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生态畜牧助推现代畜牧业结构升级.doc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发展生态畜牧助推现代畜牧业结构升级 作者:
来源:《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2年第10期
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乃至整个农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对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生态畜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准确分析山东省生态畜牧业发展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科学谋划,创新思路,加快生态畜牧业发展,促进山东现代畜牧业强省建设进程。
一、指导思想
山东省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畜牧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为目标,以畜牧资源高效转化、循环利用、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农牧结合为重点,以典型带动、科技支撑、政策扶持为抓手,全面促进畜禽污染治理、废物利用、良性循环,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构建农牧结合、资源循环、健康养殖、节约高效的现代生态畜牧业生产体系,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发展模式,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畜产品供给能力,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农村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加快推进生态省建设。
二、发展重点
(一)合理调整布局,促进农牧结合。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规划是基础,农牧结合是关键。首先,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省委、省政府建设生态山东的战略部署,结合国务院《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依据各地资源禀赋、环境容量,通盘考虑产业基础、农业资源、粪污处理和生态保护,科学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合理确定养殖品种、规模和总量,优化生态畜牧业布局,加强分类指导。其次,要强化农牧结合。围绕粪污处理利用,推进农牧结合。加快推广普及粪污处理、直接还田,生产沼气、渣液还田,生物养殖、垫料还田,综合利用、开发还田等粪污处理利用模式。根据养殖布局和养殖密度,多种形式推进农牧结合。中小规模养殖场户,重点推广就地结合、就近利用模式;大型养殖场,重点推广粪污集中处理、生产商品有机肥模式;散养密集地区,重点推广分散收集、集中处理模式。
(二)构筑循环产业,打造高端品牌。一是积极探索循环共生模式,大力发展循环产业。引导资金、技术实力比较强的养殖场户,配套一定面积的农、林、渔业生产,建立畜禽-沼-果、畜禽-沼-菜、牛-食用菌、畜-蚯蚓、畜禽-蝇蛆、沼气发电等模式,发展生态畜产品、生态农副产品、生物蛋白和商品有机肥生产,发展产业循环,促进提质增效。同时,还要认真总结推广种草养畜模式,积极探索休闲娱乐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旅游。二是构建技术支撑体系。组织力量,加强生态畜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加快国内外有关新技术的引进,搞好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有技术组装配套。要加强奶牛、生猪粪污的处理技术研究,特别是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加强投资少、效果好的分级沉淀与达标排放设施设备研制,解决现有沼气设备不能一年四季正常运转的问题;加快利用畜禽粪发展蚯蚓养殖、种植食用菌、生产有机肥等技术创新研发;加强生态饲料生产技术、洁净畜牧生产技术、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开辟生态畜牧业发展新路径。要组织广大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帮助种养户搞好农牧结合,为粪污资源化利用、发展生态畜牧业、构建循环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打造生态畜牧业品牌。制定鼓励和扶持政策,加快建立优质优价的良性机制,调动企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引导企业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工作,培育出一批“叫得响”、“效益高”的生态畜牧业品牌。
(三)保护节约资源,提高效率效益。一是要注重资源配置。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情况,科学制定生态养殖基地布局规划,加强养殖场区设计改造,使生态资源和畜牧业发展在时间、空间上达到最优配置,保持“畜牧养殖-农业种植-河流湖泊-土地-空气”间的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的永续利用。二是要注重资源保护。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循环农业生产方式,推广有机肥生产使用,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种植业对土壤等生态环境的污染。加强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强化养殖环境监测,科学测算养殖场区周围土地、水体的粪污消纳能力,合理确定粪污排放标准和规模,保护生态环境。三是注重资源科学利用。一方面要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发新的资源,特别是利用生物技术发展生态制剂。要以利用作物秸秆和非常规饲料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加快牛羊等节粮型畜禽发展,提高资源转化利用效率;以加强草地草坡和荒山林地开发为重点,着重从高效特色养殖品种的开发入手,构建山草林牧一体化利用体系;以提高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和生产效益为重点,大力推广种植优质牧草与饲料作物,实现草畜配套发展。
