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实践报告——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4 11:0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暑期实践报告——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暑期实践报告——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第一篇:暑期实践报告——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暑期社会实践------------留守儿童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我们称之为“农村留守儿童”。这些留守的少年儿童大都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 帮助,加之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使得他们产生了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其中一些人甚至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我的家乡,安徽省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是全国留守儿童最集中地四个省区之一,留守儿童占本省儿童总数的11.55%,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7.58%。留守儿童成为我省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今年暑假,我回到乡下老家怀宁,去了其中一所留守儿童学校做义工。在学校的生活里,我积极地与校方,老师以及学生进行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石牌镇共15个行政村,总人口26840人,劳力10716人,外出务工人员5299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89人,其中男童47人,女童42人,学龄前儿童32人,小学37人,初中20人。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缺“疏”。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一旦有了烦恼与问题无法向父母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或者不关注这些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至于学校,则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学习生活上也难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也不够,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安徽省卫生厅调查显示,32.2%的留守儿童有心理卫生问题,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36.6%,父母单方外出打工的检出率为28.2%。《关于我省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情况的报告》指出,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向、孤僻、缺乏自信、不善与人交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受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影响,出现固执、偏激、缺乏活力、心理老化等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以下一些症状:

①、“留守儿童”容易违纪,叛逆心理苗头出现。在小学中高年级违纪学生中,“留守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一般表现为逃学、迟到;不完成作业;小偷小摸;不诚实,经常说谎;高年级“留守儿童”开始出现叛逆心理,攻击意识很强,与老师顶撞,不服从管教,更有甚者还盲目冲动、打架斗殴。小涛和小华都是六年级的学生,其父母都在外打工,爷爷奶奶负责他们的生活,这两个孩子几乎每天都要制造一些矛盾,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当老师找他们谈心时,他们很无所谓,有时还变本加厉地打架来引起大家的注意。可见,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内心很孤独,所以做些“引人注目”的事,以此得到大家的关注。

②、“留守儿童”普遍厌学,自卑心理十分严重。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参加活动、自卑心理严重、生活无聊而空虚。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中,胆小怕事、课堂不敢回答问题的占75℅以

上;高年级“留守儿童”中,由于对学习失去信心,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③、“留守儿童”缺乏沟通,性格内向孤僻。由于缺乏父母亲情的滋润,许多留守孩子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长期的自我封闭,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出现了人际交往敏感,口头交际能力减弱;长期的自我封闭,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性格内向孤僻。芸是一个很活泼漂亮、能歌善舞的女孩。五年级时,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一个人独自生活。她开始变得“文静”了,课堂回答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很少唱歌跳舞了。因为打工的原因,父母离婚了,芸就更内向了,看不到以前开朗的样子,经常独自发呆,不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了。

2、学习缺“导”。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在思想与品行上缺少正确的引导、教导,导致这一群体学习观念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较差。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游,成绩优秀的较少。此外,他们也极易染上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价值观上易发生偏差,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多。据政府法院的统计,2007年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该市法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0件,其中留守儿童案件73件,占66.4%。安徽省人大的报告分析认为,留守儿童学习缺“导”,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缺位。由于多数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或其他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平时对他们重养轻教,在精神和道德上关注、引导的少,学习上也无法给予有效的督促、帮助和辅导。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很难得到学校教育更多的补偿。在农村,托幼机构、寄宿学校较少,教育资源不足,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

3、安全缺“护”。留守儿童在安全方面存在三大隐患:一是由于留守孩子家庭父母外出,代管家长监护不到位,非正常死亡时有发生,其受到烧伤、烫伤、交通事故、电力事故、溺水等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儿童大;二是留守儿童因缺少家庭和学校的有效监护而容易遭受各种人身侵害;三是留守女童被人猥亵、强奸、诱骗的现象尤为严重。最近两年,因父母常年外出,孩子多是老人抚养或者亲戚代养,一些留守女童被人强奸,小的年仅四五岁,造成女孩怀孕严重后果的案件就有10起之多。在她办理的案件中,还有多起农村寄宿中学女生被骗出学校遭人轮奸、被强迫卖淫的事件。之所以出现这些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安全教育的欠缺、学校教育管理的疏漏以及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鉴于留守儿童对孩子,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我省尝试”三种模式”试图解决留守儿童难题。

