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txt两个男人追一个女人 用情浅的会先放弃。两个女人追一个男人 用情深的会先放弃。╰︶ ̄—你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男女授受不亲,中国哪来13亿人口。新疆现代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2009-7-13 13:34:00
在2002年新疆自治区第二次畜牧业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理念,自那时起,如何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成为了全疆广大干部,特别是畜牧工作者认真思考的一个重大命题。2008年7月自治区召开第三次畜牧业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以畜牧业增效、农牧民持续快速增收为核心,围绕现代畜牧业开拓创新、传统畜牧业改造提升两大方向,以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饲草饲料基地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及畜牧业法制体系建设为重点,新疆畜牧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结合工作,针对新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做了一些调研,开展了一些实验试点,形成了一些理念和观点。
关于对现代畜牧业的认识现代畜牧业是指以良种业和饲草饲料业为基础,以加工业和市场营销为载体,以规模化和产业化经营为主体,以标准化和精准化生产为标志,涉及养殖、种植、加工、商业等诸多领域的产业结合,其核心和实质是畜牧业的产业化和工业化。
现代畜牧业是一种动物源性商品的经济行为,具有经济性、竞争性和社会性。
现代畜牧业与传统畜牧业有本质的区别,在生产环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进入市场的方式不同,二是生产方式不同,三是生产目标不同。
发展现代畜牧业对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农村经济战略结构调整的迫切要求。在自治区规划的农业四大基地中,相对于棉花、特色林果和粮食,畜牧业发展在全疆各地基本不受地域环境的影响,辐射面最广。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增加农牧民收入的有力措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充分利用来自种植业的资源,实现生物的转化增值,既可以实现农牧民直接增收,同时还可以通过带动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间接促进农牧民增收。
关于新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现代畜牧业的发展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逐步开始推进,经历了萌芽(1980—1985年)、起步(1986—1990年)和今天的快速发展(1990年以后)三个阶段。
新疆现代畜牧业与全国一样也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快速发展始于本世纪初,特别是2002年自治区第二次畜牧业工作会议以后,全区上下沿着“改造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畜牧业”两个方向,以“牲畜品种优良化、畜群结构合理化、生产经营产业化、防疫体系网络化、产品营销市场化”为目标,不断改革畜牧业生产经营体制和机制,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增长方式,在现代畜牧业生产经营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一是初步建立了育种、扩繁、推广、应用相配套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二是初步建立起了区、地、县、乡、村五级动物防疫网络体系。三是建立和完善了草原生态保护体系。四是初步建立了贯通畜牧业产前、产中、产后环节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五是进一步强化了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六是初步建立了《畜牧法》、《动物防疫法》、《草原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体系和地方配套法规体系。
全区畜牧业初步实现了生产格局由传统的草原畜牧业为主向农区、草原、城郊畜牧业并举的转变,经济地位由依附和从属于种植业的副业向农业和农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的转变,生产模式由粗放、低效的单一化生产模式向规模、高效的产业化经营的转变,生产方式由自给自足型向商品经济型的转变,增长方式由依赖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的转变。
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要从统筹发展的角度着手,平衡畜牧业区域和产业发展。目前,我区畜牧业完全意义上实现平衡经济理论所要求的平衡发展的条件尚不具备,主要是现有经济实力还无法满足所有地区和产业同时发展的巨大资金需求。如果将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和地区,不仅优势产业和有条件地区的发展资金需求得不到保证,优势得不到发挥,全面发展也会因缺乏动力而受到影响。
必须正确处理平衡发展和不平衡发展的关系问题,要努力做到平衡,但也不能要求绝对的平衡,而要将平衡与不平衡有机的结合起来,既兼顾各地区、各产业的共同发展,又突出优势,重点突破,最终实现先发带后发,后发促先发,在各地区、各产业之间形成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
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要充分挖掘现有潜力,优化配置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实施整州推进、整县推进、整乡推进战略,做大做强畜产品优势产业带和产业区,尽快形成规模优势、整体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合理区域化布局,扬长避短,摆脱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格局,减少资源浪费。要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消除部门利益障碍,统筹规划,统筹投资,形成各类资源有效流动的有机发展整体。
要加强政府对现代畜牧业的宏观调控能力。
首先要完善现代畜牧业法律、制度和政策体系,使各项管理工作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减少管理和决策的随意性,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创造好的政策环境。
其次要摆正位置,依法行政。要减少行政干预,逐步将主要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移。充分发挥政府信息的引导作用和产业政策、行业规划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和农牧民发展生产、开拓市场。依法协调好企业和农牧民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和农牧民共同发展。
