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超时空接触(推荐)
超时空接触
这是一部相对来说很早的关于人类探索外星智能生物体的电影。似乎人,很多现实中像主人公爱丽一样的人,对这浩瀚的宇宙是否有除人以外的其他的智能生命体充满了好奇。该部电影主要旨在讲述由于科学探索而引发的一系列事件与宗教信仰产生冲突,其中主要代表分别是科学家爱丽,神学家乔斯以及介于之间的杜姆林三者之间的思想碰撞。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神迹”被完美解释,从而引发了科学与人类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而电影留下的疑问似乎是一直困扰着我们。
女主角爱丽她是否信仰上帝,如果不,那她信仰什么呢?电影以爱丽小时开始讲述,爱丽渴望与周围远方的人接触,甚至与月亮、土星讲话,而更渴望与未曾谋面的妈妈联系,表现了她幼小的心灵渴望母爱却得不到的孤独,即使有父亲相陪。她九岁时父亲的死更令她感到孤独,从而心里上感觉宇宙中的人类并不孤独。
随着长大她表现出科学的天赋并致力于寻找外星生物,她曾和乔斯说:仅银河系就有。四千亿星体,如果每百万颗中有一颗行星,每百万颗行星中有一颗有生物,如果每一百万颗有生物的星体有一颗有智能生物,那么,太空中将有数百万个文明世界。而她也坚信:宇宙如果没有的话,那也太浪费空间了。是的,她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她一直在寻找外星智能生命体存在的证据,并视之为生命。她认为这些被认为是“边缘科学”的研究对人类、对历史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对于爱丽的信仰,我想她是不信仰上帝的。这从她回答乔斯的问题可以看出,她说:“作为一个科学家,我只相信证据。”是的她信仰真理,信仰科学。正如她所说:我始终相信这个世界由我们自己创造。
另一个疑问是乔斯他担心的是什么呢?有刚开始的他希望采访大科学家杜姆林,到与女主角相遇相爱,以及到最后的反对爱丽的与外星人接触,似乎他担心着什么发生。那我们来分析一下,乔斯他本是是一名神学博士,后来成为宫廷神学顾问。那他是信仰上帝的,他希望世界确实由上帝所造。正如他所说:我是致力于讨伐科技邪恶的人,并且反对那些牺牲真理来神化科技的人,但却不是科学本身。可以看出乔斯他是一个理智有学问的人,信仰上帝,但不反对科学。他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人们渴望追求的‘意义’,科学恰恰没有提供给他们,甚至可以说是科学杀死了上帝。”所以他担心的是科学证明上帝不存在,担心自己的信仰是错的,成为一个丧失信仰的人,这是让他无法面对的——“我不能想象生活在上帝不存在的世界”。另一方面他也担心爱丽出事,失去所爱的人。
至于杜姆林伟大的名科学家,他有自己的地位名誉。作为一个科学家他一方面进行研究探索真理另一方面希望以此获得他所追求的名利。可以说他正是乔斯口中的那些“牺牲真理来神化科技的人”的代表,他认为有能力就要用在能得到名利的地方上,这也是他的信条。
电影留给我们的疑问得到了解决,我们也留下了思考,电影中的科学代表爱丽最终竟与神学代表乔斯结合,这是美丽的结局需要呢,还是现实中的美好愿望呢?这似乎又是一个疑问了,但是想信你我心中已有了答案。
第二篇:超时空接触影评
我们缺少的科幻精神
引用自豆瓣
Evarnold 5 2008-07-28 18:16:49
如果遥望浩瀚星空的时候,内心不再有丝毫触动,那会不会太可悲了?
