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白城市造纸厂苇场火灾重大责任事故
白城市造纸厂苇场火灾重大责任事故
(1993年3月6日火灾)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93年3月6日19时30分许,吉林省白城市造纸厂苇场发生特大火灾,烧毁芦苇、车辆等,直接经济损失700余万元。
孙某某、黄某某、梁某某在白城市造纸厂苇场负责领车和监卸工作。1993年3月6日18时,白城地区芦苇公司车队驾驶员蔡某某驾驶东风140型带挂斗汽车载芦苇进苇场,苇场领车监卸员张某某将车领入苇场指定位置,让梁某某监卸。卸完车后,梁拿手电筒在蔡的车前引路,当蔡将车开出50米左右时,通道上的散碎芦苇将车截住,梁某某让蔡的车不要动,随后去检斤房找到苇班班长孙某某,报告误车情况。孙某某、黄某某、梁某某三人先后来到误车现场用叉子清理了一下车下的散苇之后,找来了地区芦苇车队刘某某驾驶的汽车,让刘某某帮助往外拽蔡某某的车。蔡某某的车和刘某某的车同时启动,拽出3米左右后又误住,反复倒退前进3次没有拉动,此时发现有焦糊味,孙某某、黄某某、梁某某同时到汽车底下查看,在扒开蔡某某主车右后轮下时发现起火,刘某某喊“快拿灭火器”,但孙某某等人都没带灭火器。孙某某用大衣扑火,由于火势较大没有扑住。火将汽车油箱底部燃着,致汽车右侧油箱盖鼓开,喷出的油火引燃了9号苇垛,大火迅速蔓延致绝大部分苇垛起火,经扑救于同月9日才将大火扑灭。
经查:共烧毁芦苇、麦秸、小叶樟3万余吨,苫布50张,消防带约2000米,避雷塔11座,苇捆打包机一台,东风牌140型汽车一部,烧毁铁路全封闭货车箱3节及枕木62根,经济损失700余万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
孙某某、黄某某、梁某某,身为苇场工作人员,违反了该厂制定的“工作人员进入苇场必须携带灭火器”和“汽车不准纺线”的规定,违章作业,造成特大火灾,损失极其严重,其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之规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
司机蔡某某,应当预见汽车轮胎“纺线”与芦苇磨擦会生热起火,由于疏忽大意而引起特大火灾,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06条第2款之规定,构成失火罪。
三、对事改责任者的处理
白城市人民检察院根据4人在本案中应负的责任,依法决定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对孙某某提起公诉,对黄某某、梁某某免予起诉;以失火罪对蔡某某免予起诉,白城市人民法院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孙某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
第二篇:重大责任事故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
上传时间:2011-12-29
(一)重大责任事故罪概念
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二)重大责任事故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对象是人身和财产。
2、客观要件
重大责任事故罪的行为是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这里的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是指违反有关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因此,这种有关安全生产规定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国家颁布的各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文件。
(2)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上级管理机关制定的反映安全生产客观规律的各种规章制度,包括工艺技术、生产操作、技术监督、劳动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程、规则、章程、条例、办法和制度。
(3)虽无明文规定,但反映生产、科研、设计、施工的安全操作客观规律和要求,在实践中为职工所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操作习惯和惯例等。
3、主观要件。重大责任事故罪的罪过形式是过失。这里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状态。
(三)刑罚
根据刑法第134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重大责任事故罪而情节特别恶劣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情节特别恶劣,是指造成伤亡的人数较多,或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特别重大损失,或者在社会上造成极为恶劣影响的等。
第三篇:重大责任事故原因
重大责任事故原因
重大责任事故原因分析
根据我国现行《刑法》134条规定,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强令他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从《刑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所谓重大责任事故罪,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的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生产和作业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不服从管理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在我看来,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原因与其客观方面有极大关系。
