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提纲

时间:2019-05-14 11:07: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提纲》。

第一篇: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提纲

<<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提纲

学 校:四川美术学院姓 名:晋伟专 业:环境艺术设计学 号:2011210357

主要内容

一.对留守儿童存在的比例现状的调查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三.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四.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建议(家庭、学校、社会)

提纲

一.调查对象:小学生

二.调查方法:问卷和交流,实地考察典型,深入留守儿童家庭

三.调查步骤:

1.2月前完成调查提纲拟定

2.3进入小学进行问卷交流及走访相关家庭

3.4月组织问卷调查,整理相关材料

问卷主要内容:

留守儿童各年龄阶段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留守儿童监护人及其监护情况

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爱程度

4.4月中旬组织座谈会,一起交流探讨关于留守儿童.主要对象:家长.老师及相关领导

5.4月底完成调查整理分析,撰写报告提纲

6.12月前完成正稿,上缴各项材料

第二篇: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而随祖父母生活或寄养在亲友家的农村儿童。随着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和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逐年增加,农村留守儿童也在逐年增加,这一点在我县尤为明显,从学生在班上学习的状况和家访情况调查得出。本校学生家长80%外出务工,也就是说我校8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他们在外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带回大量资金为改善其生产生活条件,回乡创业积累一定资本。但是其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却出现了一系列大问题,发人深思。

一、调查结果

1、由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大多由年迈的祖辈代为监护,断代教育、生活自理。

2、祖辈教育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一是祖辈只负责孩子的饱暖,而对于如何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并不重视。

3、很多老人过分溺爱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导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差,怕苦怕累,使她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4、是祖辈中文盲和文化程度低者所占的比重大,根本没有能力辅导、帮助孩子的学习,无从过问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也从来不与老师联系、沟通,将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对于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大多数祖辈也只是走个形式而已,起不到教育作用。

5、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完全依靠自身的自觉程度;

6、随便给孩子零花钱,有的祖辈甚至认为如果“亏待”了孩子会影响到子女将来对自己敬孝,因而造成很多留守生存在乱吃零食、打游戏等坏习惯,发展更甚者编造谎言,更多地索要零花钱;

5、是孩子与祖辈年龄悬殊在43-71岁之间,代沟很深,无法交流沟通,在和留守儿童的访谈中了解到留守儿童的心事大多愿意和同学、朋友一起分享,在与祖辈的沟通上存在困难。

6、祖辈的封建思想严重,羞于启齿谈“性”,也不知道如何保护这些孩子。

二、父母外出打工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影响明显

由于祖辈的文化程度低,无力辅导孩子的学习,或是父母一方外出打工,另一方在家照顾子女,但却对子女的学习状况漠不关心,且本身孩子的自控能力较差,放任的管理是孩子学习成绩差或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这一点在低年纪的留守学生身上体现的更为突出。成绩相对优秀的并不占多数,且优秀的成绩多是靠学生的自觉努力得来的。

三、单亲家庭教育对留守生的成长特别是完整性格培养不利 我班的留守生儿童中,有一半左右的留守生是父母双方一方在外务工,另一方留在家中,不少的家庭单亲在外打工,长期不归,同孩子间缺乏沟通。他们与外出父母的沟通上存在很大问题。另外,留守在家的单身父或母承担着养老扶幼的重任,身挑农活和家务活两副重担,对孩子的教育缺少时间和精力。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种情况,有的单亲外出两三年杳无音讯,有的干脆多次调换工作地点,从此断绝一切联系,留守在家的一方自暴自弃打牌赌博,不思进取,把孩子的冷暖教育丢弃一边。

四、社会关爱不足,使他们彷徨在社会的边缘,这是留守儿童面临的第三大问题。没有社会的关爱,社会教育欠缺,使得留守儿童在行为方面很不规范,思想修养方面出现严重偏差。继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之后,对留守儿童成长影响最大的因素就来自于社会。然而,如今的乡土秩序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么井然有序。大量的人口外移,乡土秩序越来越由以往那些被社会排斥的街头小混混所把持。他们缺乏必要的管制,为所欲为,严重扰乱了乡村的正常秩序。缺乏对事物正确判断力的留守儿童难免受其影响,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良好人格的形成着实令人堪忧。他们在情感方面只求索取,不思付出,不知道如何感恩回报,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无情,缺乏基本的社会责任感。他们小小年纪就染上了吸烟、酗酒、赌博、小偷小摸等恶习,在行为方面放任自流,违反学校纪律,甚至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这又引起了下面将要探讨的问题,留守儿童给社会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这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可谓之环

