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农民工的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践报告
关于农民工的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践报告
调查目的
在当今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时代,农民工的问题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他们的就业情况、权利保障的实现情况、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一系列关于农民工的社会群体的问题层出不穷。作为一名农民工的女儿,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和理解着和自己一样的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和身为农民工的苦处。这个假期,当我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走近他们时,我和我同学们被他们的行为所深深感动。作为一名普通大学生,我们也有责任去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爱,也用自己的爱去感化周围的人,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给留守儿童创造更好的成长条件与机会。
调查对象及方法
寒假期间,我主要通过走亲访友的方式跟我所处的壶关县东井岭乡郭堡庄等村的农民工及其子女进行交谈,并调查。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消费观念的改变,以及人多地少矛盾的日益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充当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在城市从事第二三产业,而一大批未成年人被留在农村,成为了农村的一个特殊得到群体——留守儿童。其中他们的教育问题成为所有问题的一个焦点,在农村的教育本来就落后于城市,而他们又成为了一群和父母分离的特殊群体。在偏远的山村,孩子们呢的求学路则更加艰辛,期间路途遥远,山路坑洼不平,一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不堪,田间小路狭窄易滑,留守儿童本来就艰辛的求学路变得更加艰辛。谁为他们撑起成长的蓝天?谁来给予他们亲情的滋养?
调查结果
通过对我县鹅屋乡的调查,我们认识到:留守儿童常年生活在闭塞山村,对外界信息极其缺乏。鹅屋乡的各村村民基本是老人,这些隔代抚养的老人,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存在着许多的问题,祖辈抚养较多的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这些都容易造成留守儿童的叛逆、自卑、孤僻、任性等性格。另外隔代抚养的老人对孩子教育能力存在局限性,也不会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和处理同学间的人际关系。而孩子对生活、科学和社会等一些知识的需要,根本就没有办法满足,因此这些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和道德教育基本处于空白。谁来给予留守儿童信念的支撑。他们的生存和家庭状况如何呢?我们带着种种问题对半边街村几户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访问。乡镇中学老教师较多,教龄均在40岁以上,对留守儿童关爱缺乏,对思想道德教育欠缺、刘搜儿童的学习成绩大多不好,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学生厌学、辍学,但是随着“留守儿童”队伍的日益庞大,教学任务极其繁重,老师很多时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时在教学资源上也缺乏新的教育源泉,特别对英语、音乐、美术等教师极其缺乏。
父母外出打工常年未归,缺乏亲情关爱,导致性格内向孤僻,极其怕陌生人。还有个
别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七八年未归,对父母印象模糊。留守儿童个人卫生,个人习惯极差,随年龄增长,攀比心理加剧。“留守儿童”作为社会上一个弱势群体,在失去父母保护的情况下往往是最容易成为伤害和攻击的对象。受当前社会等各种因素影响,其父母思想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部分父母认为一个大学生花费高额学费,打工不仅不花钱,而且还赚钱。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可以带给他们知识,带给他们正确的人生关、价值观、世界观,带给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把他们的坚强与微笑带回我们的校园。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几个我的弟弟妹妹。村头的一间土瓦们外,两个女孩,一个是姐姐杨丽,在小学读三年级,一个是妹妹杨红,在上幼儿园,奶奶整天趴在长凳子上,通过爷爷得知他们已经在土瓦房里居住了27年,爷爷今年70岁,奶奶66岁,并且乃阿尼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等疾病,前些天因病医疗费昂贵交不起住院费刚出院,现在基本上每天还要消耗20 元左右的药物费。爷爷还说孩子的父母外出打工,常年不回家,家里又不富裕,老伴又生病,还要供养两个这么大的孩子,而孩子们又长期不与外界联系、性格孤僻,我们有一位队员问:“奶奶,到了暑假,孩子怎么办?”奶奶深陷的眼眶里又多了一丝忧伤,看得出来她很无奈,说:“要不就在家里,要不就跟我们一起上山干活。”
留守儿童的衣食保暖,幸福忧伤影响着整个中国的脉搏,关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具备一份社会责任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留守儿童问题能在国家政策和全社会的关注下得到圆满解决,使农村留守儿童也能和所有孩子一样,享有一个欢乐、读书的童年。
四、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建议
