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动少年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1:26: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流动少年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流动少年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流动少年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

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大举向前迈进的背景之下,大量未成年子女随同父母和大量打工大军一起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这些“流动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和接受教育的重要时期,却面临着成长环境从农村到城市的巨大转变,加之遭受到各种不平等待遇,他们的犯罪率明显呈现出逐年上涨的趋势。控制和预防流动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社会问题,本文将立足司法实际,从法律和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分析留守少年和流动少年犯罪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流动少年犯罪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1、从未成年人犯罪的总体情况看,流动少年所占比重相当大。2010年至2012年期间,锡山区法院审结的未成年人犯罪中,流动少年所占比重连续三年超过90%,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最近三年的流动少年犯罪人数逐年增加,并且呈现增幅越来越大的趋势。

2、流动少年犯罪呈现出低年龄、低文化程度的“双低”特征。锡山区法院最近三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流动少年犯罪人绝大多数没有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初中及以下文化的占90%左右,他们不是中途退学就是被开除,甚至还有文盲。16-17岁年龄段的流动少年是犯罪的“主力军”,而14-15岁的低龄犯罪人也有增多之虞。

3、犯罪类型相对集中,主要以抢劫、盗窃等侵财型犯罪为主。2010-2012三年间锡山区法院共审结流动少年犯罪210人,犯罪类型的前三位分别是盗窃罪,聚众斗殴罪,抢劫、抢夺罪。可见,流动少年犯罪以侵财型犯罪为主,轻暴力犯罪也很多。另外,从近三年的犯罪类型分布图中可以看出,流动少年的犯罪类型也日益多元化,像“伪造国家机关证件”这种较为复杂隐秘的犯罪行为也开始出现。

4、共同犯罪是流动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特别在侵财型犯罪中。2010年锡山区法院审结流动少年刑事案件67人,其中共同犯罪37人;2011年审结流动少年刑事案件62人,其中共同犯罪22人;2012年审结流动少年刑事案件70人,其中共同犯罪19人。共同犯罪人数在流动少年犯罪总人数中所占比重较高,成为这一群体犯罪的显著特征之一。

5、因网络引发的流动少年犯罪案件增多。大多是因为需要资金上网而去盗窃、抢劫;有的因网上聊天发生口角而寻衅滋事;有的因在网吧结识了不良人员而出于所谓朋友义气跟随犯罪。

6、有违法犯罪前科的流动少年呈增多趋势。一些流动少年虽然仅被起诉一个罪名或一部分犯罪行为,但实际有多笔违法犯罪的行为或多次违法犯罪的记录,但大多因未达刑事责任年龄而未处理。

二、流动少年的犯罪原因

(一)、家庭原因

1、物质条件差导致流动少年为了满足基本生存需求或因虚荣心理而犯罪。

虽然相对而言,进城务工收入要明显高于在农村的务农收入,但在城市,农民工家庭仍然是绝对的以及相对的低收入家庭,并且职业、工作与收入均不稳定,社会保障尤其匮乏,经济基础十分薄弱,一旦遭遇疾病或其他意外,因病致贫、因意外致贫的可能性非常大。虽然贫困并不必然导致犯罪,但是在基本生存需求因为极度贫困而得不到满足,通过合法渠道获得自己需求的尝试又频频受挫时,改变现状的迫切希望就很可能催生犯罪,同时,面对灯红酒绿的城市,虚荣心也很可能成为犯罪的诱因。如在一起盗窃案中,高某等五名未成年人均来自苏北农村,只有小学、初中文化,辍学后不愿工作,却向往城市纸醉金迷的奢侈生活,于是在短短二个月内疯狂作案十余起,钱物价值十七余万元,所窃钱财均是用于上网吧、迪吧、高档娱乐场所、购买高档服装甚至嫖娼,所买高档服装在穿一次后即扔掉,手机几天就换一个新款,钱花完了再次盗窃,他们已经完全陷入了畸形消费的怪圈。

2、与父母情感的疏离导致流动少年心理的不健康。

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农民本来为了生计就疲于奔命,加之他们从事的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这就必然导致工作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而能够用于教育子女的时间却所剩无几。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的文化程度有限,他们对于子女的关心大多停留在物质的层面上,在子女的道德教育和心理成长上却无暇顾及,或者无心顾及。在最需要亲情呵护的时期得不到应有的关爱,这使得流动少年与父母的感情渐渐疏离,他们一方面出于本能地渴望亲情,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种与其年龄不相称的看轻情感的淡漠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使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扭曲,进而引发犯罪。如有这样一个案例:由于父母对李某关心不多,造成她从小性格内向、自卑,其竟然仅仅因为一起打工的同事刘某无意撞了一下她的胸口,就以为刘某故意欺负她,一气之下,没多加考虑,就随手拿起扫帚柄将刘某打得脾脏破裂,构成重伤。

3、家庭破碎比重的攀升导致流动少年心理失衡。

进城务工使流动少年家庭的稳定性遭到破坏,主要是因父母离异、一方出走或亡故造成单亲家庭和离异后的重组家庭数量明显攀升。这种家庭结构的显著特点就是缺乏父爱或者母爱,这种在缺乏完整性和稳定性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失衡,人际关系冷漠,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特点和反叛心理。因为得不到正常的家庭温暖,感情受到创伤,再加上同龄孩子的歧视、欺负,他们会向外寻求精神支持和寄托,容易结交一些社会不良分子,走上犯罪道路。如有这样一个案例:15岁的喻某年幼时父母离异,母亲从此杳无音信,父亲常年在外,他辍学后来到父亲打工的城市,但却不与父亲生活在一起,父亲即没精力管,也管不了。喻某于是与一些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混在一起,整天打架斗殴、惹事生非。在半年时间内,共参与绑架2次、抢劫5次、聚众斗殴1次、盗窃2次,且在这些犯罪过程中均起积极的作用。

(二)、学校原因

教育资源的稀缺导致流动少年的失学率居高不下。

我国由来已久的城乡户籍二元制度给流动少年在城市入学设置了一道跨不过的门槛,流动少年只有在原籍所在地才能够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如果他们想在父母打工的城市入学,则必须交纳名目繁多的各种高额费用,这对于在温饱线上挣扎的农民工来说显然是一种不能承受的负重。于是,留给这些处于学龄阶段的流动少年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是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要么是辍学在家,早早出外打工。然而,由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经费有限,办学条件非常不理想,加之这些学校的老师往往是从民工原籍所在地的农村请来的,他们无论是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还是在所用教材的种类上,都和城市学校存在较大的差距,更何况农民工子弟学校在参加全国统一升学考试中的资格问题尚未明朗,这就更让到农民工子弟学校就读成为“鸡肋”,大多数流动少年最终还是不得不选择放弃学业。这些辍学在家的少年,由于年龄小、文化程度低,想在城市谋得一份工作困难重重,于是他们中的大多数成为游荡在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极易受到社会不良人员的影响,犯罪可能性大大增加。

