代医宗纪念馆,名贵中药展览馆,中医历史展览馆,中医研修所等项目.扁鹊, 华佗,张仲景,陶弘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中国历史上医宗将在这里一一展现.同时,在陵园内还规划建设了药用植物园,以乔木形成主景,林下种植较耐荫的草 本,藤本或灌木,以园林艺术手法布置,在适当地点配以亭,阁,花架,景石等园 林小品,让游人在优美的环境中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接受中草药科学知识.丹溪墓: 丹溪墓: 现在大家所看到的就是朱丹溪墓.元至正十八年始建,屡经兴废.1358 年,朱丹溪 端坐在他的书桌前,手持狼毫,含笑而逝.葬于离赤岸镇约 4 公里的

东朱村墩头庵.“文化大革命”中,墓地曾经被毁.1982 年,在原址重建墓地,1989 年被列为浙 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丹溪庙,于丹溪墓右侧后方.朱丹溪陵园正是在此基 础上逐步扩建而成的.据说,墓地是丹溪与他妻子戚氏亲自挑选的.他们始料不到的是,他们身后会经历 如此的坎坷,他们更没料到的是,这里会成为我们义乌市的一大旅游胜地,供中外 游客瞻仰凭吊.风景旅游与名人访谒结合在一起,再加上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民间 传说,使得这里的历史显得更为生动,人物更为丰满,风景更为迷人.大家现在墓前看到的是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写的“元名医朱丹溪之墓”的墓碑,在 墓左前侧立有朱丹溪生平简介石碑,右侧则立有“义乌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 碑.而墓后为其二子的重建墓.丹溪墓布局整齐对称,前后松柏果木成荫,是个幽 静之处.所以前来祭扫瞻仰的游人络绎不绝.丹溪精神: 丹溪精神: 朱丹溪精湛的医术与伟大的人格不仅征服了与他同时代的人们,更影响着今时今世 的许多人,尤其是丹溪故里.人们对朱丹溪的那份情感,依旧处处体现.如我们大 家在稠城看到的那熟悉的丹溪路,已经是市区的一条重要道路,在旧城改造下,它 也即将得到扩建,必将为义乌交通做出更大贡献.正是由于朱丹溪这位扬名海外的 名医给了这条道路新的力量,赋予了它新的使命,那就是宣传义乌,弘扬义乌精神, 那种勤耕好学的义乌人艰苦奋斗的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义乌的名人,了解义乌.这也正是朱丹溪这位名人效应的实质所在.

朱丹溪的那种勤奋好学,兢兢业业,乐于奉献的优良品质,将激励着我们刻苦学习, 不断丰富自己,将来更好地为祖国做贡献!我想只有每个人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 使朱丹溪的精神真正得以发挥.总而言之,朱丹溪这位传奇名医,这位义乌名人,是最终被历史所记下了,我们后 人该做的就是兢兢业业地乐于奉献,在丹溪精魂的指引下,使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和富强!


第三篇:读《游子吟》有感 朱丹溪(4.2)

读《游子吟》有感

我相信,《游子吟》一定是你非常熟悉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的意思是这样的: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行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前她忙着把衣服缝得严严实实,母亲是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家一趟。谁能说天下的孩子们象小草一样微弱的那点孝心,可以报答慈母给予的春晖般的恩惠?

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把衣衫缝得更为结实一点儿罢。其实,老人的内心何尝不是盼望儿子早点些平安归来呢!

这里既没有语言,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展现出来,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天下儿女们对母亲最真挚、最亲切的联想。

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生病时的关切担忧,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母爱是温暖心灵的太阳;母爱是滋润心灵的雨露;母爱是灌溉心灵的沃土;母爱是美化心灵的彩虹。

母爱是一种无私的奉献。但是作为儿女,我们不能只是享受这份爱,更要懂得回报。对母亲的爱需要表达,需要行动。

当忙碌了一天的妈妈下班回到家,我要为妈妈捧上一杯暖暖的奶茶;学着为妈妈按摩,尽量消除她身心的疲劳;做妈妈厨房里的小帮手,亲自下厨为妈妈做美味佳肴;听妈妈的教导,努力学习,不辜负妈妈的期望,长大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第四篇:中医内科学笔记

中医内科学笔记

知识提纲

上篇

总论

第一节

感冒

第一节

水肿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病

第二节

淋证

第四节

喘证

第一章

肺系病证

第五节

肺痈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三节

癃闭

第六节

肺痨

第七节

肺胀

第四节

阳痿

第八节

肺痿

第一节

心悸

第五节

遗精

第二节

胸痹

第一节

郁证

第三节

不寐

第二节

血证

第二章

心系病证

第四节

癲狂

第六章

气血津液

第三节

痰饮

第五节

痫病

第四节

消渴

第六节

痴呆

第五节

自汗

第七节

厥证

盗汗

第一节

胃痛

第六节

内伤

第二节

痞满

发热

第三节

呕吐

第七节

虚劳

第四节

噎膈

第八节

肥胖

第三章

脾胃病证

第五节

呃逆

第九节

癌病

第六节

腹痛

第一节

痹证

第七节

泄泻

第八节

痢疾

第二节

痉证

第九节

便秘

下篇

各论

第一节

胁痛

第七章

肢体经络

第三节

痿证

第二节

黄疸

第三节

积聚

第四节

颤证

第四章

肝胆病证

第四节

鼓胀

第五节

头痛

第五节

腰痛

第六节

眩晕

第七节

中风

第八节

瘿病

第九节

疟疾

第一章

肺系疾病

第一节

感冒

一、定义:由于感受风邪或时行病毒而导致的常见外感疾病。临床以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脉浮为特征。

二、源流:1、《内经》提出病因和主证。

2、《伤寒论》认识到风寒感冒有轻重之别。

3、《诸病源候论》倡导时行致病。

4、《仁斋直指方》首提感冒一名。

5、《丹溪心法》认为病位在肺,提出治疗大法。

6、《类证治裁》提出时行感冒之名。

7、从温病学说兴起之后,把风热感冒纳入温病的卫分证,创立了银翘散、桑菊饮等著名方剂。

三、病因病机:

(一)发病学特点: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

(二)病理关键:邪袭肺卫,以卫表失和为主。

(三)病理性质有寒热两类:

(四)预后良好,少有传变。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寒热虚实、辨不同兼夹、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解表达邪

(三)、分型论治:

1、风寒束表证: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伤表证:新加香薷饮加减

4、气虚感冒:参苏饮

5、阴虚感冒:加减葳蕤汤

五、感冒与温病早期的鉴别诊断、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的鉴别诊断

六、预防及预后

第二节

咳嗽

一、定义:定义:由于外感(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脏腑功能失调伤及于肺)各种因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出现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时,谓之咳嗽病。

二、源流:1、《内经》论述咳嗽的病因病理。

2、《景岳全书》明确分为外感内伤两类。提出了治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治内伤咳嗽甘平养阴为宜的著名观点。

3、《医学正传》强调调畅气机。

4、《医门法律》论述燥的病机和治法,提出温润、凉润两大方法。

5、《医宗必读》谈治疗咳嗽的动静原则。

6、《临证指南医案》进一步谈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的治疗。

7、解放以后: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与肝脾肾有关。

2、病理特点是邪干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

3、病理演变:外感咳嗽的四条演变、内伤咳嗽的四条演变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外感内伤

(二)、治疗原则:外感咳嗽:祛邪利肺;内伤咳嗽:调理脏腑、祛邪止咳

(三)、分型论治:

(1)外感咳嗽

1、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

2、风热犯肺证:桑菊饮

3、风燥伤肺证:桑杏汤;凉燥用杏苏散

(2)内伤咳嗽

1、痰湿蕴肺证: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平稳后可用六君子汤

2、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

3、肝火犯肺证: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4、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

五、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的鉴别、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的鉴别

六、感冒与咳嗽的疾病转化、外感内伤咳嗽的转化

第三节

哮证

一、定义:哮病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其特征是发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急促困难,缓解后一如常人,重证反复发作者在缓解期亦常有气短。

二、源流:1、内经至秦汉阶段:

2、隋唐阶段:

3、宋金元阶段:朱丹溪:首创哮喘之名;病理上专主于痰;治疗上提出了分期论治的思想。

4、明清阶段:虞抟“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

三、病因病机:

(一)病因:津液凝聚成痰,伏藏于肺,成为发病的“夙根”

(二)病机:

1、病位在肺系,关系到肺肾。

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3、病理关键为痰气壅塞气道,肺失肃降。

4、病理性质: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邪实正虚

(二)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三)分证论治:

(1)发作期:

1、冷哮证:射干麻黄汤;表寒里饮者用小青龙汤;上实下虚用苏子降气汤

2、热哮期: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热盛伤阴用麦冬汤;痰气壅实用三子养亲汤

3、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

4、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

5、虚哮证:平喘固本汤

附:喘脱危证:回阳急救汤合生脉饮

(2)缓解期:

1、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

2、肺肾两虚证: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

五、哮证与喘证的鉴别

六、哮证与喘证转化

第四节

喘证

一、定义: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的病证.严重者可致喘脱,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

二、源流:1、《内经》对喘证的症状、病因病位有详细论述。

2、《金匮要略》总结了外感喘证治疗的经验。

3、金元医家充实了内伤致喘的证治。

4、明代明确提出了虚喘、实喘的辨证纲领。《类证治裁》“喘由外感者治肺,由内伤者治肾”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肺和肾,主要病机为气机升降出纳失常。①肺为气之主②肾为气之根