环相扣,留守儿童年龄均不大,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没有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学校,家庭之间的安全链接被迫中断,使留守儿童极易不法分子的侵害对象。诸如留守儿童被拐卖的现象并不罕见,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留守女童被强奸的恶性案件。另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监管,他们的自身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他们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逐步沦为街头小混混,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安定。

最后,要改变留守儿童所面临的现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家庭、学校要齐抓共管。在解决这一问题过程中,缺少任何一个方面而制定的措施都难逃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况。

留守儿童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他们成为了实质意义上的“单亲儿童”或是“孤儿”,他们的处境着实令人同情,怜悯。他们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问题不解决好,就如同自毁前程。但这又是一个棘手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以及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来完成,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奉献出我们的爱心。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社会的和谐发展,就是关注国家明天的发展。

第三篇: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调查问卷

(学生问卷)

调查地点: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_区(县)被调查人姓名:

访问开始时间:

访问结束时间:

调查员姓名:

___________乡(乡镇)_________村 □A1□□A2□□A3□□A4 ———————————□□□A5__________月__________日□□A6□□A7—————时—————分□□A8□□A9—————时—————分□□A10□□A11 ————————————□□A12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1

亲爱的小朋友:你好!为了了解父母外出打工儿童的学习及生活情况,我们设计了此问卷,请你配合完成。请在选项代号上打“∨”或在“____”填上数字。

一、个人基本情况

1、你的性别⑴ 男⑵ 女□ B12、你的年龄_______岁□□ B23、你现在上_______年纪□ B34、你是否在校住宿? ⑴ 是⑵ 否□ B45、你现在和谁住在一起住?

⑴ 爸爸⑵ 妈妈⑶ 爷爷、奶奶⑷ 哥哥⑸ 亲戚 ⑹ 其他 □ B56、目前为止你爸爸、妈妈打工已有______月(1年=12月)□□□ B67、你爸爸、妈妈今年在那里打工?

⑴ 本县城内 ⑵ 省内其他地方 ⑶ 省外⑷ 不知道□B78、你每个月的零化钱大约是_______元□□□ B87、你们家一共有_______人□□ B9

二、学习情况

1、你一个学期花在买书、文具等学习方面的钱是_____元 □□□ C12、你觉得你父母外出打工后,你的学习?

⑴ 下降了⑵ 没什么变化⑶ 进步了□ C23、你觉得你父母外出打工后,你学习的时间?

⑴ 减少了⑵ 没什么变化⑶ 增多了□ C34、你觉得你父母外出打工后,你学习态度?

⑴ 不如以前了⑵ 没什么变化⑶ 更认真了□ C45、你觉得跟你的父母相比,你现在监护人?

⑴ 更关心你的学习情况⑵差不多⑶没有父母关心的多□ C56、当你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你主要向谁寻求帮助?

⑴ 老师⑵ 同学 ⑶ 照顾我的家人 ⑷ 其它□ C67、父母与你联系时,说得最多的是什么?

⑴ 学习问题⑵ 生活问题 ⑶ 家里人的健康问题□ C78、平时课余时间你经常干什么?

⑴ 看书⑵ 看电视⑶ 跟朋友玩 ⑷ 上网⑸ 其它□ C89、你上课情况是?

⑴ 经常逃课⑵ 偶尔逃课 ⑶ 没有逃过课□ C910、你喜欢上学吗?

⑴ 非常喜欢⑵ 喜欢 ⑶ 说不上 ⑷ 不喜欢 ⑸ 很不喜欢□ C1011、你觉得老师的教学水平?

⑴ 很差⑵ 比较差⑶ 一般⑷ 比较好⑸ 非常好□ C1112、学校老师的家访情况是?

⑴ 经常家访⑵ 偶尔家访⑶ 几乎没有家访过□ C1213、在家里有人辅导你的学习吗?

⑴ 有⑵ 没有□ C1314、你觉得父母对你学习进步的帮助大吗?

⑴ 没什么帮助⑵ 有些帮助⑶ 帮助很大□ C1415、在学校里,你觉得老师关心你的学习吗?

⑴ 非常关心⑵ 比较关心⑶一般 ⑷ 不关心 ⑸ 几乎没问过□ C1516、你觉得现在自己在学习上的最大的问题是?

⑴ 学习资料不够 ⑵ 没有人监督 ⑶ 不想读书 ⑷ 课程太难学 ⑸ 老师不好好教⑹ 学校太差⑺ 家里学习条件差⑻ 其他□ C1617、在觉得自己以后能读到?

