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
医疗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
2010年以来,我院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深入贯彻卫生部2010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结合医院“三甲”等级评审认真部署安排,以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为主线,严格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使医院的管理水平、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针对本次医疗质量安全综合检查的内容,我院积极做好自查工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病案管理
1、病案是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资料,也是医疗保险、法律的重要依据。我院领导一向极其重视病案管理工作,由一名副院长分管病案工作。今年我院完善原有的病案管理机构并成立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由主管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质控科科长及副科长担任,各临床医技科主任及门诊部主任担任委员。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承担着制定医院病案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调查研究病案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和具体措施,对结果进行效果评价,定期召开委员会议,分析病案质量。
2、医院设有病案室和病案阅览室。病案室配备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计算机对ICD-10编码进行疾病与手术分类管理,建立快捷的查询系统。目前我院病案管理组人员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人。病案室根据现代化病案管理的需要,设计了新的科学化管理工作流程。共分成三个专业组:⑴回收、归档组,⑵质控组,⑶编码组,负责病案各个流程工作。每个组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自己工作的同时对上一个环节的工作进行质检。由主任医师和主管护师各一名负责终末病历书写质量控制。做到病案质控有记录,质控量不低于出院病人的30%,甲级病案率≥90%;24小时出院病历回收率100%;住院病案提取正确率100%;病案借阅归还率100%。
3、医院有健全的病案管理工作制度,包括病案室工作制度及岗位职责;病案管理制度;病案管理流程;病案入出库登记制度;病案借阅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及病案书写质量奖惩办法。实行院科两级病案书写质量管理。质控科定期对病历书写进行质量抽查,每月进行科室病历质量交叉检查并进行结果反馈。科室质控小组每月进行病历书写质量抽查并有记录,每月定期召开质量控制分析会,对病历中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整改措施。
(二)手术分级管理
为确保手术安全,提高手术质量,我院以等级评审为契机,进一步完善了各项手术相关制度。对照《陕西省医疗机构质量考核标准的要求》修订了手术分级制度,明确了各级医师手术范围,使我院手术分级更趋合理及规范。同时我院新制订了手术资格准入制
度,成立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手术技能评审小组,实行准入和淘汰制,对手术医师实行动态管理。为了保证手术部位的正确,防止“开错刀”的发生,医院进一步制订了手术部位确认标识制度与规范、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及手术安全核查表,通过以上制度的执行,进一步加强了手术安全,确保了手术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医院感染科与各科室签订了医院感染管理目标责任书,结合医院实际统一编印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汇编》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提高了可操作性,并将其落实到日常诊疗工作中。每月进行现场督导检查、监测、分析,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部位感染控制监管,每月下发工作通报、季度下发简报,通报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状况。为保证诊疗安全,2008年6月成立专门的内镜清洗消毒室,配备了一体化内镜清洗消毒设备,对全院使用的纤维支气管内镜实行统一管理,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去年“两室”达标验收后,继续落实整改措施,加强了细节、环节管理,强化责任意识,持续质量改进,确保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强化了控感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知识知晓率,对医务人员进行分类、分层次的培训教育,1-10月举办全员性专题讲座10次,医院感染知识理论测试4次。1-10月各项医院感染监测控制标准均达标。
(四)医学影像科室
严格按照医院诊疗科目执业,人员配制符合相关要求,专业人员资质符合规定,X线检查24小时开放。建立了安全管理制度;岗
位职责与质量控制报告相关制度;医学影像检查相关制度。防护制度与用品齐全,就医环境布局流程合理,制定了相关就诊流程方便患者就诊。
(五)医疗器械临床合理使用
我院目前拥有万元以上的医疗器械112台,50万元以上的医疗器械设备13台,主要有美国GE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C型臂)、德国西门子螺旋CT、美国LOGIQ5彩色多普勒B超、北京岛津Flexavision医用X线摄像诊断系统、奥林帕斯纤维支气管镜及其成像系统、全自动血气分析仪、电子胸腔镜、全自动快速细菌检测仪、流式细胞仪、荧光支气管镜、肺功能仪等先进设备。
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我院成立了医疗器械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工作职责。科室不定期组织人员学习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及器械管理制度,建立了设备购进制度、验收制度、管理使用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及设备应急调配制度等。针对临床使用设备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及时上报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器械管理处。目前我院正在用的125台设备,有7台正在积极维修,2台待修。
(六)院务公开
通过这次院内自查,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如某些制度还不够健全及完善。病案室面积、办公设备配备及计算机管理系统尚未达标。人员配备相对不足。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病区无专用的处置室,护理用物消毒措施落实不到位,如体温计、雾化管道消
毒处置有欠规范,治疗车物品放置分区不清等。我们将对存在问题积极进行整改。同时对于此次检查中各位专家提出的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逐一整改落实。紧紧围绕“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医疗服务”等核心内容,不断改进和提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
谢谢大家!