(四)加强环境控制,保障质量安全。把过程控制、源头控制和末端控制紧密结合起来,从制度上、技术上、政策上控制畜禽养殖废弃物产生量,减轻治理压力,促进环境友好,保证畜产品质量。一要净化养殖环境。加强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推进畜禽养殖圈舍、粪污处理设施、配套利用场所一体设计、同时施工、长期利用,科学规划养殖场区布局,实现功能分区、净污分离,保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开展清洁养殖。按照减量化的原则,采用培育优良品种、科学配制饲料、应用绿色添加剂和高新技术改变饲料品质及物理形态等手段,采取科学饲养方式,提高畜禽饲料转化利用效率,降低畜禽氮、磷和微量元素的排泄量,开发和应用畜用防臭剂,减轻畜禽排泄物对空气的污染。大力推广发酵床养殖技术,在自然养猪法的基础上,重点总结推广发酵床养鸡和养鸭模式,实现粪污零排放。三是完善配设施套。加强畜禽养殖场区畜禽粪便、污水和其他废弃物贮存设施的配套建设,并根据污染防治需要配套建设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设施,通过雨污分离、干湿分离、沉淀池沉淀、酸化调节池和厌氧池处理、沼气利用等方式,达到固体废弃物和污水达到清洁排放要求,保障生态畜牧业发展质量。(冯继康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局长)
第二篇:发展现代畜牧业争创全省畜牧强县(本站推荐)
发展现代畜牧业争创全省畜牧强县
监利县畜牧兽医局
监利县位于江汉平原南部,南临长江,北枕汉水东荆河,东襟洪湖,“四湖”总干渠自西向东横贯中部,县境内地势低洼,沟渠纵横交错,河湖星罗棋布。全县有国土面积3238平方公里,耕地167万亩,水旱比为2:1,人口146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监利县畜牧兽医局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突出项目带动和招商引资,加快发展养殖小区,强化防检监督执法,科学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深化部门内部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畜牧业发展,为创建全省畜牧强县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一.畜牧生产持续发展
1.生产指标稳步增长。2008年全县生猪出栏91.2万头,增13.8%,家禽出笼1626万只,增80.56%,能繁母猪4.35万头。一季度,全县生猪出栏30.55万头,同比增长11%;生猪存栏46.5万头,同比增长2.18%;能繁母猪存栏4.95万头,同比增长20.73%;家禽存笼893万只,同比增长12.33%,其中鸡、鸭、鹅存笼分别为697万只、190.5万只和5.5万只;家禽出笼501.5万只,同比增长23.86%,其中鸡、鸭、鹅出笼分别为501.5万只、81万只和2.5万只。1
2.畜禽板块建设取得成效。畜禽三大板块得以形成,以容城等9个乡镇为主的优质肉鸡板块,年生产肉鸡1800 万只;以大垸等10个乡镇场为主的优质三元猪板块,年生产三元优质猪80 万头;以荒湖等9个乡镇场为主的优质水禽板块,饲养蛋鸭300万只。
3.规模养殖户发展迅猛。现有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场37个,规模养殖户5786户,生猪规模养殖率达45%以上,家禽规模养殖率达60%以上。
4.养殖模式进一步优化。生猪“150”标准化生产模式已发展78栋,肉鸡“452”标准模式已发展729户,蛋鸭“325”模式已发展200户。
5.无公害畜产品认证面不断扩大。全县有7家企业率先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温氏、天牧、离湖3家公司的产品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离湖公司生产的盐、皮蛋和天牧公司生产的优质三元猪正在申请报批精品品牌。
6.科技入户工程进展加快。全县共建立科技示范户1200多户,组织培训30多场,参训养殖户3000多人次,组织科技下乡5次,接受咨询2万多人次。“三个一”活动广泛开展,制作电视专栏8期,报纸专版5期,接受热线电话咨询2000多人次。
二.疫病防控保障有力
1.动物防疫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建立了由行政管理、综合执法和技术支撑机构组成的畜牧兽医新体制,全县聘用防检监督员63人,动物防疫员223人,畜牧技术推广员2
3人。
2.免疫质量得以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密度猪瘟100%,猪口蹄疫100%,鸡新城疫、禽流感96.5%,牛羊口蹄疫100%;病死畜禽及同群畜禽扑杀率100%,免疫标识实施率100%,佩戴率98.6%,疫病监测抗体合格率98.5%。
3.畜禽发病死亡率明显降低。猪、牛、家禽发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2.58%、0.04%、5.56%,大大低于部、省控制标准。
4.农业血防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坚持人畜查治同步(二治一查),狠抓洲滩禁牧和项目实施,2008年通过部、省组织的血吸虫病疫情控制达标验收。
三.执法能力不断提高
1.执法程序文明规范。全县108名执法人员的姓名、照片、证号、联系电话等信息以及执法依据、权限、程序、办案结果等流程进行公示,建立监管对象档案,签订监管责任文书,推行检疫申报制度。
2.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有力。动物及动物产品产地检疫率91.5%,回证率100%,动物屠宰检疫率100%,免疫标识回收率100%,上市动物及动物产品持证率100%;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质量合格率分别在85%、92%、90%以上。
3.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加大。2008年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25起,立案率100%,接案率94%。
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1.招商引资氛围浓。一是县委、县政府重视程度高,把
招商引资当做“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出台了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二是相关部门热情高。县畜牧兽医局、招商局、财政局、发改局、土地局等部门充分体现了以诚招商,情揽客商;三是农民的养殖积极性高。通过温氏“公司+农户”的运作,养殖户得到实惠,加盟热情高涨。
2.落户企业发展态势强劲。监利温氏畜禽有限公司落户三年多来,现发展加盟养户721户,共出笼肉鸡2300万只,农民增收3400多万元,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运输业创收3500万元,建筑业创收4000万元,安排就业1400多人。
3.引资项目层出不穷。监利温氏60万头养猪项目正式动工,首期30万头优质猪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1.9亿元,现已注册成立监利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签订土地租赁协议,4月份项目正式开工建设。首期工程投产后,年实现产值近4亿元,为农民增收3000万元以上。
尽管我县在发展现代畜牧业采取了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生猪、水禽等产业化经营还没有形成规模;二是良繁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三是人才引进和培养亟待加强。我局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各项措施,奋力创建全省畜牧强县。
2009年5月13日
第三篇:发展现代畜牧业考察报告
发展现代畜牧业调查报告
2011年8月
现代畜牧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畜牧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管理畜牧业,具有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技术密集、工业化程度高和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特征。
