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动车相撞致人重伤逃逸的定性(本站推荐)

时间:2019-05-14 10:26: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电动车相撞致人重伤逃逸的定性(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电动车相撞致人重伤逃逸的定性(本站推荐)》。

第一篇:关于电动车相撞致人重伤逃逸的定性(本站推荐)

关于电动车相撞致人重伤逃逸的定性

摘要近年来,骑电动自行车被其他机动车辆肇事致死致伤的人数逐年增加,市、县(区)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电动自行车交通肇事案件每年以2%-4%的幅度递增。驾驶电动自行车违反交通规则,引发交通事故,危害公共安全,已经成为除机动车外,另一大安全隐患。驾驶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除了电动自行车和汽车等发生碰撞造成伤亡外,现在电动自行车之间、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之间、电动自行车和行人之间的事故也越来越多。

关键词交通规则 交通事故 公共安全

案情:2010年4月20日6时许,犯罪嫌疑人王应华驾驶电动自行车与孙志珍驾驶的电动三轮车(受害人孙志莲乘坐)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孙志莲受重伤、孙志珍轻微伤,事故发生后,犯罪嫌疑人王应华弃车逃逸。

一、电动车的肇事者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电动自行车是不是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肇事者的行为能否认定为交通肇事罪,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为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

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因此,电动自行车不是机动车。

刑法理论上一般认为,交通肇事犯罪强调的是行为人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危害,其危险性具有足以造成不特定多数人伤亡的现实可能性,因此需要从交通肇事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本质属性这一点来把握。驾驶非机动车辆一般情况下由于其本身性能所限,是不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但也并不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非机动车驾驶人的违章行为危害了交通运输安全,违章肇事,危害交通运输安全,导致法定的危害结果发生的,也应当以交通肇事罪论处。此外,《刑法》也并没有将交通肇事罪的犯罪主体限制在机动车驾驶员的范围内。以前,北京就曾作出过自行车撞死人按交通肇事判决的先例。因此,无论是机动车交通工具运输的人员还是非机动交通工具运输人员、或相关人员甚至是行人在触犯了国家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只要负有主要责任以上,都可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构成交通肇事罪,因而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关于电动车的肇事者逃逸情形的定性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交通肇事构成犯罪,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行为人交通肇事未造成严重后果而逃逸的,不属于本条所规定的情况,可作为治安处罚的从重情节考

虑。本案犯罪嫌疑人王应华存在逃逸的行为无可置否。

该案根据现有证据,在发生事故过程中,驾驶电动三轮车的驾驶人孙志珍在明知前方犯罪嫌疑人王应华所驾驶的电动自行车偏向路中间行驶,仍没有对自己所驾车辆减速,反而想加速超过去,就在她驾驶三轮车绕过王应华的电动自行车时,自己的车身发生侧倾,翻到路东侧地上,致使乘车人孙志莲摔到路边钢筋堆上造成重伤。然而事故发生后,电动自行车驾驶人王应华却因畏惧承担事情的法律后果而弃车逃逸。

根据《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只准搭载一名十二周岁以下的人员。”之规定,受害人孙志珍驾驶的电动三轮车违反了该条例。以上述情况看,孙志珍的违章责任应大于或者等于王应华的责任。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二条一款:“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的规定,犯罪嫌疑人王应华也应当对此次交通事故承担主要责任。王应华因畏惧承担事情的法律后果而弃车逃逸的行为,成为了认定事故过错及责任的关键因素,故而,其逃逸行为使得其由同等责任或者主要责任转化为了承担此次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份作出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的规定,如果是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同时又有严重情形,如酒后驾车、吸食毒品后驾车

辆、无照驾驶、明知机动车辆机件失灵、明知机动车辆配置不全、明知是报废车辆而驾驶的、以及肇事后逃逸的等,有这些情形之一的,即使是造成一人以上重伤,也构成交通肇事罪。本案的犯罪嫌疑人王应华在事故发生造成受害人孙志莲重伤的情况下逃离事故现场,也应当认定犯罪嫌疑人构成交通肇事罪。