一,基层实践春笋破土。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区域,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办寄

宿制学校如铜陵县的新桥中学凤凰分校,泾县的稼祥中学等。像安庆市实行的首批“留守儿童之家”的开放。“留守儿童之家”的活动室内乒乓球台、国际象棋等活动器材一应俱全,阅览室里的书架上摆有几千余本书籍,亲情工作室内有亲情电话、爱心伞和小药箱,能够全方位满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需要,这也是学校在留守儿童问题上做的探索。如今,寄宿制学校在争议中前进,要以实际效果证明,学校可以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发挥主渠道作用。

二,代管家长制。鼓励教师、班主任、团干部、志愿者等有条件的人士担任留

守儿童的代管家长。我个人认为这个方法很好,不仅极大的调动的社会的积极性,让每个有心之人为留守儿童做贡献,更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心灵。三,留守儿童结伴形成“留守孩子队”。把许多颗孤独的心凝聚在一起。留守小队也成了全国首家留守儿童自己的组织。肥东县于去年2月全面推广留守小队,7320名留守儿童加入了留守小队,占父母双方均外出留守儿童的83%。到去年9月,已在226所农村中小学校建立1082个留守小队。

除了以上的三种基本模式外,学校还应充分利用寒暑假孩子父母回家探亲的实际,召开“留守儿童”父母座谈会,针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老师与父母真诚交流,并提出关于孩子教育的一些要求,以争取父母的理解和配合;老师也认真听取家长的一些建议,不断落实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产生教育合力,让“留守儿童”茁壮成长。加强学校建设,为留守儿童年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使留守学生能进得学校并留得住,该校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不断加强学校基本设施建设,为留守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各中队定期开展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中队会,让留守儿童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在成长的历程中自立自强,学会体谅他人,关爱他人。召开“留守儿童趣味运动会”,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并体会到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当然,保护留守儿童,法律政策绝对不能缺位。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是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肝癌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正视并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吧。让我们痛宰蓝天下,携手共创留守儿童教育的春天!

第二篇: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实践报告

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关于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报告

摘要: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基于课题需要和我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某些偏僻的农村惊醒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强烈要求广大市民关注留守儿童,并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关键字: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存在问题措施建议关爱

我们分别针对该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和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安全卫生、思想状况等方面,采取问卷调查、走访、开办学习辅导班等方式和留守儿童家庭进行了零距离接触,调查结果如下:

(一)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1、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2、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9%;学习良好,占35.9%;学习成绩一般,占43.7%;学习成绩较差占4.4%。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

3、留守儿童心理情况。从调查看,大多数孩子性格内心、孤僻、倔强、与人交往少。在不开心时,都会出现一些“想早点长大独立”,“想让父母安慰自己”,“觉得没有人关心自己”,“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别人”超长的想法;有些还甚至想离家出走,多为男孩。可以看出,留守儿童渴望父母的关怀与社会的关注,希望多与父母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视、孤独无助、悲观寂寞。

4、家庭教育情况。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监护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学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60%。监护人教育孩子的知识来源于自己摸索的占49.5%,从长辈那里学来的占33%,而通过专门的家庭教育培训班或家长学校学习的仅占3%。近30%的监护人很少或从不主动与孩子聊天,关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学习,其次是生活情况,过问孩子情绪问题的只占13%。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没能与自己的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些留守儿童在生活、教育、心理方面,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留守儿童成绩欠佳。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27%,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

