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备镇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反思

时间:2019-05-14 01:34: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武备镇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武备镇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反思》。

第一篇:关于武备镇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反思

关于武备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的调查与反思分校专业年级姓名学号

调查目标:掌握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有利于推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调查时间:2月22日—3月15日

调查对象:武备镇的农村土地流转大户、园区、合作社、龙头企业和50户农户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

根据教学要求,按照学校统一的安排,我对武备全镇的农村土地流转大户、园区、合作社、龙头企业和50户农户进行了入户调查,摸清了我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际情况。

一、武备镇农村土地基本情况

武备镇位于莱西市和平度市交界小沽河畔;降雨量 700mm,无霜期210天左右。辖48个自然村个1个青岛市级工业园区,总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占总人口的78%。人均耕地3.17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盛产油桃、葡萄、苹果、菜豆等,是全省优势农产品产业带重点开发区域之一,被列为山东优质肉牛生产基地和中药材、花生果生产基地。近年来,通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镇农业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预计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其中在农业产业中创收3325元,占41%。

二、全镇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现状

近年来,全镇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合法合理的基础上,以市场发展为导向,按照效益优先的原则,不断创新土地经营机制,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取得了初步成效。至目前,全镇累计流转土地303.82亩。涉及农户337户,分别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75%和承包经营总户数的8.3%。主要特点是:

一是土地流转形式多样。目前,农村土地流转主要有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形式。另外,还有土地在民间不定式流转,占流转总量的26.6%。土地流转方式的多元化,为今后土地流转的科学、规范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农村土地流转势头趋向良好。今年以来,通过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将土地流转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加速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特别是城郊村、集镇中心村,以发展蔬菜、葡萄、药材等特色产业为依托,迅速掀起了土地流转的热潮,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已逐渐为广大农民群众所接受,土地流转迈出了坚实步伐。

三是流转效果逐渐明现。一是促进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合理有序分流了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了劳动力结构,促进了劳动力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土地流转,促使奶牛、肉牛、蔬菜等农业特色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了规模经营、特色突出的蔬菜种植示范带、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区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益。部分土地通过向种田大户和产业能人集中,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龙头企业和园区吸纳周边群众务工,农民在稳定获取土地出让金的基础上,又从企业务工中获取劳务收入。据统计,目前,流转土地的农民约有2000多人在企业或园区务工,年人均务工收入约在5000元以上;产业能人通过土地流转发展产业,效益好的年均增收达到3万元以上。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制约不利流转的因素

虽然土地流转在近年内有所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处在起步探索阶段,一些困难和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流转速度慢,方式单调。土地流转面积仅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3%,参与土地流转的农户仅占承包经营总户数的8.3%,流转面积和覆盖区域小,土地尚未充分利用。与周边县区和发达地区相比,流转速度和流转规模差距较大。二是推进不平衡。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制约,间土地流转的速度和规模存在较大差距。三是规模小标准低。总体来看,土地流转还处在一个自发的、分散的、无序的小规模状态,没有因土地流转而实现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资源之间的优化配置,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

农业发展要求。四是程序不规范。目前,土地流转主要发生在农户与农户之间,农户与集体之间、企业之间一般采用口头协议,私下约定,合同内容不全面,流转程序不规范,手续不齐全,容易引发矛盾纠纷。另外,个别农户借土地流转改变了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流转土地的农业用途,违反了土地政策。

影响和制约土地流转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受经济基础和立地条件的制约相对明显。我镇大部分地区条件差,山坡地面积较大,加之交通不便,大部分村社没有龙头企业和种田大户带动,缺少流转主体,制约了土地流转。二是农户思想观念守旧。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大部分农民把土地当做命根子,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将土地流转出去。特别是国家取消农业税,并实行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之后,一些农户又将原来流转出的土地收回自己耕种,加之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心存误解,担心政策变更后失去承包权,满足了守土经营的现状。三是管理机制不健全。土地流转尚处于自发阶段,缺少土地流转中介机构,流转信息不畅,农户对土地流转对象与范围选择余地小,鼓励土地流转的激励机制尚未全面形成。乡、村两级工作开展不及时,引导和服务不到位。乡(镇)农经机构管理体制不顺,职责不明,队伍不稳,无力对土地流转进行指导和管理。四是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养老、社会救助等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农民还主要依靠土地收入来解决养老等问题,普遍把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来看待,制约了土地流转。

四、对改善目前土地流转现状工作的几点设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华亭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土地流转,采取有效措施,大胆探索实践,推动农村土地依法有序流转。具体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对土地流转必要性的宣传。要让基层干部群众认识到,土地不仅仅是农民就业和生存的保障,更是一笔庞大的资产,加快土地流转正是合理利用这一资产、增加收入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有关土地流转的法规政策和通过流转土地增收致富的典型,让农民了解政策,消除误解,放心流转。同时,要提高基层干部“以地生财”的意识,引导农民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集中土地、运作土地的能力。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一是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鼓励农民土地流转。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介入农业开发,创办农业龙头企业。基层党委政府对此要注重引导,并适当予以扶持。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围绕主导产业,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纽带,按照统一生产、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的要求把农民组织起来。三是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在农机、植保、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其它服务组织等方式,千方百计解决为农服务问题。

三是镇土地办牵头 为农村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按照“自由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一是规范流转的程序和秩序。土地流转必须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实行登记制度,由村委会备案,乡镇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登记。二是强化土地办的管理服务。及时向农民提供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建立完善土地档案,妥善处理土地流转纠纷。三是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积极探索通过市场调节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县级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乡镇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级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接收农户申请托管的土地,合理利用撂荒地,由合作社进行规模种植或通过乡调剂和网上招租等形式,把土地承包出去,解决“我想转包,谁要”和“我想承包,谁有”的土地使用供求矛盾和土地撂荒问题,使土地流转进入有序的市场化轨道。

四是制定积极的土地流转政策。进一步明确土地权属,允许农户把土地作为生产要素在市场上依法自由流转,促进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保障农民权益。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支持专业户、专业村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土地流转扶持资金,对于全部转出土地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助,扶持其进城务工创业;对于引导农户流转土地较多、增收效果显著的乡镇和行政村给予适当奖励;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经营,并能切实带动农户增加收入的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进行重奖,并从扶持资金、税收政策、技术指导等方面给予倾斜。

五是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坚持以转移农民、减少农民为前提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一要坚持招商,做大企业。继续坚持招商引资,加大项目建设

