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总结
2010年度学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断加强基础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精心规划和实施青少年的道德法制教育工作,积极开展有关青保法规的学习与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工作,针对我国社会的发展,我校经过缜密的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违规违法行为乃至刑事犯罪已向低龄化蔓延,适时地开设了德育和法制教育课。在我市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鹿泉市青少年德育、法制教育基地于2010年5月6日在我校举行了揭牌仪式,这一举措为在青少学生中普及法律知识,预防青少违法犯罪,起到了筑根基开先河的作用。
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的落成,为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我校教职工把对青少年进行德、法教育作为学校的又一工作重心,一是对旧专业进行重新调整,设立了法制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山东快书、说唱艺术等五个德、法教育的相关专业。二是根据德育和法制教育的需求,我校精心选择文字、图片,制成了30多块展牌,使受训学生身临其境,烘托了法制教育的氛围。三是设立了法制教育展室和多媒体教室,法制教育展室直观的展示了和青少年犯罪相关的知识内容和案例。多媒体教室利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当前青少年成长中的热点问题,运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和法制教育,大大提高了法制教育的趣味性,提升了法制教育的效果。四是独创“寓教于乐、法艺相融”的培训方式,利用山东快书、快板书、小品、朗诵、诗歌、演讲等多种艺术形式
对受训生进行培训,大大提高了受训生的学习兴趣,对受训学生素质的提高和法律常识的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五是开辟了第二课堂,每周四由我校教师并聘请法律专家到受训学校进行法律讲座,做到了送法进校园。专家和我校教师的精彩演讲在全市各校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产生极大的反响。特别是城关镇中、宜安镇中、大河小学再次邀请我们到该校进行法律讲座。在上庄镇中演讲完后,上庄小学、大车行小学随即请求我们到学校进行法律讲座。六是采取文艺表演,设立学生法制宣传员等形式向全社会普及法制知识。法制教育基地落成几个月以来,共计培训学生17000人。经抽样调查,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有了质的飞跃
学校各级干部和全体教工本着对国家、社会、青少年一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学校各项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克服麻痹思想和饶幸心理,认真细致地做好学校安全教育和各种事故防范工作。学校每学期有计划地对全体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校内利用黑板报、橱窗进行宣传,组织有关安全知识竞赛,使受训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掌握基本的交通、防水、防电、游泳等方面知识和技能,对校内体育设施和器械的维修保养落实专人负责,有效地控制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铁路是我国运输的大动脉,爱路、护路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应尽的义务。提高公民的爱路、护路意识,严防不法子对运输大运脉的破坏、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校利用和学生接触面广的优势,在受训生中以专题的形势对学生进行爱路、护路教育,并进行爱路、护路的演练。一是让受训生学认识到祖国铁路的重要性,二是让受训生掌握爱路、护路的方法,三是让受训生掌握和可能发生的破坏行为作斗争的策略。通过对学生进行爱路、护路的教育,在对受训生进行爱路、护路知识测试中,受训生的爱
护和保护的铁路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掌握了与全市人民协同爱护和保护铁路的基本知识。
我校在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从成长氛围、合法权益、教育途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我校将一如既往作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我们将积极策划、开展各项活动,使道德法制教育活动真正做到育其心、引其道、鼓其志,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鹿泉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心
2010年12月20日
第二篇: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在我国,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18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占我国总人口的1/3以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需要国家予以特殊关注。据统计,我国25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在全部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高达35%,18岁以下未成年人犯罪占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则超过30%,且呈现低龄化、团伙化、智能化等特点。可见,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预防青少年犯罪必须协调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学校和家庭等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实行综合治理。
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什么作用呢?我认为,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成年人有9年或12年时间要在学校学习,这是未成年人成长的重要时期,学校的领导、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对未成年学生的培养、教育负有重大的责任。那么,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应做好哪些工作呢?
首先,学校要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学生进行法纪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思想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较差,有时分辨不清美与丑、是与非、荣与辱的界限,法制观念淡薄,以致做出违纪、违法的事情。这不但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健康成长,也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不应有的伤害。现实生活中,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而且近年来呈低龄化特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青少年法律知识的缺乏和法制观念的淡薄。报载,在2002年的“严打”斗争中,某市公安局一举摧毁了一个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令人震惊的是,该团伙的成员大都是年龄在16岁左右的青少年,其主要头目石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是:“什么法不法,我就是法。”这个案例警示我们,必须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法纪教育,使他们学法、知法、自觉守法,依法律己,积极做法律提倡做的事情,坚决不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仅从新闻媒体的报道标题上就已令人触目惊心。如 :“校园暴力惊现甘肃,五男生逼疯一女生。”(2002年9月20日《中国青年报》)“嫉妒她, 竟用硫酸泼她,疑犯竟是十几岁的学生。”(2002年9月6日《羊城晚报》)“十一岁的学生在武术学校被打死,是谁造成的? ”(2002年8月13日《法制日报》)“16岁少女遭同学群殴、扇耳光、脱衣服、泼冷水”(2002年5月29日《华商报》)。以上案例表明:制止校园暴力,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迫在眉睫。而制止校园暴力的有效途径是加强对学生进行法纪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法纪教育应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不同而设定不同的内容。例如:七年级学生重点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八年级学生重点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九年级学生重点学习《宪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学习使学生强化法制观念,争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好公民。法纪教育的形式可以而且应当是灵活多样的,例如:法制教育课、主题班会、法律知识竞赛等。
2、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遵守法律。为了提高未成年学生的守法意识,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校应当切实抓好未成年学生的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1)、未成年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
当前,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已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都将侵蚀青少年幼小脆弱的心灵,是他们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所以,未成年学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重点人群。
(2)、学校是对未成年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学校要把学生道德建设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在切实抓好未成年学生道德建设中,学校要把爱国主义作为未成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题;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大力提倡“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3、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它不仅阐明了自然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也阐明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科学的事实向学生阐明这些道理,使学生树立这种世界观。