2、法纪教育流于形式导致流动少年法律意识淡薄。

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理念已经倡导了多年,但是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之下,应试教育仍然是学校走不出的阴影,学校过分重视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普遍存在,却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甚至对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规范的教育也存在较大的缺口。尤其在条件比较艰苦的农村学校中,由于教学条件比较差,教学资源比较缺乏,学校在教好文化课的同时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资源去进行专门的法纪教育,这就导致孩子们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而一旦这些孩子随父母进城成为辍学在家的流动少年,他们接触社会不良影响的机会大大增加,而自身淡薄的法律意识又使他们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和自律能力,因此,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社会原因

1、社会教育和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流动少年更加处于管理真空地带。

流动少年的教育和管理并不只是他们父母的责任,而应当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责任,因为流动少年群体本身就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社会产物,而他们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教育和管理也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另外,父母在管教方面的缺位也使得针对流动少年的社会教育和管理制度显得尤为必要。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并没有建立起配套的流动少年教育和管理机制,一方面,人口的流动使得流动少年原户籍所在地的相关机构鞭长莫及,无法对他们进行管理和教育,另一方面,由于这些孩子“人户分离”的状态,城市也不将他们作为本地人纳入相关的管理教育机制中,这种两头都“踏空”的状态导致流动少年处于无人管、无人问的放任自流状态,管理和教育的严重脱节直接导致了流动少年违法乱纪现象的产生。

2、现代网络传媒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流动少年接触不良信息的机会增多。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快速普及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渠道,另一方面也为不健康信息的传播大开方便之门,在各种信息泥沙俱下的网络世界里,流动少年是最容易受到蛊惑的一个群体。他们因为缺乏父母的关爱而对外寻求精神寄托,网络无疑是最具吸引力的一个方式;他们因为年龄小、文化程度低而很难找到工作,于是网络成为他们打发无聊时光的一个最佳途径;他们因为接受的教育少,心智尚未发展成熟,法律意识淡薄并且鉴别能力也很弱,所以他们可能不加辨别的对网络信息全盘接受。这种种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形成合力,最终使网络成为部分流动少年偏离正轨、走向犯罪的温床。如有这样一个案例:晏某的父亲有严重家庭暴力倾向,其在对父亲的仇恨中长大,性格孤僻、多疑、冷漠、偏激,无人管教又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他整天混迹于网吧之中。在网吧里结交的“朋友”让没有家庭温暖的他感到了一点依靠,没有经济来源的他和“朋友”一起去抢劫似乎也成了顺理成章的事。结果晏某在15岁时就因犯抢劫罪被判刑二年,在刑满释放后仅几个月,又因故意杀人罪(未遂)、抢劫罪(预备)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一千元。

3、社会排斥导致流动少年容易产生心理阴影,进而可能引发犯罪。

由于制度政策和历史遗留等多层面的原因,流动少年在城市不可避免的会遭受“社会排斥”,这种排斥突出地表现在:由于消费能力和生活水平不在一个层面上,他们在社会交往上受到城市少年的排斥;由于昂贵的教育费用,他们基本受教育的权利从城市中被排斥出去。在心理最敏感的成长时期,这种仅仅因为出身于农民工家庭就要被社会排斥、被城市边缘化的现实给流动少年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他们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自卑感,而强烈的心理落差则会给流动少年造成长久且深刻的心理伤害,进而影响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容易引发犯罪。

三、控制预防流动少年犯罪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流动少年社会保障机制

流动少年随父母进城学习、生活、工作是城市化进程必然面临的问题,一味地将流动少年边缘化,将他们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不仅不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也不利于整个城市的均衡发展,相关机构可以考虑以居住时间等因素为标准设计一套流动少年社会保障制度。

一是要理顺流动少年城乡教育对接机制,将流动少年的失学率严格控制在一定比例内,防止其过早流入社会受到不良影响。可以考虑以社会办学缓解城市公共教育资源的紧张,但应对社会办学的资格和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流动少年受到正确的引导。

二是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提高流动少年生存就业技能有效减少因生存需求导致的犯罪。

三是对于因贫辍学的流动少年要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帮扶机制,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和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

(二)、构建流动少年国家监护网络

考虑到流动少年家庭不完整的比例较高,可以考虑以国家公权力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国家监护网络,以此来缓解流动少年的监护缺位问题。

一是国家直接设立专门的监护机构承担监护职责。其适用对象是那些父母双亡、入狱又没有其他监护人的或者其他监护人无法尽到监护责任的,被父母严重虐待的,父母有严重不良行为且屡教不改而被剥夺监护友的,虽有父母但家庭极端贫困的。这一机构负责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教养教育等,它的资金由国家财政拨款,当然也应充分利用社会捐助。对于那些家庭有条件但又不尽监护责任或被剥夺监护人资格但有经济条件的家长,应向监护机构交纳一定的费用。

二是委托审查合格的民间组织承担监护职责,民政和其他部门对其监护进行监督,并承担相关监护费用、给付一定监护报酬。

三是充分发挥社区作用,委托有监护能力并愿意承担监护职责的社会成员进行监护,民政和其他部门对其监护进行监督,并承担相关监护费用、给付一定监护报酬。可由社区有关部门牵头,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热心于未成年人工作的志愿者队伍,建立专门的帮教小组,对那些因监护人素质极端低下或留守儿童进行监护,主要工作是建立档案、定期家访、给予一定的物质帮助,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学习和心理的辅导,承担他们闲暇期间的教育,组织各种活动,让这些孩子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三)、强化基层社会组织在预防流动少年犯罪方面的作用

目前,居高不下的失学率和父母监护的缺位使大量流动少年游离于学校和父母的教育管理之外,所以加强基层社会组织在预防流动少年犯罪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应当立足现有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社会控制体系,将其扩大到外来人口居住的社区,将预防流动少年犯罪的工作与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

二是妇联、共青团等青少年工作机构和社会团体应深入流动少年集中的社区,帮助这些社区成立社区组织,招聘或培养专业的社工人员,建立流动少年登记管理制度,并协助公安机关清查社区娱乐设施,加强对网吧监管力度,维护社区秩序,净化社区环境。

三是基层社会组织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来加强对流动少年的道德和法制教育,动员广大“五老”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教工作,帮助其克服自卑的心理,培养在逆境中自强自立的精神。

第二篇:18少年犯罪调研报告

2018少年犯罪调研报告范文

青少年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走上犯罪的道路。本文将介绍2017少年犯罪调研报告范文。

2017少年犯罪调研报告范文一: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国家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青少年法制教育,并把其提到重要位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成长都十分关心。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就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进行教育,根本的问题是教育人。

