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女人那时刚刚大学毕业
女人那时刚刚大学毕业,很矜持,只会腼腆的笑。
两个人第一次到世界文化遗产——丽江旅行。情不自禁的参加了丽江的一个户外俱乐部,去朝圣那美丽的梅里雪山。在奔子栏男友为他点了一条江鱼,这是那晚饭桌上唯一的一道荤菜。鱼身还没动,就先夹起鱼眼放到她前面:“喜欢吃鱼眼吗”她不喜欢,而且更不喜欢吃鱼眼,但却不忍心拒绝,便羞涩地应许。
男友告诉她说,他很喜欢吃鱼眼,小时候每次吃鱼,奶奶都把鱼眼夹给他吃。说鱼眼可以明目,小孩吃了心里亮堂。奶奶死了以后再也没有人把鱼眼夹给他了。
其实鱼眼也并没有什么好吃的,男友笑着说,只是小时候被奶奶宠惯了,每次吃鱼,鱼眼都归我。以后都归你了,让我也宠宠你。于是男友深情地凝视着她。她想不明白,为什么鱼眼代表着宠爱呢。但是不明白无所谓,反正以后吃鱼,男友必定会把鱼眼给她,再慢慢地看着她吃完。慢慢地她习惯了,习惯了每次吃鱼之前等着男友把鱼眼给她。
随着时间的流逝,情感的加深。男友已准备好与她结婚了。而她却哭着告诉他,她不能在这么一个小城市过自己的一生,这不是她要的生活。余下的她没说——因为她年轻、她漂亮、她有才华。她不甘心,她要成功、要做女强人,要实现少女时的梦想。男友送她时,她连头都没回一下,走得很坚决。
在外拼搏多年后,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拥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公司,可爱情却始终以一种寂寞的姿态存在,她发现自己根本就再也爱不上谁了。这么多年在外,没宴必有鱼,可再也没有人夹鱼眼给她。她常常散席离开时回头看一眼满桌的狼藉。与鱼眼对视。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遇,他们又见面了。昔人的男友已为人夫,女人应邀去原本属于她的家里共进晚餐。他的妻子做了一条鱼。他张罗着让她吃,夹起一大块鱼肉放在她的碟子里,鱼眼却给了他的妻子。这么多年,无论多苦,她都没有掉过一滴眼泪,但那一刻,却再怎么也忍不住了,泪水犹如断了线了珍珠一般。
就这么简单,没有人会在原处等你。
其实,真爱就是两个人默默相守的快乐,当我们明白的时候,我们恐怕已经失去了。。。
第二篇:回想刚刚大学毕业随笔
我承认,刚到大学时候,我是痛苦和彷徨的。我的痛苦来自于那道结痂的疤,在这里有人时不时无意撕开它,把血淋淋的过去,重新摆在我面前,让我痛彻心扉。而我的来自对未来的茫然。我感觉自己像在无边黑暗的大海上漂流的小船,找不到岸,也不知太阳什么时候出来?我不知光在哪里?方向在哪里?但我知道,我要寻找阳光,寻找有意义的生活。忘了谁说,是为了太阳才来到这个世界。所以我觉得应该像尼采一样,毕生追求太阳。
虽然当然我不带希望而来,现在本应无失望可言。诚然!我可以机械地接受这大而荒凉的校园,但我不允许自己自己漫长荒凉的人生。一个人来到世上就要面临众多责任。在肩负起所有责任前,得对自己先负起责任。
从来校的那一天起,就经历了许多不如意的事。心里有抱怨,但我知道抱怨改变不了现实。不如乐观接受。这些不如意的事都会成为我漫长人生中的财富,一路的磕碰,其实没什么不好。泰戈尔说:“只有经历地狱的磨练,才能铸就锻造天堂的力量”。起码它们锻炼我的心志,让我在这并不如意的人世可以屹立不倒,不至于愤世嫉俗,不至于心灰意冷。让我在这磕碰的人世,怀着不是很大的热情,勇敢地生活下去,不放弃我的生活。(即便我还不知我想要的生活怎样,但我从不放弃寻找和思索)
我不知大学能不能让我向理想的方向飞翔。但我有了很多的空闲时间,我可以记录生活,寻找我的历史,思索人生。不至于找不到来时的路。
咩跟我说过,大学里不需要从众。或许真的如此。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天生好动人的人可以多参与活动。天生喜静的人,可以在图书馆里,一本书,一支笔,享受你的宁静时光。宁静,说不上哪里不好!
