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情况调研

时间:2019-05-13 02:33: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巨野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情况调研》,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巨野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情况调研》。

第一篇:巨野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情况调研

巨野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情况调研

近年来,巨野县农机部门在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工作中,顺应形势,因势利导,大胆探索,创新服务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从而推动农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农机合作社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加快了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农机合作社、服务队等农机服务组织在全县农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为进一步优化农机合作社建设、拓宽服务领域、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巨野县农机局近期对全县农机合作社运行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在调研过程中通过深入基层,开展座谈、走访、实地调查等形式,获得了全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第一手资料,通过整理、汇总、分析写出了调研报告,供参考。

一、巨野县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

自2007年以来,巨野县农机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农机合作社31家,共有社员1280人,总注册资金5670万元,拥有各类农机具2600多台(套)。合作社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服务领域涉及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业产业的机械化作业,既体现了专业化,又体现了多样性和综合性。合作社服务领域包括机械耕作、收获、植保、播种、排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具维修、粮食加工和农产品运输、农机配件、油料供应等。服务范围已打破区域限制,实现了跨镇、跨市、跨省作业。目前,服务范围已辐射到河南、安徽、江苏、河北等省市。2009年,农机合作社作业面积达42.8万亩,作业收入达到1300万元。农机合作社在完成农田作业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积极开展第三产业经营服务,以副养农,以副养社,进一步扩大自身积累,促进了合作社健康稳步发展。

农机合作组织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组建,全部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建立了明确的章程,以及较为齐全的财务制度,机务管理、维修保养、作业管理、安全生产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完善了社员大会决策、理事会日常管理、监事会负责监督的运行机制。在运作模式上,合作社产权明晰,运作规范,全部成员带机作价或带资入股,财产共同拥有,自主经营,自我约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机械由合作社统一调配、统一存放、统一管理、统一维修保养。合作社统一联系业务,统一组织作业,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核算,统一提取管理费和公积金,社员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从巨野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主体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农机大户、经纪人、能人带动型农机户之间的联合;即农机大户、农机经营能人等利用生产、经营服务等优势,根据农机户的需要而进行自愿联合合作;如巨野成社、大屯等农机合作社。二是由村集体牵头,村委会主办。这些合作社以本村机械为主,主要服务于本村农业生产;如曹楼、兴农、以及齐山农机服务合作社。三是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基层农机部门组织牵头,利用技术、服务、信息等优势把农机户组织起来的合作社;如义和庄农机合作社、核桃园农机合作社等。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农机大户带动型”合作社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经营活力,因为他们的领头人本身从事农机作业多年,精通农机使用和维修技术,有一定的市场经营管理经验,并且有较为固定的作业市场,可保证合作社的正常持续发展。

农机合作社的迅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机手分散经营,信息不灵,机械闲置时间长和机具维修保养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农户与机手之间的双丰收。例如:巨野县成社农机合作社成立后,筹集150多万元,购置各种播种、施肥、收获、耕翻等农业机械10余套,在保证本村作业任务的同时,积极开拓邻村及周边区域农机作业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巨野县齐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依托本地资源,实行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即把村里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起来实施“一条龙”作业服务;在农业机械配置上,实行自己购置与改造相结合,既实用又节约了大量资金,还培养了自己的农机技术人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农机合作社的创建,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整合资源,提高机具利用率,推广新机具、新技术等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已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

二、发展农机合作社的主要措施

1、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发展农机合作社上,农机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2007年以来,共争取配套资金20余万元,优先用于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在投入机制上实施多元化: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财政补贴政策;二是逐年加大对新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比例;三是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村集体部门利用资金入股、技术入股、机具入股等方式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3、不断优化农机合作社发展环境。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农机合作社在工商登记、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用地安排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便利。对凡符合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律准予工商注册登记,开辟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绿色通道。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农机合作社贷款,解决合作社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帮助合作社积极争取机具库房等用地安排,对合作社建造机具库房、购置机具维修检测设备和农机信息网络设备给予多方面支持。

三、农机合作社发挥的作用

农机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融资广泛,经营形式灵活,既扩大和延伸了单机作业经营范围和生产服务规模,又克服了一家一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实践证明,它是加快农机化发展速度、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的最有效途径。

1、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农机合作社通过采用大机械、标准化作业,基本上实现了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使作物产量明显增加。如义和庄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全村3000亩耕地农机化作业任务,进行大机械连片作业和管理,平均亩产比周边非大型机械作业地块增产40公斤。

