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小学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略读课文有效教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中山市神湾镇神湾中心小学廖桂香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从二年级就穿插了略读课文,到高年段,略读课文所占的比例与精读课文基本相同,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在新课改的大潮中,很多优秀教师对略读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课堂上展示出来。他们在课堂上的智慧,对略读课文准确的定位以及所使用的教法学法令我们神往,有些教师将所学到的知识、技巧依样画葫芦般的搬到自己的课堂,却发现根本不适合本班学生使用。同时,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更多的语文课堂还是那么枯燥乏味,担心学生应付不了每单元的测试及期末考试,忽略了略读课文的特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精读课文大相径庭,于是出现用两课时教略读课文,进而无法按时完成教学任务的现状。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孩子,由于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投资的意识不强,很多孩子接触到的语言文字就在一本教科书上,所得的非常有限,语文素养的提高相当缓慢,这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有很大的距离,长此以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三维目标得不到落实,学生的综合素养就得不到提高,并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二、概念的界定及相关理论
(一)概念的界定
所谓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略读课文就是供教者指导学生学会概览文章大意这样一种阅读方法的文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的教学活动,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效地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学生获得发展,教师有新的发现和体会,有经验的积累。在教学的互动过程中师生有观点的碰撞、智慧的生成和情感的交融。
(二)相关支撑性理论
教学的有效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有效教学,一方面是有效学习。
国内专家如钟启泉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也就是说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知道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学什么,采用易于学生理解的方式进行教学。因此,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
有效学习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心理学,主要是指学生自主的、探索性的、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它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地思考、自主地活动进而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模仿和纯粹的记忆。“经验”、“思考”、“活动”、“再创造”是有效学习的四个基本要素。
三、研究目标与内容
通过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分析,对所在班级学生的学习效率跟踪调查,以教师的略读课文教学的案例进行分析来研究略读教学的有效性,找到一种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深入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我校当前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
一方面,老师们普遍认为,人教版教材中的略读课文篇幅较长,对于缺乏课外阅读经验的学生来说理解有一定的困难,甚至好些同学无法在课堂上将文章读通读顺,因此感觉略读课文用一课时教学时间明显不够。同时课后的生字要求会认,但课文中的一些句子、词语的考核却频频出现在单元试卷及期末试卷上,为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只得将精读课文的教法迁移到略读课文的教学上来。
另一方面,学生课外读物缺乏,家长不重视孩子的课外读本的投资,甚至认为读课外书是浪费时间,影响学习成绩,不但不给孩子买课外书还禁止他们读,令孩子们的阅读资源局限于一本语文课本。枯燥的课堂,单一的读物令他们对阅读失去兴趣,理解能力差,写作水平低,语文的综合素养得不到发展。
(二)“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的行动策略研究
以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略读课文为载体,研究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的优化策略。做到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改进,通过一课多磨,写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研讨方式探究略读教学的科学性、有效
性。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走进文本,研读教材,预设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行为。吃透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尤其要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作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
2.把握好课堂上教的度,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学生能做到的事情绝不代庖。
3.在课堂上给学生留下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4.不求全求深,争取做到一课一得。
5.争取家长及学校的支持,给学生提供课外读物,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研究方法及过程
(一)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注重总结及改进。
调查研究法: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国内外关于课堂教学有效化的相关理论,广泛汲取别人的研究成果;了解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程度,及时找出问题,解决问题;
经验总结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相关材料,总结经验。
(二)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2.6――2012.9)准备阶段。走进课堂,了解本校略读课文教学实况,找出略读课文教学低效的原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研究该课题的情况,结合我校的实际形成立项报告及初步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2012.10――2013.3)行动阶段。根据前期的分析,了解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教学有效性”的原则定期开展研讨活动,及时反思、总结、改进并作好详细记录,定期开展专题研讨会
第三阶段:(2013.3――2013.4)结题阶段。对课题研究和开展的工作进行整理写出研究总结报告。
五、预期研究成果
教学设计、课堂录像、案例分析、研究论文,预计2012年4月底完成。
参考文献:
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二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中卫市第四小学
王 彬
一、研究课题的背景
