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申请总结

时间:2019-05-14 10:16: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博士申请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博士申请总结》。

第一篇:博士申请总结

博士申请总结

今年八月,我将前往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在杰克逊国际关系学院(The Henry M.Jackson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攻读博士学位,方向为中国政治。

虽然我的背景并不具有代表性,申请过程中的失误也远远多于可分享的成功经验,但还是有必要写一个总结。2014年年初,在网申工作快要结束时,我才读到前南方周末记者,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博士生方可成的ph.D申请心得。我们的背景颇多相似之处,优势和劣势也差不多,他在此文中分析的非常明白。如果早一点看到这篇文章,我应该会适当优化自己的选校和申请策略。因此不管多个人化和片面的总结,总有可能提供一些帮助,甚至对不知道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里的陌生人。更何况,失误本身的价值,并不逊于成功的样本。

关于选校

就博士申请而言,我的选校的不靠谱程度,等于“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方可成总结自己的博士申请选校,是按照赵鼎新的建议,“广种薄收”。而他也很感谢赵鼎新的建议,因为结果完全验证了这一点。就我所知,申请十个以上的项目都很常见,算得上“广种”的基准线;也有申请二十多个的。其中有碰运气的因素,因为你也不知道招生委员会到底看中什么,何况不同学校的招生委员会口味也不同,没有一定准则。

选校是很考验申请者知识储备和眼光的一件事,选校和定位的靠谱程度对申请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靠谱的选校,要求申请者对自己、和对自己所要研究的学科和主题有着一定的了解:了解学术史的谱系,了解当下的研究前沿,了解自己的研究兴趣。归结到操作化的一点上,就是要知道在你要去的国家,目前有哪些与你兴趣和风格相关的学校和教授,开设可供申请的项目,从中选择十到二十个。在这一点上做的比较好的,要么是国内较好的高校科班出身,长期追踪某一学科的研究动态,训练扎实;或者要么是美本或美硕,占有天然信息优势。对一些非正式渠道传播的消息八卦,例如教授们的人事变迁,他们也有着了解。这些“圈内”信息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远远高于通过正式渠道获得的信息。

反观我自己,基本上可以说处在一个信息盲区。一方面,我是半路出家,改换门庭,基础训练不扎实,也很难找到前辈指导,毕竟不同学科的申请差异较大。另一方面,我没有海外训练的背景,甚至没有交流经历,对美国学界新近的研究成果、在我的兴趣上可供申请的项目、不同院校的课程设置和方法论倾向、近些年招收中国学生的状况、以及奖学金情况,一概不知。一直到申请结束后等待结果的一两个月里,我才腾出空来在寄托家园人文社科版、Gradcafe上翻阅了大量这样的信息。我才知道我申请的一个项目中我感兴趣的教授即将跳槽到另一个学校,而另一个项目最近好几年没招过中国学生。而在申请之前,我确实没有时间和精力梳理这些散落在讨论帖中的只言片语,而“圈内人”自然容易以相对较小的成本,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场合获得这些信息。

我一共申请了十二个项目,但其中只有六所是博士项目,剩下一半是保底的硕士项目,因此就博士申请而言,说不上“广种”。其中第一梯队是哈佛和斯坦福的政治学系,都属于竞争异常激烈的top program。斯坦福该系的网页上,说明他们招收的博士生GRE的V/Q部分基本都在95%以上,AW平均分是5.5分。哈佛的政府系(Department of Government)因为裴宜理的研究兴趣和取径(从中国共产党革命史观察当代政治)的缘故,一直是我的dream program。最后拒信里说他们今年收到了500多份申请,但只能录取21个人。

港中文的China Studies program我一直很有好感,截止日期是1月,时间也够。可是后来想法变了,决定去美国,加上网申了十来所,填各种材料,人也疲了,学校要求交一份research proposal,我懒得再写,就把申美国学校的statement of purpose寄过去了,结果杯具了。华盛顿大学的项目是我在寄托家园上看到有人讨论,说他家有着非常好的中国研究传统和师资。我查了一下博士项目截止日期是1月初;教授中有人研究陈云和CCp官僚系统,当代中国政治也有好几个;最重要的是,网页上提供了大量关于这个项目的信息,尤其对选择标准说的很清楚:他们倾向于录取有着明确的研究兴趣和试图解决real-world problems的申请者。当我按照他家的要求改完SOp,回头再看,自己也觉得很有说服力,和其他学校的SOp一笔带过为什么要选择这个项目相比,明显strong多了。后来2月28日早晨五点多电话响起来,看到屏幕上显示一个陌生号码下面一行WA-Seattle,也很平静,感觉好像一定会接到这个录取电话似的。

总体来说,我的博士选校是很危险和不靠谱的:光打酱油的就占了一半多,而top program是既需要实力也需要运气的。我的准备还远远不够。选校失误的主要原因在于如前所叙的信息的局限。我的笨拙的选校方法是,在围绕感兴趣的问题所读的英文文献的索引中寻找可能的教授和项目。由于对裴宜理的研究感兴趣,我主要读了她的论文和著作,可惜这个方法太低效,没有找到太多合适的项目。我当时甚至不知道按照US-news的专排来选校。后来想要多申一些项目时,时间上已经来不及,因为博士项目一般截止较硕士项目为早。

虽然没有“广种”,最后还能“薄收”,一方面要感谢运气,另一方面也说明我还是有一些优势。最主要的一点大概是我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很清晰。在SOp里,我把自己想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过去曾为此做过什么准备,都串联起来,展现给招生委员会。因为学术训练不足,我主要强调了自己的实践经历和工作经验。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引导我走向博士项目,我需要通过规范化的训练,学习分析它们的方法,解决切身观察、体验到的问题。一个替我改SOp的哈佛女生的评价是:it is very logical。杨老师说读我的SOp给人的感觉是,好像我一开始就想得很清楚,规划的很好,一步一步这么走过来。事实上我完全是磕磕碰碰摸索,只是后来通过思考和表达把它呈现的很清晰。

对于后来的申请者,我在这方面所能分享的失误教训大于成功经验。占有信息非常重要。申请者最好早日留意和积累相关信息,多看国外学术期刊,了解研究动态。这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临时抱佛脚是不成的。本专业的要利用本来的优势,尤其是咨询已经出国的师兄师姐。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毕竟申请这事,从结果推论过程,未必可靠。可能就跟盲人摸象似的,有人摸到象鼻子,就说重要的是象鼻子,有人摸到象腿,就坚持重要的是象腿。路是自己走的,要有自己的判断。转专业的没这个优势,多方面努力吧。另外一个可行的办法是根据US-news的专排,把自己专业前50的院校和项目梳一遍。这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因此选校方面最好是尽早准备和积累。

软硬件:SOp/推荐信/GpA/GT

常常有人问这些指标中哪一项最重要,我自己也为这个问题困扰过。现在,基于我“摸象”的经验和结果,我的结论是SOp是最重要的,因为在GpA、GT和推荐信都不算非常strong、转专业、没有publication的情况下,可能是SOp给了我一线生机。相比GpA和GT这些干巴的数据,SOp是比较“软”而信息丰富的:它集中展现了我的经历,个人体验,和研究兴趣,给了申请者补救短板、展现个性和潜力的机会。

我的本科GpA和硕士GpA都不高,因为在读书阶段,我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从事研究工作,也因此没有好好利用在校时的学术资源。GT分数尚可,但GRE的AW部分才3分,托福的口语部分22分,因此限制了申请一些卡单项的学校。比如波士顿大学对口语要求好像是26;尽管傅士卓的方向和我比较符合,但也没有申,现在想来有点后悔。因为有些学校可能不一定因为单项刷人,会有条件录取,让申请者补考托福。

我只能说,in my case, GpA和GT相对没有那么重要。当然,不管怎么说,高分总比低分好。但是,到了申请的阶段,GpA已经难以改变,GT虽然可以刷分,但是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和人民币,其收益却难以保证。譬如,我一共考了两次托福,主要想刷口语分,但两次分数都一样。而那时我还没有开始写SOp和Writing Sample。于是第二次分数出来后我就退考了第三次托福,因为好好准备文书会比单项提高个几分带来更高的边际收益。

至于推荐信,申请结束后我在论坛上看到有人讨论说,top program“基本是靠信进去的”。我无从判断这句话的可靠程度。只能说,能够找到美国学术圈圈内人写推荐信,效果大概要好些。至少在推荐信造假普遍的背景下,美国教授推荐的信用程度总是高一些。我的推荐信是原专业的导师、在报社工作时的两位领导潘总和何总写的。虽然很可惜未能得到未来专业学术领域的评价,但是这三封信无疑对我过去的学习和工作情况何以能胜任未来的研究,作了中肯和有力的推荐。尤其是潘总和何总对我在新闻领域工作的肯定,我相信对我进入一个强调解决real-world problems的项目起过重要作用。在此向我的三位推荐人,特别是潘总和何总表示感谢。

套磁和其他

由于各种原因,我没有进行任何套磁。此前看到差不多的说法,都是博士套磁有用,硕士没有必要。我无从判断,但根据申请结果,硕士确实要比博士申请容易许多。毕竟硕士基本上是自费的,而博士是拿钱的。

在博士的奖学金结果没有出来前,我曾犹豫过是否再读一个硕士项目作为跳板。坦白地说,在留学党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与美本或美硕竞争,我没有优势,也像方可成的文章中那般踌躇:获得浸润在社会的实际运行中的经验,却没有学术性地研究它的训练积累。黎安友在一篇访谈里说“中国来的学者当然知道中国社会,但是缺乏分析这个社会的方法”,大概也是这个意思。但是世间哪得双全法,对我来说,再花两年的时间和几十万去走一个跳板,实在不是一个容易做的决定。所幸后来收到了award letter, 也就不犹豫了。

对于还有时间成本,对未来道路还在摇摆中的申请者来说,申请国外硕士项目应该是很好的跳板,进可攻,退可守,难度也较低,好像也可以申请留学基金委的资助。如果不想负担经济开支,想本科直接申请博士,可能要付出更多努力优化各项指标才行。

