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x天丰农机合作社的调研

时间:2019-05-14 01:3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xxx天丰农机合作社的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xxx天丰农机合作社的调研》。

第一篇:关于xxx天丰农机合作社的调研

关于xxxxxx天丰农机合作社的调研

xxx党委、政府2012.10.30

xxx属郊区乡镇,全乡15个行政村,176个村民小组3.25万人,耕地面积2.6万亩,每年全乡外出务工人员达7596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3.4%。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外出,造成农民广种薄收,效益低下,农民种田的积极性受挫。近年来,xxx党委、政府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模式,xxx依靠农机合作社带动促流转形成了具有乡镇特色的现代农业模式。

一、农机合作社基本情况

二、农机合作社主要做法

(一)xxx的“租赁、代管、入股”模式:xxx共有17个组,7个自然村,3736人,耕地3148亩,出县务工和经常性在县城打零工人员1260余人,占该村总人数的34%。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耕种土地成为农民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留守农民劳动能力差,生产困难;另一方面外出人员总想着家里的“一亩三分田”,不能安心工作。针对这一问题,2006年,该村农机大户xxx联合大桥、城镇、湍东三个乡镇的农民张青松、张保民、王玉豪等22户有50匹马力以上的农业机械户,成立xxx“天丰农业机械合作社”,采用租赁、代管收取服务费和入股的方式流转土地1500余亩,实行合作经营。他们的主要做法:一是租赁。为了解决农闲时农机闲置问题,2008年,xxx以每亩4O0元/年的价格租赁xxx的5、6、7、11组92户农民的土地l00余亩,做为其优质高产示范田。通过机翻 1

深耕、良种种植、科学施肥,提高亩均效益。夏季小麦亩均单产达550—600公斤,秋季玉米达6OO一650公斤。二是以代管收取服务费形式进行土地流转。通过租赁土地所积累下来的经验,今年,xxx通过科学种田来拓展自己的业务,采用代管收取服务费的形式来流转土地。即农户的土地由xxx的农业机械合作社和xxx金鑫种业有限公司统一供种、统一耕作、统一施肥、统一收割,农机合作社负责耕作,金鑫种业负责供种、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根据地块好坏的不同,保证农户每亩夏季达到450—55O公斤小麦,秋季达到50O一6OO公斤玉米的单产。农户每年支付合作社每亩2O0元(含肥料、种子、农药、耕作费)的服务费,通过今年夏季试验,秋季可扩大到周边5个村,面积可达l4OO余亩,目前正在签订秋季合同书。如xxxl7组的陆兴汉把自己的2亩地以代理收取服务费的形式流转给xxx,看着长势良好的小麦,陆兴汉高兴地说,把土地流转给农机合作社,自己什么都不用管,就等着收获每亩500公斤小麦,每季交2OO元服务费值得,他还打算把剩下的3亩地秋季也流转给合作社。三是入股。农户以自家土地入股,交农业机械合作社统一耕种,合作社依靠科技实现一年三熟。即2月份利用地膜覆盖,种植用于直接煮着吃的糯玉米(生产期75天左右),糯玉米经过简单的真空包装,可长期保存和长途运输,每个最低可售1元左右,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每穗最低1元的保回收合同,如果市场价高于l元,农民可自主销售,全年以每亩分给入股农户1000株糯玉米,作为土地入股的分红,分红

剩余部分和以后的二茬、三茬作物收入归合作社收入。从根本上保障了入股农户每亩最低收入1OOO元。每亩按最低种植3000—4000元株玉米计算,亩均早茬可收入3000多元。糯玉米成熟后,5月份可再种植大田玉米一茬,按亩均600公斤,每公斤1.8元算,每亩又收入1080元,二茬玉米收获后可再种植一季蔬菜(现种植包包菜),每亩又可收入3000—4000元,合计每亩收入6000—8000元左右,是一般地块收入的8—10倍。这种形式今年处于试验阶段,目前已发展10亩左右。盆窑村梁红亮耕地紧邻xxx,他将自己的2亩耕地入股,据他本人讲,他入股的2亩地分红2000穗玉米,现已全部被宾馆订购一空,每穗2元钱,每亩地收入4000元。面对良好的销售形势,xxx决定明年再扩大规模,准备发展200-300亩。

三、取得的初步成效

(一)实现了规模化耕作。xxx人均1亩地左右,且家家户户分散于多个地块,耕地不集中,种植的作物不同,成熟期不同,既不利于耕作管理,更不利于机械化作业,费工又费时。xxx8组的农民刘喜文,全家3口人,共计2.9亩地,分布在7个地块,大的0.9亩,小的0.1亩。今年他的2.9亩地全部流转给农机合作社,以代管的形式每亩保证550公斤小麦。采取代管、入股和定产的形式变过去一家一户的零星种植为现在的规模种植,现每块最小的耕地也在1O亩左右,面积大的达到100余亩,为农业生产的科学化、机械化、现代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二)破解了土地流转难问题。xxx的代管、入股模式,从根本上保证了流转农户的土地收益,土地流转收益由过去的每亩200-400元左右,提高到现在的1000多元,比流转农户自己种植每年每亩多收入20O一40O元,流转农户还可以通过到大户务工每天还可收入20-50元。农户在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有着稳定的流转收入,他们都心甘情愿把土地拿出来流转,这种保证农民稳定收入的土地流转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土地流转难的瓶颈。

