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认识
对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应用的认识
众所周知,教育是一切的基础,而中小学教育又是教育中的基础,因此中小学教育是我们必须要重视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视听教育也逐步兴起,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的应用也自然成了我们关注的话题。
现代的教育已经不单单是传授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更好地生活。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了教与学信息的传输过程,改变了应试教育的传统模式。它的高科技性促进了素质教育观念的确立;它丰富的教育资源为素质教育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空间;它的形象化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一个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作为主体,特别是对中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少年时期,更容易接受生动的东西,那么现代教育技术就给中小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首先,现代技术已经渗入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那么课堂也自然离不开它。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和学校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的好坏关系到能否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学效果及质量。因此通过现代技术教学,可以使学生及时获取重要的信息,让学生了解课本以外的知识比课本本身更加重要。因为理论都来源于实践,只有从生活中学习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
多种媒体教学资源是实施现代网络教育的核心条件,它不仅传输教学内容和信息.而且是沟通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教学资源管理工作就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利用可能的条件,搞好资源建设和综合利用,为学生提供适用的、有效的和优质的学习资源。由此可见,教育中的三要素应为资源、服务和学生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使学生更加生动、直观地去感受知识,比如在地理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演示讲述日食、行星等问题,这不仅使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他的科目也一样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在小学计算机教学中,一般都是将学习键盘操作放在学习鼠标操作的前面,并且将其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但这种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呢?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某发现,如果一开始学习键盘操作,长时间的集中练习会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减小,同时他们也会形成“计算机就是打字机”的错误概念,因此,他们提出了“将鼠标操作放到首位”的观点。
最后,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应用于与校外的沟通。学校可以通过主页向外界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发布招生信息,联系各层校友,扩大学校的影响。教师可以自己上网收集素材或通过教育和科研网交流教研信息。学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校园网对内发布校园信息。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辅导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校内组织网络兴趣小组、建立学生网站、主页、校园电子刊物,网络讨论区等活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跨学校的信息交流及联谊活动。
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种种事例表明,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应用迫切需要一种既能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课堂教学需要,又有利于教师和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发挥的新型教学软件。基于这种要求,学校向全体教师提出了“积件”的概念,要求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时注意“积件”的应用。“积件”是把课件的部分内容做成积木式的软件,它可以是一个问题的讲解、一个实验的演示、一个过程的模拟、一段历史的回顾、一个场面的展示、一个物体的内部结构剖析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自由地选择上课所需的积件配合教学,积件犹如一种动态的教具,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空间、动态等方面的不足,克服了教师上课受软件走向支配的缺点。
电教=教育技术吗?——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现状
名不正则言不顺!本调研报告的开篇就遇到了调研对象的名称问题:标题中的“现代教育”在现实中我们一般都称作“电教”。在机构名称上,有人说“电教中心”的称呼早就过时了,应该叫“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也有人说“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也过时了,应该叫“信息技术中心”。也有人提出,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就是信息技术,……。如果你到各地的某所学校去找“电教”部门,却经常会被指点到计算机教研组去。名称的混乱是导致工作性质模糊和工作任务不明确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导致学校电教队伍不稳定,电教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最终造成了学校电教难以更好地为学校教学服务的现状。关于信息技术,本人认为:信息技术的内涵与现代教育技术是不同的,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的本质,信息的产生、传输和处理的科学,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它是当代最活跃、发展最快、最具渗透力的前沿学科。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被应用于技术领域,研究发展出了包括调制解调技术、编解码技术、压缩技术在内的现代通讯技术;信息传输的基本模式还被用来解释人类自身的感知过程、认知现象、学习机理、脑生理过程等;信息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结合,产生了“信息教育学”; 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被合称为 “三论”,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信息科学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基础学科之一,但信息技术并不等于现代教育技术。
关于计算机应用技术,其实是一个研究对象较为明确的技术性学科,本文没有必要再做阐述。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尽管计算机已在众多信息工具中取得了核心地位,但计算机毕竟只是信息机器之一,计算机技术绝非信息技术的全部,更何况计算机应用技术。
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都具有各自不同的学科理论体系和研究对象,这已是显而易见的,但现代教育技术、电教却概念模糊!电教机构及电教学科的名称自其诞生之日起就颇有争议,甚至“电教”是否算的上学科也有争议。时至今日,其名称的涵盖范围是越来越大了,可传统意义上“电教”的生存空间却越来越小了!本调研报告无意探讨这个在全国范围中争论了几十年的“命名”问题,因此在本调研报告中只好按照一般的书写习惯,混用“电教”和“现代教育技术”这两种名称了。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余年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新的信息机器层出不穷,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一次次地掀起了学校电教的热潮:先是80年代的幻灯、电影,紧接着是90年代不断更新换代的录象设备、卫星电视节目接收设备,现在是多媒体计算机、Internet网络……。20余年来,每一种新技术(信息机器方面)的出现,都让学校花去了大把的外汇,可我们至今仍没有看到预期的教育模式的改变!在全国范围,金融行业的现代化(计算机网络化)使存取款和购物付款方式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信的现代化使我们告别了排队打电话的年代,一步跨入了移动通讯的时代,等等许多的“现代化”都让我们领略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快捷,而教育的现代化却依然是雾里看花。由此可见教育的现代化比我们预期的要难的多!
1.先进信息机器的配备并不等于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宗旨是:通过合理的教育、教学设计,来提高教育、教学的品质和效率,扩大受教育面,因此,配备先进机器仅仅是手段之一,而非目的,机器的先进程度也不能代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高低。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现状中,受技术新成果诱导的因数多了些,与教育教学的结合、投资效益因数的考虑少了些,对于厦门市这样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开放地区来说,更是如此。本次调研中发现,市内各中学在有线电视系统、多媒体应用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上的投资都较大,而且每年还在继续的更新和补充,各学科的教师和电教人员中,很少有抱怨经费不足和设备陈旧的。相比之下,对直接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劳动技能以及引导学生
进行科学探索活动的实验教学设备、课堂演示设备、实习设施等的配置却要少的多,许多学校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中,70年代出厂的仪器设备仍然在艰难地维持着正常教学演示实验的开出,而两年前购置的PⅡ计算机却面临着淘汰更新的待遇。电视系统、计算机设备和网络设施的高投入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普通实验教学经费和学校其他基础建设方面的投资。
2.信息机器的普及和使用也不等于是教育的信息化。什么是“教育的信息化”目前还没有权威性的界定,本人认为:教育的原则是“以人为本”而非“以机为本”,因此,最大限度地扩展受教育者接受信息的渠道,应该是“信息化”的目标之一;“信息化”绝非是用先进的信息工具去淘汰传统的信息工具。现在一定不会有人说,“书写”这种古老的信息交流方式会因为印刷术的出现而被淘汰,因为这已经被几百年的历史事实所证实,但是,却有许多人错误地认为:教育的信息化就是用电脑和网络淘汰黑板。
我们应该看到,信息机器所能传递的信息仅仅是教育、教学信息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当前学校教育中,最缺少的是学生对自然的直接感知和体验,以及动手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而通过信息机器所能提供的都是间接的、人为加工过的信息。我们可以通过电视、多媒体等各种先进的信息机器向学生展示梨的外观特征和内在性质的信息,使学生认识梨,但要知道梨的味道,最好的、最有效的办法还是让学生亲口尝一尝。现实中存在着“盲目夸大信息机器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教育、教学的社会评价存在偏见。许多人都片面地把先进信息机器的配置情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硬件条件的标准,进而认为硬件条件的好坏决定了教育、教学的质量,却很少有人关心这些设备的使用率,学校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配置情况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部门和学校老师也没有在这方面加以正确的引导,长期以来推行的应试教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错误的观念;
②贪大求新、放弃实用、忽视基础。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机器日新月异,一些学校热衷于追逐潮流、盲目攀比,造成了大量的重复购置和脱离教学实际需求的硬件高消费。一些学校的电教设备库房成了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的“历史博物馆”,可以找到各个时期的各种档次的机器;电脑和网络设备的更新更是频繁。当我们在为每间教室配备多媒体系统、吊装价值几万元的液晶投影电视的时候,却惊奇地发现:比我们国家经济实力更强的发达国家学校教室中仍然在普遍使用着廉价的光学投影机和幻灯机(从教委系统99年赴德国考察人员拍摄回来的录象资料中看到),他们的每一位老师都能熟练地操作教室中的录象机、录音机等常规音像设备,应用自如,而我们的老师中却还有一些人录音机操作考试都不能合格(指小教自考的“教育技术”考试)!
