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村学校留守儿童的调查与反思
祠市中学关于留守儿童工作的汇报材料
——祠市中学留守儿童的现状与反思
祠市中学李志威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祠市中学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不辞辛劳来我校,关心、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就我校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等问题,向各位领导汇报:
目前,我校在校学生282人其中留守学生126人,占在校学生数的 44.7%,而在这些留守学生中,父母外出的有108人,占留守学生总数的 85.7%,单亲外出的有18人,占留守学生总数的14.3%;其中属隔代监护的有78人,占留守学生总数的61.9%,随亲的有12人,占留守学生总数的9.5%,独自生活留守学生数为12人,占留守学生总数的9.5%。其中在学校住宿的留守学生有29人,占留守学生总数的23%。
留守儿童成长过程的主要问题
留守学生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监护不力;二是缺少疏导;三是缺少关爱。从而引发四大主要问题:
一是生活问题
现在大部分留守儿童是由自己的亲戚或隔代老人看管,有的留守儿童甚至实际上就没有监护人。留守学生的生活问题,其实很让人担忧的,他们一般是有钱时大吃大喝,浪费金钱,钱花得差不多了才在节俭中度过,不敢奢求,但求吃饱就行。(如105班曾小军同学就是如此)学生时期正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营养搭配对他们的成长十分重要,如果不能与自己的父母在一起生活,问题容易出得多一些。比如:生病的时候,许多的情况下是没有能力和条件去医院治疗,只能采取一些简单或传统的方法救治,甚至干脆硬
扛下来。
二是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隔代监护,甚是无人监管,由于得到的亲情、情感和心理关怀的缺少,许多孩子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又很少与外界接触。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甚至行为的孤僻等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容易出现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三是教育问题
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教育和监督减少,不能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使他们的学习处于无人问津的状况,学习成绩因此下降。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的督促帮助不够、方法不当,也容易使孩子产生厌学、弃学现象。由于目前农村学校教育资源不足,教育质量偏低,也是使他们产生厌学、弃学的一个原因。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的行为开始出现偏差超越道德等等,但监护人出于同情,不会严加看管,使孩子偏离了健康的发展方向。缺乏管教引发的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学生身上体现极为普遍。
四是安全问题
如前些年铁宝岭一女生由于独自一人在家而遭到性侵犯。这说明缺失父母的呵护,留守学生缺乏应变和自我保护能力。
由于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留守学生家庭结构的特殊,使留守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重大的改变,残缺的家庭教育在留守学生的成长中出现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
学校采取的一些措施
一、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增强教师对留守学生的关爱
学校切实要求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一要摸清班级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获得他们的第一手资料。例如家中是父母一方在外打工,还是父母双方都在外打工,孩子现在与谁在一起生活等等都要详细地弄清楚,以便有针对性地对他们开展教育和及时处理在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二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掌握他们的学习与生活情况。留守学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家,缺少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这样,一方面,会使他们生活感到很寂寞,容易产生自闭心理,另一方面,由于缺少有效的管束,导致他们自由散漫。班主任老师只有经常与他们沟通交流,才能把握孩子的动态,及时处理孩子生活和学习上的问题。三要不定期地进行家访或电访。(这也是我校考查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前几年学校每月给班主任10元的电话费,如今学校设立座机任班主任拨打电话。