2、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①实喘在肺②虚喘在肺和肾③虚实并见

3、重证多影响到心:①心与肺②心与肾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实:袪邪利气;虚:培补摄纳

(三)分证论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证:麻黄汤合华盖散;汗而喘不平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支饮复感外寒而喘咳用小青龙汤

2、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证: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证: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气虚耗证:生脉散合补肺汤;中气虚而腹中气坠者用补中益气汤

2、肾虚不纳证: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

3、正虚喘脱证:参附汤送黑锡丹、配合蛤蚧散

第五节

肺痈

一、定义: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咳吐腥味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热壅血瘀。初期为肺卫表证;成痈期为热壅血瘀;溃脓期为痰热与瘀血壅阻肺络,肉腐血败化脓;恢复期则为邪去正虚,阴伤气耗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清热解毒,化瘀排脓

(三)分型论治:

1、初期:银翘散

2、成痈期: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

五、肺痈与风热咳嗽鉴别

六、肺痈的预后及调摄

第六节

肺痨

一、定义:肺痨是由痨虫袭肺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特征。轻者诸证间作,重者相继发生或兼见并存。

二、源流:

1、《内经》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即有较具体的记载,认为本病属于“虚劳”范围的慢性虚损性疾病。

2、张仲景《金匮要略》篇叙述了本病及其合并症。

3、《中藏经·传尸》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

4、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提出病因是由“肺虫”引起。

5、朱丹溪倡导“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

6、《仁斋直指方》提出“治瘵疾,杀瘵虫”的论点。

7、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第一本肺痨专著。

8、《医学正传》提出“杀虫”和“补虚”的两大治则。

三、病因病机:

(一)病因:感染“痨虫”、正气虚弱

(二)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影响到脾肾。

2、发病学方面,痨虫是发病的条件,正虚是发病的关键。

3、病理性质主要是阴虚。

4、病理演变:初起多阴虚,继则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后期阴阳两虚。

5、多生变证: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补虚培元,抗痨杀虫

(三)分型论治:

1、肺阴亏损证:月华丸

2、虚火灼肺证:百合固金丸合秦芄鳖甲散

3、气阴耗伤证: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

4、阴阳两虚证:补天大造丸

五、肺痈与肺痨的鉴别

第七节

肺胀

一、定义:肺胀是多种慢性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或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其病程缠绵,时轻时重,经久难愈,严重者可出现神昏、痉厥、出血、喘脱等危重证候。

二、源流:1

病名见于《内经》。

《金匮要略》记载表现和治法方剂。

《诸病源候论》认识病理特点。

朱丹溪提出“痰夹瘀血碍气而病”。

李用粹认为治疗要分虚实。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肺,继则累及脾肾,后期涉及于心。

2、病理关键是肺气胀满,不能敛降。

3、病理因素有痰浊、水饮、瘀血。

4、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复感外邪时偏于标实、平时偏于本虚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标实:祛邪宣肺、降气化痰、温阳利水、甚或开窍、熄风、止血;本虚:补养心肺、益肾健脾

(三)分型论治:

1、痰浊壅肺证: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证: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证:涤痰汤;另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

4、肺肾气虚证: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

5、阳虚水泛证:真武汤合五苓散

五、预后及调摄

第八节

肺痿

一、定义:肺叶痿弱不用,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

二、病因病机:

(一)病因:肺燥津伤、肺气虚冷

(二)病机:虚热肺痿、虚寒肺痿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虚热、虚寒

(二)治疗原则:补肺生津

(三)分型论治:

1、虚热:麦冬汤合清燥救肺汤

2、虚寒: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

第二章

心系疾病

第一章

心悸

一、定义: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多呈发作性,每因情绪波动或劳累过度而诱发。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二、源流:

1、《内经》虽无心悸的名称,但有惊惕、惊骇、惊狂、惊惑、惊躁等名。

2、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医要略》称心悸为惊悸、心下悸、心中悸等。并以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3、宋严用和《济生方》对惊悸、怔忡的病因病机、病情演变和治法方药都有详细的记载。

4、朱丹溪进一步提出“责之虚与痰”的理论,认为“血虚”、“痰迷”、“痰火”是惊悸的主要原因。

5、清代《医林改错》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记载了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心悸。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脾肾。

2、病理关键为心失所养,扰动心神,心神不宁。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虚为气、血、阴、阳亏损,心失所养;实为邪扰于心,心神不宁。

4、病理转变:后期可出现心阳欲脱的危重证候。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虚当养心安神;实因瘀血,当活血化瘀;因痰热,当清热化痰

(三)分型论治:

1、心虚胆怯证:安神定志丹;痰热内扰,胃失和降,心神不安,用黄连温胆汤

2、心血不足证:归脾汤

3、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阴虚火不旺用天王补心丹;阴虚相火妄动用知柏地黄丸

4、心阳不振证:桂甘龙牡汤合参附汤

5、水饮凌心证:苓桂术甘汤;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气凌心,用真武汤

6、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合桂甘龙牡汤

7、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

五、惊悸与怔忡的鉴别

第二节

胸痹

一、定义:胸痹是由胸中气血痹阻所引起的疾病。

临床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特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二、源流:

1、《内经》虽无胸痹一名,但其临床表现却在内经描述得相当详细。描述了真心痛的表现及预后。

2、东汉张仲景正式提出了胸痹这一名称。将胸痹的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

3、宋代《圣济总录》专列胸痹门讨论胸痹病。

4、明清时代,对胸痹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活血化瘀法治疗胸痹有了发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

2、素体阳虚,胸阳不振是形成胸痹的病理基础。

3、病理因素为阴寒,痰浊,瘀血相互为患。

4、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

5、病理转化可以因实致虚,亦可以因虚致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先治其标,后顾其本;治标常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扶正常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

(三)分型论治:

1、心血瘀阻证:血府逐瘀汤;血瘀轻者可用丹参饮

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

3、痰浊闭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

4、寒凝心脉证: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阴寒极盛,胸痹重证,用乌头赤石脂丸和苏合香丸

5、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

6、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

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

五、胸痹与真心痛,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的鉴别

六、胸痹与心悸的转化

第三节

不寐

一、定义: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持征的一类病证,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在心脑,涉及到肾脾肝。

2、病理关键为阴阳失交,神不归舍,心神不宁。

3、.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明确主要特征,分清虚实

(二)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宜补其不足,益气养血,滋补肝肾;实宜泻其有余,消导和中,清火化痰。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肝火扰心证:龙胆泻肝汤

2、痰热扰心证:黄连温胆汤;痰食阻滞,胃中不和用半夏秫米汤加神曲、山楂、莱菔子;痰热重而大便不通者用礞石滚痰丸

(2)虚证

1、心肾不交证: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

2、心脾两虚证:归脾汤;亦归脾汤、养心汤化裁同用

3、心胆气虚证: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血虚阳浮,虚烦不寐用酸枣仁汤;气血不足可用归脾汤;病后血虚肝热而不寐者,用琥珀多寐丸;心肾不交、虚阳上扰者,用交泰丸。

五、心悸与不寐的转化

第四节

癫狂

一、定义:癫狂为临床常见的精神失常疾病。癫证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少动为特征;狂证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很难截然分开,故癫狂并称,以青壮年多见。

二、源流:

1、内经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表现特征、治疗已有较系统的记载:

2、难经提出了癫与狂的鉴别(重阴者癫,重阳者狂)、表现。

3、朱丹溪:“癫属阴,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提出了癫狂与“痰”的关系。

4、明代王肯堂才将癫、狂、痫区分开来。

5、王清任首倡瘀血,开辟了活血化瘀法治疗癫狂的先河。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心(脑),涉及肝、脾、肾等脏。

2、病理因素以气、痰、火、瘀为主。

3、病理关键是神明逆乱。

4、病理性质以实证为主,病理类型有癫与狂两种。

总之:癫与狂的病机特点各有不同。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初发时宜清热涤痰、疏肝理气或安神定志;病久宜健脾益气,滋阴养血;如有瘀血,当活血化瘀

(三)分型论治:

(1)癫证

1、痰气郁结证: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证:养心汤合越鞠丸;亦可用甘麦大枣汤

(2)狂证

1、痰火扰神证:生铁落饮;阳明热盛,大便秘结,用加减承气汤;神志较清,痰热未尽,用温胆汤

2、痰热瘀结证:癫狂梦醒汤

3、火盛阴伤证: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

五、癫狂的转归预后与调摄

第五节

痫证

一、定义痫病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其特征是发作性精神恍惚,突然意识丧失,发则仆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

二、源流:

1、内经及秦汉阶段

①最早源于《内经》∶“胎病”,癫疾,发病与先天因素有关。

2、隋唐阶段,对痫证认识有较大提高。

①巢元方将痫病分为风痫、惊痫、食痫、痰痫。提出了发作周期有长有短。孙思

邈分为心痫、肝痫、肺痫、肾痫和肠痫。

3、宋元时代

在病因病机和治疗上有所发展。

①陈无择认为是脏气不平、阴阳失调,神乱而病。

②朱丹溪强调痰迷心窍引发。“无非痰涎壅塞,迷闷孔窍”

