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幸福家庭”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幸福家庭”主题爱心活动,是为了进一步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来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在此,我代表县卫计局向辛勤工作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一线的各位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办好事、送温暖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诚挚的感谢!对策划并精心准备这次活动的洋坪镇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一大批农村夫妻纷纷外出务工经商,他们的孩子留守在农村老家,由祖辈、同辈或学校代为照顾,出现了“父母在外打工创业揪心,临时监护人教养闹心,社会关注教育问题担心”的社会现象。远安县是农业大县,每年有近4万人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数量不在少数,这么大一个群体,如果他们不能健康成长,将直接影响远安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务必提高对关爱留守儿童的认识,自觉把关爱留儿童的工作融入计划生育发展的大局中,找准自身定位,发挥优势作用,为人口计生事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镇计生协要联系人口计生工作的实际,充分利用计生协会点多面广、网络健全的优势,把关爱留守儿童行动作为全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和管理的最佳切入点,当作人口计生工作的一项亮点工程来抓,突出重点,突出特色,建立台帐,摸清底子,在做好相关基础工作的基础上,完善机制,加大宣传,强化督查,严格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从去年开始,左家坪村在县卫计局、镇政府的具体指导下,开展“阳光家园”活动有声有色,他们通过健全网络,完善机制,强化责任,以人为本,切入计生,取得了显著成效,会后其他村居可去看看,学习他们的做法,借鉴他们的经验,回去后扎实深入开展好幸福家庭创建活动。在这里我就此项工作再提三点要求:一是要摸清本辖区内留守儿童情况和实际需要,建立“留守儿童”信息库和信息管理工作台账;二是要明确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关爱活动方案,形成合力,主动关爱。并结合全县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一对一”帮扶大行动,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提供帮工、陪护、捐助等形式的服务;三要拓宽活动形式,确定重点和及时救助对象。希望乡镇能组织、帮助各村打造更多的“阳光家园”。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努力将“阳光家园”打造成和留守儿童的爱心港湾,建起留守儿童活动室。活动室内要有图书报刊、有基本的文娱设施,可以利用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播放电影或戏曲,有条件的地方还能上网,孩子可以随时去娱乐,还能与外出务工家人网上见面聊天。
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是建设文明远安、和谐远安的切入点,是破解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的瓶颈,希望同志们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工作机制,突出工作重点,讲究工作方法,注重工作实效,真正做到让留守儿童开心,让外出务工人员放心,切实开展与流出人口的情感互动,有效推进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的服务与管理,为远安的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
第二篇: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通力共建幸福家庭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通力共建幸福家庭
“鸟有一个巢,人有一个家”对每个人而言:家是承载亲情的港湾。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逐渐成为社会流动的主体,但由于户籍制度及其它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民工们将孩子留在农村由亲戚代养或寄养,致使父母和孩子长期处于两地分离的境地,家庭不再温暖。由此,在我国农村许多地区出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
由于无法享受到父母正常的抚养、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健康、心理和思想等方面面临着严重的问题。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共有留守儿童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对许多留守儿童来说,爸爸妈妈就是电话里的声音,长期亲情缺失,代管不力,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在外务工者最关切的问题。更可怕的事,由于路途遥远,许多留守儿童与父母甚至几年都难得见上一面。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到父母关爱,心理出现问题,不少孩子成为问题少年。近年来新生代农民工犯罪者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当年的留守儿童。关爱留守儿童,关爱那每一个如花绚烂的生命,他们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找回家的温暖,重回亲情的怀抱。
依靠政府有关部门,净化学校周围人文氛围。学校社区的文化环境是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重要因素。鉴于留守儿童还属于未成年人,对于黄色信息、暴力文化等缺乏是非辨别力与抵抗力,因此,要依靠政府有关部门,整顿、清理学校社区周围的文化环境污染,依法取缔
不健康的黑网吧、黄色电影院、游戏厅,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社区娱乐活动,优化育人环境,让留守儿童在文明、健康的文化氛围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开展“手拉手”结对,让农村留守儿童树立信心。将“手拉手”结对作为当前推进共青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工作重点和突破口,突出“结对”可操作、易量化、重长期的特点和优势,不断壮大结对关爱的工作队伍。通过各种形式的“手拉手”结对,让农村留守儿童有朋友、有伙伴、有目标,帮助他们拓展视野、展示风采、确立榜样、树立信心,保持良好心态、培养健全人格。充分动员大学生村官及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组织大学生村官与青年志愿者与农村留守儿童做游戏、聊天、做家务,和他们交朋友、做伙伴,帮助农村留守儿童规范日常行为习惯。向各大高校发出倡议,让大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对贫困留守学生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如给他们寄学习资料、学习用具等,并长期与留守儿童保持电话或书信的联系,形成一个长效机制,让他们心理得到抚慰。各地妇联组织机关干部、教子有方的家长、离退休的教师等与留守儿童结成“爱心对子”,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同时'广解孩子们的焦虑和需求,及时进行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
