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
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
1、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管理使用疫苗及注射器,实行专人管理。
2、建立、健全各种疫苗和注射器出入库台帐,并做到帐物相符。
3、疫苗按品名、批号、分类摆放,按规定的温度要求储存,并按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的领取和使用疫苗及注射器,杜绝失效浪费。
4、冰箱内不得存放除疫苗以外的其它物品。
5、严格遵守活疫苗、灭活疫苗的开启有效使用的时限。
6、认真做好过期、失效疫苗、注射器及废弃疫苗、注射器的销毁处理及记录。
7、若有发现疫苗或注射器外包装破损或从外观上有质量可疑,应暂停使用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8、每日2次做好疫苗温度监测,并认真填写相关记录
第二篇: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
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
1、严格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管理使用疫苗及注射器,实行专人管理。
2、建立、健全各种疫苗和注射器出入库台帐,并做到帐物相符。
3、疫苗按品名、批号、分类摆放,按规定的温度要求储存,并按先进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则,有计划的领取和使用疫苗及注射器,杜绝失效浪费。
4、冰箱内不得存放除疫苗以外的其它物品。
5、严格遵守活疫苗、灭活疫苗的开启有效使用的时限。
6、认真做好过期、失效疫苗、注射器及废弃疫苗、注射器的销毁处理及记录。
7、若有发现疫苗或注射器外包装破损或从外观上有质量可疑,应暂停使用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8、按规定进购和使用二类疫苗,相关资质文件和进货验收记录、分发记录齐全完整。
9、每日2次做好疫苗温度监测,并认真填写相关记录。
第三篇: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
产科接种点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
一、疫苗和注射器实行专人管理,健全疫苗和注射器领发报告制度,建立疫苗和注射器领发台帐,认真、如实、规范记录疫苗和注射器出入库记录及注射器销毁记录。
二、根据产科新生儿出生数制定疫苗和注射器使用计划,并及时上报。
三、疫苗的运输、储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温度要求进行。按照疫苗的品种、批号分类整齐码放,疫苗与疫苗、疫苗与冰箱壁之间均应留有1-2cm冷气循环通道。使用疫苗按照“先短效期、后常效期”和“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疫苗过期、破损应做好报损手续。
四、健全冷链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冷链设备档案,并认真记录故障及维修记录。
五、冷链设备专人管理,经常擦拭保洁,定期保养,认真记录冷链设备温度、停电和除霜记录,每日记录2次。
六、冷链设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的地方,后部要留有空间,底部要垫搁架,电源线和插座应专线专用。
七、冷链设备做到专用,不得存放疫苗以外的其他物品。
第四篇: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
疫苗、注射器管理制度
1、疫苗实行专人管理,健全疫苗、注射器领发保管制度,建立疫苗、注射器领发台帐,出入库账物相符,登记必须有名称、数量、生产厂名、批号、有效期、进出数量、结余数量、领取人、备注等。
2、要严格按照《条例》有关规定购进第二类疫苗,严禁从无疫苗生产、经营合法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购进疫苗。供应渠道原则上按照省→市→县(区)→乡(镇)→接种门诊(接种点)主渠道。
3、根据现行的免疫程序,本辖区的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口数、疫苗的损耗系数及库存等制订疫苗计划,每年八月底前将下一的免疫规划疫苗需求量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4、疫苗的运输、贮存和使用要严格按照有关的温度要求进行。按照疫苗的品种、批号分类整齐码放,疫苗纸箱(盒)之间、与冰箱冰柜壁之间均应留有冷气循环通道。分发使用疫苗按照“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和同批疫苗按“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存放要整齐,包装标志明显,疫苗之间留出冷气循环通道。疫苗过期应及时做好报损手续。
5、健全冷链设备管理制度,建立冷链设备台帐,记录各种设备的品名、型号、到货时间、数量;建立设备运转与维修记录簿,记录发生故障与维修情况。
6、冷链设备做到专人管理,经常擦拭保洁,定期保养,建立维修、温度记录。每日2次(上午上班后与下午下班前)观察冰箱、冰柜内运转温度并做好相关记录。冷藏包每次用后及时擦净晾干备用,冰排用后及时送回冷冻室冻存。
7、冰箱和冰柜应安放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的地方,后部要留有空间,底部要垫搁架,电源线路与插座应专线专用。
8、疫苗的冰箱和冷库严禁存放其他物品。
第五篇: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制度
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管理制度