4、明清以来,痫证认识上有较大发展。

①王肯堂首先将癫狂痫区分开来以如前述。虞抟也主张从痰论治。叶天士补充了痫病虚证的治法。王清仁补充了气虚血瘀型的治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在心、脑,涉及肝。

2、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常兼气、火、风、瘀等邪。

3、病理关键为痰聚气逆,风痰闭阻,神机失用,元神失控。

4、病理转化:病机转化决定于正气的盛衰及痰邪深浅。痫病之痰,具有随风气而聚散和胶固难化两大特点。痫病之所以久发难愈,反复不止,正是由于胶痼于心胸的“顽痰”所致。至于发作时间的久暂、间歇期的长短,则与气机顺逆和痰浊内聚程度有关。

5、痫证日久,邪伤精气,可致心肾亏虚。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1、频繁发作者,以治标为主,着重清泻肝火,豁痰熄风,开窍定痫。

2、平时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三)分型论治:

1、风痰闭阻证:定痫丸

2、痰火扰神证: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若痰火壅实,大便秘结,用竹沥达痰丸

3、瘀阻脑络证:通窍活血汤

4、必脾两虚证:六君子汤合归脾汤

5、心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偏于肾虚者,可用河车大造丸;日久不愈见神志恍惚,恐惧,抑郁,可合甘麦大枣汤

五、癲狂痫的鉴别

六、痫的预防调摄

第六节

疾呆

一、定义:由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愚笨,智能低下,善忘等主要临床表现。其轻者可见神情淡漠,寡言少语,反应迟顿,善忘;重则表现为终日不语,或闭门独居,或口中喃喃,言矢颠倒,行为失常,忽笑忽哭,或不欲食,数日不知饥饿。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

(三)分型论治:

1、髓海不足证:七福饮

2、脾肾两虚证:还少丹

3、痰浊蒙窍证:涤痰汤

4、瘀血内阻证:通窍活血汤

五、预后转归及调摄

第七节

厥证

一、定义:厥证是指由于气机逆乱,气血运行失常所致的以突然发生的一时性昏倒,不知人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病情轻者,一般在短时间内苏醒;病情重者,则昏厥时间较长;严重者甚至一厥不复导致死亡。

二、源流:

1、《内经》论厥主要有三种情况。

①以暴死为厥。

②以四末逆冷为厥。

③以逆乱为厥。

2、继承中发展,认识深化阶段。

①《伤寒论》、《金匮要略》论厥为四肢厥冷。“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厥阴篇)

②病机为阴阳不贯。“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阴篇)

3、系统认识阶段。

①《景岳全书·厥逆》总结明代以前对厥证的认识,提出以虚实论治厥证,符合临床实际。

三、病因病机:

(一)病理要点: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运行失常。

(二)病理性质

有虚实两类:

1、实证病机是气血上冲逆乱,清窍壅塞。

2、虚证病机是气血虚亏,不能上荣清窍。

(三)病机转化

与体质有关:

1、气盛有余之人,容易上冲逆乱。

2、气血虚损之人,容易下陷虚脱。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气厥:

1、实证:通关散合五磨饮子;平时可服逍遥散

2、虚证:生脉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四味回阳饮;平时可服香砂六君丸,另可加用甘麦大枣汤

(2)血厥:

1、实证:羚角钩藤汤或通瘀煎

2、虚证:急用独参汤,继用人参养营汤

(3)痰厥:寻痰汤;痰湿化热,礞石滚痰丸

第三章

肝胆病证

第一章

胃痛

一、定义:胃痛,又称为胃脘痛,是由于脾胃受损、气血不调所引起的胃脘部疼痛为主证的病证。

二、源流:

1、“胃痛”之名首见于《内经》,并且对胃痛的病因病机作了论述。《内经》诸多论述为后世治疗和研究胃痛奠定了基础。

2、张仲景《金匮要略》涉及到胃痛的论治,提出“按之不痛者为虚,痛者为实”。创立了大建中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理中汤、吴茱萸汤,芍药甘草汤等治疗胃痛有效的方剂。

3、唐代孙思邈有九种心痛之说,但总的说来这九种心痛多指胃痛。

4、李东垣《兰室秘藏》立“胃脘痛”一门,创益气、温中、理气、和胃之法。

5、《医学正传》认为孙思邈所指的九种心痛“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

6、《景岳全书》着重强调了“气滞”这一病机并主张治

以“理气为主”。

7、李中梓《医宗必读》、孙一奎《赤水玉珠》对“胃无补法”“痛无补法”提出了批评,强调要辨证治疗。

8、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

经主气,络主血。”指出胃病不仅与气滞有密切关

系,而且“久痛入络”必然引起血行不畅,在治疗上施以理气活血之法。

9、林佩琴《类证治裁·胃脘痛》则概括了胃痛之寒、热、虚、实及在气、在血的病机、主症、治法。从而使本

病的辨证论治更加完善。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不通则痛(实)不荣则痛(虚)

3、病理因素有气滞、寒凝、热郁、湿阻、血瘀。

4、病理演变:胃痛各型之间可以转化。胃热炽盛、迫血妄行或脾不统血可以转为吐血、便血;气滞血瘀、胃失和降可以转为呕吐、反胃;痰瘀壅塞胃脘可以转为噎膈。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三)分型论治:

1、寒邪客胃证:香苏散合良附丸

2、饮食伤胃证:保和丸;胃脘痛胀而便闭者,合用小承气汤;胃痛急剧而拒按,苔黄燥便秘,合用大承气汤

3、肝气犯胃证:柴胡疏肝散,也可用沉香降气散

4、湿热伤中证:清中汤

5、瘀血停胃证:失笑散合丹参饮;脾胃虚寒,脾不统血,可用黄土汤;失血日久,心悸少气,多梦少寐,唇白舌淡,可用归脾汤

6、胃阴亏耗证: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7、脾胃虚寒证:黄芪建中汤;寒胜而疼甚,哎吐肢冷,可用大建中汤或理中丸;寒热错杂,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用甘草泻心汤

第二章

痞满

一、定义:痞满是由各种因素导致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常的病证。以心下痞塞,胸膈胀满,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特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脾胃,病理要点是气机升降失常。

2、病理关键:中焦气机不利,升降失职。

3、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

4、病理因素有气滞、食滞、痰湿、湿热。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先虚实,后寒热

(二)治疗原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

(三)分型论治:

(1)实痞

1、饮食内停证:保和丸

2、痰湿中阻证:二陈平胃汤

3、湿热阻胃证:泻心汤合连朴饮

4、肝胃不和证:越鞠丸合枳术丸

(2)虚痞

1、脾胃虚弱证:补中益气汤

2、胃阴不足证:益胃汤

第三节

呕吐

一、定义: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胃内容物经食道、口腔吐出的一种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理要点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大类

3、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4、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虚实

(二)治疗原则:和胃降逆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外邪犯胃证:藿香正气散;感受秽浊之气,忽然呕吐,可先吞服玉枢丹

2、食滞内停证:保和丸;积滞较多,腹满便秘,合用小承气汤;胃中积热上冲,食已即吐,口臭而渴,竹茹汤

3、痰饮内阻证:小关夏汤合苓桂术甘汤;痰郁化热,壅阻于肺,可用温胆汤

3、肝气犯胃证:四七汤(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2)虚证:

1、脾胃气虚证:香砂六君子

2、脾胃阳虚证:理中汤;呕吐日久,肝嗵俱虚,冲气上逆,用来复丹

3、胃阴不足证:麦门冬汤

第四节

噎膈

一、定义:噎膈是指吞咽时梗噎不顺,饮食难下,或纳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虽可单独出现,又常为膈的前驱,故噎膈并称。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食道,属胃气所主。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2、病理关键是食管狭窄,胃失通降,津液干涸。

3、病理因素有气滞、痰阻、瘀血。

4、病理性质属本虚标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虚实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痰气交阻证:启膈散,津伤便秘,增液汤加白蜜

2、瘀血内结证:通幽汤;服药即吐,难于下咽,先服玉枢丹

3、津亏热结证:沙参麦冬汤;大便不通,用大黄甘草汤

4、气虚阳微证:补气运脾汤

第五节

呃逆

一、定义:气逆上部,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的一种疾病。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和胃降气平呃

(三)分型论治:

1、胃中寒冷证:丁香散

2、胃火上逆证:竹叶石膏汤;大便秘结,合小承气汤

3、气机郁滞证:五磨饮子;气逆痰阻,合旋复代赭汤、二陈汤

4、脾胃阳虚证:理中丸;呃逆不止,心下痞硬,合旋复代赭汤;中气大亏,用补中益气汤

5、胃阴不足证: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

第六章

腹痛

一、定义: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基本病理是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或脏腑经脉失养,不荣则痛。

2、病理性质不外寒、热、虚、实四端。

3、病理因素有寒凝、火郁、食积、气滞、血瘀。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寒热虚实,在气在血,在腑在脏

(二)治疗原则:“通”

《医学真传》: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气;下逆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能,则妄矣。

(三)分型论治:

1、寒邪内阻证: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手足厥逆,脉微欲绝,通脉四逆汤;下焦受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暖肝煎;腹中冷痛,手足逆冷,乌头桂枝汤;腹中雷鸣切痛,附子粳米汤