并强调: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教育都要进行这一教育。江泽民总书记发表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再一次昭示了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亲切关怀和殷切希望。全面分析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揭示现阶段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揭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演变轨道和严重危害,进一步抓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对于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青少年违法犯罪主要是14周岁至25周岁的青少年为主。我们青山湖区作为一个城乡结合城区,有52万人,其中14周岁至25周岁的青少年大约有近万人,占到全区总人口的26%左右。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突出,已向低龄化发展。究其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而缺乏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则是一个重要方面。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养

成教育,需要从娃娃抓起,把住人生的每一个关口。因此,加强青少年的法律知识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保障他们健康成长是关键的一环。

一、多措并举,对青少年这一重点普法对象开展长效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近年来,区司法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积极组织、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主要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1、作为普法主管机关,积极组织、协调、指导各镇场、街道、园区,各区直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做好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工作。把青少年特别是在校生作为普法的重点对象,纳入普法规划,做到长规划,短安排。同时实行统一领导,分工合作,明确责任,充分发挥各科室的职能作用,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

深入开展。

2、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础建设。对法制课师资队伍、校外辅导员队伍和法制宣传队伍进行辅导,编印《未成年人保护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刑法》等宣传材料,提供给各中小学学习宣传。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新方法、新措施,协助有关部门在学校、农村、企业开辟法制宣传栏,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法律知识宣传专栏,定期出版法制宣传材料。充分运用大众宣传媒体,通过广播、宣传栏、标语等形式多样的方式,广泛进行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浓厚氛围。

3、利用法制宣传队伍,开展对青少年进行法律教育。我局通过法制宣传队伍这个有效载体,组织宣传人员深入全区各学校进行法制教育。先后宣讲了《宪法》、《刑法》、《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有关禁毒、道路交通等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在农村、社区等基层单位,通过送法下

乡等活动,结合学文化、学科技,对基层广大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

4、加强对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建设,对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的普法教育,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在我区文教路小学建立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并以此基地为中心以点带面,带动全区各中小学的青少年法制教育阵地建设。

5、针对青少年的特点,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法制教育形式。如法制文艺宣传、黑板报、法制录像、违法犯罪青少年现身说法、学生带法回家等多种形式,激发青少年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法律知识的实效。为提高和增强在校学生的法制观念和学法、知法、守法意识,净化校园环境,减少青少年犯罪,2017年3月29日下午,我局邀请了省劳教局女子所、少管所《青少年忏悔之声报告团》赴我区罗家一中做现身说法报告会,四名青少年罪犯李某、谢某、曾某和江某分别从吸毒、抢劫、打架斗殴等不同侧面讲述了自己的犯罪经

历,并对昔日的行为表示了深深的忏悔。在讲述过程中他们深刻剖析了自己犯罪的根源: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能辨明是非,不懂法,思想扭曲等等,并呼吁同学们能从他们的深刻教训中悟出人生的真谛,找准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要以身试法。2017年5月27日下午,我局又邀请了**市劳教所《劳教人员忏悔之声报告团》赴我区湖坊中学做现身说法报告会,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这两场现身说法会给同学们极大的震动,同学们纷纷表示从这几位少年犯的身上吸取了深刻的经验教训,受益匪浅。

6、建立健全法制副校长制度。全区所有的学校均聘任专兼职的法制副校长,负责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许多学校还开展军民共建警民共建活动,扎实开展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7、开展法律援助和法律维权活动,依法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我局通过开展普法和依法治校活动,不断提高广

大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并在基础上,组织、协调和指导各部门参与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也是保证他们公平、公正地利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我区建立区设法律援助中心、镇(街道)园区设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设法律援助联系点的三级网络模式,并于团区委就青少年法律援助成立绿色通道,实现了法律援助全覆盖,方便青少年就近申请法律援助。我区法律援助中心不断加大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使全区青少年基本懂得什么是法律援助,如何申请法律援助等基本知识。降低申请法律援助的标准,扩大法律援助的范围,使无收入的青少年都能享受法律援助,从而较好地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同时,法律援助中心、司法所积极为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帮助书写法律文书,联系委托辩护人等法律服务,为当事人家属排忧解难。同时还通过148法律服务专线,轮流值班,随时

解答青少年的法律咨询。

二、与时俱进、加强指导,进一步推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

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一项艰巨的长期工作,我局在工作中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规定》以及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落实五五普法规划,认真履行职责,制定落实措施,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和途径,扎实开展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1、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逐步把法制教育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在提高法制课质量上下工夫,确保取得实效。

2、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组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法制实践活动,如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知识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对青少年进行直观、生动、形式多样的教育。

3、完善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从政法部门选派政治觉悟高、有责任感、业务精、宣讲能力强的政法干警兼任法制副校长,协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4、依托社区,结合基层治安综合治理和法律进社区活动,把对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5、开展依法治校活动。通过制定各种制度,落实责任,保证学校有一个正常的教学秩序,把学校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加强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落实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各项措施,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保证青少年有一个安全、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6、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建设,依托基地开展法制教育。要完善法制教育基地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逐步实现规范化。

三、结合我区开展的社区矫正试行工作,对青少年罪犯开展教育矫正工作。

自2017年下半年全省试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我区按照省、市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我区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并于今年元月份顺利完成了社区矫正对象交接工作。在青少年罪犯社区矫正工作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为每一名青少年罪犯成立矫正帮教小组,并与其监护人达成协议,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协助监督管理责任人,并签订《协助监督管理协议书》,确保矫正对象远离犯罪,提升青少年矫正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同时切实提高个案矫正质量。

2、严格执行日常管理。因青少年服刑意识淡薄,服刑表现往往不稳定,在日常管理中更需要严格地执行社区矫正的各项管理制度。每周进行一次口头报到、每月进行一次思想教育、每月固定时间参加公益劳动,通过严格的管理培养矫正对象遵纪守法的习惯,将青山年矫正对象的重新犯罪的几率降到最

低。

3、强调思想和心理矫正。针对青少年情绪易波动,思想较幼稚、可塑性强的特点,强调心理疏导和思想沟通的作用。通过每周一次的电话汇报及每月的面谈、公益劳动和教育学习的机会,和矫正对象深入交谈,了解其心理历程和心理变化,并适时对症下药,予以耐心帮助,引导其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帮助其彻底告别过去的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

4、帮助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以青少年矫正对象最终独立走上社会为目标,督促其学习文化知识,提供学习技能的机会,帮其联系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

2017少年犯罪调研报告范文二:

2017年,**市人民法院共审结未成年人刑事案件24件34人,其中未成年人犯案件18件22人。案件数与20XX年同比下降17%,总犯罪人数下降21%(20XX年总犯罪人数为41人)。未成

年人犯人数上升14%(20XX年未成年犯为19人)。未成年犯案件中,盗窃罪为10件13人,聚众斗殴罪1件2人,容留他人吸毒罪3件3人,强制猥亵妇女罪1件1人,强奸罪1件1人,诈骗罪1件1人,非法拘禁罪1件1人。

