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体育电教论文《发挥电教优势,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整体发展》
小学体育电教论文《发挥电教优势,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整体发展》
摘要:体育是一门锻炼性、交际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电化教学不但能很好地培养和激发孩子学习体育的兴趣,而且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显示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性,笔者拟就从发挥电教优势,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整体发展做理论结合实际的探讨。
关键词:电教优势、体育教学、整体发展。
发挥电教优势,促进小学体育教学整体发展
在当今的体育教学中,我们总感觉到课越来越难上,这主要是因为传统教学形式单一,方法陈旧。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大规模的教育技术革命已成滚滚潮流,电化教育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先进性,用电教手段辅助体育教学在各地日渐普遍,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合理运用电教手段对促进体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认识小学体育教学规律,领会体育电教功能。
1、领会体育电教功能是实施电化教学的前提。目前,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整体改革普通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电化教学,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它在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教育方面显示了现代媒体最优化的功能。先进科学技术在学校的应用,促使每位教师自觉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紧跟时代的脚步,这样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改革。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原则,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改变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合为一体,改革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把复杂的东西变为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把时间和空间放大或缩小。
但对于体育来说,一般人认为,上体育课就是去操场,上室外活动。制作课件是用制作和使用,两者根本联系不上,大家想一想,这些话说的不无道理,但是体育光动身体不动脑行吗?如果只取其一,就不是素质教育,我们可以根据现在所具有的条件,发挥优势。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先上一些体育理论课,让学生了解体育,了解体育知识,例如,体育的历史、发展,再具体一些,操场是什么样的,篮球场是什么样的,许许多多都可以利用制作课件(可利用软件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的方法教给学生。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这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难题。多媒体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新型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信息技术是与教学内容紧密
相连的成品课件。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易如反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技术环节,用课件中的动画或影像表现出来或把空中动作停下来示范给学生看,这样就帮助学生看清了每个技术细节,更快、更全的建立起表象。加深了对动作的理解,对学生快速掌握学习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同时在实际应用中确实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缩短了教学过程。更重要的是多媒体课件能够把老师做不好或做不清的动作环节表达清楚。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少一些点枯燥无味,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步骤,换一个方法同样可以学到知识,又可以达到快乐体育教育目的。
2、认识小学体育教学规律是发挥电教优势的理论基础。人的认知过程就是从感性到理性,再由理性到实践的过程,体育电化教学完全符合这一认知规律,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依存。通过信息技术改变教师以往上课的方式,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改进提供了新的机会,使乐学落到实处。比如,过去对抽象的、难理解的内容,教师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就能用形象具体化的手段,让学生弄清楚。所以信息技术应有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都发生了影响,这种影响是好的,这种影响促使教师去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技术。
教师掌握信息技术来进行教学,不仅拓宽学生的求知领域,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求知视野,学生学习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既发展形象思维,也发展抽象思维,学习也变得更轻松,更有兴趣。
二、发挥电教优势,促进体育教学过程的优化。
我们知道,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学生学会和掌握体育课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然而,技术、技能的形成有一个过程。从运动生理的角度来讲,运动技能的形成就是一系列运动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也就是通过多种感知,即视觉、听觉与运动知觉发生联系,在各种分析器互相作用下,根据动作出现的顺序和时空关系建立起一连串的运动条件反射,而视觉感知,又是体育教学手段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广泛地运用动作示范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利用各种感官,获得生动的表象,形成全面而深刻的感知认识。这就加快了对技术、技能的掌握。