2、湿热壅滞证:大承气汤

3、饮食积滞证:枳实导滞丸

4、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

5、瘀血内停证:少腹逐瘀汤

6、中虚脏寒证:小建中汤;虚寒腹痛见证较重,呕吐肢冷脉微,用大建中汤;脾肾阳虚,附子理中汤

第七章

泄泻

一、定义:泄泻是由于脾胃功能障碍,造成水谷停滞,清浊混杂而下,引起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病证。

二、源流:

1、《内经》首载病名,病因有风、寒、湿、热,病位在脾、胃、大肠、小肠。

2、《难经》提出五泄。

3、隋以前将泄泻和痢疾统称“下利”。《诸病源候论》将泄与痢分开。

4、《景岳全书》提出利水法治疗泄泻。

5、李中梓提出“治泻九法”。

6、林佩琴论述五更泻的机理。

三、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脾胃,与肝、肾、大小肠有关。

2、病理关键是脾虚湿盛。

3、病理因素以湿为主,可以夹寒、夹热、夹滞。

4、病理性质有虚实两大类

5、病理转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寒热虚实

(二)治疗原则: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

(三)分型论治:

(1)暴泻:

1、寒湿内盛证:藿香正气散;湿邪偏重,胃苓汤

2、湿热伤中证:葛根芩连汤;湿邪偏重,苔黄厚腻,合平胃散

3、食滞肠胃证:保和丸;食滞较重化热,枳实导滞丸

(二)久泻:

1、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脾阳虚衰,阴寒内盛,附子理中丸加吴萸,肉桂;久泻不止,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

2、肾阳虚衰证:四神丸;久泻不止,中气下陷,合桃花汤

3、肝气乘脾证:痛泻要方

五、泄泻与痢疾鉴别

六、泄泻与痢疾转化

七、预防

第八章

痢疾

一、定义:痢疾是因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好发于夏秋季。

二、源流:

1、《内经》称本病为“肠澼”。素问.大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

2、《难经》谓之大瘕泄。难经五十七难说:“大瘕泄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

3、《伤寒论》称“下利”。并提出了“休息利”一说。

4、《金匮要略》称之为“热利下重”与“下利便脓血”,在治疗上提供了白头翁汤、桃花汤等有效方剂。

5、东晋葛洪以“痢”称本病,区别于一般泄泻,为后世医家所接受。葛洪首次提出“传染性”一说。

6、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立“热痢”、“冷痢”、“疳温痢”、“小儿痢”四论,立方一百零二首。

7、宋严用和《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称。“今之所谓痢疾者,古之所谓滞下是也”,沿用至今。

8、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痢篇》指出:“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上下相染相似”并论述痢疾的病为“湿热为本”。治疗方面提出:“壮实病宜下,虚弱老久病宜升之”。并首先提出“噤口痢“。

9、刘河间强调: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

10、喻嘉言倡“逆流挽舟法”一说。

11、《顾松园医镜》治痢四忌:忌汗,忌补,忌大下,忌分利小便。

12、《医学实在易》载“奇恒痢”一证。

13、痢疾专著:孔毓礼的《痢疾论》吴道源的《痢疾汇参》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关。

2、病理要点是邪滞于肠,壅阻气血。邪蕴肠腑,气血凝滞,肠壁脂膜血络腐败化为脓血,气机阻滞,腑气不通。

3、病理性质有虚实寒热之分:

4、病理演变:由于感邪和体质的不同,可以演变成各种类型。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清热化湿解毒、调气行血导滞

(三)分型论治:

1、湿热痢:芍药汤;初起见表证者,活人败毒散

表邪未解而里热已盛者,葛根芩连汤;表证已减,痢犹未止,香连丸

2、疫毒痢:白头翁汤合芍药汤;神昏谵语,合用神犀丹或紫雪丹

3、寒湿痢:不换金正气散

4、阴虚痢:黄连阿胶汤合驻车丸

5、虚寒痢: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脾虚气陷,补中益气汤

6、休息痢:连理汤;久痢顽固不愈,寒热错杂,乌梅丸;噤口痢,呕逆不食,口气秽臭,开噤散

第九章

便秘

一、定义:便秘是指粪便在肠道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一类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大肠,与肺、脾、胃、肝、肾有关。基本病理是大肠传导失常。

2、病理性质有寒、热、虚、实四类。

3、转归和预后: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通下

(三)分型论治:

(1)实秘:

1、热秘:麻子仁丸;兼郁怒伤肝,可另服更衣丸

2、气秘:六磨汤

3、冷秘:温脾汤合半硫丸

(2)虚秘:

1、气虚秘:黄芪汤

2、血虚秘:润肠丸

3、阴虚秘:增液汤

4、阳虚秘:济川煎

第四章

肝胆病证

第一节

胁痛

一、定义:胁,指胁肋部,在胸壁两侧,由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胁痛,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1、病位:表现在胁肋,但病位主要在肝胆,与脾胃肾有关.2、病机要点:肝郁气滞,疏泄不利,络脉失和.3、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实为络脉不通,虚为络脉失养.4、病机转化:一是气血转化,二是虚实转化,三是疾病转化.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在气在血,辨虚实

(二)治疗原则:疏肝和络止痛

(三)分型论治:

1、肝郁气滞证: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证:龙胆泻肝汤

3、瘀血阻络证:血府逐瘀汤或复元活血汤

4、肝络失养证:一贯煎

第二节

黄疸

一、定义:黄疸是以身黄、目黄、小便黄为主证的病证。其中以目睛黄染为确定诊断的重要依据。

二、源流:

1、《内经》首创病名,奠定理论基础。

⑴病名:‘尿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素问·平人气象论》

⑵主证:身黄,目黄,尿黄,爪甲上黄。

2、张仲景论黄,确定分类和治法。

⑴病因病机:湿邪,寒湿,瘀热。

⑵分类:黄疸,谷疸,女劳疸,酒疸,黑疸。

⑶治疗:利尿,发汗,泻下。

⑷预后:“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

3、隋唐时期,黄疸分类有发展。

《诸病源候论》将黄疸分为二十八候,并首次提出了“阴黄”、“急黄”的名称。

《千金要方》重提五疸:将黄汗易黑疸。

4、元代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将黄疸按阴黄、阳黄进行分类。

5、《景岳全书》首提“胆黄”一名。

6、《沈氏尊生书》对黄疸的传染性、严重性有认识。

7、叶天士提出了“阳主明,治在胃;阴主晦,治在脾”的著名观点。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肝胆,涉及脾胃:“脾胃不病则无湿,肝胆不病则不黄”。

2、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湿邪为主。仲景曰“黄家所得,从湿得之”。后世有“无湿不成疸”之说。

3、病理性质有阴阳之分:

4、病理转化与感邪及体质有关:

5、预后: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化湿邪,利小便

(三)分型论治:

(1)阳黄

1、热重于湿证:茵陈蒿汤;因砂石阻滞胆道,宜用大柴胡汤加茵陈、金钱草,郁金

2、湿重于热证:茵陈五苓散合甘露消毒丹;

3、胆腑郁热证:大柴胡汤

4、疫毒炽盛证(急黄):《千金》犀角散

(二)阴黄

1、寒湿阻遏证:茵陈术附汤

2、脾虚湿滞证:黄芪建中汤

(三)黄疸消退后的调治

1、湿热留恋证:茵陈四苓散

2、肝脾不调证:柴胡疏肝散或归芍六君子汤

3、气滞血瘀证:逍遥散合鳖甲丸

第三节

积聚

一、定义:积聚是指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病症,其中积属有形,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属血分,乃为脏病;聚是无形,聚散无常,痛有定处,病属气分,乃为腑病。积:积累、堆积之意,引申为病气积蓄。此处指肿块明显、固定不移的病证。聚:聚集之意,有聚有散。此处指肿块不明显、时隐时现、病位不固定的病证。

二、源流:

1、《内经》首先提出病名,并对形成和治则作了探讨。

2、《难经》明确了积与聚的病理及临床表现。

3、《金匮要略》记载了一些著名方剂。

4、《景岳全书》提出了攻、消、散、补四大治法。

5、《医宗必读》提出分初、中、末三个阶段治疗的原则。

6、清代:治法方药更加丰富,名贤辈出。

三、病因病机:

(一)病机关键:气滞血瘀。

(二)发病与肝脾关系密切。

(三)积聚形成与正气强弱有关。

(四)积聚的病理转归有黄疸、鼓胀、血证、昏迷。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积证治疗宜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积证初期属邪实.应予消散;中期邪实正虚,予消补兼施;后期以正虚为主,应予养正除积。

聚证多实,治疗以行气散结为主。

(三)分型论治:

(1)聚证:

1、肝气郁结证:逍遥散、木香顺气丸

2、食滞痰阻证:六磨汤

(2)积证

1、气滞血阻证: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气滞血阻较甚,兼有寒象,用大七气汤

2、瘀血内结证:膈下逐瘀汤合六君子汤;积志肿大坚硬而正气受损,可并服鳖甲煎丸

3、正虚瘀结证:八珍汤合化积丸

第四节

鼓胀

一、定义: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

二、源流:

1、《内经》:最早提出了鼓胀的病名和临床表现。

2、《病源论》:认为鼓胀的发病与感受水毒有关。成因是阳气外虚,阴气内积,脾虚作胀。亦有因大病久病,积劳成损而成者。

3、《外台秘要》:认为臌胀是由于正虚邪留,脾气虚

弱。

4、《丹溪心法》:认为是清浊相混,隧道壅塞。

5、《兰室秘藏》:认为脾胃虚弱是致病之本。

6、《景岳全书》:认为病机以气水互结为主;辨证则

寒热虚实都有。

7、李梴提出了治疗法则;喻昌、唐容川拓宽了病因;