2010-11-21
西安市结核病胸部肿瘤医院
第二篇:人民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汇报
****市第****人民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根据省卫生厅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和 “三抓一促”活动的有关要求,我院对照“三级医院复评细则”,结合“三好一满意” “平安医疗创建”“医疗质量荆楚行”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 ****市第****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等活动,深入开展以“强化医疗质量意识,确保医疗服务安全”为主题的“医疗质量安全量管理”活动,不断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排查医疗安全隐患,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深化医改惠民生,努力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现将我院开展医疗完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组织框架结构更加紧密,各委员会分工更明确,日常管理情况落实到位,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今年我院在完善诊疗制度,规范服务流程的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为核心,切实加强医院管理,加大医疗安全监管力度,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活动为抓手,突出抓好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狠抓措施落实,严格规范医疗行为,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一)成立了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
我院结合医院管理年活动、医疗安全专项检查、医疗质量万里行等活动,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有了明显提高。医院制定并实施了《医疗质量安全综合考评细则》,对临床、护理、院感、教学、科研、医德医风等方面的工作进行量化考核,成立了“院级质控领导小组—质控专家组—科室质控小组”三级医疗质控体系,以组织夜查房、抽查运行病历、监控危重病例、参与科主任查房,追踪查阅病程记录,开展病案质量展评等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专人对核心制度的落实,运行病历、围手术期的管理等情况进行检查。完善了医疗管理制度,具有针对性、导向性、可操作性,落实岗位责任制,分工责任明确;医院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保证了各项医疗活动的正常运行。
(****)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委员会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的精神,卫生部组织制定了22个专业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并下发了《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按照《工作方案》要求,结合我院“创三”工作的实际成立了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委员会,并制定我院临床路径开发与实施的规划及相关制度。
(三)成立了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进一步规范医院病案管理工作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等文件精神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病历管理。建立考核机制,每月对门诊处方、住院病历进行一次抽查评议活动,提高医院病案书写质量,保证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充分体现医疗病案在疾病诊疗、医学教育、预防保健以及法律事务处理方面的作用。加强病历书写考核,提高甲级病历率,减少和杜绝丙级病历。
(四)持续强化了医院感染管理
一)规范和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和职责。
为使院感管理工作能够更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2013年院感办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以及《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制定并修改了部分制度和工作流程,让各级各类医护人员在从事各项医疗活动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加强院感知识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全院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1、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加省内外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培训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并按照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逐一落实了对全院医务人员的院感知识培训,内容包括《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职责》、《院感相关法律法规及日常工作》、《重要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治与预防》等,通过集中进行院感知识培训,结合科室组织的业务知识学习,让培训后的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与技能达到岗位要求。
2、积极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活动。6月中旬由院感办组织,主管领导方丽主席主持,分别在消化内科、泌尿外科、普外科病区分批次开展了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处置流程的演练。本次演练参演科室及人员准备充分,流程清楚,措施规范。其他观摩人员认真观看,演练结束后积极参与讨论,并就平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咨询院感办,院感办一一作出解答和指导。整个演练整体组织较好,形象生动达到了预期效果。在6月底院感办对本次演练效果进行了追踪与成效评价,各科室医护人员对职业防护和职业暴露处置知晓率均达到了100%。
三)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认真开展各项监测工作,采用监控指标管理,控制并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2013年院感办制定了详细的《质控实施方案》、《监测计划》、《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等,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开展了全院综合性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ICU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等。并将医院感染监测控制质量纳入了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与科室的绩效挂钩。通过建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及时诊断医院感染病例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近半年来无重大感染事件发生。
(五)加强临床药事管理,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积极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一是建立和完善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组织,职责明确、制度健全、记录完整,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患者医疗费用。****是定期对院内临床用药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公示。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三是贯彻落实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规定,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开展合理用药培训及教育,定期召开抗菌药物应用专题分析会议,对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医生采取个人谈话、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严厉措施。四是建立有效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处理程序,认真、及时、准确做好数据的收集和上报工作。五是加强了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和高危药品等特殊种类药物的规范使用和管理,建立健全上述药品的购置、安全保管和使用制度。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三好一满意”活动和“医疗质量荆楚行”等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六)进一步规范了医院临床输血管理
为了加强临床输血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确保临床输血安全,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湖北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管理规范》等有关规定,完善输血管理;重视输血科的硬件建设,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并且加强质量控制,为临床用血提供了安全保证。
医院成立有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各级专职人员的职责、《输血管理手册》、《输血知识手册》,由主管院长直接负责的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全院输血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定期召开会议,每年有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每月进行输血病历质量检查,分析临床输血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制订并实施医院用血管理制度,对安全输血起到了促进作用;定期开展临床输血知识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我院的临床输血水平,同时也规范了我院的临床输血流程。医院按照《湖北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管理规范》要求,为了规范我院的临床输血管理,在****地区率先成立了独立建制的输血科。
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输血科的建设严格按照《湖北省医疗机构输血科建设管理规范》要求,现有科室面积200余平米,房间布局合理,功能划分明确,科室业务日臻完善。输血前的相容性检测,采用了目前国内比较先进的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血液检测也逐步发展为包括肝功能、乙肝两对半、丙型肝炎抗体、HIV病毒抗体、梅毒抗体等检测项目,有效地遏制了经血传播疾病的发生,到目前为止未发生一起因在我院输血而引起的医疗纠纷。输血科血型血清学实验室从建科之初的手工盐水介质配血到今天的凝聚胺介质配血解决了许多疑难输血问题,结合我院医疗工作特点开展了ABO正、反定型、RH(D)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新生儿溶血病筛查等一系列科室特色检验项目;还配合医院麻醉科有效的开展了自体输血。科研工作从无到有已陆续在各类专业期刊发表科研论文近10余篇。参加了湖北省输血前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各项检测结果均为100分,因此确保了我院临床输血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输血科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外,还协助医院输血管理委员会对临床用血进行监督管理,从而保证了输血安全。
(八)为进一步加强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成立了“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优化护理服务流程,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护理特色服务整体质量