《超时空接触》,不可多得的好片!如果我早7年看它,可能就不会报考文科了。相较《阿甘正传》之讨巧,罗伯特·赞米斯基奉献了更诚挚的精品。
乍看之下很奇怪,这部题材不逊《2001:太空漫游》之宏大,故事不逊《阿波罗13》之跌宕,特效不逊《阿甘正传》之精妙,表演不逊《沉默的羔羊》之销魂的电影,却几乎没有引起任何大的反响,而只是在小规模的人群中获得极佳的口碑。
不过如果喜欢这部电影的话,也很容易理解它被忽略的原因。这是我看到的最契合科学精神的电影之一,也是我看到的最完美融合科幻、科学、宗教、信仰的精神与哲学的电影。但就是因为对科幻精神有着这样的执念,本片才把能与之对话的观众范围大大限定在小众之中。夸张点说,如果对这个客观世界没有过深 入的思考的话,怕是无法与本片产生强烈共鸣的。
很难判断本片的主题到底是讲科幻、科学、宗教还是信仰,虽然有时这四个概念无法相互独立分割开来。
本片的视角以及隐藏在视角内的主题,基本按照这样的阶段进行:科幻-科学-宗教-科幻-信仰-科幻。其中,科幻视角只有开头以及中间穿越虫洞 的桥段,可以说,除了这加起来也不过短短不到半小时的三部分会让我们认识到这是一部科幻片之外,其它时候都会让我们不由自主地沉浸在片子纪录片风格之中。这活生生就是关于知识分子和智库精英的心理写照。
中国有个很棒的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写过一篇很震撼的短篇小说《朝闻道》,盖取“朝闻道,夕可死矣”之意,讲的是地球一批最顶级的科学家在更 高级存在到来之际,为了能获得宇宙至真之学而欣然赴死的故事。科学家是一群什么人?当然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科学家都有相同的价值观,但是我听说真正的科学 家苦心钻研的核心动力,并不是什么“造福人类”,更不会是“光宗耀祖”,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无法抑制的好奇心。科学家群体中当然也会产生很多技匠和政 客,但满足好奇心其实才是“真正纯粹”的科学家的状态——虽然这会让很多人失望。
很明显,《超时空接触》持的是相同的观点。通过对女主角朱迪福斯特父女情的描写,影片给了这位女科学家无与伦比的动力:好奇心,这导致了她多 多少少与神学家和政客甚至同行们相比显得古怪而另类。她不在乎男女之情,她不在乎研究成果有否实际意义,她不在乎自己在别人眼中是否获得了足够的名声和
地 位,她只在乎有没有人给她资金,让她去毫无顾忌地追逐自己所渴望的真相。本片首先以科幻的视角,通过定义理想的科学家,来定义科学精神:“求真”。逻辑很 简单,基于好奇心所求得的“真”,其可信度绝对比基于经济和政治考虑求得的“真”要高得多。
然后本片主题开始向宗教倾斜,虽然宗教是以戏剧障碍的形式出现的,但是就以下两点可见,本片对宗教的思考并非是否定的:一,朱迪福斯特无法证 明自己“爱父亲”;二,不信上帝的朱迪福斯特没有资格代表全人类进行时空旅行。而当朱迪福斯特阴差阳错地成功进行了一次无法被现有科学所证明的“超时空接 触”后,朱迪福斯特自身的信仰也动摇了,她懂得了坚持纯粹科学的缺憾,她悟到了世上有科学能力所不及的东西。
于是本片转入到下一个主题:信仰。被传授的信仰被称作宗教,被证实的信仰被称作科学,而信仰自身是人类一种更宏大的精神,彻底地贯穿人类生命 始终。当朱迪福斯特领悟至此时,本片又回到了纯粹的科幻视角,对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审查,并最终让朱迪福斯特说了这样一段振聋发聩的肺腑之言:
“我有这样的经历,我无法证实它,也无法解释它,但是作为人类的一员,我全身心地感受到这是真实的。我曾被赋予了那样美妙的东西,它永远改变 了我的一切。那是一个预见,一个关于宇宙的预见,肯定地告诉我们,我们是何等地渺小和微不足道,然而我们又是何等地稀罕和珍贵;那是一个预见,告诉我们我 们属于这样的一个事物,它比我们更伟大,它使我们每个人不再感到孤单。我希望我能与他人分享,我希望,每个人,即使短暂地一瞬可以感觉到那种畏惧、卑微以 及希望。”
在此可能有人提出异议,为何我会认为科幻是超越宗教、科学和信仰的一个更高级形式的思考方式。那我尝试着这样回答:科幻精神其实无关乎科学的 局限。它不仅可以对科学本身进行怀疑和反思,它还可以对宗教、艺术、整个人类文明甚至是宇宙终极真理进行挑战。在这里,我认为科幻精神是哲学精神最完美的 一种表达,它的目标其实就是只有一个:追求至真、至善、至美。它的姿态,同时是骄傲而卑微;它的终点,同时是希望与绝望。
而这个,可能是我们大多数人已经开始失去的精神。“朝闻道,夕死可矣”,谁能做到?你吗?
