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关于某县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情况的视察报告

时间:2019-05-14 01:34: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大关于某县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情况的视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大关于某县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情况的视察报告》。

第一篇:人大关于某县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情况的视察报告

人大关于某县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情况的视察报告

根据安排,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精心组织下,我们于200年9月25日至26日就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情况开展了专题视察调研活动。视察调研组以城关镇为主要调研对象,实地察看了该镇龙头村、普济寺村新村建设、产业发展、土地流转情况,并与镇、村负责人、产业大户和农户代表进行座谈交流,视察结束后,召开了专题视察调研座谈会,听取县政府相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各位省市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对进一步推进县新农村建设及土地流转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现将视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县农村土地流转现状与特点

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是优化农业生产要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土地利用率、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优质率的有效途径,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土地流转工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针对农村土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以土地为主的农业资源流转,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农民自愿、依法有偿”的运行机制,通过试点示范,稳步推进农业资源的有序流转,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提升和主导产业建设步伐的加快,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据调查了解,止目前,全县流转土地面积已达2.3万亩,占全县农用耕地总面积的5%,涉及茶叶、绞股蓝、蚕桑、中药材、畜牧业和实施退耕还林等方面,其中茶饮产业流转土地1.5万亩,占总流转面积的三分之二。从调查的情况看,县的土地流转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土地流转形式多样化。在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2.3万亩中,水田约4000亩,旱地约1.4万亩,流转坡地实施退耕还林4600亩,涉及流出2081户,流入754户。主要有五种形式:一是转包型,即原承包方将部分或全部土地的经营权转移给其他业主,承包方与发包方原承包关系不变,这种类型占60%以上;二是互换型,为了耕种方便、发展规模经营或发展优势产业的需要,农户之间或农户与集体经济组织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串换承包地;三是租赁型,即承包方将土地租赁给其他业主生产经营;四是入股型,即承包方将土地以股份的形式参与经营,实行按股分红;五是转让型,即原承包方申请并经发包方同意,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让渡给他人经营。

2、土地流转主体多元化。前,土地流转主要在农户间自发进行,以转包为主。近年来,流转主体逐步拓展,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除一般农户外,农村产业大户、外地能人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个体工商业主等也都纷纷租地、包地开发农业产业,积极参与和扩大产业规模经营。

3、土地流转价格市场化。土地流转的本质是土地使用权的商品化,农民在出租或转让土地使用权中获得收益,近年来,县坚持和完善实物地租的形式约定流转费,按国家颁布的相应粮食中准指导价折价计算兑现,有效保护了流出流入户的利益。

二、取得的成效

县是一个自然环境优越、绿色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厚实的山区农业县。随着土地流转的逐步深入,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流转的规模逐年扩大,产生了比较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随着土地流转的深入实施,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农业区域特色进一步凸现。目前,长安、八仙、广佛、洛河、三阳、大贵、正阳、城关等乡镇茶叶产业彰显优势,绞股蓝产业在长安、城关、大贵、三阳初具特色,兴隆、西河、老县、三阳、女娲山、洛河等乡镇的蚕桑初成规模,八仙、正阳、广佛的中药材生产蓬勃兴起,以生猪为主导的养殖业在全县呈燎原之势。据调查统计,全县茶园面积已达到11万亩,绞股蓝种植面积2.5万亩,产茶达到2560吨(其中绞股蓝茶650吨),茶饮综合产值达到2.3亿元;全县生猪、白山羊、家禽饲养量分别为38万头、20万只、100万羽,全县养殖业收入2.5亿元;全县桑园面积9万亩,年养蚕6万张,蚕业收入(不含工业)3600万元;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值5000万元。特色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绿色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居重要地位。

农业规模化经营进一步推进。通过土地有序流转,使土地承包经营权向大户、龙头企业集聚,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主导产业基地,促进了主导产业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显示,培育百亩以上茶饮大户74户,年养蚕10张以上大户226户,年出栏50头以上生猪养殖大户500户(其中年出栏100头以上的正大模式养殖示范户312户),种植50亩以上中药材大户104户。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专业村、一批新型的产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业产业主体正在形成。

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土地流转的推进,促进了产业

化龙头企业的形成和发展。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和资源融合培育发展了女娲茶业、女娲银峰、女娲茗茶、八仙云雾、农盛绞股蓝、五和饮品、众鑫茧丝、八仙腊肉等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特色产业龙头和骨干企业,引资建成了天宝制药和北医大药业生产基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79个,其中茶叶专业协会22个,养殖专业协会30个,蚕桑专业协会25个,中

