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汽机规程规范购买清单
1、《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册》(国电电源【2002】849号);
2、SO9001、ISO14001、HSAS18001管理体系文件;
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汽轮发电机组篇DL/T5210.3-2009)
5、《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管道及系统篇DL/T5210.5-20096、《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汽机篇98年版
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建设部2006版
8、《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 DL/T 438-20099、《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2002版
1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汽轮机机组篇DL50011-9211、《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公司2005.312、《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3、《汽水管道零件及部件典型设计手册》2000GD14、《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15、《起重作业安全技术》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16、《材料力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17、《重型设备吊装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
18、《起重机设计手册》中国铁道出版社。
19、《钢结构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
21、《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
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5031—1994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化学篇)DLJ58-198124、《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水处理及制氢装置篇DL/T5210.6-2009
第二篇:检修规程 汽机调速
第二篇 调速部分
第一章 润滑油系统
第一节 系统概述
汽轮机润滑油系统采用主油泵---射油器供油方式。主油泵由汽轮机主轴直接驱动,其出口压力油驱动射油器投入工作,润滑油系统主要用于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向发电机氢密封提供用油以及为顶轴油泵提供充足的油源。系统用油 为L-TSA32汽轮机油。
第二节 主油箱结构及工作原理
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大,油系统中用油量随之增加,油箱的容积也越来越大,为了使油系统设备布置紧凑和安装、运行、维护方便,本油箱采用了集装型式,增加了机组供油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集装油箱是由钢板卷制焊接而成的圆筒形卧式油箱。油箱顶部四周设有手扶栏杆。油箱盖板上装有一台氢密封油泵,一台交流油泵,一台直流油泵,油箱的油位高度可以使三台油泵吸入口浸入油面下足够深度,保证油泵足够的吸入高度,防止油泵吸入空气。直流油泵右侧有一人孔盖板,盖板下箱内壁上设有人梯,便于检修人员维修设备。人孔盖板右侧油箱顶部是套装油管界面,此套装油管路分两路:一路为去前轴承箱套装油管路、另一路去后面轴承箱及电机轴承套装油管路,避免了套管中各管的相互扭曲,使得油流畅通,油阻损失小。
套装油管界面前是滤网盖板,盖板下的油箱内装有活动式滤网,滤网可以定期抽出清洗、更换。这样,经回油管排回油箱的油从油箱顶部套装油管回油流回油箱,在油箱内经箱壁、挡板、内管消能后,流向滤网,这样可使回油造成的扰动较小,由回油携带的空气、杂质经过较长的路程,充分地从油中分离出来,保证油质具有优良的质量。
在油箱的顶部还装有两台油烟分离装置,包括排烟风机和油烟分离器,两者合为一体,排烟口朝上,用来抽出油箱内的烟气,对油烟进行分离,油流则沿油烟分离器内部管壁返回到油箱。
为控制两台冷油器的启停在油箱上还装有一台切换阀。
在油箱内部还装有射油器、内部管系,管系上装有单舌止回阀。在油箱上还装有4支电加热器,当油温低于20℃时,启动电加热器,将油温加热至20℃,再启动油泵。
在油箱侧部及端部开设了连接其它油系统设备的各种接口及事故排污口、油箱溢油口、冲洗装置接口等。油箱盖上开设了有关的测压孔,用来连接其上的控制仪表柜上的各接口,仪表柜安装于集装油箱上,监视并控制油系统及各设备运行情况。
油箱上的人孔,方便检修人员进入油箱。
第三节 套装油管路
润滑油系统采用的套装油管路是将高压油管路布置在低压回油管内的汽轮机供油回油组合式油管路,将各种压力油从集装油箱输往轴承箱及其它用油设备和系统;将轴承回油及其它用油设备和系统的排油输回到集装油箱。套装油管路为一根大管内套若干根小管道的结构,小管道输送高压油、润滑油、主油泵吸入油,大、小管道之间的空间则作为回油管道。这样,既能防止高压油泄漏,增加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又能减少管道所占的空间,使管道布置简单、整齐。
此套装油管路分为两路:一路为去前轴承箱的套装油管路,另一路为去后面轴承箱及电机轴承的套装油管路。套装油管路主要由管道接头、套管、弯管组、分叉套管、接圈等零部件组成,在制造厂内将其分段做好,然后运到现场组装而成。
套装油管路中的小管道采用不交叉的排置形式,增加了套装油管的安全可靠性,保证了套装油管路的制造质量,并且利于安装。该套装油管路在进轴承的各母管上设置有临时滤网冲洗装置,该装置仅用于进行管道冲洗时过滤管道中的杂质;在机组正常运行情况下,必须拆掉其中的滤网以利于油的流动。本套装油管路从各轴承接出少量回油至窥视管中,以便于对各轴承回油油温和油质的监测。套装油管路中的回油管的内表面和供油管的外表面涂有防腐涂料,防止这些表面锈蚀。所有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油管路的清洁度,而且防止了出现回油腔室堵油现象。
第四节 主油泵
1.4.1设备工作原理及技术规范
主油泵为单级双吸离心式油泵,安装于前轴承箱中的汽轮机外伸轴上,由汽机转子直接驱动,它为射油器提供动力油。
主油泵(MOP)
型式:主轴驱动离心泵 吸入压力:0.098MPa 出口压力:2.27 MPa 转速:3000rpm 1.4.2检修工艺 1.4.2.1分解
1)打开汽轮机前箱上盖。2)分解主油泵与汽轮机高压转子联轴节螺栓。
3)分解主油泵出入口管与台板连接螺栓,取出调整垫。4)拆除各热工测点后,将主油泵连同危急遮断器一同吊出(注意:如果不准备检查主油泵出入口管结合面密封情况,可不进行第3和第4步骤)。5)拆下主油泵上盖螺栓,吊出上盖,放置在专用地点。6)测量油封环与相应叶轮之间的间隙,并记录。
7)将危急遮断器、叶轮、转子连同油封环一同吊出,放置在专用支架上。8)转子系的分解:(1)取下挡油环。
(2)用铜棒将叶轮从轴上轻轻打出,取下油封环。(3)取下调整垫,并测量其厚度。
(4)分解叶轮键上的固定螺钉,取下键,测量键厚度。1.4.2.2检查
1)测量油封环与叶轮间隙及挡油环间隙,需要压铅丝测量。
2)测量壳体与油泵叶轮的轴向间隙,并检查油泵叶轮的磨损、点蚀情况。3)检查壳体的磨损情况。
4)修刮、研磨各部磨损面及密封面、消除毛刺、沟痕。
5)检查各紧固螺栓、止动密封垫片以及弹簧垫、定位销损坏情况。6)检查各部油孔的疏通情况。7)测量轴的弯曲。1.4.2.3组装
1)用煤油清洗油泵各部件,并用压缩空气吹干,整齐地摆放在铺有胶皮的工作台上。2)用白面团粘除壳体一切杂物。
3)在零件表面涂抹透平油,按分解的相反顺序进行组装并测量、调整。1.4.2.4复位
1)清扫前箱端盖结合面,并涂抹密封胶。2)更换油泵进出口法兰耐油石棉垫。3)组装油泵及前箱端盖。4)连接各部油管。1.4.2.5质量标准
1)油泵叶轮无严重磨损、裂纹、点蚀现象,其轴向间隙需要进行与前次测量结果进行比较。
2)油封环径向间隙:0.1~0.14mm,挡油环径向间隙:0.1~0.14mm。3)用手转动密封环能自由转动,无椭圆度、毛刺、磨损。4)测量支承瓦顶部间隙:0.15~0.25mm,测量瓦口间隙:0.08~0.16mm。5)主油泵轴弯曲不大于0.05mm。
6)各处泵轴外径的跳动度允许值调整如下:(1)油泵泵轴:0.025m。(2)油封环处:0.05mm。
(3)危急遮断器的偏心飞环处:0.05 mm。(4)挡油环处:0.05mm。
7)检修过程中,应时刻注意防止杂物落入前轴承箱和泵壳内。
8)油泵各部件安装位置正确,泵组安装完毕,盘动转子转动灵活、无卡涩现象。9)检查支承瓦,钨金完好,无明显磨损。10)各螺栓、螺母紧固、保险可靠。
11)各部结合面垫片无老化、损坏、密封良好、无漏油。1.4.2.6检修作业条件
1)停止机组的运行,停止汽轮机盘车运行。
2)停止机组交流润滑及直流润滑油泵运行,断开其电机电源,在电源开关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警告牌。
第五节 直流油泵
1.5.1设备作用和技术规范
当轴承油压出现异常下降,且此时又失去交流电源使得辅助油泵不能联动时,该事故油泵将自动启动。该泵由电站蓄电池系统供电。这是轴承润滑油系统中的最后备用油泵。
该泵的主要参数如下:
型号:CHKDIA A52Z-1 电动机功率:49KW 流量:270m/h 扬程:48m 转速:1450 r/min 效率:72 % 生产厂家:中铁第十八工程局涿州水泵厂
1.5.2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 1.5.2.1解体
1)拆去联轴器螺栓,测量联轴器中心;拆电动机底脚螺栓。2)将电动机吊出。3)检查盘动泵轴有无碰擦。
4)油箱放去存油后,拆去油泵在油箱上的固定螺栓,进入油箱,拆去出口法兰螺栓,将油泵吊出,平放于专用油盘中检修,中间部位要垫好。5)拆去润滑油管。36)将进口滤网螺栓拆去,取下滤网清洗、检查,拆下泵盖。7)用百分表测量叶轮进口密封环处晃度和轴向窜动。8)拔出联轴器,取下键放好。
9)先将联接管从泵座上拆开,然后将联接管水平放置。10)拆去推力球轴承盖螺钉,将轴承盖取出。拆松轴承壳密封。
11)拆去叶轮螺母上的止退垫圈,松开叶轮螺母,然后适当松开蜗壳与联接管的螺栓,适当后退蜗壳以使叶轮从泵轴端脱开,取出叶轮清理、检查,把叶轮垫圈放好。12)拆去蜗壳与联接管连接螺栓,卸下蜗壳。
13)从叶轮端用紫铜棒将轴与推力球轴承一起敲出,再松开圆螺母取下推力球轴承。14)拆卸导轴承,测量各轴承与轴承套的间隙。15)清理检查蜗壳,并测量叶轮和密封环的径向间隙。16)测量轴的弯曲度和晃度。1.5.2.2复装
1)各部件清理、检查和修复后按解体步骤逆序逐一装复(装配推力球轴承时圆螺母止退片必须反扣进螺母槽内以防止运转中螺母松动造成转动部件下坠)。2)更换全部密封垫片和复测各修前尺寸,符合技术要求。3)复查轴的晃度,校正联轴器中心。1.5.2.3质量标准
1)联轴器螺栓完整无损,橡胶圈无老化、变形和损伤。2)联轴器内孔与轴配合良好,间隙:0~0.03mm。3)轴向窜动:≤0.12mm,叶轮密封环处晃度:≤0.05mm。
4)叶轮表面无腐蚀、裂纹和严重碰擦,与轴配合无松动,叶轮螺母螺纹无磨损、咬毛,键与键槽完整、无磨损,配合良好,止退垫圈牢固。5)轴表面光洁无磨损,组合后最大晃动值<0.05mm。
6)推力球轴承无磨损、碎裂及严重麻点,滚道无剥落,其外圆与轴承壳配合间隙为0~0.01mm,装入后转动灵活。
7)导轴承与轴套配合间隙:0.06~0.15mm,与蜗壳支座配合不松,紧力间隙为0.02~0.04mm。
8)密封环与叶轮径向间隙:0.15~0.35mm。9)全部装复后,盘动联轴器灵活、无卡涩。
10)两联轴器轴向间隙为5mm,联轴器中心偏差小于0.05mm。
11)装复前,各出口管及部件均应用煤油清洗干净,再用压缩空气吹净,然后各组装部件还要用干净透平油擦洗,以防生锈。12)电动机转向调试好后,装复联轴器螺栓。1.5.3备品备件
第六节 交流辅助油泵
1.6.1设备作用和技术规范
交流电动辅助油泵,在汽轮机启动或停机时直接向润滑油系统供油,维持前轴承箱正常油压。当主油泵或射油器的出口油压出现异常下降时,该泵即自动启动。因此,该泵也是润滑油系统中的一台备用油泵。该泵经过油泵底部的滤网吸油,泵排油至主油泵进油管及经冷油器至轴承润滑油母管。
其主要参数如下:
型号:CHK01AA 51E-1 配用功率:49KW 流量:270m/h 扬程:48m 转速:1450 r/min 效率:72 % 生产厂家:中铁第十八工程局涿州水泵厂
1.6.2备品备件
3第七节 氢密封油泵
1.7.1设备作用和技术规范
该油泵用于机组启动过程中,机组转速低于3000r/min时,射油器无法正常工作,无法向主油泵正常供油时,启动油泵向主油泵入口提供油源。其主要参数如下:
型式:SNH280R54F6.7 配用功率:15.8KW 流量:712 L/min 压力:1MPa 转速:2900 r/min 效率:66% 生产厂家:中国天津泵业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1.7.2备品备件
第八节 射油器
