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17:1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研报告

当今,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越来越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必须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状况有详尽的了解,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进行认真的调查。最近,笔者对2008年**区人民法院审结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了调研,希望能为**区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政策提供基础资料。

一、犯罪概况

和特点

2008年,**区人民法院共计审结未成年人犯罪案件88件,未成年人犯罪人数130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占全院审结案件数量的8.74%。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以下特点:

(一)从犯罪类型看,种类呈现多元化

未成年人犯罪涉及刑法四大类10个罪名。抢劫案件32件,盗窃案件23件,敲诈勒索案件6件,诈骗案件1件,故意伤害案件15件,强奸案件2件,寻衅滋事案件13件,聚众斗殴案件2件,交通肇事案件1件,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1件。

(二)从犯罪形式看,共同犯罪较多

未成年人共同作案的犯罪案件43件,占全部案件的48.86%。未成年共同犯罪案件中多数是偶合性的共同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人之间往往是邻居、同学、朋友的关系,相互感染,在人多势众的心理影响下,相互纠合在一起实行犯罪;少数是结伙共同犯罪,不少未成年人,在他人的纠集下,结成团伙,连续作案,流窜作案,犯罪目的明确,暴力倾向明显。

(三)从犯罪手段看,成人化特征明显

未成年人有意识地模仿媒体上的犯罪方法现象较多,作案前精心策划,作案时手段老练,作案后毁灭证据,伪造现场。有的未成年人利用网络、通讯工具和电子设备作为作案工具,犯罪手段现代化。

(四)从身份性别看,男性居多,在校生数量较大

130个未成年犯罪人中,女性仅6人,在校生31人。男性犯罪人中,闲散人员较多。在校生多为职业中学和民办学校的学生。

(五)从犯罪年龄看,低龄化趋势明显

130个未成年犯罪人中,14至16周岁的占到18人,且有数个犯罪人刚满14周岁。

(六)从犯罪结果看,社会危害严重

15件故意伤害案件中,致人死亡的案件为3件。抢劫犯罪案件中,将被害人殴打致伤的案件较多,且不少人实施了多次抢劫行为。

二、犯罪原因分析

(一)未成人本身的原因

未成人认知能力低,受暗示性强,情绪不稳定,易受情景感染。缺乏独立评价能力,行为方式具有模仿性,未成年人文化知识水平较低,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和别人的品质和行为,思想简单,行为盲目,因而喜欢模仿他人。视为潇洒有风度。好奇心强,喜欢录求刺激,少年时期,人心理上探求能力和好奇心也加速发展,因而他们好动、好问、好奇。对什么事情都想去试一试,有时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会作出不顾后果的冒险行为,甚至产生犯罪的动机。精力过剩,缺乏支配力,少年迅速的生理发育,大大增强了他们的体力活动量,而心理水平的提高却相对缓慢一些,这就使得少年缺乏调节和支配自己活动的能力。处于少年时期的末成年人,生理发育加速,特别是性的发育逐渐成熟,给末成年人的心理发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如把握不住,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二)家庭原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诸因素的缩影,家庭教育、熏陶,环境好坏,对青少年成长至关重要,家庭的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1)家庭不健全,对子女失于管教。不健全的家庭往往家务负担重,生活紧张,愁苦多。子女往往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得不到应有的关怀,享受不到应有的欢乐。(2)家庭无力管教子女。这类家庭完整、父母健在,但往往由于父母只顾自己的工作或享乐,无力顾及子女。还有一些家庭一方或双方作风不正,文化水平低,对子女疏于管教,或粗暴野蛮体罚性教育,或放任自流,有的家庭本身就是个“五毒”俱全的场所,孩子耳濡目染,养成不良恶习。(3)家庭管教不当。现在独生子女较多,有些家庭过于溺爱子女,助长小孩任性,放荡不羁。