⑴ 小学毕业 ⑵ 中学毕业 ⑶ 大学毕业 ⑷ 研究生毕业□ C17

三、生活情况

1、你父母外出打工一般是?

⑴父亲单独外出⑵母亲单独外出⑶父母都出去□ D12、父母外出打工后,你觉得生活?

⑴ 更自由了⑵ 没变⑶更不自由了□ D23、你与外出的父母联系的情况是?

⑴一个星期左右就联系一次⑵半个月或一个月联系一次

⑶几个月联系一次⑷一年一次□ D34、你父母一般回家的情况是?

⑴ 一年好几次⑵ 一年两次⑶一年一次 ⑷两年或两年以上一次 □ D45、你觉得父母外出后,对你的生活学习?

⑴ 更关心了⑵ 没变跟以前一样⑶ 没有以前那么关心□ D56、父母外出打工后,你感觉?

⑴没人关心自己了 ⑵ 关心的人很少 ⑶ 没变化⑷ 关心人多了□ D67、遇到烦心事时,你经常怎么做?

⑴ 和老师说⑵ 跟同学朋友说⑶ 跟谁都不说,自己憋在心里

⑷ 跟照顾我的人说⑸给父母说⑹写日记□ D78、你的监护人(现在照顾你的人),对你很严吗?

⑴ 很严厉⑵ 有点严⑶ 不怎么严⑷ 很少管□ D89、平时你和同学的交往多吗?

⑴ 多⑵ 不是很多 ⑶ 几乎不来往□ D910、跟你父母外出打工相比,你觉得自己与同学的交往活动?

⑴ 多了很多⑵多了一些 ⑶没变⑷少了一些⑸少了很多□ D1011、在学校或在村里有人欺负你吗?

⑴ 有,经常受到欺负⑵ 有过但不多⑶ 没有□ D1112、现在在学习上,有人帮助你你吗?

⑴ 有很,很多⑵ 有一些⑶ 几乎没有□ D1213、跟父母外出相比,你父母给你的生活费用(吃穿)?

⑴ 增加了很多⑵ 增加了一些 ⑶ 没变⑷ 少了一些□ D1314、跟父母外出相比,你父母给你的学习费用(买书、文具)?

⑴ 增加了很多⑵ 增加了一些⑶没变⑷ 少了一些□ D1415、你想念在外的父母吗?

⑴ 很想念⑵ 比较想⑶ 无所谓⑷ 不怎么想□ D1516、你觉得父母应该外出打工吗?为什么?

应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应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卷结束,小朋友谢谢你啦!

第四篇:农村留守儿童调查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长期亲情缺失致性格孤僻

“父母在远方,身边无爹娘,读书无人管,心里闷得慌,安全无保障,生活没希望。”这则流传在江西农村的顺口溜,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据全国妇联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5000多万。这个规模庞大的群体的生活、学习、心理状况怎么样?社会如何向他们伸出关爱之手?记者日前走近留守的孩子们。

1.“我想爸爸”

——在部分农村,“留守孩”的比例超过2/3,且持续增加。对许多留守儿童来说,爸爸妈妈就是电话里的声音11月的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县保安村,屋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7岁的湘平正和表弟一起玩耍,外婆则在厨房准备晚饭。屋内的一面墙上贴满了湘平的奖状和一张全家福,“这是爸爸妈妈和我,还有舅舅、舅妈、表弟和外婆。”小湘平一一指点着。记者问:“爸爸妈妈去哪儿了?”小家伙脱口而出:“在浙江上班!”舅舅张军胜说,湘平的父母在浙江的工厂打工,每年回来几次,从两三岁起他就跟着外婆生活。舅舅家有个比他小几个月的表弟,两个小男孩是最好的伙伴。

小湘平长得乖巧可爱,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记者要看看他写的字,小湘平就坐下来一笔一画地写了起来,拿给记者看时发现半页纸上写满了“爸爸”。舅舅、舅妈以前也在外打工,由于身体不好回家搞起了养殖。“弟弟每天和爸爸妈妈睡,我和外婆睡。”小湘平在旁边小声嘟囔着。记者询问湘平父母在外打工的情况时,小湘平不时走过来可怜巴巴地说:“我想爸爸!”