药材专业协会2个。龙头骨干企业与合作组织的发展,明显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深入实施。通过土地流转和规模开发,为科技兴农战略的深入实施搭建了平台。土地、产业、技术、品牌、资金等要素资源逐步向能人大户和龙头企业集聚,科技培训直接到大户或龙头企业主,由龙头企业和大户培训带动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农业科技入户的效果更加明显。如长安镇洪善存依靠科技特派员帮助修订完善了茶叶、绞股蓝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标准,申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女娲有机茶标准综合体》和《无公害绞股蓝标准综合体》,填补了地方农业标准和陕西省有机茶、无公害茶饮品标准的空白,依靠科技特派员帮助引进采茶、制茶、修剪成套机械化设备和技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带动了全县茶业的发展和进步。

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步伐有所加快。通过土地有序流转,有效解决了耕地撂荒和产业园弃管的现实问题,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了就业转移,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流出户农民不但从土地流转价格中得到实惠,而且部分农民转化为农业产业工人,在提供劳务中获取劳动工资收入,使众多农民不出家门就找到了就业渠道。如长安镇中坝村大户凌久成流入本镇中原村茶园180亩,流转本村农户水田75亩建立高效茶园,年均收入达到150万元,每年支付租金8万元,支付农民劳务工资30万元;长安镇中坝村女能人田珍流入邻近梁桥村农户精品茶园250亩,每年收入过百万,向农户支付租金12万元,向农民支付劳务费20万元。

三、存在的问题

从视察调研的情况看,县推行的土地流转,对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发展现代农业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土地流转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当前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思想认识有待提高。一是多数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还存在误区,有的认为土地仍为生活保障的主要来源,恋土情结浓厚结不愿流转,有的甚至撂荒也不愿流转,有的认为土地流转就是对承包地的重新调整,也有的怕转出后,政策一变失去承包权,就会没有依靠和不安全;二是不少农民小农经济意识比较严重,小富即安,投资兴业怕担风险,务工经商怕丢地权,满足于守土经营或交亲戚耕种比较放心;三是部分业主怕土地流转政策不稳定,不敢大胆投入;四是部分承包业主认为土地流转期短的多,期长的少,这种情况容易出现短期行为,不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配套服务不到位。一是农村社会保障服务不到位,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部分农民仍主要依赖土地收入解决就医看病、子女上学、养老等问题;二是土地流转工作服务不到位,虽然乡镇已成立土地流转的服务机构,但由于受交通、人员、经费等限制,不易及时有效地为农户提供土地流转的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法律政策咨询、调解合同纠纷等服务。

劳动力转移空间小。县城镇化、工业化相对滞后,农业产业规模较小,流出户的农民就业环境仍不宽松,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农民进城还存在许多困难与问题。不少农民文化素质低,转移就业能力较差,从事其他行业打工不易取得比经营土地更好的效益,一些农民仍然是一边务农,一边到社会打零工维持生计,因而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差仍是制约我县土地流转的重要因素。

强势能人大户、龙头企业形成难。由于原始积累普遍不足,现有的产业大户进一步聚集大规模农业资源的能力十分有限,新的产业大户形成较为困难。一是受山区自然条件所限,县农村坡地自然分布较为分散,无形中加大了承包者的投入成本,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土地流转;二是由于部分农民素质不高,经济实力不强,有能力大规模经营土地的能人大户还只是极少数;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从事农业开发和经营的投资者仍偏少,土地规模经营缺乏有效载体;四是农业比较效益整体(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偏低,农业开发又受市场和自然灾害双重风险的影响,外来业主对投资开发农业极为慎重,真正有实力的民营企业或业主参与农业资源流转、实施规模经营的比较少。

资金扶持力度尚需进一步加大。一是财政资金十分有限,扶持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力不从心;二是从事高效农业开发需要较大额度的资金投入,而承包业主在流转初期一般缺乏雄厚的资金实力,从金融信贷部门贷款往往必备条件不足,资金受限,使其规模难扩大,效益难提高;三是农业项目偏少,比较效益低,风险相对大,致使招商引资难,项目实施难。

