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社会职场白领男人的四大禁忌
现代社会职场白领男人的四大禁忌
1、气味男人
男人懒,理解,理解,但把自己懒出了味道便不解,不解了。男人自居为强者,社会人际互通中的骨干,那么自身形象也就尤为重要了,不是要求个个都像周润发,但出于对工作多方的尊重,起码应该整洁大方吧。可有些男人头发打绺,衣裤发亮,擦肩而过熏倒一片,着实可怕,同事们难以接近,更别说共同工作了。从一极端到另一极端,得到的结果有可能是一样的,有些男人可能用力过猛把气味推到了另一端——香气熏人。办公室作为一个很理性的公共场所,这种舞台式腻腻的气味实在不该到场。
2、橙色男人
女人爱幽默的男人,过度幽默的男人,女人是说什么也爱不起来了。在办公室里,工作间隙的调侃可以舒缓紧张的工作气氛,使大家心情愉悦,但黄段子连篇讲的男人,不但会污染空气,而且还会带来一些扰人的尴尬。
3、出位的男人
生活中的人不像报纸上的人物图片,可以勾了边存在,而是需要拥有自己的空间,社会交往中更是如此,可有些男士在工作交流中离同伴过近(尤其是女性),未经允许地侵占了他人的保留空间,如习惯性地把脸凑到女同事脸旁,手搭到女同事的坐椅靠背上,破坏了常规礼仪交流的距离,使女同事们既不好开口提醒,又感到很是厌恶,影响了双方的工作进程。
4、长舌的男人
常说长舌妇很让人讨厌,把长舌接到男人嘴里,恐怕讨厌要加个“更”字了。有些男人却偏偏有此嗜好,总在打听同事们的隐私,打听不到的便胡乱编排,造成了同事间不必要的误会,扰乱了正常的人际关系秩序。
第二篇:现代职场白领9成心理缺氧
现代职场白领9成心理缺氧
职场“心理缺氧”是大部分职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只不过有轻重和时间长短之分。“缺氧”的原因很多,有对工作本身的厌倦也有对工作环境的厌倦。
【典型案例】
晓雅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现在一家IT公司工作。由于公司业务一直非常多,晓雅加班也成了常事。一个星期下来,晓雅总是觉得自己累得不行,不仅是身体劳累,心里的厌倦感也与日俱增。
其实晓雅今年才26岁,是人生精力最旺盛的阶段。可晓雅最近真是感觉自己整个人都透支了。做IT这一行的,工作压力真是太大了。每天十多个钟头的工作量,让人脑力与体力都严重透支。
让人心烦的是,除了工作压力大,办公室的关系还挺复杂的,有很多人搞派系,勾心斗角,每次晓雅的部门取得一点点小成绩,就会有好多人来抢功劳,让人很不省心和窝火。还有更糟糕的是公司领导是个偏执狂,一到要加班的时候,就非得要当天就把某个业务完成不可,完全不把员工的私生活当回事。因此,晓雅连和朋友逛街脑袋里想的也是没完成的工作。
【心理分析】
晓雅的情形属于严重“心理缺氧”。
职场“心理缺氧”是大部分职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只不过有轻重和时间长短之分。“缺氧”的原因很多,有对工作本身的厌倦也有对工作环境的厌倦。
某网站近期做了“你的职场是否缺氧”的调查,九成白领自认“职场缺氧”。“缺氧”症状,厌职排第一位,“感觉透支,身心疲惫”排在了第二位,有趣的是,女性的厌职情绪要远远高于男性,大约相差10%。
最“缺氧”城市是上海,其次是深圳和广州。最“缺氧”行业是IT业,其次是金融业和建筑行业。“行业工作压力使个人脑力与体力透支”成为评判行业“缺氧”的最重要因素;“行业工作导致作息时间不正常,没有休息”是第二大行业“缺氧”因素;位列第三的是“行业技术变化太快,知识更新迅速”。“公司搞派系,相互勾心斗角”、“缓慢的办事效率”和“老板个人独断专行或是个偏执狂”这三大因素依次是公司“缺氧”的重要点。
【心理处方】
再一帆风顺的人生,也不会事事如愿,总会有令人紧张、感到压力的时候。更何况人生在世,难免会遇上一些困难、挫折和打击。尤其像晓雅在最容易让人“缺氧”的IT业工作,遇到一些对自己的情绪有负面影响的事件时,如果不会进行职场心理调节,或者情绪反应过度,那就很可能因此患上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在生活和工作中,既然总免不了心理压力的困扰,那为什么不积极面对呢?任何情绪压抑和低落都可能加重心理负担。只有适时减压、正确调节,才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及时找出造成自己心绪不宁的原因,不要一直纠缠于使自己心烦的事情,哪怕是改变一下室内陈设和现有的生活方式,这些对于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都是有益的。
“缺氧”心理,既有对工作本身的厌倦,也有对工作环境的厌倦。为了保持工作激情,晓雅最好能适当转换一下工作环境,多与同事或业务联系人进行沟通和交流。此外,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要有规划,对自己的生活也要有规划,定期给自己安排个小假期放松一下,多做一些户外运动,这样才能缓解“缺氧”的心理问题。
比如晓雅每天去公司的路上,这一个多小时,就可在头脑中给一天的工作做个计划,这样,工作时间虽紧张,仍然可以有条不紊,还能空出时间经常去郊外散散步、吹吹风,让心情变得舒畅起来。
晓雅还可利用机会旅游,抛开一切烦恼给自己彻底放假。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沟通是解决“心理缺氧”的良方,晓雅应学会找人倾诉,朋友包括网友、家人都是很好的倾诉对象,在某种程度上都可成为你的心理医生。另外,晓雅要学会宽容和大度,不要苛求他人,把自己的紧张情绪带给别人,这样会让别人对你产生排斥。
面对高压,女性情绪转移的渠道少,更应学会自我调整,学会自己缓释压力,合理安排工
作与生活。比如多交一些朋友,多开展一些小范围的聚会,逛逛街、散散步,多培养一些兴趣爱好,让自己的工作压力可以在生活中得到释放。
第三篇:职场禁忌(职场必备)
引言 第一章:语言禁忌 禁语一:个人私人生活情况
禁语二:家庭、财产之类的私人秘密
禁语三:薪水问题
禁语四:在同事间议论上司 禁忌五:不要把话说得太满
第二章:做人禁忌 禁忌一:锋芒不必太显露 禁忌二:友情不必过亲密 禁忌三:马屁不必总正拍 禁忌四:对手不必急排斥
做人禁忌格言
第三章:做事禁忌
禁忌一:不要替老板做决定
禁忌二:办公室别谈爱情 禁忌三:与领导相处忌过于拘谨
禁忌四:有厌职情绪 禁忌五:贪吃嚼不烂,占有他人功劳
禁忌六:独享荣耀不知众人拾柴火焰高
禁忌七:热忱绝不等于刻意表现
禁忌八:传播同事的隐私 禁忌九:勿以恶小而为之:占公司的便宜 禁忌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引言
胡安·大卫·纳肖:“禁忌”一词来源于波利尼西亚语,原意是为神所禁止的事情。这个概念最初的功用是在人和神之间设立界限,避免神圣遭受污浊,同时也保护我们自己,因为与神过于密切地接触是一件危险的事情,有可能伤害到我们的身体和心理,或者扰乱世界的秩序。一旦这个禁忌被打破,辈份的秩序,也就是世界秩序的象征,就会被打乱,个人将找不到自己正确的位置。在这个意义上,禁忌对我们是有益处的。尊重禁忌就是保护自己远离混乱、疯狂,不至于在做下天地不容的事情后陷入羞耻和罪恶感的深渊。
职场这条路要想走的顺,那么有些最基本的职场禁忌还是一定要懂的。不然,可能会让你丢了工作和毁了自己的前程。
真心希望无敌小布汀的文档能够帮到大家,请大家继续欣赏。
第一章:语言禁忌
在职场中你会碰上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职场危机也无时不刻地伴随在我们的身边。进入职场中的新人必须要清楚在办公室中有三件事是绝对不能够谈的。
禁语一:个人私人生活情况
无论失恋还是热恋别把情绪带到工作中来更别把故事带进来。办公室里容易聊天说起来只图痛快不看对象事后往往懊悔不迭。可惜说出口的话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了,把同事当知己的害处很多,职场是竞技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你的对手,即便是合作很好的搭档也可能突然变脸,他知道你越来越容易攻击你,你暴露的越多越容易被击中。
比如你曾告诉她男友跟别人好了她这时候就有说头“连老公都不能搞定的人公司的事情怎么放心交给她。”职场上风云变幻环境险恶你不害人同时也不得不防人。
把自己的私域圈起来当成办公室话题的禁区轻易不让公域场上的人涉足,其实是非常明智的一招是竞争压力下的自我保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不先开口打听别人的私事自己的秘密也不易被打听。
千万别聊私人问题也别议论公司里的是非短长。你以为议论别人没关系用不了几个来回就能绕到你自己头上引火烧身那时再逃跑就显得被动。
禁语二:家庭、财产之类的私人秘密
