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局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汇报
卫生局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汇报
近期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西平县卫生局充分整合医疗和社会资源,严格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要求,攻坚克难,扎实工作,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构、落实职责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作为十项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之一,被纳入了西平卫生工作重点,卫生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于满堂任组长的卫生系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了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的精神疾病防治专家组。制定下发了《西平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实施方案》(西卫[2010]137号),强化管理职能,严格工作要求,分解责任到人,充实完善组织机构,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同时对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在项目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进行明确细化,突出三项制度的落实(排查制度、随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使之趋于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二、全面落实工作措施
组织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在辖区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借人口普查和大走访活动的有利契机,逐户上门走访,做到逐人见面、逐人筛查,确保不遗不漏。对排查发现的重性精神病人,以及被评估为高风险等级、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全面采集信息和照片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同时逐人-1-
制定救治、服务等措施。
三、加快资源整合建立、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全县医疗卫生单位互通信息、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优势,切实将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救治、服务、管控等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了政府主导,卫生、财政、民政、公安、妇联和教育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格局。
四、广泛宣传,加强培训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农村地区以提高乡村医生对于常见重性精神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和跟踪随访治疗能力为主,重点培养乡镇卫生院兼职人员,熟悉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宣传要点和核心信息,利用广播、电视和宣传材料等对农村常住及流动人口、乡镇企业工人等进行宣传教育。城区主要依托健康教育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积极倡导社区居民对已经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给予理解和关心,平等对待病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以集中培训为主,采用分层、分级、自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参与精神疾病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人员,患者家属、公安机关人员、居委会(村委会)干部、社区助残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管理、患者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计算机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患者家属护理教育、民警和居委会工作相
关知识与技能等为主,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有力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强化长效管控
在敏感时期和时段开通重性精神病人收治绿色通道,预留床位用于紧急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确保随时送达、随时接收。同时加快重性精神疾病预防救治体系建设,严格做到“病能有医、疯能有控”。卫生系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导检查,一是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定期对相关单位上报的各种报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审核、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二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督导小组,由党组成员带队,对相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确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六、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应进一步加快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技术体系,但随着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加快实施,将此管理模式向全人群推广实行必将遇到实施主体人力资源,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的瓶颈问题,因此,应对完成此项工作所必需的各级防治人员实行“三定”(定岗、定编和定责),进一步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构筑人才保障
(二)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多部门合作是做好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但目前在工作落实和职责分工中仍存在一些不明确之处,公安、民政、教育、卫生行政,以及疾控、县乡医疗机构在项目分工中职责部分存在有交叉和空白。因此,建议以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在规章制度上真正体现各级管理者和参与者绩效。
(三)资金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由于我县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排查、随访难度较大等原因,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保障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基础上,应大力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确保开展此项工作所必需的经费支持。
西平县卫生局
二○一一年八月十一日
第二篇:2011年县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汇报(模版)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汇报
近期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精心指导下,„„县卫生局充分整合医疗和社会资源,严格按照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要求,攻坚克难,扎实工作,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机构、落实职责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作为十项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项目之一,被纳入了„„县卫生工作重点,县卫生局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副局长„„任组长的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设立了由专业精防机构负责人任组长的精神疾病防治专家组。同时对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在项目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进行明确细化,突出三项制度的落实(排查制度、随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使之趋于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精 神卫生防治体系。
二、全面落实工作措施
组织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在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借人口普查和大走访活动的有利契机,逐户上门走访,做到逐人见面、逐人筛查,确保不遗不漏。对排查发现的重性精神病人,以及被评估为高风险等级、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全面采集信息和照片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同时逐人制定救治、服务等措施。截止¨月底,全县共排查重性精神病人21强1例,纳入网络系统管理1 9 38人。’