一)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市****医院领导高度重视,从人力、设备、后勤保障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共新增护士266人,逐渐满足了临床需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全院临床科室集中配送静脉用药;物资库房按科室上报领物申请单下送至病房。真情服务队24小时免费为患者陪检,为科室送标本、取药等,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各临床科室从细节入手,开展具有专科特色护理服务。产科设计“爱心亲情包”、“婴儿呵护包”,为产前产后的妈妈们提供细心周到的服务;普外科设制“爱心书包”、“爱心胃管袋”,方便患者下床活动,美观实用; ICU为气管切开患者设计“背心式盖被头”,温暖又保洁;儿科在“六一”儿童节为患儿发放小礼物。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如各病区制作各种疾病健康教育处方,神经内科开展“卒中康复训练讲堂”,产科开设“准妈妈学校”,内分泌科开设“糖尿病患者健康乐园”,都深受患者的喜爱和好评。
三)着力建立有利于护理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护理事业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就必须激发广大护士爱岗敬业、争当先进的热情,各科室每月评选一名“护理明星”,护理部每季度评选“温馨护理站”,全院每年评选“十佳护士”、“优秀护理管理者”“理论高手”、“操作能手”等并进行表彰。为了发挥高年资护理人员的传帮带作用,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今年在全院范围内评选了12名护理中青年骨干。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活动,如优质护理服务成果展示竞赛、护理安全知识竞赛、护士职业礼仪竞赛、护理理论知识竞赛、护理操作竞赛等,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广大护理工作者的积极性。
(九)加强了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工作
我院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科室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全面加强了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作、维护规程,并能有效保证检测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提供24小时急诊检验服务,满足了临床需要;对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进行了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
(十)加强医疗安全培训,强化医疗质量、服务和安全意识
1、开展全员医疗安全教育,提高了医疗安全意识。培训形式多样化、内容全面化。
①2013年我院为进一步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提高临床医师对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水平,医务科对全院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危重症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相关专题知识培训。并对参加培训的医师进修考核。考试形式为闭卷理论考试,应考人数103人,实际参考102人,实考率99%。本次考试60分及格,最高分100分,最低分72分,合格率100%。
②开展院内继续教育,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生教育。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提高员工素质,激发员工潜能,提高工作绩效,使员工能够获得医院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员工与医院共同发展,实现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了《市****医院内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并落实。
③医务科将理论联系实际,抓好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医疗操作程序,以“三基三严”、“临床专业技术”培训为中心内容,结合我院的特点、薄弱环节、医疗新进展情况以及疾病流行、上级要求等进行培训。重点是核心制度、医疗文书书写、医患沟通、心肺复苏、疾病诊断、知情告知、安全医疗、等级医院评审、传染病、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等培训并考核。、④加强各科室内教学培训,针对各专科特点进一步细化各科教学,同时对住院医师予以确定指导老师,每人最多带2人(需征得本人的同意)。指导老师必须是中级职称以上有工作责任心业务能力强有一定教学能力者。
2、加强急救工作,开展了临床急救技能大比武,进一步加强急救队伍建设,建立了院前、院内急救体系;优化急救服务,加强院前、院内急救医疗服务的协调配合,确保急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加强医院急诊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急诊绿色通道。对急危重症病人应先抢救、后结算,确保及时施治。强化医务人员急救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应急救治能力和水平。建立“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制度,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正确使用各种抢救设备,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开展了急救技能大比武,每半年一次,采用单项比武和综合比武方式进行,内容包括为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三人心肺复苏技术等。考核临床科室医护人员的急救操作技术。通过技能比赛,提高医护人员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综合救治能力、增强我院科室间协调能力,以适应复杂情况下应急抢救工作需要。
3、制定了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的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标准,明确人员配置要求,措施落实到位;对于重点部位、重点科室采取特殊管理和措施,保证全院的能够安全运转。
4、制定了《市****医2013年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院消防通道畅通,无障碍物,标志醒目,各类消防设备齐全,保卫科统一管理,并在各科室设有专人管理。不定期的组织全院消防安全技能学习,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消防知识和灭火器使用培训,进一步提高了医护人员的消防安全防范能力。
****、扎实开展“三好一满意”医院创建活动,努力实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确保患者安全。
今年我院把创建“三好一满意”医院活动作为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并与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一起动员部署,一起组织实施,一起整改落实。
(一)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努力做到“服务好”。
1、优化医院门诊环境和流程。将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作为加强医疗服务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实行窗口工作人员提前十分钟挂牌上岗、取药等情况一般不超过5分钟。加强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弹性排班;实行窗口、出院、电话、入户等多种预约方式,方便患者检查,力争做到随到随查;全面推行检验检查报告及时发放制度,在确保患者隐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节假日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服务,完善医院标识和就诊流程引导系统;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
2、优化急救服务。完善院前急救,加强院前、院内急救医疗服务的协调配合,确保急救医疗服务无缝衔接。加强医院急诊科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急诊绿色通道。对急危重症病人应先抢救、后结算,确保及时施治。
3、改进住院服务。全面实施以合理配置护士人力、实行责任护士制度、规范提供分级护理和整体护理服务为核心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加强病区规范化建设,严格探视和陪护管理,为住院患者创造整洁、安宁的住院环境。认真落实出院患者电话随访制度,出院患者一周内电话随访率达到100%。
4、推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加强医疗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同级医疗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促进合理检查,降低患者就诊费用。
5、建立健全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和医疗责任保险制度,认真落实医疗投诉处理办法,严格执行首诉负责制,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加强质量管理,规范诊疗行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努力做到“质量好”。
1、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提升医疗质量。依法加强执业准入和监管,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严格落实《病例书写基本规范》和《手术安全核对制度》,规范病历书写和手术安全核对工作。强化医疗技术分类管理和手术分级管理,严格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手术能力和权限审核,坚决查处违法违规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越级手术现象。健全医疗质量控制网络,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组织体系、制度和机制,及时、完整、如实、准确上报质控信息。加强重点科室、部门建设与管理,做到人员配备到位、设施设备配套、技术水平过硬、管理科学规范。继续强化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和医务人员培训,加强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2、严格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推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认真落实临床路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治疗指南》、《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章、规范。大力推行临床路径和单病种付费,促进医疗质量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3、加强医疗技术和大型设备临床应用管理,保证医疗质量安全和患者权益。切实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按照《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要求,建立严格的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
(三)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大力弘扬高尚医德,严肃行业纪律,努力做到“医德好”。
1、继续加大医德医风教育力度。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继续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加大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敬业奉献先进典型的宣传,结合卫生行业特点,深入开展宗旨意识、职业道德和纪律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2、贯彻落实医德医风制度规范。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大力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建立医患沟通责任人制度,住院患者主要由责任医生、责任护士负责沟通,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由主刀医师沟通,门诊患者有接诊医师负责沟通。加强医德医风教育,落实医德医风考评、医师定期考核和不良行为记录等制度,加大医院巡查和违法违纪行为惩处力度,严肃执业纪律。
3、坚决杜绝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严肃行业纪律。坚决杜绝吃、拿、卡、要、乱收费、收受或索要“红包”、收受回扣、商业贿赂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强化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加强经济管理,健全内控机制,严格统方权限和审批程序。
