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1:27: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第一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研报告

流动人口已成为新时期城市建设与发展的特殊群体,流动人口的数量也随城市经济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不断增加,以家庭模式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中,家庭教育无疑是最为关键和基础的,这不仅仅因为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开端,是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教育形式,还因为家长对孩子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往往也是其他教育方式所不能及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1]结果显示,我国流动人口超过2.6亿,随迁子女数量有3600万,他们当中,2.94%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尚不能按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接受义务教育。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特别是对九年义务教育期间的家庭教育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探讨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拿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我们组织人员,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家长座谈会、教师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对辖区3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校、6个社区周边的17个门面房、3个工地380名流动人口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调查对象来源于南京市鼓楼区湖南路街道辖区内有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3所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老师或校长3名,流动人口学生家长90人;南京湖南路街道6个社区周边255名平均年龄38岁、平均来宁打工时间10年的17个门面房业主,3个工地工人。

1.2 资料来源(1)调研人员对相关人员的采访记录;(2)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状况调查问卷(见附录);(3)国家和地方相关的政策法规;(4)查阅相关文献。

1.3 方法(1)随机抽样:在辖区学校中随机选取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最为繁华、人口最为密集的社区周边随机选取了多个门面房业主和工地工人,以此作为样本进行调查。(2)个别访谈:采访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学生家长,深入学校、社区专访和体验生活。(3)问卷调查:按照附录中的问卷对6社区周边255名门面房业主及工地工人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到子女所处或停留的教育阶段、子女各学习阶段在哪种类型的学校就读、对子女上学的关注程度、对相关政策法规的了解程度等方面。(4)统计分析:将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输入电脑进行汇总,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计算平均值、各项所占比例。

2、结果

2.1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程度 如表1,在接受问卷调查的255位农民工家庭中,子女在读小学或仅有小学文化的占31%;在读初中或仅初中毕业的占23.6%;在读高中(包括中专和职高)或高中毕业的占25.5%,而全国的高中阶段毛入学率①达到74%;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仅占9.1%,而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23.3%。剩下的是留守儿童以及同父母一样外出打工的。

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程度(表一)

小学

初中

高中(中专、职高)

高中以上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3160

23.6

525.5

9.1

2.2 流动人口子女就读状况(1)小学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在政府开设或民办私立的流动人口子女小学就读的占70.9%,在普通的公办小学就读的占20%,未入学的占9.1%。(2)初中阶段流动人口子女就读于公办初中的占20%,就读民办初中的占30.9%,就读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占40%,小学毕业但未接受初中教育的占9.1%。(3)高中阶段就读公办高中的占总人数的45.5%,就读民办高中的占36.4%,在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仅为18.1%。(4)高中毕业考取并就读公办大学的占9.3%,其中有30%的家庭无法负担子女大学学费。见表二。

流动人口子女就读状况(表二)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人数(人)

比例(%)

公办

116

45.5

9.3

民办

181

70.9

30.9

36.4专职

240

18.1

未入学

9.1

9.1

2.3 流动人口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态度 据问卷分析显示,流动人口家庭平均每月用于子女教育的费用占总收入的21.97%,在我们的调查中,86%的家庭是尽一切可能让孩子上学,14%的家长抱着“有条件就上,没条件不上”的态度,绝大多数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责任应当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承担,38%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不太重要,但同时也有83%的家长认为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教育问题。可以看到大多数流动人口子女的家长家庭教育观念是明确的,能够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也有一些家长对这些问题认识不够清晰,对孩子的教育采取放任的态度,或者采取有了问题才开始教育的态度。

3、讨论

3.1 流动人口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 在南京接受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大多学前教育是缺失的,这种缺失不仅仅体现在学习方面,还体现在学生的在校生活上。在学习方面,没有受过正规学前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与城里同龄孩子相比,在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课堂习惯、普通话这些能力上处于劣势;在校的生活方面则体现在一些流动人口子女的仪容仪表达不到学校的要求,譬如:脸和手长时间不干净、手指甲长时间不修剪等。

那么,流动人口子女的学前教育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认为这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及教育效果有直接关系。从总体上来讲,被调查的流动人口子女学前教育状况并不令人满意,有些问题还很让人担忧,甚至深思。首先,我们从教育投入上分析,调查发现,家长在时间投入上并不多,流动儿童家长虽然很重视家庭教育,但在具体实施教育行为时,由于工作时间和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财力。其次,我们从教育的方法上来考察,有86%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但同时也有14%的家长认为不一定或根本不用讲究科学方法。有73%的家长意识到不应该在孩子面前打麻将、赌钱、喝酒、抽烟等,21%的家长没有意识到,6%的家长认为无所谓。从调查的结果上来看,大多数家长还没有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第三,从家庭教育效果来看,普遍认为教育不成功或效果一般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文化水平低,不懂得孩子的有关事情;没有时间,因为工作太忙太累;经济条件差和其他原因。

3.2 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学校问题 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小学和初中。目前,南京市对九年制义务教育从小学开始是有门槛的,小学需就读于户口所在学范区,且入学审查是十分严格。对于流动人口子女来说:首先,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的原则,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招生工作;其次,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到我市公办小学、初中就读,应在我市暂住地实际居住满一年,并由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提供以下材料:(1)家庭户口簿和父母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2)由公安部门出具的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宁居住满一年的暂住证或居住证;(3)监护人相对稳定工作证明(与用工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及个人社会保险缴费满一年凭证、工商部门颁发的满一年的有效营业执照等);(4)随迁子女的独生子女证;(5)未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籍材料(小学一年级新生无需提供)。到我市民办学校就读,按照民办学校招生办法和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标准报名入学和交费。再次,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本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学龄人口数据进行摸底,对变化情况进行科学分析与预测,通过合理规划学校布局,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公办学校潜力,切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招生入学工作。严禁任何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收取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费用。随迁子女与本市户口学生同样享受免杂费、免课本费、免借读费、免作业本费的政策。

3.3 流动人口子女素质教育问题 撇开学校的教育模式不谈,家长的教育模式同样举足轻重。素质教育针对的是学生的思想品德、兴趣特长、公民素质、心理健康等方面,需要家长与老师互相沟通,共同培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流动人口子女与城市同龄学生相比,还存在一些自卑、厌学、焦虑、畏惧等不健康的心理。有10%的流动人口子女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不如城市里的孩子,有13%的流动人口子女认为城市里的孩子瞧不起自己,有10%的流动人口子女不愿意与城市孩子相处,有11%的孩子很讨厌或无所谓去学校上学。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有14%的孩子认为自己的父母不了解自己,有31%的孩子认为父母还了解自己一些。

3.4 流动人口子女接受社会各方援助问题 值得欣慰的是,社会各界人士已经注意到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和个人经常受到来自各方的援助。然而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正确的援助会让流动人口子女有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增长见识,利于成长发展;不正确的援助则会增加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负担,变成形式化援助。因此,社会和个人援助办学要形成长效机制,良性循环。

4、建议

4.1 学前教育方面 我们认为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大小两个方面解决。(1)大力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环境。首先,应从家庭内部环境做起。家庭环境对子女健康性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其次,应从优化社区环境做起。建立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通过妇女儿童之家等社区机构,组织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利用集体的力量来改良流动人口子女的教养方式,在彼此的交流中促成家长理性的增长。再次,建立以家长学校为平台的培训机构,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进行科学指导。由于流动人口整体素质偏低,不利于流动人口子女的健康成长。因此,必须通过培训,使家长能得到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指导,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尤其重要。(2)强化社会职能,提高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整体水平。纳入城市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模式,依靠政府力量开设幼儿园、学前班,为已随流动人口来宁准备入学、未受过学前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学前教育。政府和社会应大力开展社区服务,为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提供社区服务。充分发挥社区老师的作用,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纳入城市居民儿童教育统筹安排,实行“三同”,可以利用开学前的假期,将流动人口子女集中在一起,开5~10次课,教他们一些简单的知识,譬如:个位以内的数字加减、自己的名字、课堂礼仪、个人卫生习惯、仪容仪表等。

4.2 就读学校方面(1)转民办为公办,将流动人口子女学校与普通公办学校“一体化”。这将是一个长期工程,政府可出资接收这些私立学校,将其转变为公私合营或者公办学校,或者由政府出面干涉这些学校的运营,譬如:政府可以派出教学督察进驻这些私立学校,监督其教学状况和收费标准。对于“一体化”的问题,希望更多的市民能被说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与农民工子弟置于同一集体,而不是一味的排斥。(2)降低入学门槛。户籍问题、“五项材料”等硬规矩让大部分流动人口子女望洋兴叹。农民工不仅收入不高,且已负担了城乡双重费用,子女昂贵的教育费用和复杂的入学手续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流动人口子女应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绝不能因为这些人为的门槛而被剥夺。(3)学校的助学政策面向农民工子弟。据南京2009年8月24日各大报纸对于小学、初中、高中收费标准的报道显示,各学校的“助学金”政策只针对拥有南京户籍、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我们认为这一政策也可以适用于同样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流动人口子弟,或者可以按适当的比例减少一些也可以。