力度,扩张企业规模,增加就业岗位,采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更多地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二要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和第三产业。如餐饮娱乐、物流配送、旅游服务、产品推介等,引导城郊乡镇、中心集镇附近以及旅游景点沿线的农民率先从土地上脱离出来。三要切实加强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整合培训资源,采取多种培训方式, 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能力。四要继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健全劳务协作机制和信息网络,建立长期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引导更多农民在输转中实现劳务移民。

六要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机制。尽快把已经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与城镇社保的对接,避免再次返乡与民争地。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力度,大力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解决好60岁以上和已经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让他们放心的流转土地。对于已经流转土地的农民,要引导他们从土地流转收益中拿出部分资金,建立个人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提高自我保障能力。

第二篇: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

陈亮法学(2)学号 0707023

5借此寒假期间,本人通过村委会的支持,对农村土地流转情况做了浅陋的调查。要提高农业的产出效率和土地产出率,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实行适度的土地规模经营,同时优化种植结构,建立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基地。但在土地使用权被分割,规模狭小,并归属于各个农户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农户或龙头企业扩大土地经营规模的要求都会遇到其他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如何解决规模经营与分散的家庭土地使用制度的矛盾,是农村改革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研究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有序流转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合理调整农村产业化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一、对当前农村土地制度的现实思考,虽然家庭联产承包制度采取“农村普占”的分散、均田方式,较好的解决了公平问题,但是却未能同时兼顾到效率原则。因此在新时期如何在长期稳定农地承包关系的条件下,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政策的运行情况

20年来,中国农地政策基本稳定,主要有三点:坚持土地所有权;稳定农民承包权;放开土地使用权。但在实施的过程中面临来自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政策本身的缺陷,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策中强调明确集体土地所有权,中国农村集体分为三级:乡镇、村、组。但是土地到底属于那一级集体所有没有说清楚,造成土地承包中经济纠纷和财问题。二是政策明确规定长期稳定农民土地承包权,但在实际操作中没说明什么人有权承包土地,即什么人算是集体组织的成员。所有农民都认为包括新婚嫁娶的每个本村人都天然具有分配土地的权利,导致土地与人口矛盾家加剧。三是规定农民承包土地要承担义务,其中向乡村社会缴纳公共开支,但没有明确提出这部分费用属于地租还是管理费用,这一费用的标准是多少,给农民造成过重的负担。四是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增长速度的提高,被占用农地越来越多,但现行的城市土地不嫩进入二级市场,只有在政府征用土地后转报给土地开发商,这样一来,造成土地增值部分与农民无关,从土地上获利的不是农民,而是中间开发商。

其次,在土地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也存在三个问题:第一,人地关系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更多地强调提高土地生产率,政策应长期不变,而政策规定“要长期稳定,随人地关系的变化大稳定小调整”,这种不稳定的法律语言是人们的理解不同,做法就产生分歧。第二,上级部门下达给基层政府的各种社会、经济任务,给土地政策带来很多问题。既要求办好农村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有没有财政拨款,同时严格控制向农民收取各种费用。作为农村最基层的干部,也是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只好利用手中的权力调整土地,高价转让以达到任务标准。第三,乡村基层干部把握政策有偏差。原因有三,一是为了满足权利的要求,在一些地方村委会每换一届就调整一次土地,造成了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其关键在于30年承包政策只是政策而不是法律,不会有人因违反政策受到刑事处罚;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通过土地调整为自己、亲朋牟私利;三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生存条件及调动农民对土地的透入积极性,土地作为生产要素有流动的必要性,这是土地政策的最基本考虑,但没有完成实现。

(二)实行土地流转的现实意义

1、较好解决了土地使用权的分散化与土地规模经营的矛盾,实现了农村土地使用的创

新。土地经营规模问题是影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据有关资料介绍,自1965年以来的30年中,世界农业劳动力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比重由54.2%下降到9.1%。中国农科院和南京农业大学等单位研究结果表明,中等规模农业比小规模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农业现代化程度都将提高一倍左右。改革开放以来,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有力的推动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从改革成果看,家庭经营制度表现的绩效是很难估量的,它应当是今后相当时间内我国农村制度创新的基础。但进入90年代以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由农产品短缺经济向买方市场转变的形势出现后,对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农业组织化程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规模的土地经营,使农户参与市场竞争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半生出小农经济意识,经济规模偏小,劳动成本过高,影响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影响结构调整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等一系类问题,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形式,搞好土地流转既能广大农民利益,又能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2、把农产品基地建设作为龙头企业的第一生产车间纳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循环体系之中,加快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商品化的进程。无论是“反祖倒包”模式,还是公司租赁农户土地实行的规模经营,都是由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对土地种植作出统一规化,对农田基础设施统一建设,对技术统一指导,对土地产出的农产品实施统一收购或直接加工销售。全部的农业生产过程都是在龙头企业的规划和控制下,为企业下一个生产环节的需要而进行的。

3、培育了一批农业产业化的典型,对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以本人所在的家乡马桥镇徐周村为例目前行成以葡萄种植为主附带其他经济作物产业化农业,此为村里还引进养鹿技术,形成包含小规模养鹿的综合农业体系,目前徐周村的葡萄在靖江是家喻户晓,已成为靖江农业发展的典型,不仅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有利于国家倡导的共同富裕的推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三)土地流转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加强土地流转的法规建设。土地流转工作涉及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稳定,需要有一系列政策法规使土地流转有法可依,出现问题和矛盾可依法解决,但目前指导土地流转的政策法规缺乏,应此应尽快制定《土地承包法》和《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管理办法》,正式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农村土地的权属。对土地流转的原则、形式、审批程序、主管部门和土地用途、地价及级差、流转期限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

二是建立和规范土地流转制度。明确土地流转的主体和客体,建立土地流转的市场规则,构建适应使用市场化的土地管理机制,加强对土地流转的规范管理,搞好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将土地转让、租赁、抵押和入股,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土地与资金技术、劳力的合理配置。

三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为农民脱离土地创造条件。

四是深化农村社会管理体制配套改革。改革农村户籍管理的作法,打破农民身份限制,改变农民“恋土”关念。加快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社会就业、养老保险、合作医疗等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农民离土的后顾之优,为土地流转创造条件

盖章:

第三篇:吉安县农村土地流转调查与思考

吉安县农村土地流转调查与思考

?