在调控方向的把握上,一是要坚持区域化布局的原则,二是要坚持规模效益的原则,三是要坚持生态和社会效益优先的原则。
在宏观指导上,要找准着力点,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当前需要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农林牧业生产联动机制,推进牧农结合、牧林结合,逐步形成围绕畜牧业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工作机制。二是促进国家《新疆牧区水资源保障规划》和《新疆牧区水利建设规划》和“人草畜三配套工程”、“游牧民定居工程”等工程的实施,借着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加快实施“三个1000万亩”等畜牧业基础工程。三是积极为我区畜产品加工企业走西口通道创造条件。
自治区第三次畜牧业工作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推动全区现代畜牧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机遇前所未有,前景十分广阔。但在发展道路上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矛盾。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对我区畜牧业发展的影响不可掉以轻心,以生
猪、牛奶为代表的新一轮畜产品市场波动的苗头已经开始显现,形势不容乐观,挑战依然严峻。这就要求全区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畜牧工作者,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畜牧业工作,善于发现问题,正确面对问题,科学解决问题。抓住现代畜牧业发展中机制、体制、体系等关键环节,立足实际,统筹兼顾,重点突破,不断推进全区现代畜牧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党组书记)
第二篇: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及发展对策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王惠
摘要阐述了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通过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加快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畜牧业;产业化;必要性;存在问题;发展对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新疆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的必要性
从畜牧业自身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当前,畜牧业产业化已日益成为畜牧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对畜牧业科学发展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在畜牧业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和社会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以工业化、产业化的思路指导畜牧业科学发展,重点突破规模养殖、加工储运、市场营销,以利益互补的形式将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连接起来,建立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运行机制,提高畜牧产业整体素质,进而实现畜牧业的现代化[1]。
从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角度来看,近年来,新疆畜牧业规模化推进迅速,但总体来看还是以小规模户和散养户的分散经营为主,养殖户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能有效克服养殖户的小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帮助养殖户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
从促进农户持续增收角度来看,虽然现阶段养殖比较效益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从长远看畜牧业比较效益较其他非农产业仍显偏低。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将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通过规模经营和多层次深加工使畜产品实现重复增值,通过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均担”的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在一体化经营体系内部进行利益互补,农户除了可以获得养殖业的收入外,还可以分享加工业和服务业的部分利润,从而提高畜牧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从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角度看,新疆将有相当长的时期畜牧业仍将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从推进畜牧业产业化,不断加强畜牧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随着生产、加工、运输、仓储、销售等环节逐步配套,生产能力的扩大和生产领域的不断扩展必将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分流和就地转化。
2新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1龙头企业规模不够强大,带动能力弱
目前,大部分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有的地方龙头企业重复建设,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基地生产缺乏规模,资源优势发挥不够。有的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没有结合自身实际,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不能发挥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2.2产业化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不完善
一是企业与农民签订的经济合同不规范,一些企业往往凭借自身的经济优势在签订合同时故意损害农牧民利益,使所订立的合同条款尽量有利于企业[2]。二是利益主体双方不守信誉,当产品市场价高、产品畅销时,农牧民往往违背合同,不愿将产品卖给企业,导致企业停工待料;而市场价低,产品滞销时,农民愿意把原料都卖给企业,但企业又不愿意按原定合同收购,有时即使愿意收购也经常压级压价,导致农牧民利益严重受损。
2.3产业化发展层次较低,科技含量不高