人定位好自己,就不会那么彷徨。居里夫人说过,每个人都可以过丰富而有意义的生活。也许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情绪。但一个人的心境如何,更直接关乎到情绪。心境不开,在好的环境,也只是荒凉一片。心境放开,再荒凉的环境也可以发现诗意。现在想着,校园过道的牵牛花不是挺美的么!
第三篇:《那时烟花》读后感
今天下午在单位看西岭雪的《那时烟花》。这本书我以前就在图书馆见过,单位也有同事借回来,并且告诉我说,很好看。可是我只看了开头一点,感觉那旧上海的忧伤往事并不太属于我,也就此便打住了。
这回,同样是嚷着要看书。当同事把书重新递过时,那句:很好看,真的说服了我,我即天真地慕名而去,直到一气呵成地把它读完。
这个旧上海的故事构思的很好。内容象一抹淡含忧伤的云朵,悄悄地在身体里渗透开来,但凡看过此书的人都说,结局不好。可我们读书,并不是冲着一个好结局去的。相反,象我这样的人,有时候会讨厌好结局。因为好结局除了讨好人以外毫无是处,它不会在人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好结局在更多情况下更象一个骗局。要不,我怎么会有那么些热衷于读言情小说的朋友,至今还在过着独身生活。
我不大喜欢此书。一是由于我不太喜欢作者的名字。这是我的偏见。这样一个讨巧的名字,象一个乖巧的网络作家,总有些卖弄的嫌疑。当然,看过书后,这一点便被推翻了。我觉得我甚至需要在网络上查找此人,并了解关于她写作的经历种种。二是我不了解《红楼梦》。我感觉整篇书中运用了太多的诗词歌赋,越是到了紧要的关头,这一点便显得越是明显。我没有看过《红楼梦》,我清楚这其中的诗词究竟是不是出于此。我个人认为,如果使用一些浅显易懂的话语,或许能使文章描绘的更加深刻。旧上海早已不是古代,纵使还不是新社会,总也是离的诗词歌赋比较远吧。当然,好作品应当是不分时代的。比如文章中韩可弟经常引用的《圣经》中的那些话,却使人信服。因为它比较直白,人们很容易结合文章中的内容感受。这也真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中国人看中国人的古词竟会有不懂的感觉,反到看外国人世代流传的经言,感觉如此贴近。
许是《红楼梦》的影子太多,文章到最后硬是要讲几个人物的形象归咎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引申。这固然是一个好的意向。但是在文章里硬是要死板板的提出来,就让人觉得有些不舒服。而关于人物黄裳的一生,托着阮玲玉凄苦的短暂生命,就处理的恰当舒服。暗示的作用非同小可。
总体来说,现代人写往事,确实难以把握那个时代原本就有的一些气息。加上作者在自述中提到的,她统共对上海的印象也可用稀薄来称,那么多少有些遗漏的不知。
第四篇:那时作文600字
【精选】那时作文600字6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那时作文600字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时作文600字 篇1我以往在同学们的眼里很内向、胆小,可是从上个星期日起,我便一反常规,脱胎换骨,变得自信了。请听我慢慢道来。
记得那是下午3点,天气十分凉爽,我和爸爸伴着清风,在人民公园散步。我对爸爸说:“爸爸,那里有一座假山,你帮我拍张照片吧!”爸爸还没等我说完,就伸手往塑料袋里摸去,找到照相机后打开一看,整个画面都成了一锅粥,充斥着许多五颜六色的线条。照相机上是英文,爸爸是研究生,这点英文不算什么,但他没有摆弄着照相机,而是像在找着什么,东张西望。正巧一对外国夫妇走过,爸爸见了他们就像发现了世界第十大奇迹,马上向我奔跑过来,对我说:“你去和那对夫妇聊聊,顺便叫他们修修这照相机。”我一下子二丈和尚摸不着头脑了,问:“你怎么不去?”爸爸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在一旁催促我:“快去。”