4.3 素质教育方面 推行协同教育,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联系机制,要建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机制以及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联系机制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充分合作、充分衔接的优良体系。(1)提高流动人口子女家长的教育意识。流动人口大多数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学校、老师的依赖性太强,认为教育的事情应由校方全权负责,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认为可以通过社区老师开设“家长课堂”来提高他们的教育意识。一是让他们意识到子女的教育与自己息息相关,二是让他们注意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助他们将子女培育成学习、品德、特长、素质、心理全面发展的好学生。(2)博物馆、科技馆、公园等定期免费开放。流动人口子女到了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便成了无人看管的“野孩子”,这些场所的定期免费开放可以让农民工子弟在家长或援助人员的带领下,或是在结伴的情况下,有一个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好去处,同时可以促进他们与家长、与同伴之间的感情。至于免费开放的时间,可定于期中考试结束后的周末、寒暑假的开头和结尾几天。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必须动员个人、家庭、政府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力量统筹解决,与《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等一道规范国家的基础教育,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纳入法制轨道,使全社会更加重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促进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

我从小是没有哥哥弟弟的,家里面清一色的女孩子,所以每当听别人谈起自己的哥哥、弟弟时,内心又是羡慕,又是妒忌。高一的时候,我意外地有了一个弟弟,这着实让我兴奋了好一阵子。这个弟弟其实只是我父亲朋友的儿子。父亲的朋友是浙江温州人,在上海从商。由于没有本地户口的流动人口子女是无法在上海正规学校正式注册入学就读的,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获得良好的教育,于是他拜托我父亲把他的儿子公证为自己的干儿子,从而获得担保,以此来取得进入上海名牌学校的“敲门砖”。就是从那时起,我的心中埋下了对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体制不公正问题的怀疑的种子。

此后又亲眼目睹了父亲的一些来沪工作的外国朋友为自己子女的教育奔波忙碌、四处求人的辛酸苦楚,于是对上海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不公正问题又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但真正触动我去进一步深入对这样一种社会不公正现象的调查和探讨的,是一次偶然的支教的经历。

虽然曾经有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过支教对象的情况,可真正目睹和经历了却依旧带给我深深的震撼。

那是一个用小小一块不足百平方米的空地作为操场,有着十几个如同防空洞一般晦暗拥挤的教室和明媚笑容的学生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坐落在曲折的小径深处,和周围林林总总的房屋混杂在一起,一点儿也不起眼。

走进一个高年级教室,发现大伙儿围坐在一起,各个手里捏着牌,凑近一看,竟然是“斗地主”。在场的老师很尴尬地向我们解释说,由于近期操场维修的缘故,下课以后就不允许学生去操场活动,但打牌这样的事学校是明令禁止的。我们佯做理解状,内心却忍不住犯嘀咕:这些学生的课余生活竟是如此低俗而单调,社会上的低级趣味竟是如此猖狂地侵蚀着他们的校园文化。

上课铃响了以后不多时,一个其他班级的同学冲进我们所在的教室,慌慌张张地对我们身边的教导主任说,老师,教室里没人上课,同学们乱作一团,现在怎么办?教导主任显出为难的样子说,老师不在,我也没辙啊,你让大家先自习吧。小小一件事,却反映出学校管理体制的松散,让人忍不住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前途捏一把冷汗。

而据我所了解,情况与之相近甚至更为糟糕的农民工子女学校并不在少数。

形成众多流动人口子女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亦即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所致,这多多少少牵系着“三农问题”,而教育更是事关我国民族命运的重大命题,有此双重要义在身,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的重要性则是不言而喻的了。

一、调研背景

据统计,1988年上海外来流动人口为106万人,到90年代前期已经翻了一番,1993年达到251万人。在XX年上海进行的建国以来第一次流动人口普查中,外来流动人口总数达到387.11万人,流动人口规模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名列前茅。XX年8月,上海市公安局和统计局进行的全市19个区县332040个样本的流动人口抽样调查发现,全市外来流动人口总数已经增长到499万人。XX年底全市登记的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流动人口412.6万人,占市常住人口总量1745万人的28.6%。

1988~XX年部分年份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增长情况表

单位:万人 年份 1988 1993 1997 XX XX 人数 106 251 237 387 499(资料来源: http://)在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中,一个显要特征是:流动人口中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形式在增加,外来人口中少年儿童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仅以上海市1997年第六次流动人口抽样调查为例,在237万外来流入人口中,15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有19万人之多,15岁以上的少年儿童以及这两个年龄段在校生的人数总合均为34万人左右。另外,在外来人口15岁及以下的少年儿童中,在沪读中学(12-15岁)和小学(7-11岁)的人数仅占适龄儿童样本总数的38%和72%,有近四成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少年儿童不在校学习(见下表),这些数据昭然若揭地反映出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制度的漏洞、在保障公民权利问题上的欠缺以及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不公正,而这恰恰是与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初衷相矛盾的。

上海市1997年15岁及以下外来人口少年儿童的在学状态 总样本数 其中:在沪读书(人)在沪读书比例(%)0-6岁 1877 397 21.15 7-11岁 701 506 72.18 12-15岁 354 135 38.4 合计 2932 1038 100(资料来源:

上海市1997年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二、调研方法及过程

由于所选择的调研课题和社会现实有密切关联,所以在正式调研之初,我便拟订计划

不仅要通过文献和网页获取资料,更要注重实践考察来亲身感受和体验这样一种社会现状。

所以,我的调研资料基本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的:

1、图书馆相关文献的搜索;

2、网页浏览,进而筛选、整理出各部分的数据资料;

3、实践考察所得;

由于本学期选修了社会工作概论这门课,所以对于如何具体实施我的实践考察事先在心里已拟订了一个大致的框架。我在遵守社会工作伦理的前提下,主要采取了社会工作中惯常运用的观察和访谈的方法。观察的对象为两所农民工子弟学校(a学校和b学校),访谈的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上从前和我一样有过支教经历的同学,第二类主要是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校长和老师,第三类则是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的学生和我所接触过的一些国外来沪人员的子女。

在实际的调研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之前并未设想到的难题。

难题之一:图书馆文献和各类网页里的相关资料数不胜数,要从中搜索出对我的调研工作有实际用途的资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而这两点都是我比较欠缺的,所以对我来说是一项严峻的考验。

难题之二:在对农民工子弟学校进行调研时,上至校长、下至同学都表现出强烈的排外情绪,涉及到一些敏感问题时,有意躲避,不愿透露实情,这使我的调研工作很难更深入地开展,和我预期设想的效果有很大的差距。

在解决第一个难题的过程中,我得到了许多同学、朋友的帮助,尤其是和我同寝室的三位同学,对我的调研表示充分的理解和支持,不仅没有责怪我深更半夜打扰了她们的休息,而且还帮助我一起搜查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即使像我这般缺乏耐心和毅力的人竟然也发现了其中的乐趣,虽然天蒙蒙亮时才睡,却仍然感到很富足而快乐。

然而第二个难题却并没有解决得如此轻松,我甚至很难说服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难题。我只能从被访对象为难和犹豫的表情中去猜测事情的真相,并从有关文献和资料中取得支持这些结论的依据。

当然,我也明白,调研的过程和结果一定不会一帆风顺,尽如人意,所以我可以坦白地承认,我的这篇调研报告是不完美的,但其中所浸润的我的心血却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尽管有瑕疵,我却是问心无愧的。

下面是我采访a学校校长的部分内容:

问: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建立这所学校的?

答:大概1999年左右吧。不算很早吧,因为我知道92、93年的样子就有类似的学校建立起来了。

问:那您是为什么会想到要建立这样一所学校呢?

答:一方面,我本身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和教育、和孩子打了一辈子的交道,退休以后也闲不住;另外一方面,我自己的孩子是上海知青,他们从外地回来以后呢,孩子的教育落实不了,所以我觉得这样的学校是有需求的,流动人口的孩子的学业也不能荒废,是吧?时间就 是金钱啊,错过了读书的年龄想读也没有这个精力了。再加上,我以前读书的时候,是完全免费的,学费和生活费全部都是由国家提供的,国家为了培养我们,可以说,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人力,而我们应该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回报国家。

问:那您在创办这所学校的时候一定是遇到了很多困难的,您是怎么解决的呢?