2、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农机合作社采用科技含量高的大机械连片作业,打破犁底层,建立“土壤水库”,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形成科学合理的土壤物理结构,抗旱排涝能力显著增强。尤其是今年遭遇严重干旱,深松整地的作用十分明显,大机械整地的作物普遍长势好,而且经过农机合作社大型机械化作业后,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作物残茬、落叶和有机肥,培肥了肥力,土地疏松,易于铲趟。深松的地块春季冷气散发快,年可增加有效积温200℃左右,促进作物早熟,提高作物品质,有效减少了第二年病、虫、草害的发生。

3、推动了土地连片作业和规模经营: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以农业机械使用为主线,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工、运销等多领域实现了现代装备的应用,较好地参与并处理了机具配置、作业环节合并、农机维护保养和机库场地道路配套设施建设以及从业人员技术培训等问题,使农业机械应用领域、农村劳动力分工进一步增强,带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代耕制作业。如曹楼农机合作社通过订单模式为农民提供规模化作业,取得了效果显著,2009年经营收入达30余万元。据统计,通过农机合作社的带动,2009年入社机车单机收效3.8万元,比入社前增收0.8万元。

4、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解放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大部分青壮年农民,通过技能培训后外出务工,不但提高了技能本领,也增加了自身的收入。

5、提高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和作业标准:农机合作社的组建,既降低了作业成本,又改善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激发和带动了农机户的发展热潮。2009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196.1万千瓦,保持年增长2%的幅度,巨野县目前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5.2%,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通过使用大马力配套农业机械,全县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全面提高,农机作业项目实现了标准化,特别是收获和保护性耕作作业实现了新突破,达到了新标准。

四、关于农机合作社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装备结构。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在我县刚刚起步,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国家财政补贴力度和增加补贴机具类型,激发农民建设和加入农机合作社的积极性。只有提高了农民对合作社的认识,从中得到实惠,合作社才能得到农民拥护,才能使合作社建立在牢固基础之上。

2、强化部门协调,提供便捷服务。为切实抓好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工作,各级政府应精心组织、协调好各有关部门,努力创造有利条件,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政策,认真落实机具补贴资金,做好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配套、选型指导工作。同时,为了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规范化发展,农机部门应当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操作机手加大培训力度,促其规范操作,安全生产。

3、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运行质量。为搞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部门应当深入到乡镇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进行有效的督导,发挥农机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联系各农机具生产厂家,开展农机具作业期间的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只有做好了人员培训、农机维修、信息网络和农产品销售等一系列农机化服务工作,才能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沿着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

4、制度建设是保证。建立健全农机合作社制度,对其加强政策引导和规范管理,使加入农机合作社的农民有章可循,依规办事,用制度、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农机合作社才会具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五、农机合作社发展面临的问题

1、大机械与小地块矛盾突出。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家一户小块经营给广大农民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险”和“就业保险”,广大农民形成了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而且国家不断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农民“惜地、恋地”情结日益严重,一家一户小块经营的现状短时间内很难扭转,大机械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收益不高,严重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步伐。

2、农机合作社的数量少、农机品种单一。我县现有耕地114.9万亩,全县有农机合作社31家,如果农机合作社都满负荷运转也只能经营18万亩耕地,覆盖范围占全县耕地的1/6。而且现有的合作社农机具品种单一,多为土地耕整、播种、小麦收获、深翻机械,用于玉米、棉花、大蒜、薯类等经济作物收获的大型农机具还很少,远远不能适应综合作业和标准化

3、资金投入不足。当前,广大农民对发展农机合作社、实现大农机作业的优势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由于组建农机合作社需要资金的比例较大,农民手中持币量严重不足,金融部门放贷资金有限,而且周期短,严重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

六、农机合作社今后发展的主要任务

1、集约经营土地,促进全县农机合作社规模发展:合理集约经营土地、实行土地连片种植,是推进农机合作社规模发展的重要手段。一要走股份合作道路,鼓励农民以资金、土地、农机具等要素入股进社,或者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实行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标准化生产、机械化作业。通过对土地的重组、规划和平整,扩大土地规模面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解决小地块与大农机的矛盾;二要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用足、用好补贴资金,配齐配足相应的匹配资金,促进农民连片种植,扩大规模经营。特别是今年,要进一步探索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方式,确保全县土地规模经营地块落到实处并取得效益;三要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挖掘农村劳动力的剩余空间,加大组织化转移力度,使大部分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同时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土地流转方面的政策,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中的行为,加快土地现代化经营步伐,为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加强规范管理,促进全县农机合作社规范发展。一手抓发展、一手抓规范是当前推动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重要途径。一要健全制度,规范运作:促进农机合作社在章程制定、股金设置、工商登记、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盈余分配等方面加以规范。二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认真总结各地经验,在集体经济较好、班子较强的地方,可以走连片整地、统种分管、统分结合的路子;在农民市场经济意识较强的地方,可以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将承包田作为股份投到农机合作社统一经营,按股分红,走股份合作的路子;在其他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可以走分工分业,耕地实行统种、统管、统收,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在土地流转较快的地方,可以自办家庭农场,走自耕与代耕相结合、专业化服务的路子。三要跟踪服务,强化监督:充分利用农机部门的技术优势,加强农机合作社机具和场、库、棚等折旧提取和管理,加强社员的技术培训,切实为农机合作社排忧解难,帮助解决农机服务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纠纷。要实行严格的“三级”监管机制,建立良好规范的运行机制和奖惩机制,提高农机合作社经营效率和质量,确保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