为的是真实地了解留守学生的情况,班主任老师还要经常地走到他们家中,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委托监护人对孩子学习生活的照顾情况,共同管好孩子。四要切实关心照顾他们的生活。由于孩子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孩子无法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长期如此,容易造成他们性格的缺失。因此,班主任老师要在思想上经常开导他们,在生活上照顾他们,在学习上多帮助他们,让孩子感到自己就是他们的亲人,要鼓励孩子有事要及时对老师说,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以填补孩子的亲情饥渴,使他们感到自己就是他最可信赖的人。如110班前段时间在班主任朱老师的组织下,为孤儿黄水生同学买生日蛋糕,唱生日快乐歌,让他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不再孤独。当得知108班梁俊同学父亲患病去逝的消息后,在班主任刘老师的带领下,全班同学为他纷纷伸出了热情之手,慷慨解囊。刘老师还亲自登门慰问,让梁俊同学无比感动,弃学地念头没有了,现正在学校认真地学习。
二、完善住宿条件,加强留守学生的管理
目前,我校住宿条件还是有限,但是我们还是把留守学生住校的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去年下期我校住宿生64人,其中留守学生就有32人,享受生活补贴的有28人;本期住宿生有58人,其中留守学生有29人。我们逐步跟留守学生和家长沟通,让大部分的留守学生到学校来住宿,接受学校的统一管理和安排。多开展一些活动,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引导学生互助互爱,让留守学生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推行寄宿制对其进行集中管理,不但容易唤起孩子的自信,而且能激发学习热情,增强集体归属感。
三、争取资助,解决留守学生的实际问题
去年我们从各单位争取了2800元的资助,解决了少部分留守学生和特困生的临时困难。今年我们通过努力争取减免了两名特困留守学生的所有费用。
关于留守儿童的一点建议
希望建立村级留守儿童的档案,建立村留守儿童之家(可以由关协出面)留守学生问题不仅是关于培养教育下一代的社会问题,更是体现关心外出务工人员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针对目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学业失教、生活失助,心理失衡,道德规范、安全失得,情感缺失等问题,希望更多的人来关心留守学生。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调查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长期亲情缺失致性格孤僻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流传在江西农村的顺口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据全国妇联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多万。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的生活、学习、心理状况怎么样?社会如何向他们伸出关爱之手?记者日前走近留守的孩子们。
1.“我想爸爸”
——在部分农村,“留守孩”的比例超过2/3,且持续增加。对许多留守儿童来说,爸爸妈妈就是电话里的声音11月的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保安村,屋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7岁的湘平正和表弟一起玩耍,外婆则在厨房准备晚饭。屋内的一面墙上贴满了湘平的奖状和一张全家福,“这是爸爸妈妈和我,还有舅舅、舅妈、表弟和外婆。”小湘平一一指点着。记者问:“爸爸妈妈去哪儿了?”小家伙脱口而出:“在浙江上班!”舅舅张军胜说,湘平的父母在浙江的工厂打工,每年回来几次,从两三岁起他就跟着外婆生活。舅舅家有个比他小几个月的表弟,两个小男孩是最好的伙伴。
小湘平长得乖巧可爱,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记者要看看他写的字,小湘平就坐下来一笔一画地写了起来,拿给记者看时发现半页纸上写满了“爸爸”。舅舅、舅妈以前也在外打工,由于身体不好回家搞起了养殖。“弟弟每天和爸爸妈妈睡,我和外婆睡。”小湘平在旁边小声嘟囔着。记者询问湘平父母在外打工的情况时,小湘平不时走过来可怜巴巴地说:“我想爸爸!”
初冬的鲁北沾化,寒意侵人。山东省沾化县田家村66岁的杨爱芝大娘正顶着寒风接外孙女灵灵放学回家。今年8岁的灵灵是沾化县富国第一实验学校二年级的学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灵灵跟着姥姥姥爷已经5年了。对灵灵来说,爸爸妈妈就是电话里面的声音:“要听姥姥姥爷的话,好好学习,今年我们尽量抽时间回家看你„„”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会让灵灵高兴不已,可惜5年来,爸爸妈妈都没能“抽”出时间。
山东沾化县东沙村的小洁今年4岁,正在上幼儿园中班。一提起爸爸妈妈,小洁就含着泪搂住奶奶。小洁的父母去广州打工有2年了。姑姑每次带着她通过网络与爸爸视频聊天时,小洁都喊着“爸爸你下来!”
而在江西省赣县韩坊乡大营村,记者询问一群正在玩耍的农家娃:“请父母在外打工的小朋友举手?”在场的孩子都举起了手臂,一旁的村主任无奈地笑着说:我都快成留守村长了!