吉安县农村土地流转调查与思考

以农村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近几年来,不断深化,农民离土创业的意识不断增强,以土地资源为根本上的生产资料分配方式在我县发生了明地流转已成为顺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新时期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一、?? ? 土地流转基本情况

1、??? ? 吉安县农村人口35.6万人,现有耕地55.3万亩,人均拥有量1.55亩。各乡镇分布不均,极大制约了土地规模化经营。

2、??? ? 土地流转面积。椐2007年各乡镇上报数据来看,全县土地流转面积为15172.6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4%,其中:土地转包面积2743.49亩,占流转面积的18%,出租面积4242亩,占流转面积的28%,互换面积1861.67亩,占流转面积的12.3%,转让面积5002.75亩,占流转面积的32.9%,代耕面积1322.69亩,占流转面积的8.7%。

3、??? ? 土地流转形式。从省、市、县三级工作人员专门下乡深入农村和开展部分贫困村问卷调查来看,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出租、互换、转包、农户内部之间流转。

4、??? ? 农村土地流转特点:一是流出户将自己差的田流转的多,较好的田流转的少;二是边缘地区的田流转的多,门庄田流转的少;三是缺水易旱的田流转的多,旱涝保收的田流转的少;四是外地人流入户的多,本地人承包的人少。

二、?? ? 土地流转的好处

1、??? ? 有利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土地流转使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更加完善,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得到了更高的经济效益,有效地解决了人多地少的矛盾。

2、??? ? 有效地实行规模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据调查敦厚镇下岭村委会路下村全村118人,耕地面积112.6亩,年4月由袁金仁(吉州区人)全部租赁,期限10年,每年每亩租金60元,由于他懂技术,善钻研,会管理,预计今年比去年节约成本10—15%。

3、??? ? 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据调查敦厚镇下岭村委会路下村,土地流转使大部分农户摆脱了土地的束缚,能集中精力外出务工,做手艺,经商等,据统计,全村118人,除小孩、老人外全部到县工业园打工,做手艺等,预计全村纯收入80—100万元从一定程度上加块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4、??? ? 有效地遏制了抛荒现象的发生。据调查,凤凰镇石塘村委会,钱塘村委会,永和镇瑶背村委会,敦厚镇下岭村委会路下村,未实行土地流转前,有的地方全年性撂荒,有的地方季节性撂荒,自土地流转后,不但撂荒现象没有发生,而且为国家多生产了粮食。

5、??? ? 土地流转向能力大户集中,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土地流转逐步向租赁大户成片租赁发展。如凤凰镇石塘村袁炳仁,流转面积638亩,用于种植水稻,期限10年,一是投入资金22万元购置了三台收割机,二台插秧机,五台旋耕机;二是投入资金21万元,购置潜水泵15台,打抗旱井8口;三是投资3万元,新修机耕道5公里左右。又如敦厚镇下岭村委会路下村袁金仁,流转面积170亩,今年投资10万元,兴修机耕道、水渠、整理土地、购置大型拖拉机35马力1台。全部都是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等。

三、?? ? 土地流转存在问题

总体来看,我县农村土地流转相对平稳有序。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 ? 政策宣传不够到位,群众思想有待提高。一些乡、村干部没有把推进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大局来认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宣传不够深入,群众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认识还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一些农户和部分承包大户对土地流转还存在“三怕”:一是部分农民怕土地流出后,自己丧失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没有了生活的最低保障线。二是部分土地承包大户怕政策不稳,政府收回土地承包租赁权不敢大胆投入;三是部分土地承包大户怕市场前景不佳,承包无效益,不敢大规模搞开发。

2、???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管理体制、服务机制不健全,制约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进程,当前土地流转大都是群众的自发行为,缺乏约束力和规范性,政府在土地流转上缺乏应有的管理、引导和服务,制约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速度和规模。

3、??? ? 土地集中成片流转难,承包大户开发难成规模。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推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承包大户在实施土地规模流转时,往往因为一户或几户承包户不能谈妥,而使土地规模化流转难以成功,从而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比较松散,制约了规模经济的发展。

4、??? ? 融资困难,承包大户开发资金匮乏,制约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模。大面积承包土地离不开大资金的投入。如凤凰镇承包大户袁炳仁、肖足苟,敦厚镇承包大户袁金仁等,需要大量的资金,而银信部门贷不到款,承包大户用房产作抵押,也以户口不在属地为由拒之门外,加之一些地方交通等基础设施和自然条件较差,更难筹集资金或引进资金,致使部分承包大户在土地开发上存在严重资金的困难,规模难以扩大,效益难以提高。

5、??? ? 土地流转不够规范。当前,我县农村土地流转多是亲戚、同村组之间的自发的并只进行口头协议的流转,程序不够到位,产生的纠纷也较多,影响了农村社会稳定。

四、?? ? 土地流转的思考

1、??? ? 加大土地流转相关政策法律知识的舆论,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各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有关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特别是要学习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使之农民群众树立起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的信心,增强和激发广大农民对加快土地流转和发展规模经营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消除他们的顾虑,树立正确观念,形成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共识和内在动力。

2、??? ? 改革粮补政策,使土地流转双方都得到满意。在调查土地流转过程中,种粮大户普遍反映国家出台粮补政策是件好事,能够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通过土地流转后,流出户还享受粮补,承包户有很大意见;能否在国家实行粮补当中除粮食直补由流出户享受外,其余的综合补贴和良种补贴由承包大户享有,或者国家出台专门的政策倾斜扶持资金给予承包大户的优惠和享有。这样,既流出户和流入户双方都能接受,进一步调动双方的种粮积极性。

3、??? ?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土地流转过程要规范地方政府和村级组织的行为,避免一些地方基层组织在利益等因素的驱动下,通过行政手段将集中起来的耕地变相于非耕地用途,这不仅违背了农民的意愿,而且会对国家粮食安全生产直接或间接影响。目前,江西绿世界农林投资有限公司在永和镇锦源和习家村委会以土地流转租赁形式共租用土地60余亩,期限10年,亩租金300—500元不等,用来种植苗木、花卉等产业活动,以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这些情况的盲目扩大,势必会影响粮食生产安全,人民生存和国家稳定。因此,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耕地不论怎么流转,仍然用于种粮食。国家要更进一步加强农田整治工作,提高粮食收购价格,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和地方政府应采取鼓励措施,支持农业投资,从事粮食生产,对占用基本农田发展都市型特色农业应加以必要限制。流转后,耕地只有向种田大户集中并过渡到大农场模式,才能提高农业生产力和保障国家粮

食安全。

4、??? ? 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建立农民土地流转的供给市场。通过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中介为补充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形成多形式、多层次、有保障的劳务输出格局。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工业及流通业,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放手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空间。通过广泛施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从多方面加速农村劳动转移步伐。从而带动土地流转,实现“人走在先,流转在后”的目标。

5、??? ?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农民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在农村土地具有社会保障和就业功能,而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形成,决定了农民不能轻易离开土地,农民把土地作为命根子来看待。农民在从事非农产业经营后,仍然把承包地看成是“活命田”和就业“保险田”,宁可粗放经营,也不愿将土地转让出去。因此,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增强农民离土的安全感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进程也将严重受阻。因此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医疗养老保险、大病救助、子女教育、农民工保护等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必将逐步弱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从而为土地流转提供强有力的安全支撑,最终促进农村土地市场的尽快发育。

?