答:哎,说起创办之初啊,那真是太艰难了。主要是资金上的问题。我一个退休教师哪有那 么多钱办学校啊,就只好问亲朋好友借钱,起初他们也都是支持我的,可办了两三年了,学校还是入不敷出,没有赢利,还要赔钱,他们都劝我别干了,可是我是那种一根经通到底的人,你没有做过老师你是不了解的,做老师的人对学生是会有一种特殊感情的,一看到学生那种热切又满怀希望的眼神,就什么都放不下了。当时,我真的想要放弃了,可是一想到学校里100多个学生(创办之初仅有100来个学生)今后学业没有着落,我就生了120分的责任心,心里下定决心,不管有多难,我都要办下去(说到这里,校长眼里泛起了泪花)……

问:那现在的情况如何呢?

答:近两年情况已经有了好转了,学校的硬件条件也改善了,电脑房也盖起来了,现在机房总共有38台电脑了。

问:这和您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可是您有没有想过,您当初办这所学校如此艰难,可能是由于上海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制度的不公正所导致的,您如何看待这样一个社会问题?

答:我觉得教育局已经仁至义尽了。

问:据我所知,贵校的学生是不能在公立的学校注册就读的,那他们在贵校毕业了以后一般如何选择?

答:分流一般是发生在6年级毕业,基本上有四种选择。第一种就是外出打工挣钱,这也是最普遍的情况。第二种呢,就是回自己老家种田。第三,继续在上海念书,当然只能在民办的学校。第四种,就是回自己本县的中学就读。

……

三、调研的结果分析

综合对一些学生的访谈和所搜集的资料来看,造成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在受教育问题上的不公正待遇的原因多种多样,但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经常性的流动使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相对固定的落脚点是子女能够安心读书的一个必要条件。

在对b学校校长进行访谈的时候,一位穿着打扮不修边幅的中年妇女背了一个学生书包领着自己的儿子来向校长告别。原来是孩子的父亲是建筑工人,目前的项目工程已经建设完毕,需要到一个离此地很远的建筑工地上去工作,导致孩子只能离开这所学校,到父亲工作地附近的学校就读。

居住地和工作地的频繁更换往往使得子女无法获得起码的上学条件,这是农民工子女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直接造成了部分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2、低水平的家庭收入使外来人口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所谓“民以食为天”,如果所挣的钱刚够养家糊口,那子女的教育当然不会被父母规划在支出预算之内。

据1995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的流动人口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对子女教育方面的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最高,达到2.39,比处于第二位的交通和通讯消费需求收入弹性系数高出0.74,这说明流动人口对其子女教育的消费需求是有很强烈的倾向的。但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上海的流入人口中以体力劳动者居多,所从事的行业收入一般都比较低。根据XX年上海市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在上海从事经济活动的流动人口平均每月的收入大约为800元左右,其中月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占68.8%,仅为同期上海职工月平均工资收入的一半(据统计,XX年上海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为1677元)。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流动人员即使有心栽培其子女恐怕也无能为力了。但同时也不排除有不重视子女教育问题的情况,其中尤以对女童教育不置可否的态度居多。

XX年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的收入状况表

单位:% 300元及以下 301~500元 501~800元 801~1000元 1001~1500元 1501~XX元 XX~5000元 5001元及以上 4.4 19.2 45.2 19.2 6.6 3.0 2.1 0.3(资料来源: http://)

1、借读本地正规学校的高收费水平给外来人口子女的入学形成了一定的进入壁垒;

在我所访谈的对象中,有一部分是国外来沪人员的子女。其中一个小女孩,她的父母都是伊拉克人,来上海工作。由于没有本地户口,只能借读(上海市政府为流动人口中的适龄少年儿童提供了两条制度化的就学途径,一是取得蓝印户口或上海户口在本地学校正式入学,二是在本地学校借读。而由于上海历来执行严格的户籍管理政策,只有买房、投资和紧缺人才引进等少数几条渠道才能获得蓝印户口或城市户口,因此对解决数量庞大的外来适龄儿童少年的就学来说,其作用甚微,借读为主要形式),而她的父母为了能让她进入市重点学校读书,不得不按教育局的规定,出3万元的赞助费,所幸的是她的父母有一定的积蓄,工作也比较稳定,使她能够顺利地入读,但3万元的赞助费对许多外来人口并不是一个小数字,尤其是对那些每月平均工资低于800元的家庭而言,更是可望而不可及。

XX年初上海社会科学院在上海全市的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在96个在沪的7—15岁外来人口子女中,有33个在上海本地学校借读,45个在民工学校就读,18个未上学,比例分别为34%、47%和19%。造成外来人口子女在上海借读比例较低的主要原因除了上述提到的昂贵的赞助费的限制外,还有以下三点:

·在上海市教委关于借读的规定及其实际执行中,对借读条件从严控制,致使大量民工子女无法走通借读这条路;

·上海本地小学吸纳能力有限,尤其在同时作为本市动迁人口和外来人口导入区的城乡结合部;

·借读中不同地区在教材、教学等方面的差异,也是一个考虑因素。例如,我所访谈的这两所农民工子弟学校使用的教材都是人教版,而上海的正规学校主要以新教材为主,几乎没有几所学校使用人教版教材。这虽然不能成为制约外来人口子女借读的最重要原因,但却是实际就读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所有这些制约因素中,作为主要矛盾的毫无疑问依旧是借读费用过高的问题,从下表中可以一目了然地得出这样一个论断。

流动人口子女在不同地方和不同类型学校上学的费用支出比较(XX年)样本数(人)平均每学期费用(元)最低(元)最高(元)在上海正规学校借读 38 1830 250 6160 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 41 842 100 2200 在家乡学校就读 103 652 50 6000(资料来源:

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XX年初的上海流动人口抽样调查结果,其中平均每学期的费用包括借读费、学费、书杂费、生活费、暂住费等)

2、大量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发展中缺乏有效的内部建设和管理。

我在观察a、b两校过程中,发现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学校缺乏有效的教师考评和课务管理机制,这直接造成的影响是,经常有老师任意缺课的情况发生,但由于缺乏相关的奖惩制度,使这种现象得不到应有的抑制,而学校在这种情况发生后,也没有相应的应急措施,往往使得缺课班级的秩序大乱,班里的吵闹喧哗也影响了其他班级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内部管理存在着大量的不合理之处,可以说,这些缺陷多多少少都会制约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和学生的学习生活。

外来人口子女学校(主要是农民工子弟学校)是为了适应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需要,保障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而应运而生的。下面简要介绍一下近十几年来,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上海的发展情况。

上海市最早的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出现在1992年,之后发展迅速,至97年时发展到100多所,目前已经分布在全市各个角落。

根据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办学性质,这些学校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流动人口流出地教委或学校的跟踪的办学点;第二类是企业为解决本单位内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而创办;第三类则是其它社会力量(多为个人)办学点。这些学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学生学费收取、社会赞助和上级拨款。其中学费是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当然光靠学生的学费是不足以维持学校庞大的开支的,这时候,学校需要社会上一些慈善组织和福利事业单位及其他来源的社会赞助。

我所考察的a学校通过接受中华福利基金会的赞助,对学校存有安全隐患处进行整理和维修,致力于为学生创建一个安全、整洁的学习环境。而一个体育用品公司以校方派出部分会跳健美操的学生参加己方在六一开展的一个活动的开幕式为交换条件,实施对b校的赞助。

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师资来源有流出地的教师,也有通过应聘竞争上岗,但这些教师本身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他们的待遇也普遍偏低,同时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较差。(左图为a校教师办公室)

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创办者可以从流出地获得办学许可证,然后到上海办学,也可以直接在上海提出办学申请,经由上级从各方面进行考核,批准后才能取得办学许可证,正式挂牌招生。

以上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内部运营的一些基本情况和特征。

但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从各方面的资料和实践考察结果综合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点:

1)办学硬件不佳;

我在考察中发现,一个偌大的教室,装着将近60个学生,竟然连日光灯都没有一盏,连窗户也是紧闭着的,给人的感觉像是进入了一个地窖,这样的采光和通风条件让人着实为孩子们的学习和健康状况捏一把汗。

但据各方面的资料反映,我所走访的两所学校在同类学校中硬件已属上乘,比之更脏更乱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比比皆是。这样的办学条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办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2)由于经费短缺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

缺乏资金几乎是所有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办学之初的一个大难题。比较严重的情况是,学校没有经费来购买教学所需的基本器材,从而降低了教学效果和质量;仅仅只是缺乏资金进行日常的身体检查的学校已经算是比较富足了,但这多多少少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3)教学质量普遍偏低;

由于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对此类学校进行定期的教学质量的检验和考评,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学校同社会上的正规学校比起来,所承受的竞争压力要小得多。而且由于各校所采用的教材多为自身流出地的教材,而由于其各自流出地所采用的教材的不一致,导致了这些学校在教材上的差异很大,这种种原因造成了教学质量普遍偏低,同时教学成果难以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衡量。