③电教成了“选优评先”的包装手段。各种教学观摩和“选优评先”中,电教手段的使用被列为考评的重要项目之一,有时甚至成了参评的必备条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教师学习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热情,同时也要看到一些参选教师为了晋级升职的需要,可以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去请求高手帮助,定制电教教材,通过电教的“包装”上好一堂“观摩课”,但却无力也无意在平时的实际教学中始终这样做,结果只能是临时抱佛脚,到了要“表演”时才想到电教,而电教专业人员却常常扮演着替人做嫁衣的角色,至今并没有有效的手段来衡量教师平时教学使用信息机器的频度和熟练程度,学校电教其实成了服务于学科教师晋级升职的敲门砖。
电教的包装还体现在“选优评先”的评比过程中,参选的课例都要拍摄成电视录象,用录象带去参加评选,因此电视中的电视剪辑技术大派用场:一节完整的课可以分段拍摄剪辑合成;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失态、错误乃至教学过程的设计不合理都可以通过补拍镜头的方法修正,一些教师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如:课堂时间的准确控制、讲解过程的连贯和整体性、对教材的熟练等)在这里都被忽略了,而电视节目制作设备的先进程度和加工技巧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本人认为:为“参评”而制作的“课堂录象”与为教学而制作的“教学电视节目”是有本质的区别,前者重点表现的是教学过程、教态、课堂的掌控能力等教师因素,而后者重点表现的是教学内容、知识点等知识因素,用制作“教学电视节目”的手法制作“参评录象”,这种评比不能够反映参评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不利与鼓励教师去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实际教学能力。
我省的有些地区,也采用录象带参评的做法,但同时规定:必须使用单机拍摄(面向教师的中景镜头),允许必要的摇、移、推、拉,但不得剪辑,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3.课件应用的误区。“课件”一词是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入学校教学领域之后,才开始流行的,因此自然就与多媒体技术相关联,甚至在概念上被等同了。本人认为:课件,其实就是课堂教学中,按照一定的教学理论(或原则)设计的,用来解决某个教学问题或讲清某个知识点的一个(或一组)要件,按照这种观点,课件就有多种形式:幻灯课件、电视课件、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演示实验课件等,精心设计的学生练习方案和讲解用的挂图等也是课件。教学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媒体工具的种类也很多,并非只有“多媒体”,教学设计的目的就是实现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的优化组合。
有一幅题为“机械化”的漫画作品,画的是某人设计了一套极其复杂的机械装置,用来完成“打开房门”这一简单动作,该漫画的作者以此讽刺生活中那些把简单的事情有意搞复杂化了的行为。但在许多“课件”应用中,我们却看到了类似的弃简就繁的情况:清楚明了的板书被搬到了小小的电视荧屏上;用一块木板加一个小木块就可以在讲台上直接演示的“滑梯实验”(小学低年级教材)也做成了虚拟的电脑动画课件,而且还能在各地的某次课件评比中获奖;配音解说代替了老师的现场讲解;……,似乎所有的信息通过屏幕来观看、通过扬声器来聆听就是现代化、信息化了。
课件应用的另一个误区是:把复杂的目的简单化了。正如我的另一篇文章《CAI课件在课堂教学应用中的负面效应》中所提到的,多媒体技术可以虚拟出各种二维的和三维的空间结构模型,在几何等学科的教学中,使用“模型引导”的方法,虽然可以较轻松地完成一些知识难点的讲解,但却无益于培养学生自主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犹如给学生的思维加上了无形的双拐,实际上是降低了对教学最终目标的要求。在这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创作的CAI课件,势必成为引导和强迫学生死记硬背应付各种考试的工具,虽然得到一些家长和教师的欢迎,然而却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
课件应用的再一个误区是:喧宾夺主。多媒体技术能够展现的图、文、声花样繁多、新奇,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有些课件在这方面下了许多工夫,在各种课件评比中,新奇的多媒体画面甚至也能打动评委们的心,使他们忘记了课件的最终教学目的。我们不禁要问,在这里被激发的“兴趣”是什么?是关于教学内容的,还是媒体效果的,或是二者合一?本人曾看过许多加上了精美配音、配乐的课件(但不是用于音乐课教学),开头有花俏的片头,末了还有大串制作人员名单的字幕,这种“精美的效果”是否有助于知识的讲解,值得质疑。
从目前的情况看,广大教师学习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制作的积极性较高,对各种多媒体制作工具硬件、软件的使用培训还有较大的需求。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其中所存在的,对现
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观念上的误区,这种误区与90年代的“电视录象热”有着相似之处,必须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并加以正确的引导。
4.学校电教的生存危机。学校电教投入高、技术难却成效低,使电教机构本身面临生存的“危机”。一些学校花费一二百万元配置一套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几年下来能制作几部教学电视片?更何况有些机器其实仅仅是一种供参观的摆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又增加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有人说这将给冷淡了几年的“电教”注入新的活力。而事实上,业已存在的学校电教队伍,乃至全国自上而下的电教体系结构却被这一“新技术”搞的支离破碎一些省市的电教机构甚至已被解体,我市中学的电教室(中心)几乎也都被“计算机教研组”合并(其实是吞并),除少数中学还有少数的专职电教人员外,其他学校的电教人员都已不再是专职,或不再是教师编制,他们一般都需要承担学校“计算机”或“劳动技术”课的授课工作,才能够保证正常的考评工作量。这种看似反常的现象,使许多人感到了迷茫和困惑,对学校电教何去何从深感忧虑!