一、家庭方面。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出钱,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在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子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打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以加强对子女的教育。
二、学校方面。树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长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该承担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所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正面引导。
为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又开通亲情热线电话,为外出打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权衡利弊。
三、社会方面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上网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怒放的那一刻。
“留守儿童”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就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感化身边的人,拿出一点点的爱给予那些穷苦的孩子们,这群弱势群体,让他们能更加茁壮的成长。
10级中文系1004班
李慧莉
学号
10401437
第二篇:暑期实践报告——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暑期社会实践------------留守儿童的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群体,我们称之为“农村留守儿童”。这些留守的少年儿童大都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 帮助,加之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使得他们产生了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其中一些人甚至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我的家乡,安徽省也是一个劳务输出大省,是全国留守儿童最集中地四个省区之一,留守儿童占本省儿童总数的11.55%,在全国留守儿童总量中所占比例高达7.58%。留守儿童成为我省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今年暑假,我回到乡下老家怀宁,去了其中一所留守儿童学校做义工。在学校的生活里,我积极地与校方,老师以及学生进行交流,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石牌镇共15个行政村,总人口26840人,劳力10716人,外出务工人员5299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89人,其中男童47人,女童42人,学龄前儿童32人,小学37人,初中20人。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缺“疏”。留守儿童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时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与父母交流的机会,一旦有了烦恼与问题无法向父母倾诉,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或者不关注这些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至于学校,则受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在学习生活上也难以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他们的情感和心理健康的关注也不够,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安徽省卫生厅调查显示,32.2%的留守儿童有心理卫生问题,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36.6%,父母单方外出打工的检出率为28.2%。《关于我省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情况的报告》指出,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内向、孤僻、缺乏自信、不善与人交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自律能力差;受一起生活的老年人影响,出现固执、偏激、缺乏活力、心理老化等问题。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以下一些症状:
①、“留守儿童”容易违纪,叛逆心理苗头出现。在小学中高年级违纪学生中,“留守学生”占绝大多数,他们一般表现为逃学、迟到;不完成作业;小偷小摸;不诚实,经常说谎;高年级“留守儿童”开始出现叛逆心理,攻击意识很强,与老师顶撞,不服从管教,更有甚者还盲目冲动、打架斗殴。小涛和小华都是六年级的学生,其父母都在外打工,爷爷奶奶负责他们的生活,这两个孩子几乎每天都要制造一些矛盾,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当老师找他们谈心时,他们很无所谓,有时还变本加厉地打架来引起大家的注意。可见,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内心很孤独,所以做些“引人注目”的事,以此得到大家的关注。
②、“留守儿童”普遍厌学,自卑心理十分严重。大多数“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对学习没有兴趣、不愿参加活动、自卑心理严重、生活无聊而空虚。小学低年级“留守儿童”中,胆小怕事、课堂不敢回答问题的占75℅以
上;高年级“留守儿童”中,由于对学习失去信心,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