推行寄宿制,解决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教育滞后问题。改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住宿条件。组织教师与留守儿童“一对一”,做学生的“代理家长”、生活知情人、学习引路人、成长保护人,也可组织品学兼优的同学与留守学生结成互助对子,让留守学生在学校受到
平等的教育。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应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或对教师进行相关的心理指导培训,使他们有能力对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变留守儿童为随行儿童,让家庭团圆。留守儿童即使有外部的关注,但是没有亲情关注,那个效果是有限的,特别是心灵成长。让留守儿童随父母到城市打工地来上学,不仅能让留守儿童们与父母团员,获得成长中更贴心的关怀,同时能够利用城市中相对高质量的教育环境得到更好的教育。同时对当地的孩子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激励。现在城里不少孩子是小皇帝,学习动力不足,如果一个班里能有几个打工者的子女,相信对这些城里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另外目前我国老龄化的提前到来,许多城市义务教育资源闲置严重,拿出来为外来打工子女使用,其实也是在培养城市未来的人力。
创新机制,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有机统一。对于留守儿童,以家庭为主体,加强学校、社会的正面教育和引导,建立行之有效的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动的运作机制。妇联可大力推广培训代理家长活动,提高留守儿童所在代管家庭的文化素养。留守儿童所在家庭要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要责任,给予必要的家庭关爱和亲情关怀,家长要与学校和老师经常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子女的学习和生长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学校要肩负起教育好留守儿童的责任,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有利于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教育和活动,大力开发他们的潜力,激活他们的斗志,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政府要加大对留守儿童关爱的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
注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保证他们与健全家庭一样健康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让孩子们自尊、自立、自强而富有爱心,让孩子们在黑暗的日子里不再害怕,孤单的岁月没有眼泪,让孩子们感受到家的温暖,不断向上,勤奋进取,正视自己所拥有的幸福生活。社会呼唤爱,让更多的人来关爱留守儿童,走近留守儿童,让人人都献出一点爱,让留守儿童如花般在绽放在祖国的阳光下,共建幸福大家庭。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 共建快乐家园
关爱留守儿童 共建快乐家园
留守妇女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而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关爱农村妇女儿童有关要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今天我们在这里启动全县“关爱留守妇女儿童,构建和谐幸福家庭”主题活动,作为县妇儿工委成员单位之一,我们教育局将在全县教育系统积极组织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努力形成关心帮助“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下面,我就我们教育系统如何开展此项活动谈几点意见。
一、强化组织,健全制度,深入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 1.建立关爱工程组织,推行专题研究制度。
我们将在全县教育系统成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领导小组。通过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讨论全县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制定相关的措施,安排相应的管理人员,确保留守儿童留得下、学得好、健康快乐地成长。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推行成长记录制度。
我们要在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全县留守儿童的具体人数和基本情况,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补充、变更相关内容。同时在各中小学推行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制度,成长记录
导孩子,用爱心温暖孩子。
2.积极实施结对帮扶活动。
各镇、校要采取“一帮一”或“多帮一”的形式,为留守学生选配在职教师与他们结成对子,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在心理上给予辅导,让留守学生倾诉心中的苦闷,帮助他们排解烦恼,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的心态,实行全程跟踪教育。同时还将选配优秀学生和班队干部与留守学生开展生活学习互帮互助活动,让他们成为知心朋友,在学习生活上互相帮助,在品德行为上互相促进,在心灵思想上互相交流。
3.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全县各校要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举办“关爱留守学生见真情”主题班会,开展“为留守学生献爱心”募捐等活动。拟定每学期召集全校的留守学生开展一至两次安全与法制教育讲座,增强他们安全意识与法制观念。在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定期让留守学生与家长通话交流感情,节假日期间,要组织留守学生开展集体活动。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心理咨询热线,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专门配备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健康成长。
四、搭建平台,形成体系,立体构筑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网络 我们认为,教育工作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的工作,它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协调配合。为了优化“留守儿童”教育环境,我们要以社区教育活动为支撑点,让学校、家庭、社会三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 共建和谐新民
关爱留守儿童 共建和谐新民
——新民小学留守儿童工作调研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他们用勤劳和智慧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成为“留守儿童”。据统计,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尤其在我们这些西部落后地区,留守儿童在当地儿童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30%--45%,甚至更高。我校留守儿童就达1000多人。他们本应和其他未成年人一样得到父母的呵护,享受家庭的温馨。然而,由于与父母相隔甚远,使他们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家庭的教育和培养。怎样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由学校支部带头,各部门、各村小、各班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进行了留守儿童工作调研。