当前,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本文就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然性、必要性和举措提出一些思考。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要性
首先,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加快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受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制约,种植业特别是粮食发展处于平稳增长期,而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质增效都具有重要意义。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主要表现在:一是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大。畜禽饲养总量及人均占有量逐年增长,发展势头较好。二是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010年畜牧业实现产值1亿元,为养殖户人均直接增收达到630元,2011年预计人均增收可达800元。三是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
位越来越重要,以后一定会主辅换位,畜牧业在大农业中主导地位也会进一步确立。
其次,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改变传统畜禽饲养方式的必然归宿。传统畜牧业受生产方式、组织化程度、生产者素质、市场发育状况等因素影响,存在饲养规模小、疫病控制难、产品质量差、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脆弱等弊端已经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禽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与之相适应,发展专业化、大规模的现代畜牧业就成为历史必然。据调查,全全市规模化养殖场和适度规模养殖户总数超过600户,已占饲养总量的50%以上,规模化家禽养殖占总饲养量的90%以上。
第三,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发展“两型畜牧业”,现代畜牧业正是顺应“两型社会”要求,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畜禽健康,产品优质安全”的标准组织生产,推动畜牧业朝着“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相一致的生态养殖模式方向发展。目前,全10多加养殖场(小区)建有沼气池等粪污处理设施,对粪便实行综合利用、做到了无害化排放。
第四,发展现代畜牧业,是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当前,大中城市逐步实行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就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发展现代畜牧业有利于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的贯彻实施,增强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规范畜禽产品养殖过
程和食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促进畜禽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相关管理者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有利于推动我市畜禽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增强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提高养殖效益,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放心蛋”。
二、发展现代畜牧业可行可为
(一)市场强力拉动,优惠政策驱动,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全国出现猪荒,生猪市场需求增大,供求矛盾突出。为了平抑物价,维护稳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生猪生产的扶持政策,包括国家生猪调出大市奖励政策,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地方政府以奖代补激励政策等等。市场的需求和各级政府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为我们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应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抓住机遇,推进我市现代畜牧业再上一个台阶。
(二)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夯实了我市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一是畜禽小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小型大规模的格局。截止目前,全市已经建成规模化养殖场(小区)17个,各类畜禽养殖大户达到600余户。标准化养殖方兴未艾,规模效益大幅增加。二是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的应用,是养殖场户节约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得到了养殖户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三是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筑牢了产业基础。到目前为止全市建成龙头企业6家。
3、从业人员健康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各级、各部门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办法,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专题讲座、现场参观,组织畜禽养殖户参加国家级、省市市畜禽交易会、技术研讨会,了解国内外畜禽发展最新动态,学习先进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知识,提高养殖者和从业人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一批能吃苦、观念新、善经营、懂技术、素质高的养殖队伍。
三、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注重的事项