初冬的鲁北沾化,寒意侵人。山东省沾化县田家村66岁的杨爱芝大娘正顶着寒风接外孙女灵灵放学回家。今年8岁的灵灵是沾化县富国第一实验学校二年级的学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地打工,灵灵跟着姥姥姥爷已经5年了。对灵灵来说,爸爸妈妈就是电话里面的声音:“要听姥姥姥爷的话,好好学习,今年我们尽量抽时间回家看你„„”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都会让灵灵高兴不已,可惜5年来,爸爸妈妈都没能“抽”出时间。

山东沾化县东沙村的小洁今年4岁,正在上幼儿园中班。一提起爸爸妈妈,小洁就含着泪搂住奶奶。小洁的父母去广州打工有2年了。姑姑每次带着她通过网络与爸爸视频聊天时,小洁都喊着“爸爸你下来!”

而在江西省赣县韩坊乡大营村,记者询问一群正在玩耍的农家娃:“请父母在外打工的小朋友举手?”在场的孩子都举起了手臂,一旁的村主任无奈地笑着说:我都快成留守村长了!

率先举手的小丰今年11岁,在韩坊中学读初一,父亲在广东一家制衣厂打工。从一岁多开始,小丰就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留在家中。“我去过广东,那里有好多小汽车,有特别高的楼,还有许许多多好吃好玩的。”一说起广东省东莞市,小丰就激动不已,但马上他的神情就黯淡下来。“爸爸说工厂要赶货,特别忙,我已经快一年没见到爸爸了!”每个月爸爸会给他打个电话,这是小丰最盼望的时刻。小丰懂事地说:“同爸爸在一起的这些日子,感觉到爸爸真的很辛苦,我以后要当一名勇敢的警察,让爸爸过上好日子„„”

江西赣县韩坊乡是劳务输出大乡,乡长赖厚辉介绍说,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在外打工、创业,在家的基本是老人和小孩。以韩坊中心小学为例,该校共有学生1100人,“留守孩”就有742人,占67.5%。其中,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约占24%;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约占76%。据统计,赣县常年有20多万人外出务工,全县“留守学生”达1.8万名,占全县在校学生总数的30%。

长期研究留守儿童的农业部农研中心副研究员吕绍清表示,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将转移到城市就业,留守儿童的群体规模也会随之继续扩大。

2.“不如不生我”

——长期亲情缺失,代管不力,“留守孩”出现一系列留守综合征:厌学、性格孤僻、合作意识差

“妈妈,你好吗?我很想你!你在外辛苦地挣钱,虽然你不在家,但我的内心能感受到你的存在。我的成绩是优秀的,请你和爸爸放心!”11月17日中午,同学们都放学回家了,山东沾化县富国第一实验学校七年级学生小美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写日记。

小美说,爸爸和妈妈都在青岛打工,爸爸在渔港搬运船上的海货,妈妈跟着打零工。从记事起,她就与姥爷姥姥生活在一起。只有12岁的她看上去比其他同学要懂事许多。

“我好想你们,你们不要太劳累,注意保重身体!”写着写着,小美的眼里泛起泪花。小美每天在学校里吃午饭,盒饭只需2元钱,小美却觉得很奢侈。“姥姥姥爷对我很好,总是尽可能让我吃好的喝好的,可还是跟爸爸妈妈不一样。”小美说,假如爸妈在家,她可以无忧无虑地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对姥爷姥姥就不同。小美不忍心看着老人忙前忙后地照顾自己,因此,不管学习多紧张,小美都要尽可能挤出时间多干一些家务活。

但跟这些比起来,小美内心最难以忍受的就是随时都会袭上心来的孤独感。她特别珍惜与爸妈在青岛团聚的时间,每年暑假小美都会去青岛,可团聚过后的分离最难受。每次送她乘车,妈妈眼里都噙着泪水,爸爸则不顾男子汉的面子哭出声来。“爸爸当着我的面就哭过两次了„„”说到这里小美已泣不成声。小美说,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爸爸妈妈早点回家,妈妈不再漂泊,不再打工受苦。

“父母生下我又不管我,那还不如不生。”从上小学三年级的林林口中听到如此消极的回答,实在令人心痛。林林没满周岁父母就外出打工了,林林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由于奶奶没文化,年纪大,在管教孙子上有心无力。久而久之,林林养成了任性的性格,极为叛逆。

