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银行的流动性精细化管理
银行的流动性精细化管理
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逐渐深化,利率市场化,存款保障制度的推行,《巴塞尔协议Ⅲ》的约束,银行面临的金融市场愈发复杂,面对的监管政策日益苛刻。银行倒闭在金融改革后成为了可能,充分研究国外优秀银行经营管理,借鉴曾经辉煌的英国北岩银行等大型银行轰然倒塌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银行倒闭风险多以流动性枯竭的形式表现出来,金融机构必须增强流动性管理意识,特别是资本金较少、发展地区集中、风险较大的农合机构必须高度关注流动性水平,避免资金业务过度发展导致流动性风险敞口过大甚至失控的不利局面。流动性风险的定义。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要面对最主要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用于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业务开展的其他资金需求风险。对于中小商业银行,特别对于农合机构而言,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下,需要高度关注流动性风险的发生,并制定有效的监管措施和快速的反应机制。
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流动性脆弱是银行的天生缺陷,主要原因是银行的资产来源的不确定性。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吸收客户的存款或者向外筹借获得资金,然后进行一系列的投资和经营多种资产业务,然而这种负债的被动性是商业银行无法准确预计,银行不能保证发放贷款和投资等业务对资金的需要。
目前,纵观我国农合机构,单一业务结构、资金期限结构不匹配、资本充足率低、资产流动性下降以及不良信贷比例过高是流动性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综合起来,影响农合机构流动性风险的因素包还括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监管部门的政策、银行间流动性风险的传导、银行自身经营不善、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受对外开放的冲击等等。
流动性风险的管控。存贷比是流动性风险管控的主要指标。从国内外的实践看,存贷比具有以下作用:一是管控流动性风险,这是存贷比的首要目标;二是在客观上可以起到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的作用;三是与银行体系稳定和宏观经济表现具有相关性。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清算银行的实证研究来看,存贷比较低的国家,其银行体系更为稳健,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宏观经济的表现也更好。
目前,美国、荷兰、比利时及中国香港等诸多国家和地区的监管机构将存贷比作为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韩国、阿联酋等少数国家将存贷比作为监管指标。美国、加拿大、荷兰、比利时、新加坡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银行还在内部管理中将存贷比作为重要的流动性风险指标之一,并对外公开披露。经过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后,金融稳定理事会、欧洲系统性风险理事会,以及英国、比利时等国家已将存贷比作为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的重要监测指标。
具体措施
引入精细化管理。农合机构在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中,存贷比作为流动性风险管控的重要指标,虽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指标的滞后性与流动性风险发生的突发性存在着矛盾,因此,在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还应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发展方式有依赖于更合理的管理-
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指健全各项管理制度,细分目标,落实责任,充分运用数据定量分析技术进行精准业务营销、客户关系管理、成本核算及风险控制,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现代管理模式。
完善的精细化管理,是银行自身提高经营效益的必备要求。同时,精细化管理是农合机构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精细化管理可以袮补农合机构决策经验性,管理主观性及业务拓展无针对性等粗放式管理的弊端,提升自身经营效益。
借鉴互联网金融的技术力量。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异军崛起,虽然从时间上是突然,但从技术上可以说是必然。余额宝是最近最成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其运营的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余额宝每天出现巨大的购买量和赎回量,怎样对流动性风险的识别、反应和控制呢?完善的信息系统。由于在推出余额宝之前,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支付宝已经有充分的数据预测资金的流向趋势,解决流动性管理的矛盾破解了金融行业普遍难题--就是资金期限错配所导致的流动性管理的风险和挑战。据介绍,余额宝资金流出预测系统会每天定时进行业务预测,平均预测命中率达86%,最高达97%,预测准确率非常高。可见,完善的信息系统为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提供了非常准确、科学的参照,流动性风险大大降低,也正因为如此,用户们可以毫无顾虑地使用余额宝,享受理财带来的收益和乐趣。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完善。鉴于互联网金融能破解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监控难题,开发属于银行的大数据信息系统成为了银行流动性风险
精细化管理的一大重要任务。精细化管理在于定量分析银行管理中的各个关节,核心在于数据信息。银行经营中遇到的成本、财务等业务流程都能进行量化,使银行管理者有充分的数据对实践进行分析、控制、改进,确保实际管理水平不断上升的同时提高核心竞争力。
银行流动性风险虽然贯穿于银行经营的各个角落,但是银行管理者能够通过量化数据对流动性风险的分析、反应、控制,能够进可能地降低流动性枯竭的概率性。为此,健全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深化,能否开发出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作为数据支撑成为银行在竞争中获得先机。
第二篇:银行流动性管理要转向精细化
银行流动性管理要转向精细化
来源: 金融时报
2014年开年再度出现的流动性紧张局面,让市场更加关注央行在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关于“流动性”的表述。日前,多位专家表示,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较大篇幅阐述了流动性状况以及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和力度,回应了市场关注,有利于形成市场预期,有助于避免流动性剧烈波动。
“总体来看,今年的流动性将保持适度中性、稳定偏紧,呈现出紧平衡格局。”多数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作出类似判断。去年以来的流动性波动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程度在其中“推波助澜”,反过来又增加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专家建议,银行业金融机构下一步要继续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流动性将保持在合理区间
“所谓适度中性,就是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央行货币供应既不会大开闸门放水,也不会紧缩以致流动性紧张,市场流动性处于合理区间。”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曾刚说。