结语

我理解的出国申请是一项充满变数的系统工程。它有一些大致的方向路径,但并没有哪一项指标是板上钉钉的决定性因素,可能一个不曾留意的小小扰动,也会影响全局。即使走过这段历程的过来人,也无法拍着胸脯保证一条康庄大道,或是必胜秘籍。对于那些手持一条象腿就好像洞察了全局的人或说法,最好保持怀疑,因为“没有一个受人尊敬的结论不事先阐述自己的局限的”。

我理解的博士生活和学术研究也是如此--明了自己的努力和贡献永远都是有局限的。正如下面这幅图阐释的那样,数年殚精竭虑或许只能为人类的知识贡献一个小小的突起--这还是最好的结果之一。

尽管如此,它仍然值得我投身其中,满怀趣味、热情和期待。我曾坐在一辆挤得像罐头一样”校车”中,它是一辆核载十多人的旧面包车,却塞进了二十多个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学生。去社区家访发现这些家庭因为男孩偏好而普遍超生,尽管支持已有的孩子上学已不容易;这个小学还曾因城市规划被数次强拆。他们是弱势群体和利益受损者,却也是政策的违抗者:宏观的结构和微观的行动者在这里形成一个复杂的纽结。我试图以人类学家的方式接触和观察形形色色的官员:有浑水摸鱼的跑路党,有精明实干者,也有酒色之徒。有“不喝酒人生有什么意义”的,也有为了工作和前途喝到赔上身体的。在某个地方区政府门口我见过一群上访乡民,领导的车开过来,一个干瘦的老太太搬着椅子堵在正中间不让走。两个二十出头的武警小伙一边一个把老太太连人带椅端起来,抬轿子似的抬到边上去了。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包括小伙子和老太太,也包括我--好像他们的关系是再平常不过的祖孙似的。它颠覆了我对抗争和集体行动的刻板认知。一种文化、一个社会是如此复杂而多维,任何一种诠释、理论和意识形态都不能将其垄断。正是由于有着知识之间的缝隙和断裂点,而填补这些缝隙又能帮助理解和改善我们的生活,智识的探寻和开拓才会不仅有趣,还有意义。如果我的探索能为曾见过、交谈过也试图理解过的那些酒局官场、利益博弈中的人,在困扰他们的某些人类知识尚未到达的昏暗之处,投上一束理性的光,也就足够甚至是奢望了。

第二篇:杜克大学材料博士申请总结

杜克大学材料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清华材料

GPA:88(强行四舍五入)TOEFL:103 GRE:152+168 科研:勉强算三段吧,没有论文 海外暑期研修:有

Offer:UC Berkeley AS&T PhD, Duke 材料PhD, UC Davis 硕士 Rejection:UIUC, Harvard, Stanford×2(博士拒一次,硕士拒一次)Decision:Duke PhD

前言

申请博士还是很看缘分的,感觉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都比较看缘分吧,不论是找导师,找室友,还是找对象。

虽然有句话很俗套,但还是拿来说一下: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碰到什么样的人。并不是越厉害的老师就越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当然你也可以觉得我是在为自己不牛开脱)。

所以,申请的时候其实你基本有一个定位了,前三年是怎么过的,基本决定了之后你能去什么样的学校,找到什么样的导师。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所以,最好前两年就决定是否出国,早作准备比较好(当然也见过某些院系年级第一临时起意搞完GT拿到神校的情况,当然这就不适合我这种划水的同学了)。

GPA

我感觉这个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没什么可说的。

看到我那几封拒信,就应该知道低GPA基本是不可能逆袭神校的。

所以一定要尽可能地考高分,当然高分不一定代表你真的学得好,但是学得好的一般都能考高分的。

一个需要注意的就是排名也很重要!!有的老师会问排名的。但是如果你排名不高,就不要在CV里写了,写个分数,0.5以上四舍五入,并不违法,反正官方给的分数也是精确到个位。

科研

我写的顺序基本是按照重要性吧,所以GT会放在后面了。我勉强算做了三段科研吧,当然都没有做出什么成果,但是这三段科研还是让我在学术方面对材料这个学科有了更深的了解,申请的时候也有所针对。

第一段做的是纳米颗粒的合成,第二段暑期研修做的是X射线衍射(XRD),第三段是大四上学期以及现在在做的计算材料。这三段科研按研究手段可以大致分为合成(synthesis),表征(characterization),还有模拟(simulation)。

经过这三段实验之后,我最后决定做偏向模拟和表征的方向,这也是我毕设的方向,也是我博士期间的课题。至于为什么的话,模拟和表征有理论模型和公式,可以算一算,觉得比较开心。

对于读博士和做科研来说,找到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方向很重要。如果你说喜欢的不适合,那我建议还是选喜欢的吧,都大学快毕业了,喜欢的也不太会变了,不适合可以慢慢学。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多了解自己的本科专业,找到愿意从事的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方向。

另外,科研老师往往也是给你写推荐信的老师,所以不管怎么样,每段科研都认真对待。

暑期研修

暑期研修属于科研的一部分,但是我把它单独拿出来说一下,因为这段经历对我个人的提升比较大,无论是个人能力,思路,还是申请。

首先就是联系暑期研修,我记得当时发了两百封邮件,最后找到了暑期研修。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发得越多越好,后来我觉得发了这么多都石沉大海的主要原因是CV写得不好,邮件内容也没有条理。

CV的话可以找世毕盟要一些之前的看一看。邮件的话我觉得第一段说明来意,第二段介绍自己,最后加一个CV就差不多了。

然后就是暑期研修期间了。首先暑假期间可以亲自体验美国的生活和博士的生活,可能你体验完就不想读博了。同时,暑期研修可以要到推荐信,甚至直接是暑期研修老板的录取。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可以利用暑假面套一些你心仪的学校。

比如我暑假去的南加州大学电子系,就顺便面套了UCLA,Berkeley(Caltech太吊不理我,Stanford去的时候正好劳动节,在那瞎逛了两天)。而这次面套也为我拿到了一个Berkeley 的offer,而且这个老师还是化学系的。置于面套有什么技巧的话,就是对自己CV里做的东西了然于心,其余看缘分。

看到上一段会发现我暑期去的是电子系,拿到一个化学系老师的offer。(当然这并不是化学系的offer,是Berkeley一个交叉学科的项目,Applied Science & Technology,好像主要招PhD,推荐大家申一下)。所以,在最后申请之前,不要把自己定得太死,不一定非要哪个专业,哪个方向,像我这样的同学,当时想到的首先是有书读!

最后,暑期研修对我未来的科研方向起到了转折点的作用。由于暑期研修是和XRD相关的,但又不是课程里学到的那些东西,因此我接触了一些新的模型和公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式,也对X射线的理论有了更多认识。最后实验结果从数量级上来看还是不错的。回国之后觉得有公式算一算挺好的,干脆去做计算好了。碰巧带我做计算的老师超级好(感觉每个带我的老师都很好),接触一段时间之后也觉得计算挺不错的,就决定了主要申请这个方向了。所以后来发邮件套磁的时候,主要都是这个方向的老师。

再补充一点,暑期研修碰到了非常好的师兄师姐,对我帮助也很大,相信你们暑期研修也会碰到很好的师兄师姐。

选校&推荐信

这俩放一块说吧,因为后者往往会限制前者。

选校基本就是我自己选的。浏览一个学校院系的网站,看是否有喜欢的老师(这里我用的是喜欢而不是感兴趣。回到前言,导师是你将来五年期间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人,一定要想好啊。至于何为喜欢,我主要看研究方向,学术水平,组内成员,还有看脸),如果基本没有的话,那么这个学校我就不申了,好像决定得有点草率。这样和之前说的首先有书读好像有点矛盾,主要是因为我个人的想法在申请过程中也是一直在改变的,现在觉得博士还是不要将就,选喜欢的老师,喜欢的科研方向,学校其次。我之所以决定去杜克就是因为和老师面试感觉不错,做得方向我也很喜欢,虽然学校专排不好,但我还是不愿意去Berkeley学习自己并不了解的化学方向。

发现有喜欢的老师之后,就是发邮件套磁了,如果有一两个回复你的话,那么就申这个学校,如果没有,但是你还是很喜欢这几个老师的话,那就强行申吧。

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你会发现上述的情况过于理想,因为你会受到一个重要因素的限制,那就是推荐信的数量。我的推荐信组成是国内科研老师+班主任+国外科研老师,每人12封,所有学校都一样。因为如果你申某些学校如果少了某个和你关系密切的人的推荐信是不太好的,而有些老师你又不能要太多推荐信,所以这就对你的选校数量产生了影响。

上面其实也说了推荐人的选取,那就是和你关系密切的人,主要就是带过你的老师。选校的话,能不能保底看套磁情况,而不是看排名,像我的话,以为排名低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可以保底的学校一个都没保住。

CV&PS

CV之前已经大概说了,自己改改就好。像我的话,没有Award和Publication可以写就很不好了,所以前三年一定要努力啊!