本案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关于定性方面存在着分歧,因此特将此案向本院检察长做了汇报,并将案件具体情况向上级院进行了说明。上级院经研究最终一致认为:实践中,对于交通肇事后行为人逃逸的,交通管理部门几乎认定其承担全部责任,但在刑法上还是应当查明事故的原因,不能仅根据交通事故认定书来认定构成交通肇事罪。该案通过提审犯罪嫌疑人和询问受害人及相关证人了解情况,应当认定犯罪嫌疑人王应华承当此事故的主要责任,孙志珍承担此事故的次要责任。该案关于犯罪嫌疑人王应华骑电动自行车致人重伤后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是不可置否的。但如果双方达成民事调解协议,犯罪嫌疑人王应华能够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将来对其处罚不会很重,可能会判处缓刑,或免于刑事处罚,甚至不排除不起诉的可能,故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构成犯罪无逮捕必要不予批准。

但是,鉴于本案的犯罪嫌疑人家属不愿意就民事部分进行调解对受害人予以赔偿,2010年5月12日,我院以交通肇事罪对犯罪嫌疑人王应华批准逮捕。

电动自行车最受人诟病的弊端主要有速度快、抢占机动车道或人行道、逆行和闯红灯、带人行驶等,这些因素使得电动车成为严重的交通隐患。针对电动自行车交通肇事案逐年增多的情况,这起案例具有典型的教育意义,为驾驶电动自行车肇事案的处理创立了一个范例,同时提醒了人们谨慎骑行电动自行车,增强人们对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的防范意识。建议有关部门应采取措施控制这类案件发生的数量和范围。比如,在人口密度较大的社区、人流量较大的交通道口,针对电动自行车速度快、稳定性较差等特点,开展对电动自行车性能和交通法规知识专项宣传活动;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和完善针对电动自行车的质量标准体系,提升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系数,督促生产厂家按照质量标准体系进行生产等,以彻底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第二篇:非道路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定性 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1-12-17 20:36来源:泪断珍珠 作者:月夜思 郑州律师 点击:11560次

一直以来法律对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有明确的规定,而对非道上发生的路交通事故规定比较模糊,对发生在交通运输管理范围外的道路上的交通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如何定罪量刑,却是司法人员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处理这一问题有以下法律依据:

一、《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车辆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本法有关规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七条规定:车辆中道路以外发生交通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本条例的规定处理。从该法的立法目的可以看出,确立了机动车在非道路交通肇事的,与机动车在道路上交通肇事同性质处理的原则。这一规定应作为处理非道路交通肇事的法律原则。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在公共交通管理的范围外,驾驶机动车辆或者使用其他交通工具致人伤亡或致使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分别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二百三十三条等规定定罪处罚。这三条罪分别为:第一百三十四条(重大责任事故罪、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第一百三十五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大型群众性动重大安全事故罪)、第二百三十三条(过失致人死亡罪)。此解释对非道路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在刑罚处理上确立了刑罚立案标准和刑罚归

罪。学会交通事故协议书范本。

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对非道路交通事故只规定了三个罪,在非道路交通事故致人重伤的处理上,或者按《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以交通肇事事故处理,或者按民事侵权处理,而不能违反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另行按过失致人重伤罪处理,不如此就违反了罪刑法定的法律原则。

(责任编辑:admin)

第三篇: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

作者:裴宇琼 主任律师

交通肇事罪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本罪所侵犯的犯罪客体是交通运输的安全,是公共安全的一个方面。

客观方面,本罪的客观表现在行为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这包括几个方面:(1)行为人必须处在从事交通运输活动中或者与正在进行的交通运输有着直接联系;(2)行为人必须是在交通运输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3)必须是发生了重大事故,造成了他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治而死亡的情形,依照刑法规定,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判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要是交通运输人员,也可以是其他人。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致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治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犯罪构成的主观方面是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但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或者已经预见到但轻信能够避免。在前文中,武汉交通事故律师韩飞(预约电话1398-6149-448)阐述了对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中“医疗费用赔偿限额”的理解,今天再来说一下交强险中“死亡伤残赔偿限额”的相关规定。

根据《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款》的规定:

一,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身损失,交强险的承保保险公司在十一元的死亡伤残赔偿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即交强险对死亡伤残的赔偿额度为十一万元。

二,上述的死亡伤残赔偿限额不仅仅局限于对死亡赔偿金、残疾赔偿金的赔偿,而且还包括丧葬费、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用、残疾辅助器具费、护理费、康复费、交通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住宿费、误工费,被保险人依照法院判决或者调解承担的精神损害抚慰金这些项目的赔偿。