1.8.1 设备工作原理及技术规范 两个装在油面下管道上的射油器,主要由喷嘴、混合室、喉部和扩散段组成。射油器喷嘴进口和提供动力油的主油泵出口相连。油通过喷嘴到混合室,然后进入射油器喉部,最后进入扩散段。油通过喷嘴时,速度增加,这种高速油通过混合室,在混合室中产生一个低压区,使油从油箱中吸入混合室,然后被高速油带入射油器喉部。油通过喉部进入扩散段,在扩散段油的速度能转换成压力能。I#射油器出口油送往主油泵进油田;II#射油器出口油通过冷油器,由管道送入轴承润滑油母管。扩散段后面各装有一个翻板式止逆阀,以防止油从系统中倒流。在混合室进油面上装有一块止逆板,防止主油泵工作时油倒流进油箱。为防止异物进入射油器,在射油器的吸油侧装有一可拆卸的多孔钢板滤网
第九节 主机润滑油冷油器
1.9.1 设备工作原理及技术规范
油系统中设有两台冷油器,为板式换热器,一台运行,一台备用。通向冷油器的油由手动的三通阀控制,该阀把油通向两台冷油器中的任何一台,且允许不切断轴承油路情况下切换冷油器。两台冷油器进口通过一连通管和截止阀联接起来。截止阀可使备用冷油器充满油做好随时投入的准备。每一台冷油器壳体上都有连通管通向油箱。连通管从顶部进入油箱伸至正常油位以上区域。运行人员从每条管路上的一只流量窥视孔能确定是否有油流经冷油器。它以闭式循环水作为冷却介质,带走润滑油因轴承摩擦产生的热量,保证进入轴承的油温为40~46℃。技术规范:.型号:J107-NGS-10/5 冷却面积:321.6 m2 冷却水量:420 t/h 油流量:287t/h 进口油温:65℃ 出口油温:45℃ 冷却水进口温度:38℃: 冷却水出口温度:45℃ 1.9.2板式冷油器 1.9.2.1 查漏及清扫
1)冷却水系统已停止运行,放掉冷油器内存水,分解水室出入口法兰螺栓。2)分解水室端盖螺母,拆除水室端盖,取下密封垫。3)放掉冷油器内存油。
4)分解螺母,拆除油室端盖,取下密封垫。5)冷油器查漏。
6)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1.25倍,稳压10分钟。1.9.2.2质量标准。1)水室及其端盖每次大修刷涂防腐油漆。
2)板块光洁、无漏泄、腐蚀、板块间无沙泥、结垢、外壁无油污。3)水室及其端盖无严重腐蚀、板块胀口处无渗漏。4)各法兰结合面清理干净,垫片更换,紧固后不漏油或水。5)壳体无严重变形、砂孔、焊接处无裂纹、渗漏。1.9.2.3检修作业条件
1)将冷油器切换至另一侧运行,关闭退备冷油器油侧出入口门。
2)关闭退备冷油器水侧出、入口门,在门轮上挂“有人工作,禁止开启”警告牌。3)打开退备冷油器放油门,用滤油机将冷油器内存油放至专用油罐内。
第十节 顶轴油装置
1.10.1 设备结构概述及工作原理
汽轮发电机组在启动和停机前,应先投入项轴装置,将汽轮发电机转子顶起,以减小轴颈与轴承间的摩擦系数,使盘车装置顺利地投入工作。汽轮发电机组的#
3、#
4、#
5、#6轴承均设有高压顶轴油囊,顶轴装置所提供的高压油在转子和轴承油囊之间形成静压油膜,减少盘车力矩,对转子和轴承的保护起重要作用;在汽轮发电机组停机转速下降过程中,防止低速碾瓦;运行时顶轴油囊的压力代表该点轴承的油膜压力,是监视轴系标高变化、轴承载荷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
顶轴装置的吸油来自冷油器后,经滤油器进入顶轴油泵的吸油口,经油泵工作后,油泵出口的油压力为16.0 MPa,高压顶起油自轴向柱塞泵出口引入集管,由集管引出各支管通向各轴承顶起管路接头。各支管上均装有节流阀2和单向阀1,用以调整各轴承的项起高度,防止各轴承之间的相互影响。其中节流阀用来调整项轴油压,单向阀是为使机组运行时防止轴承中压力油泄走。集管上装有安全阀3,用以限制集管油压,并防止供油系统中油压超过 最大允许值。在输往各轴承压力油支管上各一只压力表。调整装置压力油集管上设有一只高压控制器,型号为INN-EE45-N4-FIA-X371。应待轴承顶起高度(未盘车状态)达到要求值后,启动盘车装置。
1.10.2设备的技术规范
顶轴油泵型号:A3H37-FR01KK-10-X33 工作油温:20-65.C 几何排量:37.1ml/r 最小调节排量:16ml/r 额定工作压力:28MPa 最高工作压力:35MPa 最高转速:2700rpm 最低转速:600rpm 1.10.3检查及维修 1.经常检查滤油器滤网的阻塞情况,并定期清洗使之畅通。
2.系统中的管路。接头.阀门等元件如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更换和调整。
3.轴向柱塞泵的检查和维修,应按日本油研工业株式会社随机提供的《A3H系列轴向柱塞泵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进行。4.不要任意拆开轴向柱塞泵
第十一节 排烟系统
汽轮机供油系统中的透平油在运行中因轴承的摩擦耗功和转动部件的鼓风作用而使其受热并分解为油烟,同时由于轴承座挡油环处会向箱体内漏入一部分水蒸汽而使透平油中含有水分。为及时有效地将上述烟气和水蒸汽排出系统之外,以保证透平油的品质。排烟系统由主油箱上的油烟分离器、排烟风机、交流防爆电机、风门、管路、及管道上的油烟分离器、排除口等组成。为达至油箱和轴承箱中的适当负压,我们设置了可调风门,根据油箱和轴承箱上的真空压力表,使其保持100一200Pa的真空。排烟系统的安装应参照排烟装置的图纸进行。这里应该特别强调的是,排烟管的水平标高应高于轴承回油母管的标高,以免透平油流入排烟管内;管路中风门应安装在运行人员便于调整的位置:排烟管的水平段应从排出口方向向油箱方向倾斜,倾斜度不小于2%;排除口处应有遮雨设备,防止雨水进入排烟管而进入润滑油中;轴承箱和油箱顶部应有真空压力表,应经常检查和校准。
排烟风机主要参数:
风机型号: 流量1500 m3/h 转速:2900 r/min
功率:4KW 生产厂家:杭州余杭特种风机有限公司
第二章 调节保安系统
第一节 系统概述 调节保安系统的组成按其功能可分为三大部分:供油系统部分、执行机构部分、危急遮断部分。
供油系统部分又可分为供油装置、自循环冷却系统、油再生系统以及油管路及附件。
执行机构部分包含高压主汽阀油动机、中压再热主汽阀油动机各2台,高压调节阀油动机4台,中压调节阀油动机4台。
危急遮断保护系统包括: OPC/AST电磁阀组、薄膜阀、危急遮断器、危急遮断器滑阀、保安操纵装置。
第二节 供油系统部分
2.2.1 EH油箱
EH主油箱由不锈钢材料制成,密封结构,设有人孔板供维修清洁油箱时用。油箱上部装有空气滤清器和干燥器,使供油装置呼吸时对空气有足够的过滤精度,以保证系统的清洁度。油箱中插有磁棒,用以吸附油箱中游离的铁磁性微粒,另油箱上还装有油位计及测量油温用热电偶,并分别具有高低油位,及高低油温报警装置。
容积:1.31m³ 外形尺寸 2.45mX1.72mX2.23m 抗燃油系统需用油量:1600kg 抗燃油系统储备油量:147kg 抗燃油牌号:美国阿克苏牌 美国大湖牌 抗燃油系统清洁度的标准为NAS5/SAE2级
每隔一年清洗一次磁性滤芯,每隔四年清洗一次油箱 2.2.2 EH油泵
泵站装有两套独立的泵系统,其容量各为100%,每一套系统由一台交流电动油泵及进出口滤网,溢流阀、单向阀等组成。两台油泵互为备用,正常工作时单泵运行,当运行的泵由于某些原因不能维持正常油压时,备用泵即自动启动。2.2.2.1油泵主要参数:
型式:变量柱塞泵
流量:100L/min 入口压力:0.1MPa 出口压力:14MPa 2.2.2.2 油泵启动调试
(1)耐压试验 启动l#泵,慢慢旋紧压力补偿器调压螺杆,使泵出口压力逐步上升,注意:在升压过程中应检查系统所有各部套接头、焊口等位置,不应有泄漏,如有泄漏应立即停泵检查处理。升至2IVlpa,工作3分钟,耐压试验结束。耐压试验过程中密切注意各部件的漏油情况,一旦发现有漏油或渗油现象,应市即停泵,果取措施。
(2)溢流阀整定:旋松压力补偿器测压螺杆将系统乐力从21MPa调整至17.0±0.2 MPa(可调整),慢慢调松1#泵出口溢流阀调压手柄,同时注意观察泵出口压力表,一旦压力表有下降的情况,就停止调溢流阀手柄,拧紧其防松螺母,表明溢流阀已整定到l7.0±0.2Mpa。(3)额定油压整定:溢流阀整定完成后,继续调松压力补偿器调压螺杆降压至10±0.2Mpa,拧紧其防松螺母,表明l#泵额定油压已整定完毕。
(4)2#溢流阀及额定油压整定:启动2#泵,慢慢旋紧该泵压力补偿器凋压螺杆,使泵出口压力逐步上升,调整溢流阀调压手柄,使泵出口压力逐步上升至17.0±0.2 MPa,用(2)和(3)的方法调整将溢流阀已整定到17.0±0.2 MPa,将额定油压整定到14.0±0.5MPa。2.2.3 抗燃油冷油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为了冷却回到油箱中的抗燃油,采用2台100%容量的双流程冷油器,通常是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当运行中的冷油器故障或需检修时,可通过切换阀在运行中进行切换。油箱内的油温将通过自动温度控制阀维持在43~46℃以下。
由于瞬态工况,冷油器堵塞或阀门故障而引起管道超压时,系统中的弹簧旁路溢流阀即打开把油直接排回到油箱。
冷油器主要参数:
型式:卧式U型管 冷却面积:4*2m设计压力:1.4/0.26MPa(壳/管侧)
设计最高冷却水温:38℃
2.2.3.1冷油器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 2.2.3.1.1检修工艺
(1)关闭冷油器的冷却水进回水门以及抗燃油进回油门;
(2)揭开水室端盖,用水冲刷水室内污泥,并用长毛刷逐根清理铜管,将铜管内泥垢冲洗干净;
(3)用已配好的清洗液冲洗冷油器油侧,油垢清理干净后,用水冲净清洗液,必要时将冷油器彻底解体,将冷油器芯子吊出清洗。
(4)将冷油器组装好后,在进出口油管上加堵板,然后接上水压泵打压至0.5Mpa,保持5min,检查铜管本身,胀口及结合面有无泄漏,胀口渗漏时可进行补胀,补胀不行可更换铜管,如果有个别铜管泄漏时可采取两头加堵的办法,但各通路能加堵的铜管数目应不超过该通路油管总数的10%,超过此数时应更换铜管。
2.2.3.2.2质量标准
(1)冷油器油、水侧应洁净,无油污、污泥和水垢等;
(2)铜管表面光滑、无压痕、碰撞和脱锌,无凹凸等严重缺陷,水侧无严重锈蚀现象,胀口处无损伤;
(3)水室进出口隔板密封严密,水室与油室接触密封严密,不发生水侧和油侧内漏,水压试验标准0.5Mpa,5分钟铜管及胀口无渗漏;
(4)外壳内及法兰盘清理干净,垫片配用合适;
(5)铜管堵管根数不超过铜管总数的10%,并考虑换热面积来确定更换芯子铜管数目。2.2.4 抗燃油蓄能器
2.2.4.1蓄能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为防止高压安全油的波动,特别是在危急遮断器喷油试验时,为防止隔离阀动作引起高压安全油压的瞬间跌落,在高压安全油路上还配有蓄能器。
高压蓄能器均为丁基橡胶皮囊式,共6只,2只安装在油箱上,另外4只两两一组分布在高调门两侧,预充氮压力为9.4-9.8 MPa。高压蓄能器组件通过集成块与系统连接,集成块包括隔离阀、排放阀以及压力表等,压力表指示的是油压不是气压。它用来补充系统瞬间增加的耗油及减小系统油压脉动。关闭截止阀可以将相应的蓄能器与母管隔开,因此蓄能器可以在线修理。低压蓄能器装在高压主汽阀,高压调节阀,中压主汽阀油动机上缸的油管路上,共8只,主要是在跳机的过程中起对EH油的回流一定的缓冲作用。2.2.4.2高压蓄能器的充氮
l)准备约8瓶储有12MPa氮气的氮气瓶和充气工具。
2)关闭蓄能器进油截止阀,打开回油截止阀。(如系统压力为零日时,可省略这一步)。3)拧下蓄能器的进气盖,装上充气工具。4)用充气工具测一下蓄能器的气压。
0)把充气工具的进气接头和氮气瓶连接,注意各连接处要可靠,如果氮气瓶的螺纹烂牙,就要重新调换气瓶。
6)慢慢打开气瓶截止阀,如有漏气声立即关闭气阀,检查漏气。
7)当氮气瓶内的氮气压力与蓄能器气压一致,且低于整定值9.6±0.2 MPa时,则调换1瓶气压在12.0±0.2MPa以上的气瓶,再对蓄能器充氮。
8)高压蓄能器内的气压充到9.4-9.8 MPa时关闭气瓶截止阀,让蓄能器内的气压稳定一分钟左右,再测一下蓄能器内的气压,如低于整定值,则需再充气,直到蓄能器内的压力稳定在整定值为止。
9)检查气瓶出口截止阀是否关紧,打开充气工具的放气阀。1O)分别把接头从氮气瓶和蓄能器上拆下,给蓄能器盖上进气盖。
11)充下一个蓄能器日时,应依次先把压力低的氮器瓶给蓄能器充气,以节省用气。12)每个星期测1次蓄能器的氮气压力,也可跟据实际情况决定测压力的间隔时问。六只高雁蓄能器的整定值是9.6±0.2MPa。2.2.4.3低压蓄能器的充氮
1)将充高压蓄能器余下的低压氮气瓶用来冲低压蓄能器 2)关闭需要充氮的油动机的进油截止阀
3)其它操作步骤与充高压蓄能器相同,充氮压力为0.35-0.4MPa。
4)每个星期测一次蓄能器的氮气压力,也可跟据实际情况决定检查的间隔时问。2.2.5抗燃油再生泵(输油泵)
主要参数:
型式:齿轮泵 流量:40 L/min 压力:1MPa 2.2.6 燃油加热油泵(循环泵)
主要参数:
型式:齿轮泵 流量:40 L/min 压力:1MPa 2.2.7 抗燃油再生循环及过滤装置 抗燃油再生装置由硅藻土过滤器和精密过滤器组成,每个过滤器上装有一个压力表和压差发讯器。压力表指示装置的工作压力,当压差发讯器动作时,表示滤芯需要更换了。
硅藻土滤油器以及精密滤油器均为可调换式滤芯,关闭相应的阀门,打开滤油器盖即可调换滤芯。
油再生装置是保证液压系统油质合格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当油液的清洁度、含水量和酸值不符合要求时,启用液压油再生装置,可改善油质。2.2.8 经常性检修 l)过滤器
EH油泵出口高压过滤器的更换原则为累计工作3个月更换一次,执行机构进油高压过滤器每年更换一次。
再生装置的树脂滤芯应在再生装置油温高于45C时,筒内压差超过0.24Mpa时更换,精密滤器简内压差超过0.24M pa时更换。另外在再生装置投运48小时后,抗燃油的酸值(大于0.25不下降则应更换,一般每年更换一次。
供油装置回油过滤器的更换原则是当油温为40C时压力表式发讯器报警或指针进入表盘红色区需更换,每年更换一次。2)EH冷油器
冷油器没有冷却效果时则需更换。3)EH油泵进口过滤器
油泵进口过滤器每年更换一次。4)橡胶件(O型圈、薄膜阀膜片)
更换一次或根据具体情况来定。0型圈的更换原则为:只要密封处被打开,不论“0”型圈好坏,均需更换一支新的“O”型圈。5)EH供油装置的溢流阀、单向阀
更换一次或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0
0
第三节 执行机构部分
2.3.1 高压主汽门 2.3.1.1 油动机