PS的话一般认为写清楚为什么选我们学校,为什么我们学校要你。然而我感觉我写得比较偏心路历程了,因为三段科研基本不相关,如何从纳米转到XRD,再转到计算,我主要依靠自己想法的转变进行串联,但是主线是不变的,就是我是一个热爱科研,渴望投身科研的好同学!写PS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比较清楚地审视自己,也是在写PS的过程中我才完全清晰地认识到自己为什么要读博,为什么要做这个方向。

G&T

托福首战97,二战103。我感觉基础不错的话,直接做TPO就挺好的。GRE首战151+163+3.5(别问我数学为什么这么低),二战152+168+3。感觉GRE主要是单词,verbal从来没做完过。

建议:心理上不要恐惧;短期内花时间搞定,比如两个月GRE,一个半月TOEFL,拖久了心理会疲惫。

面试

如果面套也算面试的话,那我还是面了很多。

首先是UCLA面套了三个老师。第一个要不招人,只是随便聊聊。第二个我迟到了,没聊几句他就去开会了。所以有用的是第三个,第三位老师照着我的CV一条一条地问,甚至很多无关的问题,比如一些课外活动的经历,当时我就吓傻了,之后关于XRD的专业问题答得不清不楚。所以建议就是对自己写的每条东西都要很清楚,并且不要被突如其来的问题影响心态。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Berkeley面了两个老师,第一个老师向我介绍了他的实验室,问我对哪个方向感兴趣,然而我并不懂他做的方向,然后他就直接说good luck了。第二个老师没怎么问,后来申请的时候就拿到了offer,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建议就是对你要面试老师的科研方向有个大概的了解。

之后申请季面了杜克和wisconsin的老师,都是计算方向,问了我之前做过的科研,以及介绍他们自己科研方向并询问你的兴趣。建议就是介绍自己科研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把为什么做,做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果讲清楚。

总结

去年四月报了世毕盟的DIY博士项目,特别感谢培训师和mentor的帮助,各种问题都可以随时骚扰!第一次暑期研修的时候关于签证的问题就问了培训师很多,对于我这样第一次自己办签证的小白真是很有帮助。研修期间关于套磁的很多问题也都请教了世毕盟,包括怎么发邮件,怎么做ppt之类的。之后在网申的时候我有很多问题不会填都是问的培训师,她都能很快的回答我!mentor帮忙看的CV也是超级棒,对我选校和选老师的思路也有很大的启发!拿到结果之后和向凯老师的面对面交谈也是我收益匪浅!总之,世毕盟确实对我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再次感谢各位帮助我的老师家长,师兄师姐以及同学,祝各位同学都能申到满意的学校!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第三篇:布朗大学化学博士申请总结

布朗大学化学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专业:化学 绩点:3.0/4.0 科研:电催化,进组的时机刚好比较巧,遇上前辈在做可以发文章的工作,于是就搭上了顺风车,有两篇文章分别是二作、三作,申请的时候还没发表但是已经投稿了

推荐信:三封,一个是上课的老师,两个是实验室的老师 GRE: 155+170+3.0 TOEFL: 102 课外活动:学工和运动类协会都有,和申请关系不大,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毕竟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也能帮助老师更全面地认识我 去向:Brown Chemistry PhD

前言】

关于申请,我能做的事情就是在有限的文书材料中把自己完整自然地展示出来,学校或者老师能不能被吸引不是我可以决定的,就算是最后结果惨淡,也可能是因为我的美太独特,一般人没有这个慧眼,所以我就是心态一直这么好吗?才不是呢,硬件条件这么软我不急能找世毕盟吗!好心态都是找了世毕盟才好起来的。

关于世毕盟

我是在10月份的时候找的世毕盟,那时候正处于刚看了第一波学校和老师,但还没确定选校名单的阶段,文书也还没开始写,看了一些攻略但是自己的计划也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还没有列出来的一个状态,所以也是有点焦虑。当时候也有问别人要不要找中介,但也就是释放焦虑情绪的一个途径而已,到了那个时候有了找中介的想法了一般最后也都会找了。选择世毕盟主要就是他们经验比较丰富,而且说mentor就是学长,感觉自己的学长总是好沟通也比较靠谱。有了世毕盟以后感觉自己就有了一个后盾了,心情也淡定了许多,其实就是多了一个同样希望自己申请到好学校、但是不像自己那么焦虑、而且又可以随时咨询的战友。

申请流程

整个申请流程就是选校、寄外语成绩单、写CV、套磁、PS、网申、等offer等面试……在这些程序开始之前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好好备考,本科生主要还是学好基础课程、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科研并没有唯一的标准说要什么时候开始做或者做多少就会有文章,但是鉴于文章对申请还比较重要,所以最好给自己预留长一点的时间,给自己在实验室多一些机会,既是体验科研生活,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关于文书

CV就是用的模板,重点放在科研上,会的多写,不会的少写,关键是小细节要做好了,多小的纰漏在一张CV上都很显眼。而PS内容比较长,我先是看了一些其他人的PS了解大概写什么,再构思自己的故事。这个不像CV那样可以像填空一样完成,还是比较需要自己去想怎么说好自己的故事的。我在构思的时候想得比较多的就是几个方面的内容之间的衔接与关系,怎么让它们成为一个整体来把我的故事说圆满。不过有时候我们对自己太了解了,PS展示的空间也还是有限,这个时候就是mentor给我理清了哪些点更需要体现,哪些点可以省略,不能太贪心。内容上依然是科研占主要,学术的部分要严谨地叙述,思路为主,具体技术或者很专业的表征数据不要多得过分,毕竟审材料的人不一定是相同领域的,这是我第一次写的时候数据就放多了,被mentor指正了。然后感想领悟的部分也要走点心,怎么想的怎么写,不要羞于表达,但也不要过度煽情,用外语煽情火候毕竟也不好掌握。不同学校对PS要求还不太一样,有的学校字数限制很严,所以我是长中短写出几个版本,然后网申提交资料的时候再小修小补,就算是准备的狗皮膏药,也在提交之前加一味药可以让学校一下就闻出来这药是给他开的。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关于套磁

再说一下关于套磁的事。套磁主要是为了让老师发现有这么一号人对自己课题组感兴趣,并不能就凭一封邮件就让老师对我爱不释手,基本上就是硬件条件符合了老师的标准,就回复我说有空位欢迎报考。所以一个是不要太跪舔,另一个是套磁战线拉长一点,一根鱼竿钓鱼,不要撒网过度捕鱼,不然后面真的给offer了不能去也是比较尴尬的,如果让老师不开心的话还可能影响后辈的申请。

最后

虽然这是硬广告,但是也提醒学弟学妹,不是每一个人都需要找中介,你的优秀也不会因为别人找中介而被比下去,你还是你,即使找了中介也还是你自己。但如果你觉得自己对申请的情况不太清楚需要一直有人可以咨询一些琐碎的问题,或者自己定位不清晰,或者是需要有人分担自己的焦虑情绪,都可以拨打世毕盟咨询热线:400-6368-809.最后谢谢世毕盟的mentor学长和培训师,谢谢身边一直爱我的朋友家人,祝学弟学妹们申请顺利顺心。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第四篇:美国BME博士申请总结

美国BME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GPA:85/100(Ranking 5/25)TOEFL:104(Speaking 24)GRE:V151 + Q168 + AW3.5 科研经历:

(1)清华化工系:手术膜材料的开发和改进(从科研训练项目一直延续到毕业设计);

(2)Johns Hopkins University:Gene Delivery Therapy Technology(Summer Research 2015);

(3)中山大学:环境敏感性药物载体材料学习和研究(寒假研修2016)。申请结果: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PhD Program(Division: Cell and Tissue Engineering)

前言

我的申请总结主要围绕理工科博士项目的申请,对自己纠结过的一些典型问题谈谈我现在的看法,希望能给对申请博士感兴趣的学弟学妹一些启发。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到底应该选择读博还是读硕

读博和读硕是完全不同的模式。概括来说,读博提供在某一领域足够的专业性,而读硕则提供一个理工科背景及较宽的就业方向。从构成角度来说,博士的数量也要远少于硕士的数量。个人认为如果想要选择读博,自己应该大体满足这些条件:

(1)对自己的专业、专业内的某个领域、或自己的专业与其他学科交叉的某个领域有很强的兴趣,你希望自己能够在这个方向变得更博学和专业:就我个人我而言,我一直对医学有很强的兴趣,进入大学前甚至考虑本科直接读医,因而即便进入了化工系,我也一直在关注与医学相关的新闻和知识。我的专业与医学有很强的交叉性,高分子材料在组织工程、医用材料、药物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应用,这使我在大二末就基本下定决心申请这一方向。

(2)愿意从事探索性工作:曾有人将人类目前掌握的全部知识和技能比作一个圆,而博士的工作就是在圆周上的某一点向外扩展一小块区域。这种工作主要面向于未知和未解决的问题,重复“提出想法→实验验证→分析”的过程,对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能力、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喜欢或适应这样的工作导向。如果不确定自己在这一问题上的想法,在本科阶段直接参与科研工作能够收获直接的感受。特别是暑期海外科研可以是非常好的体验机会,因为工作相对独立,不受课程学习或课外活动的影响,基本就是博士的生活和工作模式,可以好好感受,再决定也不迟。

(3)希望自己未来的职业就是你所申请的专业,或至少高度相关:用5至6年时间积累,仅从学以致用的角度,也理应在这个方向从事研究、研发和技术性的工作。

(4)有足够的耐心:博士项目时间很长(例如JHU材料方向的博士平均毕业时间达5.4年),且工作重复性高、周期长,是一个重视长期积累和沉淀的过程,需要能够静下心来。

(5)有家庭支持和家庭规划:很现实的问题,成家、是否回国等事项需要长远的考虑。特别对于女生而言,可能来自于家庭的压力会更大。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不过,一个很小的想法也可能改变整个规划。我在大三上学期的时候了解到导师对工作的看法,感觉很赞同: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无论在任何地方或社会环境都能做被需要的人。对于理工科来说最直接及最保险的途径,就是读博了吧。我对医学的兴趣以及这个想法共同使我下定了申请博士项目的决心。

申请过程中怎样能算“背景强”

首先,GPA非常重要,重要到可以直接在申请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那如果GPA不够优秀(比如我85分排名20%的学分绩),又想在名校牛项目的众多优秀申请者中显示出竞争力,应该怎么办?我的看法是使你的所有努力都服务于对这个方向的申请。

以我自己举例,既然对高分子材料与医学的交叉领域(即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分支之一)非常感兴趣,我在大二结束时就向清华的导师申请接触这个领域的研究(即手术膜材料)并一直做到了现在,对两种生物基材料在此课题上的应用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在去年暑假前,我在世毕盟的Mentor提醒我关注JHU一些教授的相关研究,使我非常幸运地联络并申请到了JHU关于基因递送疗法的暑研项目,并借此机会直接在其生物材料实验室工作了两个月;接着,今年寒假,在JHU导师的推荐下,我前往中山大学的一个相关课题组进行了一个月的研修,在此领域有了更为专精的学习。