1、时代赋予的挑战。学会略读是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每天都要同数量巨大、传递迅速、变化极快的信息打交道。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种能力,一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吞吐大量信息,并能够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必须具备快速把握阅读材料大意的略读能力,形成迅速捕捉、筛选、提取、处理所需信息的能力。学会略读,应对社会发展,是现代语文的一种必然举措。
2、新课标,新要求。学会略读有助于完成阅读任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样大的数量,要求学生做到篇篇精读是不可能,也是不需要的。这一要求是否得到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略读”方法,具有略读能力。因此,学会略读,对于扩大阅读面,完成阅读任务是非常必要的。
3、从教材编排来看,略读课文的篇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三年级12篇,四年级16篇,五年级16篇。《标准》在小学阶段的两个学段中明确提出略读要求,第二学段提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而到第四学段,则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从“两个学习”到“较熟练地运用”,其能力的形成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由此可见学习并掌握略读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对于略读的研究,早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专门与朱自清先生就合著过《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提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主张把阅读课一分为二,建立精读与略读结合的新课型。现在的小语界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也做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模式。我校的老师们在长期的的教学实践中,比较概括地提出了略读课文的基本教学模式(常式),即“自读——交流——积累(扩展)”。先由学生充分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或交流自读体会,或就课文的内容、写法展开讨论;最后视课文特点安排积累、扩展、延伸方面的练习或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又构建了若干个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教学模式(变式),如自主选择式、质疑解疑式、重点阅读式、自测互评式等。他们强调学生对文章学习的自主性,对重难点问题的合作交流和有针对性的积累词汇。注重对默读、浏览多种阅读方式的培养。
香港的国文课程中除了规定一定数量的精读文章供学生研习外,还特意安排略读教学环节,自选教材施教,使之与精读教学相辅相成,达到读文教学的目标。教学方式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师不像精读教学那样与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研习教材,只将教材略教,并以该次教学重点为中心,引导学生研习。教学方式并无成规,根据各次教学重点和教材特点灵活施教:或采用口头问答、讨论方式,或采用书面作答方式,或两者兼用;有时组织教学活动如比赛、游戏、角色扮演、辩论会等。总之,校方鼓励教师在不影响课堂秩序又配合学生程度的情况下,活泼地进行略读教学。
此外,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在教育方面也都充分意识到了学会略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利用信息时代繁多的语言资源,综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对于母语学习的意义。
法国1996年《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阅读教学中一要精读,二要读全文。精读就是一堂课详细阅读一篇短文或课文节选,读全书就是4到6星期读一本书。两种阅读法在学年中的分配应相对平衡。”其高中阶段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课型,不同的毕业系列法语的课时也有所不同,但都有共同的阅读清单,高年级的教学计划还明确提出了要“学习一部完整作品”的要求,而且这部书得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读完”,并能“从中找到主题和问题,找到读书报告、辩论和作文的题目”。德国巴符州1995年《完全中学德语教育计划》各个年级的“语文教学大纲也有“阅读青年读物(课堂教学或课外阅读)”的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如与同学交换读物,组织读书观摩活动,办书展、墙报,写信谈读书心得等。英国和美国的课程标准主要为各个年级的能力要求,通常不罗列具体的学习内容,但也大都规定了在中学阶段所必须阅读的作家作品,如莎士比亚的戏剧、简·奥斯汀的小说等等。
三、课题界定
“略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相对于精读而言,“略读”意在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从整体上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判断阅读材料的重点要点;“精读”在于深入、准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从语文的角度来说,精读叙事性作品及散文诗歌类等作品,主要是体味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以及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体会有关语句的内涵,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等;精读说明性文章,主要是抓住并深入领会、掌握知识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因此,从狭义上来讲略读就是大略地读、快速地读,了解内容梗概,作者意图,较快地知道文章的大概内容,从而确定是否进一步仔细阅读,深入研究。广义上讲,速读、浏览、默读都可属于略读的范畴。“略读课文”是人教版国标本小语教材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编排的,用“*”表示。新课标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所以在教材编排上,略读课文逐册加大了数量、加长篇幅,每一组精读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选材相当广泛,叙事、抒情、游记、散文到科普小品、说明文、古诗无所不包,涵盖了大部分文章体裁,而且选文具有时代性和人文性,大部分选择当代、现代的国内外优秀作家的美文,和精读课文在主题思想一般也保持连续一贯。本题即是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及实践展开相干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得出一些结论。
四、课题实施的策略
1、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思考能力。《语文课堂标准》指出是:“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自学积极性,参与主动性,加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师应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内在动力,满足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需要。略读课文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2、提倡对略读课文的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是新《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标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对略读课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感想,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当然在实践中我们还要承认差异,避免要求过高过全,要多给学生提供选择不同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机会,多给学生提供展示不同潜能的机会。