第三篇:观电影超时空接触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感受
摘要
通过对电影《超时空接触》的观看,Eleanor Arroway通过新科技的力量,乘坐时空机器进入外太空,遇见了已故的父亲。表明了科学与宗教是存在着某种关系的。很多的学者认为科学与宗教是对立的,而对于爱因斯坦和牛顿,这些对科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的人,他们对于宗教的态度却是积极肯定的。由此看来宗教对于科学来说,是有着积极的影响的。
关键词:宗教、科学、牛顿、爱因斯坦
电影《超时空接触》主要讲述了爱好外太空的Eleanor Arroway经过一系列研究出了时空机器并且由她乘坐时空机器前往外太空,Eleanor Arroway在穿越几个光怪陆离的隧道后,最终来到了一个星球的沙滩上,而发现欢迎她的竟然是过世多年的父亲!几十个小时后,艾莉返回,地球上的人们无论如何不相信所发生的事:他们看到的是Eleanor Arroway乘坐的时光机器直掉入了旁边的海中。但Eleanor Arroway带去的录像录下了十八个小时的空信号。
由这个电影引发了对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关系的思考。Eleanor Arroway一个研究天文学的博士,利用了当下最先进的机器进入太空,却看见了自己已故的父亲。这点也是和宗教里相信人死后会进入天堂的观点不谋而合。在西方学界,关于宗教与科学的关系大致有三种。第一种是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的传统见解,这种见解把科学,当做批判宗教神学的最有利的武器。如罗素就曾指出:科学与宗教的冲突时不可避免的,而且科学将最终战胜宗教。第二种观点是,主张在宗教和科学这两个不同的领域中寻找共同点。代表人有巴伯。第三种见解是,用科学的理性否定了宗教的有神论,但以功能主义的观点肯定了宗教道德的社会价值。这种见解可以爱因斯坦为代表,他曾说:“科学没有宗教就像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的普朗克也说:“宗教和自然科学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1]作为一位21世纪的学生,这也是我认为的观点。
对于科学的认识中,达尔文曾给认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从中发现规律,做出结论。”尼采认为,科学其实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和文化的人类活动,它是在发明而不是在发现不变的自然规律。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就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努力。力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世界中可感知的现象尽可能彻底地联系起来。”因此,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对于宗教的认识中,马克思说:“宗教是这个世界的总的理论,是它的包罗万象的纲领。”宗教学家贝格尔说:“宗教是人建立神圣世界的活动。”宗教思想家蒂里希说:“宗教是人的终极关切。”罗素也指出“宗教主要的是基于恐惧。”即指对未知和神秘之物的恐惧,也指对命运、失败和和死亡的恐惧。[2]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曾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缪勒曾说过,“世界上有多少宗教,就会有多少宗教的定义。”托马斯霍布斯指出,“对不可见的力量的畏惧,如这种力量由心灵杜撰出来的或根据公认的传说所想象出来的,则是宗教。”黑格尔说:“一般说来,宗教乃是人类最终、最高的境地—无论这意识是见解、意志、想象、知识还是认识—即绝对的结局,人转到这个领域,就像转到绝对真理的领域一样。”[3]宗教本身就很难去定义,宗教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却就在我们周围的世界上,在我们的心中。
1930年初,爱因斯坦在他柏林的公寓里接受了作家墨菲和数学家沙利文的访谈,他认为科学和宗教是相互互补的,宗教感情可以促进科学研究。同年爱因斯坦在《纽约时报杂志》发表了《宗教和科学》的文章,分析了宗教的三种类型,即恐惧宗教、道德宗教和宇宙宗教,论述了宇宙宗教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他指出,“我认为宇宙宗教感情是科学研究的最强有力的、最高尚的动力。”[4]由此可见爱因斯坦对于宗教有很深的情感,他也理性的认识到了宗教与科学是有联系的。
在牛顿时代,科学研究并不是一种赢利的事业。那么牛顿为什么要进行科学研究呢?1678年,牛顿的学侣待遇将期满,如果他要继续领取学侣的津贴,要接受神职。牛顿没有接受神职,理由是集中更多的精力,更好地在自然哲学的研究上服侍上帝。牛顿认为,科学工作除了赞扬上帝的旨意与万物的属性外,自身并无什么价值。牛顿还认为,科学工作是对自然界万物的观察。研究,而这种观察、研究,是认识、了解上帝的比由之路。牛顿在科学的研究,在他看来是向上帝接近、靠拢,是一项无比光荣的事业。宗教是牛顿进行科学研究的动力[5]。
由此看来宗教与科学是有着很大的联系。若不是因为宗教对牛顿产生的影响,怎么能推动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巴伯.科学与宗教[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2]罗素.宗教与科学[M].北京:商务印刷馆.2010.[3]位文霞.浅析宗教与科学的关系[J].西江文艺.2015.(13).[4]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C].许良英.等编辑.北京:商务印刷馆.2009:403-407.[5]毛健儒.牛顿的宗教观对他科学工作的影响[J].晋阳学刊.1995.(4).56-58
第四篇:微电影剧本《超时空的赠礼》
微电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微电影爱好者总会自己编写微电影节本,自拍自演,自娱自乐。以下是xiexiebang.com范文大全特意整理了一些关于微电影剧本范文和相关材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幕
2053年,江西财经大学,蛟湖畔,秦歌在用手机浏览着风景图片。风景图片中是2010年的江西财经大学,樟树环绕,水碧天蓝。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这图片真是太美了,看现在这肮脏的湖水,哪里有半点天蓝水碧的感觉,还樟树,那玩意好像只有植物园里才有吧!”秦歌对着这湖水说到。
“还说是蛟湖,这里面要是住了蛟龙,那是有多么坑爹啊应该是毒死了吧?”