不是你不坦率,坦率是要分人和分事的,从来就没有不分原则的坦率,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心里必须有谱。无论露富还是哭穷在办公室里都显得做作,与其讨人嫌不如知趣一点不该说的话不说。
就算你刚刚新买了别墅或利用假期去欧洲玩了一趟也没必要拿到办公室来炫耀,有些快乐分享的圈子越小越好。被人妒忌的滋味并不好因为容易招人算计。
例如你在家里因为双方父母的问题吵了架,也没必要再好搭档面前抱怨,首先他帮不了你,再者每个人的价值观不会完全相同,他可能觉得你是一个心胸狭隘者,连伴侣父母都容忍不了。
此处推荐大家看下 黛博拉·科恩所著《家庭秘密:从维多利亚时代到现在的难言之隐》,《家庭秘密》涉及几个在历史上被视为禁忌的话题:跨种族性关系及其产生的后裔、通奸、私生子、精神疾患和同性恋等。
英国小说家萨克雷有一句名言:“每座房子都在某个角落藏着难言之隐。”这句话大概是对的。哪个家庭没有一点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呢?只不过,什么事让人觉得难为情,需要保密,因人因时而异。
禁语三:薪水问题
很多公司不喜欢职员之间打听薪水,因为同事之间工资往往有不小差别,所以发薪时老板有意单线联系不公开数额并叮嘱不让他人知道。同工不同酬是老板常用的手段,用好了是奖优罚劣的法宝,但它是把双刃剑用不好就容易促发员工之间的矛盾而且最终会掉转刀口朝上矛头直指老板。这当然是他所不想见的所以对“包打听”之类的人总是格外防备。
有的人打探别人时喜欢先亮出自己,其实这样的人亮出来的价值也不大,主动亮牌的往往没好牌比如先说“我这月工资如何如何奖金如何如何你呢”。如果她比你钱多她会假装同情心里却暗自得意。如果她没你多她就会心理不平衡了,表面上可能是一脸羡慕私底下往往不服这时候你就该小心了。背后做小动作的人通常是你开始不设防的人。
首先不做这样的人。其次如果你碰上有这样的同事最好早做打算当她把话题往工资上引时你要尽早打断她,说公司有纪律不谈薪水。如果不幸她语速很快没等你拦住就把话都说了也不要紧,用外交辞令冷处理“对不起我不想谈这个问题”,有来无回一次就不会有下次了。
禁语四:在同事间议论上司
凡是都要有分寸,说话要有分寸,谈论事情要分场合,议论他人要看对象。一次无心的议论也许会变成他人的成事跳板,对自己无疑是一大坏处。因此说话办事应量力而行。
许多人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在闲暇的时候喜欢议论他人,但是千万要记住,议论也要分场合和对象。在午休时,或是在闲暇的时候与同事聊天,不注意说了关于上司和公司的坏话,说不定就会被谁听了去。结果传到了上司的耳中,上司对你的态度就会有很大的转变。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祸从口出”。所以,和同事不能议论上司,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同事之间的相处要把握好尺度,不要全部交心,即使是关系非常要好的同事,相互发一些有关上司的牢骚,也是不明智的行为。同事之间应该是相互勉励、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关系非常好的几个同事聚在一起喝酒,谈论的话题总是有关公司和上司的,总爱发表一下对公司或上司的意见或不满。
在工作过程中,因每个人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处理的方式难免有差异,对上司所作出的一些决定有看法,在心里有意见,甚至变为满腔的牢骚,有时也是难免的,但就是不能到处宣泄,否则经过几个人的传话,即使你说的是事实也会变调变味,待上司听到了,便成了让他生气难堪的话了,难免会对你产生不好的看法。
古代有个姓富的人家,家里没有水井,很不方便,常要跑到老远的地方去打水,家里甚至需要有一个人专门负责挑水的工作。因此,他请人在家中打了一口井,这样便省了一个人力。
他非常高兴有了一口井,逢人便说:“这下可好了,我家打了一口井,等于添了一个人。”有人听了就加油添醋:“富家从打的那口井里挖出个人来。”
这话越传越远,全国都知道了,后来传到宋王的耳中,宋王觉得不可思议,就派人来富家询问,富家的人诧异地说:“这是哪儿的话,我们是说挖了一口井,省了一个人的劳动,就像是添了一个人,并没有说打井挖出一个人来。”
就像上面的例子一样,如果你在同事间议论上司的话传到上司耳中变成“打井挖出一个人来”,那么就算你再努力工作,有很好的成绩,也很难得到上司的赏识。况且,你完全暴露了自己的弱点,很容易被那些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这些因素都会对你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恰当的时候直接找上司,向其表示你自己的意见,当然最好要根据上司的性格和脾气用其能接受的语言表述,这样效果会更好些。作为上司,他感受到你的尊重和信任,对你也就多些信任。这比你处处发牢骚,风言风语好多了。所以议论上司不是一件该做的事情。
郭女士就有过这方面的教训。那还是几年以前的事,那时她在部队当文书,连队的几个干部都比较喜欢她,也愿意与她交谈,或让她替他们办一些私事。尤其是连队的副指导员,对她极端信任,有时把连队领导之间的一些事情也讲给她听。
她们连队有几十个女兵,个别女兵为了入党或考军校就想方设法巴结部队教官,副指导员对此十分反感。那时郭女士还很年轻,听到这些事觉得新鲜、好奇,所以后来在与一个十分要好的战友闲谈时就把副指导员讲的事情说了。没想到,她的那位朋友为了让连队党支部推荐上军校,就把她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指导员,后来她这位朋友如愿以偿地上了军校,而郭女士则在指导员找她作了一番貌似肯定实则否定的谈话以后,离开了文书岗位,回到报务分队干她的老本行了
听到同事在议论领导时,首先应以善意的态度劝告他们不要背后议论领导者,不要扩大议论的范围,更不要以讹传讹,有意或无意地贬低领导或损害领导的形象;其次应尽量回避对领导的议论,不得已作评价或说明时,也只宜点到为止,不要主动挑起话题,更不要添油加醋,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和误解。在这个问题上,自己要有主见,要有一种不怕同事嘲弄、不怕孤立的精神。那种以为同事在议论领导时只有随大流参与其中,才能与同事搞好关系的认识是大错特错的。
防人之心不可无,说话必须看对象。有的人本身就是领导者的“红人”,他们与领导者不分彼此,你在他面前非议领导,岂不是自投罗网。有的人自私自利,专门搜集同事对领导者的不满,然后在领导者面前请功邀赏,以达到个人的目的。对付这种人的办法唯有装聋作哑,不让他抓住小辫子。总之,不论你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同事间随便议论领导者最容易惹是生非,所以还是不随便议论为上策。禁忌五:不要把话说得太满
杯子留有空间,就不会因加进其他液体而溢出来;气球留有空间,便不会因再灌一些空气而爆炸;人说话留有空间,便不会因为“意外”出现而下不了台,因而可以从容转身。
吃饭吃个半饱才有助于健康,饮酒饮到微醺才能体会到饮酒的快感。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留下一点空隙。留有余地,才会有事后回旋的空间。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要留一点缓冲的余地,才可以随时调整自己,进退有据。
某项工作的难度很大,老板将此事交给了一位下属,问他:“有没有问题?”下属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题,放心吧!”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动静。老板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虽然老板同意他继续努力,但对他的拍胸脯已有些反感。
这就是把话说得太满而给自己造成窘迫的例子。把话说得太满就像把杯子倒满了水,再往里滴就溢出来了;也像把气球灌饱了气,再灌就要爆炸了。当然,也有人话说得很满,而且也做得到。不过凡事总有意外,使得事情产生变化,而这些意外并不是人能预料的,话不要说得太满,就是为了容纳这个“意外”!
如果你是个细心的人,你就会发现,很多人在面对记者的询问时,都偏爱用这些字眼,诸如:可能、尽量、或许、研究、考虑、评估、征询各方意见等,这些都不是肯定的字眼。他们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留一点儿空间好容纳“意外”;否则一下子把话说死了,结果事与愿违,那会很难看的。
我们在工作中更应该注意。上级交办的事当然应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这是为了万一自己做不到所留的后路,而这样说事实上也无损你的诚意,反而更显出你的谨慎,别人会因此更信赖你,即便事情没做好,也不会责怪你!
