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退和病休期间待遇问题的通知
关于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退和病休期间待遇问题的通知
各市区委组织部,各市区人事局,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组织部(人事劳动局),市直各部门:
为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退和病休期间待遇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退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且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工作年限满10年的,可申请办理退休手续。
确定工作人员是否完全丧失工作能力,需进行工作能力鉴定。申报材料为:工作人员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填写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伤病残鉴定申请表》,工作人员个人申请、近一年以上的原始病历及一寸近期同底版免冠照片4张,经市区(开发区)人事局或市直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市人事局,由市里统一组织鉴定。符合退休条件的,按管理权限办理退休手续。鉴定的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二、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休期间待遇问题
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的通知(国发[1981]52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的待遇问题作了明确规定。目前,多数单位能够按文件规定,对病休人员改发病假工资,但也有的单位未按规定执行,对机关建设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为规范机关管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今后各市区、各单位对病休人员的工资待遇要严格按国家政策执行。机关事业单位伤病残人员,不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经医院证明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所在单位批准休养的,其病假期间的工资发放比例为:工作人员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病假超过2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90%,工作年限满10年的,工资照发;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70%,工作年限满10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80%。工作人员在病休期间,继续享受所在单位的生活福利。
工作人员病假超过6个月以上的时间不计算连续工龄。病休人员要求恢复工作的,需出具医院关于病愈的证明。恢复工作后,因工作过于劳累旧病复发,或另患其他疾病需要继续休养的,其病假时间可以重新计算,否则其恢复工作前后的病假时间连续计算。
三、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退和病休政策实施问题
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退工作和执行工作人员病假工资政策,对于关心职工健康、解决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各市区、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政策落实。要组织好伤病残鉴定工作,严格执行政策规定,秉公办事,严禁弄虚作假。要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休期间生活待遇工作,要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休期间的待遇发放情况进行一次认真检查,对未按规定给病休人员发放病假工资的,督促其改按文件规定执行。今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休养的,都要认真执行国家关于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对病假超过两个月的,所在单位
或其主管部门要填写《机关事业单位病休人员登记表》,按管理权限分别报同级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中共威海市委组织部
威 海 市 人 事 局
二○○三年八月十七日
第二篇: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退和病休期间待遇问题的通知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退和病休期间待遇
问题的通知
工资福利与离退休科加入时间:2006-3-31 16:19:06admin点击:3310 各镇政府、城区街道,市直各部门,经济开发区、银滩旅游度假区:
为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退和病休期间待遇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退问题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工作能力且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参加革命工作年限(缴费年限)满10年的,可申请办理退休手续。
(一)申报方法
1、工作人员(以下简称申请人)向所在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中须明确提出需鉴定的主要疾病,并提供近一年以上的原始病例和一寸近期同版免冠照片4张。其中,申请工伤、职业病、精神病鉴定的人员,报名时要附有关工伤认定和职业病、精神病诊断证明。申请人因患残疾(如小儿麻痹症、盲、聋、先天性痴呆、精神发育迟滞等)安排就业的,其所患残疾不能作为申请伤残鉴定的依据。
2、单位审核后,由申请人填写《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伤病残鉴定申请表》,连同申请人的申请、病例、人事档案等材料一并报市人事局工资福利与离退休科。