高压主汽阀油动机是连续控制的伺服型执行机构,可以将高压主汽阀控制在任一位置上,按照控制要求调节进汽量以适应汽轮机运行的需要。
DEH控制信号驱动电液伺服阀使主阀芯移动,控制伺服阀通道,使高压抗燃油进入油动机油缸工作腔,使油动机活塞移动,带动高压主汽阀使之开启,或者是使压力油自油缸工作腔泄出,依靠弹簧力使活塞反向移动,关闭高压主汽阀。当油动机活塞移动时,同时带动二个线性位移传感器(LVDT),将油动机活塞的位移转换成电气信号,作为负反镄信号与前面计算机处理后送来的信号相加,由于两者极性相反,实际上是相减,只有在原输入信号与反馈信号相加后,使输入伺服放大器的信号为零时,伺服阀的主阀回到中间位置,不再有高压油通向油动机油缸工作腔,此时高压主汽阀便停止移动,停留在一个新的工作位臀。
在该油动机上装有一个插装式卸荷阀。当发生故障需紧急停机时,危急遮断系统动作时,使危急遮断(AST)母管油卸去,插装式卸荷阀快速打开,迅速卸去油动机油缸工作腔的压力油,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迅速关闭各高压主汽阀。2.3.1.2 阀体
主汽阀具有“双重蝶阀”而且在水平位置操作。主汽阀体和蒸汽室为一体。油动机安装在弹簧支架上,并且通过连杆及杠杆与主汽阀杆相连接。2.3.1.3 检修工艺 1分解
1)拆除高压主汽门上部盖的保温层,拆除热工接线。2)分解油动机EH油供油管与回油管。3)测量阀门全行程。4)分解门杆漏汽管。
5)用加热棒热松阀门与蒸汽室结合面螺栓。6)整体吊出阀门与油动机。7)蒸汽室口加盖板、漏汽管加堵板。
8)取出自动关闭器杠杆与油动机轴及阀杆之间的销子。
9)分解杠杆支架固定螺栓,打出阀杆与杠杆连接销的销子,打出连接销,吊出支架。10)从阀头端整体抽出阀芯。
11)用专用工具旋出衬套,取出阀杆和预启阀。2检查
1)用砂布,清扫所有部件及阀体配合面,用刚丝刷清扫所有螺纹表面,清扫阀盖结合面。2)探伤检查阀盖结合面螺栓,并测量其硬度值。3)红丹粉检查主阀瓣及其阀座的接触情况。4)着色检查阀杆、阀瓣、阀座的裂纹情况。5)测量阀杆弯曲。
6)测量阀杆与阀套之间的配合间隙。7)清扫、检查、修理各个漏汽管接头、螺栓。8)检查阀杆、阀套的磨损情况。9)检查阀座的固定情况。10)检查滤网的冲刷、损坏情况。3组装 1)密封件、阀盖结合面、阀杆、阀套表面涂抹二硫化钼粉,结合面螺栓涂抹高温螺栓防烧剂。
2)按分解相反的顺序进行组装。3)组装后测量阀杆全行程。4质量标准
1)外观检查阀体及部件有无裂纹、沙眼等铸造缺陷和加工缺陷。2)阀盖结合面光洁、无污痕、红丹粉检查严密性。3)阀盖结合面螺栓硬度检查合格。
4)阀座、阀杆、阀瓣着色检查无裂纹,阀瓣、阀座密封面光洁、无拉痕、麻点、红丹粉检查连续呈线形接触。
5)滤网无损坏、裂纹、网孔内无杂物堵塞。6)阀杆、阀套无严重磨损、表面光洁。7)组装后、阀杆无卡涩现象。8)阀杆弯曲不大于0.05mm。
9)预启阀行程S1=16.7±0.13mm,总行程S=100±2.5mm。
第三篇:水利水电工程规范规程清单(2018最新版)
水利水电工程标准精选(最新)
G1499.1《热轧光园钢筋》GB1499.1-2008 G1499.2《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G2938《低热微膨胀水泥》GB2938-2008
G3408.1《大坝监测仪器 应变计 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应变计》GB/T 3408.1-2008 G3408.2《大坝监测仪器 应变计 第2部分:振弦式应变计》GB/T 3408.2-2008 G3409.1《大坝监测仪器 钢筋计 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钢筋计》GB/T 3409.1-2008 G3410.1《大坝监测仪器 测缝计 第1部分:差动电阻式测缝计》GB/T 3410.1-2008 G3410.2《大坝监测仪器 测缝计 第2部分:振弦式测缝计》GB/T 3410.2-2008 G3411.1《大坝监测仪器 孔隙水压力计 第1部分:振弦式孔隙水压力计》GB/T 3411.1-2009 G3412.1《大坝监测仪器 检测仪第1部分:振弦式仪器检测仪》GB/T3412.1-2009 G3413《大坝监测仪器 埋入式铜电阻温度计》GB/T 3413-2008
G522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T 5223-2014 G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14
G10597《卷扬式启闭机》GB/T 10597-2011 G11828.1《水位测量仪器:浮子式水位计》GB/T11828.1-2002 G11828.2《水位测量仪器:压力式水位计》GB/T11828.2-2005 G11828.3《水位测量仪器 第3部分:地下水位计》GB/T 11828.3-2012 G11828.4《水位测量仪器 第4部分:超声波水位计》GB/T 11828.4-2011 G11828.5《水位测量仪器 第5 部分:电子水尺》GB/T 11828.5-2011 G11828.6《水位测量仪器 遥测水位计》GB/T 11828.6-2008 G11826《转子式流速仪》GB/T 11826-2002 G11826.2《流速流量仪器 第2部分:声学流速仪》GB/T 11826.2-2012 G1289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G1289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0待确认
G14173《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GB/T 14173-2008 G14627《液压式启闭机》GB/T 14627-2011 G15659《水电新农村电气化验收规程》GB/T 15659-2014 G1577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 15772-2008 G1577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GB/T 15773-2008 G1577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 15774-2008 G16453.1《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坡耕地治理技术》GB/T 16453.1-2008 G16453.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荒地治理技术》GB/T 16453.2-2008 G16453.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沟壑治理技术》GB/T 16453.3-2008 G16453.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小型蓄排引水工程》GB/T 16453.4-2008 G16453.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风沙治理技术》GB/T 16453.5-2008 G16453.6《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 崩岗治理技术》GB/T 16453.6-2008 G17638《土工合成材料短纤针刺非织造土工布》GB/T17638-2017 G20290《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50290-2014 G21031《节水灌溉设备现场验收规程》GB/T 21031-2007 G21075《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GB 21075-2007 G21303《灌溉渠道系统量水规范》GB/T 21303-2007 G21440.1《大坝监测仪器 沉降仪 第1部分:水管式沉降仪》GB/T 21440.1-2008 G21440.2《大坝监测仪器 沉降仪 第2部分:电磁式沉降仪》GB/T 21440.2-2008 G21440.3《大坝监测仪器 沉降仪 第3部分:液压式沉降仪》GB/T 21440.3-2008 G22385《大坝安全监测系统验收规范》GB/T 22385-2008 G22482《水文情报预报规范》GB/T 22482-2008 G22490《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GB/T 22490-2008 G23598《水资源公报编制规程》GB/T 23598-2009 G23872.1《岩土工程仪器 土压力计 第1部分:振弦式土压力计》GB/T 23872.1-2009 G25173《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GB/T 25173-2010 G27991《河流泥沙测验及颗粒分析仪器基本技术条件》GB/T 27991-2011 G27992.1《水深测量仪器 第1部分:水文测杆》GB/T 27992.1-2011 G27993《水位测量仪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27993-2011 G28418《土壤水分(墒情)监测仪器基本技术条件》GB/T 28418-2012 G28714《取水计量技术导则》GB/T 28714-2012 G29404《灌溉用水定额编制导则》GB/T 29404-2012
G30949《节水灌溉项目后评价规范》GB/T 30949-2014 G31077《水库地震监测技术要求》GB/T 31077-2014
G50085《喷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085-2007 G50086《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15 G5010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代替GBJ107-87 G50138《水位观测标准》GB/T 50138-2010
G5014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G5016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G50181《蓄滞洪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GB50181-1993 G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2014 G50199《水利水电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 50199-2013 G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G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G50207《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G5020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 G50210《建筑装饰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18 G50265《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
G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G50286《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 50286-2013 G50485《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85-2009 G50501《水利水电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1-2007 G50587《水库调度设计规范》GB/T 50587-2010 G50599《灌区改造技术规范》GB 50599-2010 G50600《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GB/T 50600-2010 G50649《水利水电工程节能设计规范》GB/T 50649-2011 G50706《水利水电工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设计规范》GB 50706-2011 G50755《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 G50766《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GB 50766-2012 G50927《大中型水电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T 50927-2013 G5101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 51018-2014 G51033《水利泵站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51033-2014 GB672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
GB9705《文件档案案卷格式》(GB/T9705-2008)