(四)深入推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控制细菌耐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市第****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我院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统一部署、统一安排、统一组织、统一实施,并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完善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了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有效的保障了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
1)落实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责任制。明确各临床科室负责人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第一责任人,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作为医疗质量和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工作安排,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院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并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情况作为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并纳入科室和个人绩效考核。
2)开展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情况调查。医院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开展调查:抗菌药物品种、剂型、规格、使用量、金额,使用量排名前10位的抗菌药物品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根据调查情况,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相关管理措施,加强监管。
3)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医师经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明确抗菌药物分级目录,对不同管理级别的抗菌药物处方权进行严格限定,明确各级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规定,明确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和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程序,并严格执行。
4)加强了抗菌药物购用管理。认真执行网上药品招标采购各项规定,统一由药剂科采购中标药品。建立了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对抗菌药物目录进行全面梳理,清退了存在安全隐患、疗效不确定、耐药严重、性价比差和违规促销的抗菌药物品种;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并建立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备案制度。
5)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6)定期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分析本院及临床各专业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评估抗菌药物使用适宜性;对抗菌药物使用趋势进行分析,出现使用量异常增长、使用量排名半年以上居于前列且频繁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企业违规销售以及频繁发生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7)加强了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医院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定期发布细菌耐药信息,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针对不同的细菌耐药水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按照要求向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报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数据信息,向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报送耐药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等相关信息。
8)严格医师和药师资质管理。对执业医师和药师进行抗菌药物相关专业知识和规范化管理培训,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授予相应的抗菌药物处方权或调剂资格。
9)落实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制度。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实施专项点评。每个月组织对2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处方、医嘱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医嘱,重点抽查感染科、外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病例。根据点评结果,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向全院公示;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重要依据。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五)深入开展行风评议,积极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做到“群众满意”。
1、认真开展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出院患者回访活动,征求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改进服务。
2、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充分发挥行风督促员的作用,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努力让社会满意。
3、全面推行医院院务公开制度,进一步落实院务公开各项要求,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和推动内部民主管理决策。
三、院科两级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和改进项目实施过程。
1.首先健全院科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级负责制。院长、科主任为院、科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要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和质控网络,强化职能处室及医疗质量监管部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加大质量控制监管力度,扩大院质量控制办公室职能,设立了医院管理评价办公室及专家督导检查组,科室设质控员。
2.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监管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建立执行部门与监管部门交叉协调管理机制。
3.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伦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病案管理、输血管理、和护理管理委员会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4.加强全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营造质量安全氛围,提高全员质量安全参与能力,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全员培训计划,定期进行,确保培训效果。
5.强化“三基”训练,开展岗位练兵。职能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医、护、药、技等全员培训计划,分类开展临床医疗、护理、病理、影像、检验、药剂、输血、医院感染等岗位专业人员的练兵活动。抓好抓实急症处理、重患抢救、复苏技术、物理诊断、外科操作、临床技能、病历书写等基本功训练,强化依法执业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
6.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完善并实施各项规章、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医疗技术风险防范、控制及追溯机制,完善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完善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措施。按规定报告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等不良事件。
7.加强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的管理。各质量安全执行及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急诊科、ICU病房、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室、手术科室和麻醉科、手术室、中心供应室、护理管理、病理科、医院感染控制十项工作重点,以及其他重点部门科室(门诊、输血科、感染疾病科、临检、药事、病案管理等)的管理,制定可行的质控、监管计划和措施,重点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加强整改,每月有检查、有监控记录。
8.依法加强医疗技术管理,遵守高危、敏感技术准入规定,严格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和监督评价管理。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并实施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对新开展医疗技术进行安全、质量、疗效等全程追踪管理与评价。
9.充分学习、应用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循证医学等现代医学理论、科学管理手段,指导制定患者的医疗护理诊疗方案,规范临床医疗工作和医疗行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保证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10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病患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医疗服务,优化就医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随访,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利益,实现医疗服务规范化、人性化。
11.切实加强临床一线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各科室依据医院《三级医院复评细则》,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12.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非手术科室
(****)手术科室
(三)门诊
(四)急症
(五)重症监护病房
(六)感染性疾病科
(七)临床检验
(八)病理
(九)医学影像
(十)药事
(十一)输血
(十****)医院感染
(十三)质管办(病案)
(十四)介入诊疗
(十五)血液净化
(十六)新生儿病室
(十七)护理
13.定期召开质管小组会议,及时反馈,总结。每次检查后及时反馈科主任,病历检查及时反馈书写医师,每月检查的存在问题以季度书面总结报院长,并在每季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反馈,在会上要求各位把科室存在问题提出大家讨论,提出整改方案,以持续改进,并形成文字报告在院网上发布。
我院虽然在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与管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多措并举,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推动卫生事业稳步前进,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指正。谢谢!