4)学校本身的管理理念和具体操作水平有待提高;

这些学校的管理层人员自身的文化水平往往决定了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由于这些学校的校长本身所具备的文化程度并不是很高,学校内部管理经常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同时,资金方面受到的限制也间接使相关管理运作不能有序开展;而管理层人员除了自身的教学任务需要完成外,通常还需要四处去拉赞助,所能分给内部建设和管理的时间与精力就更加少得可怜了。

5、相关法律还不够健全,并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有法不依”现象;

虽然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采取多种形式。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也提出,“流入地人民政府应为流动儿童少年创造条件,提供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具体承担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管理职责。”但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还不是很完善,可操作性较差,对具体情况的指导作用不强,致使此类学校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仍处在一个“灰色地带”,也使许多的教育机构从中钻空子,出现了“有法不依”的现象,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毕竟关乎我国未来的发展大计,不容我们有半点疏忽。

除了以上五点外,造成流动人口子女就学问题的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二元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户口管理使中国公民具有不同身份,不仅划分为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还有常住户口与暂住户口的区别,并根据户口实行有差别的社会福利待遇。对于流动人口,这种区别对待的福利待遇体现的尤为明显。对流动人口子女影响最大的就是以户口性质为基准规定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方式,即我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的“适龄儿童在户口所在地就近入学”,这表明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责任只能由他们户口所在的政府承担。户口性质与教育的挂钩使得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无条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受到了限制。(《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选自《当代教育论坛》XX上第12期)

总的说来,我们应该肯定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在保障适龄少年儿童义务教育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学校由于教育体制的不公正、不完善所承受的畸形发展也是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

四、解决方案探讨

在社会工作理论中,将“有学习机会”归类为人类的普遍需要(托尔towle,1965),同时受教育权利的保障程度也通常是检验一个国家福利水平高低的重要考虑因素,可见不论是从宏观还是从微观角度来看,接受教育都是个体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本质要求。就流动人口子女而言,他们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谁能保证,他们之中没有将来会在自己的领域中做出经天纬地般大事业的人才呢?耽误了他们的适龄学习,我们的代价可能并非仅仅是文盲率不能降到更低那么简单。保障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利是我们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我们现在对此问题的认识仍处于一个低层次的阶段,这间接导致了与此相关的法制不够健全,管理上也远非尽如人意,可以说,改善外来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已经迫在眉睫。所以,仅提出以下几点以供参考:

1、进一步健全法制并做到“有法必依”;

“法治化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预测与分析》XX年第2期,总第928期),的确,正是因为目前的法律和政策中,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具体指导还不够明朗,可操作性还不够强,使得很多情况下的处理方法模棱两可,才致使如上所述的种种问题的产生;当然,除了法制本身不健全的因素以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有法不依”现象也是导致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的是,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也在竭力完善着这一部分的法制。

目前《义务教育法》的修改正在紧张进行,教育部已经报送国务院审议。正在修改的《义务教育法》草案将着重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等问题。

在今年的上海政协会议提案中,也有不少提案和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权益切身相关。

以下为小部分的摘录:

台盟市委:关于尽快建立台商子弟学校的建议

随着台商携家眷赴上海居住比例的上升,需在沪就读的台胞子女不断增加,满足台商子女多元化的就读需求成为上海完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吸引台资的重要环节。建议:

1、请市教委牵头,邀请市台办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与,共同就建立台商子弟学校问题进行协商,争取早日形成可行性方案;

2、在已有方案基础上,物色符合条件的企业、单位和个人来推动实施,并尽快向中央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市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在沪港澳台侨胞子女就读现状的调查和建议

目前,港澳台侨胞子女在沪就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选择学校的自由度不够;政府尚未给港澳台侨胞子女真正的“市民待遇”;港澳台侨胞子女升学考试不理想;台胞子弟学校尚未建立等。建议:

1、市政府建立港澳台侨胞子女在沪入学和升学问题领导小组或协调小组;

2、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允许港澳台侨胞选择不同类型学校满足其子女就读需求;

3、尽快编制港澳台侨胞子女在沪就读、升学的《就读指南》或《教育服务指南》;

4、徐汇、长宁、闵行和浦东等区可作为试点区域,研究、制定和落实解决港澳台侨胞子女就学的政策、措施。

民进市委:关于推进本市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上海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存在以下突出问题:区域之间(包括区县城乡和乡镇之间)平均教育经费差异过大;学校之间资源配置(包括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差异过大;同类学校之间校长或教师的工资性收入差异过大,导致人力资源的非理性流动。建议:

1、加快编制和出台上海关于义务教育经费的相关条例;

2、建立《上海市中小学建设标准》的修订机制;

3、建立和健全市区、县两级政府的分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4、改革政府的专项教育经费拨款方式,建立科学、透明、公平的专项经费拨款制度。同时,建议建立区县的教育对口支援制度;把“条子生”纳入党风廉政建设的议事日程;把民工子女简易学校纳入区县政府的管理职能等。

2、提高全社会对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利的认识;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流动人口子女既然是我国的合法公民,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当然不能否定。但就目前而言,仍有许多人未能认识到这一点,甚至很多流动人口子女的父母本身也未能意识到子女所与生俱来的受教育权,从而耽误了子女的就学。

正如文章前面曾经指出的,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来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所以他们的问题关乎我国的“三农问题”,流动人口子女的文化水平影响了整个农村的文化发展程度。有一种言论是“中国的城市像欧洲,而中国的农村却像非洲”,我们在为中国城市的飞速发展而沾沾自喜之时,也痛心地看到中国农村的贫穷,而农村人民文化水平的落后对此应承担难以推卸的责任。我们鼓励城市里的大学生去落后的农村地区支教,旨在帮助农村提升文化水平,加速现代化建设,但一个与之相悖的现象是,那些农村来的流动人口子女近在眼前,就生活在我们的城市里,生活在我们的周边,我们却对他们受教育的现状视而不见,不充分利用上海先进的教学资源武装他们的头脑,岂不是可笑而愚蠢至极?

只有让全社会都认识到流动人口子女无可置疑的受教育权利以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对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才能使这一社会不公正问题的解决得到实质性的进展。

以上从法制和道德认识层面就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社会不公正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大方向上的建议,但就具体实施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建议措施如下:

1)审查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办学申请时,尤其重视对校长资格的审核及培养;

我在对两校的校长进行访谈时发现,由于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学校对内对外大大小小各种事务经常是由校长一人亲手操办的,学校管理的质量往往取决于校长一人的付出。可见,校长对于一所流动人口子女学校而言,作用是不容小觑的。而创办一所流动人口子女学校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非常有责任心,对学生有丰富的感情、勇于克服困难的人才能担当起校长的重任。所以,有责任心、关爱学生、勇于面对挑战应当是一个校长所具备的最基本的一些素质。

因此,教育部门在对此类学校的办学申请进行审批时,建议针对培养校长的基本素质和品格开设一些基础课程,在有条件的前提下,对学员进行考核,通过考核以后才能正式批准办学。

2)适当放宽借读条件,尽量降低赞助费用;

前文已经指出,由于苛刻的借读条件和高额的赞助费用的制约,使许多流动人口子女走不通借读这条路,虽然本地的正规学校是不能无条件无原则地接受借读生,也不能取消出赞助费这样一种借读形式的,但适当地降低标准与国与民都是没有损害的,却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何乐而不为呢?

3)把现有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列入上海的教育管理体系中,规范其发展;

虽然说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办学是要经过教育局审批通过的,并且教育局也经常会对这些学校拨款补贴,然而就目前而言,这些学校仍被排除在上海的教育管理体系之外,这给教育部门对这些学校的统一管理加大了难度,也制约了这些学校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若能将其划入正规的教育管理体系中,相信会更有助于学校的管理,从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

4)把目前闲置出来的教学资源用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事业;

目前上海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少年儿童的总数以及占总人口的比例都逐年下降,这直接造成的后果是,一部分教学资源被闲置起来了。虽然近年来,为了减少闲置资源所带来的浪费,许多学校已通过合并、转让等方式对资源进行了重新配置,然而在此过程中,仍不可避免有闲置资源的浪费,既然这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为什么不去充分利用这部分闲置的教学资源来培养更多的人才呢?为什么不把它们用于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事业呢?这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吗?