由GB175代替GB1344、GB12958 SL13《灌溉试验规范》SL 13-2004 SL15《水利水电专用混凝土泵技术条件》SL 15-2011 SL16《小水电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程》SL 16-2010 SL17《疏浚与吹填工程技术规范》SL 17-2014 SL18《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 18-2004 SL19《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 19-2008 SL23《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2006 SL27《水闸施工规范》SL 27-2014 SL25《砌石坝设计规范》SL 25-2006 SL31《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 31-2003 SL32《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SL 32-2014 SL35《水工金属结构焊工考试规则》SL 35-2011 SL41《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SL 41-2011 SL4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 44-2006 SL46《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 46-1994
SL47《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 47-1994 SL49《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SL 49-2015 SL5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 52-2015类似SL197 SJ56《农村水利技术术语》SL 56-2005 SL57《平面链轮闸门技术条件》SL/T 57-1993 SL58《水文测量规范》SL 58-2014 SL62《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 62-2014 SL74《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74-2013 SL75《水闸技术管理规程》SL 75-2014 SL77《小型水力发电站水文计算规范》SL 77-2013 SL101《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SL 101-2014 SL104《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2015 SL105《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T 105-2007 SL110《切土环刀校验方法》SL 110-2014 SL113《光电式液塑限测定仪校验方法》SL 113-2014 SL114《固结仪校验方法》SL 114-2014 SL115《渗透仪校验方法》SL 115-2014 SL117《应变控制式无侧限压缩仪校验方法》SL 117-2014 SL118《应变控制式三轴仪校验方法》SL 118-2014 SL120《岩石声波参数测试仪校验方法》SL 120-2012 SL126《砂石料试验筛检验方法》SL 126-2011 SL138《水工混凝土标准养护室检验方法》SL 138-2011 SL155《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SL 155-2012 SL159《阀门水力模型试验规程》SL 159-2012 SL166《水利水电工程坑探规程》SL 166-2010 SL168《小型水电站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168-2012 SL172《小型水电站施工技术规范》SL 172-2012 SL174《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 174-2014 SL176《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 176-2007 SL188《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 188-2005 SL189《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方设计规范》SL 189-2013中水北方 SL190《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T 190-2007 SL197《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 197-2013 SL210《土石坝养护修理规程》SL 210-2015 SL211《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 211-2006 SL212《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SL 212-2012 SL214《水闸安全评价导则》SL 214-2015 SL221《中小河流水能开发规划导则》SL 221-2009 SL223《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 223-2008 SL225《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 225-1998 SL228《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SL 228-2013 SL230《混凝土坝养护修理规程》SL 230-2015 SL235《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SL/T 235-2012 SL237《土工试验规程》SL 237-1999 SL239《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 239-1999 SL245水利水电工程地质观测规程》《SL 245-2013 SL248《水工钢闸门系列标准--充水阀》SL/T 248-1999 SL251《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 251-2015 SL252《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 SL258《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 258-2017 SL260《堤防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T 260-2014 SL264《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 264-2001 SL266《水电站厂房设计规范》(SL266-2014)SL267《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 267-2001 SL269《水利水电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SL269-2001)SL274《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 274-2001 SL275《核子水分-密度仪现场测试规程》SL 275-2001 SL278《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 278-2002 SL279《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SL/T279-2016 SL280《卷管牵引绞盘式喷灌机使用技术规范》SL 280-2003 SL281《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SL281-2003)SL285《水利水电工程进水口设计规范》SL 285-2003 SL288《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 288-2014 SL289《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 289-2003 SL290《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设计规范》SL 290-2009 SL291《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 291-2003 SL292《水利系统通信业务导则》SL 292-2004 SL294《农村水电站开发规划选点导则》SL 294-2003 SL295《滚移式喷灌机使用技术规范》SL 295-2004 SL298《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SL 298-2004 SL299《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 299-2004 SL302《水坠坝技术规范》SL 302-2004 SL30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303-2017 SL305《水利系统无线电技术管理规范》SL 305-2004 SL309《水利质量检测机构计量认证评审准则》SL 309-2013 SL312《水土保持工程运行技术管理规程》SL 312-2005 SL31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质勘察规程》SL 313-2004 SL314《碾压混凝土坝设计规范》SL 314-2018 SL315《农村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规程》SL 315-2005 SL316《泵站安全鉴定规程》SL 316-2015 SL317《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SL 317-2015 SL318《水利血防技术导则(试行)》SL/Z 318-2011 SL319《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SL 319-2018 SL320《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 320-2005 SL326《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 326-2005 SL328《水电工程水利设计工作量计算定额》SL 328-2005 SL333《水利立法技术规范》SL 333-2005 SL341《水土保持信息管理技术规程》SL 341-2006 SL344《水利水电工程电缆设计规范》SL 344-2006 SL345《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 345-2007 SL346《水利信息系统项目建议书编制规定》SL 346-2006 SL352《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 352-2006 SL356《小型水电站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SL 356-2006 SL357《农村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SL 357-2006 SL358《农村水电站施工环境保护导则》SL 358-2006 SL359《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概估算编制规程》SL 359-2006 SL360《地下水监测站建设技术规范》SL 360-2006 SL361《大坝观测仪器 位移计》SL 361-2006 SL362《大坝观测仪器 测斜仪》SL 362-2006 SL363《大坝观测仪器 锚杆测力计》SL 363-2006 SL365《水资源水量监测技术导则》SL 365-2007 SL370《土工试验仪器 环刀》SL 370-2006