2、留守儿童心理出现偏差。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呵护和照顾。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有的留守儿童情绪消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留守儿童大多年龄在1-15岁之间,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想念父母的占85%,有38%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半年回来1次,30%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1次,8%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1次,55%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有的留守儿童从小父母就长期在外打工,一年难得回一次,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得孤独、自卑、冷漠、少语,很少或不愿与教师和同学们进行交流和玩耍,只与个别人来往。这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出现了偏差。据调查此类心理现象的儿童占留守儿童的14.3%。

3、留守儿童生活普遍较差。由于我村老百姓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大部分未掌握专长和技术,外出打工大部分从事的是劳动密集性工种,干的是苦活、累活,且工资收入微薄,只能基本维持家人和儿女的生活。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由于家庭经济收入少,父母又长期在外,难以顾及到儿童的生活情况,导致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极大损害。据调查显示,80%的留守儿童生活较差,20%的留守儿童生活一般。

4、留守儿童道德行为较差。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少年,自律能力很弱。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不少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不少留守孩子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迷恋桌球室、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人混在一起。

5、留守儿童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在留守儿童中,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对儿童的安全监管,加之部分监护人和代养人对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不够、意识不强、监护不力,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特别是在双休、寒暑假期间,脱离了学校管理回到家中,临时监护人和代养人的管理难以到位,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甚至出现安全事故。我村前几年一男孩在河边玩耍时不慎掉入水渠中,溺水身亡。

(三)措施及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和留守儿童家庭进行零距离接触,和留守儿童进行了心连心的交流,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努力学习,帮助他们走出生活的“阴影”。力争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生活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用真爱抚慰留守儿童脆弱的心,用真情为他们指明前进的道路。但是对于广大的留守儿童来说,知心哥哥、知心姐姐的关爱仅是一种弥补,是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一种弥补而已。在家庭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强有力的综合性社会支持体系的建立非常必要。建立起一个以基层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为中心的留守儿童的监护体系,特别是加强农村的社区建设,是有效填补留守儿童内心对爱、对亲情缺失的一种方式。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农村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1、强化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比如在城市中打工族密集的地方,增加城市教育设施,降低打工子女的入学收费要标准,逐步改善民工子女就学条件。对未能入学的民工子女可以通过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体制,打破城乡体制,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女切实的市民待遇,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帮助农民工把子女带到打工地学习和生活。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的“绿色通道”,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教育待遇。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

2、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在社会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对帮扶,也可以建立家长代管制度,教师要真心实意地走进学生心灵,从心灵上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驱除他们由于父母不在而积压在心头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求知,学会追求。

3、家长要转变观念,增强自身发展的能力,多渠道寻找就业门路。外出打工的夫妻有能力的一定要把孩子带上跟随自己打工读书生活。要正确教育和引导好孩子,树立“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如果条件允许夫妻最好留一个在家与孩子一起生活。因为家庭的安全感和亲情的温暖是任何外力都无法取代的。外出的父母要经常回家或打电话与孩子沟通,交流感情,和学校沟通掌握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引起社会各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5、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网络,对所有留守儿童(外来学生)逐个建立学习、生活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保持和留守儿童父母定时(不定时)联系,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

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让监护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使学校和监护人能有效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三、社会实践活动的收获

1、锻炼品质,历练人生,大力弘扬奉献精神。短短几天里,我和孩子们进行了零距离的内心交流。我们更多的是体验到了作为一名志愿者的感动和快乐,难忘的经历是人生一笔财富。

2、群众的支持与拥护是我此次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活动自始至终都得到父老乡亲的支持与配合。当地群众都热心的帮助我们,这是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此次活动,我们学会了如何待人处事,学会了用真诚和微笑去帮助和感谢他人。我们收获了信任,收获了果实,也收获了快乐!

3、收获成果,再接再厉,将爱进行到底。正是因为有了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才能让爱心的力量更加强大。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村民的感谢等等,都让我们收获感动,收获欣慰。我们坚信,爱心事业不会因为实践活动的结束而结束,我们会继续努力,将爱传承!