?

?

吉安县经管站2008、11、21

第四篇: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与思考

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与思考

[内容摘要]农村土地流转总体上表现出流转速度加快、流转类型多样、流转主体多元化、以短期流转为主、由市场决定价格、租金支付方式多样等特点,流转土地表现为种植大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集体统一经营、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并表现出流转组织化水平提高、仍以种粮为主、农民权益得到有效保护、政府鼓励等新趋势,土地流转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促进了现代农业建设、提升了农业产业素质、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在推进土地规范流转方面应切实落实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引导流转行为长期化、规范化,正确引导工商资本参与流转,强化对规模经营以及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健全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政府部门对土地流转的服务与管理。

一、农村土地流转总体情况

据农业部统计,截至2009年底,全国农村家庭承包耕地转出面积为1.52亿亩,同比增加39.45%;流转比例为12%,同比提高3.1%。流转形式中,转包占52.89%,出租占25.69%,转让占4.54%,互换占4.39%,股份合作占5.42%,其他占7.07%。笔者调研的浙江、黑龙江等省份土地流转情况如下:

一是流转速度有所加快。尽管各地土地流转比例差异较大,但普遍呈现出流转速度加快态势。2009年浙江省土地流转面积677万亩,比上年增加24%;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面积的34.6%,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黑龙江省目前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263万亩,比2009年增加11.36%,流转面积占承包耕地面积的25.1%。2004-2010年,绥化市土地流转面积由76.7万亩增加到416.7万亩,年均增加33%。克山县2004年以来土地流转面积年均增长34.14%,2010年已经达到233万亩,占承包耕地面积的比例达到77%。

二是流转类型丰富多样。转包和出租仍是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股份合作等新形式在部分地区逐渐兴起。2009年底,浙江省土地流转中转包占45.22%.出租占44.12%,转让占2.02%,互换占0.99%,股份合作占1.79%,代耕等其他形式占5.86%。黑龙江省以转包为主要形式,占78.82%,另有出租占9.74%,人股占8.18%,互换占0.61%,转让占1.93%,其他占0.72%。

三是流转主体日趋多元化。与早期土地流转主要在农户间进行不同,目前参与主体日趋多元化,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积极加入并逐渐成为转入主体。截至2010年6月,浙江省德清县规模经营业主已达6905家,其中农业企业500多家。嘉善县流转给大户的面积占73%,企业的占4%,合作社的占10%,其他占13%。黑龙江省克山县流转土地的52%由大户经营,6.7%由土地股份合作公司经营,3.9%由企业经营,其他主要由各类专业合作社等经营。

四是流转期限以短期为主。各地土地流转期限普遍较短,多为5年以下。黑龙江省土地流转期限多数为1年,在签订流转合同的2254万亩耕地中,期限为1年的占71%,2~3年占16%,3~5年占7%,5~10年占2%,10年以上占4%。截至2010年6月底,浙江省德清县流转期在5年以下占81.2%.5~10年占11.2%,10年以上占7.6%。嘉善县流转期限1年以内占5.85%,1~5年占55.54%,5~10年占19.86%,10~20年占9.63%,20年以上占9.12%。一般用于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种植多年生高效经济作物的土地流转期限较长,最长的签到2028年,其他用途的流转期限则较短。

五是市场形成流转价格。各地土地流转价格通过平等协商来决定,建立了完全市场化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已经建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地方,流转土地的面积、位置、价格等信息在电子显示屏上公开发布,流转双方自行协商确定流转。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流转土地用途不同,各地土地流转价格差别较大。浙江省德清县和嘉善县土地流转租金一般每亩每年600多元,最高可达1000元,只能种粮的低洼地一般为400元。黑龙江省流转价格比浙江省低很多。克山县流转价格大体在150~280元之间,多数为200元左右,绥化市流转价格平均为268元。

六是费用支付方式多样。浙江、黑龙江两省流转费用多以现金计价,结算方式为一次交齐和分次交齐两种,德清县和嘉善县转入方要在年底时将下年租金一次付清;绥化市的流转费用多数是先交80%以上,其余可分期付款。其他省份还存在实物计价货币结算、实物计价实物结算等方式。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流转的土地每亩年租金是500公斤大米,每年6月30日付40%,12月30日付60%,以当时市场价折算成货币。安徽省繁昌县流转价格一般用稻谷计算,大约每年每亩200-225斤稻谷,转出户按折算比例从转入方领取大米。

二、流转土地的经营形式

目前,农地流转后的经营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传统的农户之间自发流转后小规模经营之外,还出现了多种经营形式,呈现出土地流转、规模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相互交织的局面。比较典型的经营形式创新有六种:

一是种植大户经营。大户通过与农民或村集体签订土地流转合同,从事规模种植。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2616个种植大户共经营705.8万亩耕地,占全市规模经营面积的69.7%。克山县共扶持发展4000多个大户,经营土地121.4万亩,占耕地流转面积的52.1%。泰来县大兴镇青岗村农民赵福和2010年经营耕地共计1.8万亩,预计粮食总产720万公斤。德清县钟管镇种粮大户房春华与村集体签订流转合同,目前经营耕地1300亩,2009年销售稻谷38万公斤。

二是龙头企业直接经营。龙头企业通过租赁农民土地建设生产原料基地,并以资金、机械、科技等优势带动农户发展规模生产。齐齐哈尔市12家农业企业共经营耕地4.7万亩。博天糖业依安分公司租赁农户土地2.6万亩,采取集约化手段种植甜菜。克东县飞鹤乳业租赁农户土地1万亩,为企业两个万头奶牛牧场建设青贮饲料基地。

三是专业合作社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农民土地实施规模经营。河南省罗山县东铺乡农民许玉强、杨安清等发起成立了双马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双龙农机专业合作社,目前农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265亩,从事粮食、瓜果、蔬菜种植,农机合作社服务能力达到机耕9000亩、机收8000亩。黑龙江省绥化市种植业专业合作社经营土地达70.7万亩。青冈县兴农海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进行玉米高产创建,经营规模达4000亩。