本人认为,电教面临困境的原因应该是:观念的误区和机构设置的不合理所造成: ①从80年代的投影幻灯热,到90年代的电视录象热、卫星电视热,再到现在的计算机热、多媒体热和网络热。到头来,究竟什么是电教、什么是教育技术还没有定论;学校电教的职责范围是什么?电教人员是教学人员吗?这些基本问题还依然模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使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学校也准备在中小学中全面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但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教材体系,从目前一些省市编写的试用教材的内容来看,大多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的使用操作方面(其实就是原来“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翻版),没有反映信息技术学科的全貌。这种教材如果在学校推广使用,将在观念上给人产生更大的误区,使人认为“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操作技术”,而“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技术”。如此一来,电教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对于“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本文开头部分有论述)
②长期以来,学校电教始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当学校的电教设备较稀少时,这也许是合理的),电教与教学常常被人为地隔绝开来,电教成了教学过程的一种点缀,如果说80年代的幻灯、投影对当时(粉笔加黑板)教学的点缀还算的上是雪中送炭的话,那么90年代电视录象应用于教学中的高投入和低效益应该可以算是曲高和寡(费用太高)的阳春白雪了,它的实际效果并没有得到大多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但无论如何“电教”起码还是独家经营的买卖,没有生存的危机。现如今,计算机的应用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火热,计算机和网络正逐步进入到家家户户,大大削弱了学校电教机构对实施现代教育技术的垄断地位,在多媒体和网络这些领域中,电教人员也不再是行家里手了,他们渐渐失去了以往的技术优势和掌控设备的优势,自然而然地也就失去了往日的风光。其实这也未必是坏事,它预示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更趋成熟,它必将更加贴近教学,并最终融入教学,但也又一次对专职的电教人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5.在学校体系中,“电教”的自身定位问题,一直是电教发展面临的主要困惑之一。有人说,电教的发展要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几年前的提法是以电视录象为核心),这种观点导致了学校电教机构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其实最终是“电教”被“计算机”的同化,电教人员从音像技术人员变成了网络技术人员,但始终都没有摆脱“技师”的形象。
学术界认为:“电教”必须脱离“电”的影子,于是称其为“教育技术”,按照国外的定义:教育技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各种人、各种思想、各种设备、和组织
机构。而这些人、方法、思想、设备和机构是在分析人类学习中的所有各方面问题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而进行的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1994年)。于是“电教”又成了一种包罗万象的(几乎是校长能管的都是电教要管的)、侧重理论层面的学科。这种观点为电教作为一个学科的存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导致了高校电教专业从物理系转到了教育系,毕业生的学位从“理学”变到了“教育学”,当然学科知识体系的组成也相应地发生了巨大变化,电教人员摇身一变又成了教育理论学家。
调研中发现,在各级各类学校中,“电教”在人才需求上仍然是短线专业,但事实上需求的是计算机和网络方面的硬件管理人才和能熟练使用各种多媒体应用软件的“课件”制作(并非创作)人才,对电教人员介入学科教研,提供教学设计乃至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指导,在观念上还没有形成共识。因此,许多被分配到学校工作的电教专业的毕业生(学士、硕士)都面临着“专业对口但却学非所用或用非所长”的尴尬境地。
6.人才问题一向是各学科发展的首要问题。硬件技术人员、电器专家从来都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电教人才,在电教机构的创办初期,学校多是抽调物理教师、仪器管理人员充实电教队伍,电教专业也多是隶属物理系,开设课程以电子技术、电视原理、教学仪器等专业为主,时过20年,电教人员姓“电”不姓“教”的格局依然延续。从调研的情况看:许多学校的电教人员属于行政编制,没有参与教学,主要从事学校的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
在新技术革命和教育教学改革、教育现代化的浪潮中,电教是首当其冲的前沿阵地,电教人员始终处在学习、学习再学习的压力之下。从80年代开始,首先是面对一批又一批闻所未闻的泊来之物和一次又一次的更新换代;接着是电视节目的制作技法,编导、摄像、剪辑、灯光、音乐、美术等无一可不学;然后是研究学科教材、教学法、教学规律和教育与教学理论;现在又面临推广多媒体应用和普及计算机技术的挑战,他们不仅需要在短期内无师自通地成为行家里手,还肩负着培训广大学科教师的重任。可见其道路之艰辛!
大浪掏沙,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一些通过电教的洗礼,掌握了时新技术的人才,挡不住利欲的诱惑下海了;又一些不堪学习新知识的重负,另择良途逃避了,剩下的可谓是死心塌地的敬业者。然而他们又得到了怎样的待遇?
首先,电教涉及专业学科的多样性、队伍成分的复杂性和工作性质的多变性造成的电教人员多能而不专的现实,注定了职称评定中的杂乱与困难。电教没有自己的技术职称系列,只能挂靠教师、实验、工程、编导等系列参评,在晋级指标和职数限制造成的严酷竞争中,电教人员往往是失败者!造成了电教队伍中,高级技术职称者寥寥无几的现状,根据初步调研,各地的电教专职人员中,至今没有高级职称者。
其次,普通中小学不可能有足够的经费购置专业级的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在盲目追求新潮的时尚下,幻灯、投影、录音等常规电教手段受电视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的冲击,处于长期被冷落的境地。在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现实中,“电教人员”只能成为校广播室的技术员、各种活动的摄影师、办公电器的修理工、电视播放室的管理员。一些学校甚至把电教室当成是安置教学上不合格教师的部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电教人员的歧视。
第二篇: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制度
电教设备管理制度
一、领借电教仪器时,须与电教保管员当面检验仪器质量,对仪器本身的质量情况作好记载。
二、借出时,要填好仪器名称、型号、借出时间、借者姓名、仪器完好程度。
三、凡领借仪器,要细心保管,放置安全,防尘、防潮、防晒、防磁化,搬动时忌碰撞。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放像机、收录机等设备不能带回家使用。
四、使用仪器要遵守操作规程,不能颠倒使用顺序。
五、投影仪要放置柜中,平面镜要关闭。电教柜要放正,每天抹去外部灰尘。收录机、电视机等要有罩布或置于包装盒、柜中。
六、要定期清洗灰尘,录音机磁头要经常清擦。保持音质清晰。
七、银幕要挂正,注意保持清洁,不得损坏,有灰尘不得用湿抹布擦。
八、仪器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修理。
九、凡属违犯操作规程、粗心或使用不当引起的损坏,均由领用者负责修理好或赔偿。
十、学期结束必须及时归还,归还时由电教保管员当面检验其质量,有损坏者照价赔偿或修理,并做好记录。
远程教育中心教研组职责
一、建立远程教育工作目标,加强应用管理研究。
二、制定远程教育教学教研活动计划。
三、有计划地组织教研活动和培训。
四、进行远程教学及课件的开发,指导学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五、进行具有信息技术特色的学校建设。
六、配合教导处或教研组承担相应的课题研究任务。
七、检查设备、资源使用情况,负责本下属学校的设备维修、维护工作,负责卫星收视点向光盘播放点的信息传递。
化隆县电教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一、学校电教管理人员主要包括学校分管电教的领导和专(兼)职电教教师。
二、学校分管电教领导的职责是:负责制订学校长远和近期电教规划;利用各种会议和活动宣传倡导电化教育,调动全体教师的电教热情。积极推动本校电教活动的健康发展;定期检查、评估和总结学校电教工作;积极筹措电教经费用于电教器材、软件资料的添置。
三、学校专(兼)职电教教师的职责是:协助学校领导制订学期电教工作计划,配合学科教师制订各学科电教计划并组织实施;根据情况编制、收集和管理电教教材,维修学校电教设备;组织教师开展电教教材、教法研究;收集、储存、整理电教资料和信息,总结推广电教经验;开展电教理论知识培训,帮助教师掌握电教基本理论知识,提高学科教师的整体素质,做好服务工作。
化隆县电教设备和资源使用登记制度
为了避免出现学校财产借出无法收回,损坏无人赔偿,遗失无人负责的局面,特制定本制度:
一、计算机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管理(登记)与维修由专职财产保管员负责。
二、建立全校财产分类账,凡购进或调入的仪器、设备、器材等,要交财产保管员登记入总账,电教室要建立财产分户账,;财产保管员每学期要核准一次设备登记情况。
三、教学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的教师,必须提前与电教办公室联系预约登记后即可使用。
四、损坏要照价赔偿,有意破坏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罚款和纪律处分。
五、所有设备用完后应立即归还电教室,不能放在办公室过夜或私自带回家;有特殊情况需带回家的教师,主管领导须在设备外借登记表上签字方可带走。
六、学校一切音像资料及电教设备,如摄影机、数码像机、计算机、自制光盘等,未经校长室同意不得外借。
七、教师需借用U盘、软盘等设备时,注意保护设备并及时归还;电教室应做好登记。
八、所有放置设备的库房或工作间要做到人走窗关门锁,要害部门要对门窗进行加固,确保安全,以防失窃;个别位置还应安装防盗报警器、灭火器等设备,做好防火、防盗工作。
九、凡学校财产均有专人保管,非保管人员未经允许擅自动用者,一切后果自负。
十、若财产管理员因工作调离时,要办理移交手续和归还手续,否则不予办理调离手续。
十一、在教学、学习中,发现设备出故障,使用教师应立即报告电教办公室,并填写故障说明登记表及故障原由,电教办公室根据情况及时排除故障。
化隆县计算机教室安全管理制度
一、门窗应安装电子防盗设备,为防尘及遮光应挂窗帘。
二、每天24小时必须有专人负责网络教室的安全保卫工作。
三、做好网络教室的防火、防水工作;网络教室应配备适用于电气防火的消防设备,如配备灭火器两只等。
四、加强防火、防盗意识,定期检查防火设备及防盗设备,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五、网络教室电脑用电必须单独设线,不和照明电路混用,设专用配电箱(板);电脑必须设良好的接地线;每台电脑要配有专用插座。
六、教师应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防止学生用手触摸电源线、插座、开关或灯具等不安全设施;非网络教室管理人员不得触摸所有的电源线。
七、下课后教师应组织学生有秩序的走出网络教室,不得在走廊上相互追逐打闹。
八、放学后要关门、关窗、关灯、关掉总电源,发现电路有问题要及时报告学校。
九、网络教室管理人员必须保障网络教室物理网络及互联网的安全,定期检查网络设备及网络的安全状况;不得将校内微机的用户帐号及密码转告或转借他人,防止局域网内资料及相关权限外泄。
十、管理员必须做好电脑的病毒防治及数据安全防护工作。
十一、管理员必须定期对重要文件及每台电脑系统盘进行备份;系统备份文件及重要文件一律不得存放在硬盘的系统安装盘内。
化隆县电教器材管理使用承包制度
一、计算机设备及其附属设备的管理(登记)与维修由专职财产保管员负责。
二、建立学校电教仪器设备账目,凡调进或购买的电教仪器、设备、器材等,要交财产保管员登记入帐,财产保管员每学期要核准一次设备登记情况。
三、教学中需要使用各种设备的教师,必须提前与办公室联系预约登记后方可使用。
四、任何人损坏电教仪器设备要照价赔偿,有意损坏者,视情节轻重给与罚款和纪律处分。
五、所有电教设备用完后应及时归还电教器材室,不能在办公室过夜或私自带回家,有特殊情况需带回家的教师要经主管领导签字方可带走。