一是注重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应针对我市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资金、市场等多种因素,遵循快速发展又恰如其分的原则,实现要持续发展,选择各自合理的生产规模和建设模式,通过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达到防御各种风险、降低成本、实现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目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市应重点推行两种经营方式。一是大力开展畜禽小区建设。按照品种良种化、质量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发展畜禽养殖小区,形成小区规模优势,到2015年,全市规模养殖场户总量达到1500户,其中年出栏2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户达到500户,其中出栏千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小区)达到100个;二是着力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大力推行 “公司+基地+养殖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按保证农户收益的协议价收购,农户按标准修建(改造)圈舍进行规模养殖的“订单养殖”模式,推动畜牧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迈进。二是注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继续推进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加快建设良种猪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良种繁育体系。力争到2011年底,建成5—10个存栏300头左右优质能繁母猪的扩繁场。切实加强政策导向、项目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以市乡为主的生猪人工授精网络,不断提高制种供种能力。鼓励养殖场(小区)自繁自养,全面实现良种化。继续抓好奶牛肉牛品种改良工作,合理布局、发展我市肉牛生猪配种站,加强冷配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受精率,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提高优良家禽品种饲养面。切实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畜牧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等工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牵引带头作用,加快良种良法推广。
三是注重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在动物疫情诊断、监测、防疫监督和兽药、兽医监察等方面条件。进一步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加快推进市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强化市级兽医部门的责任,建立一支布局合理的骨干防疫队伍。科学编制免疫计划,完善免疫制度。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行强制免疫。建立完善免疫档案,全面推进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体系,加强疫情测报网络建设,完善以市、乡镇为主
干,以防检人员和村级防疫员为支点的疫病测报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科学指导疫病防控。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加强应急预备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兽医卫生监督所建设,切实加强乡镇、村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动物疫病可追溯,逐步建成全市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建立完善动物防疫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撑体系和公益性乡镇)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经费及日常运转经费、村级防疫员补助等全额纳入市级财政预算。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保障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扑灭以及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经费。到2015年,市、乡标准化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
四是注重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全面推行HACCP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畜禽饲养投入品的监管制度,指导养殖户规范饲养、科学用药,杜绝违法使用投入品的行为。强化畜禽及其产品检疫检验工作,推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和畜禽免疫标识制度,建立牲畜信息档案,严把市场准入关。落实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使用的查处力度。建立健全畜产品药物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监测长效机制,逐步与国际市场对接。
五是注重建立多元化的长效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投入,有效整合财政支农及各类项目建设资金,相对集中投入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地方政府扶持畜牧业的力度,采取“以奖代补”、“贴息贷款”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发展畜禽养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应积极配合,给信誉好、资金运转有困难的养殖企业提供必要的信用贷款,促进畜牧业发展。
六是注重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重点是要加大畜牧业保险力度。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抓好能繁母猪、肉猪的保险工作,并将保险延伸到畜牧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不断拓宽保险范围,防范因为自然、重大动物疫病灾害和市场等多种因素给养殖业带来的风险,保障我市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七是注重畜牧业生态环境建设。把畜牧业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切实做到规划合理、生产标准、设施完善,用现代生物学、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指导生产,倡导畜禽粪便和污水通过无害化处理还田种稻、浇果和养鱼,实现氮、磷、钾的生态循环,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第四篇:发展现代畜牧业考察报告