一、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父母关爱严重缺乏。
(二)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三)留守寄养儿童存在安全隐患。
(四)学校对留守儿童有效管理相对薄弱。
(五)留守学生的学习大都较差。
(六)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出现缺陷。
二、具体作法及措施
我校针对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以上问题,建立了卓有成效的长效机制,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了工作的实效性。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机制,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
学校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学校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基本内容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等等。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电话号码:(023)74572417。
二是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我校对留守学生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帮扶教师和其他教职工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 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的优秀教师成为“代理家长”。
三是成立关爱留守儿童基金会。
学校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学校大队部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基金会,目前共收到师生捐款3000多元,专门用于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同时,将他们纳入“两免一补”计划,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四是真情关爱,突出“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学校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学校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
(3)活动上优先安排。学校要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二)、构建全社会的教育网络,形成关爱合力
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教育力量。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与沟通。
学校将向留守儿童的家长公布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联系电话,方便家长与学校联系,共同教育好留守儿童。遇到重大事情,学校也通过电话方式及时与留守儿童父母进行交流,达到真诚沟通、解决问题的目的。还将通过书信、电话、网络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定期联系,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素质,转变教育观念和育人方式,共同关注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等。
2、加强代理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学校积极办好家长学校,着力提高代理监护人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通过举行培训班、召开座谈会、汇报会等途径,加强对儿童或其监护人的教育和培训,向他们传授科学的育人观和教育方法,使之提高文化水平,转变思想观念和教育方式,提升育人水平。
3、加强同社区、村组和家庭的合作,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主动与当地文化、工商、妇联等部门配合,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努力形成政府、村组、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 教育网络。学校将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和查处力度,营造浓厚关爱氛围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留守儿童是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关爱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对留守儿童从思想上疏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指导、言行上引导,并在生活上帮助、情感上沟通、习惯上培养、品德上塑造,促使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为创建和谐新民做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和谐社会
关爱留守儿童共建和谐社会
肥东县王集学校张道华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我校一大批孩子家长都离开家乡,进城打工去了。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照料自己的孩子,只好把孩子留在家乡。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称之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中有84.6%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15.4%由亲戚代管,有少数甚至是独自一人生活。我班59人有41人父母外出打工,他们父母临走时大多留下一句话:“孩子就交给你们了,不听话就打。”他们的目的是好的,可想法过于单纯,对于这些孩子靠打是不行的,他们需要的是关爱与说服性的教育.可尽管这样,他们的成绩仍不理想,后20名中有16名均是留守儿童。很少有人监督孩子们的学习,他们认为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孩子平安没事就可以向孩子的父母交待,其实儿童正处在成长时期,他们会面临很多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比如生活问题、心理问题、教育问题、道德问题等等。
正是因为留守儿童的特殊处境,所以必须给予物质上的资助,生活上的关心,思想上的关注,心理上的关爱。把握其思想脉搏,进行独立生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文明礼貌教育,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他们在欢乐、和睦、关爱,健康的环境中成长。让其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关心这些“留守儿童”让他们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呢?