三,如果机动车事故车辆在交通事故中无责任,则上述死亡伤残赔偿限额由十一万元降为一万一千元。

武汉交通事故律师的其他【相关文章】

 某运输公司武汉市洪山区交通事故纠纷一案的律师代理意见

【本文摘要】

1、交通事故的赔偿,首先应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交强险的赔偿责任限额内,不区分事故责任予以赔偿。对于交强险赔偿后,尚未得到赔偿的剩余部分,由事故责任主体按各自责任比例加以分担。

2、对于本应由交强险负责赔偿的项目,肇事司机在诉前进行了垫付的,在诉讼中人民法院应判决交强险承保的保险公司将该垫付费用,返回给肇事司机。

3、鉴定费及人民法院诉讼费不属于交强险的理赔范围,需由交通事故责任主体... 对交强险和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中“第三者”与“本车人员”的理解

【本文摘要】

1、机动车的“本车人员”不属于交强险及商业第三者责任险所界定的“第三人”,因交通事故所发生的损失,“本车人员”无法要求交强险及商业第三者责任险予以赔偿。

2、“本车人员”因交通事故被甩出车外后,又被该机动车致伤的,“本车人员”因空间的变化导致其身份转化为“第三者”,其人身及财产损失,交强险及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应予赔偿。... 醉酒驾驶、无证驾驶与交强险的赔偿

【本文摘要】

1、醉酒驾驶与无证驾驶是交强险常出现的免赔拒赔理由;国务院行政法规规定由此产生的财产损失,交强险不予赔偿;保监会制定的交强险保险条款规定除了垫付医疗赔偿责任限额外,交强险不予赔偿其他损失。

2、人民法院倾向

于对于死亡伤残赔偿责任限额部分,即便有醉酒驾驶与无证驾驶的行为,交强险仍需判决赔偿。... “非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交强险也应赔偿

【本文摘要】

1、法律意义上的“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除此之外其他可容机动车通行的地方被俗称为“非道路”。

2、交强险的赔偿,对机动车交通事故发生的场所没有限制,在法律意义上的“道路”或“非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承保保险公司均需承担支付保险金的法律责任。... 交强险负责对哪些受害者的损失进行赔偿

【本文摘要】

1、交强险是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其负责赔偿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受害人的人身及财产损失。

2、机动车上的“本车人员”,以及交强险的“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到人身或财产损失的,其虽为交通事故的受害人,但其无权请求己方车辆交强险对自己所受到的损失给予赔偿。... 交强险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指的是谁?

【本文摘要】

1、交强险的投保人指的是签订保险合同、支付保险费的机动车的所有人或管理人。

2、交强险的被保险人指的是投保人及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 保险期内发生多起交通事故,交强险对每次事故损失均应赔偿

【本文摘要】

1、机动车在其交强险投保期限内发生多起交通事故的,交强险承保保险公司需对每一起交通事故所造成的财

产及人身损失,在赔偿责任限额内承担赔偿责任。

2、保险期限内发生多起交通事故,每次交强险所赔偿的赔偿数额,不累加计算。... 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中医疗费用赔偿限额的理解

【本文摘要】

1、交通事故所造成的医疗费用损失,交强险的承保保险公司在一万元的额度内承担赔偿责任。若事故机动车无责任,则医疗费用赔偿限额由一万元降为一千元。

2、交强险医疗费用赔偿限额负责赔付医药费、诊疗费、住院费、后续治疗费,还有住院伙食补助费和营养费。... 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理赔 不区分事故责任

【本文摘要】

1、交通事故的赔偿,首先应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交强险的赔偿责任限额内,不区分事故责任予以赔偿。对于交强险赔偿后,尚未得到赔偿的剩余部分,由事故责任主体按各自责任比例加以分担。

2、不委托律师自己处理诉讼事宜的,也应事先咨询专业律师,听取律师的思路和建议,诉讼文书应交由律师审核把关。...