四、建议和意见

代表们通过视察调研,经过分析思考,对推进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提高农村土地流转质量和效益,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农民是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让农民意识到土地流转的优越性,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前提。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广泛宣传土地流转的意义,引导农民增强流转土地的自觉性。要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合同法》、中央省市农村土地流转的有关政策要求,引导农民知晓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和政策,做到依法、自愿、有偿,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通过典型示范,使广大农民和承包业主看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实际效益,从而转变思想观念,加快土地流转。

提供优质服务,为土地流转营造良好的环境。这种服务应当是实实在在的、优质高效的服务,一要建立健全组织体系,继续切实把土地流转工作纳入县、乡两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综合协调、统一领导当地的土地流转工作。二要积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作用,使土地流转进入市场,依靠市场调节完善流转机制,推动土地流转的健康运行。三要认真解决土地纠纷这一土地流转后易产生的遗留问题,如果解决不到位,势必影响整个土地流转工作。针对农村土地纠纷的实际,县、乡两级应考虑建立强有力的专门仲裁机构,着力解决纠纷,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排除隐患。四要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加强以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险、大病保险、子女教育等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把长期以来农民主要依靠土地作为唯一社会保障的现象逐步引向依靠社会保险和保障功能上来,真正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土地流转的重要拉动力量。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为广大农民创造更多的非农就业机会,使其获得稳固的非农产业收入,保持土地流转制度的稳定。各级各相关部门应当把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措施来抓。一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开拓农民就业门路,最大限度地增加就业机会。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民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技术素质和就业能力。三要加快发展小城镇,增强小城镇的载体功能,吸引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四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序输出劳动力资源,实现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五是对没有输出条件的农村劳动力,也要扶持引导其就地发展二、三产业,稳定增加收入。

加快培育和发展大户龙头,为农村土地规模化流转建立可靠支点。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快培育和发展一批颇具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农业能人大户、龙头企业。一是巩固并发展龙头企业产业基地,瞄准市场,立足区域农业资源优势,突出发展茶桑畜药等农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基地,为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打好基础,努力扩大特色产业规模。二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搞好技术创新,通过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引进、研发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竞争力。三是完善户企利益联结机制。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将零星的、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向龙头企业流转,使土地在交易市场中发挥最大的价值,使企业与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确保生产经营的稳定和发展。

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行之有效的土地流转扶持机制,侧重扶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一是各级财政每年要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额度,用于鼓励农村承包土地流转,支持壮大规模经营主体,培育重点产业和发展龙头企业。要通过建立财政扶持机制,推动财政支农资金向优势区域和主导产业倾斜,集中打造优势产业,真正发挥资金效能。二是建议金融信贷部门加强对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和服务,付诸实际行动,把参与土地流转,实行规模经营的龙头企业、产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纳入重点服务范围。三是切实加大农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用大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土地规模化经营,对依托农业企业和合作社组织,符合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扶持政策的土地流转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四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业项目实施力度。对于通过采取土地流转合作方式集中农户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要结合农业项目的实施不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从资金、科技等方面给予倾斜,尽力降低农业经营风险,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第二篇:土地流转助推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致富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是农村生产发展的关健。最近,如何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引起了市级相关部门的广泛重视,为了切实弄清农村土地流转和加快农村生产发展的关系,永川区板桥镇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工作调查组从XX年4月5日至4月18日对全镇土地流转的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一、土地流转的总体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从1998年二轮土地承包截止今年3月底,该镇农村土地流转涉及的村数12个,占总村数的100%,涉及的农户3003户,占总农户的26%,其中土地流出的农户2843户,占总农户的24.6%,土地流入的农户160户(另外,单位和外地业主来镇承包3起),占总农户的1.4%,土地流转面积3794亩,占承包土地面积的12%。

二、土地流转的几种模式

流转的主要形式是转包、转让和入股。在总的农地流转面积中,转包、转让的比重最大,两者相加所占比重55.2%,入股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4.8%。

1、干交钱粮型。一是鱼鸭工程建设,业主转包稻田,每年按600-800公斤稻谷/亩支付转出方或按照当年稻谷市场中等价支付现金;二是业主承包退耕还林地间隙种植苦蒿,每年按50元/亩支付租金。