三、病因病机:

(一)鼓胀的病理变化总属于肝脾肾损伤。

(二)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

(三)病理因素为气、血、水互结。

(四)病理变化胶痼难解,预后较差,易生变证。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标实为主者.当根据气、血、水的偏盛,分别采用行气、活血、祛湿利水或暂用攻逐之法,同时配以疏肝健脾;本虚为主者,当根据阴阳的不同,分别采取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之法,同时配合行气活血利水。

(三)分型论治:

1、气滞湿阻证: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水湿困脾证:实脾饮

3、水热蕴结证: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4、瘀结水留证:调营饮

5、阳虚水盛证:附子理苓汤或济生肾气丸

6、阴虚水停证:六味地黄丸合一贯煎

第五节

头痛

一、定义:又名头风,头疼。它既是一种常见病症,又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觉症状。

二、源流:

1、《东垣十书》:按经络分类治疗头痛的开始。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根据症状和病机的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李东垣还是头痛分经用药的创始人。

2、丹溪心法》:朱丹溪认为头痛偏主于痰与火。他又是痰病大家,在内伤头痛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提出头痛加引经药的观点。

三、病因病机:

1、头痛可以分外感与内伤两两大类:

2、病理性质有虚实两大类

3、病位在头,累及肝脾肾三脏。

4、病理因素有风、火、痰、瘀、虚五类。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阳明头痛,多在前额及眉棱等处;

2、少阳头痛,多在头两侧,并连及耳部;

3、太阳头痛,多在头后部,下连于项;

4、厥阴头痛,则在巅顶部位,或连于目系。

(二)治疗原则:

1、外感头痛,治以疏风祛邪为主,根据兼邪的不同,兼以散寒、清热、祛湿;内伤头痛需分虚实,虚证治当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为主;实证当平肝、祛痰、化瘀。

2、引经药的应用:太阳头痛: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吴茱萸、蒿本

(三)分型论治:

(1)外感头痛:

1、风寒头痛: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芎芷石膏汤;大便秘结,可用黄连上清丸

3、风湿头痛:羌活胜湿汤

(2)内伤头痛

1、肝阳头痛:天麻钩藤饮

2、血虚头痛:加味四物汤

3、痰浊头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4、肾虚头痛:大补元煎

5、瘀血头痛:通窍活血汤

第六节

眩晕

一、定义:眩晕是指因清窍失养而出现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二、源流:

1、内经称为“眩冒”,认为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因素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与肝有关《灵枢卫气》“上虚则眩”----气血亏虚

2、张仲景从痰饮立论。

3、金元时期:刘河间主风火、朱丹溪-----无痰不作眩----痰浊

明清以来:张景岳------下虚作眩----肾阴虚、虞抟:根据肥瘦分痰湿与虚火、叶天士:主内风、张介宾-----无虚不能作眩也

4、后代医家-----瘀血有关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头(脑)、与肝、脾、肾有关。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虚多为气血亏虚、髓海空虚、肝肾不足;实多为痰浊中阻、瘀血阻络、肝阳上亢

3、病理因素有风火痰虚瘀为主

四、眩晕的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补虚:补气血、补肾精。泻实:平肝潜阳、化痰熄风、活血化瘀。调阴阳:阴虚火旺者主要滋阴降火,肝风内动者主要潜阳熄风或育阴熄风。

(三)分型论治:

1、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见目赤便秘,可选加大黄、芒硝或当归龙荟丸

2、气血亏虚证:归脾汤

3、肾精不足证:左归丸

4、痰湿中阻证:半夏白术天麻汤

5、瘀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

第七节

中风

一、定义: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不利为主证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涡斜等症状

二、源流:

1、《内经》对中风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论述

2、张仲景《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首创中风的病名及临证分类法,“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3、“唐宋”年代是对病因重新认识的分水岭唐宋以前:认为“内虚邪中”以外风立论。唐宋以后:以“内风”立论。金元:刘河间:“心火暴甚”李东垣:“正气自虚”朱丹溪:“湿痰生热”王履:“真中风”、“类中风”明代:张景岳:“内伤积损”李中梓:“闭证、脱证”

4、清代:叶天士:“肝阳化风”王清任:“气虚血瘀”创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

5、晚清: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中西贯通,认识到中风是因年老体衰,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充犯脑。

三、病因病机:

1、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有关。

2、病理因素有虚、火、气、血、风、痰六端。

3、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

4、病理类型分中经络和中脏腑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中经络、中脏腑;中脏腑之闭证、脱证;闭证当辨阳闭、阴闭

(二)治疗原则: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中脏腑闭证,要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要救阴回阳固脱;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

(三)分型论治:

(1)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真方白丸子

2、风阳上扰证:天麻钩藤饮

3、阴虚风动证:镇肝息风汤

(2)中脏腑

1、闭证

1.1痰热腑实证:桃仁承气汤

1.2痰火瘀闭证:羚角钩藤汤

1.3痰浊瘀闭证:涤痰汤;见戴阳证者,宜急进参附汤、白通加猪胆汁汤

2、脱证(阴竭阳亡):参附汤合生脉散

(3)恢复期

1、风痰瘀阻证:解语丹

2、气虚络瘀证:补阳还五汤

3、肝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地黄饮子

第八节

瘿病

一、定义: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

二、源流::《庄子.德充符》有瘿的病名

三、病因病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理气化痰,消瘿散结

(三)分型论治:

1、气郁痰阻证:四海舒郁丸

2、痰结血瘀证:海藻玉壶汤

3、肝火旺盛证:栀子清肝汤合消瘰丸

4、心肝阴虚证: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

第九节

疟疾

一、定义: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要点:袪邪截疟

(三)分型论治:

1、正疟:柴胡截疟饮或截疟七宝饮

2、温疟:白虎加桂枝汤或白虎加人参汤

3、寒疟: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截疟七宝饮

4、瘴疟:热瘴:清瘴汤;冷瘴:加味不换金正气散

5、劳疟:何人饮

加:耳鸣、耳聋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治肝胆从实,治脾肾从虚,上宜清疏,中宜升补,下宜滋降。

(三)辨证论治:

1、肝胆火盛证:龙胆泻肝汤

2、痰火郁结证:温胆汤;痰多胸闷大便不畅,用礞石滚痰丸

3、风热上扰证:银翘散

4、肾精亏虚证:耳聋左慈丸;肾亏复为外风所乘,下虚上实,可合用本事地黄汤;肾阳不足,下肢清冷,阳痿腰酸,可用贞元饮送服黑锡丹;肾精不足,肝热内郁,用滋水清肝饮。

第五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水肿

一、定义:水肿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体内水液潴留,泛溢肌肤,临床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病证。严重者可以伴有胸水、腹水。

二、源流:

1、《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

水”。水肿的治疗,提出“平治与权衡,去苑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2、《金匮要略》张仲景称为水气,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类。提出了发汗、利尿两大治法。

3、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阳水、阴水。治疗上倡导温脾暖肾,开创了补法。

4、《仁斋直指方》创活血利水法。

5、《医学入门》提出疮毒导致水肿的说法。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肺、脾、肾,关键在肾,基本病理变化:肺失通调,脾失转输

2、病理因素有风邪、水湿、疮毒、瘀血。

3、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

4、病理基础以阳气虚损为主。

5、病理转化以阳转阴、实转虚为主,虚中夹实临床多见。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发汗,利尿,泻下逐水

(三)分型论治:

(1)阳水

1、风水相搏证: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淫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证: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证:疏凿饮子;湿热久羁,化燥伤阴,用猪苓汤

(2)阴水

1、脾阳虚衰证:实脾饮

2、肾阳衰微证: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3、瘀水互结证: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

第二节

淋证

一、定义:淋证是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证。

二、源流:

1、淋之名称,始见于《内经》。

2、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脐中”。

3、《诸病源候论》概括了病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论述了石淋的成因。

4、唐代《千金方》、《外台秘要》将淋证归纳为石、气、膏、劳、热五淋,宋代《济生方》又分为气、石、血、膏、劳淋五种。

5、《景岳全书》认为寒热虚实都有,完善了辨证论治的内容。

三、病因病机:

1、病位:肾、膀胱,与肝脾有关

2、基本病理:湿热蕴结下焦,肾与膀胱气化不利。

3、病理变化:热淋:湿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血淋:湿热灼伤血络,迫血妄行;石淋:湿热煎熬尿液,形成砂石;膏淋:湿热阻滞,脂液不循常道;气淋:肝气郁滞,气火郁于膀胱;劳淋:久淋伤正,湿热留恋

4、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类,实证——湿热、气滞;虚证——脾肾不足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实则清利,虚则补益

(三)分型论治:

1、热淋:八正散

2、石淋:石韦散;见神疲乏力,少腹坠胀,用补中益气汤加金钱草,海金沙,冬葵子

3、血淋:小蓟饮子;肾阴不足,虚火扰动阴血,用知柏地黄丸

4、气淋:沉香散

5、膏淋:程氏萆解分清饮;脾肾两虚,气不固摄,膏淋汤;偏于脾虚中气下陷,配用补中益气汤;偏于肾阴虚,用七味都气汤;偏于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

