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国家公务员申论大纲解读:“文字表达能力”对比分析
2013国家公务员申论大纲解读:“文字表达能力”对比分析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以公布,其中《申论》大纲分别对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两类考试做出了扼要说明。与去年相比,一字不差。其中,《大纲》第四部分“申论介绍”对申论考试能力的要求是:
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针对两类卷的“文字表达能力”,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解读如下:
省部级: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地市级: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文字表达是申论的终极目标。考生良好的概括、分析和提出对策的能力最终都要落实为简明畅达的文字表述,才能在考试中得分。客观题的文字表达要符合党政书面用语的规范,要简明扼要,多用概括性短语,少用描述性长句子。申论文章写作要能简明扼要的提出论点,并能综合说明道理,陈述事实,比喻类比等方法论证之。
题——影响(危害或作用)——对策”是阅读任何申论材料的着眼点,也是作答所有申论题目的得分点。考生们在做真题和模拟题演练中必须熟练这个思路。如此,才能提高阅读效率和答题准确性。
第二篇: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读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大纲解读
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已经发布,中公教育专家发现,和去年大纲相比,今年大纲最大的亮点,是申论考试时间首次从150分钟调整至180分钟,由往年的14:00——16:30调整至14:00——17:00,考试分值依然为100分。原文表述如下:“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80分钟,满分100分。”
从命题角度而言,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之所以调整考试时间,中公教育专家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为了体现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区分度,是国家公务员考试更具科学性、人性化和能力化的表现。
一是申论考试更具科学性。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内容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个部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这从根本上决定了申论相较行测而言,更具难度。往年150分钟的作答时间,无论是报考副省级类职位的考生,还是报考市地级累的考生,一般均需要阅读七千字左右的给定材料,并作答四至五道申论题目,作答字数在1850~2300之间不等。这对于考生而言,两个半小时的时间,既需要吃透材料,又需要奋笔疾书,还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卷面整洁,紧凑的考试时间无疑使考生的能力发挥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综合考虑申论这一主观性极强的笔试科目的特殊性,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时间调整为180分钟,为考生阅读给定材料和作答相应题目提供了相对较为充裕的时间,表明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日臻科学之境。
二是申论考试日益人性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我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公务员考试亦是坚持这一根本原则。申论考试时间的调整体现了命题人对广大考生细致而又周全的考虑和照顾。在往年的公务员考试中,经常会有考生反映时间紧、题目多,难以答完所有题目,申论作文写到一半或小部分的更是广而有之。而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时间调整至180分钟,则给广大考生大开方便之门,为考生更好地作答申论题目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障,是尊重考生、服务考生的体现,也表明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日益人性化。
三是申论考试更加精英化。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向来是以能力为导向,反应在笔试中,则通过行测和申论来考量,行测“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而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鉴于申论全部为主观性试题,其对能力的考查完全需要通过文字作答来呈现,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七千字左右的材料就需要40分钟左右的时间,再加上需要规范书写出来的2000字左右的作答字数,150分钟的时间显得捉襟见肘,短暂而紧凑的时间无疑使考生能力的发挥受到影响。而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时间调整至180分钟,则使考生拥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来阅读并透彻理解材料、以及材料背后所包含的观点、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等等,同时也拥有较为宽松的时间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以更为理想的语言书写出答案,给考生提供一个更好展现个人能力和水平的发挥空间,更好地彰显了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的能力导向。
国家公务员考试截止到今年,历经了整整20年,在这20年中,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务员申论考试的时间没有变化,均为150分钟,然而今年发生巨大变化,时间由150分钟变成180分钟,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对国家公务员考试而言,意义深远。
随着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的公布,大家目光的焦点已经由最初的“有什么变化”转移到“如何应对变化”,那么如何取得一个好成绩,考生需从以下方面努力:
1.重点段落反复看
很多考生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时间紧、任务重,好多材料在阅读时都是囫囵吞枣,根本抓不到重点。”事实上,考生在作答过程中遗漏要点或者要点错误的情况的确非常普遍。然而,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考试时间由150分钟延长至180分钟,对于考
生阅读材料来讲无疑是个福音。这为考生争取到更多阅读材料的时间,因此,就使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阅读某些重点段落,降低产生答案要点遗漏、答案偏差的概率。
2.提炼高质量要点
申论是测查考生从事机关工作基本能力的考试。什么样的答卷更符合考官要求?更能体现考生能力?最根本的一定是答案要点的准确度。高质量的答案要点必定不是浮于字表,必定是透过材料表相,而展现出其本质的内容。所以,考生在备考2014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时一定要注重对于答案要点的加工,注重提高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高度概括要点的能力。最终保证提炼出高质量的答案要点!
