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学校紧急情况安全疏散演习方案
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避险能力
安全疏散演习方案
(2014年3月制订)
一、活动目的: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及紧急情况安全疏散演习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培养师生在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预防在疏散中出现踩踏事故,提高教师和各部门间的协同能力,提升学校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活动组织机构:
组长:林森
副组长:郑钦俊、叶晓慧、吕忠兴、刘红、杨淑珍、张洪波、孙振海、王立馥、郑宇欣、于爱敏、赵明丽、王艳华 组员: 各年级班主任、副班主任、政教处干事、体育组教师
三、演习时间:2014年3月31 日(周一)
四、演习地点:各班教室至教学楼对应操场
五、演习对象:全体师生
六、演习操作程序及要求:
1.出现突发情况时,学校广播通知警报,政教处通知学生并组织教师对学生进行疏散。
2.听到广播警报后,各教室当班老师立即通知本班学生,并以最快速度有顺序有组织向楼下疏散,在撤离过程中,按照撤离路线迅速逃出楼外。
3.参与疏散演习的师生必须高度重视本次演习的重要性,听从指挥。
4.参与演习的师生在疏散演习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保证有序进 1
行,不要着急,不要乱跑,避免发生推挤嬉闹等现象,确保安全。
5.每个班级排成2列队伍由第二节课任课教师组织在班主任及副班主任的带领下同时从教室的安全出口(门),沿着右墙角边有秩序的进行撤离,不抢道、不惊慌听从老师的指引。
6.从楼内撤离出的学生和教师以班级为单位,有组织的按照升旗时班级站队顺序在操场集合。在活动结束前,从楼内撤离出的学生和教师不能随意再次进入楼内。
七.疏散线路及顺序
具体安排:
教学楼东门:一(1)、一(2)、二(9)、二(10)、二(12)、二(11)、三(3)、三(4)、三(11)、三(10)
教学楼中门:一(4)、一(3)、一(11)、一(12)、一(10)、一(9)、二(3)、二(4)、二(8)、二(7)、三(5)、三(6)、三(7)、三(8)、三、(2)、三(9)
教学楼西门:一(5)、一(6)、一(8)、一(7)、二(5)、二(6)、二(1)、二(2)、三(1)、三(12)
疏散顺序:班级:每层靠近楼门的班级先行,楼层:一楼先行依次再
行
八.分工安排及职责
(1)各班班主任副班主任带本班学生撤离;(正副班主任一起带领,一前一后)
(2)师生按照消防疏散路线撤离教学大楼,在指定的安全地带(教
学楼对面操场)集合;班主任清点学生人数。
伊春区第二中学
2014年3月20日
第二篇:紧急疏散演习活动方案
紧急疏散演习活动方案
一、演习目的为切实做好学校的避震、消防安全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培养师生在遇到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时的应变能力,特举行此次消防演习。
二、演习具体分工
演习总指挥:吕永生
责任岗安排: 详见“附表1”
三、教学楼消防演习
(一)演习具体安排:
1、演习时间:2010年 月 日
2、演习地点:学生教室——操场
3.参加人员:全体师生
(二)演习具体操作程序1、14:20全校师生进入演习状态。
2、校长宣布疏散演习开始。
3、假设:以报警铃声为信号。
4、听到信号,各班同学迅速做好准备,听从班内任课老师指挥,迅速有序的按规定路线撤离教室,到达避难区指定位置。二楼教师在东侧楼梯下楼,按6号疏散路线撤离。撤离时必须保证学生在前,教师最后撤离。
5、学生跑到指定避难区后,由班长整队,迅速清点人数,向现场总指挥报告应到人数和实到人数。
6、校长作演习总结发言,宣布演习结束,各班有秩序带回。
四、注意事项
班主任和所有负责老师要做好安全的宣传教育和演习中的管理工作;学生疏散撤离时要安静、有序、快速,绝对不要打闹、推搡(台阶与转弯处要小跑步撤离,不要着急跑的过快,鞋子脱落等不能弯腰捡取,以防跌倒、踩踏事故发生)。
附表1:
教学楼疏散线路:
疏散路线
班 级
1号疏散路线
6年2班
2号疏散路线
3年1班、6年3班
3号疏散路线
6年1班
4号疏散路线
5年1班、5年2班
5号疏散路线
3年2班
6号疏散路线
5年3班
教学楼责任岗安排:
责任岗
负责人
A号责任岗
B号责任岗
C号责任岗
D号责任岗
E号责任岗
F号责任岗
G号责任岗
机动
第三篇:紧急疏散演习总结报告
紧急疏散演练报告
为了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在突发火警、火灾时应急反应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有效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实现应急反应行动的快速、有序、高效;使员工及各部门熟悉各类应急操作和整个应急行动的程序,增强应急人员的熟练性和信心,公司组织了一次全员参与的车间紧急疏散演习。
