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渭南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试卷
2013年铜川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试卷
单位
一、单选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精神障碍的原因:
A 已经研究B 未完全研究清楚
2、精神分裂症起病多见于
A儿童B 青壮年C 中年D 老年
3、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是否负刑事责任
A 应当B 不应当C部分D全部
4、危险性评估共分为几级。
A 2级B 3级C 4级D 5级
5、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危
险性评估为几级
A 2级B 3级C 4级D 5级
二、多选题(每题10分,共50分)
1、精神症状的特点包括下面哪几种:
A 症状的出现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
B 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
C 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
D 症状会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2、精神分裂症可分为下列那几型
A偏执型B青春型C紧张型D单纯型E未分型
3、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
担任监护人:
A配偶B父母C成年子女D其他近亲属;
E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4、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原则是:
A单一用药 B单一治疗为主 C治疗个体化 D足疗程治疗因人而异
5、如何应对公共场合正在出现危险性为的患者,一般的安全技巧包括
以下几点
A决不要麻痹大意B让患者保持讲话
C仔细发现愤怒的迹象D不要逞英雄
E 对待持有凶器的患者
第二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督导工作总结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督导工作总结
定州市卫生局:
为了落实《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加强我市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治疗工作,我院组织参与了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的2012年第一次督导,现将督导情况具实如下:
2012年7月2日至8月3日,由卫生局公共卫生科副科长张鹏、定州市精神病医院院长郭明带领定州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督导组前往我市29个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对其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进行了督导。
各被督导单位相对比较重视这次督导工作,就目前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做了汇报,并提出了工作开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督导组对各个单位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检查和督导,查阅了相关资料,从督导情况看,我市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极不乐观,2012年的工作几乎未开展,个别开展的单位,也只是有些随访资料,而且资料填写的极不规范,各单位没有相应的制度、职责、小结,有的甚至没有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负责人,与上级要求相差甚远。
这次督导发现的主要问题有:
1.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检出率低,未能达到上级要求。我 市任务数2953人,线索调查1936人,已网络录入1608人,需诊断复核810人。
2.各社区、乡镇工作程序不清楚,病人未经明确诊断复 核、未建立居民档案就网络录入,纸质和网络录入人员不符。
3.机构定位及职责分工不明确,有的单位重性精神疾病 管理负责人不知道自己是本辖区的管理者,有的不会在国家数据库里面录入,有的甚至不知道本单位登录的用户帐号和密码。
4.领导不重视、不清楚、不知道。参加工作会议的人员 回去后不汇报,文件随处一扔、不传阅。
5.人员配置不足,管理工作难以开展。
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不完善,有空项目,未按国家 规定程序录入,随访不按时进行,记录不全,没有及时网络录入。
7.报表不及时,有错误、空项目,各种制度、职责、小 组未建立,资料不全,整理归档不规范。
8.精神卫生宣传教育活动、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 属健康教育以及与其他单位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沟通工作总体比较薄弱。
经过本次督导,对各社区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予以表扬和推广,对不足之处已提出书面整改意见,并要求限期整改到位,希望通过大家不懈地努力,共同把我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做好、做实。
二○一二年八月五日
第三篇:关于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市、县区项目办认真履职,扎实工作,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项目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性精神病及项目概况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加、不同阶层利益格局的变化,精神疾病发病率与日俱增,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据199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4.76‰,居全国之首;据此推算,我市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约6.93万人。其中能得到规范、有效治疗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还不到两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和自杀行为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人群,对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和沉重负担。据湖南省芙蓉司法鉴定中心统计,从去年1月份到今年5月份,共接受了417起精神病患者涉案鉴定,其中90%不负法律责任。这些鉴定者中有288人属于精神分裂症。由此可见,对危害社会、家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与治疗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权保护等问题,亟待妥善解决。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民生项目,该项目负责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全程、连续的管理和治疗,并为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和住院,其目的就是提高精神病患者治疗率,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这个项目是广大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福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4年12月,该项目列入中央转移支付地方公共卫生项目,2005年正式启动,国家批准经费686万(因此也称为686项目)。2010年我市被国家确定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示范市,XX区、XX区及XX县为项目示范区县。
二、项目实施成效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落实责任
项目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雷晓达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干弟、市卫生局局长王东任副组长,发改、卫生、财政、公安、民政、人社、宣传、残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XX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卫生局,为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市卫生局成立了全市卫生系统686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应急医疗处置小组,负责医疗技术指导和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为项目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办公室设在市精神病医院,成立专门的科室,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协调、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各项目示XX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和工作机构,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了1名专人从事重性精神病的随访管理工作。同时,对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在项目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进行明确细化,突出三项制度的落实(排查制度、随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使之趋于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二)扎实工作,初见成效