3.拟提纲打草稿提高作答质量
由于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量大、时间紧,考生们往往都没有充裕时间对题目与材料进行深入思考。而这次申论考试作答时间多出了30分钟。这就要求我们能够更充分地运用好这宝贵的30分钟时间。在作答时,遵循科学的作答流程,能够有针对题目拟提纲打草稿,结合对题目与材料关系的思考,充分而全面地作答,做到心中有数。而要养成这一良好的作答习惯,就需要我们在复习阶段能够调整复习思路,多看真题,多做模拟题,而题目训练中养成拟提纲、打草稿的作答习惯。
4.规范书写提高作答品质
“第一眼”印象,人人皆知,一份试卷能否取得高分,卷面呈现是关键!卷面分也是申论分数的重要构成部分。那么如何能够在紧张的作答时间内整洁、规范作答呢?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首先这就需要考生朋友们能够在这最后的攻坚阶段,在平时的模拟训练中,养成规范作答的习惯,以格子纸作答,工工整整地将每一个作答文字写在格子中,以严格规范的日常训练,来提高规范书写能力。“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通过严格的要求与规范的训练,能够做到高品质作答,最大程度地保证获得卷面分,从而更好地应对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的新变化。
第三篇:2013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大纲解读Ⅴ
2013年国家公务员《申论》大纲解读Ⅴ
—— “给定资料”的最新趋势1(以德为先)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3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已公布,其中《申论》大纲分别对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和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两类考试做出了扼要说明。与去年相比,一字不差。其中,《大纲》第四部分“申论介绍”指出了申论试卷的构成:
针对“给定资料”,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张小龙老师领衔的申论产品研究院资深研究员认为“以德为先”是根本:
德是一个古典政治家最核心的观念,一个被现代政治学和政治哲学抛弃的观念,中国共产党能够重视德,是对古典的尊重。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任用干部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还特别指出“不让老实人吃亏”。根据胡总书记的精神,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指出,公务员招考将加大对道德的考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质疑美德是否可教,很多人也在质疑,美德是可以被考查的吗?胡锦涛同志说的老实人,类似于孔老夫子说的“刚毅木讷近仁”之人,这些人往往都是不太会考试的。公务员考试要考查德似乎是一个注定完成不了的任务,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质疑。
公务员考试真的不能考查德吗?不是。不仅可以考,还可以考得很自然,考得很有效,考得很全面。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发现在申论命题中对德的考查主要以三种形式出现。
第一,通过申论话题宣传道德。通过选择一些和精神文明及道德有关的话题,可以起到一种社会宣传的效果。这类话题目前在国家考试中出现得比较少,一些地方考试则非常喜欢考。如上海市2011年申论考试的话题就是勤政廉政,2010年政法干警考试考查了公车私用。很多地方考试专门考查政府乱收费、产业化执法等问题,都是对德的考查。
第二,通过申论材料体现道德。首先是通过选择一些敢讲真话、实话,敢于针砭时弊的材料来传播道德。这一点在近几年的国家考试材料中都有体现,在2011年国家副省级考试材料中就有一段批评现有的治黄政策: 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交流群:107136937
水利专家王化云同志在其回忆录《我的治河实践》中辛酸地叹道:“黄河不可能变清„„黄河也不需要变清。未来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我认为应该建立在黄河不清的基础上。”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2008年国家考试中有很大一部分材料都是质疑三峡工程的。敢于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对国家的政策进行批评,这本身就是有德的体现。