然而,光是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示范的成功与失败,动作难度的影响与限制等等,都不能较清晰、完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尤其是不能定格的空中动作等)。为此,我把体育课的内容与多媒体相结合,把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地放映在学生面前,这样就增加了感官刺激,如图像、色彩等,可将输出的信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使复杂的动作过程简单、具体化,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去品味动作,体现动作结构严谨性。比如在高一年级蹲踞式跳远的技术动作时,我从蹲踞式的起跳、腾空、落地,一共做了八个分解动作的幻灯片,让学生一个一个地看,使学生直觉到蹲踞式跳远的各个分解动作要求,最后,在看一下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的全过程,让学生体会起跳时的着地、退让和蹬伸,腾空后起跳腿逐渐向摆动腿靠拢,然后两腿一起上举,使膝接近胸部,落地前,大腿上抬,接着小腿前伸,同时两臂向前,使腿、臂动作协调。
通过看投影仪,加快了学生对蹲踞式跳远动作的理解,再到室外通过辅助、实地分解动作等练习,这样,学生对蹲踞式跳远的学习和掌握就比较快了,而且也解
决了用语言和示范难以表达的问题。这也是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手段之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大脑兴奋过程仍占优势,注意力不集中,且易分散,要使学生保持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和上课的积极性,取决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不断利用新因素,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而且小学生理解力和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差,感知事物以直接视觉、听觉和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利用录像等电教手段教学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获得了感性认识,消除了单调、乏味抽象的讲解、示范,集中了学生注意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因此,电教在小学体育教法中的运用将是新时期的必然趋势。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体育,健康知识的获取大多数来源于驾驶的课堂讲授,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容量较为有限,内容侧重竞技体育知识,较为单
一。电教手段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课堂教学这一不足,帮助学生从多种途径获取体育健康信息。如:在观看体育比赛的录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解说员的解释中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互联网还为学生创设了自由的交流环境,教师可以通过网站,论坛为学生解答生理或心理成长的一些困惑,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电教手段的作用是有限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有着自身的教学规律。在教学中应该从教学内容需要出发结合学校实际选择恰当的手段;同时学校也要加强体育电教资源的建设,特别是影像资源建设,为电教手段在体育与健康学科中使用提供必要的保障。相信随着课堂实践的深入,电教手段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把电教媒体运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的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这教学中也碰到了一些具体问题。尤其是体育课就更麻烦了。这就要求我们多尝试。当然,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图热闹,好玩,却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这是极端错误的。我认为,电教媒体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可取的,但运用要得当,与教学过程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我们要共同探讨研究,结出体育电教改革的丰硕成果。
综上所述,把电教媒体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活跃了课堂气氛,丰富了课的内容,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在这教学中也碰到了一些具体问题。尤其是体育课就更麻烦了。这就要求我们多尝试。当然,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图热闹、好玩,却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对运动技术、技能的掌握,这是极端错误的。我认为,电教媒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可取的,但运用要得当,与教学过程有机、和谐地统一起来,我们要共同探讨研究,结出体育电教改革的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何正方等:《运用电教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沈阳体育学院出版社,1983。
[2]樊伟东:《利用电化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中国商业出版社,1995。
第二篇:发挥电教优势 促进语文教学整体发展
发挥电教优势 促进语文教学整体发展
新浦区建宁小学
杨梅
小学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工具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研究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整体观念的指导,需要注重整体效益。电化教学,作为现代科技成果进入教学领域后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学形态,它在改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实现最优化教育方面显示了现代媒体最优化的功能。几年来,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电化教学的优势,采用录音、投影、录像等诸种电教手段,努力促进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在语文教改的大道上迈出了新的一步。下面谈几点实践体会。