当别人有求于你时,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的字眼。
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如此,与人交恶,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说出“势不两立”、“老死不相往来”之类的话,不管谁对谁错,最好是闭口不言,以便他日需要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对人不要太早下评断,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属于盖棺定论的话最好不要说,自己的人生自己把握,一辈子要走的路很长,谁都不能保证将来会是什么样。
说话不留余地等于不留退路,要么成功,要么失败的简单逻辑已不适合复杂多变的社会。为此付出的代价有时是你无法承受的,与其与自己较劲儿,不如多用一些缓和语气之类的说话方式。
用不确定的词句一般都可以降低人们的期望值,你若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人们因对你期望不高而能用谅解来代替不满,有时他们还会因此而看到你的努力,不会全部抹煞你的成绩;你若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他们往往喜出望外,这种增值的喜悦会给你带来很多好处。因此凡事要留有余地,不要把话讲的太满,要收放自如,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从而在适度和完美之间找到平衡。
第二章:做人禁忌
历史告诉我们:做事先做人。我们的命运往往跟我们自己的做人有很大的关系。大家都知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武功盖世,可是曹操却不愿留他一命,最终命陨白楼。职场是人际交往的主战场。与领导和同事的相处都是一种学问。职场如战场,做人禁忌万万不能犯。
禁忌一:锋芒不必太显露
锐气是职场人所不可缺少的一种品质,但过分的张扬则会将锐气演变为一种傲气,甚至是一种杀气,对己对人势必都会产生一种不良的负面影响。现在有很多职场白领特别是那些初涉职场的年轻人,“骏马扬蹄嫌路短,大鹏展翅恨天低”总恨不得一下子就能够脱颖而出,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而一旦产生这种思想势必会锋芒必露从而导致在言语和行动上有所放肆。言语放肆便会得罪人,行动放肆又会遭人妒忌,长此以往在你的人际交往域里便会平添很多阻力,甚至是敌意这。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来讲,在未来人际处世方面的和谐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在我们的工作环境里,你也许会经常看到有些工作已有年头且资历颇深的前辈级同事,他们往往却表现得谦恭随和、深藏不露。是他们平庸吗?显然不是而是他们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之后,更懂得为人处世的方圆之道,也懂得锋芒不必太显露应适时而露的道理。正如《易经》中所言:君子藏器于身,待机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无此时。
老子曾经说过:“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叫人轻易看见;君子之人,品德高尚,容貌却显得愚笨拙劣。因此告诫世人,做人不可锋芒毕露。在工作中更是如此,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即使平时再得宠,一言不慎便会祸从口出。
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是离不开领导者的栽培和提携的。要获得领导的欣赏,与之相处之时首要一点就是维护他的权威,懂得他内心深处的需求。只有体察到他的行事意图,才能够成为领导工作中的得力助手,不会因不慎的言辞使自己的事业横生枝节。
“伴君如伴虎”,是古人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懂得如何与领导相处、明哲保身,是充满着智慧的结晶。与之相处,一定要在各方面维护领导的权威,不要恃才傲物,成为领导“眼中钉”。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会给你带来一定的荣耀,在荣耀到来时,你一定要把这份荣誉归功于上司,把鲜花让给上司戴,把众人的目光引到上司身上。否则,独享荣耀的后果,会严重影响你在公司的人际关系。
如果不锋芒毕露,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可是,锋芒太露又易招人陷害。锋芒毕露的人虽然取得了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虽然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却也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当你在工作上有特别表现而受到肯定时,千万记住不要锋芒毕露,否则这份锋芒会为你带来人际关系上的危机。
职场是人际交往的主战场。与领导和同事的相处都是一种学问。在你表现卓越的同时切忌锋芒毕露,更不要替老板做决定。在工作中要踏实肯干,不要做办公室的小人。以最佳的方式,获得在职场中的好人缘。与领导相处忌锋芒毕露,必遭人忌。我们常见有一些人,稍有成就便得意忘形,以为自己绝顶聪明,别人算不得什么,这可是聪明太显,殊不知树敌太多,事事必受他人阻挠。
禁忌二:友情不必过亲密
有人认为同事之间的关系越亲密越好。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过犹不及我们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把握好一个尺度,就像一杯水太凉了寒心太热了烫口唯有适度才能够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在同事交往中如果过分的亲密无间、推心置腹那么在你们之间也就没有了距离没有了秘密,对方的缺点暴露无疑也就失去了彼此心怡对方的美感,因为一幅画卷只有在适度的距离空间内去欣赏,它才会为我们呈现出一种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与之相反,如果同事之间的关系过于疏远对方在彼此心中只是一个模糊的形象,同样也是不利于未来工作友谊的和谐发展。
正如于丹教授所讲的“刺猬”的故事,彼此挨得过近会伤及对方离得太远又得不到温暖,唯有保持适当的距离才会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协作效果。所以我们在与同事交往中切记不要过于疏远,特别是不要过于亲密,俗话说:水满则溢月盈而亏。任何事物在走到极致之后往往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有很多潜藏的祸水不就出自亲密无间中的口无遮拦吗?因此笔者认为同事之间的友情一定要把握好一个火候与分寸,既要做到有所为还要做到有所不为。
禁忌三:马屁不必总正拍
作为下属一般都会想方设法的施展各种言语和行动来博得领导或上司的赏识,其中拍马屁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讨好领导的表达方式。在现代职场中拍马屁已不再局限于那种简单的赞美以及赤裸裸的奉承,而是升华为一门学问或者说是一门艺术。
具体到拍马屁的方式也许人们都习惯了以正路的思维方式与拍马策略去迎合领导、获得赏识。然而笔者认为世间万物皆充满着变数和神奇,我们在处世的时候不一定非要墨守成规而根据不同的对象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大胆的运用一些超常规手段往往会收获一种出奇制胜的效果。
有一文《魏征也是马屁精》其中曾将魏征玄武门之变中的誓死不降,以及后来在出任谏臣时又屡次顶撞太宗皇帝等情节视为魏征对上司的一种反拍马,也就是说正因为魏征的机智过人深知唐太宗胸怀宽阔、爱惜人才有海纳百川之君子风范才敢一次次的犯君,而未然反得到君主的宠信与敬仰。当然笔者将魏征视为反拍马的高手其实只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比喻和大胆设想至于魏征是否为马屁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学会一种突破常规、独具匠新的思维方式。
作为职场中人也应该充分的去领悟其中的奥妙在与领导接触时勤于观察、善于思考针对不同的领导采取不同的拍马方法以来达到自己最完美的双赢效果。但在这里需要特别注意一点即你所实施拍马策略的对象如果对象是英明的领导施此计方可水到渠成,如果对象是昏庸的领导施此计则会适得其反。假如魏征生在商纣王朝仍然施展反拍马策略那么恐怕有一千个魏征也都将会成为刀下之鬼啊
禁忌四:对手不必急排斥
激烈的竞争在现代职场中随处可见,也许有人会将竞争对手视为“你死我活”的仇人,恨不得一下子就能够斩杀对方。不过在笔者看来这只是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并不是最佳的处世谋略。作为自己的竞争对手特别是那些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往往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从而在内心中产生一种怨恨,以至于畏惧这些都是正常的竞争反映。
但是我们在看到竞争对手对自己产生威胁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他们的存在对自己所产生的积极因素。著名的美国总统林肯曾提出过马蝇法则“没有马蝇叮咬马慢慢腾腾走走停停有了马蝇叮咬马不敢怠慢跑得飞快。”
试想如果在你的职场打拼中一旦缺少了像马蝇叮咬似的竞争对手你前进的步伐还会这么快吗?所以笔者认为不要局限于把对手当做敌人也不要狭隘的把对手当做“势不两立”的仇人,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会促使你不能退缩、不能松懈时刻饱有无穷的动力去不断创新、不断进取最终实现自己的鸿浩之志。从这个意义上讲对手已不再是简单的敌人而更是你学习的标杆和努力的方向取长补短、超越自我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历史上的孙膑正因为有了庞涓的嫉贤妒能才愈发的坚定了自己的宏伟志向,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军事家;林肯正因为有了蔡斯的有力竞争才倍加努力,直至在美国总统大选中功名入库。
由此可见在我们的职场生涯中如果真能遇到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那将是多么大的幸事因此笔者认为我们不要去急于排斥对手要学习对手、善待对手、感谢对手正是他们的存在才推动了你的前进正是他们的存在才催化了你的成功。
禁忌五:与同事相处不要情绪化
凡事要三思而行,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看到它的正面和负面,切忌片面性和情绪化。有忧患意识,才是做人成熟的表现。
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观念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这种感情色彩带有非常明显的个性特征。人们之间的喜好有时候是无法相容的。但是在办公室,这种情况一定要控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冷静理智,千万不要意气用事。
有一位朋友,在工作中很负责,而且办事也非常利索,工作能力也比较强,上司很欣赏他,并打算给他升职。但是他有个毛病,那就是情绪化特别浓,周围的同事很不满意。两年过去了,这位朋友的职位还是依旧,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位朋友在工作中表现出不满情绪,认为自己能力强,没有被提拔,而那些各方面不如他的人在职务上却超越了他。