除了以上的措施外,一定还有更好的解决方案是我所未能考虑到的。不过,好的方案只有在得到全社会的共同重视和法律保障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功能,使这一社会不公正所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所以,我相信,法治化途径和提高全民对此问题的认识仍然会是问题解决的宏观方向。

五、小结

写到这里,我的调研工作基本就将告一段落了。虽然为了此次调研放弃了很多休息的时间,也付出了很多努力,已经是我的水平所能达到的最好的程度了,不过,其中仍然有很多瑕疵和诟病,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和大家一起进一步探讨。

可以说,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不公正的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萌生出来的一个社会问题,它既然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我们绝对不应该排斥它,而是应该正视它,想办法解决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的可能性不大,要改善它的情况也是异常艰巨的,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这项任务的艰巨性,才能对将会出现的难题和挫折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从而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克服困难,想办法为流动人口子女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还他们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只有社会的各个群体都享受到了和谐所带来的宁静美好,我们的社会才能称得上是和谐的,理想中的和谐社会才有最终实现的可能,而我们是多么翘首以待着这一天啊,我想,为了尽早帮助我们国家实现这一理想,我会竭尽我全部的力量,而目前,我所能做的,是好好学习知识,将来回报国家的培育之恩,同时,也经常去帮助那些需要我帮助的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学生,让他们能够享受到同我们一样沐浴在阳光下的那一份温暖。

参考文献及资料

1、《中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调查与研究》王涤 经济科学出版社 XX年5月1日

2、《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刘珍珍 《当代教育论坛》XX年第12期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4、《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5、《聚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汪明 高等教育出版社 XX年1月

6、《城市中“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不公平现状透视》郭彩琴 《学海》,XX年第5期

7、《社会工作概论》顾东辉 上海译文出版社 XX年7月

8、《预测与分析》XX年第2期,总第928期

9、《流动儿童挑战城市义务教育》雷万鹏 《中国育报》XX年9月6日

10、《上海外来民工子女义务教育调研》李蓓蓓 《历史教学问题》XX年第6期

11、《浅论转型时期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孙红玲《教育科学》XX年第1期

12、《论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公平问题》赵欢君,陶李刚《教育探索》XX年第12期

13、《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王放《中国青年研究》XX年第9期

14、上海的流动人口

15、《要重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王佳《中国统计》XX年第2期

16、《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综述》陈玉云《教育探索》XX年第2期

17、《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

第三篇: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困难的现状考察、原因分析和对策出路

班级:信管11-02班

姓名:王翔云

学号:201144070226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困难的现状考察、原因分析和对策出路

班级:信管11-02班姓名:王翔云学号:201144070226

[摘要]

据统计,2010年,我国有2.11亿流动人口,其中未成年人占33.6﹪,其中,大约有14﹪的未成年。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在2010年11月发布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称:全国有流动儿童近2000万,一直未上学的占6.85%,辍学者占 2.45%,合计9.3%8—14岁流动儿童失学者占15.4%12—14岁流动儿童中,超过60%已经工作。流动人口子女理应获得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他们虽然“同在蓝天下”,却因种种原因,在实际上无法享有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利。

[关键词]

城市流动人口义务教育权利不平等

[正文]

据统计,2010年,我国有2.11亿流动人口,其中未成年人占33.6﹪,其中,大约有14﹪的未成年。中国妇女活动中心在2010年11月发布的《中国流动儿童状况调查研究报告》称:全国有流动儿童近2000万,一直未上学的占6.85%,辍学者占 2.45%,合计9.3%8—14岁流动儿童失学者占15.4%12—14岁流动儿童中,超过60%已经工作。流动人口子女理应获得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他们虽然“同在蓝天下”,却因种种原因,在实际上无法享有同等的义务教育权利。他们经常面临着无学可上的困境。人们担忧,这将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群孩子,生活在城市边缘,但也许将成为这座城市未来的主人公。他们的命运、心态与受教育程度,理应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流动人口子女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理应享有受教育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4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的教育权利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损害。

1.入学机会的不平等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在《普及入学机会并促进平等》中指出:应该向所有儿童、青年和成人提供基础教育。

事实上,流动人口子女无法享有平等的入学机会。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是目前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合法方式,他们有“机会”享受到流入地公办学校提供的教育条件,但这种机会是建立在交纳一定数量的“借读费”或“赞助费”等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流动人口子女须交纳的教育费包括三部分:学杂费、赞助费和借读费。而且有时交钱也未必有学上。因此,公立中小学规定的高额借读费和赞助费成为许多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拦路虎”。

由于公立学校的高额借读费以及其有限的吸纳能力,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只得进入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就读。这种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有正规的也有非正规的,但是从整体上说,符合国家办学要求的占少数。而且其中大多数校舍简陋,教学设备严重不足,办学规模偏小,更为严重的是大多数没有任何的监督和规范机制,教师质量、学校所开设课程及教学质量应达到的标准都由学校自己决定。另外,还有很多流动人口子女辍学在家,无法进入学校享有他们本应享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以广州市为例,作为全国最前列的流动人口集中地,人口发展与城市公共事业发展形成十分尖锐的矛盾。据最新统计显示,目前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有170万,其中流动人口子女就超过52万,有些区域流动人口子女数量已超过本地户籍儿童,并且流动人口子女还将以平均每年10%的幅度迅速增长。在广州市天河区,每6个外地生只有1人能读公办学校.。

2.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入学仅是就学的开端,入学只是通向就学的门户。教育结果的平等比教育机会的平等更为重要,只有在教育的各个环节而不只是入学环节给流动人口子女以真正平等,才能使他们得以享受真正的、而不只是形式上的公平。即使交得起高额的借读费能够在公立中小学就读,流动人口子女往往被视作特殊学生,与当地人口子女不能实现同等待遇。有一些学校把流动人口子女单独编班、不计入考评的对象。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在教学和管理上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同时,在平时参与活动、参与竞争上,流动人口子女评优被认为是资源的浪费。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致使他们的心理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吕绍青、张守礼在《流动儿童教育:逐渐进入视野的研究课题》中就曾指出,北京有些公立学校对借读生的考试成绩不计入教师的教学考评中,借读生学好学坏都与教师的教学业绩和利益不相关,因此教师不拿借读生当自己的学生看,对其学习放任不管。由于借读生户籍不在本地,参加诸如学科竞赛之类的活动都顶替当地学生的姓名,得了奖也归当地学生。这就是说,借读生与当地学生待遇不同,教育权利不平等。

另外,流动人口子女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受到同伴的歧视和排斥。由于流动人口是从农村来到城市的,在以城市为主导的价值观念下,在同伴交往中,城市居民子女往往认为自己有优势的“符号资本”,即认为他们的语言风格、行为方式、衣着、价值观以及个人生活有紧密关系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符号优于流动人口子女。流动人口子女因其社会背景、社会地位而被城市居民子女排斥。在这样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作用的负面环境中,他们所受教育质量必然受到极大的影响,流动人口子女不能够享有平等的就学质量。

2003年《东方早报》就曾报道过一则案例:某学生从1996年就随父母到上海求学,由于不堪同学歧视和欺负在2003年5月投河自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是适应全体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学校在实施义务教育过程中履行一定的义务,学校和教师不应对学生实施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即使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是什么导致了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学习困难呢?

1.二元户籍制度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这种特殊的户籍制度形成了我国特有的二元社会结构,导致了社会的“断裂”,事实上将城乡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群体。

2.“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具有很强的区域性,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就学从而会增加流入地政府的教育负担费用,对当地的教育经费造成压力。

此外,我国教育经费是由政府根据当地户籍学生数划拨到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费用本来是由流出地政府拨付,但现在他们要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这对于学校来说是毫无效益可言的。所以说,“地方负责,分级办学”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否定了学生对接受义务教育的自由选择权,严重阻碍了流动人口子女享有流入地义务教育的权利。

3.《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一些规定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1998年公安部和原国家教委联合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这是我国第一部针对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部门规章,《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主要由流入地政府承担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责任,但是规定“流动儿童少年就学,以在流入地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也可由民办学校、全日制公办中小学附属教学班(组)以及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简易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这就使得一些公立中小学举办“外地班”、“民工子女班”招收流动人口子女“有法可依”。《暂行办法》的初衷是为了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管理,保障他们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但随着新形势的发展,这一规定越来越不适应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一方面流入地政府不能很好地贯彻其精神要义。另一方面,部分学校以收取借读费为名达到赢利的目的。

4.流动人口对义务教育权的法律意识不强影响了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权的实现

流动人口对义务教育权利认识不足,因此其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受到侵害也很少想到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护。

对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上学困难这个问题,有什么对策呢?