语文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它大体可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几个阶段。其中感知教材,即充分感知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形成生动、完整的表象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促进理解、深化认识的必要前提,也是儿童发展的基础,感知材料越丰富,越明确,获得的概念才会越清晰、越深刻。语文教学中运用电教手段,有利于再现其它直观手段难以展示的语文教材中的有关形象,以提高感知成效,正确认识事物,激起相应的情感。怎样运用电教手段来促使学生感知的正确、丰富呢? 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然。学生限于生活的经历,知识的肤浅,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运用电教手段,就可缩短学生认识和客观事物间的距离,在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比如,建筑在河北赵县校河上的赵州桥,以它独特无双的设计在世界建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地处芜湖的农村小学生很少有人去过河北,对赵州桥的历史也知之不多。从这一“学情”出发,必须设法变古为今,化远为近,借助电教来加深学生的感受。教学中,我紧紧扣往“创举”这个统领全课的中心词,选编了几组录像片断,让学生在录像上的壮观画面和凝炼的文字解说中形象地看到这座高度科学性和完美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再配上一框“分流泄洪”的投影片,让学生懂得赵州桥的珍贵,不仅在于它的古朴和巨大的跨度,而在于大拱的两肩各背着两个小拱的绝妙布局,也使学生理解了“既能减轻洪水的冲击,又能减轻桥身的自重”的构造特点,体会到这真是一个聪明无比的创举。
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她庄重、刚毅、坚贞。她凝聚了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是我们祖先智慧与力量的结晶。《长城》这课教学一开始,我就用投影仪出示多框投影片,从俯瞰全貌的远景到城墙顶上的方砖特写,多方位地展现长城那举世无双的雄姿,扩大了学和的观察面,丰富了学的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课文打下了基础。
课文《珊瑚》第一、二段文字分别介绍了珊瑚的颜色和形状、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来的石灰质。配合这二段文字选用了一组录像,它让学生饱览了姿态各异、光彩夺目的珊瑚形象,听到了珊瑚各种各类的珊瑚一个个有趣的名字。根据录像输出的信息,教学中安排了两次说话练习,旨在感知理解语言文字,又吸收消化新的知识。
第一次练习是在阅读了课文前两段文字后,用“(怎么样的)珊瑚”的形式说说此时学生脑海中珊瑚的形态。第二次练习放在观看这一组录像后。三个小题的要求由浅入深,知识面由窄到宽。
①珊瑚的色彩(),有(),有(),有(),有()。②珊瑚的形状有的象(),有的象(),有的象(),有的象()。
③珊瑚的种类很多,有的象(),叫();有的象(),叫();有的(),叫()。
第三题虽有一定难度,但由于视听前要求明确,学生观看全神贯注,因此仅看了一遍录像,不少学生就能互相启发、补充:有的象蘑菇,叫石质珊瑚; 有的象花中之王,叫牡丹珊瑚„„
电化教育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产生,使教育得到了延伸和发展。它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具有智力功能负载。先进的视听教育手段的运用,将形象和语言分别作用于大脑,使大脑两半球同时发挥作用,使之交替兴奋、抑制、相辅相成。这有利于记忆的巩固,观察、思维、想象力的提高,特别有利于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促进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语言和思维紧密联系,是一个整体。借助电教手段,在发展语言和发展思维的统一轨道上下功夫,能收到显著成效,常用的做法是:边看边讲:比如出示一组系列投影片,让学生边看图边讲述列宁自觉接受卫兵洛班诺夫检查通行证的情节。学生从画面上形象地感知了卫兵的“拦”(住列宁),列宁的“拿”(出通行证),一个同志的“嚷”(起来);感知了列宁的“交”(出通行证),与卫兵的“不安”。从而更体会到人物对话时动作、神态、情绪的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培养了学生表达的连贯性、形象性。
看(听)后讲:《跟秋姑娘旅游》是一堂低年级语言综合训练课。课中假设“秋姑娘”带领学生来到了丰收的果园。“秋姑娘”要求学生听记欣赏一篇一百多字的短文──《秋天的果园》:秋天,果子熟了。阳光下,那熟透了的柿子象一盏盏灯笼挂在枝头,红彤彤的枣象一颗颗玛瑙似的逗人喜受。满树的苹果象一张张孩子的笑脸。葡萄架下,成串的葡萄有红的、白的、绿的、紫的„„闪着迷人的光彩。多么美好啊,秋天的果园!一陈凉风吹来,树枝摇晃,{儿点头,散发出甜甜的香味。教学中,视听结合,形声同步,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视觉、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上积极进行。在出示的()的()象()的句式扶助下,减少学生识记的难度,加快了识记的速度,变机械的纯内容识记为有思想,有情感和内心感受的丰富的情绪记忆,促进了儿童智力的发展。
指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应当及时引导学生联系语言文字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去正确认识事物,反映事物,不断提高认识水平。这是语文教学整体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教学中,电教煤体常常与其它教学媒体(如教师的语言、板书、图画、课本等)配合使用,能使学生的认识实现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的飞跃。
与电化教育具有的智力功能负载同步的是它的审美功能负载。通过诱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感使学生在有益身心健康和积极愉快的求知气氛中,获取到知识的营养,使美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赢得潜移墨化的教育效果,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
1、激发兴趣,轻松愉快地主动学习
教材中,不可能每篇课文都富有生动的情节性,有的仅是介绍一种常识,有的则寓理于文。表面看来,这类课文(或这一章节)平凡无奇,学起来也许会感到枯燥乏味。针对这种教材和学生感知的实际,恰如其分地运用电教手段,无疑将成为学生渴求知识好奇之火的助燃剂,成为探求新知的乐趣而产生愉快感。比如用旋转复合片结合演示和讲解,揭示了蝙蝠飞行的原理后,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演示另一第“飞机夜航,追击敌机”的灯片,几乎全班学生都要求发言。一名学生一边操作灯片,一边流利地告诉大家:“夜航机上的雷达相当于蝙蝠的嘴和耳朵。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遇到敌机这个障碍物,无线电波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飞机收到信号就可以对敌机作出反应──打得它有来无回。”