各单位要对申请人的申请及附件材料进行认真审核,材料不全或情况不明的不予受理。根据上级有关规定,报名时申请人每人每次须缴纳鉴定费250元。工伤、职业病患者参加鉴定,鉴定费由所在单位负担;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人员参加鉴定,鉴定费由申请人负担。鉴定中需做其它检查的,费用自理。经鉴定未达到退休条件的,鉴定费不退还。申报工作到10月15日结束,逾期不予办理。
(二)组织体检
体检由威海市人事局统一组织,时间安排在10月下旬,届时市人事局将下发体检通知书,由申报单位负责在体检的前两天将通知书送达申请人,申请人凭本人身份证,按通知书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医院参加体检。申请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参加体检的,按自动放弃处理;对无正当理由拒绝或中途退出检查的,视为个人终止伤病残鉴定;对弄虚作假的,取消其鉴定资格。
(三)伤残等级评定
体检结束后,威海市人事局抽调有关医学专家组成鉴定小组对申请人的伤病残情况进行讨论,对照《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GB/T 16180-1996)标准评定伤残等级。申请人伤病残等级达到1-4级的,为完全丧失工作能力,可以办理退休或退职手续。因病或非因工负伤工作能力丧失程度鉴定,参照上述标准执行。
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休期间待遇问题
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的规定》的通知(国发[1981]52
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的待遇问题作了明确规定。目前,大多数单位能够按文件规定对病休人员改发病假工资,但也有的单位未按规定执行,对各项工资政策的执行带来不利影响。
为规范工资管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今后各单位对病休人员的工资待遇要严格按国家政策执行。机关事业单位伤病残人员不符合退休、退职条件,经医院证明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所在单位批准休养的,其病假期间的工资发放标准为:工作人员病假在2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病假超过2个月的,从第3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90%,工作年限满10年的,工资照发;病假超过6个月的,从第7个月起,工作年限不满10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70%,工作年限满10年的,发给本人基本工资的80%。工作人员在病休期间,继续享受所在单位的生活福利。
工作人员病假超过6个月以上的时间不计连续工龄。病休人员要求恢复工作的,需出具医院关于其病愈的证明。恢复工作后,因工作过于劳累旧病复发或另患其他疾病需要继续休养的,其病假时间可以重新计算,否则其恢复工作前后的病假时间连续计算。
三、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退和病休政策实施问题
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退工作和执行工作人员病假工资政策,对于关心职工健康、解决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认真抓好政策落实,严格执行政策规定,组织好伤病残鉴定工作和病假工资的发放工作。对使用假病情材料、未按规定发放病假工资、审查把关不严等原因造成不良影响的,一经查实,将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今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休养,病假超过两个月的,所在单位或主管部门要填写《机关事业单位病休人员登记表》,报人事局工资福利与离退休科备案。
第三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病退申报流程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病退申报流程
材料审核:由企业或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机构提供相关材料,经市劳动保障局养老保险科审核符合退休条件的,通知申报单位进行公示;申报病退的职工到县市区劳动保障局购买病退材料(职工因病(非因工伤残)劳动能力丧失程度鉴定申请表、职工患病或伤残情况调查表、档案袋);申报病退职工要将需要鉴定的病种报全,持本人身份证原件、两张近期免冠一寸照片,并按照《非因工伤职工十种常见疾病劳动能
力鉴定基本检查项目》要求,提供县级以上原始住院病历及以往病例资料。凡是需要提供住院病历复印件的,要加盖医院病案室章或医务科章,没有加盖印章的住院病历视为无效病历。
办理公示:由申报单位在显著位置对拟退休人员的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退休类别、工种及待遇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10天;办理退休审批手续:公示期满无异议,由企业纪检、工会、劳资人事部门联合出具公示证明,并持退休审批表到市人社局办理职工退休审批手续。
劳 动 鉴 定 报 告 书
注:本表一式二份,一份由企业存入本人档案,一份由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备案。
第四篇:关于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体检工作的通知
关于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体检工作的通知
蓬江人发[2008]19号
各镇、街,区直各单位:
多年来,我区各级干部为全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为了保障全区广大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做到疾病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保健康。经研究,决定从2008年起,每年对全区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和离退休人员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如无变化,今后不再另行发文。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要求