6、劳淋:无比山药丸;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

第三节

癃闭

一、定义:癃闭--是以小便量少,排尿困难,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病证。常因肾和膀胱气化失司而致。癃: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慢。闭:小便闭塞,点滴全无,欲解不能,病势较急暴。

二、源流:

1、“癃闭”之名,首见于《内经》,该书称其为“癃闭”或“闭癃”。〈灵枢·本输〉:“三焦者…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素问·标本病传篇》:“膀胱病,小便闭”。

2、《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有“淋病”和“小便不利”的记载:五苓散、猪苓汤、蒲灰散或滑石白鱼散等。

3、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载有导尿术治小便不通的方法,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导尿术的记载。

4、朱丹溪运用“探吐法”来治疗小便不通。

5、明以后,从张景岳开始将淋、癃分开,成为独立的疾病。他将癃闭分为四型。强调“气化”的重要性。

6、李用粹分为五型四法:称滋肾涤热为正治,清金润燥为隔二之治,燥脾健胃为隔三之治。

三、病因病机:

1、病位在膀胱与肾,基本病理变化为膀胱气化失调。

2、病理因素:湿热、热毒、气滞及痰瘀

3、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4、病理转化:

四、鉴别诊断及转化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1、原则:“腑以通为用”,以通利为主。

2、方法:实证--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虚证--补脾肾,助气化。

(三)分型论治:

1、膀胱湿热证:八正散;兼心烦,口舌生疮,合导赤散;湿热久恋下焦,肾阴灼伤,用滋肾通关丸;湿热蕴结三焦,用黄连温胆汤

2、肺热壅盛证:清肺饮;兼尿赤灼热,小腹胀满,合八正散

3、肝郁气滞证:沉香散;肝郁气滞,合六磨汤

4、浊瘀阻塞证:代抵当丸

5、脾气不升证: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气虚及阴,脾阴不足,参苓白术散;脾虚及肾,济生肾气丸

6、肾阳衰惫证:济生肾气丸;精血俱亏,病及督脉,香茸丸;肾阳衰惫,千金温脾汤合吴茱萸汤

附:关格

一、定义:关格是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的临床危重病证。小便不通谓之关,呕吐时作称之格。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脾肾衰惫,气化不利,湿浊毒邪内蕴三焦。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攻补兼施,标本兼顾

(三)分型论治:

1、脾肾阳虚,湿浊内蕴证:湿脾汤合吴茱萸汤;水气凌心,用己椒苈黄丸;尿少或小便不通,合滋痛通关丸

2、肝肾阴虚,肝风内动证:杞菊地黄合羚角钩藤汤

3、肾气衰微,邪陷心包证:参附汤合苏合香丸;继用涤痰汤;若狂躁痉厥,可服紫雪丹;若心阳欲脱,可用参附龙牡汤;此外,还可用灌肠法

第四节

阳痿

第五节

遗精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有梦在心,无梦在肾

(二)治疗原则:实证以清泄为主,虚证以补益为要

(三)分型论治:

1、君相火旺证:黄连清心饮合三才封髓丹;心肾不交,火灼心阴,天王补心丹加石菖蒲、莲子心;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或用大补阴丸;心神不宁或心悸易惊,安神定志丸

2、湿热下注证:程氏萆薢分清饮;湿热下注肝经,龙胆泻肝汤;兼见胸腹脘闷,头晕肢困,苍术二陈汤加黄柏、升麻、柴胡

3、劳伤心脾证:妙香散;中气下陷,补中益气汤;心脾血虚,归脾汤

4、肾气不固证:金锁固精丸

第六节

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

郁证

一、定义:郁证是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所导致的病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二、病因病机:

1、病位主要在肝,涉及心、脾、肾。

2、病理要点是肝气郁滞,疏泄情志的功能失常。

3、病理因素有气、血、痰、火、湿、食。

4、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初起多实,以气血痰火湿食的阻滞为主;日久多虚或虚中夹实;长期迁延不愈可以转为虚劳。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疏通气机

(三)分型论治:

(1)实证:

1、肝气郁结证: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证:丹栀消遥散

3、痰气郁结证:半夏厚朴汤;痰热可用温胆汤

(2)虚证

1、心神失养证: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证:归脾汤

3、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六味地黄丸

第二节

血证

一、定义:凡由多种原因引起火热熏灼或气虚不摄,导致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二、源流:

1、早在《内经》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人的认识。《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阴络伤则血内溢,血内溢则后血”。

2、《金匮要略》对吐血、衄血、便血的辨证论治作了具体论述。并最早记载了泻心场、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沿用至今。提出了“衄家不可发汗”的明训。

3、《诸病源候论》称血病。

4、《备急千金要方》用的犀角地黄场治疗血证。

5、《济生方》对于失血的病机,则强调热盛迫血妄行为主。

6、朱丹溪对阴虚导致的出血有新的见解。

7、《医学正传》首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统称为“血证”。

8、《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9、《景岳全书》将引起出血的病机提纲挚领地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

10、《医贯》重视气血的关系,明确提出“血脱必先益气”的主张。

11、《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对各种血证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均有许多精辟论述,提出治血四法: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等,乃通治血证之大纲。

三、病因病机:

(一)病机关键: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二类。

(二)病理性质分虚实两大类

(三)失血过多,可导致气血两虚甚则厥脱。

(四)蓄积体内而成瘀血。

(五)血证的转归与三种因素有:与引起血证的病因有关、与出血量及出血速度有关、与兼见病症有关。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辨出血部位及脏腑病位

(二)治疗原则:治火、治气、治血

(三)分型论治:

(1)鼻衄

1、热邪犯肺证:桑菊饮

2、胃热炽盛证:玉女煎

3、肝火上炎证:龙胆泻肝汤

4、气血志虚证:归脾汤

(2)齿衄

1、胃火炽盛证: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

2、阴虚火旺证: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

(三)咳血

1、燥热伤肺证:桑杏汤

2、肝火犯肺证: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证:百合固金汤

(四)吐血

1、胃热壅盛证: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证: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证:归脾汤;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急用独参汤

(五)便血

1、肠道湿热证:地榆散或槐角丸

2、气虚不摄证:归脾汤

3、脾胃虚寒证:黄土汤

(六)尿血

1、下焦温热证: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证: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证:归脾汤,有气虚下陷者,可用补中益气汤

4、肾气不固证:无比山药丸

(七)紫斑

1、血热妄行证:十灰散

2、阴虚火旺证:茜根散;肾阴亏虚者可用六味地黄丸

3、气不摄血证:归脾汤

五、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第三节

痰饮

一、定义:痰饮是指体内水液输市、运化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证。亦称“淡饮”、“流饮

”。其临床特征随饮停位置不同而异,临床有痰饮(狭义)、悬饮、支饮、溢饮等类型。

二、源流:

(一)《内经》称“积饮”。

(二)《金匮要略》首创痰饮病名,张仲景被后世称为痰饮病的鼻祖,他在《金匮要略》里设专篇讨论,提出“四饮”及其治法方药。这些至今仍是辨证论治的基础。

(三)自隋唐至金元,渐有痰证、饮证之分。

朱丹溪创立痰病学说,成为内伤杂病的重要内容。

杨士瀛将痰和饮的概念作了明确区分。

叶天士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大法。

三、病因病机:

(一)三焦气化失宣。

(二)肺脾肾功能障碍:1、肺脾肾障碍的生理病理;2、痰饮的生成重点在脾。

(三)病理性质总属阳虚阴盛,本虚标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温化

(三)分型论治:

(1)痰饮

1、脾阳虚弱证: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证:甘遂半夏汤或己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证: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证:椒目瓜蒌汤合十枣汤或控涎丹

3、络气不和证: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证:沙参麦冬汤合泻白散

(3)溢饮

1、表寒里饮证:小青龙汤

(4)支饮

1、寒饮伏肺证:小青龙汤;体虚表不著用苓甘五味姜辛汤;饮多寒少,外无表证,喘咳痰稀不得息用葶苈大枣泻肺汤;邪实正虚,饮郁化热,用木防己汤

2、脾肾阳虚证:金匮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

五、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的鉴别

六、痰饮的疾病变化

第四节

消渴

一、定义:是以多尿、多饮、多食、形体消瘦(三多一少),或尿有甜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常因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致。

二、源流:

(一)病名始于内经,方药创于金匮。

1、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本病的主要病因,并强调体质因素在本病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而胃肠热结、耗伤津液是其主要的病机。

2、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有专篇讨论.并最早提出治疗方药,主要有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九等。

(二)隋唐宋之际,认识又有发展。

1、《小品方》有新意。

2、巢源方的观点。

3、《千金要方》《外台秘要》重视将息与调养。

4、陈无择渐定三消分治。

(三)金元四大家的贡献

1、刘完素作三消论2、张子和3、朱丹溪4、李东垣和朱丹溪共同完成了三消分治的方案。

(四)明代以后,理论上和治疗方法上都有了较大发展

上消转重治肺、对肾更加重视、阐发命门火衰、重提三消、重视补脾生津、辨非消之渴。

1、《证治准绳.消瘅》“渴而多饮为上消(经谓膈消),消谷善饥为中消(经谓消中),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经谓肾消)”

2、《医学心悟》“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口渴,小水如膏者为下消”