作为教师,应该拿出真爱来关心和爱护这些孩子,通过我八年来的教育实践,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来关心爱护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管理机制
作为学校生源重要组成部分的“留守学生”,他们的表现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对他们之中在心理、性格、行为、学业上有问题或有困难的学生的教育矫治,有利于整体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校内涵式的持续发展,实现学校办学目标。要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形成对留守学生的系统管理。首先建立家长联系卡,责任明确到班主任。班主任把本班的留守学生的详细资料包括学生的住址、家长的联系电话、监护人、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内容整理好建立成家长联系卡。班主任经常与父母联系,介绍学生的平时情况,定期通电话家访,跟踪思想教育。一方面向这些隔代抚养者反映该生在校情况,另一方面指导他们如何配合学校教育管理好孩子。
二、建立“爱心手拉手”活动
建立“爱心手拉手”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的帮助。在生活上可以给贫穷的留守儿童募捐, 不仅捐助资金,也可以捐助衣物等东西,只要能够帮助到这些儿童的都可以。在学习上也以每个课任教师都与他们“结对子”,每个班干部也与之“手拉手”的形式,帮助那些学习上困难的“留守儿童”,使他们跟上全班同学前进的步伐,使他们学得舒心,玩的开心,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坚强信念。
我们班同学多,情况复杂。如小黄的父母长年在外打工,在家庭教育这个环节上脱了扣,使他成了全校有名的“调皮大王”“捣蛋鬼”。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回家不尊敬长辈,爷爷奶奶只管吃穿,无法顾及其它。由于思想品德教育没跟上,使他变成了一个“问题学生”。针对问题,我利用课余时间补课,帮他拟定学习计划,耐心开导他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念,课堂上只要他举手,老师就给他发言的机会,课后,安排几名比较优秀的同学与他结队﹑交友﹑谈心﹑帮扶,随时关注他的言行,一发现做了好事,及时给予表扬,小变了,他上课认真听讲了,对班集体的事关心了。看到他的进步,我们大家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
三、开展亲情教育实践活动
1、营造亲情文化。用亲情文化熏陶感染留守儿童,提升他们的亲情感。学校德育室牵头,班主任、科任教师、留守儿童广泛参与,收集各种亲情故事、感恩故事,分班举行“亲情故事会”聆听故事,体会亲情的魅力。收集关于亲情的名人名言,以参与、互动的方式让留守儿童感知亲情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2、建立亲情基地。我校把敬老院作为留守儿童亲情教育实践基地,经常组织留守儿童开展亲情实践活动。在校留守儿童定期与敬老院的五保老人进行亲情交流和沟通,组织他们开展力所能有的敬老爱老服务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爱心和责任意识。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发动留守儿童给老人们送去慰问品,让留守儿童帮助老人打扫卫生,为老人表演自编自演的小节目,通过活动提升了留守儿童的亲情感。
3、书信传情活动。学校设立了亲情电话,深入开展书信传情活动。引导那些父母春节期间不能回家的农村留守儿童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打一个电话,向他们送去新年的问候,同时汇报自己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新一年的打算。
4、文体活动炼亲情。每学期定期开展留守儿童的文体活动,如下棋、羽毛球、乒乓球、篮球、跳绳、看优秀影视片等,来陶冶他们的性情。多彩的文体活动使留守儿童心胸开阔,提高自立自强能力。
5、心理疏导活动。学校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室,设立了悄悄话小屋,教师经常与结对的留守儿童进行心理交流,谈心,针对他们的心理问题及时疏导。每学期开展一次心理讲座和法制教育讲座和案例分析会,通过心理教育,使留守儿童的心态逐步走上正轨。
总之,关爱留守儿童,教育好下一代,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让我们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努力为留守儿童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