SL371《农田水利示范园区建设标准》SL 37l-2006 SL373《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 373-2007 SL376《水利信息化常用术语》SL/Z 376-2007 SL377《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技术规范》SL 377-2007 SL378《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 378-2007 SL379《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 379-2007 SL381《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 381-2007 SL382《水利水电工程清污机型式基本参数技术条件》SL 382-2007 SL386《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SL 386-2007 SL38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技术规程》SL 387-2007 SL396《水利水电工程水质分析规程》SL 396-2011 SL39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SL 398-2007 SL399《水利水电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L 399-2007 SL400《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SL 400-2017 SL40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SL 401-2007 SL432《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 432-2008 SL436《堤防隐患探测规程》SL 436-2008 SL438《水利水电工程二次接线设计规范》SL 438-2008 SL439《水利系统通信工程验收规程》SL 439-2009 SL454《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SL 454-2010 SL455《水利水电工程继电保护设计规范》SL 455-2010 SL456《水利水电工程电气测量设计规范》SL 456-2010 SL472《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规范》SL 472-2010 SL48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选择设计导则》SL 484-2010 SL485《水利水电工程厂(站)用电系统设计规范》SL 485-2010 SL486《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486-2011 SL487《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规范》SL 487-2010 SL489《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规程》SL 489-2010 SL490《水利水电工程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L 490-2010 SL491《螺杆式启闭机系列参数》SL 491-2010 SL492《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L 492-2011 SL498《锥形阀参数、型式与技术条件》SL 498-2010 SL499《钻孔应变法则量残余应力的标准测试方法》SL 499-2010 SL501《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SL 501-2010 SL507《卷扬式启闭机系列参数》SL 507-2010 SL508《液压式启闭机系列参数》SL 508-2010 SL510《灌排泵站机电设备报废标准》SL 510-2011 SL511《水利水电工程机电设计技术规范》SL 511-2011 SL512《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预冷系统设计规范》SL 512-2011 SL514《水工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SL 514-2013 SL535《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压缩空气及供水供电系统设计规范》SL 535-2011 SL539《水工建筑物抗震试验规范》SL 539-2011 SL541《水利水电建设用混凝土搅拌机》SL 541-2011 SL544《水利工程设备制造监理技术导则》SL 544-2011 SL545《铸铁闸门技术条件》SL 545-2011 SL548《泵站现场测试与安全检测规程》SL 548-2012 SL551《土石坝安全检测技术规范》SL 551-2012 SL554《橡胶坝坝袋》SL 554-2011
SL557《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规程》SL 557-2012 SL564《土坝灌浆技术规范》SL 564-2014 SL565《水工金属结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磁弹法》SL 565-2012 SL575《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程》SL 575-2012 SL576《水工金属结构铸锻件通用技术条件》SL 576-2012 SL578《湿磨细水泥浆材试验及应用技术规程》SL 578-2012 SL579《洪涝灾情评估标准》SL 579-2012
SL580《水工金属结构三维坐标测量技术规程》SL580-2012
SL581《水工金属结构T形接头角焊缝和组合焊缝超声检测方法和质量分级》SL 581-2012
SL582《水工金属结构制造安装质量检验通则》SL 582-2012 SL584《潜水泵站技术规范》SL 584-2012 SL585《水利水电工程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导则》SL 585-2012 SL587《水利水电工程接地设计规范》SL 587-2012 SL592《水土保持遥感监测技术规范》SL 592-2012 SL599《衬砌与防渗渠道工程技术管理规程》SL 599-2013 SL601《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01-2013 SL622《水文缆道设计规范》SL 622-2014 SL631《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 631-2012 SL63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SL 632-2012 SL633《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SL 633-2012 SL634《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SL 634-2012 SL635《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SL 635-2012 SL636《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SL 636-2012 SL637《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安装工程》SL 637-2012 SL638《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发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SL 638-2013 SL639《水利水电工程单元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升压变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SL 639-2013 SL641《水利水电工程照明系统设计规范》SL 641-2014 SL642《水利水电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642-2013 SL64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进度设计规范》SL 643-2013 SL644《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库底清理设计规范》SL 644-2014 SL645《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规范》SL 645-2013 SL648《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 648-2013 SL649《水文设施工程施工规程》SL 649-2014 SL650《水文设施工程验收规程》SL 650-2014 SL670《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技术鉴定导则》SL 670-2015 SL677《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L 677-2014 SL679《堤防工程安全评价导则》SL/Z 679-2015 SL69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导则》SL/Z 690-2013 SL702《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道技术规范》SL 702-2015 SL703《灌溉与排水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程》SL 703-2015 SL704《水闸与泵站工程地质勘察规范》SL 704-2015 SL705《水利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导则》SL/Z 705-2015 SL713《水工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技术规程》SL713-2015 SL714《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SL 714-2015 SL718《水土流失危险程度分级标准》SL 718-2015 SL722《水工金属闸门及启闭机运行安全规程》SL 722-2015 SL757《水工混凝土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757-2017)SL765《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安全设施验收导则》(SL765-2018)《DL/T 269-2012 钢弦式锚索测力计》
DL270《DL/T 270-2012 钢弦式位移计》
DL507《DL/T 507-2014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
DL827《DL/T 827-2014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
DL835《DL/T 835-2003 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河海大学 DL947《DL/T 947-2005 土石坝监测仪器系列型谱》 DL948《DL/T 948-2005 混凝土坝监测仪器系列型谱》
DL990《DL/T 990-2005 双吊点弧形闸门后拉式液压启闭机(液压缸)系列参数》 DL1014《DL/T 1014-2006 水情自动测报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DL1043《DL/T1043-2007 钢弦式测缝计》 DL1044《DL/T1044-2007 钢弦式应变计》
DL1045《DL/T1045-2007 钢弦式孔隙水压力计》 DL1046《DL/T1046-2007 引张线式水平位移计》 DL1047《DL/T1047-2007 水管式沉降仪》
DL1061《DL/T1061-2007 光电式(CCD)垂线坐标仪》 DL1062《DL/T1062-2007 光电式(CCD)引张线仪》 DL1063《DL/T1063-2007 差动电阻式位移计》 DL1064《DL/T1064-2007 差动电阻式锚索测力计》 DL1065《DL/T1065-2007 差动电阻式锚杆应力计》 DL1086《DL/T 1086-2008 光电式(CCD)静力水准仪》 DL1133《DL/T 1133-2009 钢弦式仪器测量仪表》
DL1134《DL/T 1134-2009 大坝安全监测数据自动采集装置》 DL1135《DL/T 1135-2009 电位器式位移计》 DL1136《DL/T 1136-2009 钢弦式钢筋应力计》 DL1137《DL/T 1137-2009 钢弦式土压力计》
DL5006《DL/T5006-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体观测规程》 DL5010《DL/T 5010-2005 水电水利工程物探规程》 DL5013《DL/T 5013-2005 水电水利工程钻探规程》
DL5015《DL/T5015-1996 水利水电工程动能设计规范》 已作废NB/T35061 DL5016《DL/T 5016-2011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设计规范》
DL5017《DL/T5017-2007 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DL5018《DL/T 5018-2015 水电水利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DL5019《DL/T 5019-1994 水电水利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已作废NB/T35051