三、病因病机

(一)病位病机:上消在肺,火刑肺燥;中消在胃,火盛阴伤;下消在肾,阴阳失调

(二)病理要点是阴虚燥热,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三)气阴两伤,阴阳俱虚。

(四)阴虚燥热,变证百出。

(五)慢性久病可导致瘀血。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三)分型论治:

(1)上消:

1、肺热津伤证:消渴方;肺热津伤,气阴两伤,用玉泉丸或二冬汤

(2)中消:

1、胃热炽盛证:玉女煎;大便秘结不行,用增液承气汤;本证亦可用白虎加人参汤

2、气阴亏虚证:七味白术散

(3)下消:

1、肾阴亏虚证:六味地黄丸

2、阴阳两虚证:金匮肾气丸

五、预防调摄

六、转归及并发症:血瘀是其重要病机之一,其中医病机以血脉涩滞,瘀血痹阻为核心,活血化瘀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

第五节

自汗、盗汗

一、定义: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

二、源流:

三、病因病机:病机总属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营卫失各,汗液外泄失常。

1、肺气不足或营卫不和,致卫外失司而津液外泄;

2、阴虚火旺或邪热郁蒸,逼津外泄。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虚当益气养阴,固表敛汗;实当清肝泄热,化湿和营

(三)分型论治:

1、肺卫不固证:桂枝加黄芪汤或玉屏风散

2、阴虚火旺证:当归六黄汤;以阴虚为主,火热不甚,可改用麦味地黄丸

3、邪热郁蒸证:龙胆泻肝汤;热势不盛,可改用四妙丸

4、心血不足证:归脾汤

五、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鉴别

第六节

内伤发热

一、定义:是以内伤为病因,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失衡为基本病机,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一般起病缓慢,病程较长,热势轻重不一,但以低热为多,或自觉发热而体温不高。

二、源流:金元李东垣对气虚发热的辨证及治疗做出了重要的五献,以其所拟定的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重要力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

三、病因病机:

(一)病理性质可归纳为虚、实两类。

1、气郁化火、瘀血阻滞及痰湿停聚所致者属实,其基本病机为气、血、湿等郁结,壅遏化热而引起发热。

2、中气不足、血虚失养、阴精亏虚及阳气虚哀所致者属虚。其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亏虚,或因阴血不足,阴不配阳,水不济火,阳气亢盛而发热,或因阳气虚衰,阴火内生,阳气外浮而发热。

(二)病理要点总属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所致。

(三)病理转归与起病的原因、患者的体质、治疗的影响等因素有关。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调理阴阳,补虚泻实

1、实证:行气、活血、化湿;

2、虚证:益气、养血、滋阴、温阳

(三)分型论治:

1、阴虚发热证:清骨散

2、血虚发热证:归脾汤

3、气虚发热证:补中益气汤

4、阳虚发热证:金匮肾气丸

5、气郁发热证:丹栀逍遥散

6、痰湿郁热证: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7、血瘀发热证:血府逐瘀汤

第七节

虚劳

一、定义:虚劳是虚损劳伤的总称。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脏腑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多种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

二、源流:

1、《内经》在《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可视为虚证的总纲。同时提出了虚证的分类、治疗方面的纲领。

2、《难经·十四难》论述了“五损”的症状,并提出治疗大法。

3、《金医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首先提出了虚劳的病名。治疗方面突出温补脾肾,辨证论治。

4、《诸病源候论》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虚劳的多种证候及症状,提出了对五劳、六极、七伤的名称及具体内容。

5、李东垣在《脾胃论》中对虚劳的理论认识及临床治疗都有较大的发展。重视脾胃,长于甘温补中。朱丹溪重视肝肾,善用滋阴降火。

6、明代张景岳对虚劳的病因、证候及论治均作了全面的归纳论述,提出了“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治则。

7、《理虚元鉴》是一本虚劳专书,对虚劳的病因、病机、治疗、预防及护理均有较详细的论述。著名的“理虚三本”就是他提出的。

8、清代吴澄《不居集》对历代研究虚劳的资料做了比较系统的汇集整理,是研究虚劳的有价值的参考书,三、病因病机:

(一)病损部位以五脏为主。

(二)病理性质为气血阴阳的亏耗,纯属虚症。

(三)病理关键在于脾肾。

(四)气血阴阳的亏损五脏各有所侧重。

(五)虚劳的转归预后与体质强弱,脾肾功能,病因情况,治疗护理等因素有关。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气虚:

1、肺气虚证:补肺汤证

2、心气虚证:七福饮

3、脾气虚证:加味四君子汤

4、肾气虚证: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证:养心汤;亦可用归脾汤

2、肝血虚证:四物汤;干血瘀结,新血不生,羸瘦,可同服大黄庶虫丸

(3)阴虚:

1、肺阴虚证:沙参麦冬汤

2、心阴虚证: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证:益胃汤

4、肝阴虚证:补肝汤

5、肾阴虚证: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证:保元汤

2、脾阳虚证:附子理中汤

3、肾阳虚证:右归丸

六、预后及调摄

第八节

肥胖

第九节

癌病

第七章

肢体经络病证

第一节

痹证

一、定义: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疾病,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重着、麻木、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胀灼热、僵硬变形为临床特征。轻者病在肢体,重者侵犯内脏。

二、源流:

1、《内经》:有专篇讨论痹症。对痹证的贡献有四:病名;病因;分类;病理演变。

2、《金匮要略》:将痹症称为历节亦有专篇讨论。

3、《诸病源候论》:巢元方认为体虚受邪是痹症的发病基础。

4、《千金要方》:收载了较多的痹症方剂,常用的独活寄生汤即首载于此。

5、宋金元明:严用和称“白虎历节”;朱丹溪称“痛风”;王肯堂根据表现称“鹤膝风”,“鼓槌风”。

6、李中梓论述三痹的治疗

7、叶天士对久痹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并重用虫类药物搜风通络。

三、病因病机:

(一)病机要点是病邪阻滞经络、气血运行

不畅,不通则痛。

(二)病理因素有风、寒、湿、热、痰、瘀几种。

(三)病理演变:痹症初病多实,久则虚实夹杂。容易出现三种病理变化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祛邪通络

(三)分型论治:

(1)风寒湿痹:

1、行痹:防风汤;邪有化热之象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2、痛痹:乌头汤

3、着痹:薏苡仁汤;风寒湿不明显者,可用蠲痹汤

(2)风湿热证: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热毒炽盛化火伤津,可用五味消毒饮合犀黄丸

(3)痰瘀痹阻证:双合汤

(4)肝肾两虚证:补血荣筋丸;日久,气血不足,肝肾亏虚,可选独活寄生汤

第二节

痉证

一、定义: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

二、源流:

三、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邪壅经络证:羌活胜湿汤;寒邪较甚,项背强急,肢痛拘挛,用葛根汤;风邪偏盛,栝蒌桂枝汤

2、肝经热盛证:羚角钩藤汤

3、阳明热盛证: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4、心营热盛证:清营汤

5、痰浊阻滞证:导痰汤

6、阴血亏虚证: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第三节

痿证

一、定义: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瘫痪的一种病证。痿者萎也,枯萎之义,即指肢体痿弱,肌肉萎缩。

二、源流:

1、《内经》论痿颇详:论述了病因病机、证候分类及治痿大法,提出了“痿躄”、“脉痿”、“筋痿”、“肉痿”、“骨痿”的命名和分类;并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著名观点。

2、《丹溪心法》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疗原则。

3、《景岳全书》提出虚证治法。

4、叶天士认为痿证乃“肝肾肺胃四经之病”

三、病因病机:

1、病变在筋脉肌肉,根源在五脏虚损。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外感温邪、湿热导致者属实;内伤所致的脾胃虚、肝肾虚者属虚。且常见本虚标实、虚实错杂的病机。

3、病理因素有温邪、湿热、瘀血。

4、本病虚多实少,热多寒少;肾虚为本,肺热为标;阳明失职,尤常参见。

5、病理转化及预后:外感致痿,邪祛正复,多数预后较好;内伤致痿,病程漫长,其间多夹热、夹痰、夹瘀,治愈难度较大,预后较差。

四、鉴别诊断:

五、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实证宜祛邪和络;虚证宜扶正补虚

1、治痿独取阳明:①补益后天;②“取”者,取去阳明之热邪,即清阳明之热。

2、痿病不可妄用风药。

(三)分型论治:

1、肺热津伤证:清燥救肺汤

2、湿热侵淫证:加味二妙散

3、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痰多或脾虚湿盛,六君子汤

4、肝肾亏损证:虚潜丸;病久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用鹿角胶丸、加味四斤丸;热甚者,可去锁阳,干姜,或用六味地黄丸加牛骨髓、鹿角胶、枸杞子;阳虚畏寒,加右归丸

5、脉络瘀阻证: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瘀血久留,可用圣愈汤送服大黄庶虫丸

六、预后调摄及研究进展

第四节

颤证

一、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

(三)分型论治:

1、风阳内动证: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

2、痰热风动证:导痰汤合羚角钩藤汤

3、气血亏虚证:人参养荣汤

4、髓海不足证:龟鹿二仙膏合大定风珠

5、阳气虚衰证:地黄饮子

第五节

腰痛

一、定义:腰痛—是指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病证,可表现在腰部一侧或两侧或腰脊当中,常因肾虚邪客腰部,导致血气运行不畅,脉络绌急,腰府失养所致。

二、源流:

1、《内经》首先提出肾与腰痛的关系。

2、《金匮要略》创“肾着病”,立寒湿腰痛治法。

3、《七松岩集》提出腰痛分虚实。

4、《证治汇补》倡导补肾为先,分标本虚实。

三、病因病机:

1、病理要点:

病在经络,根源在肾。肾虚为发病的基础。

2、病理性质分虚实两类:实证腰痛的机理是邪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虚证腰痛的机理是经脉失于濡养。

3、虚为肾虚,实非肾实。

四、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二)治疗原则:虚:补肾壮腰;实:袪邪通络

(三)分型论治:

1、寒湿腰痛:甘姜苓术汤(肾着汤);肝肾虚损,气血亏虚,独活寄生汤加附子

2、湿热腰痛:四妙丸

3、瘀血腰痛: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

肾阴虚:左归丸;相火偏亢,可用知柏地黄丸或大补阴丸;虚苏腰痛,阴阳俱虚,阴虚内热,杜仲丸

肾阳虚:右归丸;无明显阴阳偏盛者,青娥丸;房劳过度而致肾虚腰痛,可用河车大造丸、补髓丹

第五篇:百家讲坛周汝昌答疑红楼梦笔记

周汝昌答疑《红楼梦》

《百家讲坛》2003.10.29,11.05.是时周先生86岁。

如何理解曹雪芹的创作动机?