连续三段与申请方向匹配度极高的科研经历,即便硬性的文章成果并不突出(专利和文章各一篇,且均低于二作),也足以使我建立足够多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在文书和面试环节展现出入门的专业性了。另一方面,我选修了多门生命科学学院和医学院的课程,其中一门“组织工程原理”课程在考试和期末大作业中表现突出,最终取得了全班第一名成绩,得到了任课老师的推荐。我也在和JHU教授的沟通过程中汇报我的学习和研究进度,这在最终的推荐环节起到了一定作用。

联想到一句来自于某校面试官的话:“I think smarts and technical skills are given, but what sets the top students apart recruiting wise is emotional intelligence, ethical behavior, and a willingness to work hard and learn quickly.”在申请过程中使对方学校了解到你是真的有兴趣、肯下功夫、愿意在这个项目所涉及的科学问题上学习和钻研,并且真的为了达到你的目标而做出了努力,这无疑是增强背景的绝佳方法。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如何充分利用暑期研修机会

暑研对于我最终在JHU的录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和那两个月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密不可分。回想起来,在JHU暑研期间可能是我大学最用功的一段时光了。从去程开始,飞机上所有的人都在睡觉,只有我开着灯在看前期发过来的课题组的Review(当然,这和我把托福考试放在出发前一天也有关系„„)。要参与的课题是之前几乎完全没有接触过的领域,还缺乏生物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培训,一时间比较手足无措。

我几乎用了三周时间学习各种实验流程和相关的背景知识,感触比较深的一点是通过提问和讨论可以使学习过程更高效。直接带我做实验的博士生每天早上都会和组内的另一位博后进行讨论,我从一开始的一脸懵逼状态到后来的能够参与、提问甚至提出自己的想法,在此过程中被各种纠正错误,被各种指导该如何去分析科研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也被他们那种对待科研开放、认真和包容的态度所影响。当然,对于在两个月内实验室多出一名免费劳工这件事,他们都还是很高兴的,开心地把很多自己的工作派给我做,以至于每天中午吃饭和休息的时间平均下来也就一个小时,晚上还要去图书馆继续学习和处理数据。虽然很辛苦,但回想起来那段时间确实收获颇丰。

尽快上手是一方面,努力干活儿是一方面,但一定不要做学习和科研的机器。我的建议有三点:一是多关注能接触到的其他资源。在JHU暑研期间,我首先借助教授在医学院的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医学研究的观摩和学习,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有了直观的了解和认识。然后我通过国内小伙伴的关系认识了两个在JHU医学院读MD的学生,和他们见面聊了聊,他们为我的申请提出了许多建议。

此外,我还分别参加了材料系和医学院两位博士生的毕业论文答辩。所有这些的目的即是了解各方面信息,从而为之后权衡各种机会提供直观的依据。我就是在此过程中坚定了申请生物医学工程方向的信念。二是参与实验室的集体活动,似乎也是老生常谈了,比如我参加了一次聚餐,一次博士生毕业庆祝,一次帮毕业博士生搬家,这些都是增进感情,和歪果仁们聊人生聊理想的好机会,会为印象加分不少的。三是表现出独立和自律,例如关于签证、住宿、机票预订等琐事,能够自己解决的一定不要麻烦那边的人;在实验室和办公室注意安全规程和清洁;平时生活作息规律,按时上班下班,工作时不开小差等。留下一个好印象对于推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荐信的作用可能会非常大,因为教授实际和你直接接触的机会也不多,通过实验室内的学生了解你可能是对他来说最高效的方式。

世毕盟真的能给你很多帮助么

是的。

我觉得信息对于申请过程非常重要。JHU医学院的录取即源于Mentor提供的关于生物医学工程方向的信息,帮助我申请到了暑研的机会。我之后遇到的各种情况,包括如何推销自己、如何与教授保持沟通、如何办理签证等,世毕盟的培训师和mentor都是有问必答,基本我遇到的所有问题他们都在之前的案例中遇到过,所以提供的信息中肯、实用,是申请过程中的强有力后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另外,作为工科男,英语确实不太好。文书的初稿只能结构勉强过关,世毕盟Mentor的建议和世毕盟 Native Expert Group的语言修改非常给力,最终增色不少。毕竟即便有再强的实力,也需要在present yourself上有些技巧,才能让学校更好地认识你。

世毕盟留学:www.xiexiebang.com志存高远,与优秀的人为伍,脚踏实地,人生必定辉煌。

第五篇:美国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

展开导航

2015美国社会学博士申请总结 张跃然|2015-05-16

0421-560

思来想去,我还是决定写了这篇申请总结。其中的目的,一是给自己的本科生涯有个交待,二是因为近年来打算申请美国社会学PhD的中国学生不断增多,我也希望能将我这几年学术摸索道路中的一些思考和申请经验分享给以后的申请人。客观地说,凭借美国本科的背景,我在所受的学术训练上和申请的具体过程中都占了很多白来的便宜,让我扪心有愧。但也正因为我的背景,我在申请中得以接触到了很多宝贵信息,相信也能稍微缓解后来者在申请时面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近几年的趋势看,来自中国的社会学PhD申请人在背景构成上越发复杂,从地理位置上说,从大陆申、香港申、美国申的都有,从时间节点上说,本科毕业申、硕士毕业申、工作几年再申的也都常见,此间排列组合,又有无数可能。而我在这篇总结里想做到的,是超越我具体的背景,从我的学术经历和申请过程中挖掘出一些更有普适性的感悟、体会和建议。其中说得对或不对的,欢迎大家吐槽、拍砖。此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我的申请结果和背景条件。第二部分结合我过去的学术经历,分享了一些我对“做学术”这件事的初步认识和体会。第三部分是对美国主要的一些社会学顶尖PhD项目的鸟瞰式介绍,具体包括录取了我的八个学校,外加杜克和UNC(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第四部分谈谈我对申请准备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的看法和建议。

一、申请结果和基本概况

录取: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密歇根大学、西北大学(均为社会学博士项目)拒绝:无

中止申请: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经济社会学博士项目(在拿到哈佛的录取之后就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不会去MIT了,所以决定撤回申请)

教育背景:国内高中毕业;杜克大学本科(社会学+数学专业,物理辅修),大四直接申请;14年暑假在密歇根大学参加ICPSR定量研究培训项目,上了四门课(回归分析、最大似然估计、结构方程模型、因果推断)且有成绩 GPA:3.93 GRE:阅读167+数学170+写作5.5 研究兴趣: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比较历史社会学、混合方法

研究经历:1)最主要的是一个独立完成的田野研究,论文在两个学术会议的panel上口头报告过,其中一个panel由Viviana Zelizer在14年美国社会学会(ASA)年会上组织并担任评议人(我的论文能进这个panel属于撞大运),这个研究后来也被我用作申请材料中的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2)作为第一作者和我的导师高柏教授合写过一篇中文评论文章,发表在《社会》2014年第一期;3)另外还有一个独立的定量研究,只在一位教授的推荐信里提到。

推荐信:三封都来自杜克大学社会学系正教授。

我个人猜测,站在录取委员会的角度,看过我的这份申请材料后大概会有如下感觉:一是比较全面没有短板;二是定量背景较强但以后想做比较历史,这里面内在的矛盾和张力比较吸引眼球;三是研究经历比较突出、写作样本也挑不出大纰漏;四是个人陈述写得较为动人(后面会说到)。

二、本科学术经历回顾

本科的第一个学期,我误打误撞地选了“社会学导论”,而那门课对我三观的颠覆是革命性的。记得开学的第一节课,老师抛出了这么几个问题:为什么今天的社会里养育孩子的责任由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而不是完全让每个家庭自己教育孩子,或是像斯巴达人一样把所有孩子都交出去集中抚养?婚姻制度为什么会存在?我们每天见面为什么要说“How are you”?之后的几堂课上,他带领我们用各种理论视角来分析这些问题。此间的震撼之处在于,这些看起来是如此理所当然的事物,之前我从来没有把它们当作问题。

如果说这门课教给了我什么道理,那么就是:所有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比如学校、婚姻),都是在过去的社会发展中经历了无数变迁、在各种社会力量不断的碰撞和妥协之下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的;所有那些让我们觉得天然正当的观念(比如“公平正义”、“男女有别”),都是这个社会用一整套复杂的机制在我们脑海中不断强化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建构”。而社会学的意义,就在于挑战一切“理所当然”、在所有的社会现象背后问个“问什么”。这对于一个刚走出高中校门,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而又充满好奇的大一学生来说,实在太吸引人了。

而另外一个促使我选择将社会学当作专业的因素是,在刚刚走出信息高墙之后的第一年里,我经历了巨大的“信息地震”。那时的我力图像海绵一样拼命吸收所有貌似在墙内得不到的信息,在推特上关注了许多维权律师、民运人士、宪政学者。虽然我那时所秉持的政治价值观在今天来看有些无脑(这并不是说今天的我对社会现实不持批判态度,只是自认为批判的段位大有提高),但这些信息来源大大拓展了我对中国社会的阴暗面和复杂性的认识。而在那时的我看来,社会学就是帮助我深入理解这些阴暗面和复杂性的最好工具。

而在学习社会学、或者说更广泛地接触社会科学的这几年里,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对自己的认知和定位正在逐渐向一个真正的“社科学人”、或者说“严肃知识分子”的方向靠拢。这种变化的具体内涵,大概可以归结为两个维度:学术品位和问题意识的形成、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

学术品位和问题意识的形成

所谓“学术品位”或者“问题意识”,其实就是要搞清楚:究竟什么样的研究能让自己发自内心地激动不已、血脉贲张?什么样的问题能点燃自己饥渴的研究欲望?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学者对自身的身份定位的基本组成部分。确定了这一点,也就确定了自己搞学术究竟是为了什么,也就有条件让自己在纯粹的学术热情支撑下渡过许多难关。

我第一次感觉到“学术品位”问题的重要,是大二上学期在上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的时候。那个课上我们读了一堆在我看来十分无聊的研究:一个人的容貌如何影响其社会流动性、什么样的夫妇容易离婚、中学里的性关系网络是怎么形成的,等等(我不是说这些研究没有意义,但只不过不是我的菜)。当时的我感受到了一种令人窒息的局限:社会学就是做这些小鼻子小眼的东西吗?我还学它干什么?难道就没有些更大、更有意义的问题可做?