(三)实现了科技增收。入股、定产和代管的流转模式,实现了规模种植和科技种植,便于统一管理、统一耕作、统一供种、统一施肥,改变过去传统的一年两熟为现在的一年三熟,大棚蔬菜实现了一年四季有新鲜蔬菜上市。农机合作社和金鑫种业的联合,使农业生产的科技合量大大提高,土地的收益比过去提高了8—10倍,实现了科技增收。

(四)调动了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入股、定产和代管的模式,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没有提前大批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得到了农民的土地,解决了承包土地资金投入大的难题。农机合作社合作社在每亩支付农户1000元入股分红后,还收入5000—7000元。除去每亩1000亩左右的成本,净收入5000多元。自身实力不断壮大,也带动了种子、农药、科技等相关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实现了农户和专业合作社的“双赢”。

(五)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入股、定产和代管的形式实现了规模经营、机械化耕作,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留守家中的老人和妇女都能干,外出务工人员不再一年两次往家跑着帮助夏收秋种,解决了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使他们可以在外安心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不到位,农民流转意识差。在调研中发现70%的农户对《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不知道,极少部分知道的也是一知半解。对国家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和方向不能正确理解,缺乏基本的认识。在自己的土地不愿耕种时,没有主动地、有意识地去流转自己的土地,而是被动地等待着承租方。

(二)缺乏典型带动,流转氛围不浓。在调研中多数流转农户和承租户都普遍反映,合作社在土地流转中没有比较成功的好的典型可以借鉴,全凭流转双方在协商中摸索方法,缺乏科学合理的流转机制,政府部门也没有出台相应的土地流转扶持政策,来鼓励和扶持土地流转,给土地流转造成了一定的困难,现有的承租大户和合作社组织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三)土地流转市场不完善,有待进一步规范。在调研过程中,承租方一致认为,我县土地流转市场没有形成,中介组织缺乏,土地流转的供求信息不能及时有效沟通。多是通过朋友介绍来的,由于缺乏中介组织,多数由村组干部具体操作,存在个别农户满天要价现象。

五、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流转意识。大力宣传2010年中央

1号文件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农机合作条例》等有关文件精神,通过电视、广播、宣传车等形成大力宣传,使其基本精髓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在社会上形成通过合作社土地流转的良好氛围。

2、总结农机合作社经验,实行典型带动。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对全国农机合作社比较好的经验典型加以总结,在我县进行试点试验,并对已形成的合作社进行总结和宣传,使各地都能找到适应本地发展的模式,来推动我县农业现代化。

3、培育流转市场,加快土地流转。培育土地流转市场是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的重要环节。要依托农业部门建立流转服务组织,为流转提供有关法律政策宣传、流转信息、流转咨询、价格评估等。要及时掌握土地流转动态,定期发布土地供求信息和指导价格,探索通过市场调节促进土地流转的有效机制。

4、出台政策鼓励,加强规范管理。在切实可行的情况下,制定一系列合作社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机大户依法合理承包土地和四荒,鼓励营销大户、科技大户、种植专业大户联户承包,实行集约经营,鼓励农业企业和科研单位到农村与农户联合建立产业基地、种子基地。财政部门要加大对涉农政策性资金的投放力度,促进土地流转健康发展。同时,政策要加大对专业合作组织和承包大户的管理,通过采取相关手段,规范专业合作组织和承包大户的行为,引导他们诚信经营,合法经营,确保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

第二篇:定陶县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调研

定陶县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调研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县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和建设情况,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为下一步制订农机合作社发展规划和扶持措施打下基础。定陶县农机局抽调10名技术骨干,成立农机合作社建设调研工作小组,对全县家32农机合作社发展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一、定陶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基本情况

定陶县现有农用拖拉机1248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500台,机引农机具29505台,联合收获机1540台,农机总动力83.7万千瓦,农机从业人员5.3万人。机耕、机播面积76万亩。截至目前,全县共注册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32个,合作社社员达270个,注册资金达1900万元,农机具1175台套,其中达到省级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市级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高,运作模式规范先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二、主要措施

近年来,定陶县农机局党委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多项措施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搞好规划、厂房建设、机具合理购置、建立和完善运行机制,帮助他们工商注册,协调建设用地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县农机局及时成立了由刘敏杰局长为组长,李勇副局长为副组长,管理股、农机校、推广站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管理股,具体负责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工作。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按照省市农机主管部门和局党委的要求,结合全县农机工作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到外地学习先进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及时进行总结部署合作社建设工作。同时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激发农机大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