第四篇: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问题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定罪问题

来源: 作者: 日期:07-03-0

2交通肇事逃逸以及因逃逸致人死亡是一种非常复杂的情况。司法实践在处理具体案件中据以定罪量刑的结果也往往不相同。因此,往往对同一犯罪情节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都互相渗透着矛盾的观点。笔者试从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对这一规定进行简单的分析,对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如何定罪问题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当前,在刑法理论上主要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条文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就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被害人受伤严重,但并未死亡,如抢救及时可能挽救其生命,但由于行为人不采取积极的救护措施,并逃离事故现场,致使受害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死亡的行为。

第二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应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即事实上发生了两次交通事故,也就是在发生交通事故后,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事故,致使第二次交通事故中被害人死亡的情况,就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这一情节的规定。由此,我们也能够看出,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在这里显得非常关键。因此,客观的分析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对如何理解“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以及就此类案件如何定罪就显得非常重要。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作为该罪的核心。其潜在的含义是指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肇事后果。然而,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定条件下故意行为可以转化为过失行为,过失行为也可以转化为故意行为。随着主观心理态度的变化,行为的性质也会随着发生变化。因此,在处理“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时,就要特别注意分析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及其变化情况。尤其要注意查明行为人肇事后对自己交通肇事行为所引起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因而,笔者对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形式在理论上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行为人将人撞伤后逃逸,被害人死亡,主观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行为人因逃逸过失致使受伤者死亡。这种情况如行为人交通肇事后,误认为被害人没有受伤,或者只受轻伤,凭自身经验武断地认为不会出现被害人死亡的结果,从而逃逸,致被害人死亡;还有一种情况,即行为人肇事后,将被害人送往医院后逃逸,致被害人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这两种情况,都是行为人对被害人的死亡抱有侥幸心理,过于自信,因而成立过失的罪过,即过失致被害者死亡。

2.行为人肇事致人重伤后逃逸。在当时情况下,行为人认识到其逃逸后,被害人可能会因伤而致死,但是为了立即逃离现场以逃脱罪责,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采取听之任之,放任的态度。也就是行为人既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补救,同时也不希望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发生,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被害人死亡的罪过形式就是间接故意。

3.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罪责,毁灭罪证,故意将被害人移至丛林、沟壑等不易

被人发现的地方,而后逃逸,使被害人失去被抢救的机会而引起死亡。也就是行为人明知被害人若不及时救助,必然会出现死亡的结果,却为逃脱罪责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对于这种必然的情形,行为人对救助责任的不作为构成直接故意犯罪。

(二)行为人发生交通事故,在逃逸过程中又发生交通事故,致使第二次交通事故中被害人死亡。这就是所谓的二次肇事问题。这种情况,行为人在主观上会有以下几种罪过形式。

第一种,即行为人在第一次肇事后,又以同样的过失继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进行逃逸,对先前违反的注意义务明知故犯而造成第二次交通事故,致使第二次交通事故中被害人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对受伤者死亡的罪过形式符合间接故意的要求。

第二种,即行为人在第一次肇事后,为逃脱罪责在驾车夺路逃跑时,不顾他人安全而撞轧他人致死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构成直接故意。

二、从司法实践看,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情况非常复杂。如果这类案件只是简单地以交通肇事或者故意杀人罪去定罪处罚是不够准确的。因此,对交通肇事后逃逸致人死亡的案件的定性,应当根据行为人逃逸时的主观罪过形式及逃逸过程中的客观行为予以正确的分析认定。

(一)行为人将人撞伤以后逃逸,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应根据行为人不同的罪过形式予以定罪处罚。

1.对于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案件。只要有证据能充分证明行为人不知道逃逸行为会造成被害人死亡或者没有放任被害人死亡结果发生的,即不具备间接故意杀人主、客观条件的,均应按交通肇事定罪处罚。

2.交通肇事后被害人伤势极其严重,以至生命垂危即使行为人及时抢救也不能挽回其生命。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为逃脱罪责驾车逃逸,而被害人最终确已死亡的,对于这类案件,笔者认为应当认定该行为只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不能依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三款,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规定处罚。而应根据第二款,即“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后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规定来定罪量刑。

3.行为人因交通肇事后逃逸。在当时的情形下行为人明知其逃逸后被害人受伤严重有死亡的可能,却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被害人进行救助,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采取放任的态度,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案件,应视不同情况分别定故意杀人罪或以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二罪并罚。

4.行为人肇事致人重伤后为逃避罪责,故意将被害人移至不易被人发现的地方致被害人死亡的,对此行为应以直接故意杀人罪定罪。

(二)在处理二次肇事案件时,由于行为人对第二次肇事结果有故意和过失的不同心理,我们应分别考虑。

1.“因逃逸致人死亡”在司法实践中可能表现为同种数罪的情况。比如行为人交通肇事

后,或害怕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害怕巨额的赔偿费用,以至于匆忙逃跑,至此行为人已触犯了一个完整的交通肇事罪。此后,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再次违反交通法规,又致他人死亡,重新又构成一起完整的交通肇事罪。由于行为人在主观方面均是过失犯罪,客观方面均是肇事行为,先后两次肇事侵犯的客体相同。刑法理论上将这种情况称为同种数罪,按照数罪理论和司法实践同种数罪不宜并罚,应在该罪法定刑的幅度内从重处罚。

