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题(五篇范例)

时间:2019-05-14 11:0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心理健康课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心理健康课题》。

第一篇:心理健康课题

《经济新区农村中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研究》

课题之子课题——

农村中学在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探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随着大量民工纷纷外出务工,农村中小学生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常年外出打工,已成为很普遍的现象,其子女就寄托在祖父母、外祖父母或亲戚朋友家,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家庭”、“隔代教育”或“寄养教育”的现象。导致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和偏差,有些孩子因此变得任性、自私、性格孤僻、厌学逃学、辍学、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看黄碟成网迷,甚至违法犯罪。残酷的现实令人心焦,引起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留守学生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问题。而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又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而又决不能被忽视的重要问题。解决好这一棘手难题,是摆在社会、学校面前的一项十分急迫的任务,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教育好留守学生,使他们心理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大问题,是当前社会的一个沉重的话题。

我们思考如何针对这一特殊学生群体的教育问题进行教育对策研究,怎样从学校教育入手对家庭教育进行引导,尝试通过系列体验式德育主题活动和分层实施的心理干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国外国情的差异,留守儿童比例较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不十分突出,所以相关的课题研究基本没有。

国内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主要是近几年才有的。中央教科所和部分市县教育部门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大多正在课题研究过程当中。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有关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要求学生要有健康的人格,对于小学生来讲,健康人格的培养,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良好习惯的养成,换-1-

句话说,要通过一系列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培养出完整的人来。

(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新的课程改革向教育提出了面向全体的要求,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留守儿童因其特殊的背景,成为木桶理论中最短的一块板,尤其要受到重视和关爱。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指出: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纲要中还要求“重视儿童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在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逐步在大中城市和其他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儿童心理咨询和矫正服务机构。”

(三)、构建和谐社会理论

建设和谐社会体现在教育上,就是要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就是要进一步扩大教育平等,而儿童的可塑性为这一目标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教育家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著名教育家魏书生也常说:“良好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保证。”而留守儿童作为我们教师工作中特殊对象,他们既有一般学生心理特征中的共性,又有特殊性。因此教师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研究教育方法,改进教学。引导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指导我们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便于正确地把握。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导我们根据学生的生理、安全等需要来关爱他们。

四、课题的界定

(一)、心理健康的界定:

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两层含义:其一是无心理疾病;其二是具有一种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条件,具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进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倾向,使心理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二)、本课题主要研究问题的界定:

农村留守儿童:在我们农村,一些学生的父母为了生计出外打工,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但大多数的子女都留在了农村家里,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一起生活,成为儿童中的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缺少父母关爱、温暖、管理,他们大多数成绩下降,出入游戏厅、网吧,行为习惯差,有的走上犯罪的道路。针对这种情况,应加强对他们心理健康的教育,给他们温暖,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寻找导致“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出现的因素;探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心理健康问题分析等。

五、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探索出农村留守学生心理特点,探寻、优化学校对留守学生教育的方法、途径。

2、通过研究,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教育留守学生自主、自信、自尊、自强。培养留守学生的创造能力、生存能力,为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研究,切实减轻家长负担,让外出人员安心务工,构建和谐的教育环境,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力量。

4、通过研究,抚平留守学生残缺的家庭感、亲情感,还留守学生一片美丽的天空,创建和谐校园、温馨家园。

六、研究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个性心理品质、基本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2、监管人的基本状况和生存现状。

3、监管人的现状与留守儿童个性品质形成的关系。

4、探索留守儿童教育新模式、新方法。

5、建立符合留守儿童身心特点的良好品质的培养方案形成一套

有效的成功经验及理论。

六、研究方法与途径

1、现状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了解本校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现状及其心理特点:了解教师对留守学生教育的认识和方法;了解留守学生家长对留守学生当前教育现状的评价及期待。