第三,通过申论问题考查道德。这些题目要求考生对一些事情的是非对错进行判断,要求考生敢于对政府、专家进行批评和质疑。可惜一些考生在“不能批评政府和领导的错误”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昧着良心答题,既败坏了自己,也败坏了社会,还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例题: 阅读“给定材料”,以“坚持勤政廉政,促进和谐发展”为主体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参考范文:
庸懒比贪腐更可怕 ——庸懒的三宗罪
有两种坏医生,一种是庸医,一种是贪医。庸医要命,贪医要钱。如果贪医只是要钱不要命,能够治好病人,那贪医比庸医是要好得多的。为官也是如此,庸官往往比贪官更可恶,造成的危害更大。
有史为证,清末的李鸿章、盛宣怀等人虽都是大贪官,但是他们做的事情多,搞军事,修学校,建铁路„„与此相对的是当时的很多“清流”,他们不贪污,只骂人。无论是兴建铁路还是开矿,无论是办银行还是兴学堂,他们都用一张嘴和一支笔极力阻止。前者是勤政的贪官,后者是清廉的庸官、懒官。从历史的角度看,前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功臣,后者是阻碍国家发展的罪人。这样对比并不是想为李鸿章之流的贪腐做辩护,而是要强调作为官员勤政的重要性。在很多时候,官员勤政比廉洁更重要。
——贻误发展机会、阻碍社会进步是庸官、懒官的第一宗罪。
随着国家治理腐败的力度加大,很多官员都把不贪污作为对自己的最高要求。这个逻辑很简单:很多人都在贪污,我不贪污已经比很多人都要好了,所以不贪污的官就是好官。然而我们都知道,官员手中有很大的权力,是掌握很多资源的,很多事情没有政府是办不成的。如果所有的官员都尸位素餐,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社会如何才能进步,国家
交流群:107136937
还怎么可能发展?慵懒不仅有罪,而且有大罪,是历史和人民的罪人!朱镕基先生在担任上海市市长时就说:我不是促成上海发展的功臣,就是贻误上海发展机会的历史罪人。在其位,谋其政,我们的官员一定要有责任意识,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同时我们应该把官员是否做事,是否做好事作为考核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简单粗暴、胡作非为是庸官、懒官的第二宗罪。
懒官做事情往往不动脑子,好逸恶劳,头脑简单。这些东西往往和野蛮、暴力联系在一起。好比一个开锁匠,不能把门打开怎么办?砸!治理不好小摊贩怎么办?打!不能说服群众拆迁怎么办?撵!和群众沟通不顺畅怎么办?骂!为了不发生狗咬人的事件怎么办?把狗全部打死!按照这样的逻辑是不是为了不发生火灾我们就不要用火,为了不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就不能上路呢?动不动就威胁群众,动不动就选择肢体语言,动不动就打官腔、说牛话„„这些都是懒惰、缺少政治智慧的表现。我们要努力加强党风勤政建设,加强学习,大力提高知识水平,努力增长政治智慧,全面提高执政能力。
——欺上瞒下、投机取巧是庸官、懒官的第三宗罪。
庸官、懒官不做事,也做不好事。但是做官又必须上向上级交代,下向人民交代。怎么办?将小事情说成大事情,将有事情说成没有事情,将麻烦事情说成简单事情„„总之,骗、哄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这需要我们加大对官员的监督力度,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发动群众,利用媒体来对官员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坚决杜绝欺瞒行为。
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庸懒的危害性,要像重视腐败问题一样重视庸懒的问题。庸懒既是能力的问题,也是品德的问题。要努力把对庸懒的治理作为提升官员能力、培养官员品格的契机,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员,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更多详细信息:备考专题 :http://hebei.htexam.com/zt/gkbs/ 网校课程:http://hebht.htexam.net/guojia 国考专题:http://hebht.htexam.net/guojia 预祝各位考生考出好成绩
华图教育
交流群:107136937
第四篇:2018抚州国家公务员考试 申论大纲解读(写写帮推荐)