“咳……同学,你说对了,如今这地球水都是脏的,树都是人造的,地都是平坦的,又历经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地球已经不是以前的地球了再这样下去,龙爷爷我真的要移民仙界了。”
“谁,谁在说话?”
“我啊,就是居住在这蛟湖里的蛟龙啊,如今地球环境变化,我要离开了,同学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送你去2010 年看一下那里的世界,当然我的法力只能维持一年,在那个时空,只有第一个你看见的人才能看得见你,你听好了我的法力只能维持一年,一年之后要是你没有回来,你就再也回不来了!”
“龙爷爷,秦歌谨记!“
“好吧,走好,好好享受那边的世界。“
一阵天翻地覆之后,秦歌来到了2010年。
“哇,这就是2010年的财大吗,好美啊,果真如图片上的一样,蓝天水碧,绿树成荫”,她贪婪的深吸了一口空气,“居住在这样的时空里该是有多幸福啊!”
秦歌看到蛟湖旁边有一个男生在读书,便走了过去:“帅哥,你还,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还有今天是什么日子?“
“我叫龙厚文,今天不是2月28号吗,南昌的天气是个怪物,都三月了还这么冷,对了,你叫什么名字美女?”
“我叫秦歌,不是情歌的情,是秦始皇的秦,你是哪个学院的啊?我是经济学院的?”
“我也是经济学院的,怎么没有见过你,要不你把qq号给我,我们待会联系,我现在要去五教上课了,你也去吗,你上什么课,我上政治经济学。”
“我也是,你先去吧我待会过去!“秦歌说完甩了一下新剪的短发,迈着欢快的脚步走了。“
“龙厚文,你刚才和谁说话呢,不会是美女吧。“
“我?我没有啊,我只是自言自语来着。“
“我就知道是自言自语,你干嘛一个人在湖边说话,快点走啦不要迟到了!“
“这小子不会发现我和那女生说话了吧,不过那女生真好看,短发齐眉,眼神清澈……我这是想些神马……“龙厚文yy着。
第二幕
地点:五教,课堂上,龙厚文在认真的听课。这时候,他看到门口有一个女生,正是秦歌,他心底居然猛地欢快了一小下。
“不好意思我迟到了,老师“说完,秦歌就进了教室,龙厚文看旁边正好有位子,就招了手,请她过来坐下。不巧这一幕居然被老师看到了。
“龙厚文,上课时间不要开小差,还挥手,给谁看啊!“
“老师,我只是看新来的同学没有位子就请她坐下而已…“
“混账东西,扰乱课堂秩序,你给我到外面去。“
龙后文灰溜溜的走到外面,这时,他看到秦歌也出来了。
“秦歌,你怎么也出来了?“
秦歌回答,“老师看我迟到,也把我叫出来站了,刚才谢谢你啊!“
“这有什么,要不,我们干脆出去玩吧,翘课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啦!“
“什么?好啊。“
于是,两个人走到了外面,到了晨读晚思广场,到了留园,沁园,然后两人又一起吃饭。
是夜,春风微冷,略有寒气,两人一起走到二十二栋楼下,挥手道别后,两人约好下一天一起玩。
如此过了一个春秋,春天里,花开的时候,秦歌看见花就像见了大熊猫似的,贪婪地问这花的芬芳,夏天里,她从来不带伞,两个人从来都是在雨中奔跑回来然后在檐下一起看雨下,听雨声感雨温。秋天,她有时就在桂花树下坐上半天。
晚上,月光明净,寒意渗衣。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秦歌说到。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龙后文接了过来,“秦歌,快一年了,我可以感觉到你对自然环境超乎所有人的喜爱,就像是一个没有看过这个世界的人一样?”