凡是失败都会有一定的原因。他失败的原因在于和同事相处时,不断地抬高自己,贬低别人,甚至在公开场合顶撞上司,令其尊严当众受损。作为上司不会提拔像这样的下属。
人在愤怒或是激动的时候容易产生偏激,对事物没有正确的分析,看别人的短处多,长处少,这样容易做出违背常规的事情。有的人一旦升了职,就会得意忘形,连自己姓什么都忘记了,甚至还会翻脸不认人。这样只能降低自己在众人心目中的地位,孤立自己。
在工作中,什么样的情况都可能发生,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遇到,因此在处理工作和事务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免受伤害,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地把自己的情绪表露出来,以免伤害自己和得罪别人。不加控制地直接流露自己的喜怒哀乐,也显示出自己本身肤浅、没有城府。
刘玲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高级职员,她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文字水平,都处在单位的一流水平,上司对她的能力也是充分肯定的。平时,刘玲的热情大方,率真自然,是比较受人欢迎的。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玲的率直和不加掩饰过于情绪化,这在职场中有时可是个大忌。前不久,单位提拔了一个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和业绩都不如她的女同事。刘玲很生气,平时上司就对这位女同事特别关照,什么提职、加薪等好机会都会想着她,好事几乎都让她占尽了,眼看着处处不如自己的同事,一年之内竟然被“破格”提拔了三次,可自己的业绩明明高出她好多,可上司好像视而不见,只是一个劲地让她好好工作,而好机会总没她什么事。
这次,刘玲真的恼了,她义愤填膺地跑到上司的办公室去“质问”,并义正言词的与上司“理论”起来,可上司那儿早已准备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尽管这样上司还是被刘玲搞得非常狼狈。从那以后,刘玲的情绪一度受到影响,还因此倍受冷落,同事也不敢轻易同她说话了。刘玲很难受,又气又急又窝火,自己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工作干了一大堆,领导安排的工作也能高标准的完成,可为什么总是费力不讨好呢?看看那位女同事,也没干出什么出色的成绩,可人家不慌不忙的总是好事不断。
经过分析,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刘玲犯了职场中的大忌,太情绪化了。碰到事情和问题很少多想几个为什么,只凭着感觉和情绪办事,只想干好工作,用业绩说话,在为人处事上太缺乏技巧了,常常费力不讨好。刘玲也想让自己“老练”和“成熟”起来,然而一碰到让人恼火的事情,她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尽管事后觉得不值,但当时就是不能冷静下来。
现代人面对工作的巨大压力,都会有心烦气躁的时候,都会遇到难以诉说的苦衷。这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想向人发泄胸中闷气的愿望。但是这种闷气不能随便发泄,如果不分场合任意发泄,那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如果冲着同事出气,即使同事理解你的心情,也会对你产生一定的看法。如果被上司知道,将有可能影响你升职加薪的机会。因为一个情绪化的员工难以与他人合作,这会直接影响公司的利益。一般情况下,上司不会用一个情绪化的员工去做管理工作。你要学会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尽量少暴露自己的弱点。在情绪低落时,要找到缘由,想办法解决,及时调整自己,使自己冷静下来,理智地面对遇到的困难。
善变的情绪会对你的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批评和抱怨,这时你一定要耐心,面对来自同事或顾客的抱怨,你一定要耐心倾听,冷静对待,认真处理,不可意气用事。如果处理不当,势必造成双方的不愉快,还有可能会使双方的合作关系受到影响。
做人禁忌格言
1、不要自视清高
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别人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不要把自己当领导,当别人不把你当领导时,自己一定要把自己当领导,权力是一时的,金钱是身外的,身体是自己的,做人是长久的。
2、不要盲目承诺
言而有信。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习惯造就一个人。
3、不要轻易求人
把自己当别人——减少痛苦、平淡狂喜,把别人当自己——同情不幸,理解需要,把别人当别人——尊重独立性,不侵犯他人,把自己当自己——珍惜自己,快乐生活。能够认识别人是一种智慧,能够被别人认识是一种幸福,能够自己认识自己是圣者贤人。
4、不要强加于人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人生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之初;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人到中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回归自然。
5、不要取笑别人
损害他人人格,快乐一时,伤害一生。生命的整体是相互依存的,世界上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它另一样东西,学会感恩。感恩大自然的福佑,感恩父母的养育,感恩社会的安定,感恩食之香甜,感恩衣之温暖,感恩花草鱼虫,感恩苦难逆境。
6、不要乱发脾气
一伤身体,二伤感情,人与人在出生和去世中都是平等的——哭声中来,哭声中去。千万注意,自己恋恋不舍,而别人早就去意已决,人生应看三座山:井冈山普陀山八宝山,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事风平浪静;牢骚太多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7、不要信口开河
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倾听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尊重、一种心灵的沟通,平静是一种心态,一种成熟。
8、不要小看仪表
撒播美丽,收获幸福,仪表是一种心情,仪表是一种力量,在自己审视美的同时,让别人欣赏美,心灵瑜伽——调适、修炼、超越。
9、不要封闭自己
帮助人是一种崇高,理解人是一种豁达,原谅人是一种美德,服务人是一种快乐,月圆是诗,月缺是花,仰首是春,俯首是秋。
10、不要欺负老实人
同情弱者是一种品德、一种境界、一种和谐,心理健康,才能身体健康,人有一分器量,便多一分气质,人有一分气质,便多一分人缘,人有一分人缘,便多一分事业,积善成德、修身养性。
第三章:做事禁忌
禁忌一:不要替老板做决定
献策,而非决策。真正成为领导靠得住、信得过、离不开的得力助手,就必须把握办公室工作的特点,找准自己的位置。和老板沟通最重要的一条:不要代替老板做决定,而是在老板的同意下针对其工作习惯和时间对各种事务进行酌情处理。
懂得说话的艺术极其重要。说话谁都会,但把话说得动听,通过说话给别人留下良好印象,却未必是每个人的专长。在和老板相处的过程中,更要懂得如何去说话。老板在公司里是最高的决策者,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如何正确把握和老板说话的分寸,相信是困扰职场中人的共同疑惑。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代替老板做决定。
王小姐年轻干练、活泼开朗,进入企业不到两年,就成为主力干将,是部门里最有希望晋升的员工。一天,公司经理把王小姐叫了过去:“小王,你进入公司时间不算长,但看起来经验丰富,能力又强,公司开展一个新项目,就交给你负责吧!”
受到公司的重用,王小姐欢欣鼓舞。恰好这天要去上海某周边城市谈判,王小姐考虑到一行好几个人,坐公交车不方便,人也受累,会影响谈判效果;打车一辆坐不下,两辆费用又太高;还是包一辆车好,经济又实惠。
主意定了,王小姐却没有直接去办理。几年的职场生涯让她懂得,遇事向上级汇报是绝对必要的。于是,王小姐来到经理办公室。“老板,您看,我们今天要出去,这是我做的工作计划。”王小姐把几种方案的利弊分析了一番,接着说:“我决定包一辆车去!”汇报完毕,王小姐满心欢喜地等着赞赏。
但是却看到经理板着脸生硬地说:“是吗?可是我认为这个方案不太好,你们还是买票坐长途车去吧!”王小姐愣住了,她万万没想到,一个如此合情合理的建议竟然被驳回了。王小姐大惑不解:“没道理呀,傻瓜都能看出来我的方案是最佳的。”
其实,问题就出在“我决定包一辆车”这句自作主张的话上。王小姐凡事多向上级汇报的意识是很可贵的,但她错就错在措辞不当。在上级面前,说“我决定如何如何”是最犯忌讳的。如果王小姐能这样说:经理,现在我们有三个选择,各有利弊。我个人认为包车比较可行,但我做不了主,您经验丰富,您帮我做个决定行吗?领导若听到这样的话,绝对会做个顺水人情,答应你的请求,这样才会两全其美。
老板才是公司的最高决策者,无论事情的大小都有必要听取他的建议。但这些事情并不是一些零星的小事,而是有建设性的问题,这样才是对老板的尊重。员工的工作旧根结底是为公司的利益,也完全围绕着企业的管理者展开,因此需要了解老板的工作风格、工作方式、工作重心及紧急程度,了解老板的人际网络,理解他的工作压力。和老板保持良好的沟通,就要对老板的地位及能力永远表示敬意。
对待不同性格的老板,都要保持耐心与宽容,把你的决定以最佳的方式渗透给他,从主动的提议变成被动的接受。忌急躁粗暴,多倾听和征询老板的意见和建议,少做一些不容辩驳的决定和争论,即使你可能是对的。即使对待能力不强的上级,同样要保持尊重,不擅自行动和做决定。这些如果你都做不到,就有可能遭受老板的冷遇。因此,凡是要量力而行,不可擅做主张。
禁忌二:办公室别谈爱情
办公室恋情常常导致职场伦理的扭曲和破坏,一旦产生瓜葛,往往后患无穷。男女打情骂俏是办公室里不可缺少的调味剂。办公室内工作的男女,动不动就春心摇动,想入非非,这些都是不理智的行为。
办公室里别谈爱情,你可能对这样的论调不予苟同,不过,自从有了共同办公的场所,不同性别的男女共处一室一起工作以来,彼此互相仰慕的办公室恋情便举不胜数。不可否认,办公室的确是容易让男女青年培养恋情的极佳空间。假如名花无主的她每天目睹一位潇洒的男士工作干练、自信的模样,很难不对他产生倾慕之情;同样,如果血气方刚的小伙子看到一位仪态优雅、容貌秀丽的女士天天在眼前晃来晃去,恐怕也很难忍住对她产生爱慕之情。
黄菲是公司里的创意总监,偏偏会与成绩平平的设计李克投缘。广告公司是没有固定下班时间的,忙到深夜回家很正常。黄菲总把李克分在自己的项目组,虽然带着这个设计人员干活让她有点累,但是她很愿意。爱情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事,李克也在工作的相处中对这个相貌平平的女上司从恭敬、崇拜慢慢发展到喜欢,甚至有一点依赖。世界上有很多事可以隐瞒,但情爱关系却很难,暗送秋波时会被一双双有意无意的眼睛察觉,环顾四周后触到她腰上的手在有人闯进来时不得不仓促地收回。老板适时地暗示黄菲公司是不可以谈恋爱的,更何况她是上司。最终李克离开了公司,他很清楚自己的工作能力,准备拿出两年的时间充电。他们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房,如果工作到很晚,黄菲就住到那里。她本以为两个人终于可以无拘无束地在一起,但是一个月后,李克提出了分手,原因很简单,办公室是培育他们感情的营养土,既然离开了,感情也就变了味道。
虽然人人都知道办公室恋情有它存在的必然性,不过,奇怪的是这类恋情的结局大多是最后不欢而散。而且,男女主角当事人动不动就变成众矢之的,负面的批评永远大于正面的肯定。如果两个人都是单身,情况还稍微好办些,假如其中一个已婚,那局面就复杂多了!