六、学校一切音像资料及电教设备,如摄影机、数码相机、计算机、移动硬盘等未经主管领导签字不得外借。
七、所有放置设备的库房或工作间要做到人走窗关、门锁、灯灭,要害部门要有坚固的防盗设施和防火措施。
八、凡学校财产必须专人保管,非保管人员未经允许擅自动用者,一切后果自负。
九、若电教财产保管员因工作调离时,要办理财产交接手续否则学校有权不予办理调手续。
十、教学、学习中发现设备出故障,使用教师应立即到电教办公室说明原因,由电教办公室人员根据情况及时排除故障。
化隆县网管教师岗位职责
一、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掌握有关技术,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二、掌握本校校园网整体结构,熟习网络设备的规格、型号、构造、性能及网络系统软件、辅助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和维护常识,做好校园网线路、网络硬件及软件的监测、维护、保养及日常运行情况记录。
三、不断学习和更新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知识,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和校园网管理能力,随时了解常用网络硬件和网络辅助应用软件的发展动态,及时向学校领导提出更新、增添网络设备、辅助应用软件等有关建议。
四、认真做好各类资料及软件的记录、整理和分类保存工作,定期对各类软件进行杀毒和备份工作。
五、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势,为学校现代化管理和辅助教学服务。
六、做好校园网络设备安全防范和财产保护工作。掌握用电、防火、防盗等设备、器材的使用方法,经常检查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七、网管教师在调入调出网管中心工作时,要及时办理设备、账目、档案等交接手续,并对实物进行清点,做到账目清楚,帐物相符,以保证网管中心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化隆县电子备课室使用、管理制度
一、各教研组在开放时间内使用本教研组指定的电脑设备,不得从事与备课无关的事情(如玩游戏等)。
二、爱护机房设备,正确使用,轻拿轻放,不准乱动设备,丢失或损坏要照价赔偿。
三、操作中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管理人员解决。
四、管理人员应尽职尽责,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应及时解决,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五、进入室内讲究卫生,严禁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废品。
化隆县语音室管理员岗位职责
一、语音室管理员应配合各科教师组织好教学,充分发挥现有语音设备的效率,为各科教学改革服务。做好语音室使用情况记载,每月向主管领导报告一次语音室使用情况。
二、认真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建立健全语音室使用管理制度,课前、课后做好质量检查登记工作,若发现问题,应向主管领导报告,及时组织维修,以保证教学需要。
三、语音室所有器材,必须建帐,不得借给私人及外单位使用。
四、爱护语音室器材、设备,保持语音室清洁卫生,做好语音室的安全防护工作。每天下班前务必关好门窗,防火、防盗。
五、积极主动为教学服务,协助任课教师做好相关工作。
化隆县语音设备管理制度
一、语音设备是学校固定资产,应由教务处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任何个人不得将设备据为已有或挪作他用。
二、语音设备要做到帐目、标签、实物三统一。语音室与学校总务处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定期对帐,做到物物有帐、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三、语音设备要做到标签齐全,存放有序,做好防尘、防潮、防锈、防压、防碰等工作。及时检修损坏设备,使设备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四、设备的领用和借出,必须办理登记手续,用后及时归还,并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
五、设备损坏,丢失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设备报废应严格检测、报批手续按规定程序办理。
六、管理人员如有变动,应及时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学校领导应在场监交。由移交人按帐点物,逐件移交,三方签字。若帐物不符,应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追索赔偿。
化隆县语音教室管理使用规则
一、语音实验室是现代化视听设备,是进行语言教学和实验研究的教室。要不断开发软件,拓宽用途,充分挖掘设备潜力,发挥设备效能。
二、语音实验室应有专人管理。管理人员要掌握设备性能、使用方法,能排除一般故障,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三、教师必须了解设备性能,掌握设备使用方法。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爱护设备的教育,讲授正确的使用操作方法,非正常损坏设备要照章赔偿。
四、学生进入语音实验室上课,应按固定座位就坐,每次使用前要检查设备,并把使用前后设备状态记录在册,如有异常及时报告,便于追查。
五、设备使用完后,管理人员应立即逐机进行检查、维护。每学期对设备全面维护保养一次。
六、保持整洁,要有专用防尘罩。有牢固的防盗措施,有取拿方便和有效的防火器材。
化隆县光盘播放点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学校电教设备的管理;建立设备登记和资产管理档案。
二、熟悉设备的性能,掌握使用操作技术及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
三、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定期检查设备,保持设备良好性能,保障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
四、按时接收、使用教育资源,做好教育资源的分类与编目及资源的管理。
五、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得播放、接收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资源信息。
六、按有关规定和要求作好相关活动记录,收集整理各种资料。
七、配合学校开展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理论与技能培训,并为学生做好服务。
化隆县光盘播放教室管理制度
一、光盘播放教室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育教学的场所,教师在使用光盘播放教室之前,必须接受专业技术的培训。光盘播放教室必须做到防雷、防火、防盗、防潮等工作。
二、管理人员必须保障多媒体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根据教学安排,做好所需设备的检测准备工作,协助和指导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三、学生进入光盘播放教室须听从教师安排,自觉遵守纪律,保持室内安静。上课时专心听讲、细心观察,做好学习笔记。下课时在教师的组织下清洁教室,并将桌、凳摆放整齐。
四、教师应正确使用电视机、DVD播放机等视听设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爱护设备。使用中若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管理人员。
五、光盘播放教室使用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将所有设备切断电源,关闭电源电闸,罩好护套或放入柜内,作好设备应用登记和设备运行情况记录工作,并向管理人员做好移交工作。
化隆县远程教育资源接收、管理工作人员职责
一、负责学校卫星收视设备的管理。建立设备登记和资产管理档案。
二、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卫星接收设备的安装、调试和IP资料下载、编制、刻录等技术,并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
三、管理和使用好远程教育的设施设备,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收集整理各种资料表册。
四、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未经允许,不得随意修改系统和接收软件的各项设置;不得播放、接收与教育教学无关的资源信息。
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安装与办公和教学无关的软件;不得使用未经杀毒的光盘、软盘、移动磁盘等外存储设备,以防病毒侵入。
六、按时、按要求做好资源下载、刻录光盘、播放收视流媒体等节目工作,并作好有关记录。
七、定期整理教育资源,作好资源备份工作。负责教育资源按学科分类、编制目录,打印成册,供师生查询、下载和应用。逐步建立远程教育资源库,并负责对资源库的管理。
八、严禁使用刻录机进行非教学资源的刻录或营利性光盘复制。
九、定期收集远程教育资源和应用效果的意见反馈。
十、负责对室内清洁卫生的督查。
化隆县卫星接收站管理制度
一、卫星接收站是中小学校实施远程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有专人负责管理。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并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持证上岗。
二、卫星接收站要有必要的防火、防潮、防盗、防高温、防强光、防尘、防静电设施,具备必要的计算机维修、保养工具和软件。
三、管理人员要根据教育教学和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的需要做好远程教育资源接收、下载、处理、刻录工作。并将资源按学科分类、编制目录等工作,负责做好资源库的管理工作。联网学校应做好资源的共享,以方便教师的使用。
四、不得在计算机上安装与办公和教学无关的软件。严禁在计算机上使用未经杀毒的光盘、软盘、移动磁盘等外存储设备,以防病毒侵入。定期整理下载的各类IP节目内容,已下载资源及时进行刻录拷贝,以保证硬盘有足够的空间下载资源。
五、严防非法信号攻击,对非法信息要立即清除,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不得传播、扩散。要定期对卫星接收天线进行检查维护,以确保信号的正常接收。
六、卫星接收站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严禁使用刻录机进行非教学资源的刻录或营利性光盘复制。
七、要建立工作日志或周志,要建立卫星接收情况的档案,记载卫星接收系统的使用、保养、故障维修等情况。学期初有工作计划,学期末有工作总结。
化隆县多媒体教室管理人员工作职责
一、负责多媒体教室安全及财产管理。建立设备登记和资产管理档案。
二、负责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运行良好。
三、严格按规定使用多媒体教室,定期检修电路、设备,确保使用安全。
四、负责指导教师正确使用设备,严禁违规操作。
五、未经学校同意,不得擅自出借多媒体教室及室内的任何设备。
六、每次使用完毕要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情况。
七、上午第四节、下午放学后关闭设备,切断总电源,关好门窗。
八、认真记好“多媒体教室日志”,每学期期末交学校存档。
九、及时打扫卫生,保持室内整洁。
化隆县多媒体教室使用规则
一、学校多媒体教室要配备电教专(兼)职人员进行管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室之前,必须接受专业技术培训。未经培训,不准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二、多媒体教室必须做到防雷、防火、防盗、防潮,对贵重的电教设备,应按使用说明书做好维护和保养工作。
三、准备在多媒体教室上课的教师需提前一天向学校网管员提出申请,学校网管员必须保障电教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并根据教学安排,做好所需电教设备的准备工作,协助和指导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为教学服务。
四、学生进入多媒体教室必须服从教师安排,自觉遵守纪律,保持室内安静。上课时专心听讲、细心观察,做好学习笔记。下课时在教师的组织下清洁教室,并将桌、凳摆放整齐。
五、任课教师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投影机及各种视听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现设备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通知管理员。