“额,我来自一个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那里空气几乎不能吸收,我很珍惜这里的环境这里的一草一木对于我们那里的人都是弥足珍贵的。可是看到现在的环境也在被污染,估计以后也会像我来的地方一样,我很心痛。”
“放心,我一定会尽力保留这一切的美好,因为这里将成为我们永恒的记忆,记忆里的一切都不会变,谁也拿不走这记忆里初见的画面,哪怕岁月篡改了红颜,我们还在这里,你欣赏着一切你喜欢的美好,而我欣赏着你的笑。“
那夜回去之后,龙厚文上网查遍了资料,准备创立一个循环经济协会,这个协会以宣传经济循环,促进环保为宗旨。
“秦歌,我创办了一个循环经济协会,我要把循环经济、生态环境的理念发扬光大,我会让你喜欢的永远存在。“
“循环经济协会?真的行吗?“
“我相信,只要我们做得好,把这个协会做大做强,让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一定会有效果的。“
从那以后,两人就一起为协会而奋斗,两人一起去招新,开例会,做宣传,写课题。
时光总是在秋日的叶缝中漏去,一年将尽,秦歌的一年就要到了,归去来兮,离人空叹。
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两个人背靠背地坐在足球场上。
“厚文,如果我不在了,你会不会想我?”
“怎么会,我才不想你,你有什么想的?“
“这可是你说的,不要想我哦,思念一个人很痛苦的,特别是那种永远不可能相见的思念。“
“今天好好地,干嘛说这些,对了,秦歌,你有没有什么特别想看的东西。?”
“有啊,我想看下雪,好大好大的雪花。”
第二天,龙厚文四处找秦歌,却没有找到,他失魂落魄地走到蛟湖边,这是天空飘来了一张纸,落在他手上。那是秦歌写的。
“厚文,当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了。不要去找我的,因为我来自未来,只有你可以看见我,所以在别人眼里没有秦歌的存在,而你一直都是自言自语。在我的时空里,环境已经被破坏殆尽,我因为一次奇遇来到2010 年,在这里生活了一年,可是我多么希望看到一场雪。更希望,和你一起在窗边看雪花落下。似花还似非花,望君珍重。——秦歌。“
“秦歌,我一定要改变你的世界,我会让你看到雪,我们的回忆会永恒存在,不论前途多么困难,我会为了你,改变整个世界。”
之后,龙厚文用心读书,专门研究循环经济,乐心于环保事业,循环经济协会也越来越大成为全国性的环保团体。
回到2053年的秦歌,发现世界变了,到处鸟语花香,环境优美。冬天来了,财大下雪了,秦歌收到一封信。是一个戴着斗篷帽子的人送过来的。
上面写着:秦歌,我爱你。落款是——龙厚文。
送信的人摘掉斗篷,正是龙厚,文两人拥抱在一起。
第五篇:接触后的感想
接触后的感想
《第一次亲密接触》是一本小说的名字,作者痞子蔡,小说的故事情节是通过网络来延序的。记得初读是在上大学的时候,那时候相信网络爱情的人已经很少有了,因为在网络上有太多骗财骗色的人,他们让原本纯洁的关系变得复杂,变得丑恶。可是当我读完之后,让我又重新相信,在混乱复杂的网络中,还是会有一份真实的爱情的。
书中,轻舞飞扬和痞子蔡本没有亲密接触,没有接吻,没有拥抱,甚至都没有牵手。有的只是,第一次发邮件,第一次在线聊天(半夜三点一刻),第一次在麦当劳见面,第一次坐车的时候靠的很近,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一起“淋”了一场香水雨。这很多很多看似平常的而普通的事情,在轻舞飞扬和痞子蔡的眼中,就是一次次的亲密接触,而且是一次次刻骨铭心的记忆。平凡的对白、随时都会出现在现实生活的小细节,这些都比比词语华丽轰轰烈烈的情节更惧震撼力!这就是吸引我的地方,谁不曾想在“茫茫人海”中遇见自己的“轻舞飞扬”呢,可爱、好斗却又善解人意,虽然不是很真实,但幸运的是,很多人并不像她那样,身患重病,即使爱情来了,也没有机会去抓住。是的,故事的女主人公,身患重病,而且最后死于这场重病。
记得在一本书里有这样一句话:人只有在适时的死去方
可永生,爱情只有在巅峰方可永恒。没错,在轻舞飞扬在台北住院的时候,痞子蔡找到了她,陪她一起走到了生命的最后。痞子蔡和轻舞飞扬甚至没有亲口说过一次,我爱你。可是我们能读得出来,他们深爱彼此,当爱情到达了巅峰,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同时也变成了永恒,但是这种永恒,让人感伤。
剧中的那只咖啡色蝴蝶最终飞向了天堂,而属于痞子蔡的生活还要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