四是“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龙头企业推动成立合作社,合作社流转土地从事生产,企业与合作社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2009年黑龙江省克山县昆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推动建立了昆丰大豆专业合作社,与农民共同进行大豆种植。合作社向社员无息赊销良种、化肥,提供农业科技培训,无偿为社员缴纳农业保险,免费代储代销大豆,农户实行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肥料、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等“六统一”生产。目前,合作社共吸纳包括种田大户在内的农户7.3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76.8%,带动农民规模经营土地180万亩。

五是集体统一经营。村集体依托农机合作社等组织,将本村农户土地反包后统一经营。黑龙江省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利用国家支持的价值100万元的农机具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2004年依托农机合作社的大机械优势,在依法、平等、自愿、有偿前提下,以每亩160元的价格把全村2.13万亩耕地流转到村集体统一经营,年均增加农民收入2000万元。2008年该村又被立项为全省12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并投入价值1000万元的大型农机具37套,规模化经营、标准化作业的现代农业建设又上新台阶。目前,北联镇已有4个村实现整村规模经营,耕地面积达到6.5万亩。

六是股份合作经营。农户将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到合作社,由合作社进行土地经营权的出租、转包等,年终根据收益情况进行分红。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五四村等先后成立了9家土地股份合作社,入股土地10802亩,人股农户3237户,亩均收益430元左右。五大连池市新发乡德安村德安惠民农民专业合作社由社员以土地经营权人股成立,每亩1股;农户和合作社分红以大豆130公斤单产为标准,亩产低于130公斤时合作社不参与分红,超出130公斤的部分由合作社和社员按二八分红。目前合作社经营耕地由2000亩扩大到10500亩,占全村耕地的面积97%。

三、农村土地流转的新特点

在流转速度不断加快和经营形式不断创新的同时,农村土地流转还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是流转的组织化水平有所提高。各地高度重视农地流转,普遍加强了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引导土地流转由农民的自发行为向有组织的方向转变。目前,黑龙江省县市级已经成立了土地流转办公室55个,乡镇级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组织736个,村级设立服务站7039个,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工作大为加强。克山县逐级建立了服务组织机构,专门负责收集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审查受让方资质、指导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登记土地流转台帐、开展土地流转合同鉴证、监督土地流转合同履行、调解土地流转纠纷和适时仲裁等。2010年全县共签订流转合同7.5万份,签订率和鉴证率均达100%,土地流转纠纷化解率达到98.6%。

二是主产区流转后仍以种粮为主。流转土地总体上能够保持农业用途,粮食主产区流转土地绝大部分用于种粮,而粮食主销区流转土地基本没用于种粮。黑龙江省3263万亩流转耕地中93.04%用于种粮,6.31%用于种植其他作物,0.02%用于非农建设。绥化市流转土地中90%以上用于种粮,其他不足10%用于发展经济作物。浙江全省仅41.18%的转出耕地用于种粮。嘉善县目前流转土地用于种粮的占38.62%,德清县土地流转则基本没有用于种粮。成都市大规模土地流转后主要用于花卉苗木、中药材、水果等非粮高效农业生产,只有不到1/5的流转土地种植粮食和油料。

三是农民土地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各地土地流转都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是否流转、如何流转由农民自主决策,政府主要采取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完善服务的办法,不搞行政命令,不搞“一刀切”,不下指标,不限面积。土地流转后确保农民“三个不失”,即“失地不失权,失地不失利,失地不失业”,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受损害。黑龙江省还普遍采用了“上打租”的办法,在生产前转入方就要将流转费用支付给转出方,转出土地的农户不承担生产风险。从调研情况看,各地极少有因土地流转侵害农民利益而引发的纠纷。

四是政府出台鼓励政策措施。浙江省对经营面积在20亩及以上的粮油种植大户每亩补贴20元;省财政对按订单交售省级储备早稻的种粮大户、粮食专业合作社社员按订单每交售50公斤早稻谷奖励20元,最高每亩140元。重庆市拿出部分农资综合直补资金来补贴种粮大户,对种植20~100亩的每亩补贴140元;种植规模超过100亩的每亩补贴200元。黑龙江省克山县对实现整乡流转的乡镇奖励5万元,实现整村流转的村奖励2万元,经营规模达到1000亩以上的生产大户奖励2000元,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奖励5000元。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目前克山县已经有5个乡实现整乡流转,流转面积达87.97万亩。

四、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成效

土地流转不仅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而且对在小规模家庭承包经营条件下建设现代农业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优化了农村资源配置

土地流转使劳动力、土地、技术、机械等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有效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后通过减少堑沟增加土地3%左右,亩均增产10%以上;五大连池市德安惠民合作社2009年规模经营大豆亩产达到180公斤,是分散种植的1.8倍;黑河市规模经营的农机作业效率比分散经营提高30010,劳均经营耕地面积比全市平均水平高40%,规模经营地块单产比分散经营高15%~30%。更重要的是土地流转使更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在土地收益得到充分保证的同时,部分农民选择外出打工,留乡农民则选择发展畜牧业和从事第二、三产业等。齐齐哈尔市2009年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97万人,其中55万农民实现了常年转移;全市畜牧业实现产值116.7亿元,同比增长12.12%。

(二)促进了现代农业建设

土地流转后农业经营规模扩大,为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创造了有利条件。黑龙江省通过土地流转,使大型农机和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黑河市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后,小麦、大豆模式化栽培技术全面应用,深松整地、测土配方施肥、种子精选加工、精量播种、化学除草作业都能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技术到位率比分散经营高10~15个百分点。土地流转还促进解决了小规模生产条件下难以实施的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问题。德清县土地流转后建立了40.34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已经拥有17种绿色食品,176种无公害农产品。

(三)提升了农业产业整体素质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主体通过流转土地的形式进入农业,使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企业利用技术、资金、管理、人才优势研发产品、开拓市场;合作社按照企业加工要求组织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转出土地的农户不仅通过土地流转机制分享了规模经营的好处,而且还为转移就业增收创造了条件。通过土地流转使农业产业体系得到整合,组织化水平得以提升,竞争力有所增强。

(四)促进了农民增加收入

土地流转使转出经营权的农民同时获得流转收益和其他产业收入,而规模经营主体则从降低成本、增加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增加收益。黑龙江省克山县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8.2亩,流转土地年收益1800元左右,农民外出打工或从事其他产业年均收入可达8000元左右;转入经营权农户规模经营平均亩产比分散经营至少提高20%,亩成本降低5%,每亩增产收益达130元左右。