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从法律法规上支持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权的实现

尽管1998年3月由教育部、公安部联合颁布了《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但是由于上述规定没有上升到教育基本法的层面,流入地多以经费困难等为由而未予执行。因此,我们有必要在义务教育法基础上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对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作出规定,加以规范。通过立法,进一步强调解决这一问题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并在如何对待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受教育方式、资金的筹措和物质的保障,教育责任的界定和划分以及不遵守法规应受何种处分处罚等方面的问题,给予明确具体的规定。目前北京市已正式出台《对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的暂行办法》,为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提供了政策保障。

2.改革户籍制度,打破现行的以户籍为依据的义务教育入学政策,实行适龄儿童按居住地

原则接受义务教育的制度

农村人口的流动已经突破了以往的财政安排模式。流动人口进入流入地是作为劳动者和建设者,他们向所居住的城市政府缴纳了税收,为居住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所以他们作为纳税人有理由要求流入地政府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公平的义务教育机会。因此,在义务教育领域,应将流动人口子女纳入当地公办学校招生范围,在教育财政拨款上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取消

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上学要交纳借读费和赞助费的规定,使流动人口子女能和流入地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

3.实施“教育券”制度,解决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之间的教育经费矛盾,保障流动人口子女享有同等的教育机会

教育券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里德曼1955年首次提出的,教育券又称教育凭证,是在教育领域中试行的一种代币券,是指国家法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内,按规定每一名适龄儿童都应得到的,国家对其享受最基本受教育权利提供的最基本待遇,代币券所占经费应含在国家所拨经费之中,也可称其为“人头费”。教育券制度能将保证教育投入与适应人口流动性特点结合起来,随着人口流动对教育经费在地区之间进行重新配置,打破义务教育“各地为政,条块分割”的局面,解决流出地和流入地政府之间的教育经费矛盾。因为教育券发放给适龄儿童可随人走动,流动人口子女凭券就学,他们就学的学校则可凭券到政府领取等值的教育经费。这种制度改变了传统的义务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模式,教育资源由过去的从政府到学校再到学生转变为从政府到学生再到学校,这样使流动人口子女成为教育的自主消费者,保障了他们的义务教育平等权。我国浙江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试行“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卡制度”。

总之,城市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是现在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各地政府必须加强重视,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就应当享有平等的权利,平等的就学机会。

[参考文献]

《教育发展研究》 2007 第6期

《中国学术周刊》 第三期

《人口学刊》 2008 第4期

《当代青年研究》 2006 第11期

《前沿》 2009 第10期

《羊城晚报(8月30日)》

第四篇:浅析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2

浅析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

【摘要】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使得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日益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从所得的数据来看,尽管政府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法令,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情况并不乐观。所以本文将从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入手,从中找出一些问题,并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期切实解决这个问题。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

义务教育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而到城市打工或谋生的人户分离的人口。随着流动人口的大量涌入,流动人口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来的单身外出变为举家迁徙,于是便衍生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流动人口子女主要

【2】是指随父母到城市的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人口。流动人口长年累月在城市打工,为建设城市发展城市做出了很大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往往大多被其流入城市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拒之于校门之外,并且有时候还会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从而在实际上无法享有法定应有的受教育权利。这样的情况不仅有悖于公平教育的原则,而且不利于社会稳定,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现在,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政府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近年来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绩,但是要彻底改变和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还需要社会各方付出极大的努力。

一、流动人口子女及其受教育的现状

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数量相当惊人。据统计, 北京从2000年的9.8万人上升到

【3】2006年底的37万人;上海由2001年的28.6万人上升到2006年的38.6万人。我国流动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广东省, 一些城市的外来就读儿童已超过本地户籍儿童数量,如深圳市【4】这类儿童占在校生的总数2001年为56.5%;2002年达到60.4%;2003年达到62.6%。由此可见,流动人口子女在受义务教育者群体中占很大的一部分。调查来看,他们的就学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1.公立中小学借读

在公立中小学借读是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主要形式。流入地学校参照当地政府生均拨款作为收费标准, 吸收流动人口子女自发借读。据不完全统计, 70%以上的流动儿童上学在流入地的公立中小学借读, 但对于家庭收入偏低的家庭而言, 借读费这个门槛使相当数

【5】量的孩子没办法进入公立学校享受和城镇孩子同等教育机会。2.民办、私立学校就读

在南方的一些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 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流动人口希望子女能够在符合国家办学标准的民办或者私立学校就学。因此, 这些地区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的私立学校是解决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一大途径。

3.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就读

农民工子弟学校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一些大城市出现的专门招收流动人口子弟就学的私立学校。来这类学校上学的学生, 大多数是低收入家庭的孩子, 他们的父母都是处在被认为是社会最底层的收入群体。这类学校是随着“农民工”出现而出现的,在一定的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贫困儿童的读书问题。

当然,除了这些比较幸运能够入学的儿童外,还有少部分的少年儿童失学在家。由于父母的工作不稳定,居住地不确定,他们开始是跟着不断地转学,后来因为繁琐的入学程序以及对新校园的不适应等等其他原因就选择辍学了。还有一些人是因为家庭很贫困,父母甚至无力送孩子上收费最低的流动人口子弟学校,所以失学在家。

二、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有政府的关注和一定的支持,有前文提到的三种就学形式可供选择,流动人口子女要得到完全公平的义务教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无论是在入学程序、学习环境还是在教学质量方面,与本土的城市人口子女相比,流动人口子女都要多一份束缚和例外,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

1.户籍的限制给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带来了一定的障碍,这主要是针对公立的学校而言的。众所周知, 我国义务教育财政的分配是基于户籍人口的, 城市里的各种国民待遇(比如教育权、劳动保障权等)与户口捆绑在一起。流动人口子女由于不具有流入地的户口, 因此当他们随父母迁徙到城市里以后, 流入地财政教育的拨款并不包括他们的教育费用。所以,一般的公立学校都不愿意接收他们,即使流动人口子女能够进入公立学校读书,也必须缴纳高昂的借读费和赞助费。但是大多数农民工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很难支付公立学校的这些费用, 因此公办学校规定的高额的借读费和赞助费就成为了许多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拦路虎”。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这些流动人口没有流入城市的户口,所以户口是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就学的第一道门槛。

2.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比较差,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因为农民工子弟学校收费相对来说不高,所以低收入家庭的父母都选择把孩子送进来上学。但是,这样的学校也有一些弊端:①不少学校以盈利为办学目的, 办学条件被降到最低水平;②缺乏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和最基本的安全、卫生条件;③办学者和教师的素质较差, 体罚现象比较严重, 教育质量没有【6】保证。这些不良情况的发生,不仅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未来。虽然价格比较便宜,但是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这可是得不偿失了。

3.教育公平的偏差性,即老师和同学对流动人口子女的歧视和嘲笑,给他们的心灵带来了伤害,引发了一些心理问题。首先是教师的歧视,虽然流动人口子女进入了私立学校,但是他们在学校没有学籍,不进入教师成绩考核,所以教师对流动人口子女在教育和管理上往往采取忽视的态度。对于那些纪律较好的流动人口子女,由于不影响他人,教师往往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而对于那些纪律很差的流动人口子女,教师尤其歧视和恶言相加,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致使他们在学校的表现较为极端,要么表现为内向性的退缩行为,要么表现为外向性的攻击行为。同时在平时参与活动参与竞争中常常认为流动人口子女评优是“资源的浪费”。其次是城市居民子女的嘲笑,由于流动人口子女户口不在当地,经济条件

【7】薄弱,常被公办学校的城市子女“另眼相看”。城乡的差距,导致城市居民子女往往认为自己有优势,即认为他们的语言风格、行为方式、衣着、打扮价值观以及与个人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符号优于流动人口子女。因此,在交往的过程中,城市居民子女往往表现得高人一等,鄙视流动人口子女,将他们看做“异类人”。这就使得一部分的流动人口子女变得自卑、沉默甚至是自我封闭,而且很容易在别人的引诱下走入歧途,扰乱了社会的安定。

三、关于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一些对策

由于各种政策的、硬件的和心理方面的原因,我国流动人口子女的义务教育存在许多的问题,会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严重的危害。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分析,根据各个原因给予相应的建议,希望在这些建议实施后,情况能有所改善,力求将损害降到 2

最低。

1.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关于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政策还不是很系统,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首先是户籍管理制度,只有国家放宽户籍管理制度,才会有更多的流动人口子女得到公平入学的机会。所以国家应逐渐弱化和打破户籍制度壁垒,改革依附在户籍制度之上的义务教育入学体制。改“依户籍地就近入学”为“依居住地入学”,强调只要在居住地有固定的【8】住所,有稳定的生活来源,就应允许流入到城市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居住地就近上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逐步放松公立学校的准入限制,改过去的户籍限制为居住时间的限制,如在城市从事工作达到一定时间,在特定学区管辖范围内居住达到一定时间就可以进入该学区的公立学校接受教育,以保障流动人口子女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其次是对“流动人口子弟学校”的规范。不可否认,目前社会还不具备让所有流动人口子女都进入公办中小学接受“一视同仁”的义务教育的能力,所以私立学校、简易学校的存在是必要的,它们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学校的压力,使一些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成为了现实。但是非公办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队伍、教学和管理等等方面的情况还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改善,否则流动人口子女即使接受了教育,也是不成功的教育。因此,各级教育部门应对这些民办学校加以正确引导。对于已经存在的应当进行全面的治理整顿,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办学标准,不符合条件的要限期整改。对于办学成绩显著的, 要给予表扬和扶持。通过经常性、制度化的监督管理和服务, 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保证教学质量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教育指导网络, 充分发挥它们在完成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