现代畜牧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畜牧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管理畜牧业,具有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技术密集、工业化程度高和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特征。
当前,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县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实际,就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然性、必要性和举措提出一些思考。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要性
首先,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加快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受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制约,种植业特别是粮食发展处于平稳增长期,而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质增效都具有重要意义。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主要表现在:一是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大。畜禽饲养总量及人均占有量逐年增长,发展势头较好。二是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010年畜牧业为农民直接增收达到263元,2011年预计可达280元。三是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养殖业与种植业产值比为56.5:43.5,主辅换位,畜牧业在大农业中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
其次,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改变传统畜禽饲养方式的必然归宿。传统畜牧业受生产方式、组织化程度、生产者素质、市场发育状况等因素影响,存在饲养规模小、疫病控制难、产品质量差、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脆弱等弊端已经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禽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与之相适应,发展专业化、大规模的现代畜牧业就成为历史必然。据调查,全县目前养猪农户仅占总农户数的46%,5年降低约19个百分点;全县规模化生猪养殖已占饲养量的50%以上,规模化家禽养殖占总饲养量的70%以上,5年分别上升了约30和40个百分点。
第三,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发展“两型畜牧业”,现代畜牧业正是顺应“两型社会”要求,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畜禽健康,产品优质安全”的标准组织生产,推动畜牧业朝着“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相一致的生态养殖模式方向发展。目前,全县60%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小区)对粪便实行综合利用、做到了无害化排放。
第四,发展现代畜牧业,是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当前,大中城市逐步实行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就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发展现代畜牧业有利于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的贯彻实施,增强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规范畜禽产品养殖过程和食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促进畜禽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相关管理者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有利于推动我县畜禽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增强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提高养殖效益,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放心蛋”。
二、发展××现代畜牧业可行可为
(一)市场强力拉动,优惠政策驱动,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全国出现猪荒,生猪市场需求增大,供求矛盾突出。为了平抑物价,维护稳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生猪生产的扶持政策,包括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地方政府以奖代补激励政策等等。市场的需求和各级政府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为我们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应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抓住机遇,推进我县现代畜牧业再上一个台阶。
(二)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夯实了我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一是畜禽小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小型大规模的格局。截止2010年底,全县建成生猪养殖万头村××个,各类畜禽养殖大户达到××余户,生猪、小畜禽规模出栏率分别为52%和72%。标准化养殖方兴未艾,规模效益大幅增加。二是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初步探索了我县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本路子。大力推广“畜—沼—农(果、菜、粮)
第五篇:发展现代畜牧业考察报告
现代畜牧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畜牧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畜牧业,用现代经济管理科学管理畜牧业,具有优质、高产、高效、安全,技术密集、工业化程度高和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特征。