曾刚认为,近年来快速扩张的债务规模应是监管部门选择稳中偏紧货币政策的主因之一。以信贷为例,2013年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71.9万亿元,相比2009年初增加39.9万亿元,增幅为125%,信贷增长非常之快。
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债务,有关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末,中国企业债务与GDP的比重是140%,而同期美国是80%。
“在经济下行和企业现金收入放缓时,信贷增速加快,债务持续增长,将导致收入无法覆盖债务本息出现偿债危机。”华夏银行发展研究部赵玉睿认为。
从目前市场实际情况看,企业高杠杆和低盈利,已加大了信用风险。统计显示,2013年二季度,付息占上市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已高达14%;三季度,社会融资平均利率为6.81%,较一季度的6.35%有所上升;而同期工业企业主营利润率由6.05%降至5.59%,债权融资成本与企业利润率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业内专家认为,从稳中求进总基调出发,避免加杠杆,流动性应当保持适度并适当偏紧。
对于下一步流动性操作的方向,央行明确表示:“综合运用数量、价格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保持适度流动性,实现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央行通过了公开市场操作和SLO、SLF等流动性调节工具有效地应对了多种因素引起的流动性波动,应该说过去一年央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进展很大,取得了较大成绩。在报告中,央行也多次提到了此类操作在稳定流动性上的积极作用,预计类似的操作将会在2014年的资金紧张时点得到延续,今年发生流动性剧烈波动的概率较低。”曾刚预计。
资金投向应更精准
银行专家赵慈拉认为,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多次提到货币政策调控要与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将继续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当前流动性管理的难点是在‘总量稳定’的前提下,增加资金投向的精准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同时解决融资贵的难题。”他认为。
央行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当前经济稳定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债务的依赖仍在上升,高投资模式以及资源过度向房地产等领域集中,容易导致债务水平上升,并可能对其他经济主体特别是中小企业形成挤出效应,加剧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结构性问题也使总量政策的效果受到影响。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4.6万亿元,同比多增1.7万亿元,在新增人民币贷款中占比达51.6%,比2012年高16.53个百分点。而刚刚公布的GDP显示,2013年GDP增长7.7%,为14年来最低。业内专家认为,在GDP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中长期贷款却出现较快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资源仍在向房地产等传统领域流入,调结构任重道远。
资金配置的不合理还导致市场利率抬升,实体经济财务成本上升。数据显示,2013年12月,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7.54%,这是2000年以来票据融资成本最高的一年。赵慈拉认为,票据融资成本高企,反映出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有困难。
“一些财务软约束部门资金需求量大,对利率敏感性相对较低,其大量融资也推高了全社会融资成本。”央行指出。
业内专家认为,“财务软约束部门”主要包括房地产企业以及政府投融资平台。因此,继续改善和优化融资结构和信贷结构的要求非常迫切,金融机构要认真落实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决策部署,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提高流动性管理专业化水平
业内专家指出,去年以来的流动性波动加大,银行业金融机构一定程度在其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这又反过来增加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央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亦指出,“金融机构在利润压力、监管套利等因素作用下,利用同业、理财等短借长贷,资产负债结构对利率风险敞口十分灵敏,对货币市场高度依赖,也是加大市场流动性波动的主要原因。”
赵慈拉解释说,当前仍以存贷比对银行进行监管,由于银行吸纳的同业存款不能放贷,在经营压力下,导致其对同业、理财业务的过度扩张。
“银行的资产扩张以及表外的诸多金融产品创新,都直接或间接需要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支持。各类融资活动越活跃,就越会消耗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从而导致对流动性的需求上升。”
他说。
专家表示,做好流动性管理,下一步应引导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和资产负债管理,做好各时点的流动性安排,合理安排资产负债总量和期限结构,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
具体来看,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增加对多元化和稳定性融资的管理、日间流动性风险管理、优质流动性资产管理、并表和重要币种流动性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压力测试、应急计划等监管要求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管理预案
濮阳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健全濮阳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证本行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并结合本行实际,制定预案。
第二条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
第三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全过程。
第四条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原则是:全员参与、动态预防、科学量化、审慎管理,确保本行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都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的增长和到期
债务的支付。
第五条 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的取向是:稳健。即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平衡收益水平和流动性水平,保持适度流动性,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本行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之内,确保本行的安全运营和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六条 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适时、合理、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本行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推动本行的持续、健康运行。
第七条 本行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划分明确的风险管理职责、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程序和制度,强化考核监督,持续推动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二章 流动性风险的组织架构和职责