品控部在这次消防演练开始前进行演练策划,就演练计划进行讨论。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参加演练的目的、演练的内容及演练的效果预测情况进行分析。
公司对本次消防演练,做了充分的准备,成立了临时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
本次演练是以《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为依据,以预防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从公司安全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认真研究,确定本次预案演练的主要任务是开展一次车间火灾事故中紧急疏散应急演练。
演练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在演练前期对员工进行讲解和培训,使全体人员了解和掌握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何报警、如何安全疏散人群等基本操作,熟悉应急演练的程序和要求,了解一旦发生重大火灾,懂得应该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如何去做、各部门如何配合等。从而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确保应急行动高速有效的完成。
2.演练过程:
演练开始前,全体人员各就各位,办公室人员吹响哨子,宣布此次演练正式开始。
消防演练开始后,现场指挥大声通知并组织车间人员从安全出口逃离,同时立即电话通知总指挥;总指挥接到通知后立即通知设备部切断车间电源并组织灭火,同时通知急救员赶到现场准备急救;整个演练过程紧张有序,各部门按演练前的布置严格执行。车间人员撤出车间清点完人数用时1分钟30秒,各部门人员全部到位用时5分钟;圆满完成了此次紧急疏散演练。3.演练效果:
在此次演练中,各部门从组织到实施效果明显,各参演人员在这次演练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消防过程中在火灾的预警,组织人员救援再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的全过程,在以后有火灾情况下,可以迅速进行消防。通过此次演练学习,加强了消防安全意识。4.不足之处:
4.1少数员工安全防范意识还不够强,对此项消防演练活动意义认识不高,责任心不强,有“应付形式”思想。
4.2个别人员在组织指挥过程中表现在行动缓慢、纪律松散、秩序较乱、部分人员在演练过程中表现不够严肃。4.3有部分人员在演练过程中速度缓慢。
以上不足须在今后工作、活动中加以克服,使各方面能力得以提升。
第四篇:安全疏散演习方案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
根据《山东省防震减灾条例》精神和微山县教育体育局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同时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提高学校的应急速度,保证应急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确保意外事件发生后能够统一指挥,有条不紊地做好全校师生的紧急疏散,使安全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经学校研究决定制定《微山县实验小学(双语校区)突发事故安全疏散预演方案》。
二、演习原则
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
三、具体工作分工
(一)疏散演习指挥部
总指挥:田家荣
副总指挥:侯先宏
成员:孙兆胜、高祥虎、曹媛媛、张晓慧、褚宏宇、孙苑、各级部主任、教研组长、体育组成员
(二)演习人员职责分工
1、报警广播:林传杰赵传忠
2、现场的安全保卫:孙兆胜、俞忠振、曹军喜、王广涛
3、医疗救护小组:郭亚莉、曹楠、徐颖、宋瑶
4、计时、指挥:安宝娟曹媛媛
5、拍照、录像:曹广峰、刘犇
6、联络人:褚宏宇
7、各班主任:负责安全、快速、有序的组织学生按照规定路线疏散。
四、具体演习活动安排
(一)参加对象: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全体同学
(二)演习时间:2011年12月3日(周五)
(三)疏散目的地:学校操场、教学楼前面小广场等。
(四)疏散路线及顺序安排
1、撤离教室:
要点:打开两扇门迅速撤离教室(基本原则:一般教室内前半部分学生由前门出来,后半部分学生由后门出来)。
2、撤离路线(出口选择)
东侧门:二五,二六,二七,二八,六二,六三,**,六五
西侧门:一五,一六,一七,四五,四六,五五,五六
小东门:二三,二四,二九,二十,六一,六六
小西门:一三,一四,一八,一九,四三,四四,五三,五四
中东门:三三,三四,三七,三八,四七
中西门:三一,三二,四一,四二,五一,五二
正门:一一,一二,二一,二二,三五,三六
3、地面疏散
从东侧门出来的班级(二五,二六,二七,二八)直接往东进入东面的小树林,六二,六三,**,六五往北至大操场。
从西侧门出来的班级(一五,一六,四五,四六,五五,五六)往北直线到足球场地。