3、改善外部环境,促进全县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当前我县农机合作社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加强内部运营管理的同时,还要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一要制定政策,加强扶持:要制定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政策,在资金匹配、购机补贴等方面加以扶持。对农机合作社优先培训管理、经营人才,优先投放发展农机化的相关项目,优先帮助农机合作社解决贷款和生产资金,切实提高农机合作社的投入实力;二要多方投入,提高效益:逐步建立以国家资金投入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融资参股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大力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农机合作社。既要鼓励合作社积极引进、试验、推广新技术、新机具,又要鼓励农机合作社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加强横向联系,实行异地合作,实现跨区域作业,努力拓展农机合作社获利空间;三要典型示范,总结推广:加强典型宣传,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农机合作社的新动态和新亮点,学习和推广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加快我县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步伐和发展水平。

第二篇:关于巨野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

关于巨野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

2011年,巨野县在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创新服务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以农机大户为主题的“五化”标准农机专业合作社,全面推动了农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健康快速发展。农机合作社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管理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农机合作社步入规范化建设轨道

目前,全县农机合作社已发展到56家,入社社员达2800人,注册资金累计达到1.2亿元,拥有各类农机具4800余台(套)。合作社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服务领域涉及粮食生产和特色农业产业的机械化作业,既体现了专业化,又体现了多样性和综合性。合作社服务领域包括机械耕作、收获、植保、播种、排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具维修、粮食加工和农产品运输、农机配件、油料供应等。服务范围已打破区域限制,实现了跨镇、跨市、跨省作业。目前,服务范围已辐射到河南、安徽、江苏、河北等省市。2011年,农机合作社作业面积达58万亩,作业收入达到3000万元。农机合作社在完成农田作业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闲季节积极开展第三产业经营服务,以副养农,以副养社,进一步扩大自身积累,促进了合作社健康稳步发展。

农机合作组织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组建,全部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并建立了明确的章程,以及较为齐全的财务制度,机务管理、维修保养、作业管理、安全生产等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完善了社员大会决策、理事会日常管理、监事会负责监督的运行机制。在运作模式上,合作社产权明晰,运作规范,全部成员带机作价或带资入股,财产共同拥有,自主经营,自我约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自我积累,自我发展。机械由合作社统一调配、统一存放、统一管理、统一维修保养。合作社统一联系业务,统一组织作业,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核算,统一提取管理费和公积金,社员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

从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主体看,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农机大户、经纪人、能人带动型农机户之间的联合;即农机大户、农机经营能人等利用生产、经营服务等优势,根据农机户的需要而进行自愿联合合作;如巨野成社农机合作社。二是由村集体牵头,村委会主办。这些合作社以本村机械为主,主要服务于本村农业生产;如曹楼、惠民、以及齐山农机服务合作社。三是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合作。主要是基层农机部门组织牵头,利用技术、服务、信息等优势把农机户组织起来的合作社;如义和庄农机合作社、核桃园农机合作社等。从目前运行情况来看,“农机大户带动型”合作社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经营活力,因为他们的领头人本身从事农机作业多年,精通农机使用和维修技术,有一定的市场经营管理经验,并且有较为固定的作业市场,可保证合作社的正常持续发展。

农机合作社的迅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机手分散经营,信息不灵,机械闲置时间长和机具维修保养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减轻了劳动强度,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农户与机手之间的双丰收。例如:巨野县成社农机合作社成立后,筹集200多万元,购置各种播种、施肥、收获、耕翻等农业机械10余套,在保证本村作业任务的同时,积极开拓邻村及周边区域农机作业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巨野县齐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依托本地资源,实行土地集约化规模经营,即把村里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起来实施“一条龙”作业服务;在农业机械配置上,实行自己购置与改造相结合,既实用又节约了大量资金,还培养了自己的农机技术人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多元创办 政策扶持 全面推动农机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

1、从政策上给予支持。在发展农机合作社上,农机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2011年以来,共争取配套资金50余万元,优先用于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2、在投入机制上实施多元化。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财政补贴政策;二是逐年加大对新成立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扶持比例;三是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和村集体部门利用资金入股、技术入股、机具入股等方式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