随着家用电器的普及,电教手段得到更广泛的运用,构通了课内与课外的渠道。我让学生自己(或在家长帮助下)制作录音带。磁带上录下了他们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情、语调、还录下了家长的评议意见。然后利用语言兴趣活动时间组织交流、评比。播放录音时,你可以从各人或是洋洋自得,或是垂头害羞,或是抿嘴微笑,或是一本正经的不同神态中观察到他们对自己学习成果的极大关注和满身心的欢乐。
2、丰富情感,生动形象地自我教育
学生良好的积极情感发展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课文教学中通过电教手段的模拟直观,更能激起丰富的想象,受到深刻的教育,产生强烈的共鸣,陶冶静化学生的心灵。
大海是神秘而诱人的, 大海怎么会唱起欢乐的歌呢?课文《大海的歌》描述了大海美丽的景色和海港繁荣的景象,赞颂了祖国建设的新貌。配合教材,给学生欣赏一段“浪涛声”。只听得喧哗的浪涛声中传来了几声海鸥的鸣叫,是那么逼真,那么使人神往!学生似乎一下子来到了烟波浩渺的大海,和大海一起欢歌,一起涌上无数朵感情的浪花„„学生和课文中的“我”融成一体,正驾驶语言文字之舟犁开着一道道“爱我大海,爱我中华”的波澜。同时,在这特定的意境中,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了自然的美、河山壮、激发起对祖国深深的爱。
在《狼和小羊》中,他们能从观察到的狼的外形,神态、动作、语言中揭露狼的凶恶、奸诈的本性,表达了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电教的气氛使学生的情感,意志倾注到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的生活中。
有人这样形容电化教育:“电与教结合,如鱼得水 ”“教与电结合,如虎添翼”。运用电教手段,改革语文教学,我还是刚刚起步,新的探索还在后头.电化教育在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方面已显示了得天独厚的优越性。随着电化教育的发展,将引起教育的又一场变革。电化教育一定会加速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实现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总目标献出更多的硕果,放出更绚丽的光彩。
第三篇:发挥电教优势 促进英语教学
发挥电教优势 促进英语教学
肥东锦弘中学 米娟
【摘要】 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无论其多么的优越,多媒体都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而不能用来减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取代教师的功能,它只能根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需要适时出现,在突破教学难点,突出重点的时候适当的采用。
【关键词】 多媒体课件 语境 英语教学 直观再现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从而把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运用到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促进我们的英语教学。但同时在多媒体的运用与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也给一些英语教师带来了思想的错误认识。因此正确认识多媒体用于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利弊关系,使我们更合理、更有效地利用多媒体,为我们更好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服务提供了先决条件。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传统英语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仅是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的教学模式,英语课堂教学手段单一,教具简陋,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则竖着耳朵听,课后进行“题海战术”。结果使学生只会做题的书呆子。这样的课堂既枯燥又达不到英语语言学习的目的。这样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多年来阻碍和约束着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最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难教的局面。而多媒体这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落后、机械的教学手段,为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打下了一个全新的局面。可以说,多媒体教学的引入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飞跃。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语境,使英语教学内容形象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境是语言存在的环境,也是感知、认识,学会并运用语言的主要场所。情景的描绘需要图文并茂,声像结合,而运用多媒体则能形象地 将它呈现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教师用课件创设自然的绘画情景,将其引入画面中。能使学生对新语言的出现表现出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又能自然地引入新课。如在讲解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8的Unit 2:The city that never sleeps课文时,我就用多媒体打出美国纽约城市夜晚的各种娱乐场景,从而让学生们在边欣赏这种情景边听课文,这样的视听并用,激发学生的兴趣。这种内容与形式统一,易于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解外研版八年级上册Module 9的 Unit 2:The government is working hard to save the panda这一课时,我也通过多媒体打出了我国大熊猫生活情景的介绍,让学生们边欣赏可爱的大熊猫生活的录像边听这一课的录音。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英语学科有两大特点:一是知识点多,内容包罗万象;二是基础知识多,要记忆理解的东西多。课堂内高密度大容量,带有其他学科知识的课文对初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力和理解,能促使知识和技能的转化能力。多媒体技术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内容,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和过程,使得教材内容得以直观再现,重点易于突出,难点易于突破,极富表现力,易于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还有利于储存大量信息,把板书、各种图表、动画等编制在一个软件里保存和使用。课堂上,教师通过操作计算机就可以把课本中的内容及相关的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实现课堂教学的高容量和课堂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他们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