目前,新疆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加工占较大比重,市场开拓不足。从生产加工内部来看,由于注重短期效益,简单的产品分拣、包装等占较大比重,畜产品的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方面不足。
2.4资金支持不力
金融支持是产业化发展的主要资本来源。当前产业化金融支持的力度比较低,究其原因:一是畜产品加工业自身的弱质性和脆弱性。弱质性表现为畜产品需求弹性较低,加之产品深加工力度不够,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脆弱性表现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科技含量低,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商业银行出于利益和资金安全角度考虑,金融机构要求财产抵押贷款,而种养产品无法抵押。
3加快新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对策
3.1抓难点,解决融资难题
一是畜牧业相关政府部门和从业人士要充分认识现代畜牧业的本质特征,高度重视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融资难问题。新疆要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保持足够的投资强度和高效的投融资机制来保障。二是鼓励社会各界投资畜牧业,构建高效灵活的畜牧产业融资机制。建议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允许在农民自愿、集体认可、基层政府备案登记、切实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情况下规范流转,为城镇非农民组织和个人投资畜牧业提供产权保障,同时颁发集体土地使用权基础上的房屋所有权证,允许进行抵押、质押、担保融资。鼓励农民成立服务于畜牧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鼓励大中型农牧企业设立为畜牧业服务的担保公司,为养殖场解决流动资金问题。鼓励城镇零售企业集团公司与农村养殖场进行订单畜产品供应合作,既可以解决养殖户一部分流动资金问题,也为其生产的畜产品提供稳定销路[3-4]。三是鼓励畜牧企业联合、兼并,做大做强,创造更好的融资条件。要打破地方保护,利用税费优惠政策鼓励不同地域的畜牧企业合作,倡导公开、公平竞争,促成一批具有不同优势的畜牧企业迅速发展,并成为不同地区的具有不同核心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通过这些龙头的示范带头作用,形成各具特色的不同畜牧产业地域集聚,为畜牧企业融资提供良好氛围。
3.2抓重点,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一是突出发展重点区域。做大做强奶业产业带,以天山北坡、伊犁河谷、塔额平原、焉耆盆地为主,在天上北坡经济带加快奶业发展,率先实现奶业产业化经营。加快牛羊肉产业带发展,以伊犁河、额尔齐斯河流域、南北疆铁路沿线阿勒泰地区、巴里坤一带为主,建优质牛羊肉生产和加工基地。做强细毛羊产业带,以伊犁州直、博尔塔拉州、昌吉州、巴音郭楞州和塔城、阿克苏地区为主,建成全国最大的细羊毛生产基地。二是积极培育重点龙头企业。发展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等方面的作用。将现有的龙头企业如瑞源乳液、泰昆、新蓉皮革等企业扶强扶壮,增强其开拓创新,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力争成为省级重点龙头业。规范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如长河、华凌、西域等要引导其在带动农户、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成为畜牧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骨干。在支持天康、八口香等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的基础上,鼓励支持农民合作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其他企业向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成为畜牧龙头企业。引进龙头企业,利用新疆自然资源,引进几个畜牧加工龙头企业,带动新疆畜牧业的发展。
3.3重规划,狠抓基地建设
畜禽生产基地是龙头企业的依托,也是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而围绕主导产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一规划,推进标准化生产取得显著进展,必须注重产业规划,因地制宜,确定一系列的畜禽发展产业带,做大做精畜禽基地,成为龙头企业第一车间,并能长期稳定市场供给量,最大限度保持市场占有率。如以香巴拉、小巴朗、开司巴朗等品牌优势为龙头,培育牛羊肉产业基地,并通过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打出品牌拓展市场;以新疆麦趣尔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西域春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盖瑞乳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培育奶业产业基地。除建设完善10处为其配套的鲜奶收购站外,进一步制订优惠政策,加快麦趣尔、西域春、盖瑞等奶牛养殖基地建设,带动场、户扩大奶牛养殖规模。
3.4重引导,壮大专业合作社
发展畜牧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引导畜牧龙头企业与畜牧专业合作社建立紧密联系,使畜牧专业合作社成为养殖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引导培育、规范运作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介组织,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户实现真正对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稳定共同体,担负起畜牧产业化经营的基础重任。
3.5强服务,为畜牧业发展护航
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新疆工作座谈会要求为畜牧产业化经营搭建融资平台,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畜牧产业化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畜牧部门要继续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市场需求信息,推行畜禽标准化生产,帮助降低生产成本。引导畜牧龙头企业搞好畜产品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畜牧产业化进程,增强市场竞争力。
4参考文献
[1] 阿迪力·吾甫尔.立足优势强力推进加快畜牧业产业化进程[C]∥现代畜牧业与新疆发展,2008.[2] 史韶武.我区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C]∥现代畜牧业与新疆发展,2008.[3] 李利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应当抓好四个关键环节[C]∥现代畜牧业与新疆发展,2008.[4] 刘智.实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农垦经济,2002(2):30-32.
