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申报2010年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的通知
关于申报2010年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的通知
为进一步实施人才战略,鼓励和支持具有博士学位的科技人员开展基础性研究,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增加科技人才储备,加强我省科技队伍建设。2010年将继续实施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计划,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条件及要求
为提高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的质量,2010年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申报,继续实行限项申报原则。我校的限额数为39项。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申请人原则上须为1970年1月1日以后出生、获得博士学位不满3年。根据以上条件我校各学部、院系限额名单见附件1。
已获省部级以上(含省部级)项目资助的个人不能推荐申报;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不可同时申报。
二、资助重点
今年重点资助能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基础研究和解决我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关键问题的项目(不含软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应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及良好的预期应用前景,对全省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促进作用,立项根据充分,研究工作具有自主创新性,研究方案切实可行,可在2~3年完成预期研究目标。申报单位具备研究工作基础,可保证资助项目正常开展。
三、申报方式
今年项目申报继续采用网上申报方式进行(网址为:
http://kjjh.lninfo.gov.cn/LoginPage.do)登录时选择 身份:申报用户(单位)登录填报
四、申报程序
根据限项名额确定本院系申报人名单→由科研秘书回复邮件到本邮箱(下周一19日前)→由科研院统一分配帐号及密码→基金申报人登陆申报网站填写申报书→完整性检查通过后→打印申报书一式二份、和申报者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一份上报交科研院,同时发电子版申报书到:kjcxmb@dlut.edu.cn
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机密的项目,不得在网上申报,申报材料一式四份(包括一份原件),请和科研院提前联系申报具体事宜。
网上申报截止日期为:4月 28 日。
提交纸质材料:申报书一式二份、申报者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一份
科学技术研究院基础与团队管理部(主楼210)
齐庚虎电话:84708958邮件:kjcxmb@dlut.edu.cn
附件1、2010年辽宁省博士启动基金各学部、院系分配名额表
附件
2、各学部、院系符合条件人员名单
第二篇: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协议书
附件4:
博士科研启动经费资助协议书
甲方:(管理部门)安徽大学人事处
乙方:(申请者)
丙方:(所在单位)
甲方受安徽大学委托代表安徽大学与乙方及其所在院系丙方,本着诚实守信原则,在《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管理暂行办法》的框架内,就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的管理、考核及经费具体使用等问题,经平等协商签订如下协议:
第一条甲方、丙方同意乙方以项
目申请博士科研启动经费3(文科)/4(理科)万元(大写:),项目完成时间自经费拨付之日起不超过3年。
第二条甲方分两期拨付乙方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首期拨付科研启动
经费2(文科)/3(理科)万元(大写:),自经费拨付之日起2年内甲方对乙方利用首期经费完成项目情况进行中期考核。
第三条甲方、丙方对乙方博士科研启动经费的使用、报销及项目进
展履行监督管理的权利;对乙方在项目实施、经费使用中出现的困难、反映的问题,甲方、丙方在学校政策框架内予以积极解决,为乙方项目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四条乙方科研启动经费使用范围如下:
1、购置仪器设备及支付维修费;
2、资助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或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3、资助参加国内外重要的学术会议及外出调研差旅;
4、购买、复印教学科研所需的图书资料的费用;
5、购买实验材料、支付样品测试费、科技查新费。
科研启动经费不得用于开支劳务酬金、协作费、餐饮费、汽油费、电信话务费及支付与项目无关的其他费用。
第五条若乙方报销不符合经费使用范围的开支,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退回所报金额;若未予退还,乙方同意甲方从其薪资或其自身其他经费中扣除。
第六条乙方必须在甲方每期拨付的科研启动经费数额内使用经费,不得超支,否则甲方有权要求乙方退回超支的金额;若未予退还,乙方同意甲方从其薪资或其自身其他经费中扣除。
第七条乙方在收到甲方拨付的首批科研启动经费后应该立刻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项目期内乙方应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下列指标之一:
1、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不少于2项;
2、主持横向项目并且到账研究经费理工科不低于30万元,人文社科项目不低于7万元;
3、发表2篇JCR三区及以上学术论文,或发表学术论文并被SCI、EI(不包含会议论文)全文收录4篇,或在《安徽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导向性奖励学术刊物目录》C类及以上期刊中发表论文2篇或D类期刊发表论文4篇;(以上文章均要求乙方为第一作者)
4、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受理发明专利3项。
其中乙方中期考核时应取得的研究成果为下列指标之一:
1、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不少于1项;
2、主持横向项目并且到账研究经费理工科不低于20万元,人文社科项目不低于5万元;
3、发表JCR三区及以上学术论文1篇,或发表学术论文并被SCI、EI(不包含会议论文)全文收录3篇,或在《安徽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导向性奖励学术刊物目录》C类及以上期刊中发表论文1篇或D类期刊发表论文
3篇;(以上文章均要求为第一作者)
4、作为第一发明人获受理发明专利2项。
第八条乙方围绕项目利用此经费发表论文、论著以及成果鉴定材料等均应标注“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资助”字样,否则甲方不予认可。
第九条乙方在甲方规定的中期考核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科研成果时,可填写《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中期考核表》向甲方申请中期考核。乙方经学校中期考核合格后,甲方予以发放乙方获批的后续科研启动经费;考核不合格者或项目未按计划完成,停止经费使用,甲方保留追回乙方已使用过的首批科研启动经费的权利。
第十条乙方在规定的项目期内完成项目后,甲方对乙方进行结项考核。考核合格后,结余经费乙方可继续使用;考核不合格或项目未按计划完成经费停止使用,甲方保留追回乙方已使用过的科研启动经费的权利。
第十一条丙方应积极沟通甲方、乙方之间联系,反应乙方要求,对乙方项目进展及履行协议情况进行督促。
第十二条本协议涉及的有关文件是本协议书的有效附件,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效力。
第十三条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本协议于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签字:丙方代表签字:盖章:盖章: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第三篇:沈阳化工大学 沈阳化工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合同书
沈阳化工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合同书
甲方:沈阳化工学院
乙方:院系:同志
沈阳化工学院(以下简称甲方)与院系同志(以下
简称乙方)经协商,就完成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课题达成如下协议。双方
以共同遵守沈化院内发[2002]16号、沈化院发[2003]6号文件精神为前提。
一、甲方:
1.甲方负责向乙方提供元的科研经费,用于上述项目的研究。
2.甲方负责协调项目的实施,监督检查项目的进展情况。
3.如乙方未按项目计划开展工作或违犯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管理规定,甲方有权调整计
划及经费,直至终止该项目。
二、乙方
1.乙方应按期完成“关于2002院博士启动基金资助项目的一些补充”中规定的目标责
任。
2.乙方除因无法抗拒的因素(如遇出国等特殊原因,无法按期完成目标责任应写出书
面申请延期说明),必须按合同要求完成各项指标及目标责任;乙方发现可能导致项
目失败或部分失败情况时,应及时通知甲方。
3.由于人为因素乙方未能完成工作计划中各项要求和预定目标的课题,除项目被中止
外,乙方应向甲方退回剩余的经费。
甲方:沈阳化工学院乙方:院、系
负责人:(签名)项目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第四篇:关于开展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团支部、各班级:
为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进一步推进我系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根据各教研室、系团委联合制定的《地理科学系大学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请各团支部、各班级认真组织,积极动员、鼓励学生开展科研项目申报。申报截止日期为2011年3月2日,审批时间为2011年3月9日。
附件:1.地理科学系大学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
2.闽江学院地理科学系大学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立项
申报书(在下载专区下载)
地理科学系大学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
为推动大学生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规范学生科研立项管理规程,特制订本规定。
第一条申请人资格
1、凡具有地理科学系正式学籍的在校生均有资格提出申请。
2、申请课题的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所承担的课题每只限一项。
3、鼓励跨系(部)、跨专业联合开展项目研究,项目组成员不得超过5人。
4、项目负责人应具有较强的研究与组织能力。