答:我本人头脑里也有许多疑问。甲戌本成书的时候,不过是乾隆十九年,作者年龄不大。《风月宝鉴》写的是男女关系。(贾天祥正照风月鉴)受明朝小说影响。“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那还是小说?中华文化的文史哲,无所不包。有人认为脂砚斋起的作用很大。

研究《红楼梦》是文本重要还是作者重要?

答:并行不悖。我的红学研究就是从文本开始的。可是,你不了解曹雪芹,你能看得懂《红楼梦》?

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相联系的副作用。

答:毛泽东说中国文化没剩什么,只有一部红楼梦。你得去体会他说话的风格。正面作用副面作用都有。

《红楼梦》到底是百八回,还是百十回?

答:大石高12丈,脂批说这照应正钗;大石方形,长24丈,四面加起来96丈,脂批说照应副钗。96加12正好108,这是文本里说的。脂批说书的后面是情榜,一排十二,九排是古老的中华文化品评人的格,品评艺术品都是用这个办法。上中下,里边又分上中下。古话叫做九品中正。这又是一百零八。《东周列国志》108回。《歧路灯》108回。这部书是针对《红楼梦》的。他那个少爷住的碧草轩。108是中华民族最喜爱的数字。庙里撞钟,紧十八,慢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还是108。脂批书的时候是78回,贾宝玉读完《芙蓉女儿诔》后戛然而止。所以,说后面还有30回,不多不少正好108回。108个女儿,正对《水浒》108好汉。这都是文化内容,不是文字数字游戏,内容深刻得很。

冯其墉先生为其作序,重论庚辰本的脂砚斋重批《红楼梦》,为何同任何一个版本都不尽相同?

答:姑妄言之,姑妄听之。这个本子出现以后,五十年代,北京师范大学买入,范明先生认为这就是庚辰本照抄的。今天藏在北京大学,原在燕京大学的庚辰本。这个本子经过陶心如借了我的甲戌本校勘的。您有疑,我也有疑。我也查了一下,北大本子与北师大本有异同。

秦可卿之谜并谈谈刘心武先生的秦学。

答:中国古来没有作家这一行当。刘心武先生是位作家。他搞红学,谁强迫他的?这里头名声好听啊?这是个挨骂的地方。刘心武给红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他走的是探佚学的路子。最早听到的时候,我也疑,有那么回事吗?后来,觉得有一定道理,但我并不是说他每一个论点都接受。秦可卿这个人物不寻常,人家说出来了,我有点服气。我同意他的主要观点。我和他见过一面,通过信,没有深交。我们坚决拒绝什么门户,什么流派。我的一个考证给刘心武的论点增加了论据。“天香”是古诗里边“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皇家规格。给秦可卿买棺材,什么好木头也看不上。义忠亲王老千岁,康熙废太子。曹家本来就是太子那一边儿的。删去的那四五页,是这个,借焦大骂街掩盖。只有胡风先生看见了,第一个指出。怎么看林黛玉和薛宝钗,更喜欢谁。

答:过去一谈钗黛的问题,是受了高鹗的误导。让人们看来,只是个小爱情,为这么个小悲剧,塑造六百多个人物,写一百二十回?什么叫“千红一窟,万艳同杯”?小女孩处在一起吵个小架,那个稀奇吗?曹雪芹批评林黛玉,真的批评。她谁也不关心。他表扬史湘云,从不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宽宏大量。林黛玉就是这个缺点,太自我,太狭小,紫娟雪雁大概也没有太多的关怀。有才,有貌,可怜。薛宝钗,我们认为她像高鹗写的结党,一言一动都暗含杀机,我不认为她是这样的人,如果是这样曹雪芹他干吗写红楼梦?这女儿太可怕了。其实薛宝钗非常关心林黛玉。高鹗居心不可测。

您为什么不写续写红楼梦? 答:为了解真正的曹雪芹,真正的红楼梦。探佚学,这是我起的名字,是我建立的这门学问。续写,不敢,没有那水平。想续,不敢落笔。写过一个《真故事》,那不是文学作品,是开账篇儿,现在还有改变。

可不可以认为宝玉的“情不情”有两个条件,一是自己心情好,二是对方是美女。

答: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涉及到后世从西方借来的一些观念。没有脱离历史。贾宝玉是个富家公子,他宝贵娇养,那并不隐讳。哪有什么平等?哪儿有博爱?他可以跟丫鬟发脾气。金钏儿,“我这里是新搽的胭脂,你要不要吃啊?”那金钏就是个不好的人?就是个轻薄女子?她是王夫人房里的大丫头,如果她是个坏女人,打一巴掌算什么?玩笑是玩笑,人格是人格,她活不了。宝玉跑了,他哪里知道金钏怎么着了?他怎么救?踢袭人,宝玉是一连串的倒霉。什么叫情不情,就是物我平等。

如何评价王熙凤?

答:一部红楼梦,两大主角,男主角是贾宝玉,女主角王熙凤。她的戏在后半部分,“家亡人散各奔腾”。她有错,但那个才干,那个人品,曹雪芹是佩服有加。抄捡大观园,抄谁呀?第一个是林黛玉,结果抄到自己的亲戚。王熙凤站哪边儿?

恳求为刘姥姥的为人说句公道话,以正视听。答:才拿到本新书,我里边有一篇:《姥姥才是奇女流》。贾府这一家子,你以为是拿她开涮?你错了。只不过开点小玩笑。真正写贾府,是由刘姥姥开始,败落以后的收场人物是她。

关于《红楼梦》的主题和俞平伯的“色空观”。

答:一僧一道在全书里起什么作用?他不设这些,没人爱看。“漫言红袖啼痕重”,空还悲什么呀?“更有情痴抱恨长”,临死那恨也没解,这个恨不是仇恨,这是空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我要是空,我还写《红楼梦》,我吃饱了撑的?他要写人,人生,社会。

今后《红楼梦》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答:当时胡适的工作,一个是版本,一个是作者,新红学从来没有离开这两条路。今后,一个是文学的方向,一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方向。

您从红楼梦中得到什么人生感悟?

称:有人说宝玉没刚性,你要看他对什么人没有刚性。

下载百家讲坛《大中医朱丹溪》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百家讲坛《大中医朱丹溪》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医学习笔记001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浊气在中,清气在下。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 ... 夫气之在脉也,邪气在上者,言邪气之中人也高,故在上也。 高,在头。风热邪气多中人头也,故曰在......

    中医内科笔记9

    第七节 中风 一、定义:中风是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不利为主证的病证。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涡斜等症状 二、源流: 1、《内经》对中......

    百家讲坛—易经的奥秘笔记(五篇材料)

    易经的奥秘 ——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 第一集 何为易经 《周易》。周:周密,周详,周流不息,往复循环,生生不息之意。 一、作者及年代 人更三圣,世立三古—《汉书·艺文志》。伏羲......

    中医针灸学笔记整理(推荐)

    针 灸 学 笔 记 第一部分 一、针灸发展简史 1、最早的针灸学文献:《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内经》 3、又称《针经》的是:《灵......

    中医考研 中医诊断总结笔记

    中医诊断 一.绪论 作者 察病指南——施发 四诊决微——林之翰 三指禅——周学庭 诊家枢要——滑寿 望诊遵经——汪宏 重订通俗伤寒论——俞根扬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陈无......

    十九大笔记

    我们党召开了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高瞻远瞩、举旗定向,大气磅礴、引领时代,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担当使命、继续前进的政治宣言,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

    中医针灸笔记精华总结,歌诀

    盆腔八针:中极~,气海~,三阴交(双)~,子宫(双)~,水道(双)~;D-D 鼻炎七针:合谷(双)~,迎香(双,刺向鼻通)~,印堂~,曲差(双)~;D-D 瘾症八针:曲池(双)~,三阴交(双)~,血海(双)~,足三里(双)~;D-D 呃逆八针:内关(双)~,攒竹(双)~,脑......

    07中医专业核心笔记总结

    一、感冒 1. 风寒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 2. 风热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