第三篇:陆川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陆川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畜牧产业化是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畜牧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快发展畜牧业是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因此,把畜牧业建成陆川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加快推进畜牧业由粗放养殖向集约化养殖转变,由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最终实现陆川县畜牧业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陆川县委、政府提出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植,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把畜产品稳定供给和农民增收作为主要奋斗目标。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迅速提升畜牧业整体水平,从而使全县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2010年1-9月份,全县生猪存栏83.50万头,同比增长1.03%;肉猪出栏68.23万头,同比增长5.70%。大牲畜存栏2.23万头,同比增长6.19%;其中肉牛出栏0.66万头,同比减少1.49%。全县家禽存栏891.90万头,同比增长1.22%;家禽出栏1572.14万头,同比增长5.56%。肉类总产量76249吨,同比增长5.57%;禽蛋产量6071吨,同比增长7.36%。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140330万元,同比增长5.67%,实现畜牧业产、供、销良性发展。
(一)打造品牌经济,拉动畜牧业发展。2009年我县成功举办了“中国名猪(陆川)文化节”及央视七频对“陆川猪”拍摄了专题片,并成功申报“陆川猪”地理标志登记。使“陆川猪”的社会影响和知名度得到了提高。今年以来,我县生猪养殖不断壮大,售价不断提高。新增规模猪场100多个,养殖50头以
上的场累计达1800多个。我县生猪加工产品销售1500多吨,产值达1.1亿多元;广西元安元和神龙王两大加工企业年加工出栏肉猪能力就达130万头。
(二)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养殖大户,发展养殖小区,多轮驱动加快发展。全县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养殖大户,发展养殖小区等多种形式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发展养殖业,形成了多轮驱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如温氏公司带动600户养鸡专业户。
(三)规模养猪呈强势发展。调查显示2008年存栏繁殖母猪3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共有362家,繁殖母猪存栏39203头。经新建和扩建,2009年底规模场数又增加到454家,繁殖母猪存栏达53464头,比2008年6月底前增加14261头。2009年规模场肉猪出栏614676头,占社会总出栏91.3万头比重的67.3%。
(1)新猪场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新建并于2009年后投入生产的猪场有92家,建成后年出栏万头以上的有黎海在沙坡中心兴建的国强种猪场,丘勇其在良田镇陆垌兴建的陆旺生态养殖场;年出栏肉猪5000头以上的有许嗣森在大桥镇平山村兴建的鸿旺标准化养殖园区;年出栏3000-4999头规模的有李明林在珊罗长纳木圭塘、刘宁权在乌石镇双垌村、饶桂彪在良田镇陆垌村、李东彪在滩面新旺村新建的猪场。(2)部分老猪场不断扩建: 2009年后,温泉镇刘云明、米场镇黎运锋、珊罗镇朱流贵、大桥镇袁超廉、乌石镇李成新、滩面乡丘春林、良田镇黄强、古城镇江军等40多位老板扩建原有猪场规模,增养存栏能繁母猪50头以上或增养肉猪300头以上。
(四)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养殖户养殖积极性高涨。2007年以来,陆川县除享受能繁母猪补贴、能繁母猪保险、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绿色通道”等共有的惠农政策外,还特别享受了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生猪良种补贴、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等特殊项目政策,给陆川县生猪生产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据统
计,今年全县第一季度投入新建、改建规模猪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5200多万元;免费发放良种猪精50.5万瓶、人工配种杂交牛0.11万头;能繁母猪保险理赔工作扎实开展,560多名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补贴100多万元,50%以上用于发展生猪生产。
(五)养殖户养猪基础扎实,信心坚定,为今后生猪生产高速增长打下基础。一是充分发挥民间组织(联合会、协会、合作社)的作用,解决了生猪产品销售难问题,提高了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如陆川县养猪联合会,已有会员360多个,会员养猪年出栏达60多万头,总产值达10.2亿元。统一收购生猪外运,形成百万陆川猪挺进粤、琼、港、澳,北上中原壮观场面。二是大多数规模养猪业主已经历过生猪价格低潮,具备如何渡过价格低潮期的经验,而且在前一轮价格高峰期内已积累了相当的经济基础。因此,尽管当前形势较为严峻,但仍然信心十足,未出现大量淘汰母猪的现象,生猪生产仍呈增长的态势。三是抓好生猪重大疫病防控,按“政府保密度,部门保质量”的原则,建立责任追究长效机制。县、乡、村和规模场层层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状,并强化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不合格的村、场、户,提出限期赶队意见;对验收不格的,追究挂点领导和人员的责任。由于措施扎实,经上级验收,猪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免疫密度分别达99%和96%以上,抗体检测全部合格。确保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保护了生猪生产健康发展。