第三篇: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贵定县中医院
关于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优质服务年”活动
实 施 方 案
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是医疗卫生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医院的生命线,为了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内涵建设,优化医院服务,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需求,结合卫生部创优质医院和建“百姓放心医院”、“平安医院”、“三好一满意”活动。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将在2016年7月1日起,开展“医疗质量安全年”活动,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进行集中整治,重点提高。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医疗质量、行业作风、安全管理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安全年”活动的重点内容,统一安排,统一实施,围绕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医疗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医疗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
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优质服务年”活动的重点是:
(一)、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管理,完成核心制度的落实,织组临床科室重点学习十三项核心制度并得到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讨论制度》、《死
亡病例讨论制度》、《术前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及病历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处方管理制度》、《手术申报管理制度》、《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奖惩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规章制度。
(二)、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医务人员要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转变服务作风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努力构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有效防范医疗纠纷。患者入院、出院、术前、术后病情发生变化,使用麻醉药品、贵重药品都有与病人进行沟通,要详细记录沟通内容并签字,沟通要避免走过场而流于形式。
(三)、加强制度建设,很抓行业作风和医疗隐患的整改。医院针对各科室排查薄弱环节,消除安全隐患,认真落实《医疗、护理质量安全管理的奖惩办法》。各科室针对本科室存在的问题要组织讨论,同时制度出整改措施。对近年来发生的医疗安全事件要认真剖析原因,及时纠正工作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和诊疗规范常规的执业行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
(四)、规范临床医生的诊疗行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等。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组织纪律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诊疗行为,增强依法执业意识,严格合理用药;针对医疗质量、组织纪律、医德医风等存在的突出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加以规范;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医院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
三、领导小组 组 长:包 震
副组长:黄泽萍、夏 泉
成 员:王 阳、陆凤梅、高建平、王兴刚、罗彩霞、陈尧芳、罗 俊、马明忠、陈建堂、韦定源、彭德才、余焕章、林树梅、万永豪、陈艳阳、王仁英、宋泽兵、罗毅
四、督导组
组 长:黄泽萍、夏 泉 副组长:王兴刚、陈尧芳、成员:王阳、陆凤梅、罗彩霞、唐帮瞿、陈建堂
五、活动时间
2016年07月01日—2017年06月30日
六、活动安排
(一)加强学习,提高安全意识
1.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罚条例》、《患者安全目标》、《处方管理办法》等。
2.学习十五项医疗核心制度。3.学习医改相关文件精神。
4.学习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服务承诺、执业精神及如何防范医患纠纷等。
5.解读卫生部修订的最新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二)加强督查,提高责任意识
各科室要提高安全意识,明确工作责任,设立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做到自己主动查找不足,检查核心制度落实情况,制定适合本科室的整改措施,积极改进,防范医疗纠纷。医院要组织质量督查,突出重点、集中整治,加强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及医疗质量环节控制。
1.每月对住院病历、门诊病历及处方检查一次,内容包括病历书写的及时性、病历书写质量、三级医师查房记录、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及处方书写是否规范、用药是否合理等。
2、开展院长进病房工作机制。
(1)、每月安排院长参加临床科室晨会至少一次,了解科室管理和发展情况,听取科室诉求,帮助解决临床科室医疗工作中存在的困难。
(2)、每月安排一次由分管院领导主持的业务大查房。了解科室业务开展情况,督促和指导科室医疗业务工作。
(三)整改提高,保障医疗安全
通过医疗质量安全年活动,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认真总结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医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以及创建“百姓放心医院”、“平安医院”和“三好一满意”医院打下坚实基础。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公立医院改革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医改目标的重要措施。各科室要切实从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角度出发,提高对本次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明确责任,保障活动顺利开展。
(二)突出重点、集中整治
各科室要结合本科医疗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点环节,通过学习培训、制度落实、规范管理、集中整治,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三)认真总结、持续改进
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各科室要在整治活动中,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进一步完善制度和工作机制,规范管理,促进医院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
贵定县中医院
2016年6月27日
第四篇:2005安全质量工作汇报
2005安全质量工作汇报材料