2、原因分析研究

(1)分析留守学生不良品德、学习、生活现象形成的原因。

(2)分析留守学生良好品德、学习、生活现象形成的原因。

(3)分析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产生影响的若干因素。

(4)分析当前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的认

识及所采用的方法。

(5)分析教师自身师德及业务水平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

产生的影响。

(6)分析家长及监护人自身文化素养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

育产生的影响。

(7)分析社会环境对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产生的影响。

3、个案研究

(1)对品学都存在问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2)对品学兼优的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3)通过对比以上两种留守学生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4、对策研究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已有的经验,指出当前农村中小学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记录实验中的各种情况及数据,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不断总结,为今后的留守学生品德、学习、生活教育方案的形成提供参考。

(1)建立留守学生个人档案,掌握其个人情况,尤其是心理现状。

(2)创建“留守儿童之家”,真情关爱,活动上优先安排,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定期对留守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实施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4)设立亲情热线,班主任定期与留守学生父母及监护人进行交流与沟通。

(5)优化“家长学校”管理,定期对留守学生监护人进行培训与指导。

七、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2011-10——2012-2)

1、大力宣传,广泛动员。借助各种途径,宣传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得到学校教师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2、努力创设适合课题的支撑和保障。建立资料库,积极积极搜寻有关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成功的信息。

3、收集先行学校的资料、实验方案、评价材料等,创造性地开展适合班情的课题研究,作好经验的积累。

(二)、实施阶段(2012-2——2013-2)

1、对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情况及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制定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案。

2、分析搜集的留守儿童的相关资料,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以提高课题研究的效能度,提高留守儿童面对各种环境的承受力。

3、调查研究,根据留守儿童的不同环境特点进行研究,反复改进研究方案,提高研究效能。

4、交流留守儿童的研究方案,共同探讨,反复改进。

(三)、总结阶段(2013-2——2013-6)

1、对留守儿童课题研究的结果进行测评,掌握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变化。

2、把本次活动的研究成果以书面形式写出来进行交流,使教师与学生共享交流。

八、可行性分析

1、社会的关爱有助于完成课题。国家重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教育部门给予一定的帮助扶持。

2、学校关心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特别是德育处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帮助。

3、我校是农村中学,留守儿童的数量很多,有很多案例提供研究。

4、作为教科室主任和班主任,有多年的理论积累和工作经验,有利于和留守学生沟通,有利于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5、有市、区教科室的直接指导和学校财力的大力支持。

九、成果形式

1、阶段小结

2、调查报告

3、活动方案

4、个案集编

5、论文撰写

十、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1、课题第一负责人:

王其堂(临港三中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全面负责课题的各项工作)

2、课题第二负责人:

王洪忠(临沂市家庭教育讲师,中学一级教师,负责资料的收集和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

3、课题成员:

左仁林(优秀班主任,中学一级教师,负责资料的分析、整理工作)

王洛芳(市教研室中心组成员,中学高级教师,个案的整理与论文的撰写)鲁伟(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中学一级教师,心理咨询与个案研究)

第二篇:心理健康课题中期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坐在这儿与各位交流。自从2007年我校也成立了心理健康课题研究小组以后,作为成员之一的我,每学期每阶段都在校课题组成员和孔校长以及杨主任的帮助带领下,有条不紊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从中收益颇多,下面我就简要地和大家交流一下我与其中一个孩子走过的新路历程:

一、基本情况

辅导对象:小G性别:男年龄:10岁 年级:三年级

二、主要问题概述:

1.活动过度,具有攻击性

进小学后,该生在课堂上总是坐不安稳,如离位随意走动,骚扰旁人或小动作不停.如涂画书本,玩弄文具,甚至发出尖叫声,影响课堂秩序。任课老师都来反映无法进行正常教学活动。课间则到处奔跑,活动不停,想干什么就马上干,爱挑衅别人,经常没有原因的攻击别人。做操时经常对别人吐口水,或从别人的背后推打。曾有一次就将铅笔芯插入我班一男生的头部。开学不到一个月,班级大部分学生都来反映曾被他欺负过。

2.注意力难以集中

儿童注意涣散,集中注意的时间短暂,极易因环境影响而分散注意力。上课时不能专心听讲,东张西望,心不在焉,或精神发呆,因而对老师的讲解和布置的作业的要求听不清楚,做作业时常遗漏、出错,而且拖拖拉拉,边做边玩,随便涂改,粗心大意。