三、加快资源整合建立、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全县医疗卫生单位互通信息、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优势,切实将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救治、服务、管控等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了政府主导,卫生、财政、民政、公安、妇联和教育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重性精神疾病
防治格局。
为提高服务水平,强化对精神病人的管理,我县克服财政困难,人员紧张等不利因素,在原大圈卫生院的基础上,投入2 5 O万元,新建了1 9 00平方米,能容纳1 5 0名病人的县精神卫生中心,现已投入使用。
四、广泛宣传,加强培训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农村地区以提高乡村医生对于常见重性精神疾瘸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和跟踪随访治疗能力为主,重点培养乡镇卫生院兼职人员,熟悉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宣传要点和核心信息,利用广播、电视和宣传材料等对农村常住及流动人口、乡镇企业工人等进行宣传教育。城区主要依托健康教育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积极倡导社区居民对已经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给予理解和关心,平等对待病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以集中培训为主,采用分层、分级、自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的管 理人员,参与精神疾病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人员,患者家属、公安机关人员、居委会(村委会)干部、社区助残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管理、患者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计算机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患者家属护理教育、民警和居委会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等为主,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有力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强化长效管控
在敏感时期和时段开通重性精神病人收治绿色通道,预留床位用于紧急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确保随时送达、随时接收;同时加快重性精神疾病预防救治体系建设,严格做到“病能有医、疯能有控”。卫生系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导检查,一是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定期对相关单位上报的各种报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审核、评
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二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督导小组,对相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确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六、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将进一步加快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技术体系,但随着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加快实施,将此管理模式向全人群推广实行必将遇到实施主体人力资源,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的瓶颈问题,因此,我们将对完成此项工作所必需的各级防治人员实行“三定”(定岗、定编和定责),进一步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构筑人才保障。
(二)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加强
多部门合作是做好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但目前在工作落宴和职责分工中仍存在一些不明确之处,公安、民政、教育、卫生行政,以及疾控、精神卫生中心、县乡医疗机构在项目分工中职责部分存在有交叉和空白。因此,我们将以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在规章制度上真正体现各级管理者和参与者绩效。
(三)资金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由于我县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排查、随访难度较大等原因,重性精冲疾病患者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保障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基础上,我们将大力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确保开展此项工作所必需的经费支持。
第三篇:关于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关于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我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市、县区项目办认真履职,扎实工作,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项目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性精神病及项目概况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加、不同阶层利益格局的变化,精神疾病发病率与日俱增,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据199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4.76‰,居全国之首;据此推算,我市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约6.93万人。其中能得到规范、有效治疗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还不到两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和自杀行为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人群,对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和沉重负担。据湖南省芙蓉司法鉴定中心统计,从去年1月份到今年5月份,共接受了417起精神病患者涉案鉴定,其中90%不负法律责任。这些鉴定者中有288人属于精神分裂症。由此可见,对危害社会、家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与治疗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权保护等问题,亟待妥善解决。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民生项目,该项目负责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全程、连续的管理和治疗,并为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和住院,其目的就是提高精神病患者治疗率,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这个项目是广大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福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4年12月,该项目列入中央转移支付地方公共卫生项目,2005年正式启动,国家批准经费686万(因此也称为686项目)。2010年我市被国家确定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示范市,XX区、XX区及XX县为项目示范区县。
二、项目实施成效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落实责任
项目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雷晓达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干弟、市卫生局局长王东任副组长,发改、卫生、财政、公安、民政、人社、宣传、残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XX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卫生局,为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市卫生局成立了全市卫生系统686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应急医疗处置小组,负责医疗技术指导和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为项目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办公室设在市精神病医院,成立专门的科室,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协调、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各项目示XX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和工作机构,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了1名专人从事重性精神病的随访管理工作。同时,对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在项目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进行明确细化,突出三项制度的落实(排查制度、随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使之趋于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二)扎实工作,初见成效