第八条 本行建立与流动性风险特点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层。
第九条 董事会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职责。具体包括:
(一)审核批准本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重要政策;
(二)监督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体系内对流动性风险进行适当管理和控制;
(三)对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准确
性和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
(四)决定与流动性风险相关的信息披露内容;
(五)审核批准本行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与程序、流动性风险限额和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并根据风险管理需要及时对以上内容进行审议修订,审议修订工作至少每年一次;
(六)持续关注流动性风险状况,定期获得关于流动性风险水平和相关压力测试的报告,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和潜在转变;
(七)根据内部审计的结果,督促高级管理层针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整改措施,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策略和程序;
(八)授权并听取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开展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 高级管理层负责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管理工作,应履行以下职责:
(一)根据本行的总体发展战略测算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并提请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根据总体发展战略及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提出对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修订的建议,并提请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
(二)根据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流动性风险承
受能力,制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程序、限额,其中重要的策略、程序和限额需提请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执行;
(三)根据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程序和限额,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充分了解并定期评估本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及管理状况,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汇报本行流动性风险状况,及时汇报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或潜在转变;
(五)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支持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工作;
(六)根据董事会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相关政策、策略和程序,组织实施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并定期将测试结果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汇
报,推动压力测试成果在战略决策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七)制定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并提请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
(八)识别并了解可能触发应急计划的事件,并建立适当机制对这些触发事件进行监测;
(九)定期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进行内部审计,并对审计提出的整改措施实
施情况进行后续审计,并及时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
审计报告;
(十)指定专门人员或部门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部门应当职责明确,并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和人员应保持相对独立性,特别是独立于从事资金交易的部门;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容
第十一条 本行在根据发展战略、业务特点和风险偏好测定自身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策略与程序、模式、方法与技术、限额、监测频度、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信息披露等风险管理内容。
第十二条 从持续、前瞻的角度制定书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程序,并在综合考虑业务发展、技术更新及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及时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程序进行评估和修订。评估和修订工作最少每年进行一次。
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程序应涵盖本行的表内外各项业务,以及所有可能对流动性风险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并包括正常情况和压力状况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
第十三条 本行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选择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可以是集中、分散或二者相结合。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模式,都应确保对总体流
动性风险水平和各分支机构、各业务条线流动性水平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并确保遵守各有关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
第十四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应该体现在资产与负债管理、现金流量管理、压力测试、应急计划、限额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并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 本行根据监管要求和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设定流动性风险限额,并根据限额的性质确定相应的监测频度。
第十六条 本行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制定适当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程序的完整和有效。
第十七条 本行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的范畴,定期审查和评价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应涵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所有环节。