2、入股分红型。农户以退耕还林地入股,业主投入种苗、管护等资金,收益按比例分红。

三、土地流转的特点

随着取消农业税,新一轮的农地流转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从无偿流转向有偿流转转变。过去种粮大户承包的粮田大都是免费的,个别还要转出户自己负责上交农业税,随着农业税的取消和效益农业的发展,土地承包费水涨船高,每亩水田年承包费高的已接近600元。二是土地流转全面扩展。不管是农业产业发展或是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经商,土地流转步伐明显加快。三是从农民相互间的自发流转向组织化、有序化流转发展。通过该镇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委员会几年的不懈努力,搞好服务和鉴证,促进了土地流转。四是农地流转后的经营内容从种粮为主转向发展高效种养殖业。五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土地流转,制定了加快土地流转、发展效益农业的优惠政策,免收土地承包合同鉴证费用。

四、农村土地流转的效果

1、克服了小规模家庭经营的局限性,有利于土地的充分利用。

在家庭经营长期不变的情况下,克服当前农户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走专业化、规模化、商品化、现代化之路。通过土地流转把零星的土地使用权从千家万户农民手中集中连片,按效率原则重新安排使用土地,进行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农民间的分工与专业化、使农业生产逐步走上“专业化分工、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发展道路,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

2、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

土地流转,加速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了该镇农业特色经济的建设和发展。

一是以凉风垭等村为基础的鱼鸭工程基地。通过农户转包、倒包等形式共流转土地1294亩,现全镇已形成池塘养殖面积5500亩,年出栏商品鸭400万只、产成鱼1700吨,鱼鸭总收入达7700万元,纯收入实现1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275元。如凉风垭村流转农户土地284亩,现已建成鱼鸭立体养殖面积800亩,其中尖山9社流转土地59户73亩,使土地不断向大户集中,现形成集中成片鱼鸭立体养殖面积150亩;同时,有3户农户到临近村社承包土地13亩,发展鱼鸭立体养殖,现共有养殖大户20余户,使该社成为全镇鱼鸭立体养殖的核心示范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一方面土地流出农户的承包收入明显增加,据调查分析,净种稻田一般中稻亩产500公斤,再生稻亩产100公斤(部分稻田和深脚冷浸田无再生稻),全年稻谷总收入600元左右,亩生产成本250元,纯收入350元左右;而农户间转让的土地年干收稻谷650-800斤/亩,亩平纯收入在450元以上。另一方面,土地流入的农户通过规模经营同样增加了收入,如凉风垭村尖山9社的徐开红,XX年建有鱼鸭立体养殖面积12亩(其中转入土地7.5亩),年产成鱼4.5吨,出栏商品鸭3万只,鱼、鸭总收入47万元,除去承包费用3400元,再除去其它生产成本,年获纯利润7万元,全家3口人,人平纯收入实现23000元。又如大桥6社的候云刚,XX年底承包汪家岩村菜园4社24户稻田15.6亩发展鱼鸭养殖,预计今年可产成鱼4吨,出栏商品鸭1万只,获纯利2万元以上。二是林业特色经济。结合退耕还林政策,为了加强林地管护,充分发挥林地效益,我镇积极引进业主,流转林地2500亩:一是在柳溪村流转林地700余亩,发展花椒种植,现已基本见效。二是在大坪、柳溪、古佛村流转林地1000余亩,发展速生桉种植,现正在栽植。三是在汪家岩村流转林地800亩,发展苦蒿种植,预计今年即可见效。通过林地流转,退耕农户不用投入种苗、肥料和管护费用,每年便可获得245元/亩的国家粮食补助费和管护费。同时可为业主务工获取收入,产品收获后并取得5:5—2.5:7.5不等的分红,促进了农民增收。

3、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土地流转机制的建立,改变了部分农民“亦工亦农、亦商亦农”的兼业化状态,解除了土地对这些农民的束缚,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向城镇集聚,推动了城市化、农村现代化进程。全镇已有1XX多个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占劳动力总数的52%以上,XX年的人均收入达到3760元。凉风垭村尖山9社通过土地流转,全社52户有5户落户场镇,做起了生意,有10余户外出务工,如该社董永奎一户到场镇办起了竹木加工厂,年收入四万元,年轻人陈龙海外出务工,年收入XX0元。汪家岩村菜园4社通过土地流转,全社230人有128人外出经商务工,如候天才一家(2个劳动力)外出附近“付家洞”煤矿务工,年纯收入5万元以上;吴健一户(2个劳动力)到寿永场镇经商,每年纯收入3万元。