总结: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社会实践也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阵营,更是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最好窗口。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磨练了青年大学生的意志,也培养了大学生理论运用与实际的能力。

第三篇: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感悟

留守儿童暑期实践感悟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地提高,家庭的担子跟着加重,许多家长迫不得已背井离乡年迈的父及年龄尚小的孩子而外出打工。他们也有不情愿的,为了维持生计而迫于自己的孩子天各一方,这却苦了对世界好奇的孩子们,没有了父母那温暖的怀抱,却要自己独自面临成长路上的风风雨雨。

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处,给这些可怜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在这次的暑期中,我专门拜访了我们村里的一位留守儿童。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他却留在了农村家里,由祖辈照顾。父母外出打工后,与他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为了表达一下对留守儿童的关心,我作为一名大学生走访了他们家。他的父母如今都在国外工作,他由爷爷奶奶照顾,父母每个月都会寄3000块钱回来,这笔钱对他们来说足够用了,但当我问道他想不想爸妈时,他哭了...我想这其中的心酸不用我多说。同时也给他传授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教育他要好好学习,不要不学好。

为了保证属于“留守儿童”的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尽量从各种渠道对农村贫困家庭的经济上给予帮助,使一些家长多有些时间来照顾自己的子女;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各科老师,主要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谈心、疏导教育,进行家访等达到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目的。大力开展校园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增强责任感,在孩子上小学和初中阶段,家长尽量不外出,或留一方在家照看孩子,给予孩子亲情关怀。

留守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希望,关注留守儿童不只是小事家事,更是国事,是关系民族未来发展的大事,需要全社会广泛关注。为了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弥补感情缺失、家庭教育缺位,为了这些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时期的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爱心支教活动,希望用我们大学生的热情和爱心牵手留守儿童。呼吁每个社会人都能够伸出温暖的双手,送上我们对特困留守儿童的一点关爱,让他们张开梦想的翅膀向宽阔的蓝天勇敢的飞翔。

对留守儿童实施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不仅让我学会了珍惜和关爱,而且也懂得了责任与感恩。通过关爱留守儿童,大学生走进火热生动的社会课堂,亲眼目睹了农村孩子家境的贫寒、生活的拮据,亲身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纯真与刻苦,思想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发自内心地要为这些孩子做点事情。我们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动态时空环境中饯行感悟,理解和懂得了爱,也感受到自身的社会价值,并发自内心地想为他人,为祖国的下一代,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一点贡献、尽一份心力。

第四篇:暑期实践感言(关于留守儿童)

暑期实践感言

留守儿童,可能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他的意义,它指的是什么。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对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由隔代亲属或旁亲看护,长期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

而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2000万少年儿童为父母外出武功而成为留守儿童一族,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里,出现了一系列“留守综合症”,如学习成绩普遍下降,厌学情绪增加,性格孤僻,遇到小事容易走极端,其道德育缺失更加令人担忧。

他们多数是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或者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看管。他们一般偏于溺爱,文化水平比较低、对于孩子的学习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以导致留守儿童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因素,我们发现有百分之九十的留守儿童成绩处于中等以下,百分之十的留守儿童成绩比较好。

从留守儿童年龄来看,他们的年龄比较小,百分之九十读小学,百分之十读初中,这都正处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父母又长期在外打工,长则几年回来一次,短则逢年过节才回来,他们不能够常与父母在一起,更别说与父母交流谈心,这致使他们缺乏父母的关爱、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性格内向等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这些问题,不仅会危害小孩的健康成长、而且会给农村的教育以及社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它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团结,关系到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所以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个阶层的共同参与解决。

就家庭角度来说,在家看管孩子的爷爷奶奶和母亲不但需要照顾生活方面、而且要关心学习,同时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的学习;外出打工的父母应该经常与孩子联系、与孩子交流谈心、与此同时也应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并及时解决。父母也可以给子女讲述自己背井离乡打工的奋斗历程、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精神来教育孩子,让他们以父母为榜样,为骄傲、更自信勇敢地面对生活中学习上的困难。