中铁七局武汉公司天兴洲项目部于2005年1月1日正式成立,2005年4月开工。承建的主要工程内容为滠口车站改造及京广线改线、滠口左线引桥1#桥、滠口右线桥0#~28#墩、谌家矶左线引桥88#~175#墩的基础和墩身施工。3座特大桥共有2台153墩,全长5069.45延米,施工总产值约2.8亿元。2005年,在上级领导的重视和关怀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项目部的施工产值、安全质量和文明施工均取得了较好成绩。2005年产值计划12270万元,全年完成施工产值1.32亿元。与此同时,项目部根据七局、公司的有关文件要求,把安全质量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断强化安全质量基础工作。至2005年底,项目部未发生任何行车、人身伤亡事故,实现了年初制定的安全年目标。在已完工程中,质量全都达到铁道部现行的技术标准。精神文明和“三工”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项目部在七局天兴洲指挥部月度综合评比中多次名列第一,并顺利通过工程总公司安全标准工地验收。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质量管理
(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本工程确立第一管理者全面负责、总工程师技术负责制,实施目标管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权责明确,赏罚分明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各项质量管理制度,现执行的共有24项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划分了各岗位的质量职责和责任。制定了质量管理计划,从施工的各个环节控制质量,规范了质量行为,做到了施工质量的有序可控,有章可循。制
定本标段工程创优规划,分解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二)、针对工程实际和施工特点,开展技术攻关。
成立了6个QC小组,在大型施工测量技术探讨、深水基础钢板桩围堰施工控制、粉喷桩地基加固处理、大跨度现浇连续梁施工控制、扩底桩施工、控制及施工等开展QC活动。
(三)加大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
强化施工过程管理,项目经理部从工程价款中提取1%设立质量奖励基金,开展劳动竞赛,设立质量优胜奖;实行工程质量挂牌制,制定详细的质量奖惩实施细则。专职质检工程师组织质检员每天到现场巡察,对本项目工程进行质量监督检查,每一道工序、每一作业班组指定兼职质量员,将质量缺陷消灭在萌芽之中。项目分部质检人员对发现的质量隐患,及时指出,对不服从管理者,出具质量罚款单;加强现场的质量卡控力度。保证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主动接受建设单位质量监督和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实施领导挂牌工程,抓点带面,确保全段全优工程的实现。
(四)加强现场控制
1、严格控制原材料进场,从源头上控制住了材料进场质量。在工程施工前期,项目部认真考察了各供应商的信誉、供应能力、产品质量及销售服务,择优录取。所有材料进场均对其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项目部试验工程师按规定抽检频率,及时对材料取样试验,确保将合格的原材料用于本工程。到目前为止已对钢材进场原材抽检78个批次,分别进行钢材冷弯、拉伸等物理性能试验;钢筋焊
接试验90批;对进场的45个批次水泥进行了复试;合格率均为100%。另外还对粗、细骨料和路基填料进行了多个批次的检验,有效的控制了进场原材料质量,确保合格的原材料用于工程中。
2、工程测量质量控制。全部引桥群既相互交叉、又要跨越和联络既有京广线,平面布置十分复杂,不象常规桥梁具有利用路基进行调解的余地,这就决定了测量精度要求高。我项目部施工的桥梁大都处在河道及漫滩区中,该段引桥地形起伏较大,而且鱼塘、堤坝、河滩、树木很多,施工放样定位困难。我部经过实地踏勘,选择通视条件良好、利于后期施工放样、不易被破坏的点,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选择最佳布网方案,进行了导线点的加密。采用GPS对于全线加密的导线点观测,通过严密数据平差,测量精度满足测量规范要求。经环导闭合测量,角度闭合差、坐标闭合差均满足三级导线技术要求。
同时也对高程控制进行测量,加密高程控制网,采用附合路线长度及其构网图形,高程点或标志的类型与埋设要求;拟定观测与连测方案,观测方法及技术满足要求。
3、优化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进度。在整个天兴洲北岸引桥工程中,浅水深埋承台施工是控制整个工程工期的关键工序,必须在2005年底至2006年5月份的枯水期间完成水中直径1.5米的钻孔桩、深埋地下11至17米的承台、25至28米高的墩身及悬臂挂篮施工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弯梁。由于今年发生27年来最大的秋汛,致使枯水期少了一个月; 同时,由于种种原因,设计图纸至今未完全下来。原设计浅水深埋承台施工为钢筋混凝土沉井防护方案,如果采用此方案,不仅沉井制作时间
较长,而且由于该沉井体积较大,在下沉过程中存在阻力过大沉不下去、沉井产生倾斜等不确定因素,一旦发生此类现象,工期将受到严重影响。为确保工期,项目部经过反复研究、方案比选,最终选定了钢板桩围堰结合旋喷桩加固地基的方案并付诸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基坑失稳、渗水、管涌等问题,节省了施工时间,得到了业主、监理、局指的高度赞扬。
4、施工过程控制。过程控制是在施工过程中对隐蔽工程的检查、如下钢筋笼、灌注水下砼等我们均实行了全过程跟班监控。
5、认真执行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验收制度
实行三级自检制度:工班自检、互检,上一道工序不将不合格的工程交给下道工序,下道工序拒受上道工序交给的不合格工程。工程师认真进行复检,自检合格必须达到100%。报质检部门现场复检,再报监理工程师验收在检验批验收表上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对于每项工程成品进行检查验收,对于质量差的工程坚决进行返工,直至达到验收评定标准的要求。
6、加强试验、检验工作
为了保证试验工作顺利进行,项目部配置试验人员7人,均做到了持证上岗。试验工程师按规定抽检频率,及时对材料取样试验,确保将合格的原材料用于本工程。目前共进行了各种砼配合比设计28次,共进行了砼抗压试验 391组,合格率全部达到100%。
二、安全管理
(一)安全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1、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自项目部成立以来,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并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安全管理活动。让各职能部门、人员,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对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负责。设安质部,负责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指派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人员负责安全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施工安全管理计划的编制并检查落实;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日常安全检查及工前工后安全讲话制度,严格安全操作程序,督促检查安全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检查作业人员安全防护品的佩戴和使用。
(二)安全管理措施
1、项目部到目前为止,先后组织了4次施工调查,着重对站场改造、既有京广线桥涵顶进施工、深水桥墩施工、悬臂梁挂篮施工等项目进行了重点调查研究。项目部通过调查、分析,将高空作业、满堂支架防倾覆倒塌、营业线施工安全、深水墩基础施工、防洪防汛和防血吸虫病,确定为该工程施工的安全的重点。控制的要点是项目部安全管理体系组建要到位;项目部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现场落实要到位;保证安全生产必须的用品及设备要到位。目前项目部建立了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各工种安全作业规程和常用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每个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从项目经理到生产工人,不遗留安全死角。编制了项目部《安全管理计划》并制定相应的应急措施。