3、简化程序,积极引导。根据农村工作的现状,按照“先运作、后规范”的原则,简化工作程序,指派专人负责,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4、全面动员,大力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是采取自愿的原则,面对现状,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动员,大力支持有条件的、积极性较高的农民联合起来组建农机专业合社。

5、抓关键,选好领头人。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荐选择办事公正,在农民群众中有一定威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和市场应变能力的人,担任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长。同时县农机局每年都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领头人进行集中培训,交流经验,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办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水平。

6、抓规范化管理,提高疑结力。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运行与监督同行。农机专业合作社要严格按章程规定,规范运作,民主管理。一是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二是建立安全生产、财务、机械管理,配件油料供应和维修管理等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三是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重点完善内部积累、利益分配、风险调节、自我服务等机制,形成以产权为基础,以利益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的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7、加大扶持,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通过资金和项目等有效手段,加大培育和扶持的力度,扩大合作社的实力和规模,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积极、稳妥、有序、健康的发展。一是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我们充分利用补贴政策,对农机合作组织购置和使用大中型农机具给予重点补贴,使更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上;二是必要的项目带动。安排项目时,优先安排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把国家、省、市安排的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农机新技术推广、科技入户、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等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倾斜,给予重点扶持。以此为依托,引进资金、引进机具、技术,示范、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和创新,增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农机合作社在发挥农机组织化、市场化的作用中成效明显

一是农民满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解决农民用机难问题,使农民享受了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的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享受了合理的作业价格,抢时增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是社员满意。对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扶持措施,购机补贴政策优先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加速更新合作社机具品种和类型,提高了技术水平和机具的利用率,拓展了作业范围,增加了会员的收入。

三是企业满意。农机合作社拥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为企业和机手搭建了互相学习和交流技术的平台,使机手能够正确维护、保养和使用机具,机械故障得到及时排除,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解除了企业的许多后顾之忧。

四是政府满意。合作社协助农机部门,宣传、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农机化的各项法规、政策,还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愿望和要求,及时反映给农机部门,是农机部门的得力助手,更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展农机化的重要组织和实现形式。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机专业合作社实力还不够,合作水平低,带动能力弱,整体水平还不高,影响力还不大。一些农户怕担风险,对加入合作组织持观望态度。因此农机合作组织数量不多,对农业的辐射作用还比较弱。

2、农机专业合作社多数规模小,建社用地不好落实,建社初期投入大,资金困难,运行不畅。

3、土地分散,一家一户经营土地,地块过于零碎,种植品种、收割期不同,不便于规模化作业。特别是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于作业效率低、作业地块小、农民认识程度低,机械的利用率低,机手作业收入少。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4、合作社发展不平衡。各合作社在机械数量、服务功能、场地建设满足情况、作业项目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5、技术人员缺乏,特别是懂经营、会管理的技术人员缺乏。

(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同时积极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力。

2、加大扶持,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通过税收、资金和项目等有效手段,加大培育和扶持的力度,扩大合作社的实力和规模,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积极、稳妥、有序、健康的发展。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要求。建议:(1)各级政府要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停车场(库、棚)、维修车间、办公场所等建设用地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所需土地按照设施农业用地征用。(2)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农机专业合作社从事的农田作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副产品初加工和科技推广项目,在资金上进行重点扶持,对规模较大、跨区域联合、带动农户较多、运行较规范、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和奖励。(3)金融部门要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社方面,出台优惠信贷政策,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便利。

3、推进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规模。对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等难以推广应用的机械作业,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行作业补贴政策。

4、加强指导,积极探索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有效模式,及时解决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农机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邵珠山 董庆启)

第三篇:茌平县农机合作社调研报告

茌平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山东省茌平县农机局赵春庆

山东省茌平县地处鲁西北地区黄河冲击平原,辖11个乡(镇)和3个办事处,拥有耕地面积80余万亩,2011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110万千瓦,农机总值4.2亿元。近几年来,茌平县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和县委县政府“科学发展建设幸福新茌平,奋力赶超跨入全国五十强”的奋斗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机监督管理条例》,全面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各类农业机械,尤其是大型农业机械数量不断增加,各类新式机具也得到了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不断涌现,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加快推进,有规模、有水平、有效益的农机大户蓬勃发展。为全面掌握茌平县农机合作社的现状,为今后农机合作社发展提供第一手资料,近日,茌平县农机局成立了有主要领导人带队的农机合作社调研组,调研组先后深入茌平县三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茌平县鸿发农机合作社、茌平县民发农机合作社进行调研,并形成调研报告。

一、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从2008年开始,茌平县农机局抢抓机遇,积极引导扶持建立各种类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该县本着“先发展、后规范、边发展、边规范”的工作思路,建立起一批起点高、规模大、带动力强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自2008年5月第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茌平县胡同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至2011年底,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22家,其中茌平三和农机合作社被评为全省明星合作社,茌平县胡同农机合作社和茌平县利民农机合作社也已通过省级合作社验收。目前全县合作社入社社员达238人,合作社拥有拖拉机88台,配套农具312台(套),联合收割机93台,玉米收割机38台,合作社资产总计2800余万元,其中场库棚面积5310平方米。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发挥的重要作用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融资广泛,经营形式灵活,既扩大和延伸了单机作业经营范围和生产服务规模,又克服了一家一户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形式,也是加快农机化发展速度、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是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国家购机补贴政策的扶持下,优先购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采用标准化连片作业,通过采用大机械、标准化作业,基本上实现了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使作物产量明显增加,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