一、青少年犯罪案件解析

随着当今社会传媒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识多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从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审理剖析,从中可以找出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基本对策。

1、盗窃犯罪占刑事案件的首位。总体分析未成年人盗窃案件在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中仍然居高不下,少年犯的身份主要是无业人员,这些人多数为初中或小学文化,由于没有一技之长,导致无法找到工作或好的工作,收入较低或

无收入,生活水平较差,经不住物质刺激和金钱诱惑,再加之法律意识淡薄,认为盗窃成本小、收益大,是最容易获取钱财的手段,往往一念之差走上盗窃犯罪道路。

2、团伙化共同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突出特点。案件数量下降但未成年犯罪人数却增多,说明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拉帮结派组成团伙犯罪。未成年人犯罪原因以外部影响占主导地位,而各种外界的不良因素中,不良交往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首要因素,不良因素所导致的往往就是团伙化犯罪。这些共同犯罪的成员有些是居住在同一区域或是以往的同学,平时闲荡在社会上无所事事,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极易惹事生非。由于生理、心理上的不成熟,他们遇事往往不辩是非,而是讲所谓的哥们义气或面子,一时冲动走上犯罪道路。

3、未成年人在毒品犯罪中占一定的比例。近年来,我院受理的涉毒案件

有贩卖毒品、容留吸毒案件,主要是容留吸毒罪。从容留吸毒收案数量上看,2017年有3件3人,占少年犯总人数的%,占未成年人犯案件的%。吸毒案件对青少年危害极大,社会后果严重。

4、新型犯罪不断呈现,预防犯罪需与时俱进。如诈骗罪1件1人,该案实为多人电信诈骗,该未成年人罪犯早早辍学,提供银行卡并协助取出诈骗得来赃款。近几年来,闲散未成年人犯罪比例正逐年上升,特别是农村闲散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突出。这些闲散人员大多是不良未成年人,初中毕业或因不良行为被学校劝退或因无心学习而辍学,这些人员离开学校融入社会,成为社会闲散青少年。加之监护人忙于生计疏于监管和教育,这些有不良倾向、爱好的未成年人一旦游向社会,由于本身心理上的脆弱以及性格脾气相投等,很难抵抗社会不良的诱惑,极易结伙进行盗窃、诈骗等犯罪。

预防闲散未成年人犯罪的关键在

于切断他们与社会的不良交往,及时对他们的偏差行为进行有效的矫治。社区工作人员及相关部门要掌握整个社区闲散少年情况,制定措施预防犯罪,帮助闲散少年改正自身不良习惯,找到自己发展方向。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

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个人因素。

社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受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思想的影响,一些青少年形成了消极的人生观、扭曲的价值观、颠倒的荣辱观、错误的婚恋观,继而导致违法犯罪。一些腐朽的精神文化产品,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毒害着人们的思想,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严重诱发着青少年犯罪。如黄色、暴力、恐怖影视、书刊等导致犯罪。娱乐场所不健康因素导致犯罪。不良社会交往导致犯罪。

学校因素的影响:学校是培养青少年的重要场所,教育是主导力量。然而,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工作中,学校、老师为了成绩、为了升学率,存在着注重抓学生的知识学习、忽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倾向。少数教师对犯错误的学生动辄训斥、挖苦、强制采取惩罚,严重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个别学校干脆把犯了错误的学生赶出校门,放弃学校的教育责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接触社会上的不良影响,这些都给学生的品德不良发展留下了重大隐。

家庭因素的影响:家庭,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是人生的第一站。父母、亲人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的教育是一个人顺利实现社会化进程的基础和先导。但是在现实中,一部分家长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方法措施不当,有的表现为以孩子为中心,溺爱、使孩子任性、为所欲为;有的家长对孩子打骂训斥过度,使孩子对家庭缺乏感情;有的让孩子放任自流,一概不管,其结果使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受到不良影响;一部分

父母关系不和、离异或家庭成员非自然缺损、父母长期在外地打工等,容易造成青少年出现心理障碍,在心理上造成无法弥补的损伤,以致出现心理发展上的障碍和失调,影响其健康成长。

以上这些因素,警示我们在净化社会环境的同时,应及时矫治青少年心理上的缺陷,加强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对策及建议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调配合,齐抓共管,从苗头抓起,抓紧抓实,才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一)加强法制教育。组织公检法司等单位的青年志愿者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开展法制宣传,采取多种形式,如举办专题法制讲座进校园,模拟法庭进校园,参观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等活动;邀请犯罪嫌疑人现身说教等形式,提高青少年 的法制意识和自护能力。

(二)学校要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教书育人的水平。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给予青少年(特别是学困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配备心理学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引导青少年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社会各界要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创造全社会遵纪守法的良好环境。针对社会上的负面环境影响,应当加强网吧、出租屋、小书摊、棋牌室等这些地方的查处打击力度,从严管理。同时妇联、团委等组织要注重组织青年志愿者与学困生结对帮扶,对他们生活上予以关心、学业上予以辅导、心理上予以引导,全社会创造出关爱青少年的良好氛围。

(四)做好闲散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工作。多年来的工作实践表明,社会中的闲散青少年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高危群体,也是基层组织做好预防青少年违

法犯罪工作的重点。社区要采取摸底排查、建档立卡、帮助教育等切实有效的措施,掌握闲散青少年的状况,做到生活上帮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就业上扶持,探索建立社会闲散青少年信息管理方法。

第三篇:流动党员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截止到x年x月,x共有流动党员6人,其中流出党员6人,流入党员0人,流出党员占党员总数660人的1%。其中:外出务工党员全部是男性,共计6人。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3人、35岁到45岁2人、45岁到55岁1人;学历结构为:高中学历4人、本科2人。分布情况为:省内5人,省外1人,均是外出3个月以上流动党员。

二、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流动党员流动方位很难掌握

由于外出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因此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外出党员的去向。一是有的基层党组织对外出党员管理认识不到位,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全,导致流入和流出党员无登记,使部分党员“来去自由”。二是有的外出党员由于情绪心态和家庭等情况对党组织报有怨言,逐步疏远了党组织。

(二)流动党员党组织活动不好开展

一是外出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无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二是流动党员因怕受约束,不愿暴露党员身份,不说自己是党员。有的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外出期间对原党支部的工作不闻不问,不能正常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由此造成外出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

(三)流动党员管理存在不足

由于党员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对于外出党员都难以落实,致使外出党员疏于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党章规定的“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要求难以落实。

(四)流动党员组织隶属关系难接转

流动党员的接转组织关系程序较多,繁多的接转程序导致党员不情愿心态,有的成为了口袋党员。

(五)流动党员身份不好确定

一是要了解流动党员的身份,只是靠本人自己说,没有有关的证明材料,党组织难以确定其身份;二是有的党员在私营企业务工,由于工作时间紧和工作量大原因,没有时间参与党组织的活动或不愿暴露党员的身份。