3、不断优化农机合作社发展环境。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紧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农机合作社在工商登记、金融信贷、税收减免、用地安排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便利。对凡符合条件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律准予工商注册登记,开辟专业合作社注册登记绿色通道。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每年安排一定额度的农机合作社贷款,解决合作社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帮助合作社积极争取机具库房等用地安排,对合作社建造机具库房、购置机具维修检测设备和农机信息网络设备给予多方面支持。

三、农机合作社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力军

农机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融资广泛,经营形式灵活,既扩大和延伸了单机作业经营范围和生产服务规模,又克服了一家一户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实践证明,它是加快农机化发展速度、提高农机化发展质量的最有效途径。

1、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农机合作社通过采用大机械、标准化作业,基本上实现了作物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使作物产量明显增加。如成社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全村2800亩耕地农机化作业任务,进行大机械连片作业和管理,平均亩产比周边非大型机械作业地块增产48公斤。

2、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农机合作社采用科技含量高的大机械连片作业,打破犁底层,建立“土壤水库”,提高了土壤含水量,形成科学合理的土壤物理结构,抗旱排涝

能力显著增强。尤其是今年遭遇严重干旱,深松整地的作用十分明显,大机械整地的作物普遍长势好,而且经过农机合作社大型机械化作业后,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作物残茬、落叶和有机肥,培肥了肥力,土地疏松,易于铲趟。深松的地块春季冷气散发快,年可增加有效积温200℃左右,促进作物早熟,提高作物品质,有效减少了第二年病、虫、草害的发生。

3、推动了土地连片作业和规模经营:农机合作社在农业生产经营中,以农业机械使用为主线,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工、运销等多领域实现了现代装备的应用,较好地参与并处理了机具配置、作业环节合并、农机维护保养和机库场地道路配套设施建设以及从业人员技术培训等问题,使农业机械应用领域、农村劳动力分工进一步增强,带动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代耕制作业。如曹楼农机合作社通过订单模式为农民提供规模化作业,取得了效果显著,2011年经营收入达50余万元。据统计,通过农机合作社的带动,2011年入社机车单机增效2.8万元,比入社前增收28.2%。

4、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机合作社的发展解放了大批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大部分青壮年农民,通过技能培训后外出务工,不但提高了技能本领,也增加了自身的收入。

5、提高了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和作业标准:农机合作社的组建,既降低了作业成本,又改善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激发和带动了农机户的入社热潮。2011年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09.2万千瓦,保持年增长2%的幅度,巨野县目前综合机械化水平为78.6%,农业机械化程度和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通过使用大马力配套农业机械,全县农机作业质量标准全面提高,农机作业项目实现了标准化,特别是收获和保护性耕作作业实现了新突破,达到了新标准。

四、制约农机合作社发展的主要问题

1、大机械与小地块矛盾突出。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家一户小块经营给广大农民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险”和“就业保险”,广大农民形成了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而且国家不断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农民“惜地、恋地”情结日益严重,一家一户小块经营的现状短时间内很难扭转,大机械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收益不高,严重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步伐。

2、农机合作社的数量少、农机品种单一。我县现有耕地140万亩,全县现有农机合作社56家,如果农机合作社都满负荷运转也只能经营28万亩耕地,覆盖范围占全县耕地的1/5。而且现有的合作社农机具品种单一,多为土地耕整、播种、小麦收获、深翻机械,用于玉米、棉花、大蒜、薯类等经济作物收获的大型农机具还很少,远远不能适应综合作业和标准化

3、资金投入不足。当前,广大农民对发展农机合作社、实现大农机作业的优势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是由于组建农机合作社需要资金的比例较大,农民手中持币量严重不足,金融部门放贷资金有限,而且周期短,严重制约了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

五、加快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及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装备结构。我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虽然起步早,但各级部门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政府应当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国家财政补贴力度和增加补贴机具类型,激发农民建设和加入农机合作社的积极性。只有提高了农民对合作社的认识,从中得到实惠,合作社才能得到农民拥护,才能使合作社建立在牢固基础之上。

2、强化部门协调,提供便捷服务。为切实抓好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工作,各级政府应精心组织、协调好各有关部门,努力创造有利条件,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相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政策,认真落实机具补贴资金,做好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配套、选型指导工作。同时,为了使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能够顺利开展、规范化发展,农机部门应当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操作机手加大培训力度,促其规范操作,安全生产。

3、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运行质量。为搞好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农机部门应当深入到乡镇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进行有效的督导,发挥农机部门的职能作用;积极联系各农机具生产厂家,开展农机具作业期间的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只有做好了人员培训、农机维修、信息网络和农产品销售等一系列农机化服务工作,才能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沿着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向发展。