3、加强课内外联系,有针对的拓展、延伸。“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向课外拓展、延伸。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在课前课后阅读相关文章、书籍,收集相关资料,加大学生的信息吸收量;利用课文的某些内容,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某些问题的兴趣等。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研究目标
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使教师能比较正确地理解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初步确立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意识,提出特色鲜明、操作性较强的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策略,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具体目标:
A、教师方面
1、(1)立足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依托开放的社会环境,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性质和特征出发,引进《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在实践中探索小学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形成各个环节(尤其是研读环节)有效的教学策略。
(2)本着师生共同成长的原则,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能主动改变旧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实践探索中接受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新的冲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B、学生方面
(1)学会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
(2)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语言的概括、个性体验以及想象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熏陶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最终达到丰厚他们人文素养的目的,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
2.研究内容
(1)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理论探索;
(2)小学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的联系及区别;
(3)小学略读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有效策略(4)学生相关阅读能力的培养。
六、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决定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阅读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 以阅读教学效益为核心,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为重点,探索出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为辅.1、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把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尤其 注重实践者也要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结果要及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在这里,课题组充分调动小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本课题组研究的实践者, 同时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研究者。在实践中研究中, 不断反思和总结, 把研究的结果及时运用于实践.2、调查法 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深入课堂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研究实效。
3、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主要是通过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较有效的学校的研究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在学校推广应用,促进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4、文献法 文献法就是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实施材料。
七、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
2010年10月---12月,搜集国内外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有系统地整理分类,写出研究综述,以期对略读课文教学研究现状有总体、清晰的了解。通过理论学习,初步制定出下一步教学实践研究的总体方案和步骤,明确研究的目的性和可行性。着力开展相关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整理教学设计,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进行相关研讨。
2、实施阶段:
2011年3月---2013年6月,在第一阶段的实践基础上继续学习相关理论,初步概括出具体操作方法,实施策略及教学模式。深入、强化,继续做好对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及论文的撰写和整理。
3、课题总结阶段:
2013年12月,总结研究资料,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过程中的各类分析资料、教学设计、优秀论文等。
2、总结报告。
九、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组负责人:王彬
主要任务:主持策划研究工作,全面负责课题实施
其他成员分工情况:
何佳琪:全面负责课题管理工作,组织课题报告撰写
丁秀芳:定期分析、小结实践中的相关问题,组织学生的测试及分析 徐欣:具体实践研究,分析、汇集相关资料,撰写及各个阶段研究成果。李苍莲:具体实践研究,分析、汇集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研究各个阶段研究成果。
王建军:相关资料的录制
第三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众所周知,语文学习离不开广泛的阅读。随着新课程的推行,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从小学第二学段第五册开始,在保持一定量选读的基础上,将课文分为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且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加略读的份量,精读相对减少;到了第七册,略读课文的篇数已约占全册课文的44%,同时也不仅仅是出现在每个单元的末尾,而是融在其中,与前面的精读课文密切联系;至第三学段第九册起,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已是平分秋色了。由此可见,略读课文的教学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教材编写要求来看,它和精读课文共同承载着深化主题单元训练重点的任务,同时它还为学生能够充分地自主阅读、读中学读、读中学写提供了机会。但是,占如此大比重的略读课文教学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及可借鉴的经验也是微乎其微。那么,略读课文究竟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我们的教学又如何去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去落实教材的编排意图呢?由于缺少研究及可借鉴的经验,所以我们产生了研究此课题的想法。