二是增强了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农机合作社采用科技含量高的大机械连片作业,打破犁底层,建立“土壤水库”,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形成科学合理的土壤物理结构,抗旱排涝能力显著增强。经过农机合作社大型机械化作业后,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作物残茬、落叶和有机肥,培肥了肥力。深松的地块春季冷气散发快,促进作物早熟,提高作物品质,有效减少了来年病、虫、草害的发生。

三是提高了农业机械利用率,降低了作业成本,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农机专业合作社在购置农机具上统筹考虑,注重实效,避免了重复购置和

闲置等造成的损失浪费,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效率低下、无序竞争等问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机具相对集中,在不误农时的前提下,统一机具检修、保养,统一配件、油料供应,统一收费标准,统一作业质量,统一安排农田作业和跨区作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具的优势,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率,从而降低成本,减轻农民负担,达到以机养机,兴机惠农的目的。

四是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解放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解决了农业生产中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的矛盾,为外出打工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五是提高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和作业标准。农机合作社的组建,既降低了作业成本,又改善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激发和带动了农机户的发展热潮。通过使用大马力配套农业机械,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全面提高,很多作业项目都能实现标准化,特别是玉米收获和保护性耕作作业实现了新突破。

三、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发展资金不足,制约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其服务对象是农民,投资大、回报率低、经营季节性强,发展壮大靠个人投入是有限的。目前茌平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处于自由发展向规范发展的阶段,其成效还不够明显,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够强,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缺乏扶持资金和银行贷款。

二是农机合作社的数量少、农机品种单一。茌平县现有耕地80余万亩,全县有农机合作社22个,而且现有的合作社农机具品种单一,多为旋耕机、免耕播种机、小麦和玉米收割机,远远不能适应综合作业和标准化生产的需要。

三是农机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大中型机具与日俱增,场库棚建设不能适应机具增加的需要,造成了大量农机具的露天存放。加之农机具的使用周期短,存放时间长,风吹日晒,冰霜雪冻,使很多机具锈迹斑斑,损坏严重,不但缩短了机具的使用寿命,增加了维修成本,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浪费,而且影响了机具的作业效率和使用年限,从而影响了农民投资购机的积极性,延缓了农业机械特别是大中型高性能农业机械的推广应用和农业机械化的进程。

四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粗放,运行机制不健全。农机专业合作社严格按照合作社章程经营的不多,在管理、作业方面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和管理机制。管理仍处于自由、自主的初级阶段,缺乏规范和必要的培训。同时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管理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普遍存在“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

五是受土地承包经营制约,大机械与小地块矛盾突出,是影响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村长期实行土地承包经营,一家一户小块经营的现状短时间内很难扭转,大机械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难于开展连片作业,从而增加了农机作业成本,降低了农机使用率,严重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步伐。

六是农机合作社重机具使用轻保养维修,合作社普遍存在维修设备单一配件不全和维修人员缺乏等问题。

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几点建议

一是领导重视,加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资金投入。首先要争取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重视,把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提供政策倾斜。其次要多方投入,建立和完善投资机制,逐步建立以国家资金投入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融资参股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信用贷款方面要给予政策倾斜,设立专项贷款项目。

二是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发展。要积极争取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机具场库棚建设给予支持和投入,同时要引导农民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舍得投入,以适应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需要。

三是加强规范管理,加大培训力度。要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促进农机合作社在章程制定、工商登记、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盈余分配等方面加以规范。制定农机合作社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利用农闲季节定期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人员进行一次政策法规、管理知识、服务意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管理水平、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会化服务水平。

四是合理集约经营土地、实行土地连片种植,推进农机合作社规模发展。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农机具等要素入股进社,或者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通过对土地的重组、规划和平整,扩大土地规模面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解决小地块与大农机的矛盾。

五是建议将农业合作社建设用地纳入计划,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在新农村建设中合理规划合作社用地。

第四篇:武城县民心农机合作社调研(定稿)

武城县民心农机合作社调研

武城县民心农机合作社坐落于武城县四女寺镇卧虎庄村,由村支部书记赵广军发起,成立于2010年4月19日。现有社员33户,固定资产295万元,占地2450平方米,其中办公室3间、108平方米,机库棚面积500平方米,机具维修车间2间、72平方米;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1台,小麦联合收割机5台,玉米联合收割机2台,耕、播、植保等配套机械38台。该社实行统一管理、分散经营、单独核算、定期培训,组织协调开展各项农机作业服务,并提供农机配件、维修等服务。2011年实现作业和经营收入362万元,利润120多万元,社员平均纯收入达3.6万元,与非成员农户相比平均增收43%,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被批准为“山东省农机规模化作业推进项目”承办单位。