率先举手的小丰今年11岁,在韩坊中学读初一,父亲在广东一家制衣厂打工。从一岁多开始,小丰就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留在家中。“我去过广东,那里有好多小汽车,有特别高的楼,还有许许多多好吃好玩的。”一说起广东省东莞市,小丰就激动不已,但马上他的神情就黯淡下来。“爸爸说工厂要赶货,特别忙,我已经快一年没见到爸爸了!”每个月爸爸会给他打个电话,这是小丰最盼望的时刻。小丰懂事地说:“同爸爸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感觉到爸爸真的很辛苦,我以后要当一名勇敢的警察,让爸爸过上好日子„„”
江西赣县韩坊乡是劳务输出大乡,乡长赖厚辉介绍说,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外打工、创业,在家的基本是老人和小孩。以韩坊中心小学为例,该校共有学生1100人,“留守孩”就有742人,占67.5%。其中,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约占24%;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约占76%。据统计,赣县常年有20多万人外出务工,全县“留守学生”达1.8万名,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的30%。
长期研究留守儿童的农业部农研中心副研究员吕绍清表示,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将转移到城市就业,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也会随之继续扩大。
2.“不如不生我”
——长期亲情缺失,代管不力,“留守孩”出现一系列留守综合征:厌学、性格孤僻、合作意识差
“妈妈,你好吗?我很想你!你在外辛苦地挣钱,虽然你不在家,但我的内心能感受到你的存在。我的成绩是优秀的,请你和爸爸放心!”11月17日中午,同学们都放学回家了,山东沾化县富国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学生小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写日记。
小美说,爸爸和妈妈都在青岛打工,爸爸在渔港搬运船上的海货,妈妈跟着打零工。从记事起,她就与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只有12岁的她看上去比其他同学要懂事许多。
“我好想你们,你们不要太劳累,注意保重身体!”写着写着,小美的眼里泛起泪花。小美每天在学校里吃午饭,盒饭只需2元钱,小美却觉得很奢侈。“姥姥姥爷对我很好,总是尽可能让我吃好的喝好的,可还是跟爸爸妈妈不一样。”小美说,假如爸妈在家,她可以无忧无虑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对姥爷姥姥就不同。小美不忍心看着老人忙前忙后地照顾自己,因此,不管学习多紧张,小美都要尽可能挤出时间多干一些家务活。
但跟这些比起来,小美内心最难以忍受的就是随时都会袭上心来的孤独感。她特别珍惜与爸妈在青岛团聚的时间,每年暑假小美都会去青岛,可团聚过后的分离最难受。每次送她乘车,妈妈眼里都噙着泪水,爸爸则不顾男子汉的面子哭出声来。“爸爸当着我的面就哭过两次了„„”说到这里小美已泣不成声。小美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家,妈妈不再漂泊,不再打工受苦。
“父母生下我又不管我,那还不如不生。”从上小学三年级的林林口中听到如此消极的回答,实在令人心痛。林林没满周岁父母就外出打工了,林林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由于奶奶没文化,年纪大,在管教孙子上有心无力。久而久之,林林养成了任性的性格,极为叛逆。
山东沾化县富国第一实验学校教师张金霞说,“留守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代管人有时又监管不力,会出现一系列“留守综合征”,如厌学情绪增加、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孤僻、遇到小事易走极端等。“部分孩子存在任性、孤僻、冷漠、忧郁多疑、不讲文明礼貌、合作意识差、上进心差等多方面的性格缺陷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留守儿童家庭中绝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由于体力、知识原因,大部分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只照顾生活,别的管不了”。据了解,在江西赣县,留守儿童厌学、弃学现象普遍,近一半孩子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还有一些孩子成了家中的负担被亲友“踢”来“踢”去,一会儿放到外公外婆家,一会儿赶到叔伯家,使孩子从小心理就不平衡,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
吕绍清说,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吕绍清说,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性格行为上在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变得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等。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
3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比较普遍。“当然也有部分儿童的心理行为发生令人欣慰的积极变化,生活能力和学习自觉性提高,自我约束增强,更富有责任感等等。”
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解决“留守孩”问题的关键在城市,政府、学校、社会齐努力,给他们多一些关爱
留守儿童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吕绍清分析说,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许多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留守儿童问题表现在农村,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应该在城市。”改善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就业生活环境,特别是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政策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