(三)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的失误也能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学校通常是负责照顾刚脱离家庭保护伞的孩子的第一个机构,是孩子适应社会的重要媒介之一。学校教会学生接受由陌生人制定并执行的种种规章制度和各种技能,教会学生在制定和执行制度的专业人员的指导监督下,与伙伴展开智力和体格竞赛。然而,学校教育也存在多方面的失误,并没有真正的、完全的为青少年们提供一个完全适应所有青少年心理的学习环境,其失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l)学校制度存在弊端,学习的内容与现实脱节。对于青少年犯罪学生来说,学校和学习如同他们司空见惯的其他东西一样,是一种对现实的歪曲,学校加剧了他们与同学的分歧,

第二篇:关于未成年人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

未成年人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祖国的希望所在,他们能否健康成长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没有跟上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步伐,未成年人犯罪逐步成为社会上较为突出的问题。笔者在我区法院、检察院、关工委的协助下,对近两年全区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做了专题调查。根据调查,我区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表现在未成年人犯罪主体上,一直以非无锡籍外来人员犯罪为主。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仍然面临严峻的形势,任务仍十分艰巨。现将我区近两年间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查分析如下: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特点

1.外来青少年犯罪仍居高不下

外来青少年犯罪率高,是社会的一大问题。由于外来青少年大多因父母来锡打工而流动,因此他们大多缺少家长监管,也得不到高质量的教育,甚至有的因过早失学、辍学而游荡在社会上。外来青少年道德修养低下,法制观念淡薄的现状,使他们极易走上犯罪道路。依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各个街道的未成年人犯罪人员中外来人员占据大多数,造成了社区完成“创建零犯罪社区”目标的巨大压力和挑战,急需走出当前工作窘境。

例如:唐某某、周某某等6人,他们常年闲散在社会上,参加了被告人张俭峰(34岁、公司法定代表)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参与聚众斗殴、寻衅滋事、非法拘禁、开设赌场等犯罪活动。该犯罪组织共15名人员被判处刑罚,其中包括上述6名未成年人在内共10名是闲散未成年人。

2.犯罪组织形式呈团伙趋势

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定年龄是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该部分人群由于年龄较小,生理和心理均未发育完全,意志不坚定,实施犯罪特别是暴力犯罪时,身薄体弱,有一定的心理压力,倾向于三五成群结成团伙犯罪,以虚张声势,互相壮胆。例如:闫某晚上在某迪吧跳舞,见到宋某与女友跳舞又唱又跳,看不顺眼,便纠集刘某等5人,手持棒球棍、钢管等作案工具,对宋某头部猛打,致使其头部5处创伤,创口最长一处达7.5厘米。其中闫某等5人是未成年人,均被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未成年人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方面受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和良好社会环境的影响,能够在“中国梦”的指引下全面发展,成为栋梁之才;另一方面又受到各种社会矛盾和消极因素的影响,有些未成年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经过调查,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原因。目前我国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只能保证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教育,初中以后升不上高中的学生大有人在,这些孩子书读不了,也工作不了,在这个教育“空白”的成长阶段,未成年人浪迹社会,容易学坏,造成犯罪,危害社会。

2、学校原因。学校在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上负有重大的责任。而目学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教育导向错误,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现象较为普遍。最近几年虽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口号,在应试教育的模式没有真正改变的情况下,从教师、家长到学生,没有一方会接受所谓的素质教育。二是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一些教师对学生缺乏爱心,不尊重学生的人格,甚至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降低了教育的效果。三是法制教育不健全。很少有学校制定专门计划来实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校外恶势力趁机渗入校园,发展、拉拢学生,加剧校园治安环境的复杂化,诱发未成年人的犯罪行为发生。