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认识,抓好教育

一是要求外出党员要主动与所在地区党组织取得联系,按规定及时转移党组织关系;二是对未能及时转出组织关系的,要出具《流动党员活动证》,要求党员自觉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所在党组织的活动,按期交纳党费,完成党组织任务;三是要求流动党员主动通过适当方式与党支部保持联系,每季度汇报一次以上在外的思想、生活、工作、学习情况;四是要求外出党员返乡时及时与支部联系,如实汇报外出期间的情况,把《流动党员活动证》交支部查验。

(二)建章立制,强化约束

要把外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关措施、办法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外出党员管理机制。一是政治和道德观念教育;二是建立流动党员档案。对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外出时间、地点、就业情况、工资报酬、参加流入地党支部的活动情况等情况要有详细的记录;三是建立联系制度。党支部要确定一名正式党员的预备党员,流入地党组织要提供其现实表现情况,原所在党组织要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做好跟踪考察工作。

(三)创新载体,发挥作用

要把流动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好、组织好,促使带富一方群众,搞活一方经济,必须寻找活动载体,充分发挥他们在经济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组织要在每年春节期间和借党员回家之机,召开党员座谈会,向他们介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报家乡出流动党员的家庭解决一些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为外出务工党员送去组织的关心,充分体现党组织的温暖。

(四)加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

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业的流动党员,组织关系多数的在原支部。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组织,有利于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仅能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又确保了企业团组织、工会组织等能够发挥正常作用,促进企业沿着健康正常轨道发展。

(五)流入地是流入党员的管理重点

流入地党支部要与流出地党支部取得联系,掌握流动党员的情况,建立流动党员档案;流入地党组织要把流动党员吸纳到邻近的一个党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以及学习培训,同时协调好流动党员与用工单位的关系,处理好劳动和学习的关系,让流动党员既安心工作赚钱又可以正常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尽量让每个党员找到自己的一个“家”,避免党员游离于党组织之外。对流入本地居住或工作3个月以上并持有《外出流动党员活动证》的流动党员,本地要负责登记备案,编入一个党支部或党小组过正常组织生活;在本地居住工作6个月以上,而没有办理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的流动党员,其工作单位党组织或其居住地党组织要督促其办理组织关系迁移手续;对持有《外出流动党员活动证》的外来流动党员,按有关规定做好组织关系转接工作。

(六)对务工经商党员上级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流动党员的流入管理十分重要,但很难解决党员的真实性问题和不暴露党员身份的问题。一要进一步加强“流出地”对他们的管理;二是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必要的联系,形成管理网络;三是加强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切实解决流动党员“流出地管不到,流入地管不了”的情况。

第四篇:流动摊点调研报告

**县城区流动摊点管理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人口日趋增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流动摊点数量逐年增加。大量流动摊点在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给部分居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城市市容环境、交通秩序、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利影响,甚至成为了城市管理顽疾。流动摊点管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城市管理的难点。在具体管理当中,经常陷入整治、反弹、再整治的恶性循环,加深了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如何加强流动摊点管理,在城市的面子与群众的肚子之间达成平衡,对此我们深入开展了调研。

一、基本情况

我县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处,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44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9.95万人,城镇从业人员4.83万人(参见2014年4月11日**县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城区规划面积26.7平方公里,城区新建街路50多条,84公里。有东升市场、华宝商贸服务中心、西关市场、安居公寓便民市场、砚峡小区便民市场、上亭便民市场等6个专业化综合市场。有固定停车场4处。有临时停车场22处,10处有偿使用。有城镇注册企业205户,各类个体工商户3028户。经2015年1月全面摸排和不完全统计,城区共有各类流动摊点535处,其中,大型机动车车载摊点98处,三轮摩托车车载摊点134处,人力三轮车车载摊点94处,餐饮烧烤摊点84处,其他流动摊点125处。

二、流动摊点的特点

1、区域的敏感性。流动摊贩主要出现在居民区、学校、市场周边及广场、商业区等人流量较大的敏感地段。由于城市建设不断延伸,新城区配套设施不完善,服务功能不健全,目前以旧城区居多(陈矿路以东)。从分布区域上看:居民区周边占29.4%,学校医院周边占16.1%,市场周边占19.8%,广场周边占7.2%,主要商业区周边占24.9%,其他占2.6%。

2、人员的复杂性。流动摊贩人员主要有四类:一是下岗失业人员。二是外来务工人员。三是近郊进城农民。四是其他人员(包括残疾特困人员等)。成分复杂,经常拉帮结派,不服从管理。从人员组成上看:无业人员占37.5%,外来务工人员占43.7%,自产自销农民8.7%,其他人员占10.1%。

3、种类的多样性。流动摊贩经营品种以果蔬、小吃、夜排档、日用品及服装类为主。还有一些有店面的经营户为招揽生意,占用门前公共场地、道路展示经营商品,形成店外店,经营种类以店外加工、五金生资、副食百货等小店面为多。从经营种类上看:果蔬占38.4%,小吃占9.2%,夜排档占10.3%,店外店占20.8%,日用品、小饰品占9.5%,服装类占8.9%,其他占2.9%。

4、时间的阶段性。流动摊贩一般出现在早、晚上下班,学生上下学等高峰时段和法定节假日、逢集日期间,并随着天气变化而变化。从经营时间上看:早晨占20.5%,中午占42.7%,夜间占33.6%,其他占3.2%。

5、摊点的机动性。在从便从利心里的驱使下,大多数流动摊点位置不固定,为了避免城管部门的处罚,大多以车载形式售卖商品,打游击战,哪个时段、哪个地点人流量大,便在那个地方占道经营,经营工具简单方便,成本较低,流动性强。使城市管理执法者,对此无从着手。

三、流动摊点的主要危害

1、蚕食道路,影响交通安全。近年城市道路建设发展很快,但仍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机动车辆的需要,城区一般道路平均宽度8米左右,车载商品车辆(以轻卡为例)一般宽度2米左右,在出行高峰期,若占道售卖商品,车周最少围绕群众1.5米,加一侧停放车辆宽度1.6米,道路通行宽度不足3米。城市道路不断被流动摊点蚕食,极大妨碍了城市道路交通,给市民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流动摊点聚集的场所也是交通事故频发区域。

2、污染环境,扰乱居民生活。流动摊点经营严重的地方,噪音超标,乱堆乱倒垃圾者甚多,尤其早夜市排放的油烟油污、遗留的餐厨垃圾、果皮纸屑、塑料袋等对环境造成了污染,特别是居民区周边的露天夜市经营时长,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休息,居民反响很大。