六、关闭大屏幕投影机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必须先使用摇控器关机,待投影机内灯泡冷却并且风机停止运转后,再切断投影机电源。
七、任课教师授课结束后,应将所有设备关断电源,将所用设备恢复原位,认真填写《设备使用运行情况登记表》,并向管理员做好移交工作
八、学校管理员每学期必须要对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检修和除尘。
化隆县中小学计算机管理教师岗位职责
一、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信息技术教育计划,制定学期上机实习计划。
二、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掌握常用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网络知识,定期对有关设备进行检查维护,确保计算机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刻苦钻研业务,熟悉教材及其要求的全部实习内容,对学生实习中提出的问题应给予正确解答。
四、上机实习时要积极协助任课教师,保证实习课的正常进行。要求学生认真填写计算机使用记录册。
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实习习惯,要求学生认真遵守《学生上机实习守则》。
六、注意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学习和更新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以适应信息技术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七、认真做好计算机室设备的清点和帐目管理工作。定期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消除和重要文件备份工作。
八、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积极向学校提出计算机室建设和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意见。
九、做好计算机教室卫生、安全防范和财产保护工作,掌握防火等有关器材的使用方法,经常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十、调入或调出计算机室工作,应及时办好交接手续,做到帐目清楚、帐物相符。
化隆县中小学学生上机实习守则
一、上机操作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过程,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个学生必须高度重视,并珍惜每一节上机实习课。
二、上机实习前要认真作好预习,明确实习目的、内容、要求、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进入计算机教室要保持良好秩序,按指定位置就座,实习时要遵守纪律,不准喧哗、打闹。
四、上机操作前须认真听取教师讲解有关实习项目及要求。
五、操作过程要严格按照教师要求进行,不准随意拉动键盘、扭动显示器方向和用手触摸显示屏。未经教师许可,严禁对硬盘(软盘)自设密码和初始化,严禁对系统文件更改名称、内容和地址等。
六、上机过程中要积极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思考,同学之间密切配合,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努力提高实习效率,实事求是作好实习记录。
七、要爱护室内一切设施和用品,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动用。要保持计算机室内清洁,不准乱扔污物。
八、上机实习要特别注意安全,发现异常现象和不安全因素时,要立即停止操作并及时向教师报告,不得自行处理,以免发生事故。
九、实习结束时要按顺序关好主机、显示器和辅助设备电源。将椅凳放回指定位置。认真填写好计算机使用记录册,经教师检查允许后,方可离开计算机室。
化隆县计算机教室管理制度
一、计算机教室是学校进行信息技术教育、上机实习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学校要指派具有一定业务水平的专(兼)职教师负责计算机教室日常管理工作。
二、计算机教室主要用于:(1)学校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及教学研究。(2)课外计算机小组活动。(3)培训教师。不准将计算机教室挪做它用。(4)用于学科教学。
三、计算机教室使用管理:(1)每学期初按教学计划,安排学校《上机实习课表》,并分年级列出贴在墙上。(2)使用计算机教室完毕后要认真填写使用情况记录单。(3)以上文字资料按装订成册存档。
四、计算机教室设备要统一编号并配有运行情况记录薄,磁盘软件和文字资料要分类编号妥善保存。室内设备均属专用设备,一律不准外借和挪做它用。
五、进入计算机教室要穿鞋套。所有软件未经管理教师许可和杀毒处理不得擅自使用。
六、计算机教室要装配调温、调湿设备,保持良好的室内温度(计算机运行时一般保持在20至25℃;非运行时保持14℃至30℃)和湿度(运行时:相对湿度40-70%非冷凝)。
七、计算机教室内不许饮食和吸烟,严禁将易燃易爆、有毒性物品、强腐蚀性物品、强氧化性物品、强磁场物品、放射性物品和染有计算机病毒的软件带入计算机教室。
八、计算机教室要有防火、防盗、防触(漏)电保护措施,确保计算机操作人员及室内设备的安全。
九、计算机教室管理人员调入调出时,要及时做好设备清点和有关帐目等交接手续。
化隆县中小学“班班通”使用管理制度
为了使“班班通”的管理和使用规范化,发挥“班班通”重要作用,真正为师生服务,为教学服务,特制定“班班通”管理制度。
一、“班班通”设备保管:
1、学校信息处或中心办负责校园网的运行、调试、维护等工作,保证“班班通”的正常运行。
2、班主任为“班班通”管理者,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班通”设备的全面管理工作。注意防尘、防火、防淋、防潮、防盗。班主任经常检查设备使用情况,如发现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汇报学校信息处,以便及时查明原因排除故障。任课教师协助班主任管理。
3、使用“班班通”设备须规范操作,课前检查设备的完好情况。教师使用完毕后,及时填好班级使用记录《电教设备使用情况记载表》。必须关闭总电源和控制平台。发现问题及时向信息处或中心办反映。
4、教师不得擅自允许学生单独使用多媒体设施。“班班通”使用注意用电安全。严禁学生随意开关总电源、计算机等设备。
5、教师不得私自更改“班班通”计算机名、IP地址、工作组,严禁私自安装与教学无关的软件。教师不得在教室计算机中使用与教学无关的内容,比如上网聊天、下载歌曲、电影等。如需使用网上资料,教师在下载时一定要注意防止病毒的侵入,自己要能识别一定的病毒,发现计算机有病毒应及时清除或向电教室报告。
二、“班班通”设备使用:
1、开启系统时操作流程:接通总电源,打开教学机锁门→按系统“电源总开关”按钮→按电脑、投影灯相关设备电源→开始使用。
2、关闭系统时操作流程:关闭投影→关闭计算机→等待三分钟,让投影仪充分散热,等到投影机下面批示灯变为真红时,才能关闭电源,锁上教学机,离开教室。
3、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意外断电或死机后,仍需要使用的情况时,最好等投影仪冷却三至五分钟后,再次启动。
4、违背操作规程造成损失的由相关责任人照价赔偿。
5、每名教师必须利用“班班通”设备上课,必须保证每周上课节次为周课时总数(正课)的50%。
6、班级指定一名学生管理员,负责“班班通”设备的使用、维护等登记工作。
第三篇:浅谈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论文)
浅谈山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内容摘要】: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学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技术的出现是教育史上的重大革命,必然影响教育管理体制、教育过程中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等,它表明了教育发展的新阶段。然而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山区中小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状分析,对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应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山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途径,以期更好地促进山区中小学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山区中小学;因素;应用
一、前言
现代教育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以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给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信息化进程使教育技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此基础上,各地区的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也逐步的开展起来;随着教育教学信息化过程的深入和发展,其最终结果将是全面实现信息化教学,而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也成为各地区教研小组以及各中小学重点研究之一。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校的应用领域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学生
现代教育技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允许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学习需要来安排自己的学习;为教师提供更多样、更先进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是教学能提高的有效途径。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托多种媒体的教学资源和学校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自主学习,教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的好坏关系到能否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和教学效果及质量。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师
学校在教学资源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辟学校自己的网站,链接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为老师们提供了国内外新的教育理念。老师们可以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资料、读书体会,利用网站进行学术交流。在这里老师们可以得到应用于教学中的广阔的资源。另外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教师可通过学校办公的计算机进行资料的查询,软件的预览、修改,电子教案的准备等备课工作。在网上进行学术讨论,交流学术信息,并进行电子办公。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学校管理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建立学校管理信息系统,可以为学校提供及时、准确的管理信息,实现学校办公自动化,建立学籍管理,人事档案管理等系统。为将来提供决策支持下打下良好的基础。学校管理信息系统中丰富的管理工具还可以将学校领导和各级行政管理售货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之得以集中精力来考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与校外的沟通
学校可以通过主页向外界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发布招生信息,联系各界校友,扩大学校的影响。
三、山区中小学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现状