3.学习困难

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贪玩,听课及做作业质量相当差,给学习带来困难,学习成绩欠佳。有某种认识功能障碍,如临摹图画、阅读、拼音及书写困难:存有视觉运动功能障碍(左右分不清,将“b”读成“d”),或空间定位障碍(文字倒读、写反字等);伴有发音障碍、言语表达能力差、词汇贫乏、抽象综合能力欠缺等问题。

三、背景资料

父母均为工人 父 :大专,母 :初中

通过和他母亲的沟通我得知,他母亲怀他时曾大出血,医生当时建议不要,可妈妈觉得自己当时年纪也不小了,而且是很不容易才怀怀上,还是坚持吃了胞胎药,保住了孩子。一只以来父母还是很重视孩子的教育。

四、心理治疗方法(主要采用支持疗法、环境治疗和行为治疗)

1、支持疗法

支持疗法又称支持性心理疗法、一般性心理治疗法,是一种以“支持”为主的特殊性心理治疗方法。它是目前我国使用很广的一种心理治疗概念。开学后,我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这个孩子的一些行为举止的确却与众不同,自己也阅读了一些相应的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我从中了解到多动症儿童大多意识到自己“病态”,并因常受来自家长、教师及同伴的指责而深感痛苦。因此,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以同情的态度对待他,并帮助他树立战胜“病态”的信心。并且让他的家长认识到,多动、对别人具有攻击性是一种心理障碍,责骂、惩罚不仅会加重病症,而且会加重儿童的自卑、忧虑、孤僻的反抗心理。因此开学不到一个月,我就和他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他家长认识到他儿子的这些表现是一种心理疾病,要正视它,并建议带孩子去正规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及治疗,以免贻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他的父母也很重视这个问题,自己也上网查找了相关资料,并带孩子去了南京儿童医院心理门诊进行治疗,医生给孩子做了相应的心理测试确诊为轻度自闭和好动,智商也仅为临界水平。医生要求家长每周去南京给孩子进行理疗,平时在家进行药物治疗。吃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效果不明显,而且副作用挺大,就建议家长停掉。

那么采用什么办法更有效呢?我们校长经过深思熟虑,查找了相关书籍,就提出让家长陪读,这也是针对特殊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孩子的奶奶一开始来,还有点不适应,总觉得不光彩。待了几天后,心情变得很舒畅了,因为课间能看着孙子,孙子不打人了,再也不会出现放学时许多人围着她告状的情况了。上课时孙子有时还会举手,老师喊他,他答对了,全班同学都会自发的为他鼓掌,孙子就会觉得特别高兴,奶奶自然也很开心。而且她一来,我们的孩子都会向她问好,没有一点歧视的目光。自然奶奶也很乐意陪孙子来上学。

2、环境治疗

记得赞可夫说过:“个性的发展,在孤独和隔绝中是不可能的,只有在儿童集体的内容丰富而形成多样的生活中才有可能。”因此作为老师我努力做到不厌弃和歧视他,对其微小的进步也应给予肯定和鼓励,并经常找她淡心,多鼓励她,让他感到老师温和、亲切。同时也教育班级的同学不歧视小G,对他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多看他的进步,多帮助他,这样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记得在一次语文课上,我让同学读词卡,可能是小G的妈妈提前教他了,他也举起了小手,我在众多举手的同学中毫不犹豫地喊了他,当他答对后,全班同学都不约而同地为他鼓起了掌。在随后的词语认读中,他又举起了手,全班同学都说还把机会给他,他在同学的掌声中又认对了几个词。那天我为此还奖励他举班牌呢!虽然他经常欺负同学,但大家对他却很友好,经常关心帮助他。有一次我去班级巡视,看见我班一位年纪小坐在第一排的小女孩帮他在抄家庭作业,原来黑板已被擦掉,但他的作业还没抄完,这位同学见了就主动帮他抄。了解完情况我在班级表扬了这位女孩,还教育其他同学也要向她学习。此外我还鼓励他多参加有益的集体活动和文娱活动(如学校举行的五人六足比赛活动),因为活动可以改善儿童的动作协调性,发泄儿童的过剩精力。而且我认为游戏或是一些竞技性劳动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另外,在学习、交友及生活的其他方面,我也给他以具体、反复指导和帮助。(举例:按学号轮流陪他课间活动;开始的单人单座到现在有同桌)