3、破坏秩序,存在安全隐患。流动摊点经营所出售的商品、食品,多数是非合法正常渠道进货,三无产品、假冒伪劣商品随处可见,而出售的食品往往未经检疫,其卫生状况之差不言而喻,质量安全、卫生安全得不到保障,而且极难查获;这些商贩既无营业执照、又不能定点经营,随意定价无序经营,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4、影响形象,破坏城市品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城区环境越来越优美,道路越来越宽广,正以崭新的面貌向人们展现她的靓丽风姿,但占道经营行为使原本宽敞、整洁的街道拥挤不堪,肮脏不堪,使城市魅力大打折扣。

四、流动摊点存在的原因

1、基础设施相对缺乏。随着城市不断发展,部分居民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一些新建小区就缺乏就近购买农副产品和日用商品的市场,给居民的正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为流动摊点、自发市场提供了需求空间。

2、进场经营成本较高。由于农贸市场摊位费超出部分经营者的承受能力,同时市场内人流量不大,如果蔬等部分商品保鲜期有限,难以满足经营者需求,尤其是大多数农民自产商品售卖期限不固定,造成部分经营者不愿入市经营。

3、价格便宜购买便利。流动摊贩经营的商品种类齐全,价格低廉,购买方便,因而居民不用绕远路到专业市场或超市购买,即可满足一般家居生活需求。因此,清理取缔流动摊点,就当地居民也不理解,不予支持,有的甚至持敌对态度。

4、审批管理衔接不够。在对沿街经营户的审批上,存在着审多管少甚至只批不管的现象,没有紧密结合申请人的实际情况,一些店面根本不具备基本的经营条件,如部分业主在很狭小的店面里从事餐饮、铝合金加工等。

5、管理力量配备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管理要求日益提高,城管执法力量配备不足,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执法力量捉襟见肘,人均管控区域不断扩大,现有力量已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影响了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工作的有效开展。

综合以上原因,加之如**等地外来商贩,打着少数民族旗号,乱摆摊设点,扰乱城市管理秩序,使城区流动摊贩的数量日益增多,乱摆乱放现象比较突出,管理尺度难以把握。流动摊贩具有便民和扰民的双重性,摊随人走,流动性、反复性非常强,有明显的聚集性,有法不责众的免责心理,社会各界的看法不一,规范管理的难度不断加大。

五、流动摊点管理的难点

1、管理职能交叉,难以形成合力。城市管理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占道流动经营涉及到城管、工商、卫生、食药监、公安等多个部门,而政府职能的分工定位上存在交叉和混淆,大家都有权管,但是都不能独立解决,造成各自职能错位,往往是城市管理部门一家唱独角戏。一旦城市市容出现问题,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城管部门,而城管部门解决的都是现象问题,对深层次问题无能为力,经常是摁住葫芦浮起瓢,十分被动。

2、执法手段单一,缺乏有力支持。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人员在清理取缔出店经营、占道流动经营中,频频发生围攻、辱骂、欧打等暴力抗法事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违章占道弱势群体居多,无力缴纳罚款,只能暂扣物品,而暂扣过程中必然要发生身体接触摩擦;二是部分围观群众不理解、不支持,对弱势群体怀有同情,对执法人员怀有敌对态度,甚至妨碍执法;三是执法人员缺乏安全保障,一定程度上影响执法积极性。

3、职能范围较广,不能面面俱到。随着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实施,2014年在城管执法局成立后,从公安、工商、规划、环保等部门划拨7项管理职能,城市管理工作的任务更重、范围更广,在诸多管理事项中,坚持昼巡夜查的同时,针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和时段都需要定岗执勤才能达到管理效果,否则对违章行为人的游击战根本无法起到管理效果,而受到缺乏执法协勤力量的限制,牵制了城管执法资源,制约了城管其他行政执法领域的拓展。

六、加强流动摊点管理的对策建议

1、加快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建议在城市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等工作中,将综合性专业市场纳入整体建设规划,预留发展空间,合理土地储备,改变市场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根据城市地段、人口密度、分布特点和居民购买力水平情况分别设立适应不同群体的消费市场。对宜于市场建设的土地,及早规划,准确定位,争取尽快开发,或在物业小区或小区建设中将市场建设考虑进去,科学合理布局,从根本上解决占道摊点问题。

2、设置限时经营的便民市场。以不影响交通秩序,不影响市容环境,不影响居民生活、不影响卫生安全的原则,充分利用城市现有的公共空地和具备条件的背街小巷,按照合理选址,专业销售,限时经营的要求,设立美食一条街、小商品限时经营市场等,为买卖双方提供交易场所和平台。通过规划设置相应的便民市场,从而聚集消费人气,逐步疏导和取缔流动摊点。

3、强化部门联动的管理合力。流动摊点、占道经营管理问题涉及公安、工商、卫生、食药监、城管等多个部门。要建立健全城市管理执法联动机制,通过条块联动、部门互动,形成管理合力。特别是对严重影响交通秩序的流动摊点、马路市场,实行联合执法,依法予以清理取缔。同时,对一些长期店外经营的经营户,建议有关部门在证照审验中采取相应措施,对不具备经营条件的不予审验、续发。对一些车载流动摊点公安交警部门按照相关法规加大处罚力度。

4、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式,在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制的同时,争取县新闻媒体积极支持配合,重点加强对市民文明经营、守法经营和理性消费、文明消费的宣传引导,加强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全面提高对占道经营违法性、危害性的认识,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管理环境。另一方面,增强专业市场的竞争力,建立科学的专业市场经营机制,不断适应市民生活需求和大众生活习惯,合理控制专业市场物价水平的波动,吸引周围消费人群。

总之,在完善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综合执法体系建设的同时,通过采取区域集中、人员集中、管理集中的方式,将流动摊点集中在若干相对固定的场所实行专业销售、限时经营,并通过一定的措施和制度约束,保障其经营秩序,不仅可以杜绝流动摊点,提高市容市貌,减少对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和群众生活环境的影响,而且规范管理,使得城市环境更加整洁、有序。同时,通过这种疏导机制,转化了摊贩与城管之间的矛盾,变成了共同管理的合作关系,从而实现秩序规范,市容整洁,关系和谐的治理目标。

第五篇:关于毒品犯罪调研报告

实习报告

2013年1月23日至2013年2月20日,我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到榆树市公安局刑警队实习,在刑警队实习期间曾多次接触毒品犯罪,在备勤以及休息时间,我着重关注了一下关于毒品犯罪的一些相关知识,根据自身了解与感受,在此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其中,传统毒品是指海洛因、吗啡、大麻、可卡因等已在全球滥用几十年的毒品;新型毒品主要指人工化学合成的致幻剂、兴奋剂类毒品,是由国际禁毒公约和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管制的、直接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使用后会使人体产生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后人体会对之产生依赖性的精神药品,如冰毒、摇头丸、氯胺酮(K粉)等。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 徒刑或者死刑。

