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电动自行车实施有效管理的一些思考
文章标题:对电动自行车实施有效管理的一些思考
当前,随着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的增多,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也面临新的难题,如何对电动自行车实施有效管理,减少或消除电动自行车上路而带来的新的交通安全隐患,确保交通安全、有序,是摆在各级政府和交警部门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一、电动自行车上路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不
容忽视
1、加大了路面机动车密度。在目前机动车与道路交通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电动自行车上路无疑加大了路面的机动车密度,增加了管理难度,给道路交通带来了新的压力。
2、干扰了其他机动车的行驶。电动自行车具有体积小、速度快、灵活性高的特点,驾驶人横穿、逆行、改道、调头等随意性大,预见性差,严重干扰了其他机动车正常行驶,影响了道路的通行能力。
3、引发了新的交通事故。电动自行车购买手续简单、价格便宜且使用者不须经过专门的培训考试,一些使用者缺乏对基本的道路交通常识的了解,交通安全意识、法规意识普遍较差。在目前道路混合交通的情况下,因电动自行车违反交通法规造成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二、对电动自行车管理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目前,由于一些地方对电动自行车的使用管理还没有相应的政策法规,交警部门对摩托车以上的机动车辆管理投入的精力多些,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投入的精力相对少些,有的甚至忽视了掌握和管理。
1、对电动自行车的数量及使用者情况了解掌握不够。由于目前在一些地方购买电动自行车不需要到有关部门登记备案,交通管理部门难以掌握一手资料,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到底有多少电动自行车行驶、使用者的情况又如何?掌握得不够或完全不掌握,使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基本处于无政府状态,严重失控失管。
2、针对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开展的交通法规宣传教育不够。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无须经过培训考证便可上路,不象其他机动车驾驶员,有一定的时机和场所接受交通常识和法律法规学习教育,客观上成为宣传教育的一个“盲区”。对这个问题,目前有关部门还不够重视,对如何专门针对电动自行车驾驶员进行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方面想的办法还不够多、采取的措施还不够活、花费的力气还不够大。
3、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和整治不够。没有把电动自行车完全纳入机动车管理范围,专项整治行动少,尤其对电动自行车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较轻,甚至把电动自行车与普通自行车作同等标准管理,客观上使电动自行车使用者无所禁忌。
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有效管理,积极消除电动自行车给交通安全带来的隐患,是当前一项迫切的工作,必须未雨绸缪、主动作为。
一是要尽快制定或完善有关政策法规。一个地区、一个城市都应当根据自身的环境特点和交通状况,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政策法规,使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销售和管理有法可依,改变目前生产、销售、管理相互脱节、各自为政的状况,真正把电动自行车管理纳入整个交通管理大系统中,保证各个环节、各个部位都有人抓有人管,防止失控失管。
二是加大宣传及管理力度。要联合质监、工商等部门,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质量和销售环节的监管,建立健全电动自行车购买使用登记制度、驾驶员的学习培训制度和业务考核制度,实施正规有序管理。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违反交通法规的电动自行车,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城乡文明建设和普法教育的内容,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宣传媒体,抓住“五进”工程契机,利用多种形式宣传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使人民群众在交通安全方面认识上有提高,行动中有落实,共创和谐的交通安全环境。
三是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明确城乡公交发展方向,建立规范的公共财政补偿机制,对公交车辆实行免征养路费、路桥隧道费、运输管理费等优惠政策,保证城乡公交车辆畅通,吸引城乡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对电动自行车的依赖性,缓解道路交通压力,消除安全隐患。(