2、针对工程项目特点,项目部制定了桥梁、铁路路基、营业线(含轨道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计划》,对安全重点卡控内容如高处作业、满堂支架防倾覆倒塌、营业线施工安全、深水墩基础施工、防洪防汛和
防血吸虫病项目部制定了周密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预案。安全防护措施及应急预案比较全面、有针对性,符合本工程实际特点。
3、时刻保持对安全工作不松懈,警钟长鸣。包括项目经理在内的共计15人参加了公司组织的安全管理人员和防护员学习培训班;6人参加了七局组织的交通建设工程公路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班。对所有进场的施工人员进行了通俗易懂的安全知识及自身防护教育。做到不经安全教育不准上岗。项目部安全员利用雨天或业余时间对外协队伍反复进行了50多次现场教育,生动形象的为大家讲解以血的代价总结出来的安全制度。动情的告诫大家“现在宁愿听骂声,也不愿以后听到哭声”,开工至今安全教育、考试1747人次。目前现场特殊工种66名施工人员均经过国家劳动部门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
4、坚持安全例会制度,每周二晚上的安全例会从没间断,把安全施工的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参加施工的人员。每天各工班进行一次安全班前讲话、班后对当日安全进行总结,次日安全工作注意事项提示。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安全教育,如在“十一”联欢晚会上有安全常识抢答题,上岗证上附有安全卡死制度等。增强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知识水平,有效防止人为的不安全因素,养成自觉遵守安全操作的良好习惯,使安全生产始终处于有序可控状态。
5、将安全管理计划落到实处
(1)、根据当月的生产计划,安质部编制月度安全管理计划并下发到每个工班长手上,指出施工中的危险源并指导工班所需采取的安全预防措施。各作业班组严格按照月度安全管理计划的规定做好班前安全讲
话和班后的安全总结及检查工作,做到安全工作人人做,遇到违章人人管,确保项目部安全管理有序可控。
(2)、专职安全员坚持每天对各施工工点进行巡回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对不服从管理者项目部按照安全奖罚实施细则,出具安全罚款单给于处罚。组织安全旬检、参加七局天兴洲指挥部组织的月度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责成工班长限期整改。加强现场的安全卡控力度,保证施工安全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3)、项目部为加强对劳务协作队伍的安全管理和标准化作业,对劳务协作队伍进行班组化管理,分为涵洞施工班组4个、粉喷施工班组2个、墩身砼施工班组、钻孔桩施工班组和承台钢筋施工班组各1个,共计九个施工班组。各班工长均由负有丰富施工经验的职工担任,并作为兼职安全员对本工班安全生产负责。
6、加大安全投入,配备特殊安全设备。
项目部从工程价款中提取4%作为安全生产专项经费,如在桥墩施工中采用轻便、防滑的脚手架专用爬梯,对防止高处坠落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及时发放各种安全防护用品,确保施工人身安全,如给在便桥施工中水上作业人员配发救生衣,现场配备救生圈。项目部对危及安全的设备坚决淘汰如为保证供电安全,淘汰了滠口左线1#桥施工用电的主配电柜2台。
通过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制度运行管理,项目部目前已完成各种直径的钻孔桩574根共计18644米,经小应变检测检验的305根钻孔桩其中I类桩占97.3%。89个承台、65个墩身外观色泽均匀,表面密实整洁,面层平整、棱角整齐平直,线型直顺,强度满足要求;内业资料齐全、真实、及时、准确;无任何安全事故发生,达到了质量和安全管理目标。
三、加强现场管理,实现工程施工的文明化、标准化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始终把搞好现场管理作为树立企业形象的工作来抓,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布置作业点,高起点、高标准修建了场内临时便道、钢筋加工棚、材料库,各类材料堆码整齐,标识齐全;现场设立了工程揭示牌、施工进度牌、安全质量措施、环保措施、防火须知、安全宣传、施工平面布置图等标牌;工地施工人员均持证上岗,严格按技术标准及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现场施工整洁有序。
四、切实抓好“三工建设”,打造企业形象,营造和谐氛围
项目部既是职工之家,又是企业形象展示的窗口。一年来,项目部始终高度重视“三工”建设工作,在健全规章制度的同时,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在项目部和各作业队驻地分别建立了文体活动室,配备了棋类、球类、牌类、健身器材、电视机、影碟机、卡拉OK音响,专业技术及业务书籍等活动器材;为每个部门配备了电脑,并接通了互联网。广泛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陶冶员工情操,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的需要。员工就餐实行多样化,食堂做到设施齐全、干净、整洁;饭菜做到了荤素搭配,品种多样,甜美可口。员工住宿实现了公寓化,房间宽敞明亮,整洁卫生,通风良好,统一配备了衣柜、卧具,空调。在项目部和各作业队驻地都建了浴室,安装了煤气加热装置,配备了洗衣机,保证员工24小时可以洗上热水澡。为保证员工的身心健康和方便就医,在工地配备了医药箱,购置了常见病用药。在项
目部和各作业队生活区内开展了绿化、美化工作,做到了布局合理,整洁美观。通过“三工建设”,让职工感到了企业的温暖,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士气作用,较好地展示了企业的风采。
项目从开工到现在我们通过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安全标准工地”建设中,该工地被评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的“安全标准工地”;在三项治理活动中,武汉铁路局建设管理处和天兴洲大桥工程指挥部都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在下半年全国铁路工程施工单位信誉评价中我项目分部在武汉铁路局管段内众多施工单位中取得了优异成绩;顺利地通过了T19001质量管理、T24001环境管理、T2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三位一体贯标认证复审。在七局天兴洲指挥部月度安全质量评比中多次获得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中铁七局天兴洲项目部第三项目分部
2006年1月3日
第五篇:如何加强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浅谈监理如何进一步加强援建工程的质量安全工作
——山东省天柱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
我市援建的北川新县城项目,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全省上下最关心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灾区百姓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省委、省政府对整个援建工作高度重视,省前指也十分关心,多次召开会议强调要科学援建、和谐援建,创精品工程。特别是刘伟书记率春节慰问团看望援建人员时提出:一定要高度重视质量、安全问题,强化质量、安全意识,对任何一个细节、任何一个部位,都要高标准、严要求,宁可投资高一点、进度慢一点,也要保证援建工程的质量、安全;同时刘伟书记还强调:各市监理公司要讲职业道德,讲诚信,加强监理,严格把关,精益求精,确保建成经得起时间、群众和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为切实贯彻领导的指示精神,现把我单位援川监理就如何进一步加强质量、安全监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第一,把工程安全、质量作为工程的第一目标,并以责任制的形式层层落实,建立起以质量责任制为核心的的质量管理网络和质量保证体系。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具体任务,做到质量工作处处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同时把严格的质量目标考核和相应的处罚措施紧密结合起来,使整个质量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受控制。第二,公司内部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成立3个项目监理部,实行总监理工程师负责制,建立了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三级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证体系,形成了以中青年骨干为主,专业知识与年龄结构配套的专业管理团队。
