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天心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12年天心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12年我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贯彻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为抓手,以加强“一盘棋”机制建设为核心,以深化信息化应用为重点,完善政策法规,夯实基层基础,积极推进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和人口有序流动与合理分布,为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创造良好条件。以“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为主线,扎实推进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不断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水平,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理严、服务好,为人口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提速提质提效做出努力。
一、建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常态工作机制
1.清理清查。各街镇办要对流动人口逐村居进行清理登记造册,流出已婚妇女要掌握具体流向地址、联系方式、和生育节育状况,流入地已婚育龄妇女要准确真实地登记其身份信息。做好专项活动部署,制订专项活动工作方案,定落实包干地段,定工作任务,定工作时间,定落实包干责任人。集中精力、集中时间,组织清理清查队伍开展专项活动,对已婚育龄妇女重点人群(包括区内流动的育龄妇女)进行清理清查。做到街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全面摸清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口信息和已婚育龄妇女生育信息状况。
2.信息提交反馈。一要做到信息通报提交反馈准确及时;二要加快流入地与流出地信息交流与反应,尽快建立双向互动机制。发挥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和客户端与区内流动人口管理QQ群的作用,通过有效的协调与沟通,加强两地信息双向互动,对提交信息有疑问的须及时和对方取得联系,建立两地协作桥梁纽带。
3.快速反应。通过对流入流出两地加强联系沟通密度,综合治理单位加大配合落实力度,建立起快速反应机制。避免发现早期政策外怀孕对象而不能及时处理与“挂名不出兵,出人不出力”等现象。另外,通过“实时通”建立特殊信息依托短信平台的快速反应机制。
4.优质服务。以“大力缩小流动人口违法生育人群,同等关怀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为目标,进一步增强服务观
念,将“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文章做深、做实、做好。通过开天心区人口计生网站,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进一步转变其生育观念,让计生政策法律和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知识家喻户晓。坚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的服务阵地建设,为外来流动人口提供优质的免费和跟踪随访服务,提高外来流动人口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深化 “一盘棋”应用
1.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提升数据质量。按照实现省级系统与国家系统对接的要求,全面展开运用省内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平台,加强网络化协作,建立健全监管体系。加大对省内流动和跨省流入人口的信息核查和录入工作
力度,通过区域协作和PADIS平台,对全员流动人口数据质量进行全面分析、个案核查,提高信息质量。
2.加大对流动人口数据和PADIS平台工作运用情况的监管力度。通过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大力提升信息化应用和网络化协作水平,尽最大努力及时详细掌握流出人口的去向、联系方式,充分利用区域协作和PADIS平台外省反馈回来的信息,充实和完善数据库,落实双向服务管理责任,督促流入地动员其落实环孕检及节育措施落实,实现流出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管理。根据各街镇客户端流动人口数据和PADIS平台工作运用情况,每季进行一次通报。
3.协同相关单位做好乡镇智能客户端和监管平台的优化升级工作。做好监管平台和国家PADIS流管子系统的常态化监管工作,着力提高信息反馈的及时率和准确率。
4.加强交流、培训和督导。召开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
育服务管理培训,进行客户端和PADIS平台应用、信息统计、信息录入、信息接收反馈等业务培训,不拘形式对各街镇、社区(村)进行检查、考核、评估、督导,提高业务工作能力,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三、构建长效机制,加快推进区域“一盘棋”
深化湘粤紧密型协作,主动融入流动人口省、市级区域化协作管理。紧紧围绕落实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三年三步走”、实现全国“一盘棋”的战略部署,巩固 “一盘棋”管理,全面深化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区域协作和常态沟通机
制建设。加强跨省互动交流,广泛开展区域化协作,促进工作良性互动。
四、开展便民维权,提高均等化服务水平
抓好便民维权,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推动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建设,提升流动人口自我服务和维权能力,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让流动人口获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推进全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免费服务全覆盖,提高普汇率。
天心区计生局流管科
2011-12-12
第二篇:XX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06年XX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06年,XX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及十一五规划为指导,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夯实基层基础工作,依法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积极创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示范镇(乡),继续探索党政统一领导,部门参与,属地管理,优质服务,村民自制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2006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主要有以下几项工作:
一、抓村、强乡(镇),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各项指标的落实,重点在基层,抓村强乡(镇),是2006年流动人口的一项重要工作。夯实村级基础,必须做到五抓:一是流动人口集中的村抓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站的建立,主任由村书记担任,村计生专干、民警为副主任,以服务站为切入点,加强村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综合治理工作;二是抓流动人口合同鉴定、信息采集、统计登记等各项管理制度,已婚育龄妇女居住半年以上的要建立个人档案,随时掌握变动情况;三抓经常性的服务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管理与服务相结合,保障流动人口和户籍人口一样依法享有生育、科普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保健服务,落实流动人口各种奖励政策,享受市民待遇;四是抓《婚育证明》全程代理服务;五是抓住节假日、农忙流动人口集中探亲返乡的契机,开展亲情化服务。通过入户走访,发慰问信,开展大型宣传教育活动,把思想工作做到家、避孕节育措施落实到家、解困帮贫服务到家。
按照省市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公室要求,将从新修改并统一使用基层管理的各类表、册、卡,以减轻基层干部工作负担。
强化乡(镇)在流动人口办证、验证、教育、维权等全方位的管理服务职能。坚持与企事业单位、工商所、等联手单位签定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责任状。定期检查监督,促进工作落实。