山东沾化县富国第一实验学校教师张金霞说,“留守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代管人有时又监管不力,会出现一系列“留守综合征”,如厌学情绪增加、学习成绩下降、性格孤僻、遇到小事易走极端等。“部分孩子存在任性、孤僻、冷漠、忧郁多疑、不讲文明礼貌、合作意识差、上进心差等多方面的性格缺陷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留守儿童家庭中绝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等隔代亲人照看,由于体力、知识原因,大部分隔代监护人表示“照看孩子感到吃力”、“只照顾生活,别的管不了”。据了解,在江西赣县,留守儿童厌学、弃学现象普遍,近一半孩子学习成绩处于中等偏下。还有一些孩子成了家中的负担被亲友“踢”来“踢”去,一会儿放到外公外婆家,一会儿赶到叔伯家,使孩子从小心理就不平衡,认为自己是“多余的人”。

吕绍清说,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都面临挑战。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亲情的缺失使孩子变得孤僻、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地影响到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吕绍清说,研究发现,部分留守儿童性格行为上在向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一方面,有些孩子因为感到父母保护的缺失而变得胆小、懦弱;另一方面,有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行为失范,变得脾气暴躁、任性、打架斗殴等。缺乏管教引发行为失范

3甚至越轨,在留守儿童身上体现比较普遍。“当然也有部分儿童的心理行为发生令人欣慰的积极变化,生活能力和学习自觉性提高,自我约束增强,更富有责任感等等。”

3.“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解决“留守孩”问题的关键在城市,政府、学校、社会齐努力,给他们多一些关爱

留守儿童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吕绍清分析说,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家庭的贫困,使孩子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另一方面,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不公平的待遇,使许多农民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孩子一起走进城市。“留守儿童问题表现在农村,但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关键应该在城市。”改善农民工在城市里的就业生活环境,特别是改善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学校就学的政策环境,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

吕绍清表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流入地和流出地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要加强对流动儿童教育政策实施过程的监督,帮助一些有条件携带子女到城市读书的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同时加大对打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如定期对老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学管理质量等,使农民工子女也能在城市接受优质的教育。此外,还需要充分发挥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心和监护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欣喜地发现,许多劳务输出地已经行动起来,纷纷启动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为留守儿童点亮心灯。

在山东省沾化县,建立了“三知、三多、三沟通”机制,即熟知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多与留守儿童交心谈心等。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沾化县为943名留守儿童建立了个人档案和联系卡。沾化县富国第一实验学校校长王东方说,学校在3年前就开始关注留守儿童,除了建立专门档案,还在留守儿童中开展了“五个一”活动。为每位留守儿童落实一名代理家长,每位留守儿童结交一个好朋友,每周打一次亲情电话,每月举办一次主题教育,每月读一本好书。沾化县各学校还建起“亲情驿站”,组织老师倾听留守孩子的心声,用真情解开一个个心结,有针对性地对留守孩子进行心理引导。组建了代理家长团,由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校辅导员、任课教师、退休教师组成,帮助留守孩子走出孤独和忧郁。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唱歌的是江西赣县二中九年级的留守儿童小飞。这位大家眼里的顽皮小子,如今与班里同学组成了“樱花六人组”,他们的梦想是当网络歌手。给小飞带来蜕变的就是赣县的留守学生关爱工程。

早在2004年,赣县就积极筹措资金建立“留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专项基金,创办了“留守学生”托管中心。赣县沙地镇中心小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王金莲14年来先后义务收留留守儿童326名,在生活上给予关照、精神上给予关怀、学习上给予帮助,把满腔热情和涓涓母爱无私地奉献给了孩子们。赣县阳埠乡派出所民警许小春带着4名女大学生在黄沙小学办起了“留守孩托管班”,为32名“留守孩”带去家的温暖„„

发展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之策。赣县县委书记李明生说,我们要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与推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不断改善民生相联系,千方百计加大教育投入,给留守儿童送去温情关爱。

(注:文中留守儿童均为化名)

全国各地多种方式关爱留守儿童(链接)

河南省是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也是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最多的省份之一。目前,河南省14岁以下的留守儿童数量近300万人。近年来,河南省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建立“代管家长”制度,开办寄宿制学校,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安徽省有360多万名留守儿童。从今年开始,安徽省力争用3年的时间,在全省1308个乡镇建立留守儿童活动室,首批已建成400个。

甘肃省财政投入2000万元,实施“关爱留守儿童百分之百覆盖行动”,在全省每个乡镇建一所留守儿童之家。

第五篇:谷城县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与思考

谷城县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与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谷城县劳务经济蓬勃发展,为谷城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给城乡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劳务经济在为地方特别是贫困山区带来不菲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的健康成长提出了诸多新课题。近期,谷城县老干部局和县妇联组织有关人员深入到村、社区,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进行了调研,调查采取统计调查、座谈、调查对象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