所谓人生观就是个体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教师可以通过班会、历史课、思想品德课和第二课堂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青年一代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启发学生经常地、主动地从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角度来分析自己的思想、言行以及所从事的各项活动,从而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有关经济的、逻辑的、道德的等一系列原则、信念和标准。教师应该努力把良好社会规范所反映的价值观,结合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通过生动的教育形式传授给学生,并要求他们以此来衡量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其次,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遏制青少年犯罪,最重要的是做好早期预防工作。学校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要及时发现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的前期征候,防患于未然。在现实生活中,一般来说,一个人走上犯罪的道路往往是从一般违法开始的,一些未成年人之所以走上入室盗窃、骗取钱财、拦路抢劫、伤人害命的犯罪道路,往往是从吸一支烟、喝一杯酒、乱花一点小钱开始慢慢步入犯罪深渊的。“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要预防犯罪必须从预防一般违法做起,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心理急剧发展的阶段,也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时期。不仅个性将在这一时期塑造和形成,而且还将面临一系列难题的挑战,承受各种环境的压力。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及情绪的不稳定性,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导致心理障碍,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因而在他们中出现患病、逃学、辍学、出走以致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据2002年10月16日《北京青年报》报道,有关部门200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30%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异常表现,25%的中学生有心理疾患。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熊的嗅觉是否敏感”在200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北京动物园的黑熊身上。刘海洋“伤熊事件”除了表明刘海洋法制观念淡薄,同时说明其缺乏健康的心理。刘海洋案例再一次向我们敲响警钟:学校应当强化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努力学习,教育者应当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措施,通过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使学生懂得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努力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这对他们当前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发展都将大有好处。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14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等。”这一条款明确了学校对于学生的违纪行为和小偷小摸等一般违法行为应持的正确态度。
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热衷于上网、玩电子游戏、打扑克、甚至赌博,这些不良行为的满足,往往需要金钱作后盾,当他们向家长要钱而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采取说谎甚至偷盗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不良行为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预防和矫治,最终会导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002年,在洛阳市嵩县法院审结的一起抢劫案中,丁某等8名罪犯中有4名为在校学生,另4名为辍学学生,他们合伙对在校学生实施抢劫,作案时间从2001年夏到2002年春,直到有学生为此不敢上学,学校才向公安机关报案。他们平时夜不归宿时,为什么没有引起人们注意?他们平时以“借钱”为由向学生要钱时,为什么没有引起学校注意?他们辍学的原因是什么?可见,学校能否认真履行法律所规定的责任,及时对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治,直接关系他们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受好奇心、模仿、从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以少数学生吸烟来说,在“成人感”的支配下对成年人的模仿起很大作用,其中也有好奇心的作用。又如,在一个小团体中,几个同学都旷课,其中一个不旷课,会遭到其他人的嘲笑和奚落,所以,这个学生会跟着旷课,起初,可能会有一点后悔,时间一长,便会变的心安理得:“这么多人旷课,我旷课又有什么呢?”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这些心理因素的积极影响,排除其消极影响,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帮助他们进行矫治。再次,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当加强教育和管理,不得歧视。西方犯罪学理论“标签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偶然出现一次越轨行为,而且没有被揭露出来,也许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如果被社会发觉,并且加上了诸如“小偷”、“流氓”的标签之后,就如同给他举行了“堕落仪式”,于是,他很可能长期抬不起头,再不被人信任,从此,破罐子破摔,滑向更加严重的犯罪深渊。我们应当认识到: 未成年学生的本质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塑造的。未成年学生的不良行为应该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不是本质的,所以,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不能过早“判刑”,贴上“标签”,而应当加强教育和管理,不得歧视。
作为教育部门的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应重在教育,而不是惩罚。教育者应本着“尊重”“平等”的原则,宽容未成年学生偶然的不良行为。
2002年6月16日凌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的20号院内非法经营的“蓝极速” 网吧发生火灾,造成25人死亡。经公安机关侦查,认定这起火灾系人为纵火所致。6月18日15时,两名涉嫌纵火的嫌疑人被警方抓获。经公安机关初步审查,纵火嫌疑人张某,男,13岁,宋某,男,14岁,二人系北京市某初中学生,且均因父母离异后缺少家庭管教,经常逃学。据二人交代,他们经常去网吧玩,两周前在“蓝极速”网吧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于是起意报复,遂购买汽油纵火,他们对这一事实供认不讳。这一案例中的张某和宋某经常逃学,为什么没有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呢?对待这样的“问题学生”学校如果能多一分温暖,少一分冷漠,或许能够避免悲剧的发生。如果学校能够对他们的“逃学”、“沉迷网吧”等不良行为及早发现,加强教育,及时矫治,严格管理,或许悲剧能够避免。
综上所述,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但我们必须注意,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决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家庭、社会所担负的责任不容忽视。如果过分强调学校的作用,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
第三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总结【调研】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总结
政法部门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预防,责无旁贷。通过深入调研,我们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一、近两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
通过对大量未成年犯罪案例的统计分析,未成年人犯罪集中表现为故意伤害、聚众斗殴、抢劫、抢夺、盗窃等犯罪。显现出以下特点:
1、以侵财型案件为主,结伙作案突出。盗窃、抢劫等侵财型案件所占比例大,在这类案件中,多为结伙作案,少则两三人,多则六、七人。三五成群、共同作案。组合过程简单,大多没有严密的组织关系,是一种一拍即合、一哄而起的临时纠合,往往随着违法犯罪活动的终结而自行解体。
2、具有随意性。多为初犯,主观恶性程度不大,目的、动机简单,不是为了哥们义气而打架闹事,就是身上没钱想弄点钱花花。多数在犯罪作案前犯罪意向不明显,多属于突发性犯罪。
3、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多为中途辍学的中小学生。这些孩子教育缺失,法律知识匮乏,多数人是稀里糊涂便触犯了法律,很少认识到自身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后果的严重性。
4、低年龄段犯罪呈上升趋势。许多孩子在其年龄尚未达到受刑事责任追究时已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比如发生在
1 我市的一起盗窃临街门市案件,被刑事拘留前曾多次实施盗窃行为,但因未达到盗窃犯罪刑事责任追究年龄未被处以刑罚。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1、未成年人自身心理、生理上的原因。未成年人由于心理、生理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尚未成熟,人生观、价值观也未定型,往往遇事不冷静,看待问题偏激,不理智、易冲动,加之自控能力弱,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未成年人心智不够成熟,情感脆弱,遇到挫折、失败容易丧失自信,加之一时得不到亲人、朋友的疏导、鼓励,就会一蹶不振,甚至会自暴自弃,若不加正确引导,很容易误入歧途。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好,常受家长、老师的责备,觉得很没面子,找不到自身价值,便精神空虚地跟着社会上的“哥们”混,继而染上不良习气,动辄打架闹事、为非作歹,觉得这样很充实,很有成就感。