3、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是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它包含很多方法,我主要是将强化法及消退法结合起来,治疗小岗的多动以及具有攻击性的行为障碍。根据强化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发生一次。我运用强化法也就是当小罡出现适宜行为时(如那天打人的次数减少或没有打人)马上给予奖励(给他一颗糖或小书签或是选他当第二天的值日班长...)及时强化、巩固,为的就是让这个行为再一次发生;而消退发可分为经典条件反射的消退与操作条件反射的消退。在经典条件反射消退过程中,条件刺激因得不到强化而失去信号意义;在操作条件反射的消退过程中,某种习得的反应因得不到强化而减少或停止。例如,小G喜欢在课堂上尖叫,引得同学发笑,干扰课堂秩序。这时老师由于气愤会作出过激反应。其实他是出于一种“设法引起他人注意”的需要。同学的发笑与教师的过激反应对他的这一行为起到了强化作用。而一般我这时只会瞄他一眼后,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继续讲课,那么他的这一行为因得不到强化(不能引起他人注意)就会渐渐地自然消退。

此外我还运用了代币奖励法和行为限制法,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赘述了。

就这样,经过我耐心、细致、全面的心理健康辅导,两年多过去了,小G在学校的表现有了一定的进步。在新年的前一晚他爸还发来了感谢的短信,看到孩子的进步我也感到由衷的高兴。

拥有健康是成功的关键,是人生旅程的起点。少年儿童正处于由不成熟到成熟、不定型到定型,可塑性很大的年龄阶段,我希望我能和我们班的家长们共同携起手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排忧解难,努力营造一个健康的氛围。增强他们自身的心理防御能力,重视健康,关爱健康,为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未来社会而努力。

第三篇:心理健康课题阶段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知识经济的来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加剧,人们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问题增多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突出问题,心理卫生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洛阳市涧西区芳华路小学决定在2008年上学期至2009年上学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课程改革实验研究,本课题有我校校长孙玲玲为组长,负责该课题研究的理论研究与指导,由孙素萍,石娜,史存存,孙炎,袁亚静,何美霞老师参与。该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全校师生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是为促进和推动两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校风学风和教研工作。

为了达到预期的实验效果,2008年上学期一开学就组建了组课题研究队伍。开始了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一年下来,大家的辛勤劳动谈不上硕果累累,但也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至少在几个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一、进修专业知识,储备课题资源

孙玲玲校长在我们学校做了六次讲座:

第一次:课题《研究计划》与《实施方案》

第二次:新的健康概念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第三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方法 第四次:心理学研究方法

第五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问题研讨

第六次: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论文的投稿 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找准研究方向,明确课题目标

根据实验纲要确定研究方向,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确立子课题,我们采用教师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办法明确课题研究的具体分工。

1、专职心理咨询与辅导方面:暂时石娜担任心理医生角色。要求积极报考心理咨询师,建立心理咨询室,逐渐使用正规的心理测验和专业技术,建立心理观察档案,协调各班班主任辅导工作。还可以开展亲子教育活动,组建家庭教育网络等。

2、学习方面:由孙炎班主任负责。重点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行为的训练及矫正、应考心理辅导。学习方法包括阅读记忆方法、自学策略等。进行智力测验和学习能力测验。

3、纪律方面:由孙素萍副校长负责。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道德认识的教育、纪律教育、自律自控能力培养。

4、生活自理方面:由和美霞老师负责。主要是教孩子们学会时间管理(时间观念、活动安排、自我控制)、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8小时、入眠习惯、睡眠质量等)以及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生活自理、家务劳动)的培养。

5、交往方面:由袁亚静老师负责。主要是对学生的交往态度(理想、友谊、搭档、帮手)、交往范围(同学、伙伴、小团体、网络)交往方式、(学习、共同兴趣爱好、吃玩开销)交往原则与技巧(相处问题:人际冲突,孤独)等方面的指导。