一、毒品的危害

一方面,吸食毒品后能使人产生依赖性,难以戒掉;同时吸毒还是严重传染病特别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渠道,吸毒者常共用针头注射引起交叉感染,或是卖淫、嫖娼而传播艾滋病毒。从某种意义上说,吸毒比战争、地震、水灾、瘟疫等灾害更可怕、更残酷、更具毁灭性。另一方面,毒品犯罪耗费大量资财,诱发其它违法犯罪的产生。另外,吸毒人员为维持吸毒需要,许多吸毒人员走上以贩养吸、抢劫、盗窃、卖淫等违法犯罪道路,导致因毒品犯罪滋生了许多新的犯罪,给社会管理和安全稳定带来了更大的隐患和新的挑战。

(一)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 的艾滋病问题。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二)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二、吸毒的成因

人和毒品,一个是主体一个是客体,它们是构成吸毒行为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如果没有毒品对人体的作用,自然就不会产生吸毒行为。而作为主体的人之所以对毒品的诱惑产生两种不同的反应——拒绝诱惑或接受诱惑,是由人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决定的。主观因素是指吸毒者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客观原因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二者相互作用,使吸毒者在“人群中表现出特异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毒品本身的原因

毒品之所以禁而不止,主要是由于毒品作用于人体神经系统后产生药物依赖造成的。所谓药物依赖即人们常说的“毒瘾”,是指人们由于经常使用毒品而形成的周期性极度兴奋状态,这种兴奋状态只能靠补充新的毒品,否则将使吸毒者遭受到一系列难以承受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毒品的药物依赖有两个方面:毒品的生理依赖和毒品的心理依赖。

1、毒品的心理依赖

毒品作用于人体后,使人的精神和情绪发生改变,甚至能够使吸毒者体验到一种异常欣快感。这种异常欣快感不仅使他们摆脱了现实的烦恼、紧张、低落的情绪,而且还使他们在感觉天地里进行了一次“美妙的幻游”。由于多数毒品有耐药性,吸毒者必须不断加大剂量才能重新体验到吸毒的快感。但大剂量使用毒品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然而毒品给他们带来的感觉太美妙,驱使他们不借任何代价重新摄入新的毒品来重复毒品带给他们的美妙感觉。吸毒者对毒品的这种饥饿感即是医学上所说的心理依赖。不同类型的毒品对人体神经系统的作用不同,吸毒者对不同类型毒品产生的心理依赖的大小也有所不同。

2、毒品的生理依赖

毒品的生理依赖是指吸毒者长期使用毒品后,习惯了毒品作用于他们的感觉。他们必须依靠补充新的毒品,一旦戒断毒品将使他们遭受到一系列难以承受的生理反应。不同类型毒品的戒断反应不同,程度也不一样.因为戒断毒品给吸毒者带来了难以承受的生理反应,所以一旦吸毒上瘾,他们就很难摆脱毒品恶魔般的纠缠。此外,难以承受的戒断反应也为毒瘾治疗设置了难以越的障碍。

(二)人的主观因素

在吸毒者中,以医疗治病为目的而染上毒瘾的不乏其人。众所周知,罂粟有镇痛、镇静和止泻之功效。有的人就是为治病“吸了几口烟”而染上毒瘾,悔恨终生。在我国农村,不少人把自己栽种或买来的罂粟加工制作成小药丸,以备病痛时服用。但是,由于缺乏严格的控制和科学的使用方法,很多人便在治病的同时又染上了毒“病”,欲拔不能。

在众多吸毒者中,受人引诱而开始吸毒的人占有最大的比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人们对毒品的危害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同时对那些以隐蔽手段送上来的毒品也缺乏应有的警惕。从根本上讲,此类吸毒人在最初对毒品是持排斥心理的,但当其吸毒成瘾后,有的便甘愿在烟雾中沉沦,另有的虽然悔恨交加,却常常是欲罢不能了。

人是一切行为的主体,所以任何行为的产生无论是正常行为还是偏离行为,作为个体的人都要为他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个体的人是由生理和心理两部分组成的,它们是人们行为的准备过程。吸毒作为一种偏离行为是由人们生理病变和反常心理活动引起的。科布尔的研究表明,在被调查的吸毒者中,有86%的人在吸毒以前就是精神不正常者,日本对因毒品犯罪而被判刑的人进行诊断的结果是,精神不正常者、意志薄弱者和有精神病变的男性为55.6%,女性为58%。由于人们的心理、生理变化不同,构成丁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正因为这种差别,使人们共同面对毒品“诱惑”时产生完全不同的反应。

(三)、吸毒的客观因素

吸毒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指社会环境,具体地说就是指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的综合发展对人体社会心理、社会行为产生的影响

1、享乐主义助长了吸毒之风

2、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精神和心理压力

经济加速发展带来的一个后果是人们生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随着人们生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紧张程度也随之增加。为了使紧张的心理得到宣泄和缓解,吸毒便当为一种选择,这是因为毒品具有兴奋神经、缓解心理紧张的作用。

3、极端个人主义膨胀

极端个人主义,是导致人们心理压力加大、享乐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个人主义是美国和西方社会中起支配作用的伦理道德原则。个人主义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个人自由、自我奋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贩毒的动机

贩卖毒品是刑法规定的十二种毒品犯罪中最主要、最严重的毒品犯罪,也是危害社会最大的一种犯罪。可以说,其他毒品违法犯罪行为都与贩卖毒品有关或者是为了实施贩卖毒品而产生的。从我市被查获的贩卖毒品案件看,90%以上的贩毒者为盐城本地人。深入研究其贩卖毒品的内外在诱因,对从根源上遏制毒品泛滥,增强其犯罪早期的社会预防性和打击各种毒品违法犯罪研判的针对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偏常的金钱物质需要,是贩卖毒品动机生成的心理动因

心理学表明:“人的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需要上升为动机并驱动人产生行为”。一般来讲,人们在正常的社会环境当中都有一定的行为准则,这个行为准则某种程度就是“是”与“非”的界限,人们的需求所产生的行为动机正常就被界定在这准则之内。而贩毒者,我们通过一系列个案调查表明,不论男女老少,他们人生观、价值观都已严重扭曲,懒惰怕苦,不思进取,又追求超越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条件的物质享乐是他们的共性特征,他们对金钱物质的欲望明显与众不同,偏离常人。这种偏常的金钱物质欲望一旦上升为主导需要,就会成为推动其去积极行动以满足自身内在需要的动机。在这动机的强烈驱使下,就会千方百计的寻找既不要付出多大的辛劳,又能迅速“致富”的捷径。因此,贩卖毒品的高额利润牢牢的吸引了他们的目光。在苏南、上海等地,1克海洛因350元左右,1粒摇头丸30元左右,贩卖到盐城就分别上升到1000元/克、100元/粒左右,如果从云南、四川、广东等地进货,利润空间将更大。内在对金钱物质的偏常欲望和外部可能实施的条件和目标,强烈驱使着贩卖毒品心理动因的形成。