项目工作启动以来,市、县区项目单位制定实施方案,举办专题培训班,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和随访工作,并加强了应急处置,项目工作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
1.全面落实工作措施。组织项目县区医疗卫生单位,在辖区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借人口普查和大走访活动的有利契机,逐户上门走访,做到逐人见面、逐人筛查,确保不遗不漏。对排查发现的重性精神病人,以及被评估为高风险等级、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全面采集信息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同时逐人制定救治、服务等措施。截止6月30日,共筛查、诊断复核、建档立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数是718人,开展随访878人次,超额完成项目任务。2.加快资源整合。建立、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市、项目县区医疗卫生单位互通信息、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优势,切实将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救治、服务、管控等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了政府主导,卫生、财政、民政、公安、发改和残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格局。
3.广泛宣传,加强培训。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以提高乡村(社区)医生对于常见重性精神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和跟踪随访治疗能力为主,重点培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兼职人员,熟悉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宣传要点和核心信息,利用广播、电视和宣传材料等对农村常住及流动人口、乡镇企业工人等进行宣传教育。城区主要依托健康教育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积极倡导社区居民对已经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给予理解和关心,平等对待病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以集中培训为主,采用分层、分级、自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参与精神疾病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人员,患者家属、公安机关人员、居委会(村委会)干部、社区助残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管理、患者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计算机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患者家属护理教育、民警和居委会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等为主,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有力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培训项目管理人员、社区/乡镇卫生院精防专干、患者家属、民警及居委会工作人员共996人次。
4.强化长效管控。在敏感时期和时段开通重性精神病人收治绿色通道,预留床位用于紧急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确保随时送达、随时接收。同时加快重性精神疾病预防救治体系建设,严格做到“病能有医、疯能有控”。卫生系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导检查,一是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定期对相关单位上报的各种报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审核、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二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督导小组,由分管局长带队,对相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确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第四篇: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20**年我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市、县区项目办认真履职,扎实工作,项目进展顺利,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项目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重性精神病及项目概况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作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加、不同阶层利益格局的变化,精神疾病发病率与日俱增, 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突出的社会问题。据1993年全国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省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4.76‰,居全国之首;据此推算,我市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约6.93万人。其中能得到规范、有效治疗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还不到两成。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和自杀行为的危险性远高于正常人群,对患者本人、家庭和社会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和沉重负担。据湖南省芙蓉司法鉴定中心统计,从去年1月份到今年5月份,共接受了417起精神病患者涉案鉴定,其中90%不负法律责任。这些鉴定者中有288人属于精神分裂症。由此可见,对危害社会、家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理与治疗关系到社会稳定、人权保护等问题,亟待妥善解决。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民生项目,该项目负责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全程、连续的管理和治疗,并为贫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免费治疗和住院,其目的就是提高精神病患者治疗率,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这个项目是广大重性精神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福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004年12月,该项目列入中央转移支付地方公共卫生项目,2005年正式启动,国家批准经费686万(因此也称为686项目)。2010年我市被国家确定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以下简称686项目)示范市,XX区、XX区及XX县为项目示范区县。
二、项目实施成效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落实责任
项目实施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市政府副市长雷晓达任组长,市政府副秘书长李干弟、市卫生局局长王东任副组长,发改、卫生、财政、公安、民政、人社、宣传、残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XX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市卫生局,为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市卫生局成立了全市卫生系统686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应急医疗处置小组,负责医疗技术指导和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为项目工作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项目办公室设在市精神病医院,成立专门的科室,具体负责项目组织协调、日常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各项目示XX县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和工作机构,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明确了1名专人从事重性精神病的随访管理工作。同时,对相关医疗卫生单位在项目工作中的分工和职责进行明确细化,突出三项制度的落实(排查制度、随访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使之趋于常态化和制度化,建立了科学规范的精神卫生防治体系。
(二)扎实工作,初见成效
项目工作启动以来,市、县区项目单位制定实施方案,举办专题培训班,积极开展重性精神病人排查和随访工作,并加强了应急处置,项目工作趋于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
1.全面落实工作措施。组织项目县区医疗卫生单位,在辖区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借人口普查和大走访活动的有利契机,逐户上门走访,做到逐人见面、逐人筛查,确保不遗不漏。对排查发现的重性精神病人,以及被评估为高风险等级、可能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全面采集信息资料,建立健康档案,同时逐人制定救治、服务等措施。截止6月30日,共筛查、诊断复核、建档立卡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人数是718人,开展随访878人次,超额完成项目任务。
2.加快资源整合。建立、完善了相关工作机制,市、项目县区医疗卫生单位互通信息、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发挥整体优势,切实将重性精神病人的排查、救治、服务、管控等工作落实到位,形成了政府主导,卫生、财政、民政、公安、发改和残联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格局。