1、从课程改革的趋势看
《新课程语文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阅读任务。这样大的数量,要求学生做到篇篇精读是不可能,也是不需要的。这一要求是否能得到落实,取决于教师是否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略读”方法,具有略读能力。因此,学会略读,对于扩大阅读面,完成阅读任务是非常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2、从语文学习的特点看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在此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
语文的学习是一种涵泳,是一种积累。阅读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长期积累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难有阅读质的飞跃。语文学习不能囿于课本,困于课堂,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3、从略读教学的研究现状看
不少教育界权威人士对略读课文教学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叶圣陶先生说:“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特级教师钱正权认为:“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是将精读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全国小语会会长、人教版教材主编崔峦先生认为:“略读课文在阅读内容上应‘不求甚解’,在阅读技能培养上更强调运用。我们必须准确把握略读教学的特点定位,有的放矢,择优而教。”从现在小学教育界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情况来看,做了很多探讨,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模式。邹立安老师经过两年多的实验研究,比较概括地提出了略读课文的基本教学模式(常式),即“自读——交流——积累(扩展)”。在此基础上,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又构建了若干个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教学模式(变式),如自主选择式、质疑解疑式、重点阅读式、自测互评式等。除此之外,他们还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总结出了合作表演式,欣赏评价式等变式。
4、从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看
从本校及其他教师长期实践的现状分析,主要难度是如何合理处理教材,如何“删繁就简”提炼主线。目前的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以下三种倾向:一种是略读课文、精读课文一视同仁。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策略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第二种是置之度外,过度放手。以学生自学为主,马马虎虎让学生随便读一读就草草了事,教师很少指导和总结,出现“教而不教,读而未读”的结果。还有的老师因为考试不考,干脆翻过不讲。第三种是教法单调,缺乏个性。教学略读课文时,无论是什么内容,什么体裁,一律采取自己读一读,大家说一说的方式,教学方法单调,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要改变略读教学的现状,就必须有所创新。在立足课堂这一主阵地的同时,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做好精读教学与略读教学的有效链接,引“水”入“塘”,让课堂这一鉴方塘引入源头活水,使学生学“法”用“法”,真正提高阅读效率,构建起学生课内外阅读的良好“生态环境”。
二、课题界定
略读、略读课文及略读教学
略读,就是泛读,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读书法,其基本特点是“观其大略”。作为一种阅读方式,略读是学生独立阅读的有效尝试,相对于精读而言,“略读”意在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从整体上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判断阅读材料的重点要点; “精读”在于深入、准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略读课文是学生运用所学会的阅读知识,利用阅读期待进行独立阅读、理解的好材料。略读课文具有较明显的独立阅读的性质,是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重要途径。个体阅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的主要学习方式。略读教学也有别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总目标: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使教师能比较正确地理解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整合、迁移精读课的资源,进行有效教学;通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掌握略读课文自主学习的方法,全面提高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一种便于操作,行之有效的略读教学的模式;.通过课题实验,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驾驭教学的水平和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具体目标:
A、教师方面
1、(1)立足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依托开放的社会环境,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性质和特征出发,引进《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在实践中探索小学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形成各个环节(尤其是研读环节)有效的教学策略。
(2)本着师生共同成长的原则,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使教师能主动改变旧的教学方式,让他们在实践探索中接受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技能新的冲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B、学生方面
(1)学会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
(2)通过课题研究的实施,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语言的概括、个性体验以及想象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熏陶学生的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最终达到丰厚他们人文素养的目的,为他们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
2.研究内容
(1)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理论探索;
(2)小学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的联系及区别;
(3)小学略读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有效策略;
四、研究方法
课题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用实践去提升理论的方法开展研究。
