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甲型H1N1流感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并发症
甲型H1N1流感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并发症
日期:20090507作者:来源:城市信报
一场源自美洲的甲型H1N1 流感来得“正当其时”。一场全球性的资本主义瘟疫还未过去,甲型H1N1流感就开始爆发,席卷世界。
在这场流感发源地的墨西哥,情况已经糟得不能再糟。墨西哥城几乎成为一座死城,绝大多数人都尽量待在家中避免外出。原本就已被全球金融危机打击而摇摇欲坠的经济面临着雪上加霜的惨景,而随之而来的社会危机也在加深。
世界最大的养猪公司之一的Smithfield首当其冲,早在甲型H1N1流感爆发前,就被当地居民抗议,被指责在墨西哥当地政府纵容下肆无忌惮、污染水源、过量使用有毒化学品。这家美资公司曾经在2000年卷入一场加州的诉讼案中,最后以5000万美元罚款了结。墨西哥政府,特别是卫生当局,也不堪危机,不仅口罩告罄,而且,直到本周,不少已有传染迹象的疑似患者仍未得到当局分发的药品和治疗。墨西哥国内的批评声浪正在从对政府的不满转向更深层次,一个少数人的精英统治、缺乏基本医疗保障的贫穷大众和美资公司为主的资本主义是否该对这场瘟疫负责?甲型H1N1流感扫过,墨西哥仿佛一艘正在下沉的船,然而,“船长在哪里?”墨西哥右翼总统卡德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质疑。
此情此景,不难让人想到2003年的SARS危机。国际社会目前的反应也多集中在甲型H1N1流感引发的政治和经济效应。即使在“9·11”之后应急能力大大提高了的美国,公众不仅同样关心甲型H1N1流感对履新100天的奥巴马总统意味着机会还是挑战,而且,无论政治左右,都关注着那些早已忘却“发现身体不适即看医生”的行为模式的人们。这些低收入人群,也是医疗保险体制的边缘人群,才是瘟疫降临时最脆弱的受害者。
而中国的情况,是否比六年前有所好转呢?答案是确定的。虽然中国政府在SARS危机期间采取了许多看似过分反应的措施,但是相比今天墨西哥和美国出现的恐慌来说,中国政府当年能够全国动员、稳住民心、度过危机,在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价值。所以,也许不必怀疑卫生当局的危机应对能力,但是,中国的新型医疗政策能否胜任此次甲型H1N1流感却是公众关心的焦点。
换言之,对付SARS危机所不得已而采取的全国动员模式显然成本太过高昂,可能并不具有可重复性;相反,在应对甲型H1N1流感以及未来层出不穷的各类型全球瘟疫之时,更需要常设化和制度化的政府危机管理和公共卫生体制。当中国经济以汽车产业为兴奋点开始显露“率先度过金融危机”的信号时,一场甲型H1N1流感袭来,也许恰好可以考验新医疗政策的优劣和成效,所谓正当其时。
因此,不妨从流感的预防和治疗角度来检验新医疗政策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新政策所强调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层卫生、公立医院改革、服务均等化等,需要公众予以密切关注。比如,基层卫生单位和广大公立医院能否践行一套统一有效的疾病报告和治疗体制?原定下半年开始实行的医保卡全国支付体制能否提早运行,应对危机?更重要的是广大农民、农民工和低收入者的医保问题,他们遇到发热时是否及时就诊、能否从正常医保支付诊费和住院费,而不是由中央政府在事后进行特别救济?