吕绍清表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帮助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加大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如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等,使农民工子女也能在城市接受优质的教育。此外,还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欣喜地发现,许多劳务输出地已经行动起来,纷纷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点亮心灯。
在山东省沾化县,建立了“三知、三多、三沟通”机制,即熟知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多与留守儿童交心谈心等。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沾化县为943名留守儿童建立了个人档案和联系卡。沾化县富国第一实验学校校长王东方说,学校在3年前就开始关注留守儿童,除了建立专门档案,还在留守儿童中开展了“五个一”活动。为每位留守儿童落实一名代理家长,每位留守儿童结交一个好朋友,每周打一次亲情电话,每月举办一次主题教育,每月读一本好书。沾化县各学校还建起“亲情驿站”,组织老师倾听留守孩子的心声,用真情解开一个个心结,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引导。组建了代理家长团,由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校辅导员、任课教师、退休教师组成,帮助留守孩子走出孤独和忧郁。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唱歌的是江西赣县二中九年级的留守儿童小飞。这位大家眼里的顽皮小子,如今与班里同学组成了“樱花六人组”,他们的梦想是当网络歌手。给小飞带来蜕变的就是赣县的留守学生关爱工程。
早在2004年,赣县就积极筹措资金建立“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专项基金,创办了“留守学生”托管中心。赣县沙地镇中心小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王金莲14年来先后义务收留留守儿童326名,在生活上给予关照、精神上给予关怀、学习上给予帮助,把满腔热情和涓涓母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孩子们。赣县阳埠乡派出所民警许小春带着4名女大学生在黄沙小学办起了“留守孩托管班”,为32名“留守孩”带去家的温暖„„
发展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之策。赣县县委书记李明生说,我们要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推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不断改善民生相联系,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给留守儿童送去温情关爱。
(注:文中留守儿童均为化名)
全国各地多种方式关爱留守儿童(链接)
河南省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也是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最多的省份之一。目前,河南省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数量近300万人。近年来,河南省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建立“代管家长”制度,开办寄宿制学校,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安徽省有360多万名留守儿童。从今年开始,安徽省力争用3年的时间,在全省1308个乡镇建立留守儿童活动室,首批已建成400个。
甘肃省财政投入2000万元,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百分之百覆盖行动”,在全省每个乡镇建一所留守儿童之家。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调查问卷
农村留守学生调查问卷
一、基本信息调查
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现就读班级
家庭住址父母打工地点联系电话
二、调查的内容
(一)基本情况调查
()
1、你的父母不在你的身边的原因
A、有一方打工B、双亲打工C、父母离异D、有一方去世E、父母都去世()
2、你的父母不在你身边时,你和谁生活在一起?
A、祖父母(外祖父母)B、单亲C、兄长姐姐 D、其他亲戚 E、自己住
()
3、你父母外出打工,多久回来一次A、一月B、半年 C、一年D、一年以上()
4、你每月花销有多少? A、100元以下B100—300元C、300―400元D、400元以上
(二)心理情况调查
()
5、与父母的沟通属于A、经常沟通B、很少沟通C、无法沟通
()
6、你是否担心父母在外打工会出事A、很担心B、有点担心C、不担心()
7、你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是 A、支持 B、不支持 C、无所谓D、不表态()
8、你觉得父母不在身边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A、孤单没人聊天B、生活没人照顾C、学习没人指导监督 D、其他()
9、如果考试没考好,大多情况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A、自己平时不够努力 B、没有老师或家长指导 C、客观原因D、自己本来就不行()
10、你对学习的态度
A、听老师话,十分刻苦B、听老师话,比较刻苦
C、一般,不爱听老师话D、不努力,不爱听老师话
()
11、你觉得身边的人关心你吗? A、从不关心 B、很少关心 C、偶尔关心D、很关心()
12、你最感谢的人是谁 A、父母B、在家照顾自己的人 C、老师D、其他人()
13、你是否觉得自己很棒、很优秀
A、我很棒,我做的很好B、我做的很一般C、我做的比很多人差D、我做什么都不成功()
14、喜欢上学吗?感谢老师吗?