而如今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为了分析山区中小学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现状,本人做了一次调查。总结出山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情况如下:
(一)、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不足
从教师如何提高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上来看,通过调查发现,我校绝大部分的教师都有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意识;但从调查来看,只有大概43.2%的教师曾参加过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其中只有40%的教师参加的是市集体组织信息技术的相关培训,而大概4%的教师是自己去的相关培训班;另外,还有大概18.7%的教师表示想去,但没有相关的培训班。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我校教师渴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心情可见一斑,尤其以中青年教师为明显。但是,也可以看出,其中一些老教师对现代教育思想认识还不够。
有许多教师把现代教育技术CAI课件看成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认为多媒体课件无所不能,完全抛开了常规教学的备、讲、辅、批四个环节,没有书本教案,没有粉笔黑板,以往方便实用的教辅手段(投影、录音、录像等)一概不要,一味迎合多媒体教学,这无形中摒弃了传统的一些教学手段。在教学中,不少教师为了扩大课堂的容量,把本来准备板书的内容,如一些推导、重要的结论、方法等都事先输入在现代教育技术CAI课件里,上课时直接显示出来,这样做看似节省了时间,但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思考和记录,其效果往往是事与愿违。
(二)、硬件基础实施建设缓慢
山区中小学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和城市一样都是教育信息化,而教育信息化是以硬件设备为基础的。广东省教育厅从2002年开始抓计算机配备和计算机教室的建设。2002年,广东省在贫困山区大埔县的《全省山区中小学信息化装备工作现场会》之后,采取了“卖方信贷”的模式,大力推进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中小学计算机教室的建设。从2002年开始,运用“卖方信贷”的创新模式,建设中小学校电脑室。开始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已配备计算机室,为我省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创造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促进了我省教育公平和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我县是地处粤北的一个贫困山区县,教育投入有限。在信息化道路上走得也是十分落后。但是在教育领导大力支持下还是迈开了信息化脚步。据不完全统计,到2003年我县配置电脑室的基础上,按教育部的要求,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工作。2002年高中学校全面开设了信息技术课;2003年初中学校基本开设了信息技术课;2004年乡镇中心小学基本开设了信息技术课。
针对某一学校提供使用的计算机及网络使用,进行学生和教师调查。调查显示,目前我校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教室都是1997年至2003年之间生产的WINDOWS98系统的X86计算机和部分近年配备办公所用的windowsXP系统的X86机型。大部分教师使用的还是教师自己购买的私人电脑。学校提供的只是很小一部分,只能保证小部分教师日常办公的运作。真正用于教育教学的还是那些2003年之前的计算机硬件。每年使用过程中都还会由于年代已久而瘫痪的不再少数。一些学校都面临即将无机可用的困境。而教育教学的教材配套硬件设备与现有装备的脱节,更是山区中小学面临的问题。针对我校教师的调查中,有75%的中青年教师表示学校对信息化教学投资太少,信息化教学的设备条件不够;不过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的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硬件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但信息化所需的资金投入量非常大,即使增加教学投入,教学资金的投入还是远远不足,而要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服务,实现完全信息化教学,更是还有很大的差距。
(三)、师资力量薄弱
从教师使用信息技手段来进行教学来看我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统计调查表明,有大概17%的教师表示经常使用,大概24%的教师表示偶尔使用,而有大概67%的教师表示从来没有使用过。虽然部分山区教师具备教育信息化的现代教育思想观念,但大部分教师对信息化软件、网络知识及上机操作、各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等应用情况一般;能应用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上的教师大部分集中在年龄段为25~45岁的中青年教师上。以上统计表明山区中小学关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师资严重不足。
(四)、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不够
我县中小学校在信息化教学还很多处于空白的学校,在一些条件相对较好的山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我在调查之时,注重了解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的看法。从调查表明:其中78%的学生对于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实现教学信息,表示很喜欢;有15%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有7%的学生表示完全不喜欢。而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调查发现,有74%的学生认为很大。在进行教师调查时,使用过信息化教学的教师都普遍认为课前准备工作加重,但教育效果有大的提升。
综合以上情况可知,我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现状及问题有:由于我县属广东经济欠发达地区,大部分教师现代信息化教学观念还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一些中年教师和大部分老教师;而且,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知识和应用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参差不齐,不同年龄的教师存在一定的差异。另一方面,教师的不重视导致学校信息化资源利用率大大降低。可是由于教师水平较低,对现代化教学工具只会做简单的一些操作,无创意可言,学生对这样的教学也逐渐失去了兴趣,到最后又回到了原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把现代教育技术的潜能发挥出来。
四、山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发展建议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新的教学理念从那里找寻?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使学生变被动型的学习为主动型的学习,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创设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多采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学习。
(二)、因地制宜,协调发展
学习其它学校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技术时,不能死搬硬套,应当做好统筹、规划,按需导向。根据本校的与办学特点,制定目标、方针和任务,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使现代教育技术发挥最大效能。在如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山区中小学的教学质量上下了功夫。另外,针对不同学科的不同课程,使用的教师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切忌一视同仁,盲目仿照别人先进的东西。比如物理课实验在现实中不能操作时,可以借助电子白板或CAI软件模拟实验室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语文课在需要朗读的课上,老师朗读能力较弱的话,可以采用磁带、光盘等作为辅助。
(三)、交流合作,注重实效
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多引进资金,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援助,加快山区中小学教育现代化建设,完善配备硬件装备。坚持在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发展的原则,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学校要求实效,加强教师及学校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和学习,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道路,着重点则放在如何才能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山区中小学现代化教育,以及如何才能提高整个地区的教育教学质量上来。本人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山区教育现代化发展应给予政策和经费上的帮助,让条件较好的学校开创先例,选派一些教师去省市一些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较好的学校参观学习,学习到经验后再去培训其他教师,学会的教师再去影响周围的教师,这种方式对全面提升教师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观念和认识很大帮助。让个别主管教学的领导去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较好的学校考察学习或挂职锻炼,使得领导的观念先转变过来,制定一些规章制度,鼓励教师课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当一个班级或一个学科的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出成绩时,其他学科和教师也开始慢慢接纳这种新的教学、管理方式了,观念也不断改变。最终,这种“模仿效优”使得整个学校以及整个地区教育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四)、积极争取,引进师资
把握国家“西部志愿者”,“大学生基层服务”省开办的“三支一扶”等政策,适当提高山区就业的优秀大学生待遇,改善环境,吸引一批有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人才到山区就业。所谓“要有好的教育,先要有好的教师”说的就是人才资源才是一个地区教育腾飞的软实力。如我市现今每年都在师范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并送到各县区山区学校中任教。
(五)、分散培训,集中考核 为更好的开展信息化教学,可以在中小学成立信息技术小组。由小组负责制作教师教学需要使用到的教材以及对专业教师提供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工作的技术指导等。建立健全的培训制度,实行任课教师“人人必培训,人人必考核”的办法,让所有的任课教师都能在自己课上灵活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充分开展每周组会活动,每月安排两三次培训,培训在各个小组分别进行,或观看名师光盘,或组长根据本组实际组织学习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等,或集体研究本周课程的教法,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整体提高。
五、结论