2、家庭方面的原因。
(1)夫妻关系不和,离婚等家庭不和谐,极可能造成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在那些夫妻间经常吵闹打架、闹离婚及单亲家庭中,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很容易到外界寻找“温暖”而误入歧途。
(2)家庭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子女犯罪。有些家长对子女过份“溺爱”,使子女形成了放任或以我为中心的性格,同时养成了好逸恶劳、贪图享受、自私自利、专横霸道的不良 2习气,一旦个人欲望得不到满足或受到挫折就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父母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信奉“不打不成器”的“古训”,造成子女的逆反心理而走上犯罪道路。很多家庭由望子成龙变成恨铁不成钢,这种爱变恨,可能造成孩子心理的畸形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形成极为不利,往往会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爆发出来。
(4)家庭对孩子的放任也是造成孩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只知道从经济上满足孩子的需要,忽视孩子的精神需求和性格培养。
3、社会方面的原因。现实社会纷繁复杂,存在诸多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因素。而未成年人自制力差,辨别是非和抵制外来诱惑的能力相对薄弱,很容易被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所影响。尤其是网络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已日趋突现,严重影响改变着未成年人的课余生活,由于缺乏有效监管,由网络传播的暴力、色情等信息,严重侵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很多孩子沉迷于网络,流连于网吧之中,无心学习,逃学、夜不归宿、骗钱现象屡见不鲜。而且网吧内鱼龙混杂,很容易沾染不良习性。一些娱乐场所明知对未成年人出入这些场所有限制性规定,但受利益驱动,持放任态度,甚至想方设法吸引这些未成人来消费。
4、学校方面的原因。中国教育体制是应试教育。学校常常只重视成绩好的学生,而对学习差的学生往往避之不及,差生在这种境遇下往往难以承受压力,过早辍学走向社
3 会,成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后备军。另外,学校对青少年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不力,在德育教育、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上存在薄弱环节。更不重视对学生的法治教育。
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
1、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不难看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涉及到社会诸多部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比如政府应当将学校法制教育“四落实”情况纳入政绩考核项目,以督促学校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和道德教育。学校要充分发挥好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以正面典型教育,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2、政法部门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要加强协调。政法部门,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更应该承担重要责任。公安机关应当依法从严从快打击黄、赌、毒等社会顽疾,营造健康的社会风气;整顿网吧、游戏厅等场所,净化校园周边秩序,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应该做好法律监督,监督侦查机关既要收集未成年犯有罪的证据,也要收集无罪或罪轻的证据。审判机关要充分做好惩罚与教育相结合,努力给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3、司法局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的几点经验。几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工作。采取了多项措施,收到了一定效果。
(1)、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组织保障。在全市各中小
4 学校成立预防中小学生违法犯罪法制教育工作组。在各中小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工作组由法制副校长、品德课老师、校团书记组成。
(2)、切实做到各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四落实”。(即:法制教育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项内容的落实)
(3)、开展多种形式的 “警校共建”活动。安排优秀政法干警担任学校的法制辅导员,不定期地到学校上法制课,以案说法。做了大批图文并茂的法制展牌,到各学校进行巡回展。
(4)、每年四月份做为全市中小学法制宣传月。通过举办法制报告会、召开法制主题班会、编演法制文艺节目、向各学校发放法律读本等形式,集中加强对未成人的法制宣传教育。
(5)、在青少年中深入开展争当“普法先锋”、“学法用法标兵”等活动,寓教于乐,增强未成年人抑制不良思想侵蚀的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观念。
司法局各科室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事前预防:普法办通过对未成年人的普法宣传,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预防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尤其加强对下列重点未成年人群的法律宣传。
一是农村留守少年儿童。二是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三是流浪和闲散未成年人。
5 四是进城务工青年和贫困学生。五是单亲家庭的未成年子女。
事中援助:对已经走上犯罪道路的未成年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做好事中的法律保障。接受法院指定,为未成年人无偿提供律师辩护,维护其诉讼权益。
事后帮扶:对刑满释放的未成年人员,由司法局的安臵帮教科跟踪帮教。这些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以后,司法局可安排其进入一些职业技术学校,掌握一门技术,自力更生,防止因没有经济来源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此外,还有一些更值得关注的未成年人群。即那些无家可归流浪社会的未成年人。他们是犯罪的高发人群。我们应该给予格外地关注。政府应该给予资金支持,建立社会流浪未成年人收容所,由司法局进行代管,在生活起居、文化学习,法制教育等方面对未成年人进行全面矫正。
总之,全社会应共同努力,建立广泛的防范机制和帮扶网络。家庭、社会、学校、政法部门等发挥各自作用,形成合力。积极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护好祖国的未来。
2014年11月10日
6
第四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计划总结[定稿]
贺兰二中小学部
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2010----2011学年 主任:何耀光)
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进一步加强我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实行综合治理,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制订本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学校成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彭小虎 副组长:何耀光
张英
组
员:各班班主任
二、工作重点
1、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
大力宣传,增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组织学生上街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校外教育,使青少年自觉远离不良社会影响。动员社会各方面的人才资源,发展壮大由家长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组成的校外志愿辅导员队伍、家长学校等,形成校外教育队伍的社会化。开展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具有青少年情趣和时代气息的体验活动。通过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争做遵纪守法少年”,组织“青少年法制讲座”、“远离网吧、远离毒品、远离犯罪、净化心灵、健康成长”暑期文体活动,帮助青少年自觉远离不良社会影响,进一步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的组织网络、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推动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逐步走上社会化、法制化的轨道。
2、与司法、综治委、公安联合从政法干警中聘请了政治责任心强,法律业务熟练,思想作风好的同志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治安副校长,切实加强青少年法律、法规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意识。
3、建立家长学校,强化家庭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教育机制。
4、实施挽救工程,促使有问题未成年人转化新人。切实帮助问题学生在完成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掌握专门的技能,关键加强对这些学生的思想教育力度,促使有问题未成年人尽快转化新人
5、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定期对师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进行法制讲座,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陶冶青少年思想情操。引导帮助未成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措施
1、优化成长环境。