5、学生科研实行指导教师制。每个学生科研项目组均应聘请一位或两位教师作为本项目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原则上应由具有副高及其以上职称或硕士及其以上学位、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与经验、热心学生活动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负责带领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该项研究,随时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并指导他们完成中期检查和结项的有关工作。
第二条项目申报及程序
1、申报的项目应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项目研究类型可以是基础性研究,也可以是应用型研究。研究题目可以是针对某一学术领域或社会热点问题,也可以是教师主持的各类研究课题的子项目或企事业单位委托的项目,鼓励学生独立提出研究题目。
2、项目申报程序(1)个人申请;(2)教师(具有副高及其以上职称或硕士及其以上学位)推荐;(3)系部审核审批立项。学生科研立项项目每年审批一次(每年11月份申请、审批)。项目研究期限原则上为一年。
3、项目的评审工作由系团委组织有关学科专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按照有关评审办法进行评审,形成评审意见报分管系领导审批。
第三条项目实施与管理
1、学生科研项目一经立项,项目申报人应严格按照项目申报表列明的研究内容、项目期限、成果形式等开展研究工作;项目研究过程中,确需调整项目内容的,应及时向指导老师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能做出相应调整,并报系团委备案。
2、项目完成后,申报人填写结项申请书,经指导老师签署意见后,报系部申请项目结项,同时需提供经费使用情况的详细报告。
3、系部鼓励项目成果在校内外刊物公开发表,发表的成果应注明“本课题受到地理科学系学生科研资金资助”字样。对有公开发表成果的项目在结项时优先考虑。团委有权将相关研究成果推荐参加校内外各级竞赛活动,对获奖的成果,视获奖级别另行给予奖励。
4、申报项目一般以一年为完成期限。对超过期限仍未完成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应书面向科研处说明原因。经批准可以延长期限的项目,延长期限最多为半年。对未能按要求完成的项目,系部收回已拨经费,并取消项目组人员继续申报学生科研立项的资格。
第四条 经费管理与使用
1、经费资助额度为600--2000元/项。由指导老师统一管理,按项目划拨给项目负责人;一次核定,分两期拨付,在项目立项时拨付全部经费的50%,中期检查通过时拨付剩余的50%。
2、项目经费必须用于科研活动的必要开支,由课题主持人掌握使用,如文献资料查询、打印或复印,实验材料费,药品购置费,差旅费等,并经指导教师审核后,方可报销。
3、鼓励各立项项目为必要的配套资金和条件保证寻求社会资助。
第五条本规定自批准之日起实施,由地理科学系团委负责解释。
第五篇:关于申报2011年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的通知
关于申报2011年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促进省属科研机构改革发展,提高我省社会公益研究能力及科技公共服务水平,加快社会公益研究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经研究决定,启动实施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资助计划,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凡在我省范围内,围绕省属科研机构的主要研究方向,开展社会公益领域的科学研究和为促进公益类科研机构发展相关配套政策研究的科研机构、高校及相关单位的科研人员及团队均可申报。
二、支持重点
1.重点支持资源环境、卫生与人口健康、公共安全、劳动保护、计量检测、农业等重要社会公益领域的关键技术研究。
2.重点支持提高全省公益科研能力和提升科技公共服务水平共性问题研究。
三、申报条件及相关要求
1.2011年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须由科研带头人或团队提出项目申请,经单位审核同意后方可申报,原则上每个单位不超过2项。
2.申报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以上学位;科研团队原则上副高级以上职称应占30%以上。
3.申报人申报的项目应紧紧围绕省属公益科研机构的研究方向和通知中的重点支持方向组织项目,项目要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及自主创新性,项目立项依据要充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合理可行,并可在2-3年完成预期目标。
4.依托单位应当具备必要的研究工作基础和实验研究条件,并可保证相应的资金配套,保障项目实施。
四、资金的资助形式和使用管理
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采用无偿资助的方式支持科研人员或团队开展研究。资金的使用方向主要为科学研究过程中发生的研发费用,主要包括研发材料费、小型仪器设备购置费、差旅费、培训费及其他相关支出。项目单项资金支持额度3-5万元。资金由财政厅与科技厅共同设立,共同管理。
五、申报方式与程序
项目申报人须经所属单位初评后进行推荐,同时以文件形式形成推荐意见,并附纸质申报材料一式六份,于2011年8月25日前报送省科技厅。
六、其他
联系人:杜秉海024-23983623
邢剑挥024-23983435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24号
邮编:110004
附件1:《2011年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项目申报表》
附件2:《2011年辽宁省科学事业公益研究基金推荐汇总表》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