《对电动自行车实施有效管理的一些思考》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对电动自行车实施有效管理的一些思考。
第二篇: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规定
电动自行车充电管理规定(试行)
为规范公司住宿员工电动车的管理,给员工电动车的充电提供方便,确保充电安全,公司本着以人为本,关爱职工的宗旨,特制定本规定。
一、总经办行政部负责电动车充电处的管理,保安队负责日常监督检查,宿舍管理员负责充电人员的登记及电费核算。
二、本充电处只限本公司住宿的内部员工使用。特殊情况须报告行政部领导,经领导同意后方可使用。充电人员对充电器二芯插头至连接车体线路、车体本身和充电过程负全责。
三、本充电处只限电动车充电。充电人员不得更改线路、插座和开关,严禁一座多充现象,违者予以重罚,并取消充电资格,造成损坏的照价赔偿。
四、所有登记需要充电的电动车必须接受统一编号,编号以后的电动车按照单数周一、三、五,双号周二、四、六在充电处进行充电。周日电源关闭,期间充电处只限单号的电动车停放,其它车辆一律不准停放。
五、电动车按规定充电时间和编号停放充电。不充电或不符合编号规定的电动车不得停放在充电处,应停在指定的停车场地,以方便其它电动车充电,如发现未经登记的车辆私自充电以及违反编号规定充电的,对车主处以100元/次的罚款。
六、充电处的供电时间为:除星期日外每天晚上18:30至次日凌晨04:30,共10小时,充时时间为自动时控;因充电时间过长,充电器、电瓶、线路陈旧老化、电动车倾倒等原因而引起的火灾及其他伤害,造成公司及他人人身伤害及经济损失的由车辆所属员工自行负责。
七、充电方法:充电时应先将充电器三芯插头与车体插孔连接,然后再将充电器另一端双向插头连接于充电处的插座上。如果反方向操作,接口处可能打火,绝缘体烧焦后可能造成短路,引发火灾及人身伤害事故。
八、充电费用:所有充电插座经过总电表,当月总电费由所有登记充电的车主共同承担,电费标准参照宿舍电费核算,同时对每辆车收取15元/月的设备维护检修费。如有异议或不接受该规定的,视其放弃在充电处的充电资格。
九、员工在电动车充电前应进行安全状态确认,对充电器、插座、插头、线路进行检查,坚持做到多闻、多看、防止线路过热引发事故。保安队、安全员应重视日常安全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当即处理,处理不好的及时向领导汇报。
十、严禁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充电,保安队将视天气情况,以安全为前提关闭充电处的总电源;具体停充电日总经办负责通知。
十一、充电器应保证散热正常,禁止将衣物、塑料制品、易燃易爆等物品放置在电动车上。
十二、充电处配备的消防器材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挪动。
十三、总经办行政部负责解释和完善本规定,本规定从公布之日起实施。
杭州雷迪克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二○一四年八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电动自行车调查报告
新时代的马路杀手——关于定海电动自行车乱象之调查
电动自行车在我国从起步至普及尚十年有余。然其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自问世以来便广受欢迎,以致一时之间,从东到西,由南至北,在中国大地之上如雨后春笋般疯狂成长。
究其原因,我总结为六点:
一、节能
二、轻便
三、环保
四、省事
五、省钱
六、安全。当然有些或许是相对的,因为这次我的调查主要是关于电动自行车乱象之调查,所以关于其诸多优点就不在多提。总而言之,电动自行车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呼应了二十一世纪绿色时代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也与胡主席在十七大提出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相互协调共进。
那么,我首先来谈一下我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课题吧。作为学生,我在学校主要步行,作为舟山居民一份子,我一般到市区会选择自行车,当然考虑到时间问题时,我会选择巴士喽。定海路面状况不甚理想这是我的一个感受,柏油马路感觉像是大街小巷,且不平整,甚至可以用扭曲来形容,这在一定会程度上也限制了车辆的平稳运行。如果你沿着文化路一路往南,你会看到一座高架,下面有两个红灯,根据以往经验,人们一般会在第一个红灯静静等候,但第二个则直接闯之,当然因为路面上也多以电动自行车为主,所以……
再往南有环城东路、环城北路、昌国路、解放路等等。十字路口的交通情况实在不敢恭维,我以“乱象”二字许之最为恰当。
乱,体现在何处呢?电动自行车是乱象之源,可能说道此话,会有失偏颇,大家会问:难道每一个其电动自行车的车主都会闯红灯,都会不遵守交通规矩。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闯红灯之现象由来已久,但至今已大为改善,毕竟教育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只是不得不说,电动自行车使用的广泛性使得各个问题都变得更为突出。尤其是在文化广场那边,解放路与人民路交叉口,那边的交通现象最能体现“乱”字,路口窄,行人多,车辆杂,随意性大,也使得这里成为了“火药桶”。