二、以“质量安全预控”为主,主动控制与被动控制相结合
首先要认真熟悉施工设计图纸,找出图纸中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在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中提出,并由设计单位进行完善;二是认真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重点检查安全技术措施和质量保证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保证工程安全生产和施工质量;三是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施工人员、原材料、施工机械的使用计划进行审查,具备正常施工条件后才准许工程开工;四是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特征,编制各专业监理实施细则,认真分析工作重点和技术难点,设置质量关键控制点,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五是推行“样板”措施,通过对样板间、样板段的控制,可以尽早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为大面积施工创造有利的条件;六是充分利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和手段,对工程质量的实际状况进行有效的监控,促进施工单位改进施工操作工艺,提高工程质量。
三、坚持原则不让步,严把材料检验关
原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是否合格是创建精品工程的关键环节。对所有进入工地的原材料提前进行考察,并进行综合评价,从中优先选用。对要求复试的原材料,由现场监理人员见证取样,及时送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试验,对现场验收不合格的材料,坚决清退出施工现场,做到坚持原则不让步,严把材料检验关。
四、严控工序质量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
优良的工程质量直接产生于施工过程之中,必须对各道工序的施工操作过程中,包括操作方法、作业流程等时刻进行检查和监督,做好工程质量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以最大限度将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对每道工序进行独立的现场检查和抽检,并做好检查记录,检验合格后,方签署验收合格意见,同意进行后续工作;未经监理验收合格的工程,不予计量,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五、加强现场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强化“过程控制”
对每道工序及隐蔽工程,现场监理人员进行动态巡视和跟踪检查,对关键工序实施旁站,尽早地将质量缺陷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严重违反强制性条文施工规范标准、设计要求和施工操作工艺的现象,采取强有力的监理措施去制止。
六、加强安全检查,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职能
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一项工作,是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必须认真抓好。首先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投入。根据需要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投入,制备必要的安全检查所需的各种设备、设施和通讯设备等,确保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检查工作。我们按照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制度所规定坚持进行定期安全生产检查、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前后安全生产检查、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和综合性安全生产检查等。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查思想、查管理、查事故处理、查隐患、查整改等。着重抓好对工程建设中所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机械伤害、触电伤害、消防火灾防范及其相关的安全检查等。
七、严审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
1、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括安全专项方案
审查施工单位上报的施工组织设计,特别是有关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包括临时用电、基坑支护、脚手架搭设等,要结合实际,切实可行。
2、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
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严格的安全施工保障体系和制度,必须把重点放在责任的落实上,做到层层分解落实、层层责任清晰的管理制度,以制度责任确定每一个人在安全工作中的位置。
3、建立完善的职工安全操作规程
正确运用安全操作规程,按章行事,避免违章指挥,坚持长期有效、持之以恒地对职工遵章守纪情况实施监督,切实把职工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制度贯彻执行下去。
4、实施多样性的职工安全教育
由于建筑施工队伍人员来源复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重视岗前或作业前的安全教育培训,并把各种教育方法结合起来,反对脱离本岗位、本工地实际的泛泛地、雷同式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要实施有针对性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坚持少而精,注重其适用性,真正提高和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
5、落实安全资金投入
加大安全管理投入,更新安全设施,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应是预防建筑施工事故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
6、是加强现场巡视、检查力度,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要求施工单位整改落实;情况严重的,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在市前指和省前指的正确领导下,我公司监理的新县城各项监理工作日趋规范、系统和完善,当然与领导的要求相比仍然有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充分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脚踏实地干好工作,以本次援建为契机,坚持用更高的标准、更高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以努力拼搏的干劲和求真务实的精神,切实做好监理工作,为援建工程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山东天柱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