③、“留守儿童”缺乏沟通,性格内向孤僻。由于缺乏父母亲情的滋润,许多留守孩子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的状态。长期的自我封闭,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出现了人际交往敏感,口头交际能力减弱;长期的自我封闭,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的性格内向孤僻。芸是一个很活泼漂亮、能歌善舞的女孩。五年级时,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一个人独自生活。她开始变得“文静”了,课堂回答问题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很少唱歌跳舞了。因为打工的原因,父母离婚了,芸就更内向了,看不到以前开朗的样子,经常独自发呆,不愿意和老师、同学交流了。
2、学习缺“导”。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缺乏有效的教育和辅导,在思想与品行上缺少正确的引导、教导,导致这一群体学习观念淡薄,学习目的不明确,成绩较差。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游,成绩优秀的较少。此外,他们也极易染上不良的生活、行为习惯,价值观上易发生偏差,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多。据政府法院的统计,2007年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该市法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0件,其中留守儿童案件73件,占66.4%。安徽省人大的报告分析认为,留守儿童学习缺“导”,一方面是家庭教育的缺位。由于多数留守儿童与他们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一起生活,这些长辈或其他监护人受教育程度低,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平时对他们重养轻教,在精神和道德上关注、引导的少,学习上也无法给予有效的督促、帮助和辅导。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上的不足很难得到学校教育更多的补偿。在农村,托幼机构、寄宿学校较少,教育资源不足,无法满足留守儿童的特殊需求。
3、安全缺“护”。留守儿童在安全方面存在三大隐患:一是由于留守孩子家庭父母外出,代管家长监护不到位,非正常死亡时有发生,其受到烧伤、烫伤、交通事故、电力事故、溺水等意外伤害的几率远远比普通家庭儿童大;二是留守儿童因缺少家庭和学校的有效监护而容易遭受各种人身侵害;三是留守女童被人猥亵、强奸、诱骗的现象尤为严重。最近两年,因父母常年外出,孩子多是老人抚养或者亲戚代养,一些留守女童被人强奸,小的年仅四五岁,造成女孩怀孕严重后果的案件就有10起之多。在她办理的案件中,还有多起农村寄宿中学女生被骗出学校遭人轮奸、被强迫卖淫的事件。之所以出现这些安全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家庭安全教育的欠缺、学校教育管理的疏漏以及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鉴于留守儿童对孩子,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造成极大的影响,目前我省尝试”三种模式”试图解决留守儿童难题。
一,基层实践春笋破土。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区域,一些学校开始尝试办寄
宿制学校如铜陵县的新桥中学凤凰分校,泾县的稼祥中学等。像安庆市实行的首批“留守儿童之家”的开放。“留守儿童之家”的活动室内乒乓球台、国际象棋等活动器材一应俱全,阅览室里的书架上摆有几千余本书籍,亲情工作室内有亲情电话、爱心伞和小药箱,能够全方位满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需要,这也是学校在留守儿童问题上做的探索。如今,寄宿制学校在争议中前进,要以实际效果证明,学校可以再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上发挥主渠道作用。
二,代管家长制。鼓励教师、班主任、团干部、志愿者等有条件的人士担任留
守儿童的代管家长。我个人认为这个方法很好,不仅极大的调动的社会的积极性,让每个有心之人为留守儿童做贡献,更温暖了留守儿童的心灵。三,留守儿童结伴形成“留守孩子队”。把许多颗孤独的心凝聚在一起。留守小队也成了全国首家留守儿童自己的组织。肥东县于去年2月全面推广留守小队,7320名留守儿童加入了留守小队,占父母双方均外出留守儿童的83%。到去年9月,已在226所农村中小学校建立1082个留守小队。
除了以上的三种基本模式外,学校还应充分利用寒暑假孩子父母回家探亲的实际,召开“留守儿童”父母座谈会,针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老师与父母真诚交流,并提出关于孩子教育的一些要求,以争取父母的理解和配合;老师也认真听取家长的一些建议,不断落实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产生教育合力,让“留守儿童”茁壮成长。加强学校建设,为留守儿童年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了使留守学生能进得学校并留得住,该校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不断加强学校基本设施建设,为留守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快乐成长。各中队定期开展以留守儿童为主题的中队会,让留守儿童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在成长的历程中自立自强,学会体谅他人,关爱他人。召开“留守儿童趣味运动会”,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并体会到集体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当然,保护留守儿童,法律政策绝对不能缺位。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留守儿童是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肝癌留守儿童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正视并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吧。让我们痛宰蓝天下,携手共创留守儿童教育的春天!