(五)转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

随着土地流转深入发展,农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安徽省繁昌县,在土地流转以稻谷计价并结算的情况下,农民往往并不直接从种植大户(同时从事粮食加工)领稻谷,而是按照50公斤稻谷折算32.5公斤大米的比例,拿记账卡从种植大户那里直接领取大米,家里不再大量存放稻谷。黑龙江省有的农民在转出土地初期还有恋土情结,几年后就没有了重返土地的愿望。土地流转还解决了农民进城后经营土地的后顾之忧,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创造了条件,目前黑河市在县城和乡镇购房的农民已达5299户。

五、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总体呈平稳有序发展态势,与流转直接相关问题并不十分突出,但一些潜在矛盾不容忽视。

(一)土地权属不清、承包政策落实不到位影响流转

目前由土地流转直接引发的纠纷不多,相关矛盾大多数是由于农村土地承包基础工作不扎实造成的。黑龙江省农民自发垦荒地多,加之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农民与国有林场、农民与国有农场、农民与集体、农民与农民之间因土地权属不清矛盾比较突出,对土地流转造成较大影响。一些地方还存在经常调整农民承包地的情况,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政策未能有效落实,农民地权稳定性预期不强,心存疑虑不愿意流转。一些地方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不到位,或是二轮承包时简单按照一轮承包情况延包,延续了早已存在的土地承包矛盾。

(二)部分地区土地流转存在非粮化现象

黑龙江省土地流转后非农化情况并不多见,但在南方特别是大城市郊区非粮化现象则不同程度存在,而且越是发达地区非粮化现象越突出。土地流转用途的选择是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市场机制和农民意愿共同决定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而且起到了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的效果。这种现象使得确保粮食安全的任务更加向粮食主产区转移,主产区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更加突出。

(三)流转期限短期化不利于经营者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各地土地流转期限多在五年以下,黑龙江省很多地方土地流转合同一年一签,根源在于转出土地农户对土地流转价格上升的预期。由于期限较短,土地经营者对修建灌溉设施、培肥地力等事关长期发展的项目不愿投入、不敢投入,加剧了当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的困境。很少有种粮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自发投入开展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局面难以改变。

(四)政府职能定位不准影响土地流转的顺利进行

基层政府对土地流转认识不一致,放任自流和过度干预两种倾向都不同程度存在,在推进土地流转过程中,有的存在畏难情绪而不能积极主动地想办法;有的对一般的号召抱有幻想而发文多、行动少;有的一味依靠行政推动甚至忽略农民意愿直接进行反租倒包。这些都不利于土地流转的正常开展。

六、引导土地流转规范推进的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契机。一方面,快速城镇化带来了人口和劳动力结构的深刻变化,客观上要求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实现优化组合,因此土地流转具有必然性;另一方面,近几年在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为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创造了可能性。要因势利导,按照与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相适应,有利于保障农民土地合法权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原则,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规范有序地引导农村土地流转。

(一)切实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

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强化农民地权稳定性预期。在土地权属不清的地方,要加强研究、尊重历史、承认现实、协调各方利益,清晰界定农地权属关系。在此基础上抓紧完成农村二轮土地承包后续完善工作,做好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将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真正落到实处,为土地流转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引导农村土地流转行为长期化和规范化

制定土地长期流转的鼓励和支持政策,引导转出土地农民与经营者签订长期流转合同,为经营者增加长期投入、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条件。引导流转双方采取以实物计量货币结算或租金稳定递增等方式结算流转费用,合理分配土地收益。引导农民在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统一规范格式的书面合同并报发包方备案,增强流转合同的约束力,提高流转行为的规范化水平。

(三)正确引导工商资本参与土地流转的行为

既要发挥工商资本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积极作用,也要防止其与农民争利甚至侵害农民土地利益的行为。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坚决制止工商企业流转土地后直接或变相改变土地农业用途的行为。提倡和引导工商资本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形式参与土地流转,提升农民在土地流转中的话语权和分配地位,不提倡工商企业直接流转经营农民的承包土地。

(四)强化对规模经营从事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

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建立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农村土地整理、标准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特色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等涉农项目,尽可能与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相结合,优先安排项目资金。新增农资综合补贴、深松整地补贴、水稻育插秧补贴等政策重点向流转土地规模种粮倾斜,重点扶持种粮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小型农业企业等规模经营主体。对主产区连片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种粮的,由中央财政按照每亩30~50元标准对经营者给予直接补贴。

(五)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现有产粮大县奖励政策不足以改变产粮大县财政拮据的状况,不足以调动地方政府保护耕地建设耕地、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建议由中央财政和粮食主销区按一定比例共同筹集资金,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基金,对产粮大县依据商品粮调出数量、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转移支付补偿,鼓励主产区地方政府管好地、多种粮、种好粮。

(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尽快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并尽快统一城乡养老制度,努力消除流出土地农户的后顾之忧。有条件的地方可依据流转期限对转出土地农户进行不同标准的补贴,用于其养老保险自缴补助。在城乡社保体系实现一体化之前,对转出土地的农户实行优先保障,将城市规划区内转出土地的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七)加强政府部门对土地流转的服务与管理

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农民为主体的基本方向,强化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服务和管理职能。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和管理体系建设,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搭建土地流转平台,建立土地流转信息网络,完善土地流转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防范和化解土地流转纠纷。纠正和查处土地流转中严重侵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非法改变流转土地农业用途、乡村组织违法违规流转等问题。

第五篇: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查与思考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调查与思考

摘要:本文是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加以探索,对于如何改进土地流转提出了一些意见

关键词:农村 土地 流转

当今中国以政治经济军事为主的综合国力地位在国际上日趋提升,但是,作为一个国土面积居于世界第三,而人口却高居世界第一。庞大的人口压力,以及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的大量占用流失,给中国的人民生活保障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土地的流失方向主要是土地的流转,针对这个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可以更好的保证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国民的生活才能够有足够的保障。国家的发展才会更加无后顾之忧。

一、土地流转简介

土地流转是指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

1.背景

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其中有关于“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的规定,强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

同时,在中国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安徽、天津等地的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开始了局部或区域试验,并发展出了重庆农地入股、广东海南出租农地、北京郊区等地小产权房等模式。从此,国内土地流转开始揭开序幕,走向合法有序的道路。