6、卫生习惯的养成方面:由史存存老师负责。重点是从卫生习惯的养成入手,保证和促进学生身体与心理的健康。

7、其他方面:由孙玲玲校长全面负责。主要是研究脑科学发展动态与课程改革方向,重点是学生潜能开发、创造力培养。

当然,各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单行的,有跨项研究,需要全体课题组协同与合作,这是我们能大面积进行实验研究的基础。

三、教学科研并行,落实课题计划

以实验探索为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对比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咨询方法的效果,辅以调查、问卷、观察、个案研究、讨论和文献研究等方法。

两学期来,完成了课题的理论讲座、实验方案、实施计划的总体设计,进行了多次心理问卷调查,开始进入干预学生学习活动的实验阶段。

课题研究中,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验过程中也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的地方,改革教学,积极探索寻找出实验中的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实验方案。使课题实验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

第四篇:心理健康课题工作报告

宿迁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工作报告

宿迁市宿豫区新庄中心学校课题组

二0一六年六月

关于《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的工作报告

宿迁市宿豫区新庄中心学校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李先迎 陈 芬

课题《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是2013年4月申请,2013年5月由宿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审核批准,获得立项的市级课题。从2013年4开始研究,至今已历时3年。现将研究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思路、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1、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2、选取符合本校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并采取科学的教学管理。

3、在研究过程中,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体现时代特征,在研究途径上通过系统学习相关理论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获取相关研究的理念与思路,与教学一线相结合获得更为丰富的资料,然后通过分析整理使之系统化。

4、课题的开展拟经历如下几个阶段:首先,在明确研究内容和目的的基础上,完成调查并完成分析研究,获取独立的相关研究资料和数据;其次,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分析预设目标的达成情况;再次,以发展的眼光,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放在动态发展的实践进程中,进行科学、客观地研究。

(二)研究目标

1、确定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与任务、主要内容、途径和方法、组织实施。

2、撰写20000—40000字左右教育活动课论文,争取能较好解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农村小学阶段推进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在农村小学阶段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3、探索在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探索解决课程推进中出现问题和不足。

(三)研究内容

1、界定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概念、课程要素及课程组织形式。

2、通过解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了解新纲要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探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实质性结构、基本要素的性质、组织形式或安排。包括课程内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活动及评价程序等。

3、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问卷。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学段,不同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设情况,开设的困境和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需求,根据现状制定出更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方案。

4、进行心理健康活动课程的实践

将设计好的活动设计投入教学实践,收集班主任和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反馈的意见进一步修改课程设计。

5、整理资料和分析数据,撰写论文。

撰写完整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程设计研究论文,为广大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课程实施示范.(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通过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在收集、研读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现有的研究情况进行归纳概述,在此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开设情况。最后结合课程设计理论和活动课程设计相关理论,完成心理健康教育主活动课程的设计研究。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课题研究要遵循以下几个要求:①发展性辅导。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着。②主动性指导。不是学生向我们“要健康”,而是我们春风化雨“送健康”。③整体性辅导。每一位学生都是我们关注的对象。④活动性体验。心理健康教育是润物无声的春雨,要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体味到“春雨”的美妙。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一)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增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1、实施新课程,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前提。

(二)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学生主动学习。

1、创设积极的课堂学习心理氛围,优化课堂学习心理环境。

2、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

3、结合教学内容,巧设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合理评价,激励学生健康地成长。

(三)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活动课模式,让学生在愉悦氛围中成长。

1、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

2、心语沙龙;

3、阳光地带;

4、心育报刊;

5、心理日记;

6、“心理热线”;

7、“心语赠言”。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1、准备阶段(2013.4~2013.6)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查阅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文献,学习相关的理论,提出研究的设想,构思课题的基本框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收集资料,聘请专家讲座,组织课题成员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学习。

2、进入研究阶段(2013.6~2014.12)本阶段主要根据研究方案的内容开展研究活动,包括: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研究。以此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交往能力。形成了教师活动课公开课教案集,教师个案、论文集。