武城县四女寺镇卧虎庄村距德州30华里,距武城县城50华里,人口660人,耕地2000多亩,村内无集体企业,青壮劳力主要在德州打工,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为中老年和妇女,种地难,产量低,“有机无人开、有活无机干”的现象越来越突出。2005年3月,老农机人赵广军当上村支部书记,满腔热情的他为改变这一现状曾经走过很多弯路,直到2007年他筹资购置水泵修建水渠、从农民集体浇地开始,才逐渐认识到走合作发展的路子才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2009年5月,他和本村农机大户郭洪林去德州检修小麦联合收获机,因检修的车太多,又快过麦了实在等不起,他们二人一着急在自家院里挖了地沟、买了导链和其它工具自己检修,没出三天自己就检修好了,村内和附近村的有机户闻讯都来维修农机具,从此自家的小院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机维修部。2010年春天,他们在村里的一块空闲地上,修建了机具库房,将联合作业的农机具集中存放,并将农机维修设备移过来,建成了全镇唯一的一所农机大院。

武城县农机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决定引导他们成立农机合作社。县局从推广站和财务科抽调2名业务骨干,到卧虎庄靠上指导,帮助他们扩大规模,新购了5台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并在农机购置补贴上重点倾斜。制定完善了订单提成、作业规范、工时核计、维修保养、安全生产和作业回访等各项制度,建立了作业合同、合作协议、账册凭证等档案资料,并协助完善了合作社领导班子和管理体系,从农技指导、农机调配、签订合同、作业实施、质量保证、资金核算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一整套分工负责和运行体系。同时县局一名副局长与县工商局积极接洽,协助完善了办理合作社的所有手续,2010年4月19日,武城县民心农机合作社正式挂牌成立。

一、合作社运营情况

合作社成立后,本着以“服务农民、壮大集体”为宗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社员收入逐步提高,合作社实力逐步壮大,在当地叫响了“民心”这个农机合作社的品牌。

第一是合作社内部规范运作。合作社社员代表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设理事长一名,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是合作社的执行机构,监事会由五人组成,设监事长一名,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是合作社的权力监督机构。合作社实行年终二次返利制,在收益中扣除经营成本后,实行单机核算,提取10%做为管理费和公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提取5%为公益金,用于公益事业和社员福利。提取5%为教育基金,用于成员培训。提取15%为风险金,建立风险基金,用于成员生产经营遭遇重大经济损失时的补贴。合作社建有严格的会计和审计制度,定期向社员大会公布,做到民主理财,接受监督。

第二是开展订单“一条龙”作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合同,包括耕、种、管、收的各个农机作业环节,“一条龙”订单模式省去了老百姓有农活时到处找农机的麻烦,作业价格还便宜了10%,老百姓有需求只需打个电话,就等着去地头验工去了。今年“三夏”期间,合作社签订作业合同2500亩,收割小麦45元/亩,运送麦粒20元/车斗,播种玉米20元/亩,农民每亩减少支出10元。签订合同的农民过麦,十亩八亩的麦子不到半天功夫就收完了,避免了过去“先找联合收割机、再找拉麦粒的拖拉机、再找播种的玉米播种机”的麻烦。订单作业把老百姓养“懒”了的同时,也增加了合作社的收入,今年仅此一项合作社就增加收入20万元。

第三是土地流转示范经营良好。合作社与四女寺镇政府和卧虎庄两委反复商谈得到批准后,合作社8名骨干成员深入流转户家中做工作,反复解释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关系,赵广军几个人甚至把个人的院落作抵押担保换取流转户的放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流转土地涉及到的农户60余户全部同意,最终与村委会以每亩每年流转费500元的标准,签订了500亩土地流转合同,流转期限为10年。县农机局按着农机作业标准对地块进行整合,对农机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流转耕地内全部机械化作业,采用标准化种植,当年流转当年见效,亩均增加收入150元。

第四是积极组织农机跨区作业。麦收前,合作社7台联合收割机全部办理《跨区作业证》,与县农机局联系,通过上网和实地考察及时掌握外地麦收信息,与外地农机部门洽谈跨区作业引机数量、机收价格、跟踪服务等相关事宜,签定跨区作业合同、落实作业地点及面积,做到了有备而去,去了就能挣钱。今年共签订作业合同36份,作业面积24000亩,合作社协调组织42台联合收割机参加跨区作业,作业区域南到河南的新乡市北到河北省的唐山市,作业历时一个月,创收近百万元。

第五是增加农机维修服务项目。原来受人员维修技术和维修设备的限制,只能从事农业机械单项简单维修服务。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先后派出5人次参加县农机局组织的农机维修培训班,并领取了《农机职业资格证书》。2011年5月,购置了部分维修工具,配备了农机零配件库,现在已达到能进行断腰和功率油耗监测的水平。维修能力的提升不但方便了合作社自身,附近四里八乡的农机户也都慕名而来,现在维修范围已扩大到武城县北半部和河北省的故城镇、青罕镇和夏庄镇等。2011年共维修保养收获机、拖拉机120台套,实现收入7万元。