在备课时,我把课文内容制成课件。上课时,首先,利用课件有意识地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学习词组及句型,学生在这种较轻松的气氛中较好地通过了“听”“说”“读”“写”关,为学习全篇课文扫清了障碍;然后,以“视,听,说”引出全文,同时播放课文录音,使学生在“欣 赏电”影中理解和学习语言;接着,再通过对文章相关内容的问答,在问答中强化学生对语言点记忆,这样学生就能系统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在一个一个的问答中,每位学生都得到了语言表达的机会,培养了听和说的能力;最后,在“视,听,说”的同时,加强了对难句子的学习,对难词、难句作适当的分析、解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加快教学的进度,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更有优势,可以加快教学的进度,完成传统教学所无法达到的高要求,高质量。由于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减少教师不必要的板书时间,增加新知识的传授和学习时间,因而能在有限的 教学时间内赢得更多的让学生练习、巩固、消化、理解的时间。一般来说,在一堂课中若采取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三分之二的时间就能完成。这样教师就能赢得对优等生的引导、对中等生的指导、对学习困难生的辅导时间,同时也可以因此及时获取教学信息,采取必要的措施,有效地矫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提高掌握教学情况的灵敏性,有力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
现代的教育要求打破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转向师生信息的交流,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追求知识,学会学习。所以,老师的角色由传播者、权威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支持者,那么,多媒体教学就成了帮助和辅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在备课时查找资料,然后再设计制作出教学软件。(2)教师创设出生动逼真的情景,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3)有利于提高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质量和效果。
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再现历史人物和事件,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操。为了使学生头脑中重现重大历史事件,我利用多媒体的超时功能,将从古到今的重大事件一一展现,比如在进行Earthquake这个阅读部分的教学时,我用了几段录像将从古到今的特大自然灾害都展现了出来:古庞培城的悲剧,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2005年我国的几次大型台风袭击造成的自然灾害以及印度洋海啸,还有2008年汶川地区的特大地震灾害等等,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国家、地区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感受到大灾有大爱。通过再现历史和事件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和爱国主义情操。
七、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能获取广泛的教学素材
教师在准备教案时,需要大量的资料及信息源。在传统的教学中,这种资源主要是通过书本、图片、录音和录像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输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显然是非常有限的,而且缺乏灵活性,方便性和交互性。多媒体的集成特征与网络化和存储技术相结合,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多媒体信息量大且速度快的优势能帮助教师传递大量的信息,提供多种形式的训练方法和非文字信息,极大的改善了教学环境。各种教育软件,如光盘、录像带、录音带、CAI课件等都是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学方法更多样、更灵活。
总之,多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为我国从目前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理所当然成为英语素质教育的必要工具和手段,成为传统教学的突破口。
然而在多媒体课件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多媒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局限性和错误认识。多媒体教学的误区的产生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以人为本。这里着重谈谈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英语教学的局限性和误区。
一、多媒体不能取代英语的个性化教学
众所周知,英语教学不仅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感情活动。这是多媒体课件难以取代的。但是,目前大多数英语课,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 入,英语教师注意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学生眼睛盯的是多媒体的屏幕。在这样的被多媒体“统治”了的课堂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目中无人”人性化的师生人际情感交流已被冷冰冰的“人机交流”所代替,哪里还谈得上个性化教学?“人与人之间的自然语言是最具亲和力、最灵活的语言,师生之间课堂上互动性的交流应该是最具有效的教和学的途径。”例如:英语课堂上开始时的“free talk”、值日生的“daily report”或师生的口头交流,都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极好方式,他是计算机所不可替代的。如一味地追求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展示,那么就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述的内容变为多媒体演示,把师生之间在特定的情景的交流变为通过网络的信息交互,把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口头交流变为冷冰冰的人机对话。