我狐疑地慢慢走在那对夫妇的后面,他们只要一有转身的意思,我就红着脸迅速转过身,装作什么也没干,就这样过去了5分钟,最后连我也自我怀疑起来:我到底是请人来帮忙的还是来跟踪他们的呀?爸爸在身后注视着我,那眼神分明是在为我鼓劲啊!我鼓足了气,一个箭步冲上去,问候了他们一声,他们闻声转过头来,有好地看着这位“中国小朋友”,我肚子里的气一下子泄了,搜肠刮肚半天也找不到一个单词。终于支支吾吾地问道:“What’swrong——嗯——withmy——camera?”他们听了边看看我手里的照相机,然后边操作边和我海阔天空地聊起来,我也大胆地和他聊起来,虽然仍有些结巴,但我已经感到我不再内向了。
原来,改变,也不难,就是从那时起,我变得自信了。
那时作文600字 篇2同一片蓝天下,两个女孩背靠背坐着,怀揣着各自的心事。沉默间,微风指起,轻轻从指间溜过,掀起那粉红的衣角。那个美丽的故事,与未开的花一起成长。
------题记
记得当她拖着沉重的行李上楼时,我第一眼便喜欢上了这个不声不响的女孩儿。清秀的她,显得有点儿弱不禁风,见她拖行李那吃力的样儿,我不禁上前拉了她一把,她腼腆地向我道谢,脸上那两个酒窝将她衬得无比可爱。
后来从父母口中得知,从她才几个月大时,她的母亲便离家出走,之后毫无音讯,直到现在,她也还未见过自己的妈妈一面,哦,难怪她那每么瘦小,我的鼻子有些发酸,但这一切的痛苦,又岂是我这个十几年来倍受母亲呵护的小女孩能体会到的呢?
之后,我便开始与她接触,渐渐地,住在我家楼上的她也与我熟了,渐渐地,忧郁的她,也有了笑声,家门口时常回荡着我俩快乐的声音,热闹得连屋前那株不知名的大树都乐得“沙沙”作响,宛若一个慈祥的爷爷正看着自己的两个孙女在无悠无虑地慢慢成长。
初春时节,远方的一个亲戚送我一盆未开的兰花,说等到深秋时节,花就会开,还会有香味儿散开来。我视为珍宝,将它放在有栏杆护着的前园,并告诉她:这是我们共同的花。
于是,很多个清晨,很多个夜晚,我们会在花盆边默默地守候,等着花开的那一刻。
不料,那个初秋的早晨,她忽然红着脸告诉我她要回老家了,她父亲得了一种怪病,要回老家去医治。我呆了好久好久,我望着身边那未开的花,悄然无声间,我俩的脸上都挂着泪水。
到了告别的那一天,我捧着那未开的花,郑重地将花送给了她,包括我沉沉的祝福。
带上未开的花,我们有个约定,那时,我们的花未开,但总有花开的那一天,我们在异地祝贺。
那时作文600字 篇3初夏,望着梧桐树,我的脸上有了美丽的弧度。我笑着说,我回来了。可是那些陪我走过孩童时代的人,应该是回不来了吧。
你们已经忘了吧,可我还记得。当时我们的脑袋上扎着马尾辫,发卡站占满了整个小脑袋,穿着五颜六色的宽松短袖,脸上的弧度美丽而又自然。打闹的时候,辫子甩呀甩的,转眼把我们甩到了少年。
我猜想你们一定不记得了,有多长时间了?说实话,我也记不得大清了。可是,那么多的快乐,那么多的幸福,我都在很小心很小心的收藏着。你们那么多的如果,那么多的想法,我都在很小心很小心的保存着。可是,你们在哪?为什么不回来拿?为什么不回来找我?难道已经彻彻底底的遗忘了?也许吧,可是你们不知道我性子急,记性不好吗?万一我弄丢了怎么办,难道你们不怕吗?对了,还有我,你们为什么把我也丢下了?
没想到,你们还是丢下了我,忘记了我,离开了我。你们难道不知道我一个人在这多寂寞、多无聊吗?可是,你们还是走了,义无反顾地走了,走得好彻底,好彻底。不过,没关系啊,我不怪你们,真的不怪你们,即使是我流着泪说我恨你们的时候也没有怪你们。因为我答应你们要做好孩子,好孩子不会骗人。因为我知道,虽然你们走了,可你们不会丢下我,总有一天我们会相遇。那一天,可能会使明年,也可能会是后年,但,到底是哪一年呢?嗯,哪一年就是那一年吧。慢,我听到了一个声音,它说,那一年是哪一年呢?对啊,那一年是哪一年呢?