当前,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县畜牧业正处于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为加快现代畜牧业的发展,笔者结合××实际,就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然性、必要性和举措提出一些思考。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必要性
首先,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加快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受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生产技术水平的制约,种植业特别是粮食发展处于平稳增长期,而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对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现农业增质增效都具有重要意义。畜牧业已成为我县农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主要表现在:一是畜牧业的发展空间大。畜禽饲养总量及人均占有量逐年增长,发展势头较好。二是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2012年畜牧业为农民直接增收达到263元,2012年预计可达280元。三是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养殖业与种植业产值比为56.5:43.5,主辅换位,畜牧业在大农业中主导地位进一步确立。
其次,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改变传统畜禽饲养方式的必然归宿。传统畜牧业受生产方式、组织化程度、生产者素质、市场发育状况等因素影响,存在饲养规模小、疫病控制难、产品质量差、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脆弱等弊端已经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禽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与之相适应,发展专业化、大规模的现代畜牧业就成为历史必然。据调查,全县目前养猪农户仅占总农户数的46%,5年降低约19个百分点;全县规模化生猪养殖已占饲养量的50%以上,规模化家禽养殖占总饲养量的70%以上,5年分别上升了约30和40个百分点。
第三,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发展“两型畜牧业”,现代畜牧业正是顺应“两型社会”要求,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畜禽健康,产品优质安全”的标准组织生产,推动畜牧业朝着“产业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畜禽养殖与环境保护相一致的生态养殖模式方向发展。目前,全县60%以上的生猪养殖场(小区)对粪便实行综合利用、做到了无害化排放。
第四,发展现代畜牧业,是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当前,大中城市逐步实行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制,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就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发展现代畜牧业有利于推进畜牧业标准化的贯彻实施,增强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规范畜禽产品养殖过程和食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控制,促进畜禽产品生产者、经营者、相关管理者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有利于推动我县畜禽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增强畜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提高养殖效益,让消费者吃上“放心肉”、“放心蛋”。
二、发展××现代畜牧业可行可为
(一)市场强力拉动,优惠政策驱动,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创造了难得的机遇。近年来,全国出现猪荒,生猪市场需求增大,供求矛盾突出。为了平抑物价,维护稳定,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生猪生产的扶持政策,包括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奖励政策,能繁母猪保险政策,地方政府以奖代补激励政策等等。市场的需求和各级政府扶持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为我们发展现代畜牧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应该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抓住机遇,推进我县现代畜牧业再上一个台阶。
(二)规模化养殖的快速发展,夯实了我县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一是畜禽小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小型大规模的格局。截止2012年底,全县建成生猪养殖万头村××个,各类畜禽养殖大户达到××余户,生猪、小畜禽规模出栏率分别为52%和72%。标准化养殖方兴未艾,规模效益大幅增加。二是标准化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初步探索了我县发展现代畜牧业的基本路子。大力推广“畜—沼—农(果、菜、粮)”生态养殖模式,在养殖场(小区)推行“干稀分离、雨污分流、节水养殖、综合利用”,大力宣传、推广循环养殖,节约了饲养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得到了养殖户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三是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筑牢了产业基础。到目前为止全县各类产业化畜禽龙头企业6家。其中广东温氏“公司+基地+养户”模式带动了一大批农户发展畜牧业,其合作养户年出栏肉鸡
达××万只以上;实施的“生猪30万头一体化项目”,其××种猪场已建成投产,目前存栏种猪3000多头;××扩繁场、××扩繁场也运行良好。四川×养殖公司常年存栏外系种猪800余头,年产“新加系”纯种、二杂母猪万余头;××食业有限公司设计年屠宰加工生猪60万头,2012年实现产值近5亿;××××猪肉××厂年需要50万头的猪肉原料,2012年产销两旺。
3、从业人员健康养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发展现代化畜牧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各级、各部门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办法,多层次、多渠道开展专题讲座、现场参观,组织畜禽养殖户参加国家级、省市县畜禽交易会、技术研讨会,了解国内外畜禽发展最新动态,学习先进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知识,提高养殖者和从业人员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一批能吃苦、观念新、善经营、懂技术、素质高的养殖队伍。