2.规定(详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3.土地流转模式

1)土地互换:互换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为方便耕种和各自的需要,对各自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进行的简单交换,是促进农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2)出租:在市场利益驱动和政府引导下,农民将其承包土地经营权出租给大户、业主或企业法人等承租方,出租的期限和租金支付方式由双方自行约定,承租方获得一定期限的土地经营权,出租方按以实物或货币的形式获得土地经营权租金

3)入股: 入股,亦称“股田制”或股份合作经营,是指在坚持承包户自愿的基础上,将承包土地经营权作价入股,建立股份公司。

4)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农民放弃农村宅基地,宅基地被置换为城市发展用地,农民在城里获得一套住房。农民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享受城市社保,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

5)“股份+合作”: 农户以土地经营权为股份共同组建合作社。4.流转特点

1)流转速度加快,渐具规模。2)流转类型多样,比例不均。3)流转行为欠规范,缺少管理。

4)部分耕地被非农业化,有极少量的非法流转行为存在。5.流转原因

1)土地承包经营成本高,收益低。

2)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3)镇、村非农建设项目的需要。4)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6.意义

土地流转有利于促进农民获得财产性增收;有利于将农民从繁琐的农业劳作中解放出来,从而使更多的劳动力能够投身于现代经济建设中去;有利于农田的规模化、现代化的管理发展;有利于现代新型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国家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二、我国土地资源现状

根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全国耕种的耕地面积为12339.22万公顷,园地1108.16万公顷,林地23396.76万公顷,牧草地26311.18万公顷,其他农用地2550.83万公顷,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535.42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14.52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56.53万公顷,其余为未利用地。与上年相比,耕地减少2.01%,园地增加2.70%,牧草地减少0.16%,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增加1.03%,交通运输用地增加3.30%。

全国净减少耕地253.74万公顷,人均耕地已由2002年的0.098公顷降为0.095公顷。其中生态退耕223.73万公顷,包括退耕还林211.7万公顷,退耕还草11.95万公顷,退田还湖0.09万公顷。生态退耕是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因素。

新增建设用地42.78万公顷,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9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27万公顷,增长17%。其中独立工矿占用耕地11.1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万公顷,增长37%;公路建设占用耕地3.7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76万公顷,增长25%。

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6.41万公顷,增加耕地3.28万公顷,净减少耕地33.13万公顷,比上年多6.27万公顷。灾毁耕地面积5.04万公顷,低于往年平均水平。

三、我国人口状况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2008年末中国大陆人口13.28亿,占世界人口的20%、亚洲人口的33%。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建国以来人口再生产类型的重大转变,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条件下发生的。特别是由过渡型向现代型的转变,政府推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并非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然转变,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速度快、周期短,是中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显著特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死亡率和生育水平的缓慢下降而逐步实现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自然转变过程。在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死亡率由1949年的20‰下降到1952年的17‰,其后仅用了5年的时间便迅速下降到1957年的10.8‰,这一速度大大快于发达国家当时的水平。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的变化看,1949年,仅为35岁,1957年达到57岁,1981年又上升到68岁。在30多年的时间里,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30多岁。提高的速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但是,中国却同时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人口老龄化,而且人口老龄化仍在进一步发展(见表1,表2)。

四、人口压力与土地流转之间的矛盾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明的古国,其悠久的农业文明也如同她的文化文明一样拥有着耀眼的光芒。从最古老的母系社会开始,国代的中国人开始为自己的生存而寻求一种能够持续的提供生存资源的方式。他们开始驯化野生的动植物,用以维持自己的生活。

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之下,中国的农业文明也在不断的发展前行。从最初的石器农业工具逐步发展到青铜器工具,继而又不断发展到后来的铁制农业工具。如今,在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之下,现代农业也得益于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不断融入到农业领域中。人不断的从烦劳的农业耕种中解脱出来,同时,因为科技带动的经济的迅速发展,大量的人力都放弃了古老的耕田而生的生存方式,选择了打工、经商等更具有经济潜力的行业。

然而,面对中国的庞大人口压力,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土地的流失量在不断的加剧,然而但是人口的数量却在经历多次的曲折过程后而长期处于稳定增长的阶段。中国面临的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人口素质偏低的状况在相对一段较长的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中国还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口给中国的社会福利保障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人口的老龄化使得大量的劳动力不断的缺失,而从事农业的人口又在人口老龄化的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农业从事人口的减少,使得大量的土地资源投入到经济建设中,而使得土地量进一步减少。这么大的压力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足够的粮食供应他们每天的基本生活保障。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土地的征用量在不断的增加,生态保护的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政策的延伸,可耕地的数量在不断的减少之中,而土地的产量却无法随之而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经济建设中来,科技的投入促进增产还远远无法满足土地流失所带来的粮食减少问题。

同时,人们的经济观念的不断加深,大多数农民不再依赖于过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取而代之的是努力实现土地的流转,不断的去争取土地的开发利用,土地的租用发展,想以最轻松的方式来实现最初土地所能带来的经济价值。而丝毫不去想象失去土地对他们将来的生活所带来的不便之处。

严重的是,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全球的气候问题忽视过于严重,从而在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趋严重,灾害性天气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农业生产所依赖的天气资源在不断的恶化当中,农业的产值大大受到影响,而灾难所造成的大量的无家可归的人民有给农业生产带来部分压力。

五、土地流转中人民的思想观念

自古的中国人的观念都集中在土地之上,中国人的思想都为古已有之的封建土地观念所牵绊,在经济建设中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中国人依旧停留在靠土地养生的观念之中。

安土重迁,也是中国人民的一个典型特征。多年的居住让人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居住氛围产生了一定的依赖,一定的羁绊。

同时,却也不乏过于盲从,丝毫不去考虑土地流转所带来的长期影响。因而,人民的思想在经济建设当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羁绊,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保守型:受到中国的传统思想的约束,受到土地的羁绊,在相当大的一部扽中国人之中还存在着对于土地的以来之中。在土地的流转过程之中,常常会有一部分人(集中于中老年层面),会考虑的过于繁琐,过于看重自己所依赖生存已久的土地之上。因而,在部分地区集体的土地承包转让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中老年人的不理解,不配合的现象,从而使得经济建设的脚步受到制约,甚至严重的会错过经济发展的大好良机。而同时,也会给他们的思想带来极大的冲击。受到安土重迁的羁绊,中国人很容易被自己的生活居所的历史所限制,受到居住环境的陶醉。受到长期的安土重迁的思想束缚,中国人过于看重于眼前的利益,而缺乏的是对于将来的长远利益的考虑,从而在城市的更新中不断会有“钉子户”的出现,在新农村建设中会出现有楼而无人居住的现象,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城市的更新进程以及新农村建设的前行速度。