这后一个问题,也许正是新政策应对甲型H1N1流感的试金石,关系到新劳动法、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险网建设以及地方政府的医保金管理等重大民生问题与社会政策,也是医疗政策回避不了的制度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总体社会改革,关系到我们能否真正走出全球金融危机所系的资本主义模式。
从这一点来说,如果把甲型H1N1流感理解为全球金融危机的并发症也许更为恰当。
第二篇:预防甲型H1N1流感
预防甲型H1N1流感
虽然此次流感的迹象表明:甲型H1N1流感更爱侵袭中青年人。但流感来势汹汹,对于老人与孩子这些抵抗力较弱的群体来说,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尤为重要。求医网专家表示,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阻止甲型H1N1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在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盖口鼻,用过的纸巾应丢弃到垃圾桶中;经常用水和肥皂洗手,如果没有水,可以用免水酒精洗手液擦拭;尽量让孩子远离咳嗽或打喷嚏的人;不要用手揉擦眼睛,触摸鼻子或嘴等。如果孩子出现呼吸频率过快或者呼吸困难,说明有呼吸系统疾病。此外,如果孩子出现烦躁、特别嗜睡、不愿意吃东西或者发烧等症状,最好带他去医院就诊。虽然他可能只是得了普通感冒,还是要请医生诊断,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并进行治疗。
此外,如果家长出现发热、头痛、乏力、咳嗽、咽痛、流鼻涕或全身疼痛等流感症状,应尽快到就近的医院接受诊治,并尽量避免和孩子接触。
求医网专家提醒家长应密切留意身边的孩子是否有呼吸道疾病。如果出现发热(口温高于37.5℃,腋温高于37.8℃,肛温高于38℃)、呼吸道症状,或不如平时活跃,应立即带他们到医院就诊。
第三篇:甲型流感培训方案
保定市中医院
防治甲型H1N1流感技术培训方案
为切实提高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技术水平和救治能力,提高医务人员安全防护能力,根据保定市卫生局印发的《保定市防治甲型H1N1流感技术培训方案》,特制定我院防治甲型H1N1流感技术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1、进一步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对防治甲型H1N1流感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的认识,科学地应对疫情。
2、使医务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临床症状、诊断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原则、消毒、隔离、防护等基本知识,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流行病学知识、防护常识、预防控制措施及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出现疫情及时上报并迅速采取隔离、防护措施,提高疫情的应急反应能力和有效处置能力。
二、培训对象全员培训
三、培训内容
1、甲型H1N1流感的疫情实时通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3、医政处统一配发的培训光盘,包括《甲型H1N1流感的医疗救治与防控》、《甲型H1N1流感的诊治与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筛查与防护》、《甲型H1N1流感的转运与防护技术》等。
四、培训形式
1、集中观看培训光盘及防控知识讲座。
2、以考代训,发放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试卷,并作为平时考核成绩。
二00九年七月二十七日
第四篇: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防控甲型H1N1流感基本知识
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在内地蔓延,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预防呢?哪些预防措施是有效的呢?从今天起,我们将为你提供关于甲型H1N1流感的相关常识。
1、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严重的会导致死亡。症状和其它流感类似,一般是高热、咳嗽,浑身没力气。
2、它是如何传播的?
通过感染者说话、咳嗽或打喷嚏等方式将病毒散播到空气中,易感者吸入后就会被感染。人群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公用场所传播最快。还可能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玩具、茶具、餐具、毛巾等方式间接传播,通过手接触最多,所以要勤洗手。
3、什么人更容易感染?
和普通流感不同的是,甲型H1N1流感主要攻击群体是25岁至45岁的青壮年。另外,慢性病患者和孕妇的自身抵抗力低,也要多加防护。
如何预防甲型H1N1流感
针对目前甲型H1N1流感仍在广泛传播,福建省卫生厅提醒,尽量减少室内聚会,尽量避免与有流感症状者密切接触。有发热、咳嗽、咽痛等流感样症状的人员,不要带病上班、上学,应及时到医疗机构诊治,并尽量避免外出或到人群集聚场所活动。
保持生活、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经常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清新;保持空调的良好性能,并经常洗隔尘网;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洗手,洗手后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不要随地吐痰。
讲究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均衡饮食,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保持充足的睡眠,定期参加体育锻炼,避免过度紧张、疲劳,不要吸烟。
避开传染源:如果是流感流行季节去医院要戴口罩,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通风是室内空气消毒的一种办法。通过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有助于保证机体充足的氧供,如果室内有病菌的话也可将其稀释,从而减少感染机会。正确的通风方法是打开门窗20至30分钟,最好能形成穿堂风,一天可重复多次。
第五篇:预防甲型H1N1流感
预防甲型H1N1流感:勤洗手 少扎堆儿
新华网华盛顿4月25日电(记者任海军)一种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已造成至少20名墨西哥人死亡,另有4000多名疑似病例,美国也发现11人感染。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官员25日表示,阻止疫情蔓延可能为时已晚,但对个人而言,勤洗手、尽量不到人多的地方是避免感染这种病毒及其他流感病毒的有效手段。
美疾控中心代理主任理查德•贝塞尔对媒体说,流感可以通过咳嗽或者打喷嚏传播,因此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应该掩住口、鼻;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流感病毒可以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上存活一段时间,有可能通过手传播到嘴、鼻、眼睛上,因此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
贝塞尔说,少在人多的地方“扎堆儿”也是降低感染概率的一个有效方法。他还建议,突然出现发烧38℃以上、咳嗽或者肌肉疼痛等症状的患者应立即就诊,已经感染流感病毒的人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外出旅行。此外,家中应常备抗病毒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25日警告说,墨西哥和美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已构成“具有国际影响的公共卫生紧急事态”,所有国家都应加强对非正常爆发的流感类疾病和严重肺炎的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