为加强疫苗和注射管理,规范疫苗和注射器的计划、领发、运输、储存和使用,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有效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预防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和《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等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所指的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人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风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疹疫苗)和乙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等。本制度所指注射器,是直接种第一类疫苗使用的自毁型注射器和稀释用的普通一次性注射器。
一、各级职责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应该指定专人,负责第一疫苗和注射器的管理。
1、各级疾病控制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每年应当根据国家免疫规划和本辖区预防与控制相应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的需要、制定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的使用计划,并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同时报道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预防接种单位负责对冰箱等免疫规划冷链设备的运转状况进行检测,并对冷链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
二、疫苗和注射器的制定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每年按照疫苗的免疫程序和本地区疫苗对传染病发病水平、开展强化免疫及应急接种计划,同时依据辖区总人口数、出生率、各年龄组人数、每年漏种儿童数,适龄的流动人口数以及上年底疫苗库存量等制定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的初步需求计划。计划应包括疫苗和注射器的品种、规格、数量、供应时间与方式等。需求计划经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后,上报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疫苗和注射器的采购和接种
1、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由省政府负责采购第一类疫苗和注射器的部门依法与生产企业或者批发企业签订政府采购合同,约定疫苗和注射器的品种、数量、价格等内容。
2、省疾病控制中心向供应第一疫苗和注射器的生产业或者批发企业索取其疫苗经营资格的有关证明。
3、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正常中心在每次接受疫苗时,必须索取有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没批检验合格证或审核批准复印件(有企业印章)。查看疫苗的最小外包装的显著位置,是否标明“免费”字样以及国家规定的“免疫规划”专用标识。接受疫苗时要查看并登记疫苗的冷藏条件,在《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规定的冷藏要求下运输的疫苗,方可接收:否则不予接受如数退回。
4、在接收疫苗和注射器时,必须对疫苗和注射器的品种、剂型、批号文字数量、规格、批号、有效期、唯独记录、供货单位、生产厂商、质量状况等内容进行核对,认真填写疫苗(发)记录,验收人要签名。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四,疫苗和注射器的贮存
1、疫苗贮存数量应根据疫苗策略、冷链贮存条件以及应急接种需求等情况综合考虑,原则上各级第一类疫苗总产量为:省级6个月,市级3个月,县级2个月,具备冷藏条件的乡级不得超过1个月。
2、疫苗应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并做好标识。冰箱存放疫苗时,底部应留一定的空间。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箱壁、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空隙。疫苗不应放置在冰箱门内搁架上。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是,应将可冷冻保存的疫苗存放在底部,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接近冰箱顶部,避免冻结。
3、乙肝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甲
肝疫苗在2—8℃条件下避光保存。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麻腮疫苗、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在8℃一下的条件下避光保存。脊灰疫-20℃一下保存有效期2年,在2—8℃保存有效期5个月。
其他疫苗的储存和运输温度要求按照药典和疫苗使用说明的规定执行。疫苗稀释液在常温下保存和运输,防止冻结。
4、疫苗和注射器保管人员要建立出入库明细账,根据出入库单据办理出入库登记,至少每月盘查一次疫苗进出情况,做到日清月结,帐、物相符,保证疫苗的有效使用,如有失效期在6个月内的疫苗和注射器,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并进行相应处置。
5、每台冷链设备必须配有温度检测记录仪或温度计,当值人员必须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查看一次运行设备温度,并填写《冷链测温记录》。当值人员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主管领导报告。
五、疫苗和注射器的领取和分发
1、分发疫苗一般遵循“先短效期、后长效期|”,同批号疫苗“先入库、先出库”的原则,有计划地分发使用,减少因过期失效而造成的疫苗报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