2018抚州国家公务员考试 申论大纲解读
一、分级分类,科学设置
今年国考申论试卷仍然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中公教育专家认为,从申论考试材料主题来看,自2011年以来国考申论省级、市级试卷均是不同的材料主题,如此可以更为准确地测查考生的能力。
二、能力导向,要求更高
2018国考大纲依旧强调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同往年相比,关于能力的阐述一字未变。文案工作能力是每位公务员做好机关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申论考试的考查对象。
申论考试的能力导向,意味着大纲中规定的各种能力需要在材料和题目设置中体现出来。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能力与题目设置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并非完全一对一的对应,题目可能是对某几项能力的综合考查,只是有所侧重)。下面结合一些真题实例,对大纲中的能力要求进行提纲挈领式的解读。
(一)阅读理解能力
申论以给定资料作为作答依据,熟读、读懂给定资料是头等大事,因此对于阅读理解能力,所有考生都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
第一,准确理解。第二,二次概括。(二)综合分析能力
综合分析能力是省级职位测查的重点,考生应该做到如下两点:
第一,观点鲜明。考生书写答案时第一步便要根据给定资料明确表达出观点:新技术的使用有助于突破社会结构屏障,在理论上能够成为促成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但在现实中还存在困难。观点的表达要明确且直截了当,避免拖泥带水、含糊不清。
第二,理据结合。理,就是理论和政策,考生应能够恰当地运用理论政策,对给定资料的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据,就是论证说理所要使用的论据。考生在作答综合分析题时,要恰当运用给定资料提供的各种案例、数据,准确作出分析和论证。仍以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第二题为例,阐明观点后,接下来要综合给定资料
中给出的相关事实、观点等,从新技术给农民工带来的益处、新技术的使用要突破社会结构屏障在现实中面临的困难两方面,对提出的观点进行具体分析和论证。
(三)贯彻执行能力
贯彻执行能力贴近工作实际,近年来国考对这一能力愈加重视,通常以贯彻执行题为考查载体,且分值比重较大。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中,市级职位明确提出贯彻执行的能力要求,但是省级考试通常也会考查。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省级)第二题,要求考生以随团秘书的身份,把代表团团长的考察笔记归纳整理为一份《国外城市水系建设考察报告》提纲,考生在作答时首先要注意“随团秘书”的身份,其次要根据给定资料严格按照“报告”的结构要求去写。
面对日趋灵活的考查形式,我们建议考生在学习公文写作时,不应局限于仅掌握法定公文的写法,还应结合当前政府“转型升级”后不断涌现的新型文种,熟练掌握各种应用文的写作格式、结构。
(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以选拔政府工作人员为目标,而考查的能力要求中更明确提出要具备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能力通常以提出对策题为考查载体。但从2013年开始,国考便没有考过提出对策题,通常通过综合分析题、贯彻执行题及文章论述题来考查该能力。
虽然这几年国考没出现提出对策题,但是不能排除未来出题的可能,因此考生还是应提高警惕,掌握如下作答要求:
第一,角度正确。第二,对策具体。
(五)文字表达能力
文字表达能力最能体现考生的文案工作能力,考生务必重视该能力的训练。第一,简洁流畅。第二,规范生动。
除此之外,近几年来,国考对于语言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在规范、简洁、流畅、生动的基础上,提出了“用语得体、说服力强、具有感染力、通俗易懂、联系实际”等要求。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在语言修辞的训练中为自己设立更高的标准。
第五篇: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大纲深度解读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大纲深度解读(2)【大纲解读五】如何正确把握申论考试中的“注意事项”?