DL5020《DL/T5020-2007 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5039《DL/T5039-1995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 DL5055《DL/T5055-2007 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 DL5056《DL/T 5056-2007 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DL5057《DL/T 5057-2009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DL5064《DL/T5064-2007 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规划设计规范》 DL5073《DL 5073-2000 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DL5079《DL/T 5079-2007 水电站引水渠道及前池设计规范》 DL5083《DL/T 5083-2010 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 DL5085《DL/T5085-1999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DL5086《DL/T5086-1999 水力水电工程混凝土生产系统设计导则》
DL5087《DL/T5087-1999 水利水电工程围堰设计导则》
DL5088《DL/T5088-1999 水利水电工程量计算规程》
DL5089《DL/T5089-1999 水利水电工程泥沙设计规范》
DL5090《DL/T5090-1999 水力发电厂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导则》 DL5091《DL/T5091-1999 水力发电厂接地设计导则及条文说明》 DL5098《DL/T5098-1999 水电水力工程沙石加工系统设计导则》 DL5099《DL/T5099-2011 水工建筑物地下工程开挖施工技术规范》 DL5100《DL/T5100-2014 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
DL5105《DL/T5105-1999 水电工程水利计算规范》
DL5107《DL/T5107-1999 水电水利工程沉沙池设计规范》 DL5108《DL/T5108-1999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DL5109《DL/T5109-1999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地质规程》 DL5110《DL/T5110-2013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 DL5111《DL/T5111-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监理规范》 DL5112《DL/T 5112-2009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DL5113.1《DL/T 5113.1-2005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土建工程》
DL5113.3《DL/T 5113.3-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
DL5113.4《DL/T 5113.4-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水力机械辅助设备安装工程》
DL5113.5《DL/T 5113.5-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发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DL5113.6《DL/T 5113.6-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升压变电电气设备安装工程》
DL5113.7《DL/T 5113.7-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碾压式土石坝工程》
DL5113.8《DL/T 5113.8-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 第8部分:水工碾压混凝土工程》 DL5113.10《DL/T 5113.10-2012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沥青混凝土工程》 DL5113.11《DL/T 5113.11-2005 水电水利基本建设工程 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
DL5114《DL/T5114-2000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导则》 DL5115《DL/T 5115-2008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技术规范》
DL5116《DL/T5116-2000 水电水利工程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DL5117《DL/T5117-2000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试验规程》 DL5123《DL/T5123-2000 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DL5124《DL/T5124-2001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压缩空气,供水.供电系统设计导则》 DL5125《DL/T 5125-2009 水电水利岩土工程施工及岩体测试造孔规程》 DL5126《DL/T5126-2001 聚合物改性水泥砂浆试验规程》 DL5127《DL/T5127-2001 水利发电工程CAD制图技术规定》 DL5128《DL/T5128-2009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规范》 DL5129《DL/T 5129-201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
DL5133《DL/T5133-2001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机械选择导则》 DL5134《DL/T5134-2001 水电水利工程交通设计导则》 DL5135《DL/T 5135-2013 水电水利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范》 DL5140《DL/T5140-2001 水力发电厂照明设计规范》 DL5141《DL/T5141-2001 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DL5144《DL/T5144-2015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5148《DL/T5148-2012 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 DL5150《DL/T5150-2001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范》
DL5151《DL/T5151-2014 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 DL5152《DL/T5152-2001 水工混凝土水质分析试验规程》
DL5162《DL/T5162-200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 DL5165《DL/T5165-2002 水力发电厂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程》 DL5166《DL/T5166-2002 溢洪道设计规范》
DL5167《DL/T5167-2002 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 DL5169《DL/T5169-2013 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 DL5170《DL/T5170-2002 变电所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 DL5171《DL/T5171-2002 电力水文地质钻探技术规程》
DL5172《DL/T 5172-2003 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编制规范》 DL5173《DL/T 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L5176《DL/T 5176-2003 水电工程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 DL5178《DL/T 5178-200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DL5179《DL/T 5179-2003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预热系统设计导则》 DL5180《DL 5180-2003 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 DL5181《DL/T 5181-2003 水电水利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 DL5185《DL/T5185-2004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测绘规程》 DL5186《DL/T5186-2004 水力发电厂机电设计规范》
DL5192《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 DL5193《DL/T5193-2004 环氧树脂砂浆技术规程》
DL5194《DL/T5194-2004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勘察水质分析规程》 DL5195《DL/T5195-2004 水工隧洞设计规范》
DL5198《DL/T 5198-2013 水电水利工程岩壁梁施工规程》
DL5199《DL/T 5199-2004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 DL5200《DL/T 5200-2004 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
DL5201《DL/T 5201-2004 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DL5207《DL/T 5207-2005 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 DL5206《DL/T 5206-2005 水电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DL5207《DL/T 5207-2005 水工建筑物抗冲磨防空蚀混凝土技术规范》 DL5208《DL/T 5208-2005 抽水蓄能电站设计导则》
DL5209《DL/T 5209-2005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 DL5211《DL/T 5211-2005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技术规范》 DL5212《DL/T 5212-2005 水电工程招标设计报告编制规程》 DL5213《DL/T 5213-2005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
DL5214《DL/T 5214-2005 水电水利工程振冲法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DL5215《DL/T 5215-2005 水工建筑物止水带技术规范》 DL5229《DL/T 5229-2005 电力工程竣工图文件编制规定》 DL5238《DL/T 5238-2010 土坝灌浆技术规范》
DL5243《DL/T 5243-2010 水电水利工程场内施工道路技术规范》
DL5255《DL/T 5255-2010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施工技术规范》 DL5256《DL/T 5256-2010 土石坝安全监测资料整编规程》
DL5258《DL/T 5258-2010 土石坝浇筑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 DL5259《DL/T 5259-2010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DL5260《DL/T 5260-2010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技术规程》