哪一年的你们离开;哪一年的我离开;哪一年的枫叶凋落;哪一年的伤口在手心狰狞;哪一年的初夏梧桐树在静静地开放;哪一年的我固执而放肆的说:“那时,我累了,痛了,不哭了,只是流泪了。”
那时作文600字 篇4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题记
20xx,一个花开的“季节”,在那迎春花、荷花、菊花盛开的同时,温暖之花、坚强之花、友谊之花也在次第开放.使得20xx这个花开的季节妙香独韵.
温暖之花开放于1月间.20xx春节前夕,大雪“探访”了广州等大城市的公路,使得车辆无法通行,而导致那些外出打工者无法回家过年了.不得不留在本地.于是,温暖之花便在本地人和外地人之间绽放了.本地人的热情好客让外地人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同时,这也是温暖之花能够在这严寒的季节里旺盛绽放的.主要因素。于是我向蓝天高歌:那时,花开!
坚强之花这开放于5月间.20xx年5月12日,这个国人永不忘记的日子,一朵朵灿烂的坚强之花在四川绽放了.在5.12汶川大地震后,多少个坚强的灵魂在与死神作斗争.他们多么值得我们学习!被困中用歌声安慰伙伴的小女孩;用瓦块一点一点割断自己被砸住的大腿逃生出来的十几岁的中学生;被救出后躺在担上仍不忘微笑着向战士们行礼的男孩;冒着生命危险救出几位同学的小英雄林浩......一个个坚强的生命,一个个坚强的灵魂,灌溉了一大片生长在四川大地上的坚强之花.于是我向大地高歌:那时,花开!
友谊之花在8月间开得特别美丽.因为它是由全世界人民共同灌溉的.20xx年8月,中国首都---北京住进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我们是竞争对手,但我们更是朋友.我们一起谈笑,一起进餐,一起居住......语言障碍不再是我们的绊脚石,我们相处得很融洽.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一朵友谊之花,都需要彼此之间相互灌溉.这样,心中的这朵花才能茁壮成长.于是,我向人间高歌:那时,花开!
那时,我们彼此照顾。那时,坚强的人不会站在废墟上哭泣。那时,我们共住地球村。那时......
在这一路长途上,我们收获成功。
在这一路长途上,让我们高歌:
那时,花开!
那时作文600字 篇5残阳悬在了遥远的地平线上,犹如一滴红墨水,滴在了深蓝的宣纸上,渐渐地蔓延开来,映红了一片天……
我站在公交站台边,很久,开始不耐烦的跺起了脚,小声地嘀咕着:“车怎么还没来?”忽然发现不远处站着一个小女孩儿,她正朝我微笑。我疑惑了,是我的脸上沾了什么吗?不由得用手蹭了蹭脸,然后难为情地转了一个身,而焦虑的心情却奇怪地消失了。
女孩竟是和我乘同一辆车。车厢里,人挤得满满的,我和女孩儿还有她的母亲只好站着,人群把我们挤到了一起。我仔细地看了一下那个女孩儿:端正的五官,扎着两个小小的羊角辫,穿了一条粉红的裙子,就像一个洋娃娃!从上车时起,她就一直笑眯眯的,可爱极了。
正当我看得出神,汽车忽然转了一个大弯,我一个踉跄没有站稳,重重地踩了那个女孩儿一脚。笑容立刻从她脸上消失了,那张粉嫩的脸开始扭曲,我仿佛已经看到她哭喊着向母亲求援的样子,心里满是歉疚。我立刻蹲下身子,“对不起小妹妹,真的对不起!弄疼了吧?”我等待着她妈妈的责备。
“没事儿,姐姐,我没事儿。嘻……”她对我微微一笑,然后拍了拍鞋上的灰尘,刚刚的一脸的阴沉与灰暗,瞬间不复存在了,好像那个表情不曾有过,也绝不可能在这个阳光女孩的脸上有过……我的心底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如热流般温暖了我的整个心房……是她那微笑,宽容了我对她的伤害,避免了将要发生的争吵。
临走前,我回头向那女孩儿淡淡一笑,向她挥了挥手,她也向我挥了挥手,蹦跳着离去了。呆呆地望着她远去的背影,我思绪万千……
不由想起雪莱的一句话:“微笑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是呀,有时候轻轻一笑,便可化解千磨万难,避免恩怨与误会,使爱永留人间……而教予我这一切的,是那时的,那一个微笑……
那时,那个微笑,将永远铭刻在我心里,让我记住:要微笑常挂在嘴角。
那时作文600字 篇6如果可以,我愿摘下清晨那绽放的第一朵花,托着露珠,携着我最纯的思念寄给你——远方的朋友。
——题记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曾记得那时花开,夕阳透过那薄如蝉翼的彩霞洒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缀着你我那如丝的秀发。我们背对着默念,伴着花香对着夕阳,流下点点伤感,情到深处泪双流,在这紫色的花野中,我们会毫无顾忌的大哭,泪水渗透着这寸土地,滋润着这满地的花草。
你曾说过:喜欢花开时的那一刹那,那是积蓄已久的力量在此刻爆发了,那是一次生的序幕,喜欢雨中散步的适怀……我笑了,为一个难求的知己而笑,为心中的那份畅快而笑。
有着同龄女孩的率真,有着同样平凡而快乐的梦想,会为一件小事而乐不思蜀的我们,在茫茫人海中相遇,那时的你是唯一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城市女孩,你的出现使我的心中多了一抹温柔的色彩,我无法想象没有你的世界是否依旧春光明媚?