(六)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动物防疫工作。我县按照动物防疫法、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了防疫监督管理、产地检疫、市场准入检疫、疫情报告、免疫证明和免疫标识管理等多种动物防疫制度,使动物防疫工作基本做到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七)坚持依法兴牧,加强法制建设,提升了畜牧业依法管理水平。全县畜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法水平。近年来,围绕防疫工作的严峻形势和畜产品不安全因素上升等问题,依法加强了动物防检疫工作,在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生产企业集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严肃查处兽药、饲料违法案件,没收销毁非法产品,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依法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
二、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全县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
(一)散养农户养殖观念落后,思想认识还比较低。大多数农户只顾眼前利益,还没有真正把畜牧业作为长远的增收项目来抓,组织化程度很低,缺乏养殖能人、经纪能人及管理能人,没有意识到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抵御市场风险。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赚钱渠道的增加,小农意识的局限,相当一部分农民也不太愿意从事周期长、耗精力、风险大的养殖业。
(二)畜牧业的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近几年来,全县对发展畜牧业的经费尽管是不断增加的,但是增加的幅度比较小,投入仍然不足,致使乡镇一级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农民对生猪和家禽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苦于资金短缺。每年信用社发放的小额信贷期仅为1年,信贷资金少。目前,全县大多数乡镇畜牧兽医站缺乏必要的防疫、检疫、监测等设备,影响了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畜牧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幅射能力不强。全县在发展畜牧业上培育了一批畜牧业龙头企业,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一是畜牧业龙头企业数量少,难以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发展养殖业和进行规模化生产,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养殖方式上。二是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健全完善,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
(四)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尚未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我县虽然建立防疫机构,但力量薄弱,设备不足,基层经费不足,设施简陋、防疫人员少,队伍不稳定,工作量大,村级兽医员的工资报酬偏低,甚至不能按时发放等问题也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是全县发展畜牧业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发展畜牧业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上述现状及问题,要彻底扭转被动落后局面,加快陆川县畜牧业的发展步伐,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调整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根据全县各地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畜牧业发展规划,加大规划的实施执行力度,以政府为主导,制定落实优惠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全力加以推进,同时要加强宣传引导,转变农民思想观念,提高认识,调动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养殖主体和增收的主业。
(二)抓好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督和畜产品安全工作。依据《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动物产地、屠宰、市场等各个流通环节的检疫工作,从源头上控制疫病传播;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
动物疫病及常规疫病的防制,做到依靠科学、群防群控、果断处置,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防制工作方针。认人民吃上“放心肉”,确保全县畜牧业安全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陆川县优质畜产品、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特色畜产品的优势,使全县的畜牧业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进一步建立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推广陆川猪改良技术,提高畜禽良种覆盖率。加大养殖技术、培训力度,加强畜牧业生产各环节的技术指导,解决畜牧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不断提高科技进村入户率。