最后的也是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关于资金分配的制度,要通过改革最终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可靠的经费支持和保障。为此有学者提出借鉴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的“教育券”思想,在流动人口子女中也推行“教育券”①,建立一种有效的教育经费承担机制。这是一种很好的提议,不够还有学者认为进城务工农民的流出地普遍为经济不发达地区,让他们承担一部分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费用的观点,在理论上可以成立,但操作上有难度。为此,他提出了“开征地方教育费附加”和“在城市教育费附加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流动人口子女【9】的教育”这另外两条资金来源途径,希望能彻底解决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问题。2.要想从根本上改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一定的文化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城市化是一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城乡文化在交汇和融合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摩擦和碰撞,但这并不说明文化有高低之分。一个正常的城市社会或教育,应允许多种文化群体平等存在,和谐共处,而不是由此划分为高低贵贱的社会等级。在城市化进程中,无论是社会还是教育都应 当持有一种价值宽容的态度,应当倡导对农民工的尊重。中央及地方应借助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来宣传这种对农民工的包容态度,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来倡导建立人人平等、无差别和无歧视的教育环境,让流动人口子女回归义务教育。通过这样的宣传、引导和教育,最终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够对他的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而不是像前面所说对流动人口子女差别对待;希望每一位城市居民子女都能够正确地认识到流动人口子女跟他们是一样的,享受同样的权利;也希望流动人口子女自身能够消除自卑,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不过,意思形态领域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因为人们的观点已经根深蒂

① 1955年弗里德曼在其《经济学和公共利益》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教育券理论,该文后被改写为《政府在教育中的作用》。教育券就是政府把原来直接投入公立学校的教育经费按照生均单位成本折算以后,以面额固定的有价证券(即教育券)的形式直接发放给家庭或学生,学生凭教育券自由选择政府所认可的学校(公立学校或私立学校)就读,不再受学区的限制,教育券可以冲抵全部或部分学费,学校凭收到的教育券到政府部门兑换教育经费,用于支付办学经费。

固,要想改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不懈的坚持。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点,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去做,比如说要让流动人口意识到义务教育的重要性,这样他们才会尽力让自己的子女去受教育,同时我还建议流动人口不要经常换工作,在换地方之前先考虑一下孩子的上学问题。总之,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要彻底解决流动人口义务教育问题, 需要社会各方付出极大的努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子女正成千上万地递增,搞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这不仅是教育问题,也是推动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10】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经典的“木桶理论”认为,一个木桶能盛多少水,不是取决于木桶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流动人口子女是城市发展的未来资源,这一群体接受教育的程度及其质量,是不可小视的问题。但是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还依赖于相关制度的深化改革、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共同富裕政策的落实等等一系列的措施。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国家和社会的不断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位流动人口子女都能够接受到公平的完整的义务教育。

参考文献:

【1】【2】李荣华,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实然和应然[J],教学与管理,2004年第22期;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2006年上海市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EB/OL],教育部网站;

【4】新华网,2005年3月12日;

【5】杨东平,对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认识和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

【6】刘永红,我国现阶段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村科技与信息,2008年第8期; 【7】【10】郑凤,促进教育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试析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J],福建理论学习,2007年第9期;

【8】方芳、张军凤、张宝贵,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制度的演变与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第5期; 【9】杜晓利,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剖析,教育发展研究[J],2008年第1期。

第五篇: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摘要】: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现状,探讨其问题及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思路。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the children of floating populat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community wide concern.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education, discusses the problems and their caus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解决对策研究;

【Key word】:Migrant children;education;countermeasure research;

【正文】:

众所周知,流动人口子女在城市的受教育问题,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出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现象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突出问题。苏州作为外来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其外来人口流动形态上的突出特点是以家庭为流动单位的比例较大。这些流动人口家庭子女的义务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只有充分认识到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必要性,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发展。

流动儿童少年能否较好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不仅关系到我市未来人口质量和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我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为高标准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我们必须站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高度,从长计议,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依法保障适龄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一、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现状分析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过程中所衍生的子问题。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中国正面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迁移,根据苏州市流管办2013年流动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户籍人口653.84万,流动人口653.85万,达到1:1的状态,流动人口举家迁移和在流入地长期居留趋势明显,一半以上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居住1年以上,流动人口携配偶、子女、父母一同流动的已占66%。接近六成的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一同流动,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人数不断增加,且以在公办学校就读为主,因此,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子女随父母一同到城市中生活和接受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这些流动人口子女的成长面临着教育、生活习俗、社会边缘化等诸多挑战。

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同样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得到关怀、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培养,但是他们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权益容易被忽视。再过十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些外来人口中的少年儿童都将逐渐长大成人,因此,关注流动人口 中少年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在知识经济成为经济增长主要方式的今天,教育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能否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流动儿童,作为中国公民的一个组成部分,却因为现行各种不合理制度的限制,无法公平的享有这一权利和义务,这不仅有悖于宪法的相关精神,而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相矛盾的。

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儿童中心共同立项、财政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的调查,在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9个大城市,访问了12000多名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和7800多名儿童。在调查中,3到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学率;6周岁儿童中有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且超龄现象也比较严重,有近20%的9周岁的儿童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0%和10%。

流动人口子女已成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中很大一部分已到了入学年龄或正在读书,所以他们的教育问题就成为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否使他们按时入学,接受最基本的义务教育;能否拥有相等的受教育的机会,享受与居住地儿童同质量的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界的问题,更是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

(一)流动人口学生心理相对消极

流动人口离开了农村社会,又难以融入城市社会,部分人到处流动,居住不稳定,他们与农村相分离,又与城市相脱离,由此带来流动人口与政府社会的组织关系变化。通过调查发现,流动少年儿童存在着以下特点:他们大多跟随父辈来自农村,文明素质较差,再加上一些体制性的歧视和限制等不公正的待遇,因此,大多有自卑感,比较敏感,自尊心和虚荣心很强,沉默寡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随父母辗转流动的过程中,还要不断适应各种程度的教材与教育教学,这加大了学习难度,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了厌学、抵触情绪。在学校中,普遍存在对流动少年儿童的歧视现象,“当被问及子女是否被老师或同学歧视时,约 73% 的调查对象回答经常或偶尔被歧视”。这是流动少年儿童良好学习品质形成的不利因素。

(二)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缺失

第一,家长自身素质较低。在与家长的座谈中,大多数的家长都能做到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不再使用惩罚、打骂、严厉批评的粗暴方式,但是由于多数家长都只有初中或初中以下文化水平,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没有掌握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的家教方法,不能按照孩子的不同年龄、特征因材施教,也不能依照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去培养孩子的特长。单凭简单的说理、口头表扬、暗示起不到真正的教育孩子的目的,也发挥不出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第二,单纯重视学习成绩或轻视子女教育。调查中多数家长希望孩子在智力开发、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方面得到培养,而对于体育、美育的培养则认为根本不需要。还有一些家长轻视子女教育,认为孩子只要能认几个字、写个信、记个帐就行;更有甚者只顾眼前利益,或把孩子留在家里做家务,或让孩子帮自己忙生意,迫使孩子失学。第三,家长一味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思想疏导和挫折教育。随着家庭经济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但很多家长一味关注孩子的物质需求,盲目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或是对孩子过分的宠爱、过度的保护、过多的照顾,剥夺了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的养成和经受锻炼的机会,从而使孩子在面对矛盾和挫折时,变得焦虑和恐惧,一旦脱离家庭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三)学校在管理和教学上存在的困难

第一,学籍管理上的困难。外来人口的流动性决定了其子女上学的方式也是流动的。很多流动学生和家长根本不重视学籍管理;有很多学生因证件手续不全,就没有学籍;有的学校通过建立临时学籍进行动态管理,但效果不好;有的学校通过教师督促的方法解决,但又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第二,教育教学上的困难。由于外来人口流动性大,学生转学、新生入学是常有的事,这些外地来的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又都参差不齐,老师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住学生的“脉”,但没过多久,学生的整体情况又发生变化,老师又要重新调整教学进度。第三,对教师的评估、激励上的困难。流动人口子女有相大的一部分学习成绩很差,又缺乏家长的辅导,需要教师给予补课,付出更多的努力,但考试成绩往往依然与城市的孩子有差距。而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却和其他的教师一样,教师的教学成就感普遍较低,易产生抱怨情绪。第四,家长在教育观念上的误区。部分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家长没有太大的责任。所以,他们的子女一旦进入学龄期入学后,就把孩子的家庭教育职责交给了学校,希望学校承担起其子女的全部教育职责。因此,农民工子女的学校教育与家庭配合经常落空,农民工在校子女缺乏家庭教育或无家庭教育的问题,不仅给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增大了压力,而且给社会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如何应对和帮助那些没有或缺少家庭教育的青少年学生。第五,对本地学生的冲击。流动人口子女的涌入,班级学生数量的增加,加之流动儿童各方面情况差异较大,特别是其本人养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较差,造成日常行为、校纪班规、知识、认识等方面与本地学生有较大的差异,易对本地学生造成不利的影响,引起本地学生家长的不满。