五、对今后农村土地流转的思考

1、广泛宣传,充分认识土地流转和土地保障功能的关系。土地是我国大多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资料,为中国农民提供了基本的社会保障。但是,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会随着土地在农民收入来源中的重要性的下降或农民人均收入(尤其是非农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减弱,人们以货币收入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已逐步弱化。从另一方面看,土地流转所流转的是土地的使用权,并不会损害农民对土地的承包权。农民在进行土地流转的选择时,一个最基本的考虑是能否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更多收入,因此,土地流转不但不会削弱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反而会因农民收入的提高而使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得以强化。一些农民担心把土地流转出去后,到城市里务工经商,在经济条件好时可以稳定下来,一旦经济条件不好就只能回流农村,到时却没有了土地,失去了生活保障。从表面上看,这种认识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我们始终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那么这种担心就是不必要的。这是因为:第一,土地流转是使用权转让而不是土地买卖,始终存在一定的流转期限,并不会使农民永久失去土地。第 二,土地流转的收益一般都不是一次性支付的,农民不能提前支取未来收益,因此,即使农民回流农村,也有一定的收入来源。第三,土地流转的收益通常也不是永久固定的,一般以当年的市场价格确定租金,并留有土地租金在未来一定时间内重新商谈约定的空间和余地。土地流转收益应该是有保障的。

2、拓宽渠道,积极探索加快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在总结原有转包、转让、互换等流转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渠道,创新机制,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积极开展委托转包。农户将土地经营权委托给村社合作经济组织,由村社合作经济组织统一发包给农业经营大户或农业企业。二是实行股份合作。由村社集体将农户土地承包权量化入股,土地由村社统一经营或发包给农业企业、规模经营大户,村社合作经济组织按股份将土地经营所得在年终进行分配。

3、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采取多种劳动力培训转移方式:一是广泛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促进鱼鸭产业上规模上档次,进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二是努力发展和扩大民营企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到企业务工;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城镇化建设;四是积极有序向镇外输出劳动力。

4、严格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规范流转合同管理。虽然农户在土地流转后签订土地承包流转书面合同的意识增强,但签订的程序和流转合同的内容却极不规范。各村社应加强土地流转合同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土地流转的档案资料并及时上报镇农村承包合同管理部门审查备案。

5、为了确保鱼鸭产业更大发展,应大力提倡水禽旱养,规范产业发展,强化环境建设,防治环境污染。使鱼鸭产业上规模、上档次,进而促进农村土地更快地流转。

6、畅通渠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积极培植土地流转中介组织,搭建土地流转平台,畅通流转渠道。特别要发挥好各村社干部的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动员、组织、协调和管理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

第三篇:人大视察报告

古庄店乡人大主席团视察组

关于对乡政府2010年以来创业园建设情况的视 察 报 告

—─2011年8月23日在乡十届人大主席团第二十六次会议上

乡人大主席团成员张学豪

各位主席团成员:

根据乡人大主席团2011工作要点安排,经主席团会议研究,8月份以来,乡人大主席团组织由部分主席团成员和县、乡人大代表组成的视察组,对乡政府2010年创业园建设工作进行了视察。视察组听取了乡政府关于创业园建设的情况汇报,走访、座谈了部分企业负责人、工人、当地群众代表。现在,我受视察组委托,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视察组认为,古庄店乡创业园立足于发挥我乡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着眼于扩大交流合作,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产业特色,实施品牌战略,在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富民强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规划布局科学合理。这种科学合理的规划既体现在园区规划编制的先进理念上,也体现在园区长远发展的科学定位上。我乡创业园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始终坚持用工业和园区的理念、市场的意识谋划和发展,坚持规划先行,以规 1

划引领项目、以规划指导建设,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科学编制发展规划。视察组认为,这样的规划布局既立足于当地独特的区位地理优势,又着眼于园区长远发展的科学定位,充分体现了 “集聚发展,优化产业,典型示范”的发展思路,使我乡创业园能起到工业经济龙头带动作用,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聚集度高的产业集群。二是产业特色更加凸显。这种产业特色既体现在园区的产业布局上,也体现在园区产业发展的重点上。我乡以石材加工为主的创业园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发展重点,着力打造主导产业,重点培养新兴产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点石成“金”产业。