办公室恋情容易受到质疑,主要是因为有违工作伦理。因为,在工作中是否持“公平、公正、客观”的态度和观点,很可能会在俩人的私人关系中被质疑。此外,万一俩人的爱情不成功,关系破裂之后,不仅影响到公司的运作,往往也会影响个人的工作与事业前途。也许每个人都会以为自己可以不受私情影响,绝对可以做到公私分明。不过,到了那个时候,恋情是否真的会影响工作精神与办事能力,通常变得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周围的同事与上司究竟如何看待这件事,因为,他们总是把自己认定的标准当成真正的事实。
通常情况下,多数单位不喜欢内部出现任何形式的男女恋情关系,老板不会欣赏那些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的人。很多公司甚至明文规定禁止员工之间谈恋爱,任何触犯禁忌的人都要被迫调换工作。某些作风开明的公司,比如美国花旗银行,则规定有直接亲属关系者不得在同一部门内工作,万一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其中一人必须调到其他部门。
很多过来人都会体会到,办公室恋情之所以危险,主要是受制于工作场所的政治性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办公室不像其他地方,在一个强调级层和地位的环境中,男女恋情绝对是危险的。人际关系专家曾经郑重地提出警告说:“办公室恋情比办公室政治更需要高明的技巧、冷静的头脑,否则无法洁身自好。”
禁忌三:与领导相处忌过于拘谨
人际交往中需要的是谦虚、谨慎、热情,而不是需要拘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交往应酬中如鱼得水。
无论做任何事情,谦虚与谨慎总是人们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人际交往更不能例外。在与人交往中,先三思而后行,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办的事坚决不办,言谈举止恰到好处,使人感到有理、有礼、有节,肯定会有利于帮你搞好人际关系。但是要明白谨慎并不等于拘谨。日常人际交往中,谨慎也要有个度,有不少人过分谨慎,从而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拘谨,遇到任何事都谨小慎微,前怕狼后怕虎,说话婆婆妈妈,办事唯唯诺诺。在公共场合,拘谨者在他人面前往往腼腆猥琐,神态不自然,手足无措,不敢落座,不敢抬头,不敢大声说话或说话含糊不清,有时甚至所问非所答。心理上总是怯于与人交往,因此总是缺少合得来的伙伴和知音,经常孤身一人,被遗忘在不为人注意的角落,甚至会让人觉得拒人于千里之外。这就是拘谨的表现。
作为一个下属,在领导面前说话是应该谨慎一些,但是,谨慎过分反而就不好了。当领导赏识你的才干,想提拔你的时候,如果你一再说:“我不行,我不行”,领导对你就会有看法。他或许认为你真的不行,或许认为你怕担责任,或许会认为你不给他面子,不管是哪种看法,对你都不利。
李强就是一个谨慎过分的人。他简直是个树叶落下来也怕砸脑袋的人。平时不爱说话,只知道踏踏实实,埋头工作。一年内为研究所搞出两项科研成果。为此,研究所所长非常欣赏他,有意提拔他为副所长。可是,每一次所长把自己的意思说给李强时,李强总是谦虚地说:“我不行,我真的不行,您别为难我了。”这样经过三次后,所长再也不找李强谈话了,把另一个在能力上不如李强的研究员提拔为副所长。其实,李强并不是不想当副所长,人都有渴望名利的欲望。而且提升为副所长后在分房及福利待遇上都会有很大好处。可是,由于他拘谨过分了,机会与他失之交臂。
要想摆脱拘谨,就要解放思想,跟上时代的步伐。抛弃那些封建教条和呆板的古训,要做超脱的一代,成为一个洒脱的人。其次,要在人前鼓起勇气,自我鼓励。只要多给自己壮胆,多给自己鼓劲,随时注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拘谨就会被克服。壮胆不是凭着傻大胆,鼓劲也不是乱鼓一气,而且要在拓展胸襟,开拓视野的基础上,有利有力地去做。
作为年轻人,过分的拘谨,容易使你失去进取的机会,失去许多本可以交得很好朋友,错过上司或老师赏识你的可能性,漏掉施展才华、发挥才能的机会等等。人世间处处充满竞争,过分拘谨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失利。所以,在上级面前应该有所适当的表现。总之,只要你有信心、肯努力,就没有跨不去的障碍,更何况仅仅是克服拘谨的心理。如果你是一个在人前感觉拘谨的人,并认为拘谨的确阻碍了你与他人更好的进行交往,成为了你社交的障碍,那么试着改变自己与人交谈的方式,你会发现与人沟通将变得轻而易举起来。
禁忌四:有厌职情绪
厌职情绪使我们失去了工作的乐趣,还会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应该及早消除它。要消除厌职情绪,就要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学会喜欢自己的职业,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这样才能找回一个原本充满激情与活力的自己。
每个人在刚跨入职场之初,不但干劲十足、激情高涨,而且对自己的职业前途寄予厚望;但是过了不久,就会感觉到自己像机器人一样,这就是所谓的厌职情绪。厌职情绪会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应该及早消除厌职情绪,找回当初工作时的那个激情飞扬的自己。
当我们长时间的在某一环境下工作之后,很容易成为技术娴熟的工作骨干,但日复一日地重复相同而琐碎的事务,就有一种被掏空了的感觉,自己无法左右自己的工作。再加上很少得到上级的表扬,或者经常得到不好的评价,这样就很容易会有一种无助感,从而导致厌职情绪。
其实出现这种情绪,主要是因为这些人只知道单一工作,而没有明白自己工作的价值。只要在工作中树立起使命感,明确自己要实现一定的价值的话,就能在个人工作中产生前进的动力。要在工作中树立起使命感,就会主动地为自己出点儿难题,每天都有难题处理,你自然就会活得充实,坚持不懈下去,你就能发现自己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会感到快乐。
每一天少一点乱七八糟的想法,多一点计划。考虑清楚有关自己理想职业的每一件事,把所追求的理想职业划分成尽可能有序的各个阶段。如果发现自己目前正在任一个低级经理,或只是一名记账员,你就必须寻找一条能帮助自己达到另一职位的晋升之路。你可观察一下是否能调到另一部门,或者先谋个较低的职务,然后找机会进修。最起码也要找出妨碍你日后晋升的不利因素。循序渐进是改变不称心工作的最好方法。
情绪的变化也是导致厌职情绪的原因之一,心态调整不当,就有可能落入情绪忧郁的恶性循环中。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是放松自己有效的方法,轻松、明快的乐曲总能把自己带到快乐老家,不管情绪有多不好,只要听一下自己喜欢的曲子,顿时就能感受到神清气爽。想办法暂时告别工作中的压力,轻松轻松,不仅便于自己发现生活的乐趣,也能为再次做好工作鼓足干劲。
不要在沉重的压力下无法自拔。有些人上岗工作只知道拼命干。一开始在晚上加1~2小时班,不久便整星期地加班,最后连周末也成了办公时间。实际上,工作成了霸占他全部光阴的横蛮宾客。这类人除了工作,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这样时间长了,不免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反感。
如果你每天早晨一想到上班就害怕,部分原因大概是你与周围同事相处不好。虽然你不喜欢与他们一起工作,但最起码也应该和他们积极相处。当你在电梯里对人微笑时,别人也会报以微笑,在办公室也是如此。以礼相待是人的本性。与相互不理不睬的人一夜之间就建立亲密关系是不现实的,但若你真诚地去改善关系,你的同事迟早会感觉到这一点。
要想改善厌职情绪,就要把工作环境变得新鲜。陌生的工作环境可以让自己感到好奇、兴奋、新鲜,什么事情都要跃跃欲试,不过逐渐熟悉了工作环境之后,这些心态将渐渐离自己远去,更多体验的是谨慎、见怪不怪、程序化地完成工作任务。长期如此,工作积极性自然下降。为此,你可以想办法为自己创造各种陌生环境,让自己好奇、兴奋、新鲜的心态永远存在,让自己感到永远充实;除了工作环境,你可以去外部开辟学习充电的各种不同环境,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充电加油,比方说积极参加单位或者社会的相关培训,努力地争取在各种场合结识专业人士等。
要学会合理地调整自我。善于安排个人精力的人总是感觉到生活是轻松的,工作是愉快的。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你应该对所有的工作都作好计划,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作结束后,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切忌将工作带回家做。对于个人的进展应该定期进行“标记”,以便让自己明白,目前已经完成了什么,还有什么工作没有完成;对没有完成的任务,应该规划好完成的时间,并在某段时间,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从而使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尽量做到更加有效,而且能够很好地自我循环,自我提升。
禁忌五:贪吃嚼不烂,占有他人功劳
在竞争激烈的工作环境中,有些人喜欢把别人的功劳占为己有。这样的人,不去创造业绩,而是偷偷地去占有别人的功劳,到最后只能是既损人又不利己。
李明明和丁娟两个人在一家公司工作,平时关系相处得很不错。年终,公司搞推广策划评比,每个人都可以拿方案,优胜者有奖。李明明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经过半个月的深入调研,加上平时对市场工作的观察思考,李明明很快做出了一个非常出色的策划案。方案征集截止日的最后一天,丁娟突然叹了一口气说:“哎,明明,我还真有点紧张,心里没底啊。你帮我看看方案,提提意见。”李明明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丁娟的策划很是一般,没有什么创意,李明明看完没好意思说什么。丁娟用探究的目光盯着李明明,说:“让我也看看你的方案吧。”李明明心里一阵懊悔,可自己刚才看了人家的,现在没有理由不让别人看。好在明天就要开大会了,她想改也来不及了。
第二天开会,丁娟因为资历老,按次序先发言,丁娟讲述的方案跟李明明的方案一模一样,在讲解时,她对老板说:“很遗憾,我现在只能讲述自己的口头方案,电脑染了病毒,文件被毁了,我会尽快整理出书面材料。”李明明听了目瞪口呆,她没想到丁娟抢自己的功劳,她不敢把自己的方案交上去,也不敢申诉,她资历浅,怕老板不相信自己。只好伤心地离开了这家公司。丁娟的方案获得老板的认可,因为方案不是她自己的,有些细节不清楚,在执行方案时出一点漏洞,又无法及时修正,结果失败。后来老板得知她抢了别人的方案,就无情地炒了她鱿鱼。
不是你的功劳,你不要去抢,不管别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好,抢别人的功劳总不是成功的捷径。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旦你抢别人功劳的事情真相大白时,你将会无脸见人,不仅被抢者会成为你的敌人,而且还会失去他人对你的尊重,可谓是得不偿失。只有自己亲手创造的功劳才是自己的财富,别人的东西终归是别人的。要想真金不怕火炼,在职场中获得真正的认可,就要凭自己的真本事去创造,投机取巧的做法终究会害人害己。因此不要去做夺取他人的功劳又自毁前程的傻事。