(四)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确保中央、自治区、县配套资金足额到位,积极争取财政支农资金要适当向畜牧业倾斜,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用于畜牧业的比例,协调金融部门增加畜牧业贷款额度。鼓励民营资本投资畜牧业,扎实抓好畜牧业工程的建设,确保我县到2015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65%以上,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第四篇:关于某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畜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畜牧产业化是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畜产品附加值,提升畜牧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加快发展畜牧业是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使农业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xx是一个农业大县,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长期以来培育出了xx生猪、南沙黄牛、南沙
牛肉干巴等地方优良畜禽品种和品牌,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养殖基础。因此,把畜牧业建成xx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使其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加快推进畜牧业由粗放养殖向集约化养殖转变,由数量向质量效益转变,由家庭副业向支柱产业转变,力争到“十一五”末期使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最终实现xx畜牧业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畜牧业发展的现状
xx县位于云南南部,红河南岸,哀牢山脉南段。辖14个乡镇137个村(居)委会,总人口3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4.75%,全县世居哈尼、彝、汉、傣、苗、瑶、壮七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88%。200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2.49亿元,财政总收入8022万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2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0元。截至2007年底,全县仍有贫困人口13.78万人,广大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四位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扶持县。境内一般海拔高200—1900米,平均气温17.1℃,年降水量1113毫米,无霜期271天。总幅员面积2189.88平方公里。在海拔1600米至800米的地区,全县有大小河流上千条水面达50万亩,且水质良好,符合无公害畜禽饮用水标准,有利于畜禽业的发展,可建成人均出栏一头生猪的中半山畜牧业经济带。
近年来,xx县委、县政府提出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植,按照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把畜产品稳定供给和农民增收作为主要奋斗目标。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迅速提升畜牧业整体水平,从而使全县畜牧业得到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2007年,全县生猪存栏24.07万头,同比增长4.09%;肥猪出栏21.11万头,同比增长26.67%。大牲畜存栏8.14万头,同比增长0.57%;肉牛出栏1.35万头,同比增长10.09%;肉类总产量20059.7吨,同比增长29.9%;禽蛋产量922.1吨,同比基本持平。全县实现畜牧业产值2.61亿元,同比增长50.59%,实现畜牧业产、供、销良性发展。
(一)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建设一批畜牧业优势主产区
根据海拔、气候、畜牧业资源等条件,将全县划分为三个养殖区域,即在高山区重点布局以梯田养鸭、田棚养鸡、山地鸡养殖等家禽养殖为主的畜牧业;在中半山和低谷地区建立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业,重点布局仔猪培育和商品猪养殖;在低热河谷地区红河流域建立本地小黄牛、杂交牛、山羊等大牲畜养殖基地,实行厩养与放养相结合的养殖方式。建立四角田猪场,南沙镇呼山村、黄草岭乡麻粟寨、俄扎乡地盘中寨、攀枝花乡保山寨、上新城乡复兴村、沙拉托乡牛倮村等生猪养殖场、养殖小区,建立南沙镇排沙禽苗培育基地、牛角寨鸭苗孵化室、牛角寨乡梯田养鸭、马街乡乌湾山地鸡养殖、呼山山地鸡养殖等家禽养殖小区。依托产业带动畜牧业发展,重点以南沙宏运牛肉干巴厂、信达牛肉干巴厂为主,对牛肉进行深加工,推动肉牛养殖的发展。
(二)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养殖大户,发展养殖小区,多轮驱动加快发展
全县通过培育龙头企业,扶持养殖大户,发展养殖小区等多种形式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发展养殖业,形成了多轮驱动,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截止2007年底,全县共建立培植畜禽养殖大户44户,其中:养猪重点户5户,生猪存栏352头,出栏肥猪515头,户均103头,创经济收入44万元,户均收入8.8万元;养牛重点户15户,肉牛存栏543头,出栏肉牛124头,户均出栏8头,创经济收入28.52万元,户均收入19013元;养羊重点户10户,山羊存栏1561只,出栏799只,户均出栏80只,创经济收入28.764万元,户均经济收入28764元;养鸡重点户12户,家禽存笼11820只,家禽出笼16150只,户均出笼1346只,创经济收入40.375万元,户均收入33645元;养鸭重点户2户,蛋禽存笼2100只,产蛋18.2吨,创经济收入14.61万元,户均收入73050元。在抓好龙头企业的同时,全县各乡镇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养殖小区和养殖大户,成为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渠道和带动农民增收的一个经济增长点。
(三)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提升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
全县把加强良种
繁育体系建设作为发展畜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实际出发,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冻精改良、胚胎移植等现代生物技术,加强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提升了畜牧业的质量和效益。2007年,全县生猪、黄牛良种覆盖率分别达85%、100%,畜禽生产基本实现了良种化。