二、多媒体的滥用和误用,直接导致英语教学的苍白
英语与其它学科不同,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我们知道,文学语言就不同于其他语言,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藏性、象征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因而采用多媒体的直观视觉形象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的,但有的英语教师根本不去考虑其必要性和可行性。正如现在的校内,上至观摩课、公开课,下至普通课,老师们为获得一个“能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上课,能用多媒体教学”的评价,往往不顾教材内容,要花好多时间去准备一个课件,其结果是制作出来的课件及各种影像资料无非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用投影片既能达到的效果在少数教师看来,似乎不采用电教手段就是观念没有更新,所做的课件只不过是课本搬家,仅仅起到小黑板的作用;有的课堂干脆成了“放映室”,教师成了放映员,小棒指指,鼠标点点,把过去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按”,学生成了地地道道的观众;还有教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以为这样就能吸引了学生学习兴趣,其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反被鲜艳的色彩所吸引,忽略了
课堂教学中应掌握的知识,课件成了一种点缀。显然,这样的多媒体教 学俨然成了“网吧”“影院”,学生各自为战,乐于与机器的对话,疏于和同学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有何谈师生互动、达到语言的交际功能呢?
因此,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文学作品所包含的韵味是网络或一个课件难以演绎的,绝不能以生动的图像和音乐来替代学生自己对语言的领悟。教师不能过于依赖以声像功能为主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应该是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共同研读与欣赏,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准确和意蕴丰富等,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一方面,多媒体的独特优势成为我国应试教育改革的主流,它的使用促进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换。多媒体在英语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以其无比的优势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应该大力提倡在英语教学中多使用多媒体教学。另一方面,英语教学应在充分分析英语学科自身特征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手段才是明智的选择。不能盲目攀比或迷信所谓的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因为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的水平”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 2)王立非
《现代外语教李克东,[A]2001,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 ,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
3)何高大, [M] 2002, 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 广西教育出版社 4)
刘儒德 [J] 2002, 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 教育研究
第四篇:加强电教手段应用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
加强电教手段应用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
罗家镇岗下小学 高玉梅
摘要:电教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利用现代电教技术手段,创新小学体育教学,除了结合小学体育教学规律,充分发挥现代电教优势外,还应重视开展创新性研究,在优化教学过程上下功夫,提高教学效果。关键词:电教 应用 创新 小学体育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伴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加强电教手段应用,创新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成为摆在广大小学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也越来越成为制约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一个瓶颈。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个难题,也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特殊性,体育是一门锻炼性、交际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以室外活动为主,电化教学难以开展,技术手段难以应用。因此,必须要将技术手段与教育规律结来进行研究,创新小学体育教学。
一、结合小学体育教学规律,发挥现代电教优势。
1、认识小学体育教学规律是电化教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小学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作为电化教学的主体,我们只有深入认识小学体育,把握教学规律,才能更好地将电教手段应用其中,从而发挥现代电教优势,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动作难度、强度不高,在内容上存在较多需要清晰、形象展示的部分,如:体育知识、发展历史、动作图像等等;从教学对象上来说,小学生具有注意力难以集中、兴趣难以持久等特点。因此,从对小学体育教学规律的把握来看,电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电教手段的应用,可以改变以往上课的方式,改变传统教育单调模式,对抽象的、难理解的内容,可以使用更加形象、具体的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有兴趣,拓宽知识面。