带着这些问题,我去求教了我的专业导师高柏教授(高老师在这几年里对我帮助极大、影响深远,后面还会讲到):今天的社会学界到底还做不做那种“大”问题?在高老师建议下,我去看了他写的两本著作:一本讲日本在二战后三十年的经济政策制定,是如何秉承“发展主义”的精神内核、根据不同的外部局势而调整具体的政策工具;另一本讲支撑日本二战后三十年经济腾飞的经济制度框架,是如何在80年代初世界经济环境剧变后反而成了日本经济发展的阻力。当时我不知道这就叫“比较历史社会学”,也不知道这样的研究问题在日后会成为我的真爱,但在当时,这两本书对我起到了“定心丸”的作用:看吧,社会学里有人研究那些不小鼻子小眼的问题,而且还能研究得好——概念逻辑清晰、经验分析扎实。当时的我,在看新闻的时候会特别关注像强拆、上访、罢工、邻避运动这样的消息,因此对广义上的“抗争性政治”很感兴趣,也看了大量的应星、于建嵘、李静君(政见团队曾对李老师做过访谈)以至于Charles Tilly(仅限于他社会运动方面的工作)、Doug McAdam、赵鼎新等学者的作品。但渐渐我就发现,其实我所感兴趣的,并不是“集体行动如何动员”、“什么决定了抗争事件的成与败”这样“细枝末节”的问题,而是抗争性政治背后反映的更加深刻的社会走向是什么。换句话说,我感兴趣的并不是抗争性政治本身,而是抗争性政治背后的国家-社会关系,而这种关系同时和国家在经济领域的干预行为密切相关——在我看来,这才是真正的“元问题”。从那时候起,一种模糊的感觉开始出现:我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是在经济社会学和政治社会学的交界地带,是在“国家-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上。而这种感觉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归功于政见团队给了我许许多多拓展眼界的机会。而就在我问题意识开始形成的关键时期,我遇到了另外一位对我影响甚巨的老师——清华大学的沈原教授。沈爷反复主张,社会学工作者要去抓住那些中国社会的“真问题”。沈爷眼中的“真问题”,在我看来有两层含义:一是那些和中国社会发展命脉直接相关的大问题、那些对于中国社会转型最为重要的问题;二是要以批判的精神关注社会现实中的阴暗面、为弱势群体发声,努力做到speak truth to power。而“国家-市场-社会”三者的关系,无疑就是这样的“真问题”。而对我而言,这一领域的另外一层激动人心之处在于:这一领域的研究永远有做出重大理论贡献的可能。对于有些领域来说,基本的理论框架已经形成,再往后的研究只有些小修小补的意义,要做出颠覆性的工作是十分困难的。但针对“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研究,因为研究问题本身往往格局宏大,总能直指社会科学中最为核心的基本概念、和学术历史上反复出现的重要理论讨论对上话,因此往往能加深我们对于最根本的理论问题的理解。正因为此,这一领域也不易出现那种仅仅验证或证伪常识的无聊研究。

而对于这样的研究问题,必然有一种特定的研究取径与其搭配。“国家-市场-社会”关系的内在逻辑,往往要在历史语境下才能看清楚,需把时间维度加进来,考察经济制度、政治格局、社会结构随着时间推移如何发展、互动;同时,这样宏大的问题,通常也不是讨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就能讨论明白的,总是需要显在的或隐含的多案例比较。而比较历史社会学,提供的恰恰就是这样一条研究取径(政见团队介绍过的两个和政治转型有关的研究,就是很好的例子)。循着这样的思路,我开始搜集、阅读比较历史社会学家们的著作,既包括老一辈的Barrington Moore、Theda Skocpol、Charles Tilly(他在“现代国家的形成”方面的工作)等人,也包括晚近的Frank Dobbin、Monica Prasad、Greta Krippner、Marion Fourcade、Andreas Wimmer等等。这些研究看得越多,我越是确信:自己想做的,就是这样的研究——我还记得,在阅读Monica Prasad的The Land of Too Much一书(政见曾介绍过这一研究)时,那种全程屏住呼吸、心跳加速的巅峰体验,掩卷之后不仅叹道:要是能做出这样的研究,死也值了!这些研究不仅让我体验到了智识上的极大愉悦,也帮我树立了信心:看吧,当代社会学界有这么多人都在做我感兴趣的研究,而且他们的研究工作确实能受到主流学界的认可。当然,在比较历史社会学内部,也存在不同的研究风格。有些学者追求逻辑上的严谨和精确,一定要在历史叙事中挖出一丝不乱的逻辑线来;而有些学者更尊重历史的混沌性和随机性,倾向于保留历史叙事的复杂原貌而不进行过度抽象。我个人似乎更像是追求逻辑清晰的那一款,而这真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在我阅读那些顶级的比较历史社会学研究时,常常把自己想象成研究者本人,体会她们是如何一步步把一个研究做到呈现在我眼前的样子的。而在这过程中,我能深刻感到,做出好的比较历史研究是一件多么富有挑战的事情:首先,得在浩如烟海、极易让人迷失的历史档案中把历史叙事搞清楚;其次,要对历史叙事进行概念层面的抽象,建立清晰的分析框架,捋出深层的历史机制;最后,还得把分析框架上升到理论层面、和社会科学中最为核心的“母题”对上话,从而阐明研究工作的理论洞见为何。这一过程,实在太难,而这种难度,也恰恰是比较历史研究的魅力所在。回顾自己学术品位和问题意识渐渐形成的过程,很让我庆幸的一点在于,整个过程不是由某些具体的研究经历主导的,而是自己相对独立地阅读、观察、思考的结果。大部分社科学生在本科、硕士阶段的研究经历中,研究些什么问题、研究做成什么样子,往往极大地受现实条件限制,甚至常常是由机缘巧合的偶然因素决定的(我本人就是)。如果被这些具体的研究经历限制了未来的研究兴趣,实在是太过遗憾。我真正怀有热情想做的研究,在本科阶段从未做过;而我在本科阶段所做过的研究,让我对“什么叫做学术研究”有了理解,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但并未直接反映在我今后的研究兴趣上。

讽刺的是,在我自身的学术品位和问题意识渐渐明晰之后,我反而对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取向有了更大的包容心。那些原来让我觉得“无聊”的研究,我依然还是会觉得无聊,但我并不会因为自己觉得无聊就鄙视那些研究,更不会因为自己觉得无聊就不去读那些研究,甚至能暂时抛下自己的偏见去细细琢磨那些研究的价值而在。给政见写稿的过程,本身也“鞭策”我不断拓展自己的阅读广度、介绍不同内容和风格的研究。这其中的道理,可能是因为自己已经有了“主心骨”,所以不怕其他“无聊”的东西扰乱自己的心智,从而能够拿出轻松的心态面对它们。基本研究能力的培养

大二下学期,我在高老师的指导下读了Monica Prasad的The Politics of Free Markets一书,那是我第一次真正学会如何阅读和理解一个宏大、复杂的经验研究。虽然这算不上是一个研究经历,但它对我积累研究能力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我做过的独立研究。读懂一个经验研究其实是很难的,尤其是比较历史研究:如果不是阅读过程中脑子特别清楚的话,很容易分辨不清哪里是作者提出的问题、哪里是作者用来解答问题的概念框架和抽象机制、哪里是具体的基于经验材料的历史故事、框架和故事之间是怎么对接的。这让我在第一次阅读完这本书之后,感到十分不得要领、云里雾里。在和高老师一次次的讨论中,在一遍遍反复阅读中,我逐渐学会了理解一个研究的正确方式。看一个研究,首先要抓的是“因变量”——作者要解释的事情是什么?这个被解释的对象在不同的案例里有什么区别?作者是怎么测量这些区别的?先搞懂了作者要解释什么,接下来才能弄明白作者是用什么因素——也就是“自变量”——来解释她要解释的东西。顺着这样的思路去思考,这些“自变量”在不同的案例里有什么不同?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有什么不同?作者是如何测量这些不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几个自变量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而更重要的是,导致这些关系得以确立的具体机制是什么?这些机制在时间维度上如何展开?把握住了变量、关系、机制,才能说是把握住了一个研究的解释框架。在此基础上,再去细读作者讲的历史叙事,看概念框架和具体叙事是否贴合。这又是一件让我感到十分庆幸的事:在真正独立地做研究之前,我已经对“打开一个研究的正确方式”有了初步的理解。给政见交租的压力,也“裹挟”着我这两年不断强化这种理解:一方面,对于有些相对艰深的研究,只有抱着“要交稿”的心态,才能逼着自己读下去;另一方面,如果要把一个研究介绍得到位,非做到把研究吃透不可,一点懒都偷不得。大二暑假,我开始尝试自己的第一个独立研究课题,进入河北的两个历经农村工业化后形成的产业集群进行田野调查,重点看这些产业集群内部的民间金融制度安排。做田野自有做田野的极大挑战和极大刺激,此处先不赘述(具体可见《背上包,去田野》)。而更大的挑战,在于如何用好田野材料,做出一个好的研究来。想做出一个质量很高的定性研究,真的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首先面对的就是:从田野里收上来的材料往往包罗万象,纷乱不堪,毫无头绪,你能不能想清楚自己应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能不能对“现象”进行最基本的分类和归纳总结?这些事看起来容易,做起来极难。有了这些对于田野材料的最基本逻辑处理,才能围绕研究者要关注的核心问题,捋出来田野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这应该算是一个田野研究的第一步:从极为混乱的原材料中,拎出一个清晰可辨的“故事”来。当我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完成了这一步、带着一个关于“农民企业家如何给自己找钱”的故事激动不已地回到学校之后,和高老师第一次见面就被泼了冷水。高老师其实就说了俩字儿:“so what”?是啊,光讲一个故事有什么意义呢?别人为什么要听你讲故事呢?对于大多数基于田野的案例研究,仅仅做到“描述”这一步是没有价值的;如果要让研究有价值,必须是以“解释”为目的。回到田野原材料中,我慢慢摸索:那个值得被解释的puzzle在何处?既然是两个案例的比较,那能不能在这两个案例之间找到一个有趣而又重要的区别?光是找这个“因变量”,就花了我一个月;而只要找到了它,就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有了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戳在那里,整个研究的方向也就有了。