重大责任事故罪在客观方面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行为人在生产、作业活动中,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即一般职工本人直接违反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不服管理”是指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不服从本单位安全生产的要求或者不服从单位领导有关安全方面的工作安排。“违反规章制度”是指违反有关生产安全方面的操作规程、劳动纪律和劳动保护等规定。“不服管理”与“违反规章制度”的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表现为作为,如擅自移动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志、开关、信号,在禁火区生产时使用明火作业等;也可以表现为不作为,如值班时外出游玩、睡觉打吨、精神不集中等。重大责任事故罪在客观方面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行为人在生产、作业活动中,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即有关生产、作指挥、管理人员利用职权强令职工违章冒险作业。在这种表现形式中,首先是工人不愿听从生产指挥、管理人员的违章冒险作业的命令,其次是生产指挥、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强迫命令工人在违章的情况下冒险作业,即强迫工人服从其错误的指挥,而工人不得不违章作业。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工人客观上是违章作业,但由于违章作业不是工人本人的意愿,而是被指挥、管理人员强迫去违章作业,因此,不能追究被强迫违章作业的工人的刑事责任,而要追究违章指挥人员的刑事责任。
终上对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客观方面的分析,是我对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原因的一点看法。
07级法学(1)班郝靖 0702010001
第四篇:重大过失与重大责任事故
重大过失与重大责任事故
1、重大过失
1.1 问题提示
保单约定: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费用,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被保险人及其代表的故意行为或重大过失行为。
什么情况属于重大过失,保险实务中,多有争议。
1.2重大责任事故与重大过失
1.2.1大过失与重大责任事故概念解析
(1)重大过失
依据民法通则及保险法,被保险人及其代表重大过失解释如下:
被保险人及其代表:一般是指一个单位或公司以及该单位或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经理、副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或上级单位派驻该公司或单位的代表。
故意和过失的区别:主观过错指的是行为人决定其行为的心理状态,它包括故意和过失两个内容。行为人预见自己行为的结果,仍然希望它发生或者听任它发生,这种心理状态称为故意。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结果,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了却轻信这种结果可以避免,这种心理状态称为过失。其中,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是疏忽;虽然预见了却轻信可以避免,是懈怠。
一般过失与重大过失:如果法律在某种情况下对某一行为人应当注意和能够注意的程度有较高的要求时,行为人没有遵守这种较高的要求,但未违背一般人应当注意并能注意的一般规则,就是一般过失。如果行为人不但没有遵守法律对他的较高要求,甚至连人们都应当注意并能注意的一般标准也未达到,就是重大过失。
(2)重大责任事故
重大责任事故的责任人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指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行为。国务院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事故划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
性工业中毒),或则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一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
下重伤,或者5000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一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
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
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2.2重大过失与重大责任事故的对比分析
(1)法律主体不同
保险意义上的重大过失主体是被保险人及其代表:一般是指一个单位或
公司以及该单位或公司的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经理、副经理、总会计师、总工程师或上级单位派驻该公司或单位的代表,如果一系列“过失”的行为人职别较低,就不属于符合保险意义上的“重大过失”或“故意行为”的行为主体。因此,保险意义上的重大过失的主体必须是公司高层管理人员。
安全法规中的重大责任事故主体表现形式之一是行为人在生产、作业活
动中,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它严重后果,其二是行为人在生产、作业活动中,强令工人违章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重大责任事故的责任主体可以是一般操作人员也可以是中层管理人员及高层管理人员。
(2)过失程度不同
保险意义上的重大过失主体的过失程度必须很高,且不计后果。被保险
人高级管理阶层必须清楚知道有该缺陷和风险,但还是继续执行,即,他们对已知的风险采取知道且故意忽略的决定。需要考虑的因素是,被保险人高级管理阶层知道风险,认可该风险,在已知的情况下忽略。仅仅现场人员知道这些因素是不够的。
重大责任事故中行为人具有违章规章制度的行为并造成了相关程度的损
失即构成重大责任事故,所谓规章制度,不仅指国家颁布的各种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以及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上级管理机关制定的反映安全生产客观规律并涉及工艺技术、生产操作、技术监督、劳动保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规程、规章、章程、条例、办法和制度等,而且还包括哪些虽无明文规定,但却反映了生产、科研、设计、施工中安全操作的客观规律并长期为群众所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惯例。重大责任事故主体的主观表现为过失,这种过失,表现为对造成的后果没有预见,或者轻信可以避免。而对于违章本身,既可能是无意中的违反,也可能是明知故犯,但均不影响主体责任的成立。
(3)“重大”的性质不同
保险意义上的重大过失的“重大”所指的是过失的严重程度,而非由此
导致的损失范围与程度的大小。
重大责任事故中的“重大”所指的则是由此导致的直接损失的范围与程
度的高低,而与“过失”的程度无关。
1.3 重大过失分析的要点
如前所述,保险意义上的重大过失概念解析,需抓住如下要素:
主体:项目高层管理人员,而非一般的工作人员;