由此经历,我便萌生出这样的一种想法,做这样的一个调查,关于电动自行车乱象之调查。
下面我来对“乱象”做一个完整的、自己的见解和阐释吧。
我先来对电动自行车的定义做一个阐述吧。国家颁布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对电动自行车的性能标准有明确规定,一是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二是以具有良好的脚踏骑行功能;三是整车质量不大于40公斤;四是最高车速不大于20KM/H。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规定,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GB17761—1999)》对电动自行车外观和使用特性也进行了明确定义:即以蓄电池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力辅助动力功能的特种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相关主要技术标准主要有:一是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0公里/时;二是的整车质量(重)应不大于40公斤;三是必须具有良好的脚踏行驶能力,30分钟的脚踏行驶距离应不小于7公里;四是电动自行车以最高车速作电动匀速骑行时(电助动的以15公里/时—18公里/时速度电动助力骑行)的噪音应不大于62分贝。同时,国家对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也有明确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8条规定,依法应当登记的非机动车,经公
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路行驶。
以上说了一大堆的关于电动自行车的定义和标准等,皆为引出现今其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的根源。那么,我必须再说下有哪些问题呢。在定海市区骑行的电动自行车绝大多数不符合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车速超标、车辆超重、不具有脚踏功能、轮胎超宽等。暑假我替同学去驾校培训,听到老师讲到很多交通事故问题都出在不按准则出牌。说到这,由于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上路前没有像机动车驾驶人那样受过系统的驾驶培训和交通安全教育,而且无论男女老幼都可以骑行,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现象便变得尤为突出。
电动自行车的品种、数量急增,但安全性差。电动自行车中绝大部分是打着电动自行车名号的电动摩托车甚至是汽油助力车。受制于成本和工艺限制及厂家的利益驱动很多电动车自出厂的那一刻起便已不符合标准。
电动自行车在道路行驶中的违法行为突出。电动自行车原本应有个限速器,但因车主本身要求更甚至是有些不法厂商出厂即没有了限速器导致电动自行车速度可达20-30km/h甚至更快。其时速超标快似摩托,刹车仍如传统单车。电动自行车管理的无序状态。因为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无牌无证驾驶,使交通部门对其的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
之后我就来说下我这十余天之调查过程吧,困难诸多,首当其冲的便是烈日当头,此一点不言而喻,我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当然是脚踏的喽,开始抱着开心好玩的态度就出发了,确实如此,学校边上电动自行车已是很多,只是平时都不太关注,语气说不太关注到不如说是懒得去关注。一出校门西门口便是一条下坡路,我一般会直接下去,而迎面而来的那么几辆电动自行车,发出的声音竟比那自行车还小,有时甚至听不到它的声音,悄无声息的在你身旁擦肩驶过,那感觉,反正总觉得有危机意识。这大概是出门遇到的头几辆电动车。
第一天,没有目的,没有目标,一个人,一辆脚踏车,一只佳能照相机,就这么我出发了。一路向南,漫无目的的感觉。接着我开始慢慢地注意电动自行车,以往都会掠过的剪影,我会缓缓地抬头,将视线来回的飘移,直至遇到电动车,然后再将视线定格。马路很小、很不平,电动车似乎都挤到了机动车道,而其他的已没有好到哪去,只是挨到了行人这边,与脚踏车一起,就这么并行者,感觉就一个字“乱”,但一想,又能怎样呢?由此引出我的第一条解决思路——电动自行车的通行需求与现实交通环境之间的矛盾:
我想舟山的大多数城市道路在设计和建造时,还没有推出电动自行车这一新型的交通工具,非但舟山如此,全国基本都是这样吧。因此非机动车道是按自行车的技术参数设计建造的。甚至有一段时间许多城市由于错误理念的影响,对今后非机动车的发展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在城市改造时,把非机动道严重缩水甚至改成机动车道,因而当电动自行车大量出现时,非机动车道实在是难以容下发展势头如此迅猛的电动自行车,再加上主管部门对非机动道的管理上的不重视,非机动车道被占用现象随处可见,使得电动自行车再通行需求及交通环境之间产生了较大的矛盾,客观上也造成了电动自行车违法现象和交通事故的大量产生。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客观存在但又实在是很难更改的现实难题。