接下来,就是在回到田野材料中,看看用什么东西(“自变量”)可以解释这个puzzle?这个东西能用什么概念去命名?如何测量?而更重要的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具体机制使得“自变量”的不同表现导致了“因变量”上的不同结果?这个时候,脑子里就有了一个“地图”,地图上的节点就是各个“变量”,节点之间有清晰的连线关系,每条连线后面都有具体的机制。我历经了几次大的推倒重来,才从具体的“故事”里抽象出这个简洁、完整而有说服力的解释框架,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用变量思维做定性研究”。

再之后,便是广泛地阅读理论文献,思索自己的这套经验分析能和什么理论对上话。对于定性案例研究来说,寻找理论意义的最简便途径往往是通过 “负性案例法”(negative case method)——自己的个案可以挑战什么主流理论(既“XX理论如何解释不了自己的puzzle”)?但光指出这一点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更考验研究者功力的,是指出如何“改进”主流理论(如概念的拓展、适用范围的明确、新变量的引入、结论的修正)以增加理论的解释力。做到这一步,才能谈得上自己的研究有理论贡献。同时,借用理论文献中已有的概念,可以帮助自己更清晰简洁地描述解释框架和因果机制,并在理论和自己的研究之间营造出“对话感”:用理论看自己的案例——理论无法解释自己的案例——自己的案例应该如何解释——这说明现有理论应该如何改进。

当我确信自己真正把这个研究做明白了的时候,是在自己能做到“三个一句话”的时候:一句话说清楚自己的研究问题;一句话说清楚对这个问题的解释;一句话说清楚研究的理论意义。做到这一步,让我觉得自己还不算太对不起这个研究后来收获的认可和好评。但打通这一个个关节的过程,实在是艰辛得很。唯有如此艰辛,才能让我懂得真正的“学术研究”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大三下学期和暑假,我又在Angel Harris教授的指导下做了一个家庭社会学方面的定量研究。我对这个研究领域毫无兴趣,目的只为体验一下定量研究是如何操作的。而整个研究的过程也十分不像话:先拿到数据,然后看数据里的变量之间有什么问题可以分析,跑数据,思考如何解释数据结果,然后把这些解释以理论演绎和“假设”的方式写出来,最后写成一个假冒伪劣的“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定量研究。毫无疑问,这与定量研究的标准流程背道而驰。但从这个研究经历里,我再次体会到了“想法”、或者说是“理论”的重要性:跑数据谁都会,真正见功夫的,是想清楚将数据分析放在什么理论框架中进行。定量研究的洞见,不在那些充满数字的表里,而在数据分析之前的理论讨论和从理论推演出假设的过程之中。结语

回过头来看,我本科这几年的“学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个由读书(包括读论文)、学做研究和瞎琢磨组成的过程。而在这个不断摸索的过程中,我慢慢形成了自己认识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也开始思考一些更加抽象的认识论问题。我逐渐懂得了,社会科学里不存在大一统理论,认识世界要从寻找现实问题出发;我日益相信,“因果推断”是不能脱离因果机制的建立而单独存在的;我慢慢意识到,和形式建模相比,从田野里和史料里挖掘出来的因果机制更能说服我;我对方法论个体主义的厌恶与日俱增。同时,我也开始尝试初步地思考:宏观层面的结构力量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中层机制在社会科学里变得越来越重要、具体的经验研究和抽象的概念母题之间如何对话、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怎么结合、演绎思维和归纳思维分别和什么研究方法对应、社科研究应该或能够在何种意义上做到“价值中立”,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里面的许多问题,在当今社会科学界并无共识,甚至永远也无法达成共识,但至少在我看来,是否对这些问题有所思考,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是真正的“社科人”的标志。对于想做比较历史社会学的我来说,在以后的学术生涯里更是注定要不断被这些问题折磨。

其实,越是思考这些问题、越是阅读那些优秀的研究,越是能意识到自己离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科学者”差得还有多远。在我接到录取以后、去各个大学参观访问之时,那种心虚感一直笼罩着我。自己现有的对社会学、社科研究的粗浅认识,实在不足以支撑我做出那些让我激动、崇敬的研究。我期待在博士期间获得更大的智识上的成长——当然,这种成长也是建立在本科阶段打下的地基之上的;已经形成的学术品位、问题意识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今后自己学术人格的发展将遵从什么样的轨迹。这,也算是一种“路径依赖”吧。

记得以前,当别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学社会学”的时候,我还努力想出种种理由来解释。但好像自从大三的某个时刻开始,我就放弃了解释的努力,只用一句话来回应:“因为真爱啊”。本科期间的学术经历,也让我有底气说这句话。几年里,我体验过各式各样的和学术有关的痛苦,无论是读到一堆无聊研究时候的沮丧、看不清真正的学术兴趣之时的迷茫、面对一本经典著作死活读不懂的痛苦、考虑找教职前景时候的灰心,更别提一切和做研究有关的孤独、纠结和绝望。但在见识了这些学术生活最丑陋的面向之后,我还是愿意去拥抱它。我猜,这种热爱来自于一种十分原始的冲动:那种面对社会现实中种种puzzle时的好奇,那种读到大牛前辈的天才研究时的激动。我愿意和这些极为聪明的脑袋对话,我愿意让这些高级而纯粹的智慧充斥我的生活,我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做出那种让我激动的研究,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可以。

三、美国主要社会学博士项目简介

需要声明的是,我对下面介绍的这十个学校的了解和印象,大部分来自于刷系里教授的网页和校园访问的短短一两天时间,因此偏颇是难免的。各位如果想了解各个项目的真实详情,请联系就读于这些项目的学长学姐。当然,因为我见识过的学校比较多一些,所以下文有比较浓重的比较色彩,算是用广度弥补深度吧。以下这些信息不是为大家最终选择去哪个学校时做决定服务的,而是帮助大家在决定申请哪些学校以前,对各个项目的风格有个粗略了解,以决定哪些项目比较合自己的口味、如何在个人陈述中投其所好。另外,以下内容基本不对教授指名道姓,也不涉及内幕八卦等。

与经济学学科各学校PhD项目相对整齐划一不同,在社会学领域,不同学校的PhD项目在培养风格和侧重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应该也和社会学这个学科本身比经济学更加多元和分裂有关系。按照培养风格的大致区别,这十个项目约略可以分为三类——A组:普林斯顿、斯坦福、杜克、UNC;B组:芝加哥、伯克利、哥伦比亚;C组:密歇根、哈佛、西北。A组学校的共同点是,项目设置得非常周密,(相对而言)老师对学生管得较多,比较偏重定量研究。

普林斯顿的博士生培养质量号称是全美最好的,它们近年的毕业生找工作情况也是冠绝全美。其背后的原因至少有四:一是普林对学生的方法论训练确实非常出色,尤其是定量方法;二是存在“系统性力量”督促学生尽快产出研究成果、早日发表论文,普林的学生一般也能在较短的时间(5-6年)内毕业;三是据说系里对学生有很好的“职业化”培养(即教学生怎么在学界生存),学生对业内最新的文献、动态、热点话题都能有及时的了解;四是普林每年都能抢到最多的顶尖学生。普林在社会不平等方面的研究实力最为出众,但其他各个方向也都有顶尖老师。对中国学生而言,谢宇老师的到来更是重大利好——谢老师多次表示,到普林后会将极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上(政见团队曾多次介绍谢老师的研究,比如这篇)。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普林在指导学生进行“定量+访谈/民族志”的混合方法研究方面极有心得,近几年有若干出色毕业生都是走这个路子。不过,美国学界对普林斯顿的毕业生一直存在偏见,觉得普林的学生太“规矩”、“主流”、没有野心,只做容易发论文的题目,不碰更有趣、重要、有挑战性的题目,不是严肃、深刻的“思考者”。

斯坦福的培养模式一直被盛传是近似于“学徒制”,即像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科一样,学生高度依附于老师,老师对学生做什么题目有较高的支配权。但我去看过之后,目测真实情况远没有那么夸张。在业内的旧有印象中,斯坦福的研究风格高度定量,但近些年来系里也在不断强化定性研究(访谈/民族志)方面的实力。系里目前最具特色的应该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由于紧靠硅谷,它们对“大数据”时代的“计算社会科学”(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也颇有野心,由于学校整体氛围的影响,社会学系博士生去选修计算机系的课程简直要成为常态。由于有周雪光老师和Andrew Walder坐镇(这两位著名学者的研究曾多次被政见团队介绍,比如这篇和这篇),系里的中国研究方向是很强的,而社会学系之外也有很多和中国研究相关的资源——系里在给自己做宣传时,着重强调了“打破学科和院系界限”这一点。UNC和杜克,都是传统的美式定量校,UNC比杜克要更定量一点。如果给这四个学校在研究风格的“定量程度”上排个序的话,那应该是UNC>斯坦福>杜克>普林斯顿。虽然这些学校都是定量校,但也都有若干做定性(访谈/民族志)的老师,所以想做定性(访谈/民族志)的同学也可以考虑,尤其是想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当然,如果想做比较历史的话,这四个学校都较不理想。在A组这些学校念博士,可能会更有安全感、更不会感到迷失,但与此相对的,自由度可能也更小一些。

B组学校的风格和A组学校高度对立:给学生较大的独立空间,老师对学生管得比较少、比较看重学生的自主性,不注重“职业化”培养。相对A组学校而言,B组学校对定性研究(访谈/民族志和比较历史)的强调更多一些(只是相对而言,如果从绝对意义上看,这些学校也依然是定量为主)。