1.文献资料研究法。收集相关信息资料,开展并指导实验研究,提升组内成员的研究水平。
2.实践反思法。本课题的主要实施途径就是实践,在实践中操作、反思、提升,并不断循环。
3.案例分析法。实验教师对教学案例进行反思和分析。
4.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经验,完善略读课课堂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过程中的各类分析资料、教学设计、优秀论文、案例等。
2、总结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1.研究对象及时间
向阳中心校中高段学生,研究时间为2013年4月至2014年11月,共一年半。
2.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13年4月——5月)
a、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研究成员,通过上网查询、借阅杂志等方式学习国内外关于略读教学、略读课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收集资料、分类、整理、研究。
b、制定研究方案,并请教科室专家论证。
(2)实施阶段:(2013年6月——2014年12月)
课题组老师集体备课,定期开展研讨课,保证每月至少1节,初步探索不同类型略读课文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实践探索、研讨交流等形式积累一些原始资料,撰写一些教学案例、教学反思、阶段性论文。
第一阶段(2013年6月-2014年2月)主要措施与任务:
a、(2013年6月——7月)梳理小学阶段略读课文的基本类型;对研究班级进行略读能力的前测工作;集中精力开展写景抒情类略读课文的研究,集体备课后上一节观摩课,然后撰写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进行相关研讨。
b、(2013年7月——8月)对第一阶段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加以分析、提炼、筛选、整理,学习与本课题相关的教改经验,充实理论水平。
c、(2013年9月——2014年1月末)继续开展略读课文叙事类课文的研究,继续通过集体备课后上一节观摩课,做好对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及论文的撰写和整理。及时总结、反馈,提出下一阶段的实施目标和方案。
第二阶段(2014年3月-2014年10月)主要措施与任务:
a、(2014年3月——2014年4月)对说明性略读课文课文进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教学研讨,上一节观摩课,初步概括出此类课文的具体操作策略,做好对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及论文的撰写和整理。对研究班级进行阅读能力的中期测试。
b、(2014年5月——2014年7月),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对哲理启示类课文(寓言、童话、成语故事等)进行教学实践研究,通过同课异构,上观摩课,概括出此类课文的具体操作策略,做好对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及论文的撰写和整理。
c、(2014年9月——2014年10月),根据相关策略,开展不同年级同一课型的纵向实践研究,通过开展三节观摩课,以期得出一定的教学策略,撰写相关的研究心得。对研究班级进行阅读能力的后期测试。分块要求每个中高段备课组写一篇阶段性的研究论文。
(3)、总结阶段:(2014年10月——2014年11月)
a、课题组老师针对研究班级学生前测、中测、后测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教学质量等,中高段各形成一份学生学生能力研究报告。
b、请教科室老师进行指导,整体研究资料、总结认识成果和操作成果,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3.课题组成员分工
姓
名 赵春友 王琰 王敏 徐焜 郝家华 吴永胜陈刘 张志刚 袁功军 顾问 负责人
负责人
组 员
课题内分工
指导、督促课题实施,负责推
广实验
主持策划研究工作,全面负责
课题实施
全面负责课题管理工作,组织
课题报告撰写
定期分析、小结实践中的相关问题,组织学生的测试及分析 工作单位 向阳中心校 向阳中心校 向阳六里小学 向阳中心校
职称 小教高级 小教高级 小教高级 小教高级
组 员 组 员
具体实践研究,分析、汇集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及各个
阶段研究成果。
具体实践研究,分析、汇集相关资料,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及各个
阶段研究成果。
向阳桃园小学 向阳中心校 向阳前进小学
小教高级 小教一级
七、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课题组的顾问赵春友校长教学经验丰富,有着较强的教学管理与组织能力。课题负责人王琰是小学高级教师职称,阜阳市学科带头人,另一位课题负责人王敏老师是市级骨干教师,其他六位教师也均有多年科研实践的经验。这些有利条件将会为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较有力的保障。之前,我们已在略读课文教学的校本研修方面取得一定研究成果,有多篇关于略读课文的教学实践研究。另外,经费方面也已得到学校应许,每年拨出相当数量的课题经费,在资金上给以保证。
八、应注意的问题(存在的困惑)
1、如何注意正确处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当前语文教学中,所谓“精读”,往往是教师依据自身对课文的解读,通过“精讲”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成人化的阅读。这不是儿童的阅读,儿童的阅读就是读懂,读懂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略读”。事实上,单从课文内容的学习来看,精读和略读无法区别,都要读懂,都是新知。只有从训练阅读能力的目标出发,课文才有学习新知和巩固运用之分。精读课文担任着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读课文则为用“法”服务。
其实,在略读课文教学现象的背后,更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的是,目前,我们对阅读方法体系的系统性理论研究甚少,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充满了似是而非的所谓的阅读方法教学。然而这些所谓的阅读方法,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似乎都有问题,即使在同行内部认同度也不高。学生究竟应该掌握哪些阅读方法,在我国这方面研究还不成熟的时候,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然后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实际加以修改、重组、完善,建构起适用于汉语文教学的阅读方法体系。
2、注意积极创设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参加的,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搭建有层次的学习的平台,开展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应更多地引导他们学得有趣味,有收获,而不是增加学习的负担。
3、注意适时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如何拟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分析量表,合理科学地评价学生,是我们所欠缺的。
第四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
玉海中心小学 唐小佳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从新课标的角度去看
学会略读有助于完成阅读任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样大的数量,要求学生做到篇篇精读是不可能,也是不需要的。这一要求是否得到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略读”方法,具有略读能力。因此,学会略读,对于扩大阅读面,完成阅读任务是非常必要的。
2、从语文学习的特点看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
语文的学习是一种积累。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阅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长期积累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难有阅读质的飞跃。语文学习不能囿于课本,困于课堂,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3、从教材编排来看