建立户籍地、现居住地定期例会、信息反馈制度,整合管理资源,畅通信息渠道,提高工作质量。
二、加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婚育证明》的发放、查验和信息交换平台的利用
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免费办理和查验比率的高低是衡量流动人口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掌握流动人口婚育情况的重要依据。今年要克服重视省外、轻视省(市)内流入、流出人口婚育证明的办理和查验的现象,并将办理和查验的重点放在省(市)内流动人口上。力争使“两证”率均达到90%。并将作为考核的重点。各乡镇要进行一次流动人口全面摸底调查,数字要于3月17日前报到县计生局,此次调查作为年底考核依据。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交换平台的开通保证了“两地”及时、准确地掌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提高了工作质量。但我县各乡(镇)仍存在着利用率不高,反馈率底的问题。今年要做到对2005年以来流入到我县的外省、市已婚育龄妇女,无证怀孕、生育的,无长效节育措施的(包括2005年以前生育无证明)都要登陆查询。反馈信息率要达到100%,“查无此人”的个案需出据当地派出所相关证明。
三、依法维权,认真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工作
认真落实国家计生委《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和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意见》及省、市相关文件,切实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今年维权服务的重点是:流动人口育龄群众在现居住地普遍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技术服务;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和生殖健康检查;依法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增加退休金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
四、为使优质服务的宣传达到家喻户晓,确定3月20日至4月20日为流动人口宣传月。届时,县计生委将下发宣传月活动方案。个乡(镇)要加强领导,广泛发动,集中时间和精力,大力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流动人口享有的计划生育权利和义务,宣传为流动人口进行优质服务的典型事例。每个乡(镇)要确定一天为集中宣传日。宣传月结束后,各乡(镇)要将活动情况汇总上报县计生局。
五、增加经费投入,加大队伍建设力度
今年,流动人口超过200人以上的乡(镇)要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站,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采取集中办班、以会代训的方法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专干的培训。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经费是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物质基础。按省、市财政部门要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经费投入要按户籍人口人均投入水平纳入现居住地财政指标,专款专用。县将继续把流动人口机构建立、人员配备、经费投入及使用情况纳入目标管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完成。
第三篇:流动人口工作要点
关于印发《府谷镇西路社区服务中心
2012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社区、村:
《府谷镇西路社区服务中心2012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点》已经班子会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府谷镇西路社区服务中心
二0一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抄送:
府谷镇西路社区服务中心
2012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点
2012年,服务中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市县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全年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突出重点,开拓创新,全面建立“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机制,推动辖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主要工作目标
辖区流动育龄妇女办证率、持证率达95%以上,重点对象三查率达95%以上,符合政策生育率达95%以上,陕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县内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系统应用率均达到100%,提交率、反馈分别达到95%以上。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全面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机制。
按照国家和省计生委的要求,要进一步建立、完善和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以流入地为主、流出地配合的管理服务体制,大力推进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实行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服务、同管理、同投入、同救济,使流动育龄人口享有与户籍人口同等的计划生育服务,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合法权益。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各社区、村的有利条件,通过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设立宣传咨询服务点、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法律、法规及优惠政策,使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形成有利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良好氛围。
(三)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房业主负责制”。今年要加大力度,实行“以房管人”,做到来人登记,走人注销,并及时向
租借房屋所在地社区通报暂住人员变化情况。各社区要
与房主、业主签订计生合同,落实相关责任,使房业主
真正成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直接责任人。
(四)强化优质服务,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免费定点服务机构建设;积极协
调相关部门为流动人口在就业、办理证照、子女入学入
托、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帮助;在妇病健康检查中,依
托服务中心计生服务站积极为流动人口免费服务基本覆
盖;同时,在流动人口中积极开展礼仪导向机制,增强
流动人口执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具体的服
务过程中,要规范表、卡、册,建立一套完整的服务档
案。
(五)加强社区建设,促进工作中心下移。把流动人口计划生
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社区建设整体规划,建立和落实社
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构、人员和职责,按照
全省创建计划生育先进社区活动安排,以建设示范点、示范院、示范街为突破口,继续开展先进社区创建活动,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措施有力”,促进整体工作
均衡发展。
(六)严格依法行政,完善常规工作。大力加强查处流动人口
违法生育行为的力度,维护计划生育政策权威。各社区、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规
范执行程序,坚决纠正搭车收费和乱罚款现象,真正做
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
(七)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动态监测水平。及时掌握各
社区、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动态,实现互相之