一、现状

调查数据显示,谷城县18周岁以下儿童约16.8万人,其中留守儿童有1.1万人。全县现有留守儿童服务站138所。

一是基本生活有保障。父母外出务工,带给留守儿童经济上的改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我们的调查中,有85%的孩子有零花钱。由此可见,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在物质上的需求已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满足。

二是自理能力较强。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现状,使留守儿童不得不学会自立自理,能够较为独立地生活和照顾自己。较大的留守儿童不仅要照顾自己,有些还要照顾年迈或有病的祖辈。

三是能够理解父母打工的行为。当“留守”在农村社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加上学校教育的引导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留守儿童们大多数都能够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行为,而且在精神上给予了父母一定的支持。有30%的孩子表示对外出的父母很满意,有94%的孩子明白父母为什么打工。

二、问题

务工带来的经济上的宽裕使农村留守儿童对物质的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心理问题、安全问题等正悄然成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难点。

一是亲情严重缺失。83%的留守儿童父母一年或一年以上回家一次,一年之中,他们与父母相处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数的10来天。72%的孩子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应该是能和父母在一起。有个孩子在日记中说:“如果可以换来妈妈的爱,我可以献出一切,包括生命。”这些稚嫩但充满强烈情感的语言,表达出了留守儿童对于亲情的无比渴望。难以想象,大批留守儿童在经历这种与父母长期分离,情感上长期缺乏交流的亲情之后,对于亲情的理解和认识会不会有偏离,会不会影响到下代甚至更后一代对于亲情的理解。

二是人格性格发展出现障碍。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正确教育引导,加上有些孩子总认为自己是留守儿童而显得自卑,有事不爱与人交流,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在自我保护上容易出现过激行为。部分由祖辈照顾的留守儿童,由于祖辈的溺爱、纵容,在性格上表现出来自私、霸道、蛮横,有些由其他监护人照顾的孩子,则相对比较内向,有心事不愿意倾诉,过多压力和想法没有正常的渠道来疏导,必然会造成人格和性格的扭曲。

三是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为盲区。父母的长期缺位,导致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是监护人的能力问题。作为主要监护人的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根本无精力教育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道德上的教育引导。另一方面是家长的价值取向问题。很多务工族因长期在外,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

三、对策

近年来,谷城县在关爱关心留守儿童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得到中央省市充分肯定。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留守儿童愈来愈多,探索的一些措施、方法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关爱“留守儿童”,保证他们健康成长,关系到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从调研所了解的情况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家难管、在校难教,学习成绩平平,人格缺陷不少。因此,要以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为重点,探索关怀之道。

一是政府及有关部门可与移动、联通、电信等通信公司一道,设置专门为在读中小学生提供贴心服务的“亲情电话”,每月定期与外出打工父母沟通一次。

二是利用每学期或每学年假期,组织留守学生赴外出父母打工地探亲、体验(原则上同一打工地为一个组)。

三是组织专家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每学期到校举行一次报告,帮助留守学生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

四是吸纳更多爱心人士担任爱心妈妈爸爸、爱心爷爷奶奶、爱心志愿者,给留守儿童更多的精神关爱和物质帮扶;组织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育合格人才”、“爱心家长”、“大手拉小手”、“亲子情、两地书”等丰富多彩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下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基本状况调查问卷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基本状况调查问卷 您好!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经商而留在原籍的儿童青少年。留守儿童已经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 为了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调......

    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报告 社会在不断地进步,但还是有很多地区属于贫困,恶劣的天气和低效的受益使得很多父母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家乡离开自己的孩子,来到发达地区去赚钱。孩子是......

    农村留守儿童论文提纲

    农村留守儿童论文提纲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在心理健康与道德品质、体质健康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性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的......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的调查与思考【内容摘要】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的儿童。留守儿童常出现情感缺失、心理偏差、行为失当......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总结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总结 曾经有一个孩子在作文里这样写道:“一个人就是一个家,每天一个人玩,一个人闹。一个人哭,一个人笑。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我跟本不知道什么是父爱......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乡外出务工的青壮年日益增加,很多父母不得不将孩子交给......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查1.亲情的流失。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使得孩子从小就缺乏父母的关爱,孩子在心灵上 下的是难以抚平的伤口。我有一个学生叫杨小达,父母在他4岁时就到浙江打工,......

    农村留守儿童暑期调查

    河南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农 村 留 守 儿 童 情 况 调 查 报 告 班级:电气09-2班 学号:310908010203 姓名:马丽川河南理工大学暑期社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