又是花开时,你走了,夕阳下只留下我孤独的身影,花地中再也响不起爽朗的笑声,感动的哭声。你说过会永远记住我这个朋友,我哭了,为你那份真诚而哭,为你我的那将分离而哭。
昙花一现即逝,而谁又能告诉我,除了昙花,世界上的一切是否都将永恒?
花依旧开着,人却已不在,我仿佛站在一个寂寞的沙洲中等待,在你我离别的花地,我伫立着,远方的你也在孤独中沉默吧!
夜已宁静,花儿也已沉睡,为何夏天的草地上听不到一声虫鸣?我亦无语,站立着,思念着来自远方的思念……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第五篇:《那时西藏》读后感
《那时西藏》读后感
澳大利亚阿德来德市山里的植物园,在秋天里是非常的美。来这里定居三年了,才在第二年跟随朋友去过一次。那天上得山去,偶遇一群同样是来赏秋的中国人。熙攘寒暄之际,我看到其中有一位长者,背山而坐,静的如一尊佛像。那超然的面容和态度让我怔住。我顾不得跟其他的中国同胞打招呼,一心想和这位仙风道骨的老先生认识。他告诉我他是摄影师,叫徐家树,有个博客,可以去看看。虽然只是简短的对话,我却被他的独特的气质所深深吸引,产生了想去阅读这个人的人生经历的欲望;想知道,有着这样超凡脱俗态度的人,曾经走过的是什么样的路?因为这种欲望的异常强烈,我突然感觉到人与人的距离是那么的遥远,虽然只是近在咫尺!无心再看秋的美景,只在心中祷念:哪一天,我会在阿德莱德的街道上遇上他,进一步了解他。就看我们有缘无缘。
一年半后的春天,我驱车四十分钟来到海边赴约,进了咖啡馆,徐先生早已坐在临窗面海的桌前,目光投向大海,静静的,有如一尊佛像。刚刚回国再次开摄影展、出版新书、又以六十八岁高龄轻松入藏的他,看不出任何的兴奋和激动,那似水的平静又一次让我怔住。他从袋子里拿出《那时?西藏》随意地放在桌上,"送给你的,等你的读后感。"
我捧回《那时·西藏》,读了前言和后记。没有急于读完它,更多的只是把它带在身边。那段时间因为一本书的陪伴,我竟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平静祥和的心境。但是只要头脑从工作中闲下来就会在心中品味所读的内容和看到的摄影画面。会有这样异乎寻常的感受,是因为这本书是集结了徐家树先生三十年来屡次入藏的摄影和随行笔记。书中那一祯祯图片,展示给我们的是未来不会再出现,不会再看见的人面、场面和气息,里面蕴含的内容是超出有限的文字和有限的图的。
作者不急于呈现,我也要细细品读。
因为这个三十年让我感觉书的沉重,让我似乎不忍心以太快的速度读完它,就像我们不愿意以太快的速度度过宝贵的青春一样。三十年里,一个人会经历怎样的变故!身体上的,思想上的,生活中的,还有那些面对生死的经历……而放下那些数不清的变故,他克服一切困难,没有停息过到西藏去的脚步。将此解释为西藏的魅力有多么的大是不准确的,我所感悟到的是徐先生的坚韧的力量的不可估量。哪里有他所追寻的,他就抬脚去了,不管脚下的路是怎样的坎坷。只不过对于他来讲,那个地方叫西藏,来到西藏他就会像一个"长年漂泊在外的游子,终于回到故乡"。
徐先生坚韧的力量还体现于他坚持了十年的游泳运动,三百六十五天,日复一日,无论严寒酷暑,狂风暴雨,每日固定就在那个时间。也正是因了这股超常的毅力,他能够在2004年做完面临生死的大手术一年之后,再次顺利入藏。在一次谈话中,我说:"您每天坚持的游泳让我感觉就像是在修行!"他淡淡地笑着说,"是啊,一圈圈地游就像一圈圈地转经……直到感觉和水融在了一起,回归了自然。"
西藏的喇嘛和佛教信徒对宗教的虔诚,打动着所有去过西藏的人,也深深震撼着徐家树。而他在书中所描绘的信徒们通过精神上的坚守和肉体上的苦痛,对宗教虔诚地追寻的内容中,我却发现了徐家树本人的身影。那是他在自己的人生路上对生命的意义,活着的价值,自我的回归的苦苦求索。而他超然的态度和淡定的性情常常让我在心中发问:他是在那市井中修行的佛吗?