芝加哥近些年在毕业生找工作方面无甚突出表现,系里认为和对学生太过“放羊”有关,因此这几年也在锐意改革,力求将项目设置得更加周密、加大“职业化”培养的力度(也就是向A组学校靠拢),具体措施有:改革博士资格考(芝大在博士第二年开始前有一轮General Exam,在第三/四年还有一轮Special Field Exam),增加了第二/三年的写作专项课程,完善了工作坊/讨论班体系(Workshop System)。但另一方面,系里依然希望坚守那种鼓励学生独立做课题、做有野心的大课题的传统。因此在我看来,芝大目前处于一种很有趣的矛盾状态:一方面希望给学生更好的“安全网”,另一方面还要继续给学生留出自由施展的空间;一方面跟学生说“我们来帮你”,另一方面还是鼓励学生独立工作。这种项目结构的内在张力,也可能成为学生们的机遇。芝大在历史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民族志、人口学方面都有特色,无需多说。此外,系里在“计算社会科学”方面也有很好的资源。芝大是比较愿意招中国学生的,也重视中国研究(赵鼎新老师和新来的宋曦老师)。

如果说芝大是将“过度放羊”当做缺点而努力改正的话,伯克利则是以“高度放羊”为自豪——伯克利的很多老师和学生觉得,学生就该独立做学问、想做啥做啥,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学者”。我能感到,系里上上下下似乎贯穿着一股“气”,崇尚思考大的、重要的理论问题,崇尚纯粹意义上的思维美感(以及基于这种美感的经验研究)。多个伯克利学生跟我表示过对美国主流社会学界的鄙视情绪,觉得主流的东西无聊、没有价值,愿意潜心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大问题,而不愿和主流多打交道,即便以后找不到好工作。有学生跟我说,他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读经典哲学著作上,而不是读《美国社会学评论》上。这种博大、深邃的气场,自然也和系里的研究风格相关——伯克利应该是目前美国高校中比较历史社会学最强的系,他们的学生经常做出原创性极强、野心极大的博士论文。另外,伯克利作为恐怕是全美最左的高校,社会学系也不例外,该系到目前依然保有相对浓厚的马克思主义传统。当然,伯克利的项目在现实层面有很多问题:公立学校财政吃紧、被其他学校认为方法论训练不严格、老师花在学生身上的时间可能不是很充裕、学生在追求独立的同时容易迷失、平均毕业时间太长、系里老师之间有不和谐的现象。

哥伦比亚的社会学系同样以“放羊”闻名,它们甚至连真正意义上的博士资格考试都没有。我在哥大停留的时间过短,对项目的了解也比较有限。和芝大、伯克利相比,哥大有两个显而易见的优势,一是学校资源充裕,二是地理位置处于新英格兰地区学术重心圈内。总而言之,B组的学校适合追求独立、不怕冒险、高度自律、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学生。

而C组学校的风格,像是介于A、B两组之间:既管得不是很死,又不是过于放羊;既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安全感,又鼓励学生追求自己的野心。和B组学校类似,C组学校对定性研究(访谈/民族志和比较历史)也有较多的强调。密歇根就是最为极致的“全面型选手”,基本属于360度无死角无短板。从研究风格上来说,它是这些顶尖项目里最为均衡的,定量研究(含人口学)、访谈/民族志研究、比较历史研究全都强得吓人;从学术培养方面看,系里一方面能在方法论训练上做到一丝不苟,另一方面也十分重视学生的理论素养、鼓励学生思考抽象宏大的理论和认识论问题(“社会科学哲学”在学生中是热门课,另外还有定期的理论工作坊)。近年的密歇根顶尖毕业生里,各个研究领域和方法论取向的都有,说明这个项目有很强的“可塑性”、能适应各种学生的需求。我在参观访问密歇根时候的另外一个直观感觉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非常多,社群感很强。系里不仅有完善的工作坊/讨论班体系(Workshop System),也有学生之间自发组织的读书会——就我个人的旁听体验来看,这种交流状态不仅达到了很好的学术深度,也起到了相互支持的情感纽带作用。我感觉,这是一个很舒服的、很容易让人爱上的地方。而哈佛,虽然做不到在所有方向和方法论取向上都达到师资雄厚,但每个方向上确实都有老师,而且都是学界顶尖级别、甚至是教父教母级别的老师。和密歇根一样,哈佛能同时做到提供严格的基础方法论训练和鼓励学生做有野心的大题目。而哈佛更优于密歇根的一点,在于对混合多种研究方法的强调——哈佛系里的所有老师几乎都精通多种研究方法,培养出的学生也是如此(包括做比较历史的学生)。哈佛也是这些顶尖项目里比较罕见的将定量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都列为博士必修课的。同时,系里的教授在政策界和公共舆论界所具备的影响力,似乎也是其他学校老师所不及的(有学校名气加成的因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在参观访问时能感觉到系里氛围十分轻松友善,老师没有架子,老师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非常融洽。而在社会学系以外,学校整体的资源雄厚,这不必多说,系里也很鼓励学生跨越学科界限、多利用其他资源;另外,系里和波士顿的其他高校之间也有很紧密的联系,比如哈佛和麻省理工合办的经济社会学工作坊。身在哈佛,怕是会有一种“遍地是黄金”的感觉。

西北留给我的最大印象,是这个系的亲和力(整个系坐落于两栋十分可爱的小房子里)——老师十分尽心,同学之间相亲相爱、相互扶持(有师姐亲身经历为证,绝对要给大好评)。从研究风格来说,西北应该是所有这些顶尖项目里最偏定性的一个,系里定量为主和定性为主的老师比例大概能达到一半对一半。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系里在比较历史社会学上的师资极为惊艳!和伯克利、密歇根叫板绝对没有问题(人数比不过,但实力绝对可以一拼)!同时,西北社会学系和政治学系有相当紧密的联系,多位老师在两个系同时任教;它们的法律社会学研究在全美遥遥领先,也拥有全美最成熟的JD-PhD联合项目。综合来看,C组的学校丰富多彩、兼容并包,适合各路奇葩学生。

四、关于申请要件的一些操作性问题 GPA/课内学习

GPA和标准化考试成绩在社会学博士申请里都算相对次要的东西,它们在申请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往往是在第一轮筛人的时候:比如,一个学校收到了400份申请,而录取委员会只有时间详细阅读100份,所以就先用成绩筛掉300人。但一般而言,只要是过了第一轮,后面的录取决定就与GPA、标准化考试成绩毫无关系了,成绩高也并不带来额外的优势。因此,GPA当然应该尽量弄高一点,但也不用为了它拼死拼活。

我的个人感受是,与GPA相比,在课内学习中更为重要的恐怕是加强数学、统计方面的训练。如果没有条件修读数学或统计的双学位的话,那么也应该力所能及地多上一些数学、统计系的课程(或者社科院系开设的较高级别的定量方法课)。这一点对于定量方向和定性方向的学生都很重要。在美国社会学界,定量是通用语言,做定量的可以不懂定性,但做定性的不能不懂定量;更何况,以后学术发展的大趋势一定是多种方法混合研究。因此,如果申请人能让录取委员会看到,自己具备一定的定量素养、有能力掌握基本的定量方法,那么无疑是很大的加分。GRE GRE和GPA一样,都只在第一轮筛人的时候起作用。对于国际学生,筛人的分数门槛会适当降低一些。一般而言,阅读155+写作4.0算是比较靠谱了,如果研究兴趣中有定性方向、且又是竞争比较激烈的项目的话,阅读160+写作4.5是绝对保险的分数。

要讨论如何准备GRE,还是要回到一个很原始的问题上来:GRE这个标准化考试到底是在考什么?它考的是美国高校学生在经历过本科教育之后是否具备基本的阅读、写作、思考能力,换言之,考的是基础学术训练的成果。所以在我看来,准备GRE的最好途径,就是尽可能地为自己提供较高强度的英文学术训练:大量阅读英文的学术文献、尝试进行英文学术写作。我在刚上大学的时候,英文相当一般,这几年中读写能力的进步完全是靠大量地读、反复地写而练出来的。就我所见到的情况而言,即使是在美国读本科的中国学生,如果平时读写训练不多的话,准备GRE依然比较吃力。

因此,我不建议大家花几个月时间,其他一切什么都不干、专门准备GRE。只要在学术训练中不断提高英文读写水平,GRE考试自然不成问题——这种读写训练并不只是为准备GRE服务,更是为积累学术素养、培养学术能力服务的,是为今后漫长的博士岁月和学术生涯打基础。我很难想象,一个平时甚少阅读英文学术文献的人,如何称得上是对学术真正有兴趣。个人陈述(Statement of Purpose)

(跟着我念三遍:)个人陈述是申请材料里最重要的环节。如果说有什么东西是录取委员会一定会仔细看的,那么必然只可能是个人陈述。我在被录取后和一些教授聊天的时候得知,他们对我的印象,也都主要来自于我的个人陈述。个人陈述是申请人全面展示自己过去的学术积累和表达自己学术野心的平台,录取委员会主要是通过个人陈述来判断一个申请人是否具备“素养”和“见识”的。一篇合格的个人陈述,肯定需要这么几个组成部分:陈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个人不建议专门辟出篇幅谈“为什么要学社会学”,只要能说清楚自己对什么研究领域感兴趣,实际上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把自己的研究兴趣放在具体的经验现象和理论文献中谈(必要时加入引用文献)、介绍自己过去的学术准备和研究经历、阐明“贵校为什么适合我”,当然,要用靠谱的行文逻辑把这几个板块串起来。