第三篇:农民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农民工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大批劳动力外出务工,在给自己家庭收入带来大幅度提升的的同时,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很多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他们远离父母,很少能得到父母的关怀与教育,在学习、生活、心理及人格的发展上都或多或少就会出现了一些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学业成绩方面的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在校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很少有人去关心。首先,抚养人有的忙家里的繁重农活,有的观念陈旧、年龄过大、因此他们很少对留守儿童在学校中学习情况加以关心了解。其次,当农村留守儿童放学回家后,抚养人很少对其学习加以监督与辅导。特别是爷爷奶奶辈的老人,由于他们的几乎没有文化知识,很难对孩子们在作业中遇到的困难给予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素质方面的问题:正是在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发展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在父母不在孩子们身边的情况下,留守儿童得不到基本的心理满足。同时在感情上与父母产生了隔阂;另外是抚养人没有时间去管儿童的情绪变化,使他们缺失了的心理交流机会。这种情况长期积累,很容易使他们形成自卑、孤僻,此外留守儿童也会普遍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也较差。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相对疏远,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心理健康、和智力发展。
农村留守儿童身体发育方面的问题:对于留守儿童来说,由于他们长期得不到父母亲在身边的照顾,从而使他们在身体发育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农村留守儿童的青春期教育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抚养人出于一些旧观念的束缚,很少给留守儿童涉及到青春期的教育问题,面临青春期带来变化的问题时,常常陷人尴尬或迷惑的境地。二是抚养人常常忽略儿童们的合理的生活饮食结构。例如,抚养人往往会随随便便做些饭让孩子们吃,很少会改变菜的样式,因此使得留守儿童的营养状况失衡,孩子们就会显得又矮又瘦,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质方面的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基木缺失,使他们在道德品质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家中的长辈们通常很溺爱自己孩子,从而给了他们错误的引导,只知单向的接受爱。不去分享爱,对什么都不关心,缺乏社会责任感。二是他们没时间去培养孩子们的良好道德行为习惯,而是放任自流。此外,在教育中长辈们管教孩子毕竟不如孩子的亲生父母更为严格,儿童的监管几成空白。留守儿童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也逐步缺乏,道德意志薄弱有的迷恋网、吸烟喝酒、赌博,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怎么样才能合理解决呢?例如政府可以调整政策、妥善解决外地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家长也要努力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总之,监护人、打工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组织之间要紧密协作,共同努力,同时,政府要从法律上、制度上把留守儿童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中加以解决,只有这样才可能彻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第四篇:留守儿童及农民工权益
关爱留守儿童 维护自身权益
关于留守儿童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外出打工后,孩子留在了家中(主要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全国妇联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000万人,并呈继续增长的趋势。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等。
对此,我们有如下的建议:
一、家庭方面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家长应抽空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二、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对于农民工父母们,又有问题需要我们去关注,去解决。调查显示,有很多外出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报纸上经常刊登一些农民工索要工资无果、遭企业压榨、合法利益得不到保障的事件。对此,我们也给大家提供一些法律保护的建议:
(1)在职业中介机构被骗或者被用人单位侵权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
(2)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可以到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到劳动保障部门投诉或申请工伤认定、要求支付社会保险待遇等,如果劳动保障部门有关机构拖着不办,或者对其处理结果不服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如果遇到一些复杂的官司,对法律问题搞不懂的时候,可以到当地工会、妇联、共青团组织、当地新闻媒体、法律援助中心等部门寻求帮助;
(5)如果想了解劳动保障政策,或者遇到具体问题需要咨询的时候,可以拨打“12333”免费劳动保障政策咨询热线电话,工作人员会给您详细的解答。
关爱留守儿童,维护自己利益!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
阜阳弘大律师事务所
第五篇: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问题的思考
现留守儿童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各个阶层、各种岗位的人士对留守儿童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体现着中华这个大家族的和谐和融洽。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不是那一部分人的事情,必须全民动员,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国家等等共同参与,通过多种渠道一起努力。我认为留守儿童的根本问题是沟通、引导、教育的缺乏。
一是沟通。有了沟通就有了交流,孩子的心扉才能被打开,感情才能得到满足,心里话才能有地方说。我认为这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最关键、最根本的问题。只有沟通,孩子们的焦虑、紧张、交往能力差、内向、孤独、软弱、胆小、不合群等一系列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二是引导。通过语言、行为、活动、宣传等各种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引导,使其建立正确的物质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感恩心里,树立远大理想。三是教育。包括文化教育、安全教育、文明教育、生理卫生教育等。
理论是指导行为的基础,只有将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和意义。关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从我的实际出发,现做如下几点思考:
1、对留守儿童及其身边人进行调查,找出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并请教有关专家,提出正确的合理的解决办法,整理编辑成册。
2、整合有关资源,与留守儿童建立长期的、有效的对接关系,不断完善对接机制。
3、请心理老师定期做心理辅导。
4、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活动,对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等进行引导。通过实际行为感化留守儿童。
5、定期进行学习辅导。
6、利用展板、橱窗、宣传栏、广播、影片等宣传渠道,进行安全、文明、卫生等方面教育。
7、开展团体活动,增强团队荣誉感,增进同学之间友谊。
2011-5-12 1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