家长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许多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与他们的家长有很大关系。因此要教育家长应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给予孩子以正确的教育与监护,帮助引导孩子形成热爱集体,关心他人,好学上进,自尊自强的思想,并以高尚的道德和情操去影响、感染子女,为子女当好榜样,善于发现和纠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帮助子女 树立和实现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加强法制宣传。
实践中经常发现,当宣判某个未成年人的行为构成犯罪时,该犯常常发出不知道这也是犯罪的感慨。这确实值得深思,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法制宣传任重而道远。国家不会因一个人主观上的违法不知而不予以定罪处罚,但我们相信知法一定会减少违法。在未成年人中大力开展法制教育,至少能使未成年人在实施犯罪行为时,预见到该行为可能发生的后果,而在面对犯罪行为侵害时,知道如何采取最有效的手段,力求将危害降到最低限度。当然,我们的宣传教育应当注意方式方法,避免走形式、呆板化。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兴趣,让兴趣去改变同学们学法、用法的态度,变要我学为我想学、我要学,比如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法庭旁听合适的案件审判,举行一些丰富多采的法律趣味知识竞赛,使法制教育、法制宣传求真务实,取得成效。
3、加强心理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健全的人格。
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配备学生心理辅导员,健全科学的心理辅导和治疗体系,通过定期开展咨询、解答疑问、提供帮助等形式,解决未成年人遇到的困惑,加强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将问题发现并解决在萌芽状态,消除犯罪隐患。
4、加强不良未成年人的帮教工作。
学校要把对有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作为考核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切实加强对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帮教措施,保证帮教工作不留死角。
贺兰二中小学部
2010年8月
立岗小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 校长:方晓明)
立岗小学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进步一加强我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实行综合治理,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有效地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制订本工作计划:
—、指导思想和总体任务
认真贯彻实施《末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按照“扩大宣传、夯实基础、健全网络、维护权益、预防犯罪”的工作方针,组织和发动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措施,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努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监督与落实。
组
长:方晓明 副组长:曹丽娟
成员:马建林 何学保
各班班主任
三、具体措施和办法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建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长效机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项艰巨而又长期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党政统—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家庭、社会广泛参与,一手抓提高青少年的自身素质,一手抓改善外部环境,消除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和条件,才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学校和广大教师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出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要结合贯彻县、乡预青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并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必要的重视和支持。学校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多方配合、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有效推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措施的落实。
2、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环节,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1)加强与家长联系,充分发挥家长或监护人对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功能,把加强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列入创建文明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法制教育阅报刊、宣传栏等教育服务设施,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2)切实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明确责任,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班。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针对中学生的不同特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法制、德育教育,把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内容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结合起来,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切实做到计划、课时、教材、教师“四落实”。要加强对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管理,对不负责任或履行职责不到位的要及时予以调整聘用。通过“警校共建”等形式,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要充分发挥图书阅览室这学校现有教育设施的作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充实占领“减负”后学生的思想阵地。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治工作,将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治机构
(3)认真贯彻实施普法宣传工作。学校政教处要采取设立法制宣传栏、举办法制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开展征文和热线咨询等形式,认真开展以“两法”为主的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要广泛深入地宣传本校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反映家长、社会的呼声,揭露、批评丑恶现象,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在全社会营造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舆论环境。
3、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改善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学校要积极配合综治办、司法所、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继续加强对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综合治理,把学校的保卫与派出所、治安联防队统一起来,共同组成反应迅速、打击及时、保障有力的安全保卫体系,对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侵害学校师生、危害校园治安的行为要及时报告公安部门、给予严惩,要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增强校园内部及周边的治安综合防范能力。
4、认真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
学校要牢固树立起“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思想,在对青少年进行预防犯罪教育的同时,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减少发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动机、机会和诱因。各处室、年级组要切实履行责任,在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立岗小学
2011年8月
立岗小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2012----2013学年 校长:班建芝)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紧密结合青少年实际情况,不断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和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道德水准,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推进我校法制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推进 “平安校园”的建设。我校普法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 “平安校园”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教育工作,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遵循工作规律,把握关键环节,切实调动各班级、各部门、广大青少年和家长、老师、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力争保持现有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促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
2、工作目标: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全体关注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责任,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党政主导,各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化基础,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水平,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工作要点:
1、成立预防青少年犯罪领导小组
组
长:班建芝
副组长:杨立军
成员:马建林 何学保
各班班主任
2、贯彻文件精神,树立法制教育意识。
利用行政会议和教师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帮助广大教师正确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起牢固的法制教育意识,并使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自觉地渗透法制教育,为我校形成庞大的法制教育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学校还将安排教师重点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
3、完善法制教育阵地建设
坚强的法制教育阵地是抓好法制教育的前提。为此,学校将花大力气重点加强和完善青少年法律学校的建设,切实做好“三个”阵地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阵地建设,做到“六有”,即有领导小组,有工作计划,有辅导教师,有活动场地,有规章制度,有检查评比,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
(2)定期开设法制教育课。法制教育课是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的主要途径。
(3)上好品德与社会课。要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状况,利用情境创设、榜样教育、实例剖析等生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
(4)拓宽法制教育途径,把对学生的道德、法制、纪律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各任课教师要增强对学生进行法制道德教育的意识和责任感,结合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和学生实际表现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教育。
(5)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学校要借助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力量,集中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专题法制教育每学期2次。
(6)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参观、调查、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德意识和服务社会意识。每学期社会实践活动不少于一次。
(7)加强宣传阵地建设。利用宣传阵地和少先队活动,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由少先队牵头,各班主任配合,充分发挥板报、橱窗、广播站等阵地结合当前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情况开展立体式宣传攻势。少先队积极开展以法制教育为主题的征文、竞赛、小报等活动,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氛围。
(8)抓住“3.26”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等契机,联合县交通支队等部门,先后开展了“争做文明交通小使者”等宣传教育活动。由少先队牵头,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并将“两法一条例”作为奥运法制宣传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9)、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情况。
了解中国2012年发生了很多大事:50年罕见的雪灾。百年难遇的列车事故。安徽阜阳的手口足病。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藏独。这一系列的灾难,让学生知道激起了无数人的爱心和良知,让真情无限延伸,让中华人民前所未有地紧紧团结在一起。
(10)做好青少年自护教育和毒品、艾滋病预防教育。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意识和技能;开展了“地震、火灾现场模拟演习”活动;预防“手足口病”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安全防火意识和预防传染病的卫生意识;加强对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抓住国际禁毒日契机,开展了“参与禁毒斗争 构建和谐社会”、“不让毒品进我家”等禁毒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艾滋病预防教育。
4、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做到长效管理。
(1)建立联络员制度,保证学校与派出所、社区、法制副校长、辅导员能够有效沟通,形成多管齐下,齐抓共管的局面。联络员每月要与派出所沟通一次在校生违法犯罪情况,协助派出所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并及时了解社区治安状况,以便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要积 极与法制副校长、辅导员联系,及时反映学生思想、行为动向,共同制定和实施教育对策。
(2)建立奖惩机制,对在预防学生违法犯罪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奖励,在职称评聘、考核、优秀评选中优先考虑;对工作不力的给予批评教育,在各种评优中一票否决,造成后果的给予行政和经济处罚。
(3)建立后进生帮教制度,做到“帮教有对象,转化有计划,谈心有记录,转变有实效。”教育转化后进生是学校日常性教育工作,要长期坚持,有始有终。学校要整合党团员、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学生干部、家长及社区力量,把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做到实处。
(4)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建立辍学情况报告制度,杜绝学生流失。
(5)完善学生心理咨询制度,使有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心理矫正。
5、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1)认真落实联络员制度,注意了解社会治安情况,一旦发现不良苗头立即向派出所汇报,力争用最短的时间给予解决。
(2)严格控制学生进入“三厅”,一旦发现,坚决制止。
6、落实帮教措施,转化后进生
(1)切实加强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建立后进生档案,落实结对帮扶措施,全面推进“德育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特殊学生、心理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关心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向教师说心里话。
(2)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关心、厚爱后进生,要建立个案,跟踪教育,引导他们走上进步之路。学校每学期要对后进生教育情况进行评估,并以此为依据考核班主任、教师。
(3)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实施学生辍学情况报告制度,力争不使一名学生流失。对已辍学的学生要摸清原因并会同有关方面帮助学生返回校园。
7、改进家庭教育,创设良好的家庭育人氛围。
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学校教育是轴心,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依托。因此,学校将做三方面的工作:
(1)开设家长学校,把法制教育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重要内容,帮助家长提高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视程度,自觉地担负起教育孩子遵纪守法的重任。家长学校由德育处组织开设,聘请法制辅导员或其他法律工作者任教,一学期不少于二次。
(2)一是加强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本、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反映和了解他们的情况,并有意识地渗透法制教育知识,使家长们意识到很有必要教育孩子知法、懂法、守法,配合学校进行法制教育。
(3)是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学校将继续加强警校联系,并会同工商、文化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整顿,努力创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定的周边环境,使学校真正形成“内稳外联”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8、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1)学校将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给予学生真诚的关怀和引导,使一些心理障碍的学生走出心理误区,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学校将积极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培训,并鼓励教师关注和参与心理教育研究,培养一支有一定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教师队伍。心理咨询室应全天开放,按要求规范布置,制度健全。
(2)利用健康教育课,适当安排心理教育方面内容,使学生掌握一些心理知识,使他们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别人,有一定自我解压、放松的方法。
总之,预防青少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我们还要继续努力,开拓创新,勇于进取、扎实工作,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形势下预防青少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进一步规范预防办组织机构,加强预防小组各成员单位间的沟通与联系,在继续扎实作好基础性工作的同时,继续增加教育宣传活动次数,大力推进工作向纵深发展,创造性的开展适应青少年特点的工作,不断提高我镇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整体水平,创造更加良好的成长环境,使青少年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立岗小学 2012年8月