间数据的实时交换,要充分利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
管理平台(陕西省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信
息交换和业务交流,及时录入新增重点对象,按时处理
协查反馈信息,实现部门、区域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
息的即时互通共享。
(八)加大清查和督查力度,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各社区要按
季度组织开展流动人口清查整顿活动。要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开展,摸清流动人口底子,发展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清查活动不走过场,取得实效。服务中心将定期不
定期组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抽查,加强督查指导,加大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情况的考核,对信息系统要考
核其提交率、反馈率和应用率,并利用平时督查、抽查、检查优质服务社区验收和年终考核等方式进行考核,考
核结果纳入全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责任书予以兑现。
(九)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队伍建设要采用“走出
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组织人员参加上级业务部门
举办的培训班、考察活动。邀请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举办
各类业务培训,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强化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及优质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会管理、能服务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干部队伍。
第四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通报
2012年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情况通报各设区市、各县(市、区)、经济开发区人口计生委(局):2012年以来,特别是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在**召开以来,全省各级人口计生部门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深化“一盘棋”新机制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基本建立起“统筹管理、服务均等、信息共享、区域协作、双向考核”的工作机制。全省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工作情况通报如下:
一、主要指标情况
(一)流动人口概况。截止9月30日,全省登记建档流动人口总数767万人(其中男性379万人,女性38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05%。16岁以上成年育龄妇女378万人。跨省流出人口664万人,58.51%流向泛珠三角区域,36.96%流向泛长三角区域。
(二)平台相关指标。截止9月30日,全省应反馈协查信息41万条,及时反馈40.5万条,及时反馈率为98%,查无此人率11.66%;应接收三类服务通报18.9万条,已接收18.0万条,接受率95.22%,全员流动人口入库率、流动育龄妇女入库率均达到95%,全员流动人口个案信息准确率达到95%。省级系统各级应用率达100%。基层人口计生部门与相关部门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通报工作机制。
(三)服务相关指标。
第五篇:云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云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规定(修订草案)
(公开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稳定低生育水平,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但是,下列人员除外:
(一)因出差、就医、上学、旅游、探亲、访友等事由异地居住、预期将返回户籍所在地居住的人员;
(二)在昆明市行政区域内区与区之间(不含东川区)异地居住的人员。
第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履行《条例》第三条规定的职责,保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经费和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计划生育免费技术服务经费。
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由流动人口现居住地人民政府和户籍
-1-所在地人民政府依照《条例》第四条规定的分工共同负责。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履行《条例》第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职责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规章,并对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组织实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服务和管理工作措施,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
(三)组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和从事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为流动人口免费提供生殖健康、避孕节育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四)督促、指导已婚流动人口落实避孕节育措施,督促流动人口中的计划外怀孕妇女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五)对办理和查验《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六)开展区域间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协作,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及相关事宜;
(七)依法查处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
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应当按照本行政区域内流动人口数量500:1的比例,选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管员,配备给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管理,安排到村(居)民委员会履行
-2-职责。
计划生育协会应当协助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做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可以在流动人口中建立协会组织,发展会员。
第五条
县级以上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卫生、价格、工商行政管理、教育等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在办理有关登记和证照手续时,应当了解流动人口中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向所在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教育部门应当督促学校在接收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时,了解《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办理情况等计划生育信息,并报告教育部门向所在地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通报。
第六条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流入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对流动人口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核实、通报、统计制度,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其他方式及时登记、通报和反馈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生育、避孕节育等信息;