行为: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预见了却轻信这种
结果可以避免;
程度:被保险人不但没有遵守法律对他的较高要求,甚至连人们都应当
注意并能注意的一般标准也未达到。
工程保险实务中,对重大过失的主体含义一般没有争议,但如何理解“应当预见或者能够预见”、“人们”又是指谁,是专业人员,还是非专业人员、“一般标准”又是什么标准等存在巨大的争议。
1.4 与重大过失有关的案例
案例之一:滑升井架拆除过程中倒塌事故
事故情况
***年11月7日,在北京市某城市建设公司的一处工地上,用于修建烟囱的75米高的钢管滑升井架正在拆除时,突然向一侧倾倒坍塌,当场砸死5人,重伤1人。
***年8月15日,赵某某为施工修建烟囱,组织工人将75米高的钢管滑升井架竖立起来后,为稳定井架,分别在井架的26.25米、50米、73.75米高度上拉设了几道拖拉绳,用以稳定井架。当瓦工将烟囱砌至26.25米和50米处时,拆除了该两处南侧的两道拖拉绳,改用钢筋与烟囱爬梯预埋螺栓联结固定。同年9月21日,杜某某在带领工人安装烟囱爬梯时,又将上述两处的钢筋与烟囱爬梯预埋螺栓联结固定拆开。完工后未予恢复,使井架南侧只剩73.75米处的一道拖拉绳固定,致使井架处于受力不均的状态,留下重大不安全事故隐患。同年11月7日,赵某某组织48名工人拆除井架,同时又未对井架稳定情况进行检查,即指挥工人开始施工。当工人自上而下拆除南侧73.75米处的拖拉绳后,井架失衡,向北倾倒。
事故发生后,有关部门对事故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这起事故之所以发生,主要原因是在拆除前,用以稳定井架的几道拖拉绳部分被拆除,而又未重新稳定,造成井架失衡。事故的主要责任人员为公司某工程处第五施工队队长赵某某和滑模班长杜某某。
法院认为,被告人赵某某身为施工队队长,忽视安全生产,在井架存在重大不安全隐患的情况下,盲目指挥施工,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责任者;杜某某作业疏忽大意,留下重大事故隐患,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责任者。二人的行为均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之规定,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依法决定对赵某某提起公诉。丰台区人民法院于***年5月10日,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判处赵某某有期徒刑2年,缓刑2年。
案件分析
观点一认为:本次事故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经法院判决,事故的责任人犯有重大责任事故罪。经法院判决,本案属于重大责任事故,也即重大过失,重大过失属于保单除外风险。
观点二认为:重大责任事故不同于保险上的重大过失,观点一中混淆了这两个概念。本案中一系列“过失”的行为人(施工队队长)不属于保险意义上的“重大过失”或“故意行为”的行为的行为主体。同时,相关责任人员也未预见到事故发生的必然性,更不存在故意行为。
本人赞同观点二的陈述意见,认为,本案是一般人员(而非被保险人)的过失造成的,不属于保险意义上的“重大过失”或“故意行为”,拒赔是不合理的。
案例之二:拖轮走锚事故
事故情况
某港务工程公司承建了一个5000吨级码头,并向保险公司投保了建筑工程一切险,保险期限为****年12月8日至****年12月7日。
****年5月21日下午16时,施工水域开始急涨水,伴随着6—7级阵风8级的东南风,浪高约达3米高。16时45分,停靠在码头工作平台南侧的134号平板工作船发现走锚,17时06分,134号船开始碰到码头的工程桩,船的右舷与固定桩的槽钢碰撞,生活区的船楼被碰坏。
工程项目部安排停靠在码头东侧的8号工程打桩船前往强行带缆134号船。18时10分,8号船的缆绳带上134号船,19时30分现场涨水变慢后,8号船将134号船脱离码头桩。
事故发生后,现场检查发现5000吨级码头海侧共被撞断6根桩,经委托该市质量检测中心,检测发现除了上述6根桩有明显缺陷外,另有11根桩有轻微损伤。为此,该港务工程公司向保险公司提出RMB921,184.49元的索赔。案件分析
观点一认为,收到气象局关于工地区域有东南风6—7级阵风8级的气象预报后,未根据该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将所有工程船舶拖运到附近岛屿避风,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工程施工过程中,执行相关的规程规范及施工组织设计要求是工作常识,违反施工组织设计(也是违反常识)的决定又主管生产的副经理(被保险人)决定的,因此,事故性质属于被保险人重大过失范畴。观点二认为:针对重大过失,法律规定:“如果行为人不但没有遵守法律对他的较高要求,甚至连人们都应当注意并能注意的一般标准也未达到,就是重大过失”,其意义是重大过失主体的过失程度必须很高,且不计后果。被保险人高级管理阶层必须清楚知道有该缺陷和风险,但还是继续执行,包含着“明知不可为而故意为之”的意味,本案中,虽然船舶就地锚固的决定是由项目副经理(被保险人)决定的,但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承包商的一条拖轮突发故障,其余拖轮又被占用,按原事故组织设计要求将平台工作船拖回避风存在切实的困难,原施工组织设计在该特定的状况下发生了不适用性,必须进行调整改变,另一方面,东南风6—7级阵风8级的气象条件下,就地停泊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为保障安全,承包商也采取了诸多的加强锚固的措施,因此不能认定该行为为被保险人“不计后果,清楚知道或应够预见该风险的风险的程度或后果,但还是继续执行”。本案认定为被保险人重大过失是欠妥当的。
本人赞同观点二的陈述意见,本案中被保险人一般过失,但非重大过失。
第五篇:重大责任事故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刑法第134条),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一、概念
重大责任事故罪(刑法第134条),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行为。