3、家庭原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孕育着社会的成长和发展,是未成年人初及社会化的重要场所,父母通过教养子女来塑造其行为规范,引导其融入社会。而随着传统的家庭结构、家庭观念和家教模式的变化,家庭不再是所有未成年人的避风港,父母也不再是孩子们眼里崇拜的英雄,一些家庭父母为了生计,双双奔波在外,无暇管教子女,父母作为负担未成年人初次社会化的作用不断被削弱。其次家庭稳定性的弱化。各种离异家庭等“问题家庭”增多,不仅破坏了家庭稳定,而且造成家庭成员特别是青少年产生恐惧、焦虑和缺乏归属感,给家庭成员的学习、工作、生活留下了许多后遗症。

4、道德意志薄弱、是非观念模糊。未成年人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育期,可塑性很强,拒腐蚀的能力较差,如果受到外部条件的不良诱惑和熏染,就容易走向反面,形成孤注一掷、偏激浮躁、报复仇视等心理,甚至沦入违法犯罪的深渊。未成年人的社会阅历浅,缺少必要的是非观念,往往以哥们义气代替朋友健康的友谊,与犯罪分子同流合污,不知不觉就造成了违法犯罪。二是易冲动。往往不能克制自己的情绪,感情用事,以致造成明知故犯的严重后果。

5、价值观念扭曲。由于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一部份未成年人形成了畸形的价值观:浓缩人生、老实吃亏、法不责众等错误的价值观,而互助友爱、无私奉献却被他们视为傻瓜,自私自利、唯权唯钱成为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不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必然导致不良的行为,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影响我国治安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为加强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治理,全社会各界人士都应该来关心这项系统工程:

(一)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领导

各级党政领导,应提高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重要性、迫切性的战略性认识。要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目标,协调好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和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发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参与此项工作。

(二)拓宽教育思路,让初中毕业生都有书可读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多一所学校,就少一所监狱”。为此,我们可以考虑把城市义务教育提高到高中阶段,同时,扩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规模,拓宽办学思路,国家和地方在宏观指导下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降低办学门槛,让各种性质的学校遍地开花,我们大可不必担心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最坏的学校也胜过最好的监狱,只有在数量上放开,让各种性质的学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一方面让适龄青少年有书可读,不致过早流入社会,增加犯罪机率,另一方面,也可形成竞争,优胜劣汰,逐渐产生一大批有质量的好学校。

(三)加强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

未成年人犯罪以盗、抢案居多,犯罪手段从语言威胁发展到暴力殴打甚至持刀伤人。暴露了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时的薄弱点,学校应将法制教育作为专门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对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法制教育。要推行从政法机关聘请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做法,协助学校加强法制教育。对流失社会的辍学生、双差生,要在了解和掌握辍学原因的基础上,主动配合学生家长有针对性的做好规劝工作,动员和帮助他们重新入学,接受义务教育。学校要建立心理辅导岗位,在思想上进行诱导,情绪上进行疏导,学习上进行辅导,行为上进行督导,有力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总之,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年大计。青少年是否能健康成长,关键在教育。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也是国家一个系统工程。有的未成年人之所以犯罪,是多方面的原因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解决的办法也只有采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党全社会要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都来做青少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教育工作,真正形成全党抓教育,全民齐参与的局面,做好青少年的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

第三篇:未成年人犯罪调研对策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情况日趋严重,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世界公害”之一。近几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并且出现了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手段成人化等新特点,已成为危害社会治安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做好未成年人培养教育工作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前途命运及民族兴衰的大事。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未成年人犯罪行为中所表

现的一些规律性、特点及发展趋势,有基本的、科学的估价,来探求犯罪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社会结构从传统向现代的迅速转型,未成年人的成长也经受着巨变中社会环境变化的不断考验。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彼此相互作用,引发犯罪的因素日趋增多,社会治安形势严峻,诸多社会消极现象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和发展都将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而且从犯罪的主体、类型、手段等诸方面看,已经完全超出了以前那种小偷小摸、小流氓式的打架斗殴,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值得注意的趋势迹象。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从犯罪主体来说,未成年人犯罪日趋向低龄化方向发展。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趋增多。