2、掌握现代电教技术是开展小学体育电化教学的前提。现代电教技术包罗较多,既有音乐、图像等技术的单独应用,也有包括多种多媒体技术的有机整合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小学体育工作者勤于学习、勇于创新,积极学习多媒体技术、课件制作等电教技术,自觉更新知识储备,更新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大力开展电化教学。
3、深化小学体育电教研究是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推行电化教学具有很多优势,教师运用电教手段,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改变传统的教学原则,改变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也改变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电教手段的应用,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合为一体,改革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把复杂的东西变为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把时间和空间放大或缩小。电教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画面、灵活多变的动画及音乐效果来优化教学,从而让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教师的教学意图,更加清晰把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开展体育教学创新研究,优化小学体育教学过程。
1、运用电教手段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是认识的兴趣,人们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常常掌握得迅速而牢固。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电教技术在学生的眼中是新鲜好奇的象征,电化教学采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电教技术辅助教学,实质上是给学生一种新异的刺激,目的在于诱导学生对新异刺激的探究反射,换句话说,就是采用新颖的教法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把握电教手段应用时机,强化教学效果。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表现手法的先进性、广泛性、直观性特点,采用图形、图像使体育教学生动、形象、具体,有利于教师更有效组织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充分感知正确、完整的技术动作,掌握基本技术和技能。我们可以选用音乐、摄像、录象、投影、课件等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媒体,电教手段在应用中关键是要找准其使用的最佳时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学生和教材的具体特点,合理选取切入点,使多教媒体在课堂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3、运用电教手段,突出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人工操作和现场条件的限制,有的知识、动作的重、难点重复演示、示范困难,这些重点和难点往往都是抽象的,难以解答的问题,这对直观感收能力强、抽象思维能力差的小学生来说,学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如何正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加以突破,这是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引入电教技术进入教学过程,就能及时调控,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电教技术可以变较复杂、不常见、难理解的内容为直观、浅显、动态的感性材料,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把握。体育教师可以把自己很难示范清楚的空中动作的技术环节采用动画或影像的慢放、暂停、重放等教学手段配合语言的讲解示范出来。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看清楚每一个空中分解动作的技术变化,调动学生的视觉直观功能,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动作表象,突出对重点和难点动作的掌握,提高了教学效果,缩短了教学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记忆,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加强电教手段应用研究,同时,加强对小学体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把握,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优化教学过程,必能创新小学体育教学,促进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张腾飞
2、小学体育电教论文-刍议多媒体教学进体育课堂
第五篇:小学体育电教论文(多媒体教学进体育课堂)
小学体育电教论文
多媒体教学进体育课堂
[摘要]多媒体已经进入体育课堂教学,并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为了使其在教学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在应用时要注意:把握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正确地应用媒体;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教材的重难点;讲究电教媒体的使用效果,遵循体育教学自身的规律。
[关键词]多媒体、体育教学、应用
1、现代教学理论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不断地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使自己所用的教材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现在,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过去那种几乎只有专业人员才能掌握的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历史。近年来,由教师自己制作多媒体教材去进行教学已不是新鲜事。但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告诉我们,体育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实在太少,这中间有体育学科本身的特殊性。体育课教学的大部分内容需要在身体运动的过程中来进行学习,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需要在身体运动之中去认识、理解、掌握、运用,其课堂大都是在较为宽广的运动场,这给多媒体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是CAI(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CAI)进入体育课堂相对于其它学科较晚的主要原因之一。