贺兰二中小学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关系到国家、社会、家庭能否和谐发展的大问题,为此,我校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始终把此项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怀下,本着着眼预防,重在教育的原则,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以确职责,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学校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教师,成立以学校校长、学生及家长、社区干部、派出所民警等成员组成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提高素质,深入开展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积极参与“和谐校园”建设工作。
二、抓好普法工作,增强法制意识。
我校加强法制教育,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深入学习宣传邓小平民主法制理论,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特别是强化学习宣传与青少年成长成才有关的法律法规,以未成年人为重点,着重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开展“坚决抵制毒品”和“珍爱生命,远离邪教”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正确认识毒品和邪教等的危害;建设绿色网络环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我们还邀请了派出所朱耀民警官对我校广大师生进行法制辅导,提高未成年人自觉预防违法犯罪的意识。
三、突出道德实践,推进体验教育,注重活动育人。
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贴近青少年成长的道德实践活动,来吸引青少年普遍参与,强化青少年的道德建设,以“我微笑,我捡起,我行动”的志愿行动、“小手拉大手”、“交通文明小卫士”、“爱国歌曲大家唱”等活动,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总之,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有效措施,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质量,采取各种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关心青少年,为他们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贺兰二中小学部
2011年7月
立岗小学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
立岗小学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地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作和活动,为确保社会的稳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完善机构,加强管理
1、学校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制订工作计划,商讨现状及对策,及时对工作作出总结。
2、完善各项制度,组织全体教职员工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教育的良好氛围,加大宣传力度,依法尊重和保障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并努力做好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学校与家庭、社区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未保工作网络,定期研究学生思想动态,密切注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协调各方力量,妥善解决问题。学校了解、关心特殊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对特殊学生(行为偏差、父母离异、特困)进行结对帮教和座谈会,提高了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落实举措,提高实效
1、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利用宣传橱窗、黑板报、校园广播等工具对学生进行教育宣传。充分利用校会、班会、午会、社会实践等活动,通过观看VCD、召开主题班会、分析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等生动多样的形式,正确引导中小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生活观。
2、优化校园周边环境。
学校继续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的文化环境,联合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距离学校200米以内的“三厅两室一吧”的打击力度,加强文化市场管理,特别是互联网的管理。现学校周边200米内无网吧、游戏机房、娱乐场所,校门两侧50米内无贩卖碟片、书报刊等游商地摊。学校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人学生严禁进入营业性网吧等场所的教育,积极配合公安、文化等有关部门加强对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特别是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各种隐患的打击力度。同时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中的作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大力普及法制教育。
学校充分利用校会课、班会课和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四年级开设法制课,各班召开法制教育主题班会,内容有交通安全法的认识,有如何掌握自我防范的方法,有对如何做一名知法守法的小公民的讨论等。发挥好校外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作用,做好依法治教、综合治理工作。坚决遏制、杜绝在校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出现。学校先后建立了后进生帮教小组,要求中高年级班主任能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制订切实措施,反复抓,抓反复。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求全体教师在平时工作中注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每周一次的“心钥匙“广播与每日开放的心理咨询室,针对学生在参与电子游戏、电脑上网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缺乏自制力,以及社会、家庭不良影响等情况,作出了心理上的分析、指导、纠正。学校还利用多种渠道,调查了解“问题学生”产生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做到学校教育、家长监护、社会督促齐抓共管的局面。
5、落实校园安全措施。
学校定期进行校园安全检查,加强巡逻,消除安全隐患。安全人防、技防、设施防符合要求。认真做好护导值日工作,要求护导值日教师教育好学生,管理好学生。教育学生远离危险,防范侵害。学生也主动参与、配合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比如放学时不忘“三关”(关灯、关窗、关门),分别开展了模拟地震的自救演习,消防安全紧急疏散以及预防非法侵入的演练,使学生掌握紧急状态下避险和自救的方法。学生树立了较强的安全观念,了解学校和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安全知识,能熟记常用的报警、援助电话,具备了分辨安全与危险的能力。学校邀请交警队、消防、司法部门的专家、领导来校做专题讲座,从专业角度进一步加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安全教育周”、“119”消防日,针对安全教育的薄弱环节,深化主题活动,并在活动中突出自主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教育能力。
三、实施帮教,关爱学生
1、帮教后进学生。对于行为习惯较差的后进生,学校继续坚持帮教制度,定人、定时、定责任,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环境,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毫不松懈地做好控制流生工作。学校期初确定名单和帮教措施,责任到人。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在学期初了解学习困难生与行为偏常生的学习与行为情况,借助家庭、社区进行全面地调查与分析,之后制定具体的帮教计划。学期中期,根据对学生的帮教情况及帮教效果向家长反馈,如有不妥与家长共同协商。在班级中,开展“一帮一”的结对活动,借助班级与同伴的力量影响行偏生,促使其一起进步。在对家长的调查中,家长对预防犯罪工作信任度为95%,一年中,学校没有开除一名学生,也无因此而引发的上访事件,一年中无辍学学生。
2、关心学生成长。每学年,学校都会专门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并以各种方式为这些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困难。开学初,向家困生发放爱心助学金,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予以多方照顾。经常开展慰问走访活动,到学生家里送上慰问品,向家长交流孩子在校的情况,了解学生在家表现,鼓励学生努力学习,自强自立,好好做人,拥有一颗善良、坚强、感恩的心。
201
2立岗小学
年7月
立岗小学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总结
(2012----2013学年)
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师生的具体情况。坚持以人为本,以让学生健康发展为目标,精心构筑教育平台,着力整和教育资源,不断探索“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使我校该项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势头,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下面就我校“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谈谈具体的做法。
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一、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方面
(一)建立健全组织,统一思想,强化认识
我国青少年占全国人口的近半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社会上、校园内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依然存在,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且呈现出低龄化、智能化的特点。鉴于目前的这种状况,学校在紧抓教学质量的同时,高度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由校长室督查,各部门具体操作,广大教职工协同配合,形成一个立体的教育管理网络,使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消化、遏制在萌芽状态。为此,学校成立专门的组织—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派出所领导任副组长,校行政领导、各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师为组员。校长全面负责,各成员协同配合。如每周一的行政例会,校长室都要过问“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进展状况,并督促德育处、总务处、团队定期组织班主任、课任教师、后勤工作人员、团员干部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小学生自我安全防范常识。要求各部门一定要做到思想认识和行动的高度统一,使“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日常工作要求各部门有计划,工作过程有记录,工作信息要做到学校、学生家庭双向反馈。确保该项工作不留于形式,要有实效。