2.行为人交通肇事后为夺路逃跑,不顾他人安全撞轧他人致死的。如果行为人先前的肇事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则应对其以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定罪并罚。如果行为人先前的肇事行为只是一般的交通肇事,则只对行为人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3.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驾车逃跑,在逃逸过程中对撞轧多人致一人或数人死亡。笔者认为,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放任另一种肇事结果的发生,对于这种间接故意的二次肇事应认定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或按交通肇事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并罚。之所以这样认定,最明显的一个理由就是行为人在客观方面是实施了用驾车撞人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4.行为人肇事后致被害人重伤。此时,行为人明知被害人死亡的可能性而驾车逃逸,致使被害人死亡,此后行为人在逃逸过程中再次肇事又致第二次肇事的被害人死亡。对这种案件,笔者认为,行为人第一次肇事造成重伤等危害结果,已成立交通肇事罪。后又因逃逸致被害人死亡,这种阶段上行为又成立故意杀人罪。此时应对行为人进行二罪并罚。因行为人对二次肇事有间接故意和过失之分,我们应分别处理。第一、如果行为人的第二次肇事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则应将前二罪的并罚结果与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再进行并罚。第二、如果行为人的二次肇事行为应定故意杀人罪或交通肇事罪的,仍应依据数罪并罚的理论进行并罚。

第五篇: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问题

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问题研究

近些年,我国交通肇事案件的数量逐年增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不断增高。最近几年发生的交通事故约77万起,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近11万人,受伤人数近60万人,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由于一部分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为了逃避法律责任驾车逃逸,导致许多本来可以生存下来的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身亡。

现对“因逃逸致人死亡”在司法实践中的范围界定和定罪处罚予以探讨。为了保护被害人,也为了进一步有效地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责任,新刑法对“因逃逸致人死亡”问题做了规定。

现将对“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问题作一粗浅探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概述

我国《刑法》第133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1997年《刑法》新增设了“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然而,因为《刑法》的这一新增条款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具体含义并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使得这一条款从一出现就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争论的焦点。2000年1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5条对这一问题做出了相关解释(《解释》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责任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但是,《解释》的出台并没有使“因逃逸致人死亡”含义得以明确,反而由于其规定与刑法理论协调不一致而使该法条的合理性备受怀疑。所以,明确“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是至关重要的。

二、对“因逃逸致人死亡”犯罪构成和行为性质的认识和理解,理论界争议较大,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所谓“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在出现交通事故后,被害人受伤严重但并未死亡,如果抢救及时,可以挽救生命,但由于行为人不积极采取救护措施,逃离事故现场,致使受害人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死亡的行为[1]。继而有的学者主张该种情况下不能排除对被害人的死亡结果持放任的态度,但这是肇事后的逃逸行为,主观上是为了逃避法律责任,因此应定交通肇事罪[2]。有的学者进一步论述,认为逃逸行为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属于罪后表现,所以不能以其犯罪后的态度而改变起前行为的罪过形式。其罪后逃跑引起被害人不能抢救而死亡,可作为从重情节考虑[3]。更有学者认为,逃逸行为是交通肇事行为的自然延伸,因而构成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4]。其他学者

进而论述,该种情形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行为人的行为致人重伤已经符合交通肇事罪的基本构成要件;二是由于逃逸行为出现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的加重结果,逃逸行为与加重结果之间存在无前者即无后者的因果关系,是发生了基本构成以外的基于间接故意的加重结果,因而成立结果加重犯[5]。

第二种观点,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只适用于行为人肇事后逃跑因过失致人死亡的情况,不包括故意(包括间接故意或直接故意)致人死亡的情况。持此观点的学者认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应限于过失致人死亡,即事实上发生了两次交通事故,显然刑法将同种数罪规定了一个法定刑。如果逃逸过程中对致人死亡持故意,则成立另一个独立的犯罪,不能适用上述规定以一罪论处,而应实行数罪并罚[6]。

一、交通肇事罪与“因逃逸致人死亡”