2、体育课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电教设备表现手法的先进性、广泛性特点,采用图形、图像使体育教学生动、形象、具体,有利于教师统一教材的技术规格,突出技术动作的重点、难点,有助于学生充分感知正确、完整的技术动作,掌握基本技术和技能。通常,我们选用音乐、摄像、录象、投影、课件等作为体育课堂教学的媒体,这些媒体进入体育课堂关键是要找准多媒体使用的最佳时机,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学生和教材的具体特点,合理选取切入点,使多教媒体在课堂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2.1把握使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正确地应用媒体。如:音乐进入体育课堂。由于体育课运动量大,学生容易产生疲劳与单调感,而音乐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能刺激学生大脑皮层产生兴奋,缓解生理负荷,消除疲劳,从而轻松主动的掌握体育技能。体育课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要求,适量地播放预选的乐曲。音乐进入体育课堂,不是随意点几首乐曲,无视教学实际地乱放一通。首先所选择的音乐韵律要与练习动作的节奏相一致,练习的内容应是易于按均等节拍时间划分的,才适宜作为配乐练习。其次选择的乐曲要合适,旋律要优美、轻松、清晰、健康、活泼。此外还要注意配乐的时机。比如,在课的起始阶段,播放一首进行曲,使学生在雄壮的乐声中列队,精神饱满,队列整齐,有效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改善了课的始动环节,顺利地进入正课教学。课的准备阶段,可以播放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的2/4拍子的乐曲,伴随着口令提示,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做各种各样的准备活动操,自然感到新鲜、有趣、轻松。课的结束阶段,可以播放舒缓、优美的乐曲,伴随轻松、活泼的动作,可以调节情绪,恢复体力,使体育课有张有弛,轻松活泼,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锻炼和熏陶,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2.2利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突破教材的重难点。多媒体教学采用图形、图像、文本、声音、动画等多种媒体信息刺激学生的多个感官,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人工操作和现场条件的限制,有的知识、动作的重、难点突破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利用多媒体来演示,就能及时调控,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如教《兔跳》一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内容:动画创作《小白兔拔萝卜》、《兔跳》、《仿生练习》即兴创作,其中《兔跳》为主教材,根据教学的需要,制作了课件《仿生练习》,尝试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应用多媒体教学,即在学生进行身体练习的同时应用音乐、课件等创设情景,通过声、形、像的展示来突破教学的重难点,给学生创作的灵感,在课堂中感受到大自然中动物的形态特征并进行创设动作,使动作练习更加直观,增强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和效果。课一开始先以音乐韵律活动的形式进行热身运动,接着把创编的形体操以师生同练并配乐的组织形式作为准备韵律活动,接着根据音乐歌曲《小白兔拔萝卜》创设小白兔拔萝卜的动作画面,把学生带入动画情景中并随着音乐节奏创设动作,激发了学生创作和练习的热情并使身心都得到锻炼。主教材部分,通过《课件》中的画面“欢快的体育课堂”(这是我们班上,一群小孩子在场上欢快地做各种各样的仿生动作的画面),调动出孩子爱上体育课的激情。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中更好的感受“兔跳”动作的形态特征并进行创设动作,我想到了用实物进行教学,可若将兔子直接放入课堂任它跑跳,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那是可想而知的,为此我便通过应用CAI解决这个矛盾,在课件《仿生练习》中“兔跳”部分制作了实物兔跳,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中的实物兔跳,引发学生观察思考“小白兔是如何进行跳跃的?”后由学生自行创设动作。在观看学生做的动作后,用课件《仿生练习》的“模仿跳”部分制作了教师示范动作及其分解动作,进行“兔跳”完整动作及分解动作的教学和小结。通过观看课件中的教师动作示范使学生明白“兔跳”动作“先手撑,后脚蹬,最后收腹落地”的依次顺序和协调配合(教学重点)。双脚同时用力蹬跳后轻巧落地,(教学难点)这个动作是在瞬间完成的,学生对它的印象不是很深刻,便用课件“模仿跳”部分的“蹬跳”画面来捕捉这个动作,并让学生对它有较深刻的印象,学生在观看《课件》的基础上再配合练习从而实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完成主教材教学后,应用《课件》中制作的“浏览”部分让学生浏览大自然中形态特征各异的动物运动,观看《课件》中动物从走、爬、跳、跑、飞等由慢到快的运动后,启发学生根据《课件》、或自己平时观察到所熟悉的动物的形态特征,进行仿生即兴表演。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使主教材内容得到拓展和延伸。结束时应用《课件》进行教学小结,结合教材内容开启学生的创作思维并对学生进行热爱大自然教育。在《课件》中设置课外练习题:
1、说一说动物移动的方式有哪些?
2、做一做走、爬、跳、跑、飞动作。(各模仿一种动物的形态特征进行练习,每一个动作可选择不同的动物)教学中始终根据练习的需要设置媒体并使媒体服务于练习。同时在应用《课件》进行CAI避免了个别学生由于站位而看不清,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大屏幕看清动作而且教师可根据教学程序的需要应用CAI进行随机切换,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中既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了练习的热情,又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当场就能完成“兔跳”动作。学生在这样生动、活泼、宽松的环境下学习和掌握“兔跳”动作就创设出一个“爱学、乐学”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