各单位领导要重视体检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组织落实体检工作,各单位对体检人员要备花名册交医院作为干部健康档案备案。体检医院要明确专人负责,认真组织有关医务人员做好体检工作。
二、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五官、内、外科体检)、胸片、心电图(多导联)、血常规21项、尿常规10项、肝功能检查(AlT、AST)、乙肝两对半、血糖、血脂4项、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肿瘤三项(AFP、CEA、EB)、B超(肝脏、胆囊、脾脏、胰脏、双肾、输尿管、膀胱。男
性增加前列腺,女性增加子宫、附件)。
已婚女性体检增加项目:乳透、妇检、白带常规、宫颈涂片查癌细胞。
三、体检费用在各单位公共医疗经费中解决。
四、体检的医院和时间安排
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和棠下、荷塘、杜阮镇卫生院为指定体检单位。各单位体检时间自行安排。请各单位直接与体检医院提前预约体检(市第二人民医院联系人:何秀贞,联系电话:3920315、***;棠下镇卫生院联系人:易旺东,联系电话:3578929、***;荷塘镇卫生院联系人:何志军,联系电话:3738368、***;杜阮镇卫生院联系人:陈原彬,联系电话:3660438、***)。
江门市蓬江区人事局
江门市蓬江区卫生局
二OO八年七月十四日
第五篇: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有关待遇问题的处理意见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死亡后有关待遇问题的处理意见
渝人发〔2002〕177号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事局、财政局,市级各部门人事(干部)处,中央在渝有关单位人事(干部)处:
为妥善处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离退休人员,下同)因各种原因死亡后享受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等待遇问题,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精神,经研究,特提出如下处理意思,请遵照执行。
一、工作人员经有关部门认定为自杀死亡的,可比照国家和市的有关文件规定,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但经有关部门认定为畏罪自杀死亡的,不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
二、工作人员在被追究刑事责任期间死亡的,未被终审判决有罪的,原则上可按规定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其中,虽未被终审判决有罪,但其死亡原因经有关部门认定为自杀的,不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
三、工作人员经有关部门认定为因打架斗殴、吸毒等违法行为而死亡的,可按规定发给丧葬费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不发给一次性抚恤金。
四、工作人员被劳动教养、被判处管制、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宣告缓刑未被开除公职或未被解除聘用(劳动)合同的,发生经有关部门认定为自杀死亡或因打架斗殴、吸毒等违法行为而死亡的,不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在上述行政、刑事处罚期间因其他原因死亡的,可按规定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但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应以本人在行政、刑事处期间领取的生活费作为计发基数。
五、工作人员调动工作,在调动报到途中死亡的,其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由调出单位发给。
六、工作人员在借用工作期间死亡,原则上应按双方单位签订的借用协议办理。如借用协议对此未作出约定的,由工作人员原工作单位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
七、工作人员在经本单位同意被外单位聘用期间死亡的,原则上应按双方单位签订的聘用协议办理。如聘用协议对此未作出约定的,由聘用单位按有关规定发给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由原工作单位发给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
八、工作人员经本单位同意,在外单位兼职工作期间死亡的,原则上应按双方单位签订的兼职协议办理。如兼职协议对此未作出约定的,由兼职单位发给丧葬费,工作人员原工作单位发给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
九、遗属是否列入享受定期生活困难补助费的对象,应以工作人员去世时的时间界限、相关情况和有关政策确定。即在工作人员去世的当时,其遗属不符合享受生活困难定期补助条件的,以后达到享受生活困难定期补助条件时,也不能列入享受定期生活困难补助范围。
十、年满16岁尚在普通中学学习的遗属中学毕业后,直接参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普通中专统一招生考试,由普通高等院校、普通中专学校按国家招生政策正式录取为普通本科、专科、中专学生(军队院校取得军籍的学生除外)继续学习的,其本人已享受的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可发至本人在普通大中专学校毕业之月为止(本科硕士连读生可发至本人在本科学习阶段结束之月止)。参加上述考试后未能升入上述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和高中毕业后又进行复读的学生,其本人已享受的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发至本人中学毕业当年的8月份为止。
十一、工作人员去世后,在按规定应实行火葬的地区没有实行火葬的,不发给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和遗属生活困难定期补助费。
十二、本通知从下发之日起执行。国家如有新的规定,则按新的规定执行。
十三、本通知由市人事局负责解释。
二○○二年十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