我国教育正面临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是必然趋势。山区中小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工作既面临着比城市更大的挑战,同时,也面临发展机遇,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正确使用好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本校相对落后的教育是我们现面临问题。合理利用现有设备,逐步让山区的学生也接受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起点很不公平的前提条件下,是否也有可能达到教育结果的相对公平?我县中小学普遍具有初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环境的条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理论、模式与方法,能否促进山区教育的一大进步。这也有待我们的进一步去探讨。对于比较落后的山区来说,完全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则任重道远,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开拓进取,立足本职,勇于创新,积极学习符合山区实际的教育资源,以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为努力的起点,通过不断的学习交流,将现代教育技术娴熟地用于自己的课堂实践当中,才能真正应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山区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张世珍.浅谈利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全面发展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0.12 [2]孙莹莹 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2012年第4期
[3]袁莉娟 张瑜 白璐 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提高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1年第24期
[4]黄德群 港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 2002年
[5]廖志平陈森 山区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现代化之初探 《中国教育装备》2003年6月
[6]王彦文 浅谈中小学现代信息技术教育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6期 致谢: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麦伟立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麦老师对我论文的选题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介绍了许多相关的文献资料给我,让我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有了更好的认识,为论文的撰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老师的引导,我在“期刊网”(http://www.xiexiebang.com)和中国知网(www.xiexiebang.com)上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并进行了整理,写下了开题报告。此外,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老师耐心地帮助我,提出了切实中肯的修改意见,让我的问卷调查能如期顺利地发放与回收。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对我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我还要感谢配合我做调查的同学与老师,感谢他们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做我的调查,让我可以顺利地完成我的论文写作。
最后,无论是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完成,我对帮助过我的老师、同学、朋友,再次表示我真挚的谢意!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精选)
2013级《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复习大纲
一、简答题
1、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的对象、领域及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技术是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一)研究对象:
有概念可以看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包括与教育有关的一切可操作的各种要素的整合和方法。
(二)研究领域:
教育技术包括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范畴的理论与实践。
(三)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趋向网络化
在教育网络环境下,不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地点、教学方式,还是指导教师都可以按照学习者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在网络教学模式下,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
2、趋向多媒体化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和多媒体电子出版物)为人机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全新的手段,今后,音视频媒体将加快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将在实践应用中展露头脚。
3、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中应用的研究
未来的教育技术领域倾向于引入基于知识工程和专家系统的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将使教学呈现崭新的面貌。
4、重视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
加强对教育技术理论的研究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重视教育技术自身理论基础的研究,其二是加强将学习理论应用于教育技术实际的研究。研究与实验的开展将成为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
5、强调教育技术应用模式的多样化
根据社会需求和具体条件的不同,划分不同的应用层次,采用不同的应用模式。尤其是从注重学校教育技术向服务终身学习的开放式教育技术方向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将作为重要办学形式得到迅速发展。
2、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二、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影响:
1、建构主义提供了新的师生关系,符合新课标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2、建构主义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现状,使学生成为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
(1)学生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
(3)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3、建构主义改变了教师定位,使教师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4、建构主义提供了新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1)支架式教学
(2)抛锚式教学
(3)随机进入教学
3、简述教育媒体在教育传播活动中的基本功能
一、教育媒体包括硬件和软件两类:
一是硬件,即用以传递教育信息的各种教学机器和设备,如:投影器、扩音机、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影碟机、视频展台、电子计算机等
二是软件,指那些载有信息的物体。即各种教学片、带,如: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影碟、计算机课件等。
二、基本功能:
1、集中注意,激发动机。
2、材料直观,有利感知。
3、形象具体,有利理解。
4、便于回忆,有利巩固。
5、提供示范,培养技能。
6、扩大教育规模。
7、提高教学效率。
8、促进教育改革。
9、提高教育质量。
4、现代远程教育与提高学生素质与学习能力的关系
现代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实现了教学模式与学习模式的转变。为提高学生素质与学习能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为提高学生素质与学习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为提高学生素质与学习能力提供了教学前提: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参与教学,成为教学主体。
2、为提高学生素质与学习能力提供了资源保障:扩充了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3、为提高学生素质与学习能力提供了丰富的教学途径: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
4、为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的提供了保障:教学互动性增强:
5、为改变学生学习时空限制提供了根本保障:远程教育突破了时空局限,授课体系师生分离
5、为提高学生素质与学习能力,实现个性化发展提供保障:实现个性化教育与终身型教育:
二、为促进学生素质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模式:
1、学生由单纯教学信息的受体转变为有自主性的施体,这为学生提高思考能力与学习能力提供了新的方法。
2、教学信息由单向沟通变为双向沟通。这是实现学生“交流学习”、“分享学习”的基础。
3、师生之间关系、学生之间关系对学习主体的个别化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改变传统师生关系,实现平等化交流,“教学相长”的前提保障,为学生素质与学习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
5、多媒体教室及其功能:
一、多媒体教室的涵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音频、视频、通信和智能控制等方面的先进设备不断被引入教学过程,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推动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室作为目前中小学教学的重要设备,主要起着辅助教师讲授的功能,是教师讲授的利器。多媒体教室由多媒体计算机、液晶投影机、数字视频展示台、中央控制系统、投影屏幕、音响设备等多种现代教学设备组成。通过各种类型的多媒体设备演示教学内容,利用音视频多媒体的优势,以丰富的多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各种感知器官,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多媒体教室的基本功能
1、显示教学书籍、图片、图纸、幻灯片、投影片;
2、播放录音、录像、CD、影碟;
3、播放多媒体软件、计算机教学课件及各种计算机光盘;
4、调用网络系统中的各种资料等。
三、功能解析
1、多媒体教室的应用是实现办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的硬件基础保障。
2、多媒体教室运用将提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促进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3、多媒体教室的运用将实现多媒体教室的自动化和规范化管理,提高多媒体教室管理和使用效率。