第十八条 本行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准确、及时、持续地计量、监测、管控和汇报流动性风险状况。管理信息系统应能确保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及相关部门适时了解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事项。
本行在引入新产品、新技术手段,建立新机构、新业务部门前,在可行性研究中充分评估其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并制定相应风险管理措施,完善内部控制和信息管理系
统。引入并运行后,加强日常监测,定期评估相应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第十九条 本行按照监管要求定期披露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在出现流动性危机时,适时披露相关情况说明以提高交易对手、客户及公众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可能给本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四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程序
第二十条 高级管理层按季度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书面监测报告,详细说明风险管理情况和下一步完善措施。
第二十一条 对本行发生的重大流动性风险事件,高级管理层应及时启动应急计划,并在第一时间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监管部门报告。
第二十二条 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内部审计,审计结果直接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对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和内外部审计机构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在高级管理层落实整改措施后,及时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
第五章 考核与奖惩
第二十三条 董事会将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纳入到对董事、高级管理层的履职考核中。
第二十四条 高级管理层应针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建立明
确的内部评价考核机 制,将各分支机构或主要业务条线形成的流动性风险与其收益挂钩,从而有效地防范因过度追求短期内业务扩张和会计利润而放松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
第二十五条 针对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评价考核机制,本行应建立相关问责制度,以推动业务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政策由濮阳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董事会批准之日起执行。
第四篇:南京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
南京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修订)
2009-12-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进入论坛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修订)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健全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制和机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保证本行各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商业银行风险监管核心指标(试行)》并结合本行实际,制定本政策。
第二条 本政策所指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融资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不影响日常经营或财务状况的情况下,无法及时有效满足资金需求的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深度不足或市场动荡,商业银行无法以合理的市场价格出售资产以获得资金的风险。
第三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指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流动性风险的全过程。
第四条 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原则是:全员参与、动态预防、科学量化、审慎管理,确保本行无论在正常经营环境中还是在压力状态下,都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的增长和到期债务的支付。第五条 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的取向是:稳健。即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平衡收益水平和流动性水平,保持适度流动性,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本行可以承受的合理范围之内,确保本行的安全运营和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六条 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适时、合理、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实现对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将流动性风险控制在本行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推动本行的持续、健康运行。
第七条 本行通过建立科学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划分明确的风险管理职责、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策略、程序和制度,强化考核监督,持续推动流动性风险管2理工作的开展。第二章 流动性风险的组织架构和职责
第八条本行建立与流动性风险特点相适应的组织架构,包括董事会、董事 会风险管理委员会、高级管理层。
第九条董事会承担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最终职责。具体包括:
(一)审核批准本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重要政策;
(二)监督高级管理层在风险管理体系内对流动性风险进行适当管理和控制;
(三)对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承担最终责任;
(四)决定与流动性风险相关的信息披露内容;
(五)审核批准本行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与程序、流动性风险限额和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并根据风险管理需要及时对以上内容进行审议修订,审议修订工作至少每年一次;
(六)持续关注流动性风险状况,定期获得关于流动性风险水平和相关压力测试的报告,及时了解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和潜在转变;
(七)根据内部审计的结果,督促高级管理层针对内部审计发现的问题采取及时有效的整改措施,并适时调整和完善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策略和程序;
(八)授权并听取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开展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条 高级管理层负责流动性风险的具体管理工作,应履行以下职责:3