(一)交通肇事罪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1、交通肇事罪的概念

交通肇事罪是指从事交通运输和非交通运输的人员,违返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根据现行《刑法》第133条的规定,造成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交通肇事罪的主要特征

(l)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包括从事交通运输的人员和非交通运输的人员。(2)本罪主体方面是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并造成严重后果,但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造成了严重后果。

(3)本罪客观是交通运输的正常秩序和交通运输安全。

(4)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违反交通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二)“因逃逸致人死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10日)》(以下简称解释)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对“因逃逸致人死亡”,《解释》第5条作出了明确的解释,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

害人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那么,这一解释是否准确?笔者认为,从交通肇事罪客观方面来看,对因果关系的界定不准确。这一解释是直接从因果关系的角度作出的,未涉及行为人对于因不救助而引起死亡的主观罪过问题。而从因果角度来看,该解释对“因逃逸致人死亡”设计了一个因果链条,整个因果链条表现为:“逃避法律追究—逃跑—得不到救助—死亡。分析一下这个因果链条可以发现,逃跑是得不到救助的原因,得不到救助是逃跑造成的结果,似乎这二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如果不逃跑,就一定能够得到救助;如果逃跑了,就一定得不到救助。然而司法实践能够证明,这二者之间并不存在这种必然的联系。有时候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即不逃跑,也不救助伤者,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在这种情况下,肇事者虽然没有逃跑,但伤者却没有得到救助。也有时候,肇事者先将伤者送往医院或者拿钱委托他人将伤者送往医院,然后自己再逃跑。这种情况下,肇事者虽然逃跑了,但伤者却得到了救助。可见,《解释》把逃跑界定为得不到救助的原因是不准确的。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刑法第133条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把逃逸界定为死亡的原因,也是不正确的。因为逃逸本身不可能致人死亡,致人死亡原因是肇事行为和不救助行为。因此,关于“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解释,应着重强调致人死亡的原因不救助就够了,不必再强调其它原因。应该表述为:“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致人伤害后,不履行救助义务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治疗而死亡的情形。

二、关于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分析

按照刑法第133条和《解释》的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不履行救助义务,不论其主观上对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结果是持故意态度,还是持过失态度,都以交通肇事罪论处,适用刑法第133条第三档定刑,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一般来说,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不履行救助义务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治疗而死亡的情形有三种:第一种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第二种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致人伤害后,对被害人伤情没有明确的认识,轻信被害人伤势不重不会死亡,即对被害人死亡的结果是过失的,实际上被害人伤势较重,由于行为人未及时救助而被害人死亡。第三种是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明知被害人伤势严重,不及时抢救就会死亡,却不履行救助义务,而故意放任死亡结果的发生,结果被害人因得不到治疗而死亡。《解释》对第一种情况作了规定,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以故意杀人罪处罚。第二种和第三种情形如果按照刑法第133条和《解释》的规定只能是交通肇事罪(结果加重犯)。那么,第三种情形,究竟应不应该定交通肇事罪?笔者认为,不应当定交通肇事罪。而应定(间接)故意杀人罪。理由如下;

1、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待危害结果态度只能是过失的。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行为的态度可以是故意的,也可以是过失的,但对于危害结果的态度不能有故意的内容,只能是过失的。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这是没有争议的。既然如此,行为人对待交通肇事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当然只能是过失,而不能是故意。行为人为了逃避刑事责任,故意放任危害结果发生,就不应再定交通肇事罪。

2、交通肇事行为和不救助行为(不作为)是致人死亡的原因。交通肇事后,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致使伤者得不到治疗而死亡,这是重要原因。既然如此,当然不能把死亡的结果归结到交通肇事案件中去。更不能把行为人对结果所持的态度归结到亨通肇事行为上

3、行为人对死亡结果所持的放任态度,是在交通肇事后产生的。交通肇事发生前,行为人在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时,主观上对可能发生危害后果(致人死亡)是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己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当致人重伤的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不实施救助行为而逃逸的时候,才对伤者的死亡产生了放任的态度。这种放任的态度可能是因为害怕负刑事责任和赔偿,也可能是因为漠不关心他人的生命。行为人放任伤者死亡的间接故意根本没有对交通肇事行为起支配作用,因而,不能把死亡的结果归到交通肇事罪中去。