二、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流动儿童少年的教育问题是近十年来出现的新问题,但这个问题仍将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而长期存在,我们仍需要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以切实保障全体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保证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探索与实践认真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是保持我市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富民强市”的基础工程。(1)提高认识,高度关注流动人口子女依法就学工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研究采取多种措施,依法保障流动人口接受教育的权利。把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纳入本地教育专题发展规划之中,对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和预测,把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与校网布局调整相结合,整体考虑并综合编制教育发展规划。

(2)广开渠道,确保流动人口子女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居民子女在教育权利上的真正平等,要求各学校做到“四个一视同仁”:在升学录取条件上一视同仁,在入队、入团、评优、奖励上一视同仁,在参加各种活动上一视同仁,在接受困难救助上一视同仁。根据学生家长就业不稳定、住所不固定的特点,通过设立助学金、减免费用、免费提供教科书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顺利就学。

在经费的筹集上,可以参考民办学校的办法,同时注意办学对象的特殊性(即生源主要是经济并不富裕的流入人口家庭的子女),本着“政府拨一点、社会助一点、学校让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原则进行解决。

这里所说的“政府拨一点”是建议政府从外地劳动力管理基金和每年外来流动人口缴纳的各种收费中抽取部分用以发展外来人口子女的教育。另外,“政府拨一点”也包括流出地的政府补贴一点。因为这些流出人口虽然人在苏州,但他们的户口却在流出地,他们在流出地缴纳的各项税费中包含了其子女的教育经费,既然他们的子女不在原地就读,理应把他们的教育经费转出来。

“社会助一点”是指发动全社会的力量,为贫困的外来人口家庭的子女受教育提供援助。

“学校让一点”,就是外来人口子女学校在提供适合外来人口子女教育需要的同时,通过内部挖潜,降低收费标准,使更多的外来人口子女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

“个人出一点”。按照我国的法律,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是父母应尽的义务,不让子女上学就是违法。有关部门一定要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政策宣传和监督力度,强制某些不愿尽义务的父母送其子女去上学,或可采取不尽义务的父母取消其务工证等措施,避免流动人口中的少年儿童的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

(3)建立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费的协调分担机制。在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与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下,首先需要政府加大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的投入。针对流动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的特点,市财政应划拨专款,用于解决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同时也需要在市、区县两级通过政策倾斜、财政转移支付、教育经费补贴等措施建立起经费的合理运行和分担机制。

(4)把现有的“民工子弟学校”列入苏州教育管理体系中,使其规范有序地发展。许多社会现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为有需求才会存在,关键是如何正确引导。各级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督职责,要审查这些学校校长有无资质,教师合不合标准,收费是否合理,教学的硬件条件是否达标,是否存在各种安全隐患,教学质量能否保证,等等。各级政府允许办学的,要提供合适的场所,因为不是什幺地方、什幺人都适宜办学校,要 把管理好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工作列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范畴。

对于已经存在的“民工子弟学校”,应当进行全面的治理整顿,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标准,不符合条件的要限期整改,新申办的也要达到必要的办学条件,在办学的场地、师资、教材、考核等方面有关政府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对于办学成绩显着的,要给予表扬和扶持。通过经常性、制度化的监督管理和服务,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保证教学质量的“外来人口子女学校”的教育指导网络,充分发挥它们在完成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对流动人口中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5)打破二元体制,改革户籍制度

“城乡户籍壁垒的存在,造成流动到城市里的农村人口子女在城市中无法得到与城市学生同样受教育的权利。”从我国流动人口子女受教育的现状来看,根本的解决之策在于户籍制度的改革。新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理论告诉我们:当现有制度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要,防碍人们获利时,必须创造出一种新的制度规则来取代旧制度;而制度创新能否发生,能否带来制度变迁,又取决于制度创新能否使制度的主体获益。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口流动的步伐也随之加快,流动人口的数量将不断增加,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将越来越严重,只有从户籍这个根本出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人口子女的在受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6)呼吁社会办学,鼓励社会援助

政府一方面要将较多承担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学校的建设列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给予补助,另一方面更应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大力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创办更多更优的民工子弟学校。政府应当积极引导企业或个人以民间办学、国有民办、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形式,多方吸纳资金,进行社会化办学。

(7)降低办学标准,多渠道提供就学资源

通过多渠道,为流动儿童提供充足的就学资源。比较利益下流动人口的流动将会始终存在,于是流动儿童的流动性将一直持续。这种情况下,规划建校很难,校舍建少了,不能满足需要;建多了,将来学生大量回到老家,又会造成校舍闲置。贵阳市政府可以在扩大公立学校招收流动人口子女就学的同时,根据流动儿童的流动特点,在 流动人口聚集地的建立灵活、可拆迁的简易移动校舍, 以便解决简易学校过多学生流走导致的学校闲置问题,当然,这些学校或公办、或低租金通过招标交给个人承办。政府除加强对流动儿童学校的扶持外,在流动儿童学校审批环节上,在安全、卫生达标的情况下,根据具体教育供求状况,提高办学标准,从一定程度上改变流动儿童学校基础设施薄弱,师资匮乏等问题,从而改善教学环境、提高教育质量,让适龄流动儿童受到良好的启蒙教育。(8)流动人口子女的心理教育不可忽视

良好的学习品质会使学生永远保持一种良好的进取状态,使学生的智力系统处于最佳的发挥水平,并不断激发学生开发自身的潜能素质,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心理成熟和人生优化发展的过程。流动人口子女从农村走向城市,这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在学校的 学习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这时需要老师、家长等积极地给予他们心理辅导,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搭建一个与城市里的孩子们和睦相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使他们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9)用理解搭建相互沟通的桥梁,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情感、行为方式等,会造成学生的不同理解,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和外部行为。流动人口子女大多数在农村长大,由于与父母接触时间短,加之所处的环境艰苦,造就了孩子们都很“懂事”。他们普遍敏感,感情脆弱细腻。进入新的陌生环境学习,他们渴望与老师、同学进行平等交流,渴望在班级中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为此,教师应多关心流动人口子女,使他们感到与本地学生之间尽管存在着地区、家庭、贫富、性格、智力高低等各方面的差异,但老师是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我”。教师要呵护他们敏感的自尊心,与他们坦城相待,交知心朋友,满足他们的求助心理,给予及时的关怀和帮助;满足他们的表现心理,给他们以适当的机会;满足他们的成就动机,使他们产生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努力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被岐视感与对立感等心理问题,培养他们健康的心态,使他们与本地学生一起茁壮成长。

(10)在培养自信中形成和发展健全人格

第一,肯定学生,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在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态度往往是他们自我评价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当学生确定自己得到老师的肯定和尊重后,就会增强对自己的信心。第二,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进行教学。因材施教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关键。老师应根据流动人口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特点,采用分层教学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发现他们学习上的闪光点,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祝贺他们的每一次成功。增强他们学好文化课的自信心。第三,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归因,开展自我竞争。

总之,人口的自由流动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社会各方应携起手来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这不仅是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而且对于社会稳定进步,对于教育均衡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下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报告

    在我国城乡之间,每天流动着上亿农民,农民工已经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存在于大中城市的角角落落。而在这些农民工的身后,有着数千万未成年的子女。这些孩子是一批游走于城乡之间的......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 的分析及解决方法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而在外地从事各种活动的人口,或......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情况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开提报告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系凉山州教委普教科研资助金项......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浅析(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实施,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村和农业,走向城镇,主要从事与产业工人一样的工作,逐渐产生了“农......

    浅析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梅河口市小杨学校谷 斌 电视连续剧《单亲之家》的主题歌中有这样两句:“少了妈妈只有半个家,少了爸爸啊我呀好害怕…… 每当听到这首主题歌,心中总有......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浅谈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 鸡冠山九年一贯制学校王新 所谓单亲家庭,一般是指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离异,孩子只跟随其父(或母)生活,或孩子的父母均已死亡,孩子随其祖父(或祖母......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受教育现状: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农民工子女在受教育权利上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农民工子女发出的100份调查问卷中发现,70.41%的孩子是在家长先行安顿好后再......

    浅谈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公平教育——浅析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四年前,我遇见了一群孩子,便开始踏上我的公益教育之路,直到我来到北京。一路走来,推动教育公平发展逐渐成为了我追求奋斗的理想。在这里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