4、制度建设是保证。建立健全农机合作社制度,对其加强政策引导和规范管理,使加入农机合作社的农民有章可循,依规办事,用制度、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农机合作社才会具有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5、改善外部环境,促进全县农机合作社健康发展。当前我县农机合作社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加强内部运营管理的同时,还要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一要制定政策,加强扶持:要制定扶持农机合作社发展政策,在资金匹配、购机补贴等方面加以扶持。对农机合作社优先培训管理、经营人才,优先投放发展农机化的相关项目,优先帮助农机合作社解决贷款和生产资金,切实提高农机合作社的投入实力;二要多方投入,提高效益:逐步建立以国家资金投入为引导,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社会融资参股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大力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经济成分的农机合作社。既要鼓励合作社积极引进、试验、推广新技术、新机具,又要鼓励农机合作社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加强横向联系,实行异地合作,实现跨区域作业,努力拓展农机合作社获利空间;三要典型示范,总结推广:加强典型宣传,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农机合作社的新动态和新亮点,学习和

推广各地的好做法、好经验,不断加快我县农机合作社的发展步伐和发展水平。(张仰光邹爱芝)

第三篇:巨野县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巨野县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县在农机合作社规范建设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整体工作思路,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依托,坚持把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机化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坚持把发展农机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坚持推进农机合作社多样化创建,规范化运作,市场化服务,产业化经营,切实整合优化全县农机资源,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技术指导,搞好全方位服务,增强农机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推动了全县农业机械化的技术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使我县农机合作社呈现出全面协调,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农机合作社发展现状:

(一)基本概况: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机社会化服务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根据省办和市局下发的《关于加快农村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要求,我县各级党委政府及农机部门高度重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培育与建设,农机合作社由少到多,由点到面,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主要力量。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26家,实现注册资金6756万元,入社农户达到321户,合作社拥有各类农业机械已达1800台(套),其中联合收获机598台,大中型拖拉机563台,深松机、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以及大蒜收获、棉花拔柴、设施农业等新型农业机械922台(套)库房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

(二)创建模式: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资源整合、全面推进”的原则,紧紧围绕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结合我县“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出一系列“农机合作社建设”优惠政策和具体工作意见,并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实施重点扶持、积极引导、科学谋划、多措并举,倾力打造“五化”标准合作社。

一是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根据本地实际和农民需求,鼓励和引导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大户、种粮大户、村干部及基层组织、农机企业、维修站点等实行强强联合,按照“五化”标准,吸收农机户、农户参加合作社建设,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链条,组建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机合作社。

二是政策扶持、典型带动。在购机补贴、建设用地、新机具推广、作业税减免、创新示范工程等方面重点向合作社倾斜,逐步建立起国家扶持、群众自筹、集体入股、银行贷款等多渠道、多形式的投入机制。并通过推广典型经验,树立样板、以点带面、大力培育发展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特色明显、效益良好的农机合作社。

三是强化指导、重点培训。强化指导合作社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和利益分配制度建设;引导合作社依法经营、规范运作、诚信服务、提高效益。采取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定位指导、跟踪服务的工作方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按照深入基层、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合作社专业人才,全面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增强依法办社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四是科学管理、规范服务。坚持把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攻方向和重要抓手,列入议事日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充分调动农机管理、推广、培训、维修、安全监理、信息服务等力量,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切实发挥农机合作社组织化、规模化、集约化优势,不断创新跨区作业模式,打造跨区作业品牌,大力推广农机订单作业模式,积极推进耕、播、收、运、管“一条龙”作业模式。积极稳妥的开展农机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土地流转,引导合作社承包托管闲置土地,或代理经营压煤村庄农民土地,发展科技示范作业园区。在开展农田作业的基础上,鼓励合作社发展多种经营,全方位开展社会化服务,增强发展活力,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农机合作社发展特点:

1、管理规范化。全县26家农机合作社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组建,全部经工商登记,农机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机构健全,成立了成员大会,选出理事长、理事和执行监事。在理事会的领导下,实行理事长负责制,负责日常的经营服务工作。成员大会是合作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负责决定经营方向、经营决策、财产处置、利益分配等重大问题。健全了财务管理制度、机械管理制度、职工奖罚制度、利益分配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产权关系明晰,责任、权力、义务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内部运行机制科学有效,形成一套自我发展、自我壮大的“造血”机制。