二、犯罪构成(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安全。现代生产,愈来愈表现为协作、有序的状态,从而形成各行各业生产的系统化。某个环节发生的问题,不仅仅是操作者个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问题,并且往往直接关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等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作为重大责任事故罪所侵犯的客体的生产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危害生产安全,同样表现为能够使不特定的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的损害。其特点是这些损害发生在生产过程中。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生产和作业过程中违反规章制度,不服从管理或者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重大责任事故罪在客观方面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行为人在吨、精神不集中等。其实,在许多情况下,“不服管理”与违反规章制度“是一致的。重大责任事故罪在客观方面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行为人在生产、作业活动中,强令工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即有关生产、作指挥、管理人员利用职权强令职工违章冒险作业。在这种表现形式中,首先是工人不愿听从生产指挥、管理人员的违章冒险作业的命令,其次是生产指挥、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强迫命令工人在违章的情况下冒险作业,即强迫工人服从其
错误的指挥,而工人不得不违章作业。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工人客观上是违章作业,但由行之有效的正确的操作习惯与惯例。但是,应逐步将这些操作习惯和惯例条理化、规范化并见诸文字,以便于衡量和检验。违反上述规章制度,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也是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前提条件。处于不同岗位的人员,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往往具有不同的形式。普通职工违反规章制度,主要表现为不服管理,不听指挥,不遵守操作规程和工艺设计要求,盲目蛮干,或者擅离岗位。技术人员违反规章制度,主要表现为违背科学原理,对设计、配方等应予论证、检验而不进行论证、检验。生产管理人员违反规章制度,主要表现为不遵守劳动保护法规,强令工人违章冒险有直接联系,仍然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其他过失犯罪,而不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就生产管理人员而言,其违章管理、违章指挥行为只有与生产直接联系,才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否则,仅在一般管理层次上出现漏洞,不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引起发生严重危害结果的,则构成玩忽职守罪,不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罪。
3、行为人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引起了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虽然有违章行为,但尚未造成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必要时可予以适当的行政处罚。从造成的结果看,本条规定了“重大伤亡”故发生后,不组织抢救,使危害后果蔓延扩大;为逃避责任,伪造现场、嫁祸于人;造成伤亡人数特别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特别大等。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这些单位既包括国家的,又包括集体的。作为本罪主体的上述单位的职工,并非该单位从事各种工作的职工,而是指那些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和直接指挥生产的人员,包括生产工人、技术员、安全员、化验员、检验员、生产调度、段长、矿长、车间主任等。而非生产性的工作人员,如党、团和工会的专职工作人,在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致使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应按刑法第114条的规定,追究处罚。1988年3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无照施工经营者能否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主体的批复》指出,“无照施工经营者在施工过程中强令从业人员违章冒险作业,造成重大伤亡事故的,可以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要件。1989年4月3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押犯能否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主体的批复》指出,”在押犯是劳改企业中直接从事生产的人员,可以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至于三资企业中的从业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能否成为重大责任用范围的联合通知》所作的解答,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和群众合作经营组织、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没有经过培训,也没有经过技术培
训,没有受到必要的安全教育,不了解规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责任事故,行为人不负法律责任,应由发生事故的单位和经营组织、经营户的直接责任人员的负法律责任。
三、认定
(一)重大责任事故罪与自然事故的界限
所谓自然事故,是因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原因而造成的事故,如雷电、暴风雨造成电路故障而引起的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如果无人违章,纯属自然事故,不构成犯罪。如果违章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从司法实践来看,重大责任事故罪中的“情节特别恶劣”主要是指下列几种情况:(1)造成了特别严重的后果,如致多人死亡;或者致人重伤的人数特别多;或者直接经济损失特别巨大。(2)违章行为特别恶劣,如已因违反规章制度受到批评教育或行政处罚而不改正,再次违反规章制度,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屡次违反规章制度;或者明知没有安全保证,甚至已发现事故苗头,仍然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拒不采纳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意见,用恶劣手段强令工人违章冒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