2)冒险型:受到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部分中国居民出于对新生事物的好奇,期待对部分东西的尝试。部分国人对待土地流转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政策的不够了解,对于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的不够熟知,而过于盲从的去进行土地的承包,土地的转让,土地的租赁等一些土地流转活动。从而会引发出相当大的一批麻烦。

3)中立性:出于对自身的经济利益考虑,自己对待一些事情的认识的浅薄,自己的从众心理,部分中国居民在于对待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事情还是保留着自己中立的一面,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在对待集体的利益问题上,自己基本不拿出自己意见,而是在最终大局敲定之后,自己的意愿随同大多数人的意愿;②在对待自己私有所属土地问题上,自己依然比较随意,不过分的去要求某些条件,而只是完全的依赖于现有的一些规定或者是当地所有的一些习惯性的规则;③在对待他人的土地上,更是从不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而只是完全看别人自己的意愿

六、土地流转过程中常见问题

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在市、县两级政府和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对依法推进土地流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对土地流转的意义和认识不足。许多农民还没有把土地流转作为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土地产出率、转变经营方式、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多种经营、拓宽增收渠道等有效手段和必然途径。有些农民依然存在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不愿离开自己那块有限收入的土地。由于中国古已有之安土重迁的思想束缚,而同时中国又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现实,中老年人更是对自己的居所有相当大的依赖性,而给土地流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使得在部分地区土地流转工作开展的比较艰难。

二是土地流转需要进一步规范。各地没有完全健立和实施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有的流转主体和行为因为当地的一些惯例还不能完全依法运行。对流转情况缺乏相关备案登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让变更手续。合同文本还没有统一,农民的法律意识还不够高,不懂得依法行事,使部分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在发生纠纷时,不懂得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从而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倍受欺瞒。

三是土地流转的体制机制和流转形式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换言之,以土地经营方式的变革为显著标志的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协调。还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开不断的约束其发展现状,从而来不断规范和控制土地流转的发展现状,而使土地流转能够健康有序的进行下去。来充分迎合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来不断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七、土地流转问题对策与建议

一是要广泛宣传,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采取电视、广播、标语、条幅、下发宣传单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及土地流转政策措施,以及流转土地农民增收的实际效果,消除农民思想顾虑,提高土地流转意识。

二是积极调研,及时解决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要把土地流转作为一个课题,组成调研组,深入县(区)、乡村和农户土地流转情况开展调研,及时掌握土地流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新办法。

三是加强典型引导,营造土地流转的良好转氛围。要把培育土地流转典型作为促进土地流转的重要手段,总结典型经验,加强引导。来指引土地流转进行的落后地区的发展。

四是要健全制度,依法规范土地流转。健立和实施土地流转登记备案制度。确保流转主体和行为符合有关法律和政策规定。对流转合同及有关资料进行归案并妥善保管,建立流转情况登记册,及时记载和反映流转情况。对以转包、出租或其它方式流转的,及时办理相关备案登记;对以转让、互换方式流转的,及时办理有关承包合同和土地承包经营权让变更手续。建立和实施土地流转合同管理制度,指导流转双方在自愿协商的基础上,建立稳定规范的流转关系。使用省里统一制定的合同文本。较大规模或涉及主体较多的流转,必须由农经站指导流转双方签订流转合同,进行合同登记、鉴证。

五是重视纠纷调处,保护土地流转。为保护土地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应在遵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前提之下,积极发挥地方党支作用,积极协调处理双方之间的矛盾,妥善处理双方之间的意见,争取在一种和谐、有序的环境之下进行土地流转工作的有序进行。对于恶意阻碍土地流转活动进行的行为,将移交相关部门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保证村民的合法权益不收侵害。

六是创新体制机制,探索流转形式。坚持以《土地承包法》及中央和省相关规定为准绳,鼓励农户依法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积极探索土地流转合作社等土地流转组织形式。在保持原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由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自愿申请,并以土地经营权入社的形式,组建农村土地流转合作社,由土地流转合作社进行集中统一规划、统一经营。这种模式以股份制和合作制为基本形式,实行“三权分离”,即村集体拥有土地所有权,农民拥有土地承包权,土地流转合作社拥有土地经营权,实行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管理制度,农户按入社土地面积从合作社获取分红收益。这种形式既能够把土地集中流转出来,促进高效规模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又可以克服其他土地流转形式存在的弊端,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维护承包农户和经营业主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有利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七是创新农业的发展状况,引领新型的农业发展趋势。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前景之下,可以将大量的土地集中管理,充分将科技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例如新型高产的设施农业),可以有效的将原有的劳动力从先前繁琐的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而可以使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其他领域的经济建设当中去。从而可以走出一条新的农业发展之路,来响应党的新农村、新农业的发展要求。

八是结合当前的大学生村官接受新鲜事物快速的优势,可以及时的了解当前的土地流转趋势,从而可以结合当地的现状,来制定出符合当地经济发展趋势的土地流转策略,来发展适合当地的农业经济道路,来迎合国家新农村的建设和新型农业的发展。

参考资料:[1]中国政府网.中国概况

[2]洪增林.我国集体土地流转系统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

[3]王利华 孙政才.中国农业通史.中国农业出版社

下载关于武备镇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武备镇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思考土地是兴农之本。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正确处理土地分散经营与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不仅是......

    宜宾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与思考

    宜宾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与思考 宜宾市农业局 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向二、三产业转移,外出务工、经商、办企业等离土离乡,或离土......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随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山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幅增加,各地由此不......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时间:2009年9月1日星期二下午 地点:宁波鄞州区咸祥镇芦蒲村 采访人:村民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资源,土地制度是农村经济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

    农村土地流转农户调查问卷

    农村土地流转农户调查表 您好!调研信息将只用于分析研究,不用作其它目的。谢谢您的支持!请根据选择,在□中划√;或在相应选项下划√。 县名_________乡(镇)名_________村名________......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

    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永济市为例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壮大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是三中全会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作为典型的农业县,近年来,积极探索......

    农村土地流转实施调查(定稿)

    农村土地流转实施调查 10级经济三班李佳今年寒假回到家发现我们村以及邻近村的许多土地由于外来商人建厂或修路 被占,许多村民失去了耕种了几十年的土地,政府对失去土地的农......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问卷

    山 东 政 法 学 院 经 济 管 理 系 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问卷调查者姓名:班级:学号: 本问卷调查是山东政法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其调查结果主要用于分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