父母外出打工,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便落在学校,我觉得学校应该建立留守儿童的挡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心理状况、成长变化时刻关注以即时给予帮助,同时常与家长联系即时汇报学生情况;班主任应多与他们交流、丰富课余文化生活、鼓励他们参与活动,也可以围绕留守儿童开展班会、请外出打工经历丰富的家长参与。讲述他们打工的奋斗历程和感人故事。让家长和学生有直接的交流,进而使留守儿童理解父母、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人生观。为留守儿

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应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帮助留守儿童、乡镇、村委会应做出相关留守儿童档案,掌握他们的具体情况,针对各类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关措舍,解决他们实际情况;教育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与措施,加大农村中小学基础建设投资的力度;强化学校对留守学生的监督和教育;还可以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活动,给留守儿童带去关爱,使他们在缺少家庭关爱的时候,同样能够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形成全社会踊跃参与的道德风尚,要创新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关心留守儿童的组织中来。使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得到有效的保障,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的后顾之忧,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不管是在怎样环境下的留守儿童都可以健康快乐也成长,都能成为有自信有理想的祖国未来。

关注留守儿童,真情爱护留守儿童,不仅要提供物质上的资助,帮助,要从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心理上关爱,使留守儿童感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从此次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关于一份爱心一份责任所包含的内容。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发扬与吃苦耐劳的精神。我们将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展现良好的风貌。通过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使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使我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和农民的富裕,而且关系到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认识到只有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才能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更加自觉地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

第五篇:暑期实践留守儿童调研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调研

所属院校:山东财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指导教师:李开传

团队成员:孙建祥 鲁阳 常晨 侯文阁 填写日期:2012年09月01日

目录

一、前言„„„„„„„„„„„„„„„„„„„„„

二、调研地点„„„„„„„„„„„„„„„„„„„„

三、调研实施过程„„„„„„„„„„„„„„„„„„

四、调研结果分析„„„„„„„„„„„„„„„„„„„

五、建议„„„„„„„„„„„„„„„„„„„„„„„

(一)前言

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他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母爱,就连他们的样子都记不清了。

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都变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品行不端、性格缺陷、缺乏亲情、价值扭曲等问题,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为了这些孩子的茁壮成长我们能做些什么是我们时常思考的问题,他们是我们的弟弟妹妹是祖国的花朵,尽我们所能为他们健康成长创造条件。

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基于课题需要和我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泰安市摊清湾镇的农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二)调研地点

滩清湾小学位于泰安市岱岳区满庄镇的一个小村子里,校区环境极其恶劣,低矮的房屋,破旧的桌椅,随处可见青苔的地面,仅有两张桌 子的办公室。。我们从校长那里了解到在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大约占了40%,他们大多数是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的,缺少正确的关爱方式,不少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包括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

(三)调研实施过程

1、问卷:制作出问卷调查表,以班级为单位由各班负责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收回调查表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讨论调查结果,对学生给以相应的教育和帮助。

2、开展各类活动:教孩子们学习英语、数学等一些基础的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带着孩子们一起做一些团体游戏,增强孩子们的合作和集体意识;与孩子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困惑,尽量解除他们的心理问题。

3、家访:在调研期间,两人每组放学后送学生回家进行家访,记录家访情况。在家访时,给予关怀,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充当爱心的传递者。

4、邀请我校知名心理学教授苏琪教授对孩子们进行相关的辅导,针对孩子们的问题开展了心理引导、心理修复等。

(四)调研结果分析

⒈出现的主要问题: ⑴ 心理问题突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父母是家庭的主宰,是孩子的主心骨。一般来说,父母不仅可以为孩子提供生活条件、教育条件、安全保障,使他们尽可能健康成长,而且更重要的是,父母可以给予子女难以替 代的亲情与真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是重要的。但是,现实中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令人担忧。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教育因素以及文化生活单一的制约,留守儿童往往出现较大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儿童自卑心理加剧、性格抑郁、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一些儿童产生僧恨、仇视的畸形心态,甚至出现暴力化倾向。其中,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并不单纯是一个由父母长期外出所引起的孩子情感缺失和心态异常的问题,而是学校、社会、父母、监护人与留守儿童自身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⑵ 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⑶ 情感问题突出