-3-
(三)依法登记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和查验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督促未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成年育龄妇女及时补办;
(四)为流动人口中的育龄夫妻办理生育第一个子女的《生育服务证》;
(五)组织已婚流动人口进行避孕节育情况检查,免费提供避孕药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六)动员流动人口中的计划外怀孕妇女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对不愿在现居住地采取补救措施的,应当及时向其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并协同处理;
(七)与流动人口的用人单位签订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协议;
(八)落实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奖励、优待和综合管理的各项制度。
第七条 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流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工作中履行下列主要职责:
(一)对流动人口进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核实、通报、统计制度,运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管理系统或者其他方式及时登记、通报和反馈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生育、避孕节育等信息;
-4-
(三)为成年育龄妇女免费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明》,为已婚流动人口免费出具婚育情况证明材料;
(四)为符合法定生育条件的已婚流动人口核发《生育服务证》;
(五)为已婚流动人口免费提供避孕药具、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
(六)与已婚流动人口签订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合同,建立生育、节育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七)协同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时对不愿在现居住地采取补救措施的计划外怀孕妇女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八)为实行晚婚晚育、只生育一个子女并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已婚流动人口落实计划生育各项奖励和优待政策,帮助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家庭解决生产、生活、生育方面的实际困难。
第八条
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下列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
(一)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知识和生殖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建立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和统计制度,为已婚育龄妇女建立计划生育档案,登记和报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
(三)协助办理流出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5-协助查验流入成年育龄妇女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四)发放国家免费提供的避孕药具,并做好相关指导和登记;
(五)配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提供避孕节育和优生优育咨询,组织开展计划生育和生殖保健服务;
(六)向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和个人了解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情况,及时向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通报相关信息。
第九条
流动人口应当依法实行计划生育,接受现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应当自觉落实计划生育避孕节育措施。第十条 流动人口中18至49周岁的成年育龄妇女在离开户籍所在地前,应当按照《条例》第七条、第八条规定到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理全国统一格式的《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自到达现居住地之日起30日内向现居住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通过村(居)民委员会)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在现居住地办理有关登记和证照手续时,应当向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
第十一条
实行计划生育的已婚流动人口免费享受国家规定的基本项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需经费由现居住地财政分级
-6-予以安排。
流动人口现居住地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向已婚流动人口提供免费避孕节育技术服务。
第十二条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可以按照《条例》第十六条的规定在现居住地办理《生育服务证》。
流动人口育龄夫妻申请再生育的,依照女方户籍所在地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三条
医疗、保健机构在为流动人口中的孕妇施行孕期检查或者分娩前,应当要求其出示并登记《生育服务证》;对没有《生育服务证》的,应当及时向当地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报告;对经查证属违反规定计划外怀孕的,应当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的,应当主动配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者医疗、保健机构及时采取计划生育补救措施。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对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县级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对举报流动人口计划外怀孕、生育情况属实的人员,应当给予奖励。
第十五条
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及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其工作人
-7-员违反《条例》和本规定的行为,依照《条例》第十九条至第二十二条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六条 流动人口成年育龄妇女未按照《条例》和本规定办理和提交《流动人口婚育证明》的,依照《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处理。
第十七条
用人单位、房屋租赁中介机构、房屋的出租(借)人和物业服务企业等有关组织或者个人违反《条例》和本规定的,依照《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八条
医疗、保健机构违反本规定第十三条规定的,由其主管部门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十九条 流动人口违反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育子女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和追究其他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 拒绝或者阻碍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职责的,由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2012年
月
日起施行。2004年2月1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令第122号公布的《云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规定》同时废止。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