2、服务多样化。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围绕农业生产开展机械化作业服务,服务领域已从单纯的生产环节扩大到产前、产中、产后所有环节,由单纯的跨区作业渗透到购机、培训、作业、保养、维修、存放等各个方面。合作社服务领域包括机械耕作、机械收获,机械植保、机械播种、机械排灌、机械挖土、机械打坑、机具维修、农机配件供应等。服务范围已打破了区域限制,实施了跨市、跨省作业,作业范围已辐射至河南、安徽、东北、河北等地。作业服务时间也由三夏、三秋扩展为一年四季。我县大屯农机合作社在不断壮大自身建设规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服务途径,为本村及周边村庄提供“良种、农药、化肥”一体化供应。并实施订单式“耕、种、收、运、粮食饲料加工、植保”等相结合的综合性系列化农机作业服务,得到农民群众的普遍认可。曹楼农机合作社在完成“一条龙”作业服务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合作社大型排灌设备及邻近株赵新河地理优势,签订常年农田机械灌溉面积7000余亩,并利用河道河床发展水产种植、养殖,开展多种经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作业规模化。合作社成立以前,农机户实行分散经营,缺乏科学的管理,作业不规范,机械利用率低,缺乏统一的维修和技术保障,组织化程度低,形不成较大经营规模,并且信息不灵,造成农户需要机械作业而找不到机手,农机手机具闲置却找不到服务对象;农户耽搁了农时,机手失去了作业机会。合作社成立以后,按照“五统一”的要求,实施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统一签订订单作业合同,推广区域化种植,积极推进耕、播、收、种、管农机“一条龙”作业模式。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机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机合作社承包闲置土地或代理经营农民土地,发展机械化示范园区。在开展农田作业服务的同时,鼓励合作社发展多种经营,开展全方位社会化服务,增强发展活力。并且在实施规模化作业过程中,农机部门切实做好信息引导服务,通过计算机网络,服务电话和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向合作社及广大农民群众发布作业市场分析、形势预测、政策动向等方面的信息,传递农机作业需求,价格行情、天气资讯、油料供应、维修服务等信息,不断增强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支持引导农机合作社生产经营活动。龙?成社农机合作社成立后,投入700多万元,在认真筹建300平方米标准化库房的基础上,购置了大型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秸秆还田机、棉花拔柴机等先进农业机械100余台套,为压煤村庄提供农作物耕、种、收等“一条龙”代耕制服务;今年共签订作业合同6000千余亩,切实解决了压煤村庄搬迁后农民群众对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董官屯义和庄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农机科技示范园区的示范辐射作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打造作业品牌,为周边村庄提供优质系列化作业服务。今年“三秋”期间,共完成订单合同作业面积5800亩,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面积1200亩,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农机技术保障。

4、装备新型化。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未实施以前,高性能农机具的推广属于政府示范行为,由于高性能农机具价格昂贵,全县拥有量不多。自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由于受购机补贴向合作社倾斜政策的激励,农户购机实力大增,特别是购置各类高科技含量、先进适用型农机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以玉米联合收获机、秸秆还田机、免耕播种机、深松机和经济作物、设施农业机械为主的新型农机装备拥有量成倍增长,有力地推动了我县农机化推广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而且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孕育、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技术保障。到目前为止,全县农机总动力已达198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为2.9万台,其中大中型为7200台,联合收获机达2332台,与之相配套的新型农机具已达1.2万台(套)如何把这些新型装备有序的组织好,利用好,使其更有组织,更快捷地服务于农业生产,是摆在我们农机部门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发展农机作业合作社是这种民间服务组织整合农机资源,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全县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

实践证明,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机合作社是一条适合农村特点,壮大农村经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崭新的管理服务途径。一是减轻了劳动强度,降低了粮食生产成本,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据测算,机械耕、种、收比人工作业一年二季每亩可降低作业成本约400元,平均每亩增产50公斤,增收80元/亩。二是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机合作社使大量农户从半务农中解放出来,专心投入到非农产业,增加了收入。三是合作社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通过组建农机合作社,提高了机械作业效率,延长了单机有效作业时间,提高了收入。如核桃园齐山农机合作社现有社员27名,合作社拥有农业机械40余台(套),注册资金300万元,服务农户2200户,服务范围涵盖了机耕、机播、机收、机械植保运输等各领域。三夏三秋期间,通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代耕制托管服务等形式,实施系列化综合作业服务,共完成耕、种、收全过程机械作业面积4万亩,实现作业收入90万元。

三、农机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薄弱。一方面机耕道路不畅通,大部分已受损破坏,甚至有的地方根本就无机耕道路,导致农机下田作业困难;另一方面农村在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时,根据土地调整分配的需要,大面积的良田都进行了分割,现有田块普遍狭小、不规则,不符合农机作业要求。

二是发展资金缺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对象是农民,季节性强,投入成本大,回收周期长,资本投入全靠农机户自己,部分地方政府领导重视不够,农机合作社缺乏政策扶持,银行贷款困难。