为了能够遵照自己的真情实感完成"作业",我边读边记录感受,以便在读完之后交出我的读后感:"……我没有去过西藏,只是在人们的传颂当中,些略地了解着她,向往着她。这次,西藏被徐先生的书真切地带到眼前。自从接过书,我一直在读着它。那好像是一本永远可以放在案头,永远也读不完的书。我读着那些图片和文字,紧跟着徐先生的脚步,走进了西藏的神秘心腹。穿梭在三十年的时空变迁中,心随着他沉下去,腾起来;西藏的黄土在我身上漫起来,朝圣的人群在我周围涌动着;我闻到了人汗浸入羊皮袄的气味,时时感到被宗教的神秘力量罩住了魂魄,被虔诚的信仰的洪流淹没……每一段文字都会另我陷入深深的思索,不仅仅是需要消化那些我从未见识过的场面,还因为脑海中会经常浮现徐先生在每日在高原中行进、拍摄的劳顿过后,同伴已然累得放倒大睡,他却在微弱的头灯光照中,奋笔记录当天的所见所悟,一天都不懈怠。也正因为这样的虔诚和坚持,我们才有幸读到并收藏关于西藏三十年的一本好书……"
自从开始读这本书,我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对西藏,对宗教,对人生,对自我,都有了新的思考。为了能够真正读懂这本书,领悟作者的领悟,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啃读了数本关于西藏和佛教的着述。感谢《那时?西藏》和它的着者,帮我推开一道道了解藏地、佛教、认识宗教、领悟人生真谛的大门!
徐先生在书中经常慨叹命运的无常和因缘的巧合,冥冥中的有一股力量把人们拉到一起又拆分开来……我也常常慨叹那次真正如愿发生了的街头偶遇,也许正是由了这样的因缘。那是在山上奇遇后的数月,我开车来到一个路口,为两位过马路的行人让路。那其中的一位竟然是徐家树先生!因为为此一直做着心里准备,一经确认是他便毫不犹豫地踩下刹车拨下车窗叫住他。"我们在山上见过,我看了您的博客。""记得,你好!读后可以留言啊!"这次见到了徐先生有比佛更亲切的微笑。
我读了他博客里的很多文章,关于生活的,亲切朴实;关于摄影专业的,严谨恳切;那些摄影作品,每一幅都是一颗为艺术欢跳的心。之后虽然只是淡淡的君子之交,他的凝练诚恳的话语却给正在人生路上迷茫困顿的我开示出清晰的方向,给在异国他乡没有父母相伴的游子父亲般的温暖和坚实的支撑。今天,徐先生把《那时?西藏》赠予我读,推动了我重新来学习、思考西藏这个特殊的地域和文化。它把宗教以及人生这些深沉的命题传递到我的面前,令我对自己的人生经历重新梳理,对自己活着的状态和目标重新定位,对关心关注的很多课题都有了更深入和包容的领悟……
一本书,由于篇幅有限,不可能道出作者所有的经历、感悟和思想。一本好书,当你读着它,会得到心灵的启示并从而打开思想的闸门,这就是我永远在读着的《那时?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