(四)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动物防疫工作
按照动物防
疫法、动物防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了防疫监督管理、产地检疫、市场准入检疫、疫情报告、免疫证明和免疫标识管理等多种动物防疫制度,使动物防疫工作基本做到了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保障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对动物防疫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14个乡镇成立了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加强领导,落实动物防疫责任制,确保了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制定和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根据国务院《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和《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全县对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进行了印发,对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机制进行了完善,使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措施进一步加强,有效地防制了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三是强化免疫预防工作。近几年来,全县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动物免疫预防工作,通过统一供应疫苗、免疫注射和多种消毒措施,使免疫密度逐年提高,畜禽死亡率逐年下降,保障了畜牧业的发展。
(五)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全县畜牧业发展坚持“增加总量、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择优发展”的方针,突出猪禽业、奶业、肉牛业、肉羊业四个重点,增加投入,加大扶持力度,建设了一批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生猪、肉牛羊、奶类、禽蛋原料基地,促进了畜牧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2007年实施了乡镇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无(危)房乡镇兽医站建设、牛冻点建设完善、农田种草养畜、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动物标识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生猪扶持发展、优质商品肉羊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地方小耳朵猪规模化标准化养殖、肉鸭养殖小区,家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家畜品种改良等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改善了畜牧科技推广、动物防疫基础设施,为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项目区年出栏山羊50只、出栏优质仔猪300头、出栏肉鸭1.8万只、出栏肉牛0.5万头,实现项目经济效益达302.8万元。
(六)坚持依法兴牧,加强法制建设,提升了畜牧业依法管理水平
全县畜牧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及《种畜禽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切实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执法水平。近年来,围绕防疫工作的严峻形势和畜产品不安全因素上升等问题,依法加强了动物防检疫工作,在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重点生产企业集中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严肃查处兽药、饲料违法案件,没收销毁非法产品,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依法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经济秩序。
(七)“十户一体”联带帮扶建设,推动畜牧业的发展
针对农村家庭经营分散、生产劳动和经济利益相对独立,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影响力的发挥,通过“十户一体”联带帮扶党群齐致富活动,发挥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扶持本地小耳猪母猪养殖户94户,投放母猪120头,投资2.4万元;扶持11户肉牛养殖户的科技培训、疫病防治、肉牛冻精改良、牧草种植等技术培训,投入资金0.5万元;扶持山羊养殖户2户,饲养山羊230只,投入资金8.05万元;扶持禽苗培育基地1个,投入疫病防治、技术指导经费0.35万元;投放3个村,80户饲养鹅、旱鸭、鸡,投入经费0.9万元;投入扶持资金4万元,建立鸭苗孵化室1个,年孵化禽苗1万只,可投入梯田养鸭500户。通过“十户一体”联带帮扶活动,年可出栏仔猪1200头,出栏肉牛69头,出栏山羊104只,出笼家禽1.2万只,年创畜牧业经济收入66.71万元,687户户均经济收入971元。
二、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全县畜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
(一)农户养殖观念落后,思想认识还比较低
大多数农户只顾眼前利益,还没有真正把畜牧业作为长远的增收项目来抓,组织化程度很低,缺乏养殖能人、经纪能人及管理能人,没有意识到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抵御市场风险。一方面是“养牛为种田、养猪为过年”的传统观念仍束缚着大多数干部群众的手脚。“牛”在绝大多数干部群众心目中仍然只是一种农业生产资料,发展商品牛生产、靠养牛致富的观念和意识在干部群众中仍很淡薄。另一方面是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赚钱渠道的增加,小农意识的局限,相当一部分农民也不太愿意从事周期长、耗精力、风险大的养殖业了。