略读课文的篇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三年级12篇,四年级29篇,五年级26篇。《标准》在小学阶段的两个学段中明确提出略读要求,第二学段提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而到第四学段,则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从“两个学习”到“较熟练地运用”,其能力的形成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由此可见学习并掌握略读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
从广大教师长期实践的现状分析,目前的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以下两种倾向:一种是略读课文、精读课文一视同仁。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策略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反之,另一种情况则是教师完全放手,引导点拨轻描淡写,学生学习囫囵吞枣,一读带过,略读成了泛读,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教学的有效性也无从谈起。要改变略读教学的现状,就要创建一套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界定
“略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相对于精读而言,“略读”意在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从整体上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判断阅读材料的重点要点;“精读”在于深入、准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因此,从狭义上来讲略读就是大略地读、快速地读,了解内容梗概,作者意图,较快地知道文章的大概内容,从而确定是否进一步仔细阅读,深入研究。广义上讲,速读、浏览、默读都可属于略读的范畴。
“略读课文”是人教版小语教材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编排的,用“*”表示。新课标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所以在教材编排上,略读课文逐册加大了数量、加长篇幅,每一组精读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选材相当广泛,叙事、抒情、游记、散文到科普小品、说明文、古诗无所不包,涵盖了大部分文章体裁,而且选文具有时代性和人文性,大部分选择当代、现代的国内外优秀作家的美文,和精读课文在主题思想一般也保持连续一贯。
本题即是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及实践展开相干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得出一些结论。
三、略读课文教学应体现的基本理念:
1、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师要尽可能放手,真正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独立阅读,使学生逐步做到自能读书。个人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最重要的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和交流。
2、承认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
阅读本身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提倡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3、加强课内外联系,拓展延伸,适度开放。
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的向课外拓展、延伸、开放。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1.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使教师能比较正确地理解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初步确立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意识,提出特色鲜明、操作性较强的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策略,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研究内容
(1)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理论探索;
(2)小学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的联系及区别;
(3)小学略读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有效策略;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外有关内容、研究的观点、方法等。
2、调查法:以问卷、听课等形式对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3、行动研究法:及时记录在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来自教师、学生、教法学法模式等,通过论证确定实际可行的实施策略。
4、个案研究法:针对具体情况,依据全面发展理论,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案记录和研究。
5、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范例、教学模式和研究经验。
六、实验步骤与方法
(1)准备阶段:(2009年10月——2009年12月)
a、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研究成员,通过上网查询、借阅杂志等方式学习国内外关于略读教学、略读课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收集资料、分类、整理、研究。
b、制定研究方案,并请教科室专家论证。
(2)实施阶段:(2010年1月——2011年6月)
课题组老师集体备课,定期开展研讨课,保证每学期至少1节,初步探索不同类型略读课文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实践探索、研讨交流等形式积累一些原始资料,撰写一些教学案例、教学反思、阶段性论文。
(3)、总结阶段:(2011年7月——2012年3月)
a、课题组老师针对研究班级学生前测、中测、后测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教学质量等,中高段各形成一份学生学生能力研究报告。
b、请教科室老师进行指导,整体研究资料、总结认识成果和操作成果,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过程中的各类分析资料、教学设计、优秀论文、案例等。
2、总结报告。
八、课题组成员 课题总负责人:唐小佳 成员: 陈增碧 颜小红 戴晓玲
本文阅读359次
第五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实践与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从新课标的角度去看
学会略读有助于完成阅读任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样大的数量,要求学生做到篇篇精读是不可能,也是不需要的。这一要求是否得到落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略读”方法,具有略读能力。因此,学会略读,对于扩大阅读面,完成阅读任务是非常必要的。2.从语文学习的特点看
叶圣陶曾经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老已经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它们都是阅读的最基本的方法,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略读与精读一样重要。