(二)从犯罪的组织形式来说,团伙犯罪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形式。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结伙作案,共同犯罪的多,由于未成年人作案时具有严重的恐惧心理,身体状况也不及成年人,因此形成了团伙作案的特点,即可互相壮胆,又便于人多势众给被害人造成威胁。实施单个未成年人所不能完成的犯罪过程,此特点多以抢劫犯罪表现更为明显。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雏形。这种团伙如果被不法人员掌握和控制或随着团伙骨干成员年龄的增长,将会演化为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的专业化犯罪集团,对社会危害性具有倍乘效应。

(三)从犯罪手段来说,未成年人犯罪作案的手段呈现暴力化、凶残化。未成年人犯罪,在过去可能仅是小偷小摸等,很少有严重犯罪。但是近年来发生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凶杀、抢劫、强奸、故意伤害等暴力型犯罪案件不断增多,并且暴力程度不断加深,对社会的危害越来越大。凶残化是指未成年人在作案时,不计后果、惨无人道,在犯罪过程中,对被害人没有丝毫同情怜悯之心,有的残害被害人肢体,有的为消灭证据而灭口。

二、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

(一)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够成熟,自控能力差是最主要的原因。具体表现在:首先,自我中心意识太强。现在的未成年人,很多是独生之女,他们长期生活在“大家围着转”的环境中,加之部分家长的溺爱、娇惯、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欲望和要求,结果使他们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为所欲为、任性、自私、霸道,他们只注重自己的感受,很少甚至不顾及他人的利益,争强好胜但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甚至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其次,感情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现在的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大都一帆风顺,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挫折,心理承受挫折能力非常脆弱,稍遇不顺时,往往表现出过分的失望,自暴自弃,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快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最后,好逸恶劳、依附性强而自理能力极差。很多未成年人一直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家庭环境里,从小养成了鄙视劳动、厌恶劳动的不良习惯。生活上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因此,一旦当他们赖以生活的经济来源丧失,无法满足其需要时,就会用违法犯罪行为去维持其好逸恶劳的习惯,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以及学校育人教育的力度不够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方面。家庭社会的基本细胞,是未成年人生活的最重要的外部环境,而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未成年人的成长影响最为巨大。家庭教育功能失调导致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占半数以上。一是父母离异或一方死亡造成家庭结构残缺而弱化了对子女的教育,这些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容易形成孤僻、自卑、暴虐等性格,极易受不良影响误入歧途。二是有的家长教育子女不讲究方式方法:要么简单粗暴,对孩子期望值太高,只重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未成年人性格、品德、道德情操的培养,造成未成年人的随意性和逆反心理,要么溺爱娇宠,当孩子犯了罪就千方百计包庇找人开脱,使其养成自私任性的性格,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就有可能以非法手段得到满足;还有的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或无力管教而造成其性格孤僻冷漠,容易在不良习气和他人影响下引发犯罪行为。同时学校教育的偏差也是造成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之一。一方面是因为学校重升学轻法制,单纯以考试成绩将学生分类,极易挫

伤成绩较差的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于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一些学校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较为薄弱,不注意关心学生的全面成长,对发生的问题也大多采取不正确的方法处理。或者姑息纵容,或者以罚带教,随意批评甚至打骂学生,不仅不能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仇恨心理。

(三)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的影响

及帮教体系不够成熟也是导致未成年人的犯罪不容忽视的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一些不良思想也随之抬头。色情文化、拜金主义、读书无用论等等不良社会思潮严重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而一些新闻媒体对此又不负责任地进行报道导致未成年人思想混乱,加之一些宣传凶杀、暴力、色情内容的书刊、网站、影视作品大量出现,严重损害和腐蚀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我区未成年人犯罪者中的绝大多数生活在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家庭中,一些成年人不注意自己的言语行动,在基层组织热衷于发展经济而治安管理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未成年人极易受其影响。改革开放深化发展至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下岗职工、辍学学生、外来人员及刑满释放人员,这些人加入到无业人员的行列,使得未成年人的管理更加社会化和复杂化,而现行社会帮教手段明显滞后,缺乏自上而下,互相协调,运转自如的管理网络,缺少必要的减少和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特别是防止刑满释放未成年人再犯罪的帮教措施,必然会造成社会治安隐患。