项目工作启动以来,市、县区项目单位制定实施方案,举办专题培训班,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和随访工作,并加强了应急处置,项目工作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
1.全面落实工作措施。组织项目县区医疗卫生单位,在辖区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借人口普查和大走访活动的有利契机,逐户上门走访,做到逐人见面、逐人筛查,确保不遗不漏。对排查发现的重性精神病人,以及被评估为高风险等级、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全面采集信息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同时逐人制定救治、服务等措施。截止6月30日,共筛查、诊断复核、建档立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数是718人,开展随访878人次,超额完成项目任务。2.加快资源整合。建立、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市、项目县区医疗卫生单位互通信息、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优势,切实将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救治、服务、管控等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了政府主导,卫生、财政、民政、公安、发改和残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格局。
3.广泛宣传,加强培训。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以提高乡村(社区)医生对于常见重性精神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和跟踪随访治疗能力为主,重点培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兼职人员,熟悉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宣传要点和核心信息,利用广播、电视和宣传材料等对农村常住及流动人口、乡镇企业工人等进行宣传教育。城区主要依托健康教育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积极倡导社区居民对已经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给予理解和关心,平等对待病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以集中培训为主,采用分层、分级、自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参与精神疾病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人员,患者家属、公安机关人员、居委会(村委会)干部、社区助残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管理、患者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计算机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患者家属护理教育、民警和居委会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等为主,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有力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培训项目管理人员、社区/乡镇卫生院精防专干、患者家属、民警及居委会工作人员共996人次。
4.强化长效管控。在敏感时期和时段开通重性精神病人收治绿色通道,预留床位用于紧急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确保随时送达、随时接收。同时加快重性精神疾病预防救治体系建设,严格做到“病能有医、疯能有控”。卫生系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导检查,一是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定期对相关单位上报的各种报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审核、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二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督导小组,由分管局长带队,对相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确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第四篇: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20**年我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市、县区项目办认真履职,扎实工作,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项目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性精神病及项目概况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加、不同阶层利益格局的变化,精神疾病发病率与日俱增, 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据199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4.76‰,居全国之首;据此推算,我市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约6.93万人。其中能得到规范、有效治疗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还不到两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和自杀行为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人群,对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和沉重负担。据湖南省芙蓉司法鉴定中心统计,从去年1月份到今年5月份,共接受了417起精神病患者涉案鉴定,其中90%不负法律责任。这些鉴定者中有288人属于精神分裂症。由此可见,对危害社会、家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与治疗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权保护等问题,亟待妥善解决。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民生项目,该项目负责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全程、连续的管理和治疗,并为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和住院,其目的就是提高精神病患者治疗率,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这个项目是广大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福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4年12月,该项目列入中央转移支付地方公共卫生项目,2005年正式启动,国家批准经费686万(因此也称为686项目)。2010年我市被国家确定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示范市,XX区、XX区及XX县为项目示范区县。
二、项目实施成效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落实责任
项目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雷晓达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干弟、市卫生局局长王东任副组长,发改、卫生、财政、公安、民政、人社、宣传、残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XX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卫生局,为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市卫生局成立了全市卫生系统686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应急医疗处置小组,负责医疗技术指导和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为项目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办公室设在市精神病医院,成立专门的科室,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协调、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各项目示XX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和工作机构,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了1名专人从事重性精神病的随访管理工作。同时,对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在项目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进行明确细化,突出三项制度的落实(排查制度、随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使之趋于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二)扎实工作,初见成效