3.广泛宣传,加强培训。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宣传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普及精神卫生知识。以提高乡村(社区)医生对于常见重性精神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能力和跟踪随访治疗能力为主,重点培养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兼职人员,熟悉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的宣传要点和核心信息,利用广播、电视和宣传材料等对农村常住及流动人口、乡镇企业工人等进行宣传教育。城区主要依托健康教育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疾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积极倡导社区居民对已经患有重性精神疾病的患者和家庭给予理解和关心,平等对待病人,促进社区和谐稳定。以集中培训为主,采用分层、分级、自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卫生行政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相关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参与精神疾病防治的专业技术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管理人员,患者家属、公安机关人员、居委会(村委会)干部、社区助残员等相关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以重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管理、患者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计算机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患者家属护理教育、民警和居委会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等为主,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的有力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全市培训项目管理人员、社区/乡镇卫生院精防专干、患者家属、民警及居委会工作人员共996人次。
4.强化长效管控。在敏感时期和时段开通重性精神病人收治绿色通道,预留床位用于紧急收治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确保随时送达、随时接收。同时加快重性精神疾病预防救治体系建设,严格做到“病能有医、疯能有控”。卫生系统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督导检查,一是利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定期对相关单位上报的各种报表、数据等资料进行审核、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二是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督导小组,由分管局长带队,对相关单位进行现场检查指导,确保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稳步推进。
首页12尾页
三、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应进一步加快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各单位的共同努力,已经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技术体系,但随着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的加快实施,将此管理模式向全人群推广实行必将遇到实施主体人力资源,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的瓶颈问题,因此,应对完成此项工作所必需的各级防治人员实行“三定”(定岗、定编和定责),进一步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构筑人才保障
(二)制度建设需进一步加强
多部门合作是做好精神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基础,但目前在工作落实和职责分工中仍存在一些不明确之处,公安、民政、教育、卫生行政,以及疾控、县乡医疗机构在项目分工中职责部分存在有交叉和空白。因此,建议以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在规章制度上真正体现各级管理者和参与者绩效。
(三)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保障制度需进一步健全
我市尚无健全的针对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的保障制度,导致部分精神疾病患者因无力支付治疗费而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精神卫生问题仅仅依靠卫生部门是有限的,医院对于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抚养人的“三无”精神病患者、生活困难的重性精神病患者、肇事肇祸倾向的精神疾病患者以及流浪乞讨的精神病患者,由于医疗救治经费问题无从落实(如住院救助1500/人,精神疾病专科医疗机构还需要垫付),这些特殊的精神疾病群体,有的经过治疗后仍无法返回(遣返)而占用医院床位,有的是需要较长时间住院治疗而又没有经费保障,这使得精神疾病医疗机构不能正常运转,病人得不到有力救治。建议在医保、新农合、民政救助等领域建立长效机制解决这一问题。
(四)资金扶持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由于项目县区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排查、随访难度较大等原因,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成本相对较高,因此,在保障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基础上,应大力争取各级财政支持,确保开展此项工作所需经费。首页12尾页
第五篇:二七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培训试题
二七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培训试题
姓名 分数
多项选择题
1、什么是精神病(重性精神病)?()A 是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B 主要表现出幻觉、妄想、严重的精神运动性兴奋(如哭笑无常、乱喊乱叫、冲动毁物、打人骂人等)。
C 严重的精神运动抑制(如不吃不喝、不语不动)等症状。
D 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可以是幻觉、妄想支配的结果,也可能找不出任何原因。E 最常见的精神病有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等。
2、常见的幻觉有:()A幻听 B幻视 C幻嗅 D幻味 E幻触
3、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突出表现:()A 精神活动整体处于异常亢奋状态。
B 言语多而乱,语不成句,答非所问,自言自语等。
C 动作和行为无目的,乱打乱闹,冲动、毁物、伤人,或者哭笑无常,动作古怪,无法理解。
D 一般“闹”得比较凶,但其行为目的性不强,出现危害行为的后果严重。
4、在社区容易引起危害行为的精神疾病有哪些?()A最常见的是精神分裂症。B 其次是躁狂症。
C 严重的抑郁症,抑郁症不仅自杀率高,出现暴力和凶杀行为的可能性也比较高,如产后抑郁症出现杀婴行为。有的患者认为自己死后,孩子及家人将活不下去,不如把他们“一起带走”,因此先杀死他们然后自己再自杀。
D 饮酒、吸毒(尤其是苯丙胺类毒品如冰毒、摇头丸等)所致的精神疾病,脑外伤或脑部疾病导致的精神疾病,急性短暂精神病性障碍等也不少见。
5、重性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应当履行哪些职责?()A 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益。即保护其身体健康,照顾其日常生活等。B 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C 代理被监护人参加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D 当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监护人有权代理被监护人提起民事诉讼。当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时,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6、如何应对公共场合正在出现危险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
A决不要麻痹大意, 注意观察你认为可能有潜在危险倾向的精神疾病患者, 要站在其拳头触及的距离以外。
B让患者保持讲话, 不要随便打断其谈话。
C仔细发现愤怒的迹象, 如面孔变红、嗓门提高、瞪视或眯缝双目注视你、以及身体肌肉紧张甚至颤抖等。D不要逞英雄。
E对待患者持有的凶器, 不要与攻击者争论,不要单人与攻击者格斗, 要设法逃跑, 通知你的同伴或其他人员注意安全,并立即召集其他警察或保安。
7、如何应对有自杀危险的精神疾病患者?()A家属和社区应尽可能妥善保管可能用于自杀的工具。
B与自杀者建立起良好、相互信任的关系。采用倾听策略,随时表现出对对方的担心,但不要对其自杀想法和行为表示震惊,也不要与其辩论自杀是对还是错。
C 鼓励自杀者在产生自杀想法时主动找专业人员如精神科医生寻求帮助,同时推迟实施自杀行为的冲动。
D 如果认为自杀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则应让保持其处于他人守护之下。
E 如果确定患者有高度的自伤或自杀危险且不愿接受帮助时,应当对其实施非自愿医疗。
8、在协助家属护送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哪些事项?()A请家属出示任何能够证明患者确实患有精神疾病且需要住院治疗的资料(如诊断证明、病历本、住院条、医生签字的病情说明等)并询问需要民警介入的理由。B家属决定送患者住院,并需要让警察协助的书面签字。C合力运用患者对警察的信任,劝说患者配合。
D如因情况紧急家属不能提供病情证明,或需要警察介入协助的目的是第一次送患者去作出诊断,此时让家属在让警察协助的书面签字即可。
E 如判断患者具有相当危险性或潜在危险性,警察应在征求患者家属同意后,将此患者列入长期监控对象的范畴,告知属地派出所、居(村)委会、病案管理员等,进行动态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