三、减少和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一)加强家庭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全面提高未成年人综合素质。如前所述,家长自身的修养对子女良好品德、健全人格的形成及其重要。为此,家长首先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为子女做表率,用正确的言行影响孩子。做到宽严有度,教子有方,努力使自己成为孩子的好老师、好朋友,使孩子真正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这就要求家长要努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能够以健全的人格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的思想腐蚀。同时,学校要真正把基础教育作为塑造中小学生健全人格的主要方面。逐渐改变只重分数、应试教育的不良倾向。学校要在传播文化知识、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抓好内部精神文明教育,让学生学习做人。其次,学校应当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加以实施。只有这样,他们将来才有可能成为对祖国有忠心,对集体有爱心,对家长有孝心,对社会有责任心的高素质公民。

(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法律法规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探索未成年人保护的新道路。针对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现状,公安、文化、工商等有关部门应当各司其职,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监管,对社会上尤其是学校周围的娱乐场所进行整治,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立法部门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从现实出发,根据新时期未成年人犯罪出现的新情况、新特点制定法律,并且落实法律的具体实施,切实控制未成年人犯罪发生。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和劳动用工部门应当下大力气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和安置等问题。社会保障部门与执法部门协作,共同搞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努力构筑社会化预防机制。

(三)检察机关应当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同时控制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起诉。尽管上述各项措施都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良好措施,只要切实落实,可以从根本上起到减少甚至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的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现实中仍然存在许多未成年人犯罪现象,这就为司法部门的工作提出要求。作为检察机关,应本着“教育、感化、挽救”以及“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加强未成年人公诉制度的改革完善。有经验丰富的检察官负责此类案件,可以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捕诉合一,试行“捕、诉、防”一体化模式,以关怀的态度和温暖的言语感化有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做好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尤其是可以试行对未成年人轻刑犯罪不起诉制度,推进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制度改革。

第四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调研报告事例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兴衰。当前,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为此,周宁团县委紧紧围绕“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这条主线,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目前周宁县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

据县法院提供的资料显示:2011年以来(截止2012年11月)全县被审判的未成年人罪犯共53人。其主要特点是:以男性未成年人为主,共48人;年龄16到18周岁青少年居多,共50人;文化程度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居多,共49人;职业状况以非在校生居多,共50人;以暴力犯罪和财产型犯罪为主,分别为27人和16人。

二、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青少年从生理发展逐渐走向心理成熟,但这期间思想仍处于不稳定状态,行为控制和是非辨别能力相对较差,认识问题直观、片面,这些内在特点让青少年容易受到外在社会环境因素影响,当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三方面:

(一)社会环境因素。一是不良文化刺激。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电视、互联网等载体的全面普及。文化产品的获取也从以往的单一渠道转变为目前的多渠道来源。使得广大青少年更加容易接触到一些宣传暴力等不良信息的电影和文化作品的影响,在青少年的心中留下阴影,甚至有部分青少年效仿,从而使得犯罪青少年犯罪上升。二是错误思潮冲击。改革开放以来,受各种思潮的冲击,特别是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不良影响,在错误的思潮面前,些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种上了贪慕虚荣的种子,好逸恶劳,导致他们不择手段地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利。三是社会风气侵蚀。尽管正在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但仍存在着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消极因素。部分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业主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法律法规向未成年人开放。部分媒介不恰当宣传报道,深刻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近年来的大学生就业难导致严重影响了青少年上学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另外就业困难,使一些青少年形成无序流动,久而久之走上邪道。