三是品牌战略初显成效。这种品牌战略既体现在创业园区域品牌的打造上,也体现在园区产业品牌的培育上。去年以来,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对外部环境进行了大幅度改善,修建了标志性牌坊、景观墙,栽植了绿化苗木,水电路标准进一步提高,创业园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创业园整体形象进一步改善。我乡创业园把创业园品牌打造与产业品牌培育结合起来,不断做大做强园区特色产业,以石材加工为主的创业园品牌在方城已经打响。视察组认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是发展工业经济,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富乡富民,建设工业强乡的必由之路。

四是招商引资卓有成效。这种招商引资的成效既体现在项目的数量上,也体现在项目的质量上。我乡创业园根据园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园区企业发展需求,精心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优

2化招商引资环境,通过外出招商、以情招商、以商引商等办法,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截止目前,乡创业园累计入驻企业15家,建成12家,总投资达到2.3亿元,园区年产值超亿元。视察组认为,依托资源优势,加强项目策划,推进项目对接,促成项目落地,已经成为推动乡创业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五是交流合作日益广阔。这种交流合作既体现在本地与外地人才技术交流合作平台的打造上,也体现在民间经济、文化和产业的交流合作上。乡创业园开采、运输、加工、销售整个环节可提供就业岗位1500个以上,不但有吸收外地工人,也为本地群众提供了上千个就业岗位,让群众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在家门口致富,交流合作空间不断拓展。视察组认为,我乡创业园已经成为扩大开放、增加就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带动融合共进的广阔天地。

二、创业园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视察团认为,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乡创业园产业优势明显,发展势头良好,作用日益突显,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新亮点,成为方城的区域品牌,在全县处于领先地位。但也必须看到,我乡创业园建设和发展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建设仍较薄弱。我乡创业园发展之路是先引凤后筑巢,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基础设施建设虽有明显改善,但由于投入不足,园区基础设施与先进地区相比仍较薄弱,园区内部道路配套不完善。水利设施比较缺乏,水资源严重不足,蓄

3水功能十分有限,电力设施无法满足创业园开发和当地群众生活的需要。

二是企业融资较为困难。我乡创业园的外商在融资方面存在较大困难,目前基本无法办理,对外商增资扩产造成信心不足,已成为制约创业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配套政策支持不够。在制度环境上,绝大多数企业缺乏宏观指导和对技术引进项目的政策支持,优惠政策落实不够,影响了产业技术引进的积极性和实施效果。在用地方面,企业用地报批难问题比较突出,影响和制约了项目的引进和创业园的发展。

四是创业园产业层次不高。目前,创业园入驻企业多数是石材加工方面,产业层次较低,项目比较单一,发展受资源因素影响较大。

三、进一步推动乡创业园发展的几点建议

视察组认为,古庄店乡创业园应坚持长远规划打牢基础,体现特色稳步推进,加大资金投入,深化项目对接,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扶持,增强园区工业龙头持续发展能力,保持我乡创业园发展的领先地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建议之一: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夯实我乡创业园的发展基础。完善创业园总体发展规划,包括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生态体系建设等,科学引导创业园的建设和发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进一步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财政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提

4升创业园核心区水、电、路、渠等网络的建设档次。同时,大力引进内外资,激活民间资本,鼓励企业自建、委托建设,结合产业开发、项目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推进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引资和项目落地奠定良好基础,着力打造省、市级精品创业园。

建议之二:深化产业对接,优化产业升级,进一步提高我乡创业园的发展水平。引进、利用先进地区发展的理念和技术,加快推进创业园产业合作,与技术类院校合作,搞好技术培训,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在资金、技术、管理模式等关键环节的对接与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大力引进产品附加值大,产业层次、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建议之三: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增强我乡创业园的发展动力。充分利用各级优惠政策,发挥古庄店区位、资源、人文等优势,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在管理、融资、用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建议之四:完善政策扶持,进一步优化我乡创业园的发展环境。在项目、资金、用地、用水、用电以及税收、金融、技术、人才等方面争取和给予创业园更多的政策支持。对创业园区域内的产业发展规划、用地、政府服务、鼓励保障措施等相关内容出台规定,促进创业园的发展。

第四篇:人大视察报告

古文乡人大代表联合视察情况报告

自治县人大常委会: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视察办法》的规定,为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探索人大代表活动的新方法、新思路,推动古文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根据县人大常委会的安排,并结合我乡实际,11月29日——12月1日,由古文乡人大主席覃楚均带队,古文乡人大代表和古文乡政府领导班子参加的视察组,对古文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视察。视察组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等形式,全面了解了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古文乡经济发展势头良好