DL5265《DL/T 5265-2011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搅拌楼安全操作规程》 DL5267《DL/T 5267-2012 水电水利工程覆盖层灌浆技术规》
DL5268《DL/T 5268-2012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翻模固坡施工技术规程》 DL5269《DL/T 5269-2012 水电水利工程砾石土心墙堆石坝施工规范》 DL5271《DL/T 5271-2012 水电水利工程砂石加工系统施工技术规程》
DL5272《DL/T 5272-2012 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实用化要求及验收规程》 DL5274《DL/T 5274-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辨识及评价导则》 DL5296《DL/T 5296-2013 水工混凝土掺用氧化镁技术规范》 DL5297《DL/T 5297-2013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技术规范》 DL5298《DL/T 5298-2013 水工混凝土抑制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 DL5299《DL/T 5299-2013 大坝混凝土声波检测技术规程》 DL5303《DL/T 5303-2013 水工塑性混凝土试验规程》
DL5304《DL/T 5304-2013 水工混凝土掺用石灰石粉技术规范》 DL5306《DL/T 5306-2013 水电水利工程清水混凝土施工规范》 DL5308《DL/T 5308-2013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DL5309《DL/T 5309-2013 水电水利工程水下混凝土施工规范》
DL5310《DL/T 5310-2013 沥青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及库盆施工规范》 DL5315《DL/T 5315-2014 水工混凝土建筑物修补加固技术规程》
DL5316《DL/T 5316-2014 水电水利工程软土地基施工监测技术规范》 DL5317《DL/T 5317-2014 水电水利工程聚脲涂层施工技术规程》 DL5330《DL/T 5330-2015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DL5331《DL/T 5331-2005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 DL5332《DL/T 5332-2005 水工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
DL5333《DL/T 5333-2005 水电水利工程爆破安全监测规程》 DL5334《DL 5334-2006 电力工程勘测安全技术规程》
DL5335《DL/T 5335-2006 水电水利工程区域构造稳定性勘察技术规程》 DL5336《DL/T 5336-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库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 DL5337《DL/T 5337-2006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 DL5338《DL/T 5338-2006 水电水利工程喀斯特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 DL5346《DL/T 5346-2006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
DL5345《DL/T 5345-2006 梯级水电厂集中监控工程设计规范》 DL5346《DL/T 5346-2006 混凝土拱坝设计规范》
DL5347《DL/T 5347-2006 水电水利工程基础制图标准》 DL5348《DL/T 5348-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工建筑制图标准》 DL5349《DL/T 5349-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力机械制图标准》 DL5350《DL/T 5350-2006 水电水利工程电气制图标准》 DL5351《DL/T 5351-2006 水电水利工程地质制图标准》 DL5353《DL/T 5353-2006 水电水利工程边坡设计规范》 DL5354《DL/T5354-2006 水电水利工程钻孔土工试验规程》 DL5355《DL/T5355-2006 水电水利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DL5356《DL/T5356-2006 水电水利工程粗粒土试验规程》
DL5357《DL/T5357-2006 水电水利工程岩土化学分析试验规程》
DL5358《DL/T5358-2006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设备防腐蚀技术规程》 DL5359《DL/T5359-2006 水电水利工程水流空化模型试验规程》 DL5360《DL/T5360-2006 水电水利工程溃坝洪水模拟技术规程》 DL5361《DL/T5361-2006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导截流模型试验规程》 DL5362《DL/T5362-2006 水工沥青混凝土试验规程》
DL5363《DL/T5363-2006 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 DL5367《DL/T5367-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体应力测试规程》 DL5368《DL/T5368-2007 水电水利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DL5370《DL/T5370-200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通用安全技术规程》 DL5371《DL/T5371-2007 水电水利工程土建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DL5372《DL/T5372-2007 水电水利工程金属结构与机电设备安装安全技术规程》 DL5373《DL/T5373-200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DL5278《DL 5278-2012 水电水利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 DL5279《DL 5279-2012 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 DL5385《DL/T5385-2007 大坝安全监测系统施工监理规范》
DL5386《DL/T5386-2007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预冷系统设计导则》 DL5387《DL/T5387-2007 水工混凝土掺用磷渣粉技术规范》 DL5388《DL/T5388-2007 水电水利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DL5389《DL/T5389-2007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DL5395《DL/T 5395-2007 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
DL5396《DL/T 5396-2007 水力发电厂高压电气设备选择及布置设计规范》 DL5397《DL/T 5397-2007 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DL5398《DL/T 5398-2007 水电站进水口设计规范》
DL5399《DL/T 5399-2007 水电水利工程垂直升船机设计导则》 DL5400《DL/T 5400-2007 水工建筑物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 DL5401《DL/T 5401-2007 水力发电厂电气试验设备配置导则》 DL5402《DL/T 5402-2007 水电水利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DL5406《DL/T 5406-2010 水工建筑物化学灌浆施工规范》 DL5407《DL/T 5407-2009 水电水利工程斜井竖井施工规范》 DL5410《DL/T 5410-2009 中小型水力发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DL5411《DL/T 5411-2009 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 DL5412《DL/T 5412-2009 水力发电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DL5413《DL/T 5413-2009 水力发电厂测量装置配置设计规范》
DL5414《DL/T 5414-2009 水电水利工程坝址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
DL5415《DL/T 5415-2009 水电水利工程地下建筑物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程》 DL5416《DL/T 5416-2009 水工建筑物强震动安全监测技术规范》 DL5419《DL/T 5419-2009 水电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 DL5422《DL/T 5422-2009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挤压边墙混凝土试验规程》 DL5424《DL/T 5424-2009 水电水利工程锚杆无损检测规程》 DL5425《DL/T 5425-2009 深层搅拌法技术规范》
DL5431《DL/T 5431-2009 水电水利工程水文计算规范》 DL5432《DL/T 5432-2009 水电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规范》 DL5433《DL/T 5433-2009 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 NB35016《NB/T 35016-2013 土石筑坝材料碾压试验规程》
NB35020《NB/T 35020-2013 水电水利工程液压启闭机设计规范》 NB35023《NB/T 35023-2014 水闸设计规范》
NB35024《NB/T 35024-2014 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 NB35026《NB/T 35026-2014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
NB35027《NB/T 35027-2014 水电工程土工膜防渗技术规范》 NB35028《NB/T 35028-2014 水电工程勘探验收规程》 NB35029《NB/T 35029-2014 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NB35036《NB/T 35036-2014 水电工程固定卷扬式启闭机通用技术条件》 NB35041《NB/T 35041-2014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规范》
NB35045《NB/T 35045-2014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NB35048《NB/T 35048-2015水电工程验收规程》
NB35055《NB/T 35055-2015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 NB35056《NB/T 35056-2015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规范》
NB35062《NB/T 35062-2015碾压式土石坝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第四篇:汽机技术员岗位规范
生产技术部汽机技术员岗位规范 1.岗位职责
1.1在科长、副科长的领导下,负责部门的汽机专业、化水专业、热力专业、设备管理、科技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1.2认真学习贯彻执行国家及上级领导部门关于科技、设备、等方面的法规、文件方针政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1.3贯彻执行有关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根据公司要求编制生产设备的检修计划,审核贯彻相关专业设备的运行规程。建立健全科技、设备管理制度。