A、喜欢,感谢B、不喜欢,但是感谢C、喜欢,不感谢 D、不喜欢,不感谢()
15、你感到孤独吗?A、经常 B、有时C、不感道
()
16、你的烦恼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A、家庭B、同学C、老师 D、学习()
17、如果你未来的学习生活目标和父母的意愿不一致时,你如何选择?A、按父母的意愿安排学习生活B、随心所欲,自己作主C、主动与父母交流沟通,争取支持与理解
()
18、你愿意参加公益活动吗? A、愿意B、不愿意C、视情况而定
()
19、你认为雷锋精神过时了吗? A、过时B、不过时C、不但不过时而且应大力提倡()20、你对自己的人生抱何种态度?
A、很乐观B、听天由命C、过一天是一天D、奋力争取明天的幸福 E、很悲观
()
21、你怎样看待青少年“舍己救人和乐于助人”? A.赞称B、不赞称C、视情况而定()
22、你对在自己最不满意的地方? A、学习B、相貌C、健康 D、性格E、朋友不多()
23、你有知心朋友吗? A、很多B、有,但不多C、没有D、无所谓()
24、你认为目前的留守学生心理状况是?
A、心情舒畅,充满生气 B、心情压抑,前途未卜
C、刻苦学习,充实自己为将来工作打基础 D、无所事事挨岁月,吃喝玩了等文凭()
25、你对自己目前的学习与生活状况:
A、很满意B、不满意,想改变环境 C、不满意但无可奈何D、无所谓E、还凑合()
26、你对班主任、代理家长满意程度如何评价?A、十分满意B、满意C、不满意D、十分不满意E、没有意见或不愿评价A、崇拜B、不崇拜
()
27、“作为一名学生别人欺负了你的朋友,你为了朋友把他打了一顿,造成重伤”是违纪还是犯罪?A、违纪B、犯罪C、违纪和犯罪(三)学习情况调查
()
28、你最喜欢什么学科?A语文B数学C英语D物理E化学F政治G生物H地理()
29、你有偏科的情况吗?A有一点B偏科严重C不会偏科()30、你会拖欠学习任务吗?A偶尔B经常C不会
()
31、你欠任务的原因是什么?A因为玩、忘记了B不会做,没人辅导C不愿意做
()
32、双休日你在家一般会干什么?A看电视B去同学家玩C在家做家D务在家学习
()
33、如果有一个留守学生之家,让你和其他同学生活在一个学习有人辅导、生活有人照顾还能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的环境里。你愿意吗?A愿意B不愿意C问家长是否同意
(四)行为情况调查
()
34、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先向谁求助 A、父母 B、老师C、亲戚D、自己解决()
35、有没有在课后复习知识?如果没有,是什么原因呢?
A、经常复习B、很少复习,没时间 C、偶尔复习,想不起来 D、很少复习,不喜欢()
36、如果因为做错一点小事而被老师和家长批评,你会怎么做A、承认错误,下次不再犯B、有点气愤,但只在心里想C、无所谓,听完就算D、当面顶撞,对着()
37、你平常如果生病了,会怎么办
A、忽略B、自己配药 C、看医生,抓药 D、打电话给父母()
38、你是否喜欢呆在角落,害怕陌生人
A、喜欢,害怕B、喜欢,不害怕C、不喜欢,害怕 D、不喜欢,不害怕()
39、如果你上网,上网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聊天B、查阅资料C、打游戏D、随便看看()40、你经常与父母发生争执吗?