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卷中都会有如下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其中3、4、5条我们在前文已经解读过,以下重点解读1、2条。
(一)分析驾驭材料不是抄材料
许多学员把“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理解为“申论考试就是抄材料,所有的答案都在材料中”。这种说法似乎已成为申论考试的金科玉律,过去很多考生的成功经验也说明了这一点。确实,只要申论考试有材料,那它就是信息的答题重要来源,答题一定要尽可能地结合材料。但随着国家申论考试命题的变化,这个说法需要调整。现在的申论题目可以直接抄材料答题的比例越来越少,如果说以前的申论考试全部抄材料可以考六七十分,现在全部抄材料,则只能考三四十分。
申论去材料化的趋势首先表现在大纲中,副省级的大纲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来作答,地市级的考试大纲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申论题目是大纲拟测目标的具体化。很多申论题目甚至在题干中就直接提醒考生要通过自己的知识背景独立作答,这类题目有:“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联系实际”、“整理自己的思考”等等。2012国考副省级卷要求结合农妇刘女士热心搭乘李老太太,不幸三轮车侧翻致其死亡,刘女士负疚主动赔偿,李家坚辞不受,并说“不能让好人没有好报”这个故事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回头纵观材料,主要涉及食品“黑工厂”,文物虚假鉴定,教师“走穴”,官员腐败等负面事例,也有“最美妈妈”,信义兄弟等正面事例,有温家宝总理强调中华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道德等精神文明建设之重要性的讲话。其中,没有材料是可以直接摘抄出来充当文章的。这要求我们能结合材料,并联系“彭宇案”,“李凯强案”,“小月月事件”等对我们当前社会道德的冲击,提炼出“道德危机与重建”这一主题,并能从宣传教育、法律法规,政策导向等角度展开论述。
最后从命题的角度来说,如果申论命题是科学的,要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它就应该将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选出来,而不是把机会留给那些只会抄袭和模仿的人。
【大纲解读六】2013年申论“给定资料”的最新趋势是什么?
交流群107136937
(一)2013年国家申论考试最新趋势之一--以德为先
德是一个古典政治家最核心的观念,一个被现代政治学和政治哲学抛弃的观念,中国共产党能够重视德,是对古典的尊重。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大会上指出任用干部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还特别指出“不让老实人吃亏”。根据胡总书记的精神,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指出,公务员招考将加大对道德的考查。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经质疑美德是否可教,很多人也在质疑,美德是可以被考查的吗?胡锦涛同志说的老实人,类似于孔老夫子说的“刚毅木讷近仁”之人,这些人往往都是不太会考试的。公务员考试要考查德似乎是一个注定完成不了的任务,一些学者也提出了质疑。
公务员考试真的不能考查德吗?不是。不仅可以考,还可以考得很自然,考得很有效,考得很全面。在申论命题中对德的考查主要以三种形式出现。
第一,通过申论话题宣传道德。通过选择一些和精神文明及道德有关的话题,可以起到一种社会宣传的效果。这类话题目前在国家考试中出现得比较少,一些地方考试则非常喜欢考。如上海市2011年申论考试的话题就是勤政廉政,2010年政法干警考试考查了公车私用。很多地方考试专门考查政府乱收费、产业化执法等问题,都是对德的考查。
第二,通过申论材料体现道德。首先是通过选择一些敢讲真话、实话,敢于针砭时弊的材料来传播道德。这一点在近几年的国家考试材料中都有体现,在2011年国家副省级考试材料中就有一段批评现有的治黄政策:
水利专家王化云同志在其回忆录《我的治河实践》中辛酸地叹道:“黄河不可能变清……黄河也不需要变清。未来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我认为应该建立在黄河不清的基础上。”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2008年国家考试中有很大一部分材料都是质疑三峡工程的。敢于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对国家的政策进行批评,这本身就是有德的体现。
第三,通过申论问题考查道德。这些题目要求考生对一些事情的是非对错进行判断,要求考生敢于对政府、专家进行批评和质疑。可惜一些考生在“不能批评政府和领导的错误”这种观念的引导下,昧着良心答题,既败坏了自己,也败坏了社会,还不能取得很好的成绩。
例题: 阅读“给定材料”,以“坚持勤政廉政,促进和谐发展”为主体写一篇议论文。(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2)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总字数800-1000字。
参考范文:
庸懒比贪腐更可怕
--庸懒的三宗罪
交流群107136937
有两种坏医生,一种是庸医,一种是贪医。庸医要命,贪医要钱。如果贪医只是要钱不要命,能够治好病人,那贪医比庸医是要好得多的。为官也是如此,庸官往往比贪官更可恶,造成的危害更大。
有史为证,清末的李鸿章、盛宣怀等人虽都是大贪官,但是他们做的事情多,搞军事,修学校,建铁路……与此相对的是当时的很多“清流”,他们不贪污,只骂人。无论是兴建铁路还是开矿,无论是办银行还是兴学堂,他们都用一张嘴和一支笔极力阻止。前者是勤政的贪官,后者是清廉的庸官、懒官。从历史的角度看,前者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功臣,后者是阻碍国家发展的罪人。这样对比并不是想为李鸿章之流的贪腐做辩护,而是要强调作为官员勤政的重要性。在很多时候,官员勤政比廉洁更重要。
--贻误发展机会、阻碍社会进步是庸官、懒官的第一宗罪。
随着国家治理腐败的力度加大,很多官员都把不贪污作为对自己的最高要求。这个逻辑很简单:很多人都在贪污,我不贪污已经比很多人都要好了,所以不贪污的官就是好官。然而我们都知道,官员手中有很大的权力,是掌握很多资源的,很多事情没有政府是办不成的。如果所有的官员都尸位素餐,都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社会如何才能进步,国家还怎么可能发展?慵懒不仅有罪,而且有大罪,是历史和人民的罪人!朱镕基先生在担任上海市市长时就说:我不是促成上海发展的功臣,就是贻误上海发展机会的历史罪人。在其位,谋其政,我们的官员一定要有责任意识,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同时我们应该把官员是否做事,是否做好事作为考核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简单粗暴、胡作非为是庸官、懒官的第二宗罪。
懒官做事情往往不动脑子,好逸恶劳,头脑简单。这些东西往往和野蛮、暴力联系在一起。好比一个开锁匠,不能把门打开怎么办?砸!治理不好小摊贩怎么办?打!不能说服群众拆迁怎么办?撵!和群众沟通不顺畅怎么办?骂!为了不发生狗咬人的事件怎么办?把狗全部打死!按照这样的逻辑是不是为了不发生火灾我们就不要用火,为了不发生交通事故机动车就不能上路呢?动不动就威胁群众,动不动就选择肢体语言,动不动就打官腔、说牛话……这些都是懒惰、缺少政治智慧的表现。我们要努力加强党风勤政建设,加强学习,大力提高知识水平,努力增长政治智慧,全面提高执政能力。
--欺上瞒下、投机取巧是庸官、懒官的第三宗罪。
庸官、懒官不做事,也做不好事。但是做官又必须上向上级交代,下向人民交代。怎么办?将小事情说成大事情,将有事情说成没有事情,将麻烦事情说成简单事情……总之,骗、哄就成了必然的选择。这需要我们加大对官员的监督力度,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问责制度,发动群众,利用媒体来对官员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坚决杜绝欺瞒行为。
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庸懒的危害性,要像重视腐败问题一样重视庸懒的问题。庸懒既是能力的问题,也是品德的问题。要努力把对庸懒的治理作为提升官员能力、培养官员品格的契机,选拔出德才兼备的官员,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交流群107136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