从北东门、北西门、北中东门、北中西门出来的班级走直线到操场(具体各班级的站位由班主任及体育老师安排)。
从正门出来的班级(一一,一二,二一,二二,三五,三六)直接在教学楼前面的小广场集合。
(五)疏散保护安排
1、各楼道护导老师安排
东楼梯:四楼程守华,三楼钱英,二楼张伟,一楼刘跃林
东中楼梯:四楼牛强,三楼甄文,二楼刘艳,一楼王永
东侧:四楼黄芳,三楼白丽,二楼张云,一楼于启杰
主楼梯:
西侧:四楼於红清,三楼韩燕,二楼刘苏,一楼黄贵良
西楼梯:四楼王峰,三楼武凯,二楼张兴磊,一楼刘孝芳
西中楼梯:四楼张良忠,三楼李青,二楼刘梅,一楼王海燕
第五篇:紧急疏散应急演习总结
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xxx中学
二0一一年十月
防灾应急疏散演练总结
2011年10月12日下午16:00,我校在统一部署下组织了消防疏散
演练。演练取得圆满成功,达到预期目的,产生了积极影响,现将演练情
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学校成立了以校
长为组长的防灾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根据要求拟定了《xx初中防灾应
急疏散演练预案》。为了确保演练活动按预案顺利进行,演练活动领导小
组在演练前又通知全体参与人员,进一步明确疏散集合地点、疏散顺序和
注意事项,做到各个楼梯口都有老师守着,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求老
师教育学生,听到警报信号后,必须服从指挥,听从命令,立即快速、安
全进行疏散;不得拥挤、推搡,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如
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要求各小组按照各自的职责,到达规定的位置,完成各自的任务。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全可行,演练现场指挥组长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
一一讲解。
二、以宣传为途径,学习防灾减灾知识
1、全校共同努力营造“防灾减灾”氛围,大力宣传,让全体师生明确防
灾减灾的重要性,要求各年段以班会、讲评为阵地,开展防灾减灾安全教
育主题活动。
2、校园广播站开辟“关爱生命,防灾减灾” 专栏,宣传防灾减灾知识。
3、组织全体师生听“防灾减灾”安全知识讲座,提高消防减灾意识,增
加知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的认识,让广
大师生了解和认识防灾减灾工作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
高了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以体验为平台,掌握防灾减灾技能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
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2011年10月12日下午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开展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活动中,全体师生都能服从指挥,听从命令,快速、安全
地进行疏散。学生反应迅速,都有秩序地按指定路线迅速撤离至目的地。
在撤离过程中,没有拥挤推搡现象发生。学生从教室撤离到安全区域,只
用了不到2分钟时间完全撤离到了操场。待安全撤离后,各班级能迅速清
点人数并汇报。演练活动结束,领导小组对各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
行分析、小结,再教育。这次演练活动既是对我们应急避险的一次检验,也是师生的一次生命体验。不仅再次落实了我校应付突发事件的防范措施,而且也提高了全校师生实际应对和处置突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更进一步增
强师生防灾减灾安全意识,真正掌握在危险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
本方法,提高抵御和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次防灾减灾应急演练虽然圆满结束,但在演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仍不
容忽视,如个别同学意识不到位,有拖拉现象,还有某些环节细节安排不
周等等,这些都须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总结和改进。下一步,我们将此次消防防灾应急演练中所取得的经验,推广到防灾减灾应急管理实际工作中,并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不断改进。
xxx初中
二0一一年十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