语文的学习是一种积累。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儿童阅读在孩子中起着重大的作用。童年读的书可以让孩子记一辈子,影响孩子进一步的发展。”阅读是一个由少到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长期积累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就难有阅读质的飞跃。语文学习不能囿于课本,困于课堂,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语文学习空间,才能有效地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
3.从教材编排来看
略读课文的篇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三年级12篇,四年级29篇,五年级26篇。《标准》在小学阶段的两个学段中明确提出略读要求,第二学段提出“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第三学段提出“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而到第四学段,则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从“两个学习”到“较熟练地运用”,其能力的形成是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由此可见学习并掌握略读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
从广大教师长期实践的现状分析,目前的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以下两种倾向:一种是略读课文、精读课文一视同仁。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策略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反之,另一种情况则是教师完全放手,引导点拨轻描淡写,学生学习囫囵吞枣,一读带过,略读成了泛读,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教学的有效性也无从谈起。要改变略读教学的现状,就要创建一套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
二、课题界定
“略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相对于精读而言,“略读”意在粗知文章大致的内容,从整体上迅速把握阅读材料的大致意思,判断阅读材料的重点要点;“精读”在于深入、准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因此,从狭义上来讲略读就是大略地读、快速地读,了解内容梗概,作者意图,较快地知道文章的大概内容,从而确定是否进一步仔细阅读,深入研究。广义上讲,速读、浏览、默读都可属于略读的范畴。
“略读课文”是人教版小语教材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而编排的,用“*”表示。新课标在关于阅读的“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所以在教材编排上,略读课文逐册加大了数量、加长篇幅,每一组精读课文后面都有相应的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选材相当广泛,叙事、抒情、游记、散文到科普小品、说明文、古诗无所不包,涵盖了大部分文章体裁,而且选文具有时代性和人文性,大部分选择当代、现代的国内外优秀作家的美文,和精读课文在主题思想一般也保持连续一贯。本题即是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及实践展开相干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得出一些结论。
三、略读课文教学应体现的基本理念: 1.强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师要尽可能放手,真正把读书的时间还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让学生独立阅读,使学生逐步做到自能读书。个人自读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最重要的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和交流。
2.承认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
阅读本身是一种个性化行为,我们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提倡学生个性化的理解。
3.加强课内外联系,拓展延伸,适度开放。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要根据课文特点,适当的向课外拓展、延伸、开放。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1.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与研究,使教师能比较正确地理解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初步确立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意识,提出特色鲜明、操作性较强的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策略,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2.研究内容
(1)小学略读课文教学的理论探索;
(2)小学略读教学与精读教学的联系及区别;
(3)小学略读教学的各个环节的有效策略;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外有关内容、研究的观点、方法等。
2、调查法:以问卷、听课等形式对对实验班和对比班的学生进行观察,从而掌握实验第一手材料,进而分析实验操作的得失。
3、行动研究法:及时记录在该问题研究过程中来自教师、学生、教法学法模式等,通过论证确定实际可行的实施策略。
4、个案研究法:针对具体情况,依据全面发展理论,对个别学生进行个案记录和研究。
5、经验总结法: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感性经验和认识进行提炼和概括,提高相应的理性认识,形成相关的课堂教学范例、教学模式和研究经验。
六、实验步骤与方法
(1)准备阶段:(2013年1月——2013年4月)
a、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研究成员,通过上网查询、借阅杂志等方式学习国内外关于略读教学、略读课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收集资料、分类、整理、研究。
b、制定研究方案,并请教科室专家论证。
(2)实施阶段:(2013年5月——2013年10月)
课题组老师集体备课,定期开展研讨课,保证每星期至少1节,初步探索不同类型略读课文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实践探索、研讨交流等形式积累一些原始资料,撰写一些教学案例、教学反思、阶段性论文。
(3)总结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a、课题组老师针对研究班级学生前测、中测、后测的相关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教学质量等,中高段各形成一份学生学生能力研究报告。
b、请教科室老师进行指导,整体研究资料、总结认识成果和操作成果,写出课题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1、研究过程中的各类分析资料、教学设计、优秀论文、案例等。
2、总结报告。
八、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陈永祥
小学高级教师
全面负责课题方案的制定、组织课题组成员开展各项活动、撰写结题报告。
成员: 吴斌 小学高级级教师 负责课题的实验、案例研究
李丽 小学高级级教师 负责课题的实验、案例研究
崔少俊 小学一级教师 负责课题的实验、案例研究。
方利利 小学一级教师 资料的收集、整理。
九、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课题组织保证。成立课题组,并服从市、区、校教科室的管理,做到责任明确、目标一致。
2.时间经费保证:学校能保证必要的调查研究时间,提供足够的科研经费。3.课题队伍优秀。负责人陈永祥为校教导主任,十多年来专门从事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组员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刻苦专研的精神,业务能力好,开拓精神强。我们均有充分的时间开展研究工作,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