古文乡政府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我县乡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目标要求,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经济的安排部署,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全面掀起了经济发展新高潮。

(一)组织领导有力。古文乡政府对发展古文乡经济,提高人民群众

生活水平的工作高度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落实。乡党委、乡政府组织乡、村干部积极探索发展新路子,为大石山区人民群众解决增收致富难题上苦下功夫,因地制宜做好大石山区养殖业。其中以波尔山羊养殖为重点,并积极推广。

(二)基础设施建设得力。促进了古文乡面貌的明显改善。多年以来,全乡上下以搞好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统一部署,全力攻坚。使古文乡基础设施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以村级水泥路为重点,乡党委、乡政府领导班子始终把通村水泥路看做方便农产品运输,降低农产品运输成本,有效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乡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为克服资金困难,多方筹集资金建设通村水泥路,先后使古文乡八个村中的六个村通了水泥路,另外两个村一个在建和一个待建,创造了路通民旺的良好局面。二是以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大会战项目为重点,大石山区属于喀斯特地貌,不仅严重缺乏地表水源,而且保水能力差,通常是“有雨三日水成湖,无雨三日地生烟。”严酷的自然条件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制约着经济发展。开展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大会战,就是为了帮助大石山区的群众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的。古文乡党委、乡政府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大会战建设,解决好大石山区的水窖水池和水利设施建设,积极寻找新的水源,同时做好水质的检测和消毒工作,切实改善当地群众的饮水安全和生存环境,进一步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真正把水柜建成造福百姓的民心工程。同时鼓励群众把建和管结合起来,建一个用得上一个,把大石山区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与生态建设、民生建设结

合起来,切实改善大石山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提高抗旱抗涝能力。从根本上解决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为了促进古文乡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全乡上下都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全乡经济也取得了明显改善,但古文乡发展面临的形势仍比较严峻,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家、自治区、市在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上没有细化,使经济发展较快与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区没有分别开来,这样,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村经济发展就会越来越滞后。有时,国家、自治区安排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少数民族地区补助资金和少民族扶贫资金也不能按时定额到位落实。

(二)人居环境仍然很差,整体生活质量没有明显提高,普遍存在着“脏、乱、差”,严惩影响着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发展文明生态村,是小康村建设、精神文明村建设以及生态家园工程建设的深化和发展,是农村三个文明一齐抓的直接载体,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利民工程。特别是非典后,人们深刻认识到,切实抓好文明生态村建设,加快建立痢疾防治长效机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于维护农民切身利益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农村的公共环境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问题。

(三)自然条件对发展经济影响较大,发展形式过于单一。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气候、人均耕地少,水资源稀缺。人民群众只能靠天吃饭,农业水平极为低下,农业收入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单一的发展方

式严重制约着经济发展。

(四)农民劳动者素质偏低。大石山区农民素质普遍偏低,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石山生息繁衍,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人民群众较少与外界接触,造成各种信息沟通不畅,导致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不畅,农业培训率低。

三、几点建议

(一)、国家、自治区、市应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分别制定不同的倾斜政策。对于发达地区内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自治区可给予少量的资金扶持,由当地政府负责解决较大比例的匹配资金,而应考虑适当提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扶持金总量,以确保欠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时,要继续教育和引导少数民族干部和从事少数民族工作的干部进一步加强对国家和省、市关于支持少数民族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的学习,吃透政策,把握精神,摸清乡情,用好政策,以政策促进发展。

(二)、以科学为依托,对有限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和增值,把发展新型沼气池、等新技术作为净化农村公共环境、开发农村新能源、发展生态经济、富裕广大农民等具有综合性多重效益的革命性措施予以强力推进,走沼气建设与发展规模养殖、规模种植相结合的路子,努力实现无害化生产,真正实现经济的发展。

(三)、经济要发展,劳动者的素质是根本、是保证。要不断通过提

高人口的整体素质,从根本上加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一是加强人民群众的基础教育,进一步配强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努力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水平;二是继续实行优惠政策,提高少数民族地区适龄人口入学率,减少流失率,提高升学率,确保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加强农民成人阶段的教育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农民群众中一些有代表性的人到经济发达地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转变观念;四是加强对乡、村的智力支持,选派一些技术水平高、实际工作能力强的科技人员到乡村开展帮助工作。