二、合作社的社会效益

一是积极推广农机化新技术。充分发挥人员、技术和机械优势,流转土地内承担了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任务:小麦免耕播种试验田220亩、玉米免耕深松多层施肥播种试验田53亩、秋季深松试验田50亩,科技示范园效果良好,有效的带动园区周围实行农机规模化作业,形成了一点带一片良性辐射示范。

二是整合有效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在整合农户现有农业机械的基础上合理购买新机具,避免了家家户户买农机,提高了农业机械的使用率。根据成员的特长,合理分工,人尽其能,物尽其用,避免了人力资源浪费。土地精耕细作,避免了土地粗放经营,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

三是解决了卧虎庄附近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合作社通过订单作业与本村及周边村庄签订了作业合同,外出务工人员不用再担心家中农活了,家中的老年劳动力也都跃跃欲试,仅卧虎庄一个村外出务工人员就增加了54人。把大量农民群众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二、三产业,繁荣了农村经济,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了新农村的和谐和稳定。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1年底他们决定筹资选址新建农机合作社,新购买大拖两台、玉米免耕深松多层施肥播种机两台。2012年春天已经动工,截至目前,新址大院院墙、办公室和大型农机具库房已经基本建好,院内路面已经硬化,一个全新的更加规范化的“五有”农机合作社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合作社社员的收入提高了,合作社自身实力壮大了,社会影响力扩大了,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就表现出来。

第一是内部管理亟需进一步加强。原来机具和人员较少,作业面积和范围也有限,现在随着规模的扩大,亟需进一步完善民主管理和财务等制度,实行统一调度机具使用、统一作业质量、统一收费标准等社会化服务,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力求更加公平合理,规范合作社的发展。

第二是服务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适应农民越来越依靠合作社的需求,借鉴丰茂农机合作社的经验,民心合作社已同意县局的建议购买北京“东方红”牌高杆机动喷雾机3台,组建机械化植保队,签订“一条龙”作业合同时加上统一植保作业内容;借鉴罗庄土豆示范基地的经验,购买青岛“洪珠”牌土豆机械播种机、打秧机和收获机各一台,建立土豆机械化花种植收获示范园。

第三是拉长服务链条。农机、农艺和生资相互促进才能更加体现农机的作用,原来由于部分地块种子、化肥和农药不统一,造成耕作收获时间不统一,农机作业不能发挥最大效益。合作社已同意县局建议在现有农机服务的基础上,统一供应部分生资,拉长服务链条;准备新上一套小麦玉米烘干设备,解决农民晒粮难问题。

第四是开展培训,提高素质。新入社社员大部分都是奔着合作社经济效益而来的,为民服务、为合作社贡献的思想需要加强,新入合作社社员掌握农机操作技能和其他业务素质等等不一,亟需进行系统培训。提高全员素质,使新旧合作社社员形成一个团结的、高素质的整体,永葆“民心”这个农机合作社品牌。(武城农机局 赵长奎)

第五篇:曹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调研

曹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调研

近年来,曹县农机部门认真学习中央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行动的意见》精神,以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引导农机户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路子,积极探索农机服务运行机制,农机专业合作社得以迅速发展,已成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

一、基本情况

我县采取合作形式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市场化的发展模式,积极宣传、引导农机户及社会力量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走联合发展之路,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的发展,农机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农机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农机经营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农机服务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推进,推动了曹县农机专业合作的蓬勃发展。目前,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32个,注册资金达6349万元,入社农户达427户,入社机具达到1380台(套),包括玉米联合收获机、大型高配置小麦联合收获机和小麦免耕播种机等保护性耕作机具。全年实现机耕地作业面积176万亩,机播作业面积229万亩,机收作业面积220万亩。我农业生产中的耕、播、收、脱机械化作业多半为农机专业合作社机械所完成,农机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全县农机化作业的主力军。

(一)组织形式多样化。

1、农机大户联合型农机合作社。由一个拥有较大规模农机资产、形成一定的服务实力的农机大户牵头,本村或邻近几个村的农机大户自愿联合,以实物出资组建的农机合作社。这类合作社在曹县农机合作社中占有相当比例。例如春晖农机专业合作社、大成农机专业合作社,兴达农机专业合作社,坤运农机专业合作社等。

2、社会自然人投资型农机合作社。由几个经济实力较强的人共同出资,购置农机具,组建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作业服务。如青晨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益农机专业合作社,聚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农福农机专业合作社等。

3、村集体所有型农机合作社。部分村领导班子过硬、集体经济实力强、农机管理经验丰富的行政村,由村集体投资组建农机合作社,本村土地部分实行流转,这类合作社既满足本村作业又外出作业增加收入。外出作业的收入用于合作社的发展和村公益事业。如祝店农机专业合作社。