三是功能发挥受限。由于长期受土地分散经营制约,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流转速度缓慢,加上农户习惯于自由种植,所以农机作业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农作物品种的种植不一和时间差异的影响,无法开展连片作业,影响农机功效发挥。四是开展服务困难。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来说,完全可以对粮食生产实行全程服务,实行订单作业,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但目前绝大多数农户在选择服务时仅需要机耕和机收这两个环节,而近几年通过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后,这两个环节的机械已得到广泛应用,市场竞争强烈,加上作业价格波动大,导致合作社的优势难以发挥。

四、加快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一)优化发展环境。一是争取各级政府和领导重视,切实将发展农机化服务组织纳入到政府工作重要议程,及时研究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各级财政要安排一定的农机发展经费,用于扶助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三是银行信货方面给予农机专业合作社政策倾斜,设立专项贷款。

(二)建立示范基地。全县要重点抓好几个精品示范点,并给予试点农机专业合作社一些政策倾斜,让示范点尽快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试点示范,辐射全县,带动农机合作社发展。

(三)注重发展规模。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规模要适度,最好以村为单位,形成一村一社。也可将各村分散经营的农机集中起来进行管理,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发挥出农机的使用效率,减少投资浪费避免重复购机和无序竞争。

(四)激活投资机制。鼓励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工商业者、企业家向农机产业投资,创办农机实体,并对投资者给以同样的优惠和扶助政策,以加快农机专业服务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五)完善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农业机械的正常作业,同时又妨碍着整个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制订好发展规划,大规模实施土地整治,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加快土地流转速度,促进现代农业朝着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第四篇:定陶县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调研

定陶县农机合作社建设情况调研

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县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和建设情况,进一步推动全县农机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为下一步制订农机合作社发展规划和扶持措施打下基础。定陶县农机局抽调10名技术骨干,成立农机合作社建设调研工作小组,对全县家32农机合作社发展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一、定陶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的基本情况

定陶县现有农用拖拉机1248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4500台,机引农机具29505台,联合收获机1540台,农机总动力83.7万千瓦,农机从业人员5.3万人。机耕、机播面积76万亩。截至目前,全县共注册建立农机专业合作社32个,合作社社员达270个,注册资金达1900万元,农机具1175台套,其中达到省级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市级规范化农机专业合作社3个。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高,运作模式规范先进,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二、主要措施

近年来,定陶县农机局党委对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多项措施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搞好规划、厂房建设、机具合理购置、建立和完善运行机制,帮助他们工商注册,协调建设用地以及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顺利进行,县农机局及时成立了由刘敏杰局长为组长,李勇副局长为副组长,管理股、农机校、推广站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管理股,具体负责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工作。

2、广泛宣传,提高认识。按照省市农机主管部门和局党委的要求,结合全县农机工作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到外地学习先进合作社的发展经验,及时进行总结部署合作社建设工作。同时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激发农机大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

3、简化程序,积极引导。根据农村工作的现状,按照“先运作、后规范”的原则,简化工作程序,指派专人负责,协助办理相关手续。

4、全面动员,大力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是采取自愿的原则,面对现状,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动员,大力支持有条件的、积极性较高的农民联合起来组建农机专业合社。

5、抓关键,选好领头人。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荐选择办事公正,在农民群众中有一定威望,有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和市场应变能力的人,担任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社长。同时县农机局每年都组织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领头人进行集中培训,交流经验,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办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水平。

6、抓规范化管理,提高疑结力。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运行与监督同行。农机专业合作社要严格按章程规定,规范运作,民主管理。一是建立健全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二是建立安全生产、财务、机械管理,配件油料供应和维修管理等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三是建立健全内部运行机制,重点完善内部积累、利益分配、风险调节、自我服务等机制,形成以产权为基础,以利益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的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7、加大扶持,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通过资金和项目等有效手段,加大培育和扶持的力度,扩大合作社的实力和规模,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积极、稳妥、有序、健康的发展。一是充分利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我们充分利用补贴政策,对农机合作组织购置和使用大中型农机具给予重点补贴,使更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上;二是必要的项目带动。安排项目时,优先安排农机合作服务组织。把国家、省、市安排的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农机新技术推广、科技入户、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等向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倾斜,给予重点扶持。以此为依托,引进资金、引进机具、技术,示范、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和创新,增强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三、农机合作社在发挥农机组织化、市场化的作用中成效明显

一是农民满意。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成立,解决农民用机难问题,使农民享受了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的专业化、社会化的服务,享受了合理的作业价格,抢时增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是社员满意。对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扶持措施,购机补贴政策优先向农机合作社倾斜,加速更新合作社机具品种和类型,提高了技术水平和机具的利用率,拓展了作业范围,增加了会员的收入。