跟着我就这么骑着车,就似逛街般骑着,所见之处,无不显示着车多路小之困窘。
此后几天或是挑准几个时间段如上下班高峰期7:00-8:00;17:00-18:00等时间段那车多的,车越是多,我越是看得清楚,看清楚了其中好多人都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这是通过观察得到的,持续的观察。有些人会毫不犹豫的闯红灯,就好像没看见似的,有些人会犹豫片刻,还是忍不住闯了,有些人则在犹豫不决中等到了绿灯的来临,再有些,则是始终如一,坚决不闯,可喜的是最后的占了大多数。
我问过几个骑电动自行车的人,因为有些骑得较快,较危险,所以我主要问的是骑得平稳的。其中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我没问什么专业问题,问估计他们也不会回答,是不知道怎么回答,有一个人没有接受我的提问,因为时间原因,傍晚时分,有几个则持抵触态度,对于实地调查,我想这方面是比较辛苦的,确实。我问道他们为什么选择这类交通工具,回答几乎都是方便,离家近呗。你骑得多快呀,一般,这个老人,女性的被调查者表示都比较正常速度,男性的话,说看情况的占多数,时间紧则快些,年纪轻者都比较快。我问是否曾有闯过红灯,虽然有些比较难以说出口,但据观察及回答,大家都闯过红灯。
困难不仅在天气,还有就是对调查对象的态度也很重要,所以我一般都比较礼貌用语,当然有一个年纪较大的普通话不太会说,这也成了一个小小的问题,不过不是很紧要。
去过临城,才感到那里的路真是不错,城市规划问题由此可见一斑。路好,车少,问题就少了不少。去销售电动车的地方问过,年销售多少呀,她只说不清楚,但还好。我也看到关于电动车的销售、维修、装配等一系列与电动自行车相关的店都有好多,可见电动自行车的普及程度已入寻常百姓家。
对此,我提出一些看法。
我们要加大对老百姓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力度
确保电动自行车的交通安全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驾车人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应以通告形式对电动自行车使用及管理规定广而告之;其次,通过工商、质监部门和消费者委员会发布有关电动自行车质量标准和消费信息,引导群众慎重选择购买电动自行车;再次,以社区、小区为宣传点,各种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为宣传面,点面结合着重宣传电动自行车的自身特点、正确使用方法、安全行车、法律法规、自我保护等多方面技能知识,逐步提高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和公众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从而把他们在参与交通过程中的不安全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已达到减少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的目的。
然后就是要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法处罚力度,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工作
加大对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电动自行车的驾驶人作为道路交通的参与者,在享受出行便利的同时,理应遵守国家的交通法律法规;而对于不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驾驶人,有关部门则应秉公办事,严惩不贷。
当然最后还要加强路面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方面可能也已回天乏力了,但临城的规划就要更为谨慎。
鉴于近几年电动自行车数量的激增,原有的道路及交通设施的动态平衡被屡屡打破,电动自行车在混合交通的道路上经常出现占道和抢道等违法行为。因此可以小范围的调整定海的道路基本面貌。
最后,我想说,电动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有其合理性,如何趋利避害,避免自行车的乱象问题,不仅需要政府,需要社会的投入,最为重要的还是大家首先打心里记住这句话:安全第一。
第四篇:电动自行车证明书
证 明
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
张某 身份证号码 XXXXXXXXXXXXXXX是我 某某单位(居委会、派出所、单位)的 职工(居民、职工),其于 X 年 X 月 X 日购买的品牌为某某某 车架号为XXXXXX电动机号为XXXXXX 颜色为 XX 的电动自行车,因 XXXXXX的原因,购买的电动自行车发票缺失,现我 某某单位(居委会、派出所、单位)证明张某正在使用、实际持有这一两电动自行车,来源合法。
某某单位(居委会、派出所、单位)
(盖上公章)
X 年 X 月 X 日
第五篇:电动自行车证明
证明
南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
姓名,身份证号码:是
我单位(居委会、派出所、单位)的职
工(居民、职工),其于年月日购买的品
牌为:车架号为:电动机号
为:颜色为:的电动自行车,因的原因,本人购买的电动自行车发票及合格证缺失。现我单位(居委会、派出所、单位)证明正在使用,实际持有
这一辆电动自行车,来源合法。
广西广播电视学校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