(一)根据本行的总体发展战略测算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并提请董事会风 险管理委员会审批;根据总体发展战略及内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及时提出对流动 性风险承受能力修订的建议,并提请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议;
(二)根据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制定流动性 风险管理策略、程序、限额,其中重要的策略、程序和限额需提请董事会风险管 理委员会审批后执行;
(三)根据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程序和限额,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四)充分了解并定期评估本行流动性风险水平及管理状况,向董事会风险
管理委员会定期汇报本行流动性风险状况,及时汇报流动性风险的重大变化或潜在转变;
(五)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以支持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工作;
(六)根据董事会和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的相关政策、策略和程序,组织实施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并定期将测试结果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汇 报,推动压力测试成果在战略决策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七)制定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并提请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审批;
(八)识别并了解可能触发应急计划的事件,并建立适当机制对这些触发事件进行监测;
(九)定期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进行内部审计,并对审计提出的整改措施实 施情况进行后续审计,并及时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审计报告;
(十)指定专门人员或部门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工作,负责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部门应当职责明确,并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和人员应保持相对独立性,特别是独立于从事资金交易的部门;4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三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容第十一条 本行在根据发展战略、业务特点和风险偏好测定自身流动性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策略与程序、模式、方法与技术、限额、监测频度、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信息披露等风险管理内容。
第十二条 从持续、前瞻的角度制定书面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程序,并在综合考虑业务发展、技术更新及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基础上及时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程序进行评估和修订。评估和修订工作最少每年进行一次。
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和程序应涵盖本行的表内外各项业务,以及所有可能对流动性风险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并包括正常情况和压力状况下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第十三条 本行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选择流动性风险管理模式,管理模式可以是集中、分散或二者相结合。无论采用何种管理模式,都应确保对总体流动性风险水平和各分支机构、各业务条线流动性水平进行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并确保遵守各有关流动性风险监管要求。
第十四条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技术应该体现在资产与负债管理、现金流量管理、压力测试、应急计划、限额管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并形成有效的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 本行根据监管要求和内部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设定流动性风险限额,并根据限额的性质确定相应的监测频度。
第十六条 本行通过建立完善有效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制定适当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确保流动性风险管理程序的完整和有效。5第十七条 本行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内部审计的范畴,定期审查和评价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应涵盖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所有环节。
第十八条 本行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准确、及时、持续地计量、监测、管控和汇报流动性风险状况。管理信息系统应能确保董事会、高级管理层 及相关部门适时了解有关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事项。
本行在引入新产品、新技术手段,建立新机构、新业务部门前,在可行性研究中充分评估其对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影响,并制定相应风险管理措施,完善内部控制和信息管理系统。引入并运行后,加强日常监测,定期评估相应措施的有效性,并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调整。第十九条 本行按照监管要求定期披露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在出现流动性危机时,适时披露相关情况说明以提高交易对手、客户及公众的信心,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可能给本行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四章 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程序
第二十条高级管理层按季度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本行流动性风险 管理书面监测报告,详细说明风险管理情况和下一步完善措施。
第二十一条 对本行发生的重大流动性风险事件,高级管理层应及时启动应 急计划,并在第一时间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监管部门报告。第二十二条 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内部审计,审计结果直接 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对监管部门现场检查和内外部审计机构审计中发 现的问题,在高级管理层落实整改措施后,及时向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报告。第五章 考核与奖惩
第二十三条董事会将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纳入到对董事、高级管理层 的履职考核中。
第二十四条 高级管理层应针对流动性风险管理建立明确的内部评价考核机6制,将各分支机构或主要业务条线形成的流动性风险与其收益挂钩,从而有效地防范因过度追求短期内业务扩张和会计利润而放松对流动性风险的控制。