三是企业满意。农机合作社拥有较强的技术能力,为企业和机手搭建了互相学习和交流技术的平台,使机手能够正确维护、保养和使用机具,机械故障得到及时排除,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解除了企业的许多后顾之忧。

四是政府满意。合作社协助农机部门,宣传、贯彻落实各级政府发展农机化的各项法规、政策,还将广大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愿望和要求,及时反映给农机部门,是农机部门的得力助手,更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发展农机化的重要组织和实现形式。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农机专业合作社实力还不够,合作水平低,带动能力弱,整体水平还不高,影响力还不大。一些农户怕担风险,对加入合作组织持观望态度。因此农机合作组织数量不多,对农业的辐射作用还比较弱。

2、农机专业合作社多数规模小,建社用地不好落实,建社初期投入大,资金困难,运行不畅。

3、土地分散,一家一户经营土地,地块过于零碎,种植品种、收割期不同,不便于规模化作业。特别是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等保护性耕作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由于作业效率低、作业地块小、农民认识程度低,机械的利用率低,机手作业收入少。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4、合作社发展不平衡。各合作社在机械数量、服务功能、场地建设满足情况、作业项目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5、技术人员缺乏,特别是懂经营、会管理的技术人员缺乏。

(二)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和网络等宣传媒体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导向,同时积极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力。

2、加大扶持,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的发展。通过税收、资金和项目等有效手段,加大培育和扶持的力度,扩大合作社的实力和规模,促进农机合作组织积极、稳妥、有序、健康的发展。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要求。建议:(1)各级政府要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停车场(库、棚)、维修车间、办公场所等建设用地方面给予积极支持,所需土地按照设施农业用地征用。(2)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农机专业合作社从事的农田作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副产品初加工和科技推广项目,在资金上进行重点扶持,对规模较大、跨区域联合、带动农户较多、运行较规范、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和奖励。(3)金融部门要在农机专业合作社建社方面,出台优惠信贷政策,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便利。

3、推进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制定鼓励土地流转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扩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业规模。对玉米联合收获、小麦免耕播种等难以推广应用的机械作业,各级政府要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行作业补贴政策。

4、加强指导,积极探索农机合作社发展的有效模式,及时解决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促进农机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邵珠山 董庆启)

第五篇:肥城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肥城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截止二0一一年八月,肥城共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二十八个,正在筹建五个,其中达到山东省规范化建设要求的合作社十个,正在按省农机办规范要求着力打造的有六个,肥城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走上阳光快车道。

近年来肥城市农机局把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始终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积极引导,全方位搞好服务的同时,依靠街镇农机站对各村镇农机发展及农业规模化发展、土地集约经营、农业机械运作情况摸底掌握底细的实际,积极引导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数量的同时,依托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及发展农机合作社扶持政策的落实,加快合作社在基础实施建设和农机总动力规模发展上,特别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创新农业新机械,为本地、本村、本街镇农机新技术、新农艺的推广使用带好头,领好路;肥城市农机局积极协调国土资源、街镇政府、工商、城建等部门为农机合作社规模化建设大开绿灯,为合作社规模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使肥城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

依托好政策,借助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需求,肥城市大力加强农机合作社发展,特别加大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的步伐,肥城农机合作社在对肥城新型农业规模化发展及加快肥城农业机械化步伐即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肥城市农机局武东升 尹燕国

二0一一年八月六日

下载巨野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情况调研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巨野农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情况调研.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曹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调研

    曹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调研近年来,曹县农机部门认真学习中央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建设行动的意见》精神,以宣传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为契机,引......

    曹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的调研

    曹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的调研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重要抓手;是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培育新型农民、推......

    茌平县农机合作社调研报告

    茌平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山东省茌平县农机局赵春庆 山东省茌平县地处鲁西北地区黄河冲击平原,辖11个乡(镇)和3个办事处,拥有耕地面积80余万亩,2011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1......

    武城县民心农机合作社调研(定稿)

    武城县民心农机合作社调研 武城县民心农机合作社坐落于武城县四女寺镇卧虎庄村,由村支部书记赵广军发起,成立于2010年4月19日。现有社员33户,固定资产295万元,占地2450平方米,其......

    东明县农机合作社建设调研与分析(全文5篇)

    东明县农机合作社建设调研与分析 当前,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和农机作业市场的逐渐活跃,促进了东明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为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设步......

    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浅谈(5篇)

    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浅谈齐河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山东省农机化示范县,农业部保护性耕作项目县。全县总人口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万人,耕地128万亩,常年种植小麦113.6万亩,玉米......

    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情况汇报

    赤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 建设情况汇报 赤峰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是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推进农业机械化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升农机社会......

    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调研报告

    **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途径思考近年来,浙江省**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截至2008年6月底,全市登记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248家,拥有生产基地8万亩,入社农户1万户。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