(二)、法制道德观念淡漠,是贩卖毒品犯罪形成的思想基础

从我们几年来实际办案中可以看出,贩卖毒品的人一般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未经改造好的刑满释放人员,回到社会恶性未改,贼心不死,毫无悔过之心,并对社会有一定仇视心态;第二类是四十岁以下的一些社会闲散人员,他们无固定职业,游手好闲,不思正道,总希望天上掉“馅饼”,对自身的境况埋怨政府,埋怨他人,埋怨社会,有强烈的不满情绪和妒嫉心理;第三类是吸毒成瘾人员,这些“瘾君子”染上毒品后,对每日上百元,每月数千元的毒品高额消费,无法长期承受,强烈的“毒瘾”迫使他们想方设法去筹措毒资。于是威逼亲人,敲诈朋友,偷盗抢劫,坐台卖淫等手段无所不用,有的走上了“以贩养吸”的岐途。这三类人透析其深刻的思想根源,都有比较共同的特性,一是受教育少文化水平低,绝大多数为初中、小学文化程度。他们的思想、思维方式偏激,对社会一些事物、现象不能客观、辩证地分析评价,对自身的状况不能清醒理智看待,对自己的行为控制力较差,是非不辩,好坏不分。二是亲情、友情关怀少,生活交往圈子较为灰暗。这类人群一般都有违法犯罪劣迹,且不思悔改,亲人朋友对他们的帮教劝导收效甚微,一定程度上伤透了亲朋的心。因此,对他们的关怀也日益减少,他们自身对这种人世间最珍贵的情感,也日渐淡漠,有的冷漠的让人心寒。在这种缺失温情亲情生活环境下,新交往的往往都是一些不务正业、趣味相投的狐朋狗友,相互间的长期往来,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其思想蜕变。三是接受社会性教育少,法制观念,社会道德观念十分淡漠。由于他们长期闲游于社会,接受有组织的较为规范的教育几乎为零,对社会面的经常性的宣传教育也充耳不闻。他们的思维、行为都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社会、家庭无所谓责任感,法律、道德概念在头脑中非常模糊。这些负面因素,构成了其毒品犯罪动机的思想基础。

(三)、毒品消费市场不断扩展,是毒品犯罪动机形成的外在诱因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些西方不健康的社会观念、丑恶的社会现象和腐朽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的对我国社会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冲击。其中,毒品问题也在我国禁绝30年后又死灰复燃,并从最初在西南数省的过境走私和贩运逐步扩展到全国各地,出现了不同程度制造、贩卖和吸食毒品的现象。特别是到了90年代,摇头丸、冰毒、氯胺胴(K粉)等新型毒品的出现,进一步剌激了毒品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展。就我们榆树市,自97年成立禁毒支队普查登记在册吸毒人数仅15名,到目前已猛增至800余人。按照国际习惯的理论推算,一个显现的吸毒人员背后有3至10名未经查获的隐形吸毒人员,我们按保守的5倍推算,盐城就有4000多名吸毒者。每人日均吸食一次海洛因按0.05克计,每天全市毒品需求量就达200克左右,按每克1000元,日均消费达20万元。如再加上吸食摇头丸、冰毒、K粉等新型毒品的消费,日均耗费则远远大于此数。贩毒犯罪活动造就了成千的吸毒者,不断增多的吸毒者又刺激毒品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展,从而极大的诱惑着毒贩们去铤而走险获取暴利。

综上所述,打击贩毒犯罪活动,有效的遏制毒品泛滥,不仅需要我们公安部门不断增强缉毒破案的打击力度,更需要全社会各方力量对这类高危人群的帮助、教育和关注,尽可能堵绝贩毒犯罪于萌芽状态,尽可能减少贩毒活动的滋生。

四、毒品犯罪的预防

毒品的危害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全稳定和健康发展的公害,禁毒工作已经不仅仅是公安、边防、海关等传统意义上禁毒职能部门的事,需要动员和利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开展禁毒专项行动,不断打击毒品犯罪活动。

(一)加强禁毒宣传。目前,毒品的严重危害性尚未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一些地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高度重视,在毒品犯罪的防控上还没有形成一整套有力的措施。禁毒宣传社会化程度高,综合性强,需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单位、场所等协力支持,发挥各自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大力开展禁毒专项行动。

(三)加强对走私、贩运毒品打击力度。毒品犯罪中,贩毒者是联系沟通毒品的种植、制造和吸食者的桥梁和纽带,没有贩毒者,毒品的非法种植、制毒场所和需求市场将失去存在的条件和基础,贩毒者是毒品犯罪中的罪魁祸首,应是毒品犯罪中的重点打击对象。

(四)严厉打击制毒犯罪。要从制毒的原料、资金、设备、技术人员、制毒窝点等着手,社会各职能部门联动,加强对制毒的原料、相关设备、麻醉、精神药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管控,对违反规定的,必须严厉查处,对造成损害后果的要严格追究,对擅自运输和非法贩卖、制造的要严厉追究其刑事责任。

(五)从社会层面减少弱势群体毒品犯罪的滋生。在我国,城市社会保障整体水平较低,导致许多无业人员和下岗人员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走上了毒品犯罪道路,从这个层面上说,禁毒与解决生活困难是我国毒品犯罪不可回避的命题。在城市要提高福利、社会保障水平,政府积极为无业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解决生活之忧。在农村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解决贫困人员温饱,要加强政策倾斜力度,使他们面对毒品犯罪高额利诱不参与,有效杜绝毒品犯罪在弱势人群中的滋生。

(六)开展多种形式戒毒。包括自愿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等各种方法。

(七)加强国际禁毒合作。毒品犯罪已经是世界性问题我国周边国家有大片的毒源,国际贩毒组织向我国渗透是必然的,要遏制毒品犯罪,就要加强国际间禁毒执法合作,完善国际禁毒合作机制,积极参加国际毒品问题的会议,有助于打击和破获较大的国际贩毒案。

下载关于流动少年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流动少年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少年犯罪调研报告

    对我县青少年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07春法学专科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近年来,由......

    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研报告

    当今,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越来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有详尽的了解,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认真......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专题调研报告

    流动党员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党内新群体,是党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

    流动党员管理调研报告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人才流动范围也随之广泛深入,襄阳市人才中心人事代理的流动党员数量在......

    流动党员管理情况调研报告(范文)

    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的思考与对策佳阳畲族乡党委组织办2011年8月25日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日趋频繁和广泛,农村党员的流动性也在不断增大,流动速度加快......

    农村劳动力流动调研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这种被称之为打工经济的新型经济为发达地区提供了源......

    农村劳动力流动调研报告

    农村劳动力流动调研报告 东升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朱林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成为新型打工经济的主导,为沿海发达地......

    黑社会性质犯罪调研报告(模版)

    一、 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现状 我国黑社会性质犯罪萌芽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这时的黑社会是以大量的犯罪团伙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