三、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注重的事项
一是注重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应针对我县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现有的经济、技术、资金、市场等多种因素,遵循快速发展又恰如其分的原则,实现要持续发展,选择各自合理的生产规模和建设模式,通过发展适度规模养殖,达到防御各种风险、降低成本、实现最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目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县应重点推行两种经营方式。一是大力开展畜禽小区建设。按照“四化一园”(品种良种化、质量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生态养殖园区)的要求,发展若干畜禽养殖小区,形成小区规模优势,到2012年,全县年出栏1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户达到XX户,其中出栏万头以上优质生猪养殖场达到15个;年出栏1XX只以上肉鸡、肉鸭规模户达到1500户;年存栏20头以上的肉牛规模养殖户达200户。二是着力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大力推行温氏集团目前在我县运行有效的“公司+基地+养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向农户提供技术服务,按保证农户收益的协议价收购,农户按标准修建(改造)圈舍进行规模养殖的“订单养殖”模式,推动畜牧产业化经营向更高层次迈进。
二是注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继续推进生猪良繁体系建设,完善原种场、扩繁场、商品场相互配套的三级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温氏集团“30万头生猪一体化项目”建设,力争到2012年底,×个分别存栏4000头左右优质能繁母猪的扩繁场全面投产。切实加强政策导向、项目支持力度,进一步完善以县乡为主的生猪人工授精网络,不断提高制种供种能力。鼓励养殖场(小区)自繁自养,全面实现良种化。继续抓好肉牛品种改良工作,合理布局、巩固发展我县肉牛改良站,加强冷配技术培训,切实提高受精率,大力推广西门塔尔、夏洛莱、皮埃蒙特等优良肉牛品种,引导养殖户从役用牛饲养向肉用牛饲养转变,提高养殖效益。继续支持温氏、隆生公司发展养殖合作户,提高优良家禽品种饲养面。切实加强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畜牧科技入户”、“新型农民培训”等工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牵引带头作用,加快良种良法推广。
三是注重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在动物疫情诊断、监测、防疫监督和兽药、兽医监察等方面条件。进一步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动物防疫责任体系,加快推进县级兽医管理体制改革,重点强化县级兽医部门的责任,建立一支布局合理的骨干防疫队伍。科学编制免疫计划,完善免疫制度。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依法实行强制免疫。建立完善免疫档案,全面推进畜禽标识及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预警和应急体系,加强疫情测报网络建设,完善以县、乡镇为主干,以防检人员和村级防疫员为支点的疫病测报网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科学指导疫病防控。不断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落实资金、技术、物资“三项储备”,加强应急预备队伍建设,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兽医卫生监督所建设,切实加强乡镇、村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动物疫病可追溯,逐步建成全县网络健全,队伍稳定,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能力。建立完善动物防疫公共财政保障机制,兽医行政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支撑体系和公益性乡镇)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经费及日常运转经费、村级防疫员补助等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扑杀补偿机制,保障动物疫病的监测、预防、控制、扑灭以及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经费。到2012年,县、乡标准化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
四是注重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全面推行haccp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畜禽饲养投入品的监管制度,指导养殖户规范饲养、科学用药,杜绝违法使用投入品的行为。强化畜禽及其产品检疫检验工作,推行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和畜禽免疫标识制度,建立牲畜信息档案,严把市场准入关。落实畜产品市场准入和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对瘦肉精等违禁药品使用的查处力度。建立健全畜产品药物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监测长效机制,逐步与国际市场对接。
五是注重建立多元化的长效投入机制。积极争取国家投入,有效整合财政支农及各类项目建设资金,相对集中投入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地方政府扶持畜牧业的力度,采取“以奖代补”、“贴息贷款”等方式,引导和鼓励发展畜禽养殖。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金融机构应积极配合,给信誉好、资金运转有困难的养殖企业提供必要的信用贷款,促进畜牧业发展。
六是注重建立风险防范机制。重点是要加大畜牧业保险力度。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农民自愿”的原则,抓好能繁母猪、肉猪的保险工作,并将保险延伸到畜牧业生产的各个领域和环节,不断拓宽保险范围,防范因为自然、重大动物疫病灾害和市场等多种因素给养殖业带来的风险,保障我县畜牧业稳定健康发展。
七是注重畜牧业生态环境建设。把畜牧业发展与改善生态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畜牧业,切实做到规划合理、生产标准、设施完善,用现代生物学、生态学原理和技术指导生产,倡导畜禽粪便和污水通过无害化处理还田种稻、浇果和养鱼,实现氮、磷、钾的生态循环,切实保障生态环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