(二)加强教师德育队伍建设,以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小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可模仿性、塑造性、个性伸展意识、自我表现欲强,情绪变化明显。针对这一特点,学校要求广大教师要能适应新课改的精神要求,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树立“民主、和谐”的师生观,不断完善考评机制。自觉以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道德魅力去感召学生。广大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对业务精益求精,做到思想上和行为上保持一致;语言上讲文明;行动上遵纪守法,诚信守时;穿着上肃穆端庄,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学习上做学生的伙伴,生活上做学生的知己„„教师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师风,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也为“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全方位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作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对做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负有重要责任。长期以来,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素质教育、德育的主渠道。我校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各任课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德育资源,不断改进教法、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培养真、善、美的品质和情操。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不光重视知识的正确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兴趣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赢。
(四)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以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
农村小学不比城市小学的学生,信息面、知识面相对要狭窄些,但同样具有可塑性、伸张性强的特点,而且学生的精力充沛,业余时间无从打发,所以,开辟第二课堂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进行个别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校除了每学期请县电影队来学校放爱国主义电影外,还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远程教育等设施,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学习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常识;观看不尊重知识、不努力学习的严重后果个案以及迷恋网吧、校园暴力事件的危害性的事例,并组织学生讨论、写观后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音体美等兴趣小组,发挥了学生的特长爱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才干和知识,陶冶了情操。学校利用班会、中队活动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并分年级组织相应的知识竞赛;请思品与社会教师召开“弘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主题校会;请思想品德课教师开设“如何交友”、“如何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讲座;在学生中开展“远离毒品、远离暴力、远离网吧”的征文活动;每学期聘请法制工作人员给学生作一次法制报告。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是培养人的摇篮。浓厚的文化氛围、洁净的校园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的心灵,使学生自觉规范个人的行为,做到与校园文化环境的完美融合。学校想方设法用好宣传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栏目的编排、设计;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开展构建和谐校园、温馨班级的活动;结合自然活动兴趣小组,组织学生认养绿树、草坪等活动,激发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奋发向上、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真正树立了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
(六)整合德育资源,拓展德育阵地
根据农村小学学生的特点和成长的规律,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我们整合德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种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做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积极发挥红领巾广播台、宣传栏的作用。宣传栏鼓励学生自己撰稿、书写;广播台鼓励学生积极投稿,表扬好人好事;学校电脑教室定期向学生开放,为学生营造了健康的网络环境。这些对学生的健全成长都有巨大的教育作用
2、升国旗仪式。利用国旗下演讲,对学生进行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3、学习园地。各班教室都学习园地,这是各班学生学习、教育、生活的园地。本学期以“创建温馨班级”为主题,目前各班已举办了三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园地,学习园地就像一个百花园,激励同学们全面发展,不断进步。
4、积极开展学生集体活动。学生的集体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积极健康的竞争意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意识等。如:学校经常举行班级跳踢比赛、拔河比赛等。
二、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方面
现如今,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犯罪年龄不断下降,且犯罪手段日趋智能化。针对这一特点,学校结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紧抓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不松懈。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健全组织
学校成立了专门的组织,聘请派出所指导员担任法制副校长(组员同上)。各成员积极协同法制副校长工作。副校长不定期来学校了解学生的情况,宣传当前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必要性。每学期还要举办一次专题法制教育报告会。本学期,在学校餐厅举行的报告会,学生们不顾天气的闷热,认真聆听,且会后讨论热烈,反响很大,有部分学生还写了笔记、反思,与教师进行交流。
多渠道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配合法制副校长的专题法制教育报告会,学校抓住机遇,不断升华,确保法制宣传教育紧抓不懈。
巧用班级黑板报
少先队具体分管,结合时事要求各班出相关题材的板报,每学期固定一周出一期法制教育黑板报,并进行专门的评比。
活用学校宣传栏
学校宣传栏一般都在醒目的位置。我校除了定期出法制宣传教育专题外,还不定期的结合当前社会上发生的违法犯罪事件,及时地利用资料、图片进行宣传教育。
积极发挥校会的宣传教育功能
我校间周进行一次校会(一般固定在周五),学校要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小组成员,每人必须要在校会上做一次简短的报告会(题材要结合当前社会上发生的违法犯罪事件)。以此来不断培养学生懂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意识。
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单一的说教,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为此,学校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网页、多媒体、电视等),对当前社会上发生的违法犯罪事件,学校组织思品与社会课教师专门选题、策划,由学校组织各班学生定时观看、讨论,对积极参与的学生予以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校既有自己的经验也有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为此,我们决心以此为挈机,不断努力、探索,努力把该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此,就我校今后“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途径和工作谈几点:
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教师、班主任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关键。尽管以前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并没有真正的从思想深处引起广大教师的充分重视,众所周知,学生对老师都有一种天然的崇敬,教师的思想品格,道德情操,胸怀气节,对学生的影响深刻而深远。因此,学校经常举行教师之间的帮教活动,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等。办好家长学校
从教育的角度、法律的角度来讲,学校有必要担负起指导和培训家长正确施教的责任,而过去的“家长学校”也只不过是挂牌而已,没有起到其真正的作用。今后,学校将要更多地通过它联系社会、家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主动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和监护,切实履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家庭、学校的职责。