A、从不争执 B、说不清C、有是争执 D、经常争执
()
41、你帮家长作家务吗?A、经常做 B、很少做C、从没做过()
42、你给父母洗过脚吗?A、洗过B、经常洗C、没洗过()
43、如果有陌生人向你求助,你会怎么做?
A、帮助他B、拒绝提供帮助C、想帮助,又害怕上当 D、事不关己,不操那份心()
44、如果你手头有一笔钱、怎样利用它?
A、买文具 B、买衣服 C、想怎样花就怎样花D、花钱要大方些、免得让同学瞧不起()
45、你和你周围同学相互之间攀比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A、学习B、穿着打扮C、消费水平
()
46、你休闲时间最喜欢做什么事情?
A、上网 B、看报刊杂C、参加体育活动D看电视E、其它
三、我的希望和看法:(在你赞成的选项前打“√”)
1、生活上我希望:
()A、能得到学校的关怀,父母在身边关怀。()B、有很多朋友,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C、希望可以吃得更好一点,穿的更好一点。()D、希望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
()E、希望自己的父母能赚很多钱,然后回家。()F、希望父母在外可以平安,健康。
()G、希望获得自由,不被学校束缚。()H、摆脱痛苦的世界。()F、希望有个温暖的家。
2、在学习上我希望:
()A、希望得到更多的指点,辅导。
()B、希望得到同学们的关心,和同学们一起学习,玩耍。()C、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够在身边帮助自己学习。()D、希望自己学习好,给父母争光。()E、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关心。
()F、希望有更好的经济环境,有更多的学习资料。
()G、不想继续在这里学习,希望和父母一起在城市学习。()H、不想读书了,想自己去赚钱。
3、在心理上,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A、我觉得社会不公平,前途一片昏暗,看不到希望。()B、如果政府努力帮助我们,生活会好起来的。()C、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改变自己的经济现状。()D、社会、别人都很关心我,我将来要回报他们。()E、社会、别人都不关心我,我也不会去关心他们。()F、我很有同情心,帮助、爱护、保护小动物。()G、我总是害怕被身边的人欺负。
()H、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情和小朋友打架或者发脾气。
我希望: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乡外出务工的青壮年日益增加,很多父母不得不将孩子交给老人照看或亲戚家寄养,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也逐渐凸显。对一些留守儿童而言,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管教,加之年老长辈们的溺爱和放纵,逐渐养成一些不良恶习,无论在家教环境、身心健康、人身安全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甚至出现青少年违法犯罪,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
一、引言
目前,留守儿童的问题仍是一个炙手可热的问题。父母外出务工等等一系列因素,慢慢促生了这一问题;日前多半的研究表明,主要原因在于:①家庭教育的缺失②学校教育的缺失③城乡户籍制度的限制等。并且也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发展农村、县经济,学校提高责任意识,增加城市教育设施,推荐户籍制度改革等。我本身是一个留守儿童,因此此次调查,我将从留守儿童的角度来调查研究兵分析结论。
二、正文及相关总结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核心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是这一结构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从现实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将增多,留守家庭模式必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留守儿童问题也必将延续。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焦点聚集在广大的农村,聚集在农村基础教育上,以人文关怀之真心,以教育者的责任感,来研究和讨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目前在我国农村至少有2000万左右的留守儿童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留守儿童不等于差生,儿童间的学习成绩没有明显差异;留守儿童不等于辍学生,非留守儿童与半留守儿童在辍学问题上没有明显差异,完全留守儿童甚至更希望继续上学。留守儿童的问题主要是非社会性行为问题,少部分留守儿童发展为问题儿童。并非所有留守儿童都存在教育问题,问题的严重性在儿童间存在较大差异。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还受到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留守儿童所在社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儿童所在的学校等。在密集型、有着优良教育传统的、土地负担不重的、社区经济状况较好的、学校质量较高的社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相应地不严重。在散居型、土地负担较重的、经济状况较差、学校质量较低的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较为严重,相应地也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要依靠全社会的努力,形成合力。要保障更多留守儿童进城,保障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平衡,提高留守儿童家庭的监护质量。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长远上要依靠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和农村教育的发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工程。