第二十五条 针对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内部评价考核机制,本行应建立相关问责制度,以推动业务发展质量的全面提升。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本政策由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 解释。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自董事会批准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银行营业网点精细化管理
银行营业网点精细化管理
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
2012年10月17日
2012年10月17日,曾为山东农行、江西农发行、北京建行、无锡中行、德州工行、吉林邮政、天津邮政储蓄银行、赣州农信社等金融机构讲过企业文化、管理创新、精细化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为湖南大学2012年中国农业银行湖南省分行县域网点负责人素能提升培训班讲授《银行营业网点精细化管理》,关于银行营业网点精细化管理,刘先明讲道:
一、银行精细化管理是银行管理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1、推行精细化管理是银行生存、银行转型、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2、推行精细化管理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和银行监管的需要。
3、推行精细化管理是服务客户、与客户同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更满意的服务的需要。
4、推行精细化管理是银行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
5、推行精细化管理是防范风险、做精品银行的需要。
二、银行营业网点的使命:
营业网点是银行的前沿,是办理各项业务的阵地,是银行发展的依托和根本,是银行直接创利增效的“窗口”。
营业网点的精细化管理,是银行精细化管理的支撑和落脚点。
营业网点的精细化管理,决定和反映了银行的精细化管理、可持续性发展。
三、银行营业网点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银行营业网点精细化管理,目的是要根据网点的地域、功能、特点等因素,实施差异化的分类管理,实现银行业务资源的优化配置,最佳效果地发挥网点的功能、特点,提高网点盈利能力和贡献能力。
四、营业网点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1、营业网点的布局和建设;
2、营业网点的现场和设施;
3、营业网点的市场营销;
4、营业网点的客户关系管理;
5、营业网点的风险管控;
6、营业网点的人力资源管理;
7、营业网点的制度和流程;
8、营业网点的成本核算、绩效考核;
9、营业网点的企业文化建设。
五、营业网点精细化管理的案例:
1、中国农业银行贵阳中北支行营业室锐意进取、追求卓越。
2、招商银行长沙分行营业部发展服务优势、铸就“百佳”网点;
3、交通银行长沙科大支行用心服务、实现共赢;
4、工商银行山西忻州分行全面提高营业网点精细化管理水平;
5、中国银行成都锦江支行营业部锐意创新、用心服务;
6、中国建设银行福州城东支行理财中心不断创新、追求卓越;
7、农行网点大转型:从细处着手释放潜力。
8、推行“大厅制胜”策略,中国农业银行网点转型提速。
9、中国银行营业网点服务规范。
10、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服务环境规范。
11、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营业网点员工服务礼仪规范。
12、中国工商银行标杆网点金牌服务管理手册。
链接:
一、多家网站报道刘先明讲授《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
1、中国农村金融网:山东农行举办《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讲座
2、齐鲁金融网:山东农行《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讲座达到预期效果
3、大众网:山东农行举办《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讲座
2009年5月22日——24日,中国农业银行山东省分行2009营销工作会议在山东农行隆重召开。5月23日下午,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武汉工程大学客座教授刘先明应邀在此次会议上做了《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专题讲座。
刘先明教授结合山东农行“区域—主流银行、客户—首选银行、经营—良好银行”的企业愿景及其客户关系管理的良好基础,从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必要性、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内涵、影响和制约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要素、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基本内容、客户关系管理的支撑——客户经理制、商业银行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措施、部分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的案例等七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此次讲座,紧扣山东农行的发展需要,贴近山东农行的营销工作及其客户关系管理,融理念、理论、方法于一体,启发性强、实战性强,参加会议的代表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达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二、十余家网媒报道刘先明讲授《管理创新与精细化管理》课
1、人民网:德州工行高度重视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培训
2、中国网络电视台:德州工行高度重视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培训
3、中国广播网:德州工行高度重视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培训
4、中国网:德州工行高度重视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培训
5、光明网:德州工行高度重视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培训
6、金融山东:德州工行高度重视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培训
7、和讯网:德州工行高度重视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培训
8、凤凰网:德州工行高度重视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培训
9、搜狐:德州工行高度重视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培训
10、华龙网:德州工行高度重视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培训
中国工商银行德州分行管理人员管理素质提升培训班,于2011年7月16—21日在中国工商银行蓬莱培训中心举办,来自中国工商银行德州分行及下属支行的50多位中、高层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2011年7月21日,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红色咨询师、浙江大学山东继续教育中心讲师刘先明应邀为该培训班讲授了《管理创新与精细化管理》。
在一天的培训中,刘先明老师从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基本概念,管理的新观念、管理创新的内容、创新思维的方法和原则、规范是创新与精细管理的基础、精细化管理、企业需要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晴雨表”、精细化管理的创新——精细管理工程、银行推行精细管理工程的意义和作用、银行如何推行精细管理工程、银行推行精细管理工程时须注意的几个问题、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授,刘老师的讲授,实战性强、启发性强,受到学员的广泛和高度的好评,为中国工商银行德州分行今后的管理创新与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智力支持。(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