项目工作启动以来,市、县区项目单位制定实施方案,举办专题培训班,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和随访工作,并加强了应急处置,项目工作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
1.全面落实工作措施。组织项目县区医疗卫生单位,在辖区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借人口普查和大走访活动的有利契机,逐户上门走访,做到逐人见面、逐人筛查,确保不遗不漏。对排查发现的重性精神病人,以及被评估为高风险等级、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全面采集信息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同时逐人制定救治、服务等措施。截止6月30日,共筛查、诊断复核、建档立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数是718人,开展随访878人次,超额完成项目任务。
2.加快资源整合。建立、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市、项目县区医疗卫生单位互通信息、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优势,切实将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救治、服务、管控等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了政府主导,卫生、财政、民政、公安、发改和残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格局。
3.广泛宣传,加强培训。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以提高乡村(社区)医生对于常见重性精神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和跟踪随访治疗能力为主,重点培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兼职人员,熟悉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宣传要点和核心信息,利用广播、电视和宣传材料等对农村常住及流动人口、乡镇企业工人等进行宣传教育。城区主要依托健康教育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积极倡导社区居民对已经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给予理解和关心,平等对待病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以集中培训为主,采用分层、分级、自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参与精神疾病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人员,患者家属、公安机关人员、居委会(村委会)干部、社区助残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管理、患者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计算机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患者家属护理教育、民警和居委会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等为主,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有力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培训项目管理人员、社区/乡镇卫生院精防专干、患者家属、民警及居委会工作人员共996人次。
4.强化长效管控。在敏感时期和时段开通重性精神病人收治绿色通道,预留床位用于紧急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确保随时送达、随时接收。同时加快重性精神疾病预防救治体系建设,严格做到“病能有医、疯能有控”。卫生系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导检查,一是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定期对相关单位上报的各种报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审核、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二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督导小组,由分管局长带队,对相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确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首页12尾页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应进一步加快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技术体系,但随着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加快实施,将此管理模式向全人群推广实行必将遇到实施主体人力资源,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的瓶颈问题,因此,应对完成此项工作所必需的各级防治人员实行“三定”(定岗、定编和定责),进一步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构筑人才保障
(二)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多部门合作是做好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但目前在工作落实和职责分工中仍存在一些不明确之处,公安、民政、教育、卫生行政,以及疾控、县乡医疗机构在项目分工中职责部分存在有交叉和空白。因此,建议以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在规章制度上真正体现各级管理者和参与者绩效。
(三)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保障制度需进一步健全
我市尚无健全的针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保障制度,导致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因无力支付治疗费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精神卫生问题仅仅依靠卫生部门是有限的,医院对于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抚养人的“三无”精神病患者、生活困难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疾病患者以及流浪乞讨的精神病患者,由于医疗救治经费问题无从落实(如住院救助1500/人,精神疾病专科医疗机构还需要垫付),这些特殊的精神疾病群体,有的经过治疗后仍无法返回(遣返)而占用医院床位,有的是需要较长时间住院治疗而又没有经费保障,这使得精神疾病医疗机构不能正常运转,病人得不到有力救治。建议在医保、新农合、民政救助等领域建立长效机制解决这一问题。
(四)资金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由于项目县区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排查、随访难度较大等原因,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保障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基础上,应大力争取各级财政支持,确保开展此项工作所需经费。首页12尾页
第五篇: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
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公历):年月日 现住址:湖北省 随州市随县 殷店 街道(镇)村组
诊断: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紧张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精神分裂症非分化型精神分裂症
知情同意书签字人姓名:与患者关系:患者本人监护人亲属知情同意书签字人住址:湖北 省随州 市随县 殷店街道(镇)村组
联系电话:
本人(代表患者)同意下列事项:
① 为有利于今后得到连续性的治疗和康复,同意加入居住地的精防机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并接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随访和康复指导。
② 同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收集相关信息。授权医院将住院期间诊疗情况、治疗方案及在社区/乡镇康复措施建议等事项,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出院信息单》的书面形式,转至居住地的精防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③ 患者登记加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有权接受居住地精防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或者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随访和康复指导。
④ 患者登记加入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其个人信息以及有关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康复、随访等信息将受到隐私保护,所有信息只用于提供服务。以上《参加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知情同意书》内容,本人已仔细阅读并理解,获得了充分的知情同意权。为此,本人自愿做出以下选择,并签字。()同意参加()不同意参加
签字人(签名):签字时间: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