三、参考文献
[1]郑倩.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2]旭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第五篇: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长期亲情缺失致性格孤僻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流传在江西农村的顺口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据全国妇联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多万。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的生活、学习、心理状况怎么样?社会如何向他们伸出关爱之手?记者日前走近留守的孩子们。
1.“我想爸爸”
——在部分农村,“留守孩”的比例超过2/3,且持续增加。对许多留守儿童来说,爸爸妈妈就是电话里的声音
屋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7岁的湘平正和表弟一起玩耍,外婆则在厨房准备晚饭。屋内的一面墙上贴满了湘平的奖状和一张全家福,“这是爸爸妈妈和我,还有舅舅、舅妈、表弟和外婆。”小湘平一一指点着。记者问:“爸爸妈妈去哪儿了?”小家伙脱口而出:“在浙江上班!”舅舅张军胜说,湘平的父母在浙江的工厂打工,每年回来几次,从两三岁起他就跟着外婆生活。舅舅家有个比他小几个月的表弟,两个小男孩是最好的伙伴。
小湘平长得乖巧可爱,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记者要看看他写的字,小湘平就坐下来一笔一画地写了起来,拿给记者看时发现半页纸上写满了“爸爸”。舅舅、舅妈以前也在外打工,由于身体不好回家搞起了养殖。“弟弟每天和爸爸妈妈睡,我和外婆睡。”小湘平在旁边小声嘟囔着。记者询问湘平父母在外打工的情况时,小湘平不时走过来可怜巴巴地说:“我想爸爸!”
66岁的杨爱芝大娘正顶着寒风接外孙女灵灵放学回家。今年8岁的灵灵是沾化县富国第一实验学校二年级的学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灵灵跟着姥姥姥爷已经5年了。对灵灵来说,爸爸妈妈就是电话里面的声音:“要听姥姥姥爷的话,好好学习,今年我们尽量抽时间回家看你„„”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会让灵灵高兴不已,可惜5年来,爸爸妈妈都没能“抽”出时间。
小洁今年4岁,正在上幼儿园中班。一提起爸爸妈妈,小洁就含着泪搂住奶奶。小洁的父母去广州打工有2年了。姑姑每次带着她通过网络与爸爸视频聊天时,小洁都喊着“爸爸你下来!”
而在记者询问一群正在玩耍的农家娃:“请父母在外打工的小朋友举手?”在场的孩子都举起了手臂,一旁的村主任无奈地笑着说:我都快成留守村长了!
率先举手的小丰今年11岁,在韩坊中学读初一,父亲在广东一家制衣厂打工。从一岁多开始,小丰就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留在家中。“我去过广东,那里有好多小汽车,有特别高的楼,还有许许多多好吃好玩的。”一说起广东省东莞市,小丰就激动不已,但马上他的神情就黯淡下来。“爸爸说工厂要赶货,特别忙,我已经快一年没见到爸爸了!”每个月爸爸会给他打个电话,这是小丰最盼望的时刻。小丰懂事地说:“同爸爸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感觉到爸爸真的很辛苦,我以后要当一名勇敢的警察,让爸爸过上好日子„„”
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外打工、创业,在家的基本是老人和小孩。以小学为例,该校共有学生1100人,“留守孩”就有742人,占67.5%。其中,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约占24%;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约占76%。据统计,常年有20多万人外出务工,全县“留守学生”达1.8万名,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的30%。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将转移到城市就业,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也会随之继续扩大。
2.“不如不生我”
——长期亲情缺失,代管不力,“留守孩”出现一系列留守综合征:厌学、性格孤僻、合作意识差
“妈妈,你好吗?我很想你!你在外辛苦地挣钱,虽然你不在家,但我的内心能感受到你的存在。我的成绩是优秀的,请你和爸爸放心!”11月17日中午,同学们都放学回家了,山东沾化县富国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学生小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写日记。
小美说,爸爸和妈妈都在青岛打工,爸爸在渔港搬运船上的海货,妈妈跟着打零工。从记事起,她就与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只有12岁的她看上去比其他同学要懂事许多。
“我好想你们,你们不要太劳累,注意保重身体!”写着写着,小美的眼里泛起泪花。小美每天在学校里吃午饭,盒饭只需2元钱,小美却觉得很奢侈。“姥姥姥爷对我很好,总是尽可能让我吃好的喝好的,可还是跟爸爸妈妈不一样。”小美说,假如爸妈在家,她可以无忧无虑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对姥爷姥姥就不同。小美不忍心看着老人忙前忙后地照顾自己,因此,不管学习多紧张,小美都要尽可能挤出时间多干一些家务活。