做人就要坦坦荡荡,身在职场,不是自己的功劳,就不挖空心思去占有。不抢功,不夺功,这样的人不仅人际关系好,而且会永立于不败之地。
大卫是一个研究所的副所长,他负责一个课题的研究,由于行政事务繁多,他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课题的研究上。他的助手通过辛勤努力把研究成果搞了出来,这个课题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可,赢得了很大的荣誉。报纸、电视台的记者都争相采访大卫,他都拒绝了,并对记者们说:“这项研究的成功是我助手的功劳,荣誉应该属于他。”
在座的人听了,都为他的诚实和美德所感动,在报道助手的同时,还特别把大卫坦荡的胸怀和言语都写了出来,使大卫也获得了很好的评价和荣誉。高明的上司从不占有下属的功劳,下属有功,你的功劳自然也体现出来了。从不占有别人功劳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可见优秀的品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前提。
我们在工作中不应该总想着怎样去夺取他人的功劳,而是应该学习别人的长处,提升自己的才能,从而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功劳。古人云:“不见己短,愚也,见而护之,愚之愚也;不见人长,恶也,见而掩之,恶之恶也。”意思是说:看不见自己短处的人是一个愚蠢的人,若知道自己的短处而又不改正和正视的人是一个更加愚蠢的人;看不到别人长处的人是一个可恶的人,看到别人长处而又不去学习且加以诋毁和掩盖的人是一个更加可恶的人。孙子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就是只有知道了别人和自己的真实情况才能有的放矢、百战百胜。如果没有这种意识和精神,那是不可能进步的,没有进步就意味着停止和倒退,就会被社会淘汰。因此我们要想在工作中获得真正的竞争优势,就应该不断的完善和充实自己的同时坚守正确的职业道德。
禁忌六:独享荣耀不知众人拾柴火焰高
与同事应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个人独享成果,会引起其他同事的反感,从而为下一次合作带来障碍。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当我们踏入工作岗位,我们面临的就是同事之间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无非有两种,一种是它可以让你变得更优秀;另一种或者是你不适应这种竞争,最终被淘汰出局。对于一个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也许对公司的一切都一无所知,这就需要你去发现,你去了解周围的同事。同时,周围的人们也在注视着你,这是肯定的,要想立足,首先就是要用竞争的姿态去适应工作环境。但是,不要因为竞争而丧失良好的印象,这需要你有个良好的尺度去把握。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与荣誉和成功联系在一起,但是,如果你无视别人,就很难在职场立足。因此,不要感叹上司、同事和下属度量的狭小!其实造成最后这种局面的根源还是在于他自己。在享受荣耀的同时,不要忽略别人的感受。其实每个人都认为别人的成功中总有自己奉献的一份力量,而这个部门经理却傻乎乎地独自抱着荣耀不放,别人当然不会为他如此自私的做法而感到舒服了。
美国有个家庭日用品公司,几年来生产发展迅速,利润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这是因为公司建立了利润分享制度,把每年所赚的利润,按规定的比例分配给每一个员工,这就是说,公司赚得越多,员工也就分得越多;员工明白了“水涨船高”的道理,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积极生产自不用说,还随时随地地检查出产品的缺点与毛病,主动加以改进和创新。
职场的黄金原则就是要与同事合作,有福同享,有难共当。当你在职场上小有成就时,当然值得庆幸。但是你要明白:如果这一成绩的取得是集体的功劳,离不开同事的帮助,那你就不能独占功劳,否则其他同事会觉得你抢夺了他们的功劳。
李明灏先生精力充沛,他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并担任该社下属的一个杂志的主编。平时在单位里上上下下关系都不错,而且他还很有才气,工作之余经常写点东西。有一次,他主编的杂志在一次评选中获了大奖,他感到荣耀无比,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与成就,同事们当然也向他祝贺。但过了一个月,他却失去了往日的笑容。他发现单位同事,包括他的上司和属下,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和他过意不去,并处处回避他。
过了一段时间,他才发现,他犯了“独享荣耀”的错误。就事论事,这份杂志之所以能得奖,主编的贡献当然很大,但这也离不开其他人的努力,其他人也应该分享这份荣誉,而现在自己“独享荣耀”,当然会使其他的同事内心不舒服。
虽然上帝给了我们两只手一张嘴,但人们还是喜欢用嘴而不喜欢动手。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总能看到一些高谈阔论的人。他们总是炫耀自己的才能多么的出众,如果能按他说的计划实行,必然能成就一番大事。这些人滔滔不绝,在自己空想的领域里如痴如醉。然而,在旁人看来,那是多么的可笑和愚蠢啊。
所以,当你在职场上有特殊表现而受到肯定时,一定不能独享荣耀,否则这份荣耀会为你的职场关系带来危险。当你获得荣誉后,应该学会与其他同事分享,正确对待荣誉的方法是:与他人分享、感谢他人、谦虚谨慎。
在职业生涯中,最圆滑的处世之道就是当你的工作和事业有了成就时,千万记得不要独自享受。要让自己拥有团队意识,摒弃“自视清高”的作风,换之“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职业意识。只要注意到这一点,你获得的荣耀就会助你更上一层楼,你的人际关系也将更进一步。
禁忌七:热忱绝不等于刻意表现
真正善于自我表现的人从来没有停顿的习惯。因为停顿的语气可能被看成是犹豫,也可能让人觉得是一种敷衍、傲慢的态度,很令人反感。
真正懂得自我表现的人,常常既表现了自己又不露声色。他们不会旁若无人地以自己为中心,而是能给人一种“参与感”,他与同事进行交谈时喜欢用“我们”而很少用“我”,因为“我”给人以距离感,而“我们”则使人倍感亲切,还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意见相左的人划为同一立场,并按照自己的意图影响他人。
表现自己并不错。在当今社会,充分发挥自己,充分表现出自己的才能和优势,是适应时代挑战的必然选择。但是,表现自己必须分场合、形式,如果过于表现会使人看上去矫揉造作,一点都不自然,好像是做样子给别人看似的,那就要另当别论。那种刻意地自我表现是愚蠢的行为。如果我们只不过是要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而使别人对我们感兴趣的话,我们将永远不会有许多真实而诚挚的朋友。
张研是一家大公司的高级职员,工作积极主动,待人热情大方。但是有一天,一个小小的动作却使他的形象在同事眼中一落千丈。
当时在会议室,许多人都等着开会,其中一位同事发现地板有些脏,便主动拖起地来。而张研一直站在窗台边往楼下看。突然他急步走过来,叫那位同事把手中的拖把给他,同事不肯,可张研却执意要求,那位同事只好把拖把给了他。
张研把拖把接到手,刚过一会儿,总经理推门而入。他正拿着拖把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地拖着。从此,大家再看张研,顿觉他虚伪了许多。从前的良好形象被这个小动作冲得一干二净。
自我表现是人类天性中最主要的因素。人类喜欢表现自己就像画眉鸟喜欢炫耀声音一样正常。但刻意的自我表现就会使人感到做作、虚伪,最终的效果与表现的人的愿望适得其反。许多人在谈话中不论是不是以自己为主题,总是有表现自我的毛病。这种人可能被人误认为具有辩才,但是也可能被认为是口无遮拦、显得轻浮等等,最终总会暴露出他的自我显示欲而使别人产生排斥感和不快情绪。
丘吉尔虽然经常爱用些夸张的词汇来自我表现,但是在关键时刻他却会用英语说:“我们应该在沙滩上奋战,应该在田野、街巷里奋战,应该在机场、山岗上奋战——我们,决不感激投降。”他在这段话里唯有“投降”这个词使用的是外来语(而非英语),因为它代表的含意是丘吉尔认为不予以考虑的,可见,真正善于自我表现的人是“有贡献”,会表现的,又能适时出现的人。
因此,当你有克制不住的情绪想要表现时,有很多的自我意识想要宣泄时,要把握好热忱与刻意表现的尺度。做一个适时出现的人,把你的表现融入到你的热忱中去,做一个完美的表现者。不要在同事面前过多地炫耀
在这个世界上,那些谦虚豁达的人总能赢得更多的知己,那些妄自尊大、小看别人、高看自己的人总是令别人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到处碰壁。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在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当我们让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会有一种得到肯定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时,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甚至对我们产生敌视情绪。因为谁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有人对他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的一种挑战与轻视,同时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应运而生。
日常工作中很容易发现这样的同事,他们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刚说几句就令人感到狂妄,所以别人很难与他苟同。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以为这样才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其实结果只会在同事中失掉威信。