但如果想写一篇出色的个人陈述,做到以上几点是不够的。在我看来,看一篇个人陈述是否“出色”,取决于申请人能否在文中展现一些“社科学者”才有的思维品质。这至少有三层内涵。第一,申请人能否将过去的研究经历和未来的研究兴趣结合起来。学者治学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在研究中发现新的问题、走向下一个研究的过程,因此作为申请人,也应该着重谈谈,过去的研究经历带给自己哪些思考、诱使自己发现了哪些新的问题,从而塑造了自己以后的研究方向。第二,申请人能否将具体的经验现象和读过的理论文献结合起来。如前文所言,社科学者常常从寻找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出发,然后思考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同时能在更高的层面上回答什么理论问题。要体现这一点,就需要申请人在个人陈述中,一方面用严谨的语言提出一些有趣的、值得研究的经验现象(而不是泛泛地谈“我对XX领域感兴趣”),另一方面能明确地指出前人的哪些理论视角和研究工作能帮助自己研究这些现象、对于这些现象的经验研究又能对哪些理论讨论作出新的贡献。第三,申请人能否对相关学术文献中某些主干的、基本的东西有所把握。我个人的感觉是,录取委员会还是喜欢有野心的、从大问题出发的学生,如果谈文献时只是囿于局部(如“前人只是研究了X、Y对A有什么影响,忽略了变量Z,我打算研究Z对A的影响”或是“前人用了M方法研究XX问题,我想用N方法研究它”),那么入门便是小鼻子小眼、缺乏格局。在谈论文献时,应试图总结文献中某些整体的、核心的、概念层面的线索或争论,举例说明新近的研究是如何发展这些线索或争论的,再阐述自己的研究兴趣和这些概念母题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文章中也可以多多提及自己阅读过的主要学者、主要作品,正所谓“What you read is who you are”,录取委员会能从申请人之前读过的东西里看出该人的学术深度和口味。还要切记,行文时须字斟句酌、保证专业性,不说错话、废话。

最后要补充的是,在阐述“贵校为什么适合我”时,一定要结合所申学校的具体教授的具体研究工作来谈!有些录取委员会,会把申请人提到的“目标教授”全都记下来,甚至制成表格,作为录取决定的参考依据;还有些录取委员会,会把申请人的材料交给这些“目标教授”去审阅。因此,泛泛列举一串教授名字是很吃亏的。申请时要把功课做足,至少要粗略地浏览过目标教授的代表性著作、论文,并能在个人陈述中明确地指出哪位教授的什么研究给了自己什么收获和启发。研究经历/论文发表 对于博士申请人来说,拥有独立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经验研究的经历应该是必须的。所谓真正意义上的经验研究,就是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研究问题,并通过对于经验材料(定量数据、访谈材料、史料等等)的分析去解答它,并尽量能把这一分析放在某个理论背景之下。如果只是写过课程论文,或是只给教授当过助研的话,那么在申请较好的美国社会学博士项目时是比较不利的。

不管对于本科还是硕士学生,想通过论文发表来为自己加分是很难的。让人头疼的地方在于,中文期刊或者英文N流期刊的发表,录取委员会不认(这些发表平台他们不熟悉或者看不上,也就无法作为学术水平和论文质量的证明);而想在美国学术界比较权威、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期刊或集成著作上发表,对于博士申请人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论文发表是不必追求的。而另外一条更加可行的证明自己的学术成果有一定学术含金量的途径,是在学术会议上进行口头报告。虽然conference presentation的含金量和期刊发表完全不可比,但至少像美国社会学会(ASA)年会这样的学术会议,业内人人皆知,也具有最基本的权威性,这些presentation经历也会被美国教授和博士生写在自己的简历中。在这种会上报告过了,也就相当于在论文上盖了个“基本水平过关”的戳。像ASA这样的会议,每年都向世界各地的学生学者开放征稿,而且录用门槛不算太高,所以如果大家有成型的作品的话,一定要积极去投。

另外,如果有同学能在给教授做助研期间获得二作、三作甚至N作的期刊发表机会,也是很加分的事。

写作样本(Writing Sample)

写作样本在整个申请材料中的地位比较暧昧。一篇二三十页的学术论文,按理说录取委员会是没时间细看的,但又不排除有些教授闲的没事真得会去一字一句读申请人的写作样本——虽然这种可能性不大,但如果真被读论文的教授挑出明显漏洞,那么这个申请基本也就没有希望了。所以关于写作样本,还是要做好被录取委员会一字一句审读的准备,精益求精。我个人强烈建议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经验研究当写作样本,而且这个研究应该是你真正花了大量时间和心血去做的,在申请之前已经有完整成型的初稿。“学术论文”有自己的一套布局谋篇方式和话语体系,因此把一个研究写得像一篇真正的、严肃的“学术论文”是很重要的(而且是按照英文写作的逻辑),这就要看平时学术训练的积累。如果平时能坚持频繁地阅读英文学术文献、尤其是顶尖期刊上的论文的话,那么对于学术论文如何架构、如何起承转合,应该能建立最基本的理解,照猫画虎即可。真正读过20篇《美国社会学评论》上的论文,肯定能对段落安排、行文线索、甚至于Introduction中每句话应该写什么这些事形成很清晰的认识。

有些申请前辈认为,一个好的写作样本,应该在遣词造句、上下文衔接方面做到连外行人士也能看懂,但我个人观点是,写作样本首先还是要做到专业性。诚然,录取委员会上的教授和申请人的专业领域不搭边的情况常常发生,但大多数顶尖学校的录取流程是:录取委员会先进行初步筛选——把选出来的申请人的材料送给和申请人专业方向一致的教授去看——专业教授给出评价——录取委员会根据评价再做决定。最仔细认真地看申请人的材料的,往往是这些“专业教授”。因此写作样本的首要任务,应该是让这些专业教授对申请人在特定专业方向上的学术能力有所认可(个人陈述同理)。当然,写作样本也必须具备让所有无论内行外行的教授都能“看明白”的能力,这就需要论文本身的逻辑框架清晰,而这是评价一篇论文是好是坏的最最基本的标准。推荐信

推荐信在整个申请材料中扮演一个很尴尬的角色,一方面录取委员会一般不会很认真地去读这些信,另一方面这些负责录取的教授又需要看到他们认识的业内同行为这位申请人的学术能力“盖个戳”。如果录取委员会根据其他材料觉得这位申请人不错,那么它们会希望在推荐信中得到“认证”;但如果录取委员会在看其他材料时已经对这位申请人失去了兴趣,那么推荐人再大牛、信里把申请人夸得再天花乱坠,也于事无补。正如各位申请前辈所说,有一封来自美国教授的推荐信是十分重要的(有些在香港和新加坡高校任教的老师在美国学界也很有名气,他们写的信也很有分量)。对于没有海外教育背景的申请人来说,如何和美国教授建立联系,可能需要费些功夫,好在目前中美之间学术交流很多,美国教授来华讲学、办暑期培训班、招助研等等都是很好的机会。如果有在美国接受教育的经历(哪怕是短期交换),只要上过某个教授的课并且表现得好,一般而言这位教授肯定是乐意写推荐信的。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在教授写信之前和教授就推荐信的内容深谈一次,明确推荐信里一些基本的要点、并能想出支撑这些要点的具体事例。尽量让不同教授的推荐信关注不同的要点,相互照应、相互补充。所谓一封好的推荐信,就是要做到“言之有物”——只谈学术、要点明确、事例具体,而非泛泛而谈。好在社会学申请中不存在让教授给其推荐的所有学生进行排序这种恶心事,也减少了很多尴尬。套磁

ASA年会正好是在申请季开始之前的八月份,因此去年我在去开会之前,已经决定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我把我感兴趣的学校的师资页面一一刷过,寻找和我研究兴趣相合的教授,再查他们是不是要去参加ASA,如果是的话,便去发邮件询问是否在会议期间可以见面。最后,ASA期间我一共和八位教授单独聊过(包括我论文报告的评议人Viviana Zelizer)。提交完申请材料以后,我又和这些教授发了一轮follow-up邮件。事实证明这是有作用的。有一位教授是录取委员会的主席,还有两位教授特意就我的申请跟录取委员会打了招呼。除此以外,我在申请过程中没再和其他教授套磁。

套磁究竟有用没用,是一件高度因人而异的事情,大部分申请人还是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去套了。关于如何邮件套磁,已经有很多申请前辈分享过经验。但我想强调的是,邮件套磁的效果永远比不上当面套磁,如果已在美国念本科或硕士,或者能有来美国交换、访问甚至是短期旅游的机会的话,一定要去自己感兴趣的学校转转,事前问问自己心仪的教授能不能见面。俗话说“见面三分情”,只要见了面,后面的事情就都好说。最后我想说的是,虽然美国社会学博士项目的录取过程中存在很多偶然因素、申请结果有时不能反映一个人真正的学术能力,但我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天真地)相信这个系统是公平的,并尽我们所能,把事情做到最好。用做学术的态度去做申请,因为申请博士本就是我们学术道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事物。祝愿各位在学术道路上都能收获快乐和满足。

下载博士申请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博士申请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博士申请推荐信

    篇一:博士生导师推荐信书写规范和范文 推荐信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 (一)标题 推荐信的标题一般由文种名构成,即在第一行正中写上“推荐信”三个字。......

    博士申请推荐信

    dear sir/madam: i can still recall the first day i met (学生姓名) in july 2009, when she and her tutor attended “2009 international forum of urban development a......

    新鲜出炉:2017斯坦福统计学博士申请总结

    新鲜出炉:2017斯坦福统计学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前言 本科:清华大学 数学科学系 申请总结主要分为自我定位,GPA, GT, 科研,申请过程几个方面。因为每一部分的具体介绍和建议......

    【Yale环境经济学博士】申请总结(精选合集)

    【Yale环境经济学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1.申请背景与结果 2008天津市高考理科状元 清华经管经济与金融本科, GPA中上 清华经管经济学硕士, GPA rank: 1/16 TOEFL: 107 GRE:......

    美国物理学博士申请之总结

    美国物理学博士申请之总结 个人背景:中科大物理;GPA92.6,Austin暑研;TOEFL104;GRE151+170+4.0;GRE Sub 990(94%) 申请方向:AMO+量子信息+CME 申请结果:8 offers, 10 rejections. Offer 0......

    申请港大博士经验

    昨天接到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的email,下午还打来电话确认,虽然暂时还没有接到录取通知书,但是我90%确信我申请成功了!我终于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了。从去年9月到现在,200多个日夜,一直在......

    脱产博士申请学位

    没有脱产博士这么个学位,这只是说明你上学时的状态,即上学同时不上班为脱产。 在职博士是单位同意你去拿博士学位,但是档案关系还在单位,最后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如果你是硕......

    瑞士博士申请经验

    瑞士博士申请经验 这部分是为飞跃手册写的 碰巧刚有同学问我一些申请博士的事儿,所以就先把概述部分发在这里了,至于一些个人经验,我稍后会补上 ---------------------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