我校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培养、“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为此,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学习有关文件,不断探索“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教书育人的新途径,求实创新,与时俱进,开创我校思想道德建设、“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第三阶段总结(推荐)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工作总结
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下面是本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工作总结。
一.建立健全组织,统一思想,强化认识
我国青少年占全国人口的近半数,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社会上、校园内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因素依然存在,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且呈现出低龄化、智能化的特点。鉴于目前的这种状况,学校在紧抓教学质量的同时,高度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由校长室督查,各部门具体操作,广大教职工协同配合,形成一个立体的教育管理网络,使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消化、遏制在萌芽状态。为此,学校成立专门的组织—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派出所领导任副组长,校行政领导、各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健康课教师为组员。校长全面负责,各成员协同配合。如每周一的行政例会,校长室都要过问“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进展状况,并督促政教处、总务处、团总支定期组织班主任、课任教师、后勤工作人员、团员干部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中小学生自我安全防范常识。要求各部门一定要做到思想认识和行动的高度统一,使“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真正做到齐抓共管、常抓不懈;日常工作要求各部门有计划,工作过程有记录,工作信息要做到学校、学生家庭双向反馈。确保该项工作不留于形式,要有实效。
二.加强教师德育队伍建设,以人格魅力感召学生
中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可模仿性、塑造性、个性伸展意识、自我表现欲强,情绪变化明显。针对这一特点,学校要求广大教师要能适应新课改的精神要求,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的思想,树立“民主、和谐”的师生观,不断完善考评机制。自觉以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道德魅力去感召学生。广大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对业务精益求精,做到思想上和行为上保持一致;语言上讲文明;行动上遵纪守法,诚信守时;穿着上肃穆端庄,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学习上做学生的伙伴,生活上做学生的知己教师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师风,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也为“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全方位渗透德育教育 学校作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对做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负有重要责任。长期以来,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形式,也是素质教育、德育的主渠道。我校广大师生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各任课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的德育资源,不断改进教法、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培养真、善、美的品质和情操。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不光重视知识的正确传授,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兴趣的培养,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思想道德的双赢。
四.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以高尚的情操塑造学生
农村中学不比城市中学的学生,信息面、知识面相对要狭窄些,但同样具有可塑性、伸张性强的特点,而且学生的精力充沛,业余时间无从打发,所以,开辟第二课堂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进行个别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为此,我校除了每学期请县电影队来学校放爱国主义电影外,还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农远工程的设施,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内容;学习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常识;观看不尊重知识、不努力学习的严重后果个案以及迷恋网吧、校园暴力事件的危害性的事例,并组织学生讨论、写观后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尊心,增强学生的维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音体美等兴趣小组,发挥了学生的特长爱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才干和知识,陶冶了情操。学校利用班会、学生会、团队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并分年级组织相应的知识竞赛;请历史教师召开“弘扬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主题校会;请思想品德课教师开设“如何交友”、“如何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讲座;在学生中开展“远离毒品、远离暴力、远离网吧”的征文活动;每学期聘请法制工作人员给学生作一次法制报告。
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是培养人的摇篮。浓厚的文化氛围、洁净的校园环境,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自觉规范个人的行为,做到与校园文化环境的完美融合。学校想方设法用好宣传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栏目的编排、设计;结合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精神,开展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班级的活动;结合生物课活动兴趣小组,组织学生认养绿树、草坪等活动,激发培养了学生热爱集体、关心同学、奋发向上、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勤俭节约、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真正树立了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
六.整合德育资源,拓展德育阵地
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的特点和成长的规律,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我们整合德育资源,充分利用各种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做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积极发挥广播站、宣传栏的作用。宣传栏鼓励学生自己撰稿、书写;广播站鼓励学生积极投稿,表扬好人好事;学校网络教室定期向学生开放,为学生营造了健康的网络环境。这些对学生的健全成长都有巨大的教育作用 2.升国旗仪式。利用国旗下演讲,对学生进行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3.学习园地。各班教室都学习园地,这是各班学生学习、教育、生活的园地。本学期以“构建和谐班级”为主题,目前各班已举办了三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园地,学习园地就像一个百花园,激励同学们全面发展,不断进步。4.积极开展学生集体活动。学生的集体活动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积极健康的竞争意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意识等。如:学校经常举行班级篮球赛、拔河比赛等。
5.以身说法。学校有针对性地请“夕日”的“浪子”回母校,以他们的亲身经历,惨痛的教训告诫自己的学弟学妹,具有良好的教育效果。七.真情温暖“留守学生、贫困学生”
贫困学生、留守学生在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辍学、失学、违法犯罪的主流,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对象,是做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的核心内容。学校对于留守学生、贫困学生的态度,并不是不管不问,或直接推向家庭。而是倾注更多的温暖、关怀、教育。1.对于留守学生的教育措施主要有;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学校以班级为核心,摸清留守学生数量,了解他们的状况,登记存档。
(2)实现教职工结对帮扶制度,定期与留守学生谈心,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学校向留守学生极其家长、监护人公布校长、班主任和课任教师电话号码,加强了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联系,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
(3)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教育活动,有序地强化学生文化习惯养成训练,组织社会活动,积极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将评价过程变为教育过程,实现由纪律到自律的转变过程。2.对于贫困学生,学校积极贯彻中共中央有关文件精神,除了给予相应的减免之外,还不定期的在生活上给以关心、扶助。在精神上给予宽慰、鼓励,使他们真正感觉到学校、老师并没有歧视他们、放弃他们,相反却在更多地关心、照顾他们。
总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希望本次研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能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