做人不可过多地对自己炫耀,对自己要轻描淡写,要学会谦虚,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永远受到别人的欢迎。有一位学者曾有过这样的一番妙论:“你有什么可以值得炫耀的吗?你知道是什么原因使你没有成为白痴的吗?其实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只不过是你甲状腺中的碘而已,价值并不高,才五分钱。如果别人割开你颈部的甲状腺,取出一点点的碘,你就变成一个白痴了。在药房中五分钱就可以买到这些碘,这就是使你没有住在疯人院的东西——价值五分钱的东西,有什么好谈的呢?”越是有涵养、稳重的成功人士,态度越谦虚,相反,只有那些浅薄的自以为有所成就的人才会骄傲。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曾说:“当我从事的石油事业蒸蒸日上时,我晚上睡前总会拍拍自己的额角说:'如今你的成就还是微乎其微!以后路途仍多险阻,若稍一失足,就会前功尽弃,切勿让自满的意念侵吞你的脑袋,当心!当心!’”这就是告诫人们要谦虚,尤其是稍有成就时应格外小心,不要骄傲。
做事还是谦虚一些好,谦虚往往能得到别人的信赖。谦虚,别人才不会认为你会对他构成威胁。谦虚不仅是人们应该具备的美德,从某种意义上说,谦虚也是获胜的力量。尤其在对峙双方地域不同、文化背景各异的情况下,偶然一句“我不太明白”、“我没有理解你的意思”、“请再说一遍”之类谦恭的言语,会使对方觉得你富有涵养和人情味,真诚可亲,从而提高办事成功的可能性。
越是谦逊的人,别人越是喜欢找出他的优点;越是把自己看得了不起,孤傲自大的人,别人越会瞧不起他,喜欢找出他的缺点。这就是谦逊的效能。所以,平时你要谦逊地对待别人,这样才能博得人家的支持,为你的事业奠定基础。当你以谦逊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做事时,就能减少一些冲突,还容易被他人接受。即使你发现自己有错时,也很少会出现难堪的局面。正如柴斯特?菲尔德所说的:“如果你想受到赞美,就用谦逊去作诱饵吧。”
禁忌八:传播同事的隐私
真正聪明的人,是懂得不要对别人的隐私报有好奇心的,要知道有些事只能点到为止,才能给自己也给他人留下一片自由呼吸的空间。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却无意中成了制造矛盾的根源。大家在一起谈论其他同事,将议论传播出去,就是制造同事之间的矛盾,使办公室人人自危,对你这个导火索只有避之唯恐不及。知道能力强的同事的隐私,也许会成为他的心腹,也许会成为他的心腹之患。
某单位的王雪、李艳和赵露及其他同事均在同一办公室,王雪和李艳业务能力较强,公司正准备从这些人中提拔一位作为办公室主任接替即将退休的老主任,其中王雪和李艳比较有希望,而王雪与上层领导关系不错,李艳是老主任的红人,上层领导已经漏出口风,计划由王雪接任。此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传出王雪好像存在男女关系问题,此事是由赵露口中得知。事情的结果是李艳接替老主任,上层领导对赵露不满意,借故将其调到一个效益较差的部门去工作了。
赵露就是因为传播了同事的隐私,而被能力强的人抓住该同事把柄,搞掉了自己前途上的拦路虎。而赵露并没有因此得到好处,反而受到同事们的戒备和领导的批评。
人人都有好奇心,对于一旦获悉的秘密,是很难忘记的。用巧妙的方法处理这样的事情,才能使自己免于祸患。如果是在偶然的机会获得秘密,装作不知道这件事情,不要使事主怀疑到你的头上。要尽量避免加入谈论他人隐私的行列,不要凡事都爱凑热闹。要是没有酒量的人更要注意,避免酒后失言。即使无意中泄露出去,也要当作无辜的样子,给人本身是一件公开的事情的感觉。如果事情重大,可以直接找人谈话,借以警告,以示如果真正出现了泄密,就能够追查到“责任人”。不过,再怎么补救也不如不传播别人的隐私。
有个长舌的老妇人向牧师承认说过许多人的闲话,她不知道还有没有办法可以弥补。牧师并没有对她说教,只是给她一个枕头,要她到教堂的钟楼上,把枕头里的羽毛散到空中去。她照着做了。牧师说:“好吧,现在把每一根羽毛再收集起来,放回枕头里去。”这位老妇人为难地说:“牧师,那是办不到的!”牧师很严正地说:“同样的,要追回所说的每一个闲话,那就更难办到了。” 人们有的时候喜欢把自己的烦心事告诉别人。或许在偶然间,或许有人把你当作真心的朋友对你倾诉衷肠,你获得了同事的隐私,此时千万不可得意,因为在无形之中你已经增加了一份担子,担了一份责任,在暗中受到了监视,暗藏了一丝祸端。无论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同事的隐私一旦从你之口暴露,不仅会使同事难堪,而且会使你的信誉大打折扣。
对同事的隐私的传播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会使该同事在办公室中轻者羞愧,重者颜面扫地。该同事对你恨之入骨,你与他的友情会嘎然而止,也许在工作中还会成为对头。同时办公室的同事会对你另眼相看,与你的距离将会变得很遥远。要明白知人知面不知心,特别是对于能力强的同事来讲,某个人的隐私也许就是他要搞掉这人的一张牌。你在无意之中帮了他的大忙,但没有人会感谢你,相反会对你加倍提防小心。
喜欢传播别人隐私的人同时也是爱讲负面话的人,他们有时是因过于理想化,用自己理想化的模式,去套生活中的现实,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还有的人是看问题过于狭隘偏颇,只考虑自己,不顾及其他,凡是不对自己脾气的,都一概予以否定。另一种便是用放大镜甚至是显微镜看人,将别人的微不足道的缺点放大。他们很难与人友好交往,即使并没有直接说对方不好,但他那万事皆不如意的心态,让人很难同他找到舒心满意的共同语言。久而久之,人们会觉得此人太“刁”,难以相处,常常避而远之,偶有接触,也只好打个哈哈敷衍了事。总讲负面话,最终会成为难以与人相融的孤家寡人。
禁忌九:勿以恶小而为之:占公司的便宜
公司的物品不是免费资源,你必须坚持原则,处处注意自己的不良行为,养成不拿公司一针一线的习惯。
世人都有一种贪念,总想占些小便宜。在一家公司上班,呆的时间长了,一些人就很随意地把公司的物品私自拿回家使用,小到一张复印纸、一支圆珠笔,大到电脑、汽车,并且顺其自然忘情地使用这些免费资源。把公司的一个信封、一沓稿纸、一支圆珠笔等物品顺手牵羊地拿回家,尽管这些小东西不值钱,却能反映一个人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
一家公司的女职员把公司的稿纸拿回去,给上小学的孩子当作业本用。而孩子老师的丈夫就是另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该家公司正要与女职员所在的公司合作一个项目。当他无意中看到孩子的作业本竟是公司的稿纸时,他就想:“这家公司的风气太坏了,这样的公司怎么能做好生意呢?”于是便中止了与该公司的合作计划。
谁也没有料到,这么一个大项目的合作失败竟然是一本稿纸惹的祸。可想而知,如果那名女职员的老板知道了这件事的原委,这名女职员的下场一定会很惨。
我们通常会这样想:占用公司一本稿纸、一支圆珠笔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些不值钱的东西,用用没有什么关系。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个人职业品质的好坏,往往从细小的地方表现出来,俗话说:“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不要小看一张纸或一支笔,它所造成的伤害,会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许多人在职场打拼多年,没有取得成功,就是败在自己不良的职业操守上。
陈女士负责公司办公用品的采购和发放,于是她利用职务方便,经常把一些办公用品带回家给亲朋好友们使用。刚开始还没有人发现,可是没有不透风的墙,此事后来被公司主管领导发现,陈女士受到了严肃批评。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绝不要任意地使用公司的文具用品在私人的用途上。有些人往往无意间占用公司的时间或物品去做自己的事,也有些人心安理得地占公司的便宜,揩公家的油,认为公家的便宜不占白不占。但是这些小动作所造成的伤害,可是比你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做人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使别人都在那样做,你也绝对不能跟着去仿效。正因为大家认为不过是拿公司不值钱的小东西,不过是用公司的电脑上上网,发发邮件,玩玩游戏而已,其实,这也会影响公司的生产成本,加重公司的负担,甚至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发展。如果老板知道你的这些不良行为,也不会对你有好感的,这将直接影响你在职场上的成功。
上班的时间一分一秒都是公司的,绝不可因私事而耽误上班的时间。在公司里不要利用上班时间做私事,更不可溜出去做自己的事,也不可以趁机用公司的电话讲私人的事情。也许你会辩解说你不是故意占用公家的时间,而是因为上班时间内突然有私客来访而不得不接待。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公司有相关规定的话,你就必须遵循相关请假手续。否则,即使上司同意你会客也要长话短说,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就必须按公司规定办理请假手续。
一般来说,上班时间是不允许接打私人电话的。但有的人却不那么自觉,他们不断有私人电话打到公司里来,而且一聊就是半天,把工作扔在一边。有的人甚至认为,打自家的电话要钱,有事还是用公司的电话打比较好。可能你没注意到这样的细节,在你用办公室的电话“煲粥”时,已经影响了同事的正常工作,即使你装作一副并非私事的样子,或是很小声地怕别人听到,大家也会用带刺的眼光盯着你。如果上司就在身边的话,那你更是自招祸患了。如果你已经因此多次受到警告,却依然不注意改正的话,那被公司辞退是迟早的事。
占用上班时间做私事、在公司打私人电话,这些事同拿公司的一张纸或一支圆珠笔一样,都是贪占公司的小便宜,从这些小事中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职业品德。做到上班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不占用上班时间处理私事;下班后,不顺手拿走公司的一针一线。注意这些细小之事,对你的职业生涯甚至人生都有益处。
禁忌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你必须明白,处于不同层次的人,决策权限是不一样的,有些决策你可以做,有些决策必须由上司做。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子。
在我们的工作中,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子。即便得意时也不可忘形,不小心把手伸到人家的地盘上,难免不受到上司的戒备,同僚的排挤。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气度。把本职工作做好,对于超出自己工作范围的工作,即使能力足够,也不要插手,如此才能不越位、不越权,才能走出一条平稳的发展之路。
罗小姐是一家跨国集团所辖分公司的员工,经过几年的奋斗,她现在已成为这家公司的公关部经理。一次,总公司的几位高层领导在香港举行盛大的宴会。罗小姐在商场中有着一定的声誉,正是因为自恃业绩卓越,她在一些宴会中,风头常常凌驾于香港分公司总经理之上。
宴会当晚,到总公司的高层和主管分公司的总经理致辞时,罗小姐在旁一一介绍他们出场。轮到她的上司,即分公司的总经理时,她竟先说了一番感谢词,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已让总公司的主管皱眉,因为她当时只负责介绍上司出场,而无独立发言权力。