(二)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管理缺位。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个课堂”,完整和谐的家庭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周宁外出经商打工人口较多,孩子多数由爷爷奶奶照看,老人一般文化素质水平较低、体力和精力也有限,无法很好地抚养教育青少年。导致其放任自由,这部分青少年行为上容易产生偏差,甚至有一部分青少年拉帮结派、赌博斗殴,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家长行为失范。父母感情不和,给青少年造成心理伤害;部分父母行为不检点、不务正业,经常酗酒、赌博,严重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家庭中的青少年都会带来消极的影响。家庭教育不当。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娇生惯养的家庭教育方式,使青少年养成任性、娇惯、自我等性格特点。这些青少年在挫折面前,在外界的不良因素诱导下极易走向偏激。另外一种是“恨铁不成钢”,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过错,采取极端的教育方式,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导致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受到了极大影响。

(三)教育环境因素。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大多数青少年被害人缺乏

法律常识,不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使罪犯实施者未得到惩处,这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青少年犯罪。未成年罪犯文化素质较差。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但一部分学校、教师仍热衷于追求升学率,学生由于成绩下降遭遇不公正待遇,从而导致厌学、辍学,过早地进入社会,受不法分子的教唆,误入歧途。这就造成了未成年罪犯文化素质较差,没有法律观念。校园内保护力度有待加强。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校园安保工作,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但校园里暴力事件偶有发生,面对侵害,不恰当的处理会导致学生对暴力犯罪的纵容和被动接受。

三、关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青少年存在身心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影响,我们希望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并积极参与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行动中来。

一是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引导。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加强思想宣传教育引导,组织一系列有利于青少年思想素质提升的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爱国爱乡意识、引导全县团员青年坚定跟党走。不断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积极鼓励法律工作者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工作,增强青少年法制观念和知法守法、学法用法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积极开展青少年心理和法律服务工作,针对青少年出现的各类心理问题,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询和帮扶教育活动,发挥心理健康服务在教育矫正中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加大对弱势青少年的帮扶。加强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教育帮扶矫治和闲散青少年管理。要动态掌握有不良行为青少年和有严重不良倾向的闲散青少年基本情况,实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开展有针对性的集中教育。继续实施“接送流浪孩子回家”专项行动,通过集中帮教救助、送回家庭和帮助就学就业等方式,让流浪乞讨青少年脱离流浪状态。完善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关爱服务体系。及时掌握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信息并开展帮扶,完善关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整合党政与社会资源,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因亲情缺失和监护不力等产生的问题。

三是进一步巩固学校德育教育主阵地。学校是向青少年传授知识的场所,无论是教育的力量、内容、形式和时间,都优于其他场所,学校加强德育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要发挥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赞颂美德,注重培养学生战胜挫折的勇气与信心,惩戒学生要合理而适度。要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学校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制宣讲活动,增强学生法制意识,增强自我防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要改善职业化教育环境。通过改善职业化教育,拓宽青少年就业渠道。针对农村青少年数量多,职业教育较为薄弱,青少年就业技能缺乏的现状,应当创造条件,改善职业学校的教学环境,扩大招生规模,让更多青少年学会谋生技能,促进其健康成长。

四是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预青工作机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许多部门单位,关系到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要深入开展网络和社会环境整治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整治互联网和手机等媒体的淫秽色情暴力等有害信息,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加强网吧和娱乐场所监督管理,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加强网络舆情调控。要继续推动结对

帮扶工作。继续推动挂钩帮扶工作,促进对闲散青少年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服务管理工作。结合重点青少年群体不同需求,明确预防各成员单位开展针对闲散青少年等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帮扶工作目标、活动内容和措施。要完善“面对面”工作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青年代表开展“面对面”活动,建立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机制化联系。同时,深入青少年群体中,倾听他们的心声,反映他们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困难的途径,促使社会各界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完善青少年就业创业帮扶机制。逐步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通过青年创业国际计划(YBC)等项目,加强对青年就业创业的帮扶。提供培训教育、小额贷款、就业援助、市场分析、跟踪帮扶等服务。