(二)服务模式市场化

1、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合作社根据农村大批青壮年劳力进厂工作、外出打工,留守的农业劳动力大多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家庭妇女和小孩的实际,依靠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土地流转,承租、托管土地,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拓展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空间。如青晨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益农机专业合作社、坤运农机专业合作社、春晖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多的承包900多亩,少的承包200多亩。这部分合作社通过农机与土地经营的结合,取得了较大的收益。

2、实行多元化经营。曹县相当一部分农机合作社在开展农机作业服务的基础上,顺应市场需求,开展多种经营,增加合作社收入,增强合作社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如青晨农机合作社利用当地的传动优势,注册成立青晨食品有限公司,利用农闲,搞食品加工,其香酥麻糖远销全国各地;

联益农机合作社开办了农资超市,经营种子、化肥,在开展农田作业服务时,同时为农户提供质优价廉的良种、化肥。它们都取得了客观的经济效益。

3、定单作业模式。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机具多、配套齐全、生产规模大等优势,在本村及周边村庄积极开展订单作业和连片作业,积极参与跨区作业,提高机具利用效率和作业质量,降低作业成本让利农户。全县90%以上的合作社采用了“五统一”的订单作业模式,实行“统一联系业务,统一作业质量标准,统一调配机车,统一组织收费,统一后勤服务,单机核算”。据统计,今年共签订作业合同7000余份,合同作业面积36万亩。同时,合作社还承担了全县20000亩农机科技示范园的耕、种、收“一条龙”作业服务,有效带动园区周围耕地实行农机规模化作业。

三秋期间,曹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订单及连片作业面积占整个作业面积的30%以上,通过订单作业,尽管合作社每亩让利农户5-10元,但单机收入仍在2万元以上,多的收入近4万元,比未入社的机手收入增加5000-8000元。据统计,2010年,参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大型机组,平均比未参加合作社的机组收入同比增加15~20%。

(三)管理运行规范化。

1、内部管理逐步规范。已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基本上都建立了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包括章程,各项管理制度,并设立了各种运转机构,人员分工明确。

2、服务逐步合同化。合作社在向农户提供服务时逐步由双方的口头商议、即时交易、君子协定转变到签订作业合同,实行订单作业。通过合同

作业,保护了各方权利,规范了作业行为,提高了机具利用率,提高了作业质量,也提高了合作社经济效益。

曹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几年的运行实践证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提高了机械的利用效率,探索了农机化的新路子,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整合了农业资源,有力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确保了粮食丰产丰收;实现了节本增效,增加了农民收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加快了城镇化步伐。

二、存在主要的问题

(一)规模较小,消息闭塞。曹县大多数农机专业合作社由8到15户农机户联合组建,形式一般是共同出资新建农机大院或购置老院改建,农机具简单集中存放,规章制度照搬照抄,有的有名无实。消息来源单一,仅靠老农机户的老关系,与农机局管理部门结合的也不密切。

(二)作业项目单一,经营服务范围不宽。曹县70%的合作社仅从事田间土地平整、收获等作业,机械忙一季闲一季,机械的利用率不是很高。因为没有其他经营项目,人员也是仅忙两季,人力资源也没有充分发掘和利用。资源浪费和经营服务单一使得合作社的发展缺乏后劲。

(三)经验理念落后,社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曹县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刚刚起步,社员大多都是农民,管理上仍然是松散型管理,没有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运作经营理念,个别合作社小富即安,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曹县合作社的健康良性发展。

三、建议

从总体上看,曹县农机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合作社存在许多制约发展的问题,我们要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争取加大政府有关部门培育和扶持力度,现就曹县农机合作社下一步发展思路提出以下意见:

1、加强领导,强化服务。近几年内,曹县农机部门仍把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农机局在2011年将拿出部分精干力量靠上抓,实行分片包干制,把合作社建设的各项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主要目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争取把农机合作社建设工作纳入曹县“曹县乡镇农业一票否决”的主要指标。

2、加大宣传,提升影响。我们农机管理部门下一步要经常性的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舆论工具加大宣传,争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要重点宣传有关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知识、国家相关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同时要推介先进典型,扩大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舆论环境和良好氛围。

3、抢抓机遇,建设一批高标准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县委书记王忠想同志,在全县干部会议讲话中强调:在2011年新农村建设方面,每个乡镇办事处要建成一个中心示范村,在建一个中心示范村,中心示范村人口要在5000人左右。我们要利用这个机会,结合乡镇,争取把建设农机大院纳入中心示范村建设规划,每个中心示范村的农机具集中存放,在此基础上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促进曹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4、争取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中央11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民

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行动的意见》,我们也要争取县政府出台相应实施意见文件。农机合作社购买农机补贴的机具优先给予补贴,凡被评为示范性、明星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旦验收后,除争取省市补贴资金外,争取县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进行奖励。