3、总结结题阶段(2015.1~2015.2)搜集整理研究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形成《农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设计与实施研究报告》。对探索到的心理健康活动的主要途径及内容在全校学生中推行,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结出在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式,并继续推行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四、课题研究成果

1、活动课设计方法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有具备明确具体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才能成为有效的教育活动。

第二,活动的选题首先要考虑是否与学生的年龄特征、成长密切相关,是否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其次是选题须小,从小问题、小角度人手,利于操作落实,利于挖掘问题的深度,促进学生对该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达到以小见大的目的。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坚持以发展性目标为主,要采取积极的教育措施,以达到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防患于未然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就好比体育活动,开展体育活动是为了增进人的身体健康意识,增强体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则是为了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人的心理锻炼,提高心理素质水平,两者在促进人的发展方面是一致的。

第五,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要有趣,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心理学研究表明,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人们积极的行为反应,要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生欢迎的班级活动,教育方案的设计就要考虑趣味性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不拘泥于传统的教育模式,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启发、诱导学生,如游戏、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样的活动,没有教条的束缚,没有僵硬的说教,更多的是学生兴奋的参与,它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传统教育的戒备和逆反心理,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迪。

2、研究总结成果 通过该课题研究,在2013年4月-2015年2月期间,课题组全体成员经过调查探索研究,取得一些成绩。学校为我们搭建课题研究平台,根据方案开展研究工作,开展各个年段的活动课观摩活动,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指导,做好个案资料等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研究。以此提高农村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交往能力。形成了教师活动课公开课教案集,教师个案、论文集。

鉴于我们的水平、能力、方法上的不足,恳请领导、专家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16.5

第五篇:小学生心理健康(课题计划)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

古蔺二小 熊晓燕 郑琳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研究的质量,特制定研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为主线,以学生的思维品质训练为核心,以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为起点,针对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立足于本班学生的教育实际,有效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工作。

二、研究对象及原则

1、研究对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研究对象为一年级一班、四班学生。

2、研究原则:

A、以人为本,发展为先的原则;以学生现有的心理健康状况基础为起点,着眼于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提高。

B、长效性原则。实践着眼于长效性效果,坚持量的积累,同时重视阶段效果,使课题研究与教师的实践需要结合。

C、开放性原则。依靠学校内部力量,同时积极吸取校外先进经验和理论,专家引导,促进教师研究水平的提高,保证研究取得成果。

D、建立长效机制原则。选择适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 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方法与途径的研究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研究的内容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本阶段主要的工作有:

运用文献法、问卷法、个案研究方法开展小学生的心理特征的研究。

四、研究的步骤及时间

时间:(2010年9月——2010年12月)阶段目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探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个案分析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的评价。

五、阶段任务:

①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的档案建档、资料收集、整理工作。②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研究实施阶段的实验计划制定实施。这个阶段具体工作

1、进行研究前的调查,调查以制定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的方式进行。

2、拟定研究的计划,明确阶段任务,组织研究。

3、制定研究所需的制度。

4、进行研究小组成员的会议,进行具体分工。

5、组织进行研究工作。

6、进行研究阶段的总结、研讨和分析、交流活动。

17、进行阶段个人总结、论文撰写。

六、研究措施

1、确定阶段研究工作内容。

2、制定制度、研究时间。

2010年9月

下载心理健康课题(五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心理健康课题(五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总结报告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课题》总结报告 健康的心理教育是现代教育主题,也是幼儿教育的主题,3-6岁的学前儿童还处在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由于他们......

    职高生心理健康的探索(课题)修订

    职高生心理健康的探索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课题组 研究成果概况: 本课题旨在通过对本校部分学生(随机抽取)有控制的实验研究有计划的教育实践,试图找出一些对职高生心理健康发......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途径与方法的研究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创示范,求发展 伊春市友好区第一小学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实现中华边远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努......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计划[合集]

    2008年度省级十一五课题龙井市龙井实验小学 二00八年三月《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计划龙井实验小学2008年省级课题 《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对策研究》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报告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近年来,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部门都十分关注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中也明确......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变革,人类进入了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人际......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创示范,求发展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就明确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