留守儿童正处于健康成长的时间,父母的关爱往往会使留守儿童感到亲情的温暖。但实际上,父母的长年累月不在身边,对于留守儿童而言,这就是一个不完整的家庭,双亲关爱缺位导致留守儿童孤独感增强,“一个母亲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胜过100校长”,可见 亲情的呵护对于留守儿童是多么重要。得不到父母的关怀,生活上缺少必要的关爱,而隔代监护型和亲友代管的孩子,爷爷奶奶或亲友通常只求物质上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长时间的得不到亲情的浇灌,父母与留守儿童之间会变得愈来愈陌生,甚至不如和朋友之间的感情深厚,这样一来便产生了感情危机,出现了感情问题,是家庭成员之间变得冷淡,出现了不和谐。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希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现在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⒉形成的原因:

1、社会因素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与城乡壁垒存在矛盾,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务工农民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他们不得不和自己的孩子分离,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或他人照管,造成了留守儿童的大量出现。所 以说,留守儿童是“三农”问题的副产品,它的大量产生和存在,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就业、教育、保障等体制的产物。

2、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伴随孩子的终身教育,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孩子行为、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特别是0—6岁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由于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错过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期,对孩子影响极大;有的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有的父母教育方法不得法,存在用钱补偿感情的心理,认为把钱寄回家,孩子有吃有穿有玩就行了,物质上满足,事实上成为孩子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祖辈隔代抚养大多偏于溺爱,以生活照顾为主,且知识、能力上也承担不了对孩子的品德培养、学习辅导的任务,使家庭道德教育处于真空状态。

3、学校因素

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的教育寄望于学校教育,而学校教育由于学生多,教学任务重,有的班级六七十人,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教育,在学习上、生活上难以给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难以管理。再加上留守儿童特殊群体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有的学校人数比例小,没引起重视;有的学校虽人数比例较大,但缺乏有效的措施。

(五)对策和建议 1.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动态的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上,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璞”,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2.学校: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应把“留守儿童”的教育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班级应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学校统一部署管理。档案资料应全面反映“留守儿童”的各方面情况,包括“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代管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3.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建立并完善农村教育和监护体系,使之成为农村教育保障机制。成立关心“留守儿童”教育指导机构,建立农村社区教育和监护体系。可由乡镇政府牵头,学校组织,村民委员会、派出所及热心的退休教师等参加。建立对“留守儿童”家庭定期访问制度、与在外务工父母联系制度,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和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承担起更多的教育、关心和保护责任。湖南省新宁县妇联倡议的要求各级妇女组织、妇女干部担任“代管妈妈”行动就是为“留守儿童”营造亲情、加强管理方面的一个典范。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

下载暑期实践报告——留守儿童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暑期实践报告——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

    《社会学概论》 课程结课考核论文 姓名:林秋菊 学号:*** 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物流管理1班 指导老师:唐明辉 题目: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 - 1教,更有甚者还盲目冲动、......

    关于农民工的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践报告

    关于农民工的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践报告调查目的 在当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农民工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他们的就业情况、权利保障的实现情况、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

    留守儿童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实践报告 三系电子信息工程(2)班姓名:刘 采 薇 学号:20100310205指导老师:王建华 一.为什么选择调查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 伴随着区域经济的迅猛发......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__留守儿童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12年暑假,我们接到通知要进行社会实践,学校很积极的鼓励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留守儿童暑期实践策划书[5篇材料]

    社会实践策划书 一:实践主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 二:实践背景: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几年出现的新问题。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

    留守儿童研究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的研究设计的分析评价 一,选题方面,本报告从一个社会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状况)出发,引起思考,然后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将其从内容上定义......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提纲

    学校教育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提纲一、选题依据 在我国存在着庞大的农村人口,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留守儿童问题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一个在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扩大的群体--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正在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将对现阶段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报道、概念界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