在宴会的过程中,总公司主管主动与她交谈了一番。发现她在提及公司的事务时,常以个人主见发表意见,全不提经理的旨意,给人的印象是,她才是这个分公司的总经理。宴会后,分公司经理被上级邀请开会,研究他是否坚守自己的职位,是否应由公关经理代为处理日常业务。后来,罗小姐因越位,被他的上司
第四篇:浅谈学车四大禁忌
浅谈学车四大禁忌
学车考驾照是件耗时长、“工程量”大的系统工程。要学好真本事,如愿通过考试拿到驾照,学员在学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坚持不懈。本文总结了学车过程中的四大禁忌,如果你有,一定要克服,否则你的拿证之路会变得很艰难。
一、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学习驾驶技术,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要求经常训练达到熟能生巧的功效。学车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只能事倍功半。
林先生是做生意的,要经常出差,时间不固定,因而学车时参加的是计时班训练。南宁一驾校校长介绍,普通人一般培训20多个小时,就可以掌握好科目二和科目三的内容了。然而,林先生闲时才学,工作忙时半个多月时间也不去训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让他吃尽了苦头。林先生最终交了4000多元钱,培训了70多个小时,才把科目
二、科目三的内容学好并通过考试。
二、忌经常缺课
小黄今年就要大学毕业了。今年端午节时,在南宁读书的他返回钦州老家过节,因此耽误了学车训练的一个重要项目——侧方位停车。
他说,以前教练也安排学员训练过侧方停车,但那时候都是车辆在低速挡运行时停车的,他一直没有在车辆高速挡的情况下练习过该项目。端午节的第二天,教练安排学员运用高速挡侧方停车,小黄因为回家没有参加。不料,6月13日考试的那天,小黄就撞上这个项目了。“车速太快了,我还没回过神,车厢角就甩出线外了。”至今,小黄仍十分后悔缺了那一节课。
三、忌心不在焉
驾驶是一门技术,与安全密切相关,学员学起来必须态度认真、严谨。所谓态度认真、严谨,就是学车时一定得用心。
韦先生参加的也是计时班培训。按理说,计时班一人一车的培训方式,可以让学员有更长的操作时间,学员的学习进度也会快些。不过韦先生的培训效果却让他的教练大跌眼镜。他的教练说,他已经参加了4次倒库考试,都没有通过。考试过后,韦先生也不总结经验,仍旧我行我素,培训时心不在焉,导致进步不明显。这位教练说,学车最重要的是要用心。
四、忌半途而废
陈先生在南宁上班。2012年4月,他报名学车并通过了科目一考试。此后,他也陆续参加了一些科目
二、科目三的训练。陈先生介绍,每天得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到五一路的驾校练车,非常辛苦。又由于陈先生当时尚未有买车打算,所以没有再去练车,半途而废了。如今,三年时间过去了,按照有关规定,他的科目一考试作废了。如果他要考取驾照,又得从头开始,非常可惜。
看完了上述几个典型案例,如果你也和他们有类似的情况,相信你一定不想有相同的结果,所以,从现在起要怎么对待学车这件事,我想大家心中都有了一个决定。
第五篇:职场白领遭
职场白领遭“鸡肋”尴尬
白领在人们的眼里,薪水高,衣着光鲜,工作环境优雅。然而在他们中间,有一些人也有着特别的苦恼与尴尬:公司一有风吹草动,第一个被“炒鱿鱼”的可能就是你;假如你主动离职,老板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找上百个比你更优秀的;复印、打字、倒水、跑腿……所有同事不想干的事儿统统由你包揽;虽然你已经足够努力,可是升职、出国培训的好机会总也轮不到你……这就是“鸡肋”白领真实的写照。如何避免沦为“鸡肋”白领,专家建议,如果遭遇“鸡肋”白领的尴尬,就要想办法塑造核心竞争力,早日实现转型。
1两位“鸡肋”白领的跳槽经历
孙丽(化名)是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在一家外资公司任部门经理助理,月薪3000元左右。年轻靓丽的她,毕业两年里换了几份工作,不外乎助理、秘书、文员、前台等。最近,她一咬牙又辞了职,报名参加茶艺师培训,决心做个茶艺师。很多朋友不理解,放着好好的白领不当,辞职去学什么茶艺?可孙丽自有一番道理。
“说是白领,可每天干的活,不外乎跑跑腿、帮经理写写英文Email、打打字、接待客人什么的,凡有个大学文凭的人都能干。跳槽呢,最多挪个窝继续做助理,学不到一技之长。我一晃就要奔30岁了,还不知道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
孙丽准备学了茶艺之后,利用自己的英文特长,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博大精
深的茶文化,那才可谓如鱼得水。“现在我总算找到了一个既感兴趣,又能发挥专长、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尽管没人理解,可我还是要尽早告别这种表面风光、感觉却像空中楼阁般的小白领生活。”告别了白领生活的孙丽并没有想象中的沮丧,相反,生活变得更充实了。
晓丹的经历也和孙丽有些类似,她也是某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曾在某外资企业任副总经理秘书,月薪4000元左右。前段时间,她一咬牙辞了职,报名参加化妆师学习班,下了决心做个化妆师,原因是她不想再继续那种“鸡肋”白领的生活,想重新开创一片多彩的职业天地。
2竞争、压力、缺专长是三大成因
“我以前很喜欢这份工作,可是现在,唉,越做越没劲!”“这次任务又没完成,最近屡战屡败,是不是我的工作能力下降了?”……在网上或者微博,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帖子。日益加剧的竞争和超负荷的工作量,使职场变成了“战场”,不少人刚参加工作时踌躇满志的冲劲渐渐消失殆尽,有的甚至产生了“不想工作”的心理。这种情况,说明沦为“鸡肋”白领的危险越来越近了。
“鸡肋”白领是如何形成的呢?职场专家总结出了三大成因,或者是成为“鸡肋”白领的三种形式。
一是竞争的结果。职场人际关系难处、人际冲突已成为人们普遍必须面对的困惑。一个人即使拥有一身本事,也不得不学着了解办公室的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在办公室的人际关系中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因此EQ开始由情场转战到职场,情商高的人纷纷得以在办公室游戏中抢占先机。
因此,就算你是个天才,也要学着真诚地与同事合作,学习如何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也是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尽管学好这门学问很难。
白领们多多少少都带点自负的,这一点点的自负往往轻易地就让他们的职业定位游离准星。而现实中大多数的白领都情愿自己是孙猴子,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团队领袖,而当愿望未能达成后,失落感油然而生,久而久之,便沦为真正的“鸡肋”。
二是压力的结果。不知有多少白领会有这些感觉:努力工作还是觉得上司对自己不是很满意;在现在的组织里,很少有机会得到发展;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身边的同事来得快,去得也快,不知哪天轮到自己;前途茫茫,看不到头,别人都冲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自己会被社会淘汰吗;想跳槽,但是换一份新的工作,那原来学到的技能就得不到利用了……
而今大学扩招,各地人才交换,雇主的选择余地大到如到菜市场挑萝卜,职位的可替代性空前增强,这是造成目前白领们没有职业安全感或职业安全感陡降的首要原因。当安全感不再,自信心也就没了,当白领们无法承认自己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生活便使他们自然而然沦为了“鸡肋”。
三是没有专长技能的结果。这种情况就如前面提到的孙丽,她虽然是年轻靓丽,且是名校毕业,可她的优势也就是仅仅精通外语,而这一项却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因此也就只是做一些端茶送水、发发邮件等下脚料式的辅助性工作,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可能终有一天沦为“鸡肋”。
3“鸡肋”白领四大症状
症状一:职业门槛低。招聘会上,助理、文员、客户服务等职位的应聘者总是挤破了头,其中职业门槛较低是主要原因。有大专以上文凭、懂一点英文、会操作电脑,加上1年以上工作经历,就可以踏进白领圈了。
症状二:核心竞争力缺乏。像孙丽一样,很多人在工作两三年后才幡然醒悟,思考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哪儿:是英文娴熟,还是打字速度比别人稍快一点,抑或对哪里能订到便宜机票烂熟于心?如果说做销售的须懂得推销艺术,干技术的要深谙专业技能,那么“鸡肋”白领们缺少的,恰恰是以技术或业务经历为支撑的核心竞争力。
症状三:职业目标不明确。因为没有机会接触公司核心业务,从事的都是辅助性的简单工作,“鸡肋”白领们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缺少规划。一个明显的表现是,这类人的跳槽频率比较高,且没有明确方向。
症状四:身价贬值。根据各大城市有关部门的统计,近年来大专以上学历的生产技能人员和拥有高级工以上技术等级人员的平均年薪,与企业里的培训员、档案管理员和人事部经理助理等白领的平均年薪相比,已经非常接近,有的甚至超过,也即相对于技术含量较高的蓝领岗位来说,这类白领的薪水已失去优势。
4专家支招从“鸡肋”突围
对于已经或者即将沦为“鸡肋”的白领,如何突围呢?职业专家认为,一是找到工作中的乐趣,热爱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乐意做一份有趣的工作,但与此同时,你也许不得不放弃较好的待遇和薪水,甚至生存的安全感也要为之降低。怎么取舍是见仁见智的事,但除去吃饭睡觉之外,人生中占用时间最多的或许就
是工作了,这段漫长的时间如何度过,真是要好好考虑。
诚如安德鲁-卡耐基所言:“如果一个人不能在他的工作中找出点罗曼蒂克来,这不能怪罪于工作本身,而只能归咎于做这项工作的人。”
职业专家认为,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爱与厌,苦与乐,大都存乎一念之间。有人成天抱怨自己的工作不好;有人把工作当享受。坦率地说,工作是你为自己选择的,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路,就应该认真地去走,这才是尊重自己。所以,热爱自己的工作吧,而热爱的前提之一,就是找到工作的乐趣,不要老觉得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而感到闷闷不乐。
二是塑造核心竞争力,早日实现转型。如果你发觉自己有变成“鸡肋”白领的危险,那么,与其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之间摇摆不定,还不如早作准备,抓紧时间充电,掌握某一方面的专业技能,尽快实现职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