第五篇:月望乡土地流转力促富裕新农村建设

月望乡土地流转力促富裕新农村建设

月望乡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建设富裕新农村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新途径,在土地上大做文章,合理规范流转土地,走集约经营的路子,通过抓宣传,明政策,保稳定,建平台,重引导,抓服务,抓重点,调产业,出效益,保证创先争优活动取得新成效,力促富裕新农村建设。

抓宣传,明政策,保稳定。乡、村、组三级干部积极通过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宣传栏、干部走访群众、广播、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中央、省、市、县有关扶持农业生产的各项优惠政策,共印发宣传材料1000余份,向群众宣传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土地流转的好处,鼓励农户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印发“土地流转信息摸底表”,开展土地流转信息调查、统计,为土地流转工作收集第一手资料,广泛收集有意向流转土地的农户、土地面积,为稳定开展 1

土地流转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群众思想基础。

建平台,重引导,抓服务。乡政府通过 “经济事务服务中心”,将所有涉农站所人员集中办公,承担土地流转政策咨询服务员,为全乡土地流转者提供优惠政策咨询、流转合同签订、合同见证等服务提供信息;村民委员会由副主任兼任土地流转信息收集管理员,负责政策宣传、收集管理土地流转信息;村民小组由村级农科员和土管员兼任土地流转信息联络员,收集村里土地需要流出、流进、出租等土地流转信息,并建立完善乡村信息网络、对土地流转和种植经营大户信息,实行跟踪管理服务。同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引导农户进行土地流转,为土地流转搞好服务。一是广泛征求意见。采取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代表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认真听取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对土地转流的意见。二是谨慎拟定方案。在征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听取了各方面建议的基础上,经过两委班子反复讨论、论证,起草《月望乡土地承流转实施意见》,并将其印制成册发放到户,进行宣传。三是全体村民表决。由村组干部逐户向群众宣传讲解《实施意见》,逐户发放土地流转表决票,让群众对这一措施进行表决。四是制定实施方案。根据村民表决通过的《实施意见》,将同意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农户和不同意流转的农户分别进行登记。

抓重点,调产业,出成效。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重点引导土地向主导产业、特色种植、种植大户流转,发展效益农业,推进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推进富裕新农村建设。一是按照“基地+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采取林(核桃)花间作的方式,在小海子片区种植万寿菊达7500亩,预计总产值可达1200余万元,其中小海子村可实现产值410万元。二是整合资金130万元,种植浅水藕450亩,通过政府补贴、农户自主经营的方式,政府免费提供种子给农户,并每亩补助3000元,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积极性,预计可实现产量675吨,实现产值270万元;三是投资410万元,建设蔬菜种植基地500亩,其中150亩大棚、350亩喷灌,主要种植西兰花、白菜心、芥菜、大荚豆、生菜等无公害蔬菜,采取老板租赁土地、农户打工方式,基地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500万元;四是投资480万元栽植优质核桃7500亩,2010年年底已经全面完成种植任务,目前成活率较高,预计3年后可挂果,进入盛果期后,每年保守产值可达1875万元;五是投资100万元,建设养殖小区,不断发展壮大养殖业。

通过土地的流转有效地促进了主导产业、特色种植的产业化生产,有效地推进了创先争优活动的深入开展。

到目前为止,全乡已实现土地集中流转2639亩,其中:小海子村950亩,占流转总面积的36%,涉及小海子村226户,665人。土地依法有效流转,一方面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效益,加速了该村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群众通过土地出让和返聘务工有效增加了收入,解放了劳动力,有效推动了富裕新农村的建设进程。

(月望 肖琴)

下载人大关于某县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情况的视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大关于某县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情况的视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以荥阳为例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意义 背景:一直以来,“三农”问题始终受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XX镇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XX镇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工作以来,通过召开座谈......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精选合集)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县是**市东北部与重庆市**交汇的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25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6万亩),大部分海拔在700至900米之间,90%的地区属溶岩地貌,地表破碎,山河纵横......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集体土地流转问题的法律思考》调查报告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周勇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十分突出的摆在了社会发......

    土地流转调研报告

    嵩县土地流转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同时,很多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

    土地整理参与新农村建设浅析

    研究与探索 土地整理参与新农村建设浅析 土地整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土地整治和新农村建设

    廊坊市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统筹兼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摘录 (可以借鉴) 农村土地整治统筹兼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资金投入政策为驱动,按照“政府主导......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探讨五篇范文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土地流转问题的探讨 作者:王芳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08期 【摘 要】 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发展现代农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