第五篇:街道关工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调研

街道关工委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调研

我认为,街道关工委在预防未成后人犯罪工作中的作用主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落实工作职责,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领导。

1、建立组织,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街道应建立综治、司法、团、妇、教办、中小学校负责人、老龄委、工会、民政等为成员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由关工委协调成员单位做好职责落实工作。

2、明确职责任务,制定并下发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意见,形成各司其责、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关工委定期召开情况交流会,听取各成员单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汇报,掌握全面情况,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并部署各阶段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有关工作。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

1、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街道关工委组织综治、司法所、讲师团等有关人员深入基层、深入学校,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青少年普法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形成自我保护的良好氛围。

2、抓好家庭教育关键环节。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首先要从家长、家庭抓起,对问题青少年街道关工委积极开展送法到家,送讲到家,送服务到家的“三送”活动,发动家长做好子女的表率和榜样,引导家长以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奠定了坚实基础。

3、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明辨是非能力。依托有关教育基地,如革命烈士陵园、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等开展“知荣辱、树新风、创文明”荣辱教育。

三、注重服务建设,优化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外部环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良好的家庭和学校教育,同时还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1、加强制度建设。为使家长以规范的言行影响和引导青少年,对问题青少年的情况进行登记,内容包括家长姓名、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电话、子女姓名、出生年月等,通过登记可以摸清青少年的情况和底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2、开展不良的环境整治工作。加强校园周边的网吧清理,在公共文化娱乐场所悬挂“监督公示牌”禁止未成年人入内“警示牌”,取缔校园门外200米内的娱乐场所,保证校园环境的纯洁。

3、掌握底数抓好服务。街道关工委对失足青少年弱势群体吸毒人员、在校学生、两劳帮教人员进行摸底统计,归类入册,同时结合帮教对象基本情况,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进行帮教。

4、抓好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中学团委在学校内开展“青少年优秀维权岗”创建活动,建立青少年法律援助中心,开展义务法律咨询和辩护,为青少年排忧解难,维护其合法权益。同时,加强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服务中心设有图书室等活动场所,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需求。

5、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管理,对闲散青少年摸底调查,并建立健全相应社会闲散青少年“一人一档”制度,以便全面掌握社会闲散人员的基本情况,便于加强管理。

四、树典型榜样,扶助弱势群体,实施爱心工程。

1、营造讲学习重品行氛围。对学习品行双优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对在校优异的贫困生进行资助。

2、扶助弱势群体,实施“爱心工程”,建立特困户、低保户家庭进行跟踪服务,对老、弱、病、残、贫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学生给予经济资助。学习优秀的特困学生给予固定补助,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帮助这些对象进行牵线搭桥,与热心的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挂钩资助贫困学生。

下载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总结【调研】(精选合集)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总结 政法部门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责无旁贷。通过深入调研,我们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一、近两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 通过......

    未成年人犯罪(范文)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 社会调查报告评审表 题目工读学校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姓名_ 胡金兰教育层次_ 专 科____学号20097630130139专业__法学分校教 学 点指导教师青海广播电视......

    检察机关对未成年人犯罪调研报告[小编推荐]

    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我国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3.67亿,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担负着......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浅析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浅析 祁门县公安局查雪莲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也实行了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其增长的势头,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未成年违法犯罪......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我国总人口的1/3以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需要国家予以特殊关注......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报告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被列入世界三大公害之一,也是我国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通过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

    关于毒品犯罪调研报告

    实习报告 2013年1月23日至2013年2月20日,我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到榆树市公安局刑警队实习,在刑警队实习期间曾多次接触毒品犯罪,在备勤以及休息时间,我着重关注了一下关于毒品犯罪......

    青少年犯罪调研报告

    对我县青少年犯罪情况的调研报告07春法学专科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近年来,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