但跟这些比起来,小美内心最难以忍受的就是随时都会袭上心来的孤独感。她特别珍惜与爸妈在青岛团聚的时间,每年暑假小美都会去青岛,可团聚过后的分离最难受。每次送她乘车,妈妈眼里都噙着泪水,爸爸则不顾男子汉的面子哭出声来。“爸爸当着我的面就哭过
两次了„„”说到这里小美已泣不成声。小美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家,妈妈不再漂泊,不再打工受苦。
“父母生下我又不管我,那还不如不生。”从上小学三年级的林林口中听到如此消极的回答,实在令人心痛。林林没满周岁父母就外出打工了,林林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由于奶奶没文化,年纪大,在管教孙子上有心无力。久而久之,林林养成了任性的性格,极为叛逆。
“留守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代管人有时又监管不力,会出现一系列“留守综合征”,如厌学情绪增加、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孤僻、遇到小事易走极端等。“部分孩子存在任性、孤僻、冷漠、忧郁多疑、不讲文明礼貌、合作意识差、上进心差等多方面的性格缺陷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留守儿童家庭中绝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由于体力、知识原因,大部分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只照顾生活,别的管不了”。据了解,在江西赣县,留守儿童厌学、弃学现象普遍,近一半孩子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还有一些孩子成了家中的负担被亲友“踢”来“踢”去,一会儿放到外公外婆家,一会儿赶到叔伯家,使孩子从小心理就不平衡,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吕绍清说,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性格行为上在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变得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等。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比较普遍。“当然也有部分儿童的心理行为发生令人欣慰的积极变化,生活能力和学习自觉性提高,自我约束增强,更富有责任感等等。”
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解决“留守孩”问题的关键在城市,政府、学校、社会齐努力,给他们多一些关爱 留守儿童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许多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留守儿童问题表现在农村,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应该在城市。”改善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就业生活环境,特别是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政策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帮助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加大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如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等,使农民工子女也能在城市接受优质的教育。此外,还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欣喜地发现,许多劳务输出地已经行动起来,纷纷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点亮心灯。
建立了“三知、三多、三沟通”机制,即熟知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多与留守儿童交心谈心等。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沾化县为943名留守儿童建立了个人档案和联系卡。学校在3年前就开始关注留守儿童,除了建立专门档案,还在留守儿童中开展了“五个一”活动。为每位留守儿童落实一名代理家长,每位留守儿童结交一个好朋友,每周打一次亲情电话,每月举办一次主题教育,每月读一本好书。沾化县各学校还建起“亲情驿站”,组织老师倾听留守孩子的心声,用真情解开一个个心结,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引导。组建了代理家长团,由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校辅导员、任课教师、退休教师组成,帮助留守孩子走出孤独和忧郁。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唱歌的是江西赣县二中九年级的留守儿童小飞。这位大家眼里的顽皮小子,如今与班里同学组成了“樱花六人组”,他们的梦想是当网络歌手。给小飞带来蜕变的就是赣县的留守学生关爱工程。
发展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之策。赣县县委书记李明生说,我们要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推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不断改善民生相联系,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给留守儿童送去温情关爱。
(注:文中留守儿童均为化名)
全国各地多种方式关爱留守儿童
安徽省有360多万名留守儿童。从今年开始,安徽省力争用3年的时间,在全省1308个乡镇建立留守儿童活动室,首批已建成4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