4、因不救助致使伤者死亡的,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因为,按照理论上的通说,结果加重犯只有三种:一是基本犯是故意,加重结果也是故意;二是基本犯是故意,加重结果是过失;三是基本犯是过失,加重结果也是过失。分析这三种结果加重犯可以发现,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行为人对加重结果的罪过性质只能低于或等于基本犯罪的罪过性质。但交通肇事后不救助伤者,放任伤者死亡的案件,行为人对死亡的罪过性质,显然己超过了交通肇事罪的罪过性质。因而此种情况不能认定为结果加重犯,而只能将放任伤者死亡的情形,按(间接)故意杀人罪论处。

5、如果以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量刑,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

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按照第三档量刑是7年以上有期徒刑。而故意杀人罪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由于故意杀人罪和交通肇事罪的社会危害性不同,所以量刑差别较大。如果把上述第二种情况认定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更不利于打击这种犯罪行为。

综上所述,按照刑法和《解释》将交通肇事后不履行救助义务致使伤者死亡的案件一律按交通肇事罪论处,是不正确的。

三、对交通肇事罪“因逃逸致人死亡”的立法建议

新刑法第133条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档法定刑,对于第三档法定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过于含糊,从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交通肇事者在交通肇事后泯灭良心和道义,不履行救助义务而驾车逃逸,使许多本来可以生存下来的被害人因得不到治疗而死亡。交通肇事案件因肇事者致人伤害后,不履行救助义务致使伤者因得不到治疗而死亡,实际上案件的性质己经发生了转化。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得这类行为以交通肇事罪的结果加重犯来处罚,实为不妥,致使司法实践中对此类案件的处理产生困难。最高人民法院《解释》仍未能圆满地解决此问题,也就是说没有对刑事立法失误予以弥补。如果“因逃逸致人死亡”行为在刑法或《解释》上不能正确界定,将使人民法院对“因逃逸致人死亡”行为的被告人不能处以相应的刑罚,也就不能体现罪刑相适应原则,这不仅不能有力打击这一方面的犯罪,而且还会给审判工作带来定性困难。笔者建议立法将交通肇事后不履行救助义务致使伤者得不到治疗而死亡的案件,分两种情形处理:如果行为人对待死亡结果,主观上是过失的,定交通肇事罪(结果加重犯);如果行为对待结果,主观上是(间接)故意的,定故意杀人罪。

下载关于电动车相撞致人重伤逃逸的定性(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电动车相撞致人重伤逃逸的定性(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管生龙团伙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重伤案

    管生龙团伙故意伤害致人死亡、重伤案作为一名刑辨律师,林律师始终以“追求真相”作为自己的执业理念。林律师经常说:“正义可以做不同的解读,但真相只有一个,刑辨律师的首要工作......

    解析利用基督教替人治病 致人死亡如何定性

    利用基督教替人治病 致人死亡如何定性 2004年9月12日下午,扬州市邗江区某镇村民胡某和其儿媳方某到被告人王某在其家中私设的基督教聚会点参加聚会。王某见方某头摇、手抖,即......

    关于非道路交通肇事致人死亡的定性问题

    行为人在非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辆致人死亡如何定性,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033号《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第2款已有明确规定,即按刑法第二百三十......

    交警大队连续作战成功侦破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件

    遂昌交警连续作战成功侦破交通肇事致人死亡逃逸案件 2月26日下午,交警大队全体参战人员在副局长、交警大队长邓建平,教导员金存序及大队班子成员的直接指挥和带领下,按照处置交......

    驾车施工中意外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性

    驾车施工中意外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定 性? 2011年05月10日 来源:检察日报 案情:2007年3月26号,福建某高速公路施工,水泥罐车驾驶员魏某驾车从搅拌场把水泥浆运到施工便道一半坡上......

    保定律师高宏图辩护的未成年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案

    保定律师高宏图辩护的未成年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案(2012) 发布日期:2012-06-30 作者:高宏图律师 案情简介: 2010年10月27日2时许,C在保定市南市区XXKTV结账时与保定市南市区XXKTV......

    何定性利用基督教替人治病 致人死亡如(精选5篇)

    利用基督教替人治病 致人死亡如何定性 2004年9月12日下午,扬州市邗江区某镇村民胡某和其儿媳方某到被告人王某在其家中私设的基督教聚会点参加聚会。王某见方某头摇、手抖,即......

    逃逸行为直接致人死亡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

    逃逸行为直接致人死亡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情节一、基本案情被告人张建平,男, 1984年8月26日出生。因涉嫌交通肇事罪于2004 年4月10日被逮捕。 2004年6月23日,郑州高新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