5、因势利导,做大做强曹县农机合作社。2010年11月份,市农机局带领全市农机局长,在聊城、滨州用三天的时间观摩了几个明星合作社,我看后很有感触,它们大多经营范围较广,我们也要农机经销商和农机维修网点为依托,组建一批集农机作业服务、油料供应、配件机具销售一体的农机合作社。认真贯彻王忠想书记“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思想,把我们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当做工业企业来抓,新建的合作社要高起点、高标准,原有的合作社该注资的注资,该重组的重组,使合作社朝规模化、经营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做大做强农机合作社,增强合作社发展的后劲。

6、深入基层,解决合作社发展的实际问题。一是解决农民合作社社址用地问题。农机合作社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小麦联合收割机、玉米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植保机械和粮食加工机械等,规模大的合作社其机具台数达50台以上,机具存放成为突出问题,同时还需要配备燃油库,维修配件库,合作社还需要建有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等,因此,合作社社址要交通方便,建设用地面积充足,要给合作社的规模扩大和多种经营进一步发展留有空间。二是及时办理农民合作社免税证件。按农民合作社法条文,税务部门应该给予农民专业合作社办理减免税有关手续,以鼓励合作社发展。三是帮助建立信息网络,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决定生产,信息决定效率。

7、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合作社成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是提高合作社社长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企业领导水平决定着这个企业发展的好坏。我们一是让社长们走出去,组织他们观摩学习省部级明星合作社;二是举办社长培训班,邀请专家学者讲课;三是鼓励社长们函授学习;四是定期举办合作社社长座谈会、经验交流会。其次是提高合作社社员的素质,通过培训和发放科技资料,把他们培训成为各项农机具的操作能手、种地能手,特别是掌握目前的保护性耕作机械类新机具新技术,努力把合作社打造成为曹县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主要平台。

一、曹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主要做法

1、明确发展思路。一是制定规划。认真分析曹县农机发展状况,年轻农村劳动力已基本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土地流转成为趋势,种植业大规模经营,对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和农机系列服务的迫切需求,2010年初,农机局党组制定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规划,规划三年内培育出规模经营作业,规范运作农机合作社建设标准化。有计划组织合作社理事长外出考察、学习先进合作社经验做法。向上级争取资金建有标准化的合作社,经县级验收,给予每个合作社一定的补贴,被评为市级示范性合作社,增补一部分补贴,被评为省级明星合作社,再增补一部分补贴,并采取“先建

先补、验收后补”的补贴办法。有与镇村协调社址建设用地,确保合作社生产管理有场所。三是把握原则,即坚持农民办社的主体地位,做到引导办社不强迫、服务不干预、支持不包办,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边发展边完善。

2、加大扶持力度。一是实行政策扶持。合作社农机购置农机补贴的机具,优先给予补贴,并且放开购买机具台数的限制。二是资金扶持,建标准化社址的合作社,一旦申请,立即组织人员验收,帮助建立规章制度,达到标准后,马上邀请上一级领导指导验收,申请资金补贴。三是项目实施优先,今后农机项目优先安排有条件的合作社组织实施。

3、坚持多元创建。从曹县创建类型看,有农机大户联合型,农村能人带动型和集体所有型几种。在运作模式上主要:有农机户带机入社,入社机械所有权归个人所有,实行单机核算,合作社收取管理费的劳动联合型;有成员带机作价或带资入股,财产共同拥有的合作社;有带田入社,租金改为分红的合作社。有农机科技示范园的村,鼓励组建农机合作社,有合作社的村,鼓励建立农机科技示范园。不但农机作业服务规模化、集约化,而且加快了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的发展。

4、拓展作业规模。农机专业合作社具有机具多,机具集成配套,农机作业和生产规模大的优势。在保证完成本地作业服务的同时,农机局派专人带领合作社社长先后到河南、河北、安徽、天津等地考查作业地点,签订作业合同,三夏以小麦联合收获为主,三秋以玉米联合收获为主,提供农机作业“一条龙”服务,使农机合作社成为曹县成为跨区作业的领头雁和主力军。

5、强化指导服务。农机合作社规范化运作是农机部门指导的重点,县农机部门把农机合作社的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机关人员实行分组包片,专人负责的办法,帮助各个合作社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民主决策制度、生产管理制度等。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培育和扶持示范社,带动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每季度召开一次调度会,半年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引导发展。

下载关于xxx天丰农机合作社的调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xxx天丰农机合作社的调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铁岭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铁岭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2007年8月,铁岭市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调兵山市吉利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5年来,全市......

    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梁山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济宁市农机局《关于开展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的通知》精神要求,为弄清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研究......

    巨野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情况调研

    巨野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情况调研近年来,巨野县农机部门在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工作中,顺应形势,因势利导,大胆探索,创新服务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农机专......

    桓台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桓台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促进农民增收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机化发展过程中,积极协调、牵线搭桥、周到服务......

    淄博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淄博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 按照淄博市委《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调研活动的通知》的有关部署要求,淄博市农机局组成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专题调研......

    夏津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夏津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夏津县农机局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总体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机监督管理条......

    鄄城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鄄城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形式,为此,我们始终把农机......

    关于岱岳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本站推荐)

    关于岱岳区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 为加快我区农机合作社建设步伐,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为使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及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