1.4建立科技档案,认真组织上报科技计划、科技成果、QC成果报告等。
1.5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及时地建立设备资产台帐、卡片,做到帐、卡、物相符。做好设备的出库、调拨、报废等业务工作。
1.6协助各车间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
1.7进行主要设备维修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审核有关施工规程和安全措施。1.8监督检查主要设备的运行、维护及定期工作的执行情况。1.9参加设备技术状况普查和设备维护评比工作。
1.10参加有关专业新扩建工程或改建工作的设计、审核、验收工作。1.11做好设备大修理计划及设备更新改造计划。1.11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2岗位标准
2.1研究掌握国家关于科技、设备等方面的法规政策,认真贯彻执行上级部门的管理要求,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联系,配合各上级部门的工作。
2.2巡视生产现场,掌握了解设备安全运行情况,重大操作、设备操作、设备消缺及系统运行方式变更等情况。
2.3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汇报运行值长,并协助相关单位予以解决。
2.4工作中要顾全大局,全力协助、支持车间的工作。做到“不推诿、不扯皮、不消极、不怠工”。2.5按期上报各种报表,做到内容齐全、完整、数据准确。
2.6根据考核内容、标准整理好各项考核资料,圆满通过各项考核工作。2.7积极协助基层车间开展QC活动,认真组织各项成果的上报工作。2.8领导安排的工作要求行动迅速、效率高、质量好。3.岗位权限
4.1 有权对各岗位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各项制度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检查、监督、考核。4.2 有权参与调查生产运行中的重大不安全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监督有关单位及时解决。4.3 有权制止一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
4.4 有权对各单位的安全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和行使否决权。4.5 有权调查事故经过,参加事故分析会。
4.6对本专业内生产、技术管理工作有权检查指导、考核。
第五篇:汽机专业工程师岗位规范
汽机专业工程师岗位规范 目的
目的是为了制定生产维修部汽机专业工程师的上岗标准、职责、工作内容与要求、检查与考核等。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汽机专业工程师岗位的工作。3 定义
岗位职责指本专业岗位规定应承担的职能和责任。它是制定规范其他内容的主要依据。4 职责
4.1 在生产维修部主任及专责工程师领导下,负责所管辖设备的维护和检修质量管理工作,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4.2 参与修订检修工艺规程和有关技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设备台帐;负责准备检修记录及验收表格;指导检修人员做好各种技术记录;
4.3 每日巡视现场设备,了解设备健康状况,组织专业检修及抢修工作,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4.4 对检修过程进行全过程的技术管理,检修前提出计划及各项准备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对检修人员予以指导,及时解决有关技术问题,保证符合工艺标准;检查检修工艺、质量,组织好分段验收并做出评价,督促和检查专业的零星验收;
4.5 负责编制年、月、大小修、安措、零星购置、维护、备品配件计划及配件图纸;落实备品配件入库验收,并负责验收主要备品配件;
4.6 参加外委工作和外包工程工期、材料、工时定额、安全措施等的编制和审定;制定设备检修技术措施,配件及施工图纸;组织外包工程的质量验收;拟订规程外的检修质量标准,起草或初审非标准项目技术安全措施,审核有关图纸及技术管理文件,指导检修人员作业; 4.7 负责技术培训工作,开展技术讲课、技术问答、考问讲解、技术考试等。5 程序 5.1 上岗标准
5.1.1 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
5.1.2 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和政策。5.1.3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廉洁奉公。
5.1.4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善于沟通和协作,有事业心、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5.2 文化程度及专业需要
具有电力工程类专业学校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5.3 必备知识
5.3.1 专业技术及基础知识
5.3.1.1 掌握汽轮机及其附属设备的构造、作用和工作原理。
5.3.1.2 掌握汽轮机及其附属设备检修的技术规范、质量标准及验收要求。5.3.1.3 掌握汽轮机及其附属设备的装配图并能绘制较复杂的零件加工图。5.3.1.4 掌握汽轮机检修定额、技术经济分析、检修周期等方面知识。5.3.1.5 掌握机组设备大、小修及维护工作的编制及技术台帐的编制工作。5.3.1.6 掌握大小修总结及总结知识。5.3.1.7 熟悉金属材料的有关知识。
5.3.1.8 熟悉热力学及流体力学等相关的基础知识。5.3.1.9 熟悉汽轮机的启、停过程及注意事项。
5.3.1.10 熟悉机组大、小修后,汽机的各项试验及验收标准。5.3.1.11 熟悉本工种所需钳工操作技能。
5.3.1.12 熟悉ISO9000质量管理系列标准的有关条文。5.3.1.13 熟悉汽轮机发电厂原则性热力系统。
5.3.1.14 了解汽轮机设备检修方面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知识。5.3.2 技术标准规程知识
5.3.2.1 掌握本厂《汽轮机设备检修规程》。
5.3.2.2 熟悉《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生产事故调置规程》、《电网调度管理条例》、《消防管理条例》、《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5.3.2.3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及《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及消防规程中与本专业有关的内容。5.3.3 外语水平
具备一定的相关专业英语知识。5.3.4 计算机水平
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完成生产信息的录入和普通文档的制作,能用CAD绘制图纸和资料。5.3.5 相关知识
5.3.5.1 掌握一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应用知识。5.3.5.2 掌握一定的电厂汽机运行知识、热工DCS知识。5.4 技能素质
5.4.1 能熟练编制汽轮机设备检修施工计划、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5.4.2 熟悉汽轮机及所有附属设备的结构示意图。5.4.3 能独立处理汽轮机设备检修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5.4.4 能指导检修人员进行汽轮机及附属设备检修工作及安全措施的实施。5.4.5 在设备发生较大事故或隐患时能及时提出正确的对策。5.4.6 能正确分析检修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并提出技改方案或革新建议。5.4.7 能够鉴定汽机重大设备缺陷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范措施。5.4.8 组织和指挥有关人员进行汽轮机复杂工作的检修并能熟练讲解复杂的技术问题。5.4.9 能熟练编制本专业有关的规章制度以及《汽轮机检修工艺规程》。
5.4.10 能根据各类设备的检修报告、试验报告、油质化验报告、调试报告等各种报告情况,结合有关标准规定,分析设备健康情况。
5.4.11 熟悉安全防护、触电急救及消防的基本知识。5.5 技能资格
具有电力工程类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6 工作经历
具有从事汽机检修主要岗位5年以上工作经历。5.7 身体条件
身体健康,没有妨碍本岗位工作的疾病。5.8 工作内容与要求
5.8.1 熟悉并掌握有关上级指示、规程、制度及各项规定,编写有关的规程、制度、技术措施。5.8.2 负责月、周检修工作总结及计划的具体编制并上报专责工程师。参加每月及每周汽机专业例会,负责汇报管辖范围内上月度工作完成情况和本月度主要工作,并根据汽机专业工作计划负责开展工作。
5.8.3 负责管辖范围内设备的点检、维护保养和设备缺陷的消除工作。
5.8.3.1 负责编写汽机设备点检、检修和维护的具体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对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进行修订。
5.8.3.2 根据点检管理办法和要求,每天深入现场对设备进行点检、巡视,检查、了解和掌握设备状况并认真做好点检、巡视记录。
5.8.3.3 根据设备缺陷管理制度,每天上班对缺陷情况进行察看,负责具体缺陷的消除工作。在缺陷消除工作中,对维修人员进行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并确认验收。
5.8.3.4 对于影响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大设备缺陷或处理难度较大、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缺陷,应上报汽机专责工程师,并积极参与进行安全、技术分析和处理方案的制定。
5.8.3.5 每周、每月、每季度对本专业设备点检、维护保养工作和设备缺陷处理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报送专业专责。经批准后,按新要求和标准进行设备点检、维护保养工作和设备缺陷处理工作。
5.8.3.6 积极参与设备异常和事故的处理和抢修工作。5.8.4 负责管辖范围内设备管理工作。
5.8.4.1 参加制定和完善汽机设备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标准,并认真贯彻执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时提出关于汽机设备的管理意见和建议,报送给汽机专责。
5.8.4.2 负责编本专业设备备品配件和材料储备定额,并定期提出修改意见报送汽机专责。需加工备品备件时及时提交备品备件图纸及技术要求;
5.8.4.3 对设备更新改造工程提出质量目标、技术要求及进度要求,施工过程中严格质量监督和进度控制,竣工后负责组织质量验收、施工总结及效益分析汇报并将全部资料收集、整理归档。
5.8.5 负责所管辖设备大、小修及重大技术改造等外委工程的监督和管理工作。5.8.5.1 编写所辖设备的检修工艺规程(或质量标准)和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不断完善。
5.8.5.2 根据点检、维护保养和设备缺陷情况定期(每年9月份前)编制所辖设备大、小修、技改工程计划,并上报汽机专责工程师。5.8.5.3 在大、小修、更改计划下发后,认真协助专责工程师做好检修前的各项技术工作,包括所辖设备和系统的项目确定、工程量确定、备品备件及材料准备、工器具的准备、各种技术方案的编写、各种招标工作的技术问题、施工前的技术交底等。
5.8.5.4 设备大、小修、更改工程中对所辖设备的检修进度、质量状况进行认真细致地了解和记录,对施工单位元工进行监督,确保按期完工,质量达到标准;
5.8.5.5 负责设备大、小修或技改工程中《检修质量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设备和系统的验收工作;
5.8.5.6 设备大、小修或技改工作结束后,负责所辖设备和系统的资料收集、编制、整理及归档工作。
5.8.6 负责编制所辖设备技术革新计划,实施管理和定期上报,研究、推广新技术。5.8.7 参加不安全现象的调查研究,提出结论与对策,编制所辖设备反事故措施、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5.8.8 编制所辖设备的技术培训计划,组织员工进行技术学习,进行规程、工艺和技术考核,管理职工技术考核档案。
5.8.9 建立、健全和整理、分析、管理本专业的技术档案、点检、检修与试验记录、技术总结和设备更新改造等技术资料。5.8.10 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6 相关文件
《公司有关员工考评管理制度》 7 其它
7.1本管理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7.2本管理制度解释权属于生产维修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