4、多媒体教室的运用能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缓解师资不足的矛盾。同时,也有利于师资培养、名师的成长和精品课程的打造。
5、多媒体教室的运用促进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推动网络教学的开展。
6、多媒体教室的运用在推动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功能。
二、论述题
1、结合本专业的特点,谈谈你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标的认识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宏观目标:
建设数字化教学环境,推进教育的信息化进程,促进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
2、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实现人才培养标准的根本性转变:从知识积累型人才转向知识创新型人才。
(3)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4)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政治课程的性质及基础教育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性质是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作为学科课程,思想政治课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对学生进行了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素质等内容的教育,其中突出了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四、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整合方式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程整合可在基本政治理论、政治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方面进行整合,以激发学习动机、实现自主式学习、探索性学习、协作式学习、为思想政治终身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思想政治是理论兼顾实践应用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和应用理论能力,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充分更广泛地接触生活中的政治素材,时政热点,切实融入到政治生活中,将理论学习运用在实际生活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中,真正实现运用知识的灵活性,知识运用的生活化。
2、谈谈你对Authoware多媒体创作软件在课程设计中的优缺点分析
一、Authoware的基本介绍:
Authoware是美国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多媒体开发软件,可开发多种多媒体作品,世界公认领先的开发多媒体教学产品的工具。
二、Authoware在课程设计中的优点:
1、Authoware打包文件在展示电脑未安装识别器的条件下依然可以使用,较版本多,难识别的的PPT来说,更为方便快捷。
2、其超文本功能有利于对大量的文本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3、Authoware功能强大,可制作的课件类型丰富,可满足各种课程需求。
4、Authoware基于流程线和图标的开发形式,在熟练掌握基础上,制作课件相对较为容易;
5、Authoware支持丰富的媒体,可以直接调用文本、图片、声音、视频,集成于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避免文件格式转换的弊端。
6、实现教学反馈,便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内置的跟踪变量可获取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减轻了教师了成绩统计负担。
7、丰富的外部插件的支持,使Authorware的功能显得更加强大,这些外部插件一般包括UCD(扩展函数库)、Xtras(过渡效果或扩展函数库)、KO(可自主开发的知识对象)、控件(如ActiveX控件)等;
三、Authoware的在课程设计中的缺点:
1、由于Authoware同“PPT”相比,操作制作相对较难,对个人能力与经验要求相对较高,因而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教师更多采用“傻瓜式”的ppt模版进行课程设计。
2、Authoware设计思维更倾向于美式风格,缺乏相应的具有中国应用习惯的“本土式”风格。
3、由于Authoware是美国开发产品,中文破译版未能将其功能全部展现,存在相应瑕疵与弊端,因而对英文水平有相对较高要求。
4、Authoware对素材的搜集与整合要求较高。
5、Authoware在课程设计中要求教师花费更多时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对学生的关注。
3、结合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谈谈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评价中的作用
基础教育改革新理念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融合是指在已有教育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要求,把现代教育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新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不能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运用新的学习理论,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对现代教育技术因素的影响充分考虑,建立适合的评价指标。
一、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学评价”的含义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评价中的作用,要科学融入并合理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作用应坚持不同的评价标准。尝试运用不同的评价基准、评价功能和评价分析方式,不拘泥于单一的评价方式,使现代教育技术的评价方式更加客观,保证评价作用的有效性。
三、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评价中的作用,要坚持教学评价的相关原则
1、客观性原则
由于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给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客观的价值判断,所以 在进行评价时,从测量的标准和方法,到评价者所持的态度,包括最终的评价结果,都应符合客观实际,不能主观臆断或掺入个人情感。
2、整体性原则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要对组成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评价。贯彻整体性原则,首先要评价标准全面,尽可能包括教学目标的各项内容;其次要把握主次,区分轻重,抓住主要矛盾;三要把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结合起来,使其相互参照,以求全面准确地判断评价客体的实际效果。
3、指导性原则
在进行教学评价时,应把评价和指导结合起来,不仅使被评价者了解自己的优缺点,从不同角度查找因果关系,并通过信息反馈,使被评价者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4、科学性原则
只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才能对教学发挥指导作用。科学性不仅要求评价目标标准的科学化,而且要求评价程序和方法的科学化。
(四)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评价中的作用,要正确认识教学评价的功能
1、诊断功能
评价是对教学结果及共成因的分析过程,借此可以了解教学各方面的情况,从而判断它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问题。教学评价是对教学现状进行一次严谨的科学诊断,以便为教学的决策或改进指明方向。
2、激励功能
价对教学过程有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则是一种促进和强化。
3、调控功能
评价的结果必然是一种反馈信息,这种信息可以使教师及时知道自己的教学情况,也可以使学生得到学习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从而为师生调整教与学的行为提供客观依据。
4、教学功能
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数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甚至产生飞跃。
第五篇: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一、《现代教育技术》这门课程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从教师层面上来看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同时,教师这个行业的竞争同样也是很激烈的。因此对教师专业素养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指学科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其中教育的人文素养是基本素养,素养是知识和能力的升华。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方面主要表现在能合理地、科学地利用技术能力,能够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的水平,对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做更进一步的了解已达到能让学生愉快地学习。〈2〉从学生层面上来看
根据我们所知道的学习者的定义:学习者是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责任,并以自身的发展需求参与教育过程的人。可见学习者不仅是客体而且还是主体。在我们的传统的教育技术中,学生只是由教师凭着自己的经验和对书本的理解的讲解来进行学习的,学生的视野得不到充分的扩大。而在融入了现代教育科学技术后,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这种技术再去了解上课不懂的地方,而且可以预习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甚至可以学习在书本上没用涉及到的知识。〈3〉从社会层面上来看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培养适应时代要求、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对人才的培养也要运用科学技术。没用实现科学技术的革命,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同时对人才的培养也有影响。可以说在当今时代中,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相结合,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二、意义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现代教育手段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同时,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求并促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观和新的人生观。
三、技术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技术方法主要从宏观山看有:课程开发技术、课程计划技术等。在微观上看有:计算机辅助课堂教育技术、远距离卫星广播电视教育技术、多媒体个别化教育技术、基于网络〔尤其是互联网〕的现代远程教育技术、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