(二)畜牧业的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近几年来,全县对发展畜牧业的经费尽管是不断增加的,但是增加的幅度比较小,投入仍然不足,有的地方的投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有所减少。由于畜牧业的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乡镇一级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农民对生猪、肉牛和家禽的养殖愿望非常迫切,已有养殖场的还想再扩大规模,但苦于资金短缺。每年信用社发放的小额信贷期仅为1年,信贷资金少,又没有畜牧业专项贷款。目前,全县还有30%的乡镇畜牧兽医站无房或危房,大多数乡镇畜牧兽医站缺乏必要的防疫、检疫、监测等设备,影响了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畜牧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幅射能力不强
全县在发展畜牧业上培育了一批畜牧业龙头企业,为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一是畜牧业龙头企业数量少,难以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发展养殖业和进行规模化生产,畜牧业的发展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养殖方式上。二是除少数企业外,大多数企业无论从经营规模、开拓市场的能力、产业化程度、科技含量等方面,都显得比较弱,尚处于起步阶段。三是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如何分享加工、销售的平均利润,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真正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发展养殖业的积极性。四是扶持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还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企业对此反映强烈。
(四)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良种繁育和品种改良方面,尽管这几年有较大进步,但总体上看,尚未形成品种改良和良种畜禽的繁育体系,特别是大牲畜、山羊的品种改良发展缓慢,这对于解决我县畜产品结构性矛盾,适应不同消费层次需求的问题极为不利,这是全县畜牧业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
(五)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尚未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形势依然严峻
县级虽然建立防疫机构,但力量薄弱,设备不足,乡镇一级动物防疫机构尚未建立健全,有的地方管理体制还没有理顺,乡镇畜牧兽医站“三权归县”还没有完全落实,基层经费不足,设施简陋、防疫人员少,队伍不稳定,工作量大,村级兽医员的工资报酬偏低等问题也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由于xx地处山区,对动物防疫工作难度较大,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形势仍然十分严重,这是全县发展畜牧业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六)缺乏技术,科学饲养水平有待提高
全县的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体系虽然比较健全,但由于长期以来的服务重点是生猪、家禽,绝大多数技术人员对牛羊养殖技术的研究比较粗浅,不能对牛羊养殖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导致牛羊品种落后,管理粗放,发展缓慢。在农村,沿用传统习惯饲养畜禽的现象还很普遍。饲养各阶段,不是根据畜禽需要什么喂什么,而是有什么就喂什么,运用生物技术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还很少。粗放经营、品种更新换代不及时,都影响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三、发展畜牧业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上述现状及问题,笔者认为,要彻底扭转被动落后局面,加快xx畜牧业的发展步伐,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调整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
在发展畜牧业的指导思想上,全县要形成稳步发展牛羊禽,大力发展以生猪为主的共识。在具体实践中,要引导干部群众彻底打破“养猪为过年、养牛为种田”的传统观念,牢固树立商品经济观念。政府要把发展商品生猪养殖当做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项目来抓,农户要把发展生猪做为增收致富的骨干项目来发展,畜牧技术部门要为生猪养殖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二)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生产发展
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要成立由农业、畜牧、财政、发展计划局、扶贫办、银行、工商、税务、林业等相关部门参加的畜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责任,并固定领导对畜牧业重点项目实行包干。同时,对畜牧业的发展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年初将任务目标量化分解到乡镇,签订目标责任状,一季度一检查,半年一小结,年终硬帐硬结,以强有力的行政措施确保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要出台激励优惠政策。按照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有关规定,加快转变畜禽养殖方式,对规模养殖实行“以奖代补”,落实规模养殖用地政策,继续实行对畜禽养殖业的各项补贴政策。能繁母猪每年每头补贴资金50元;对农户建盖标准猪厩、牛羊圈的给予补贴;对年出栏牛10头以上、羊20只以上、生猪5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承包发展畜牧业商品生产的单位和个人,在资金上给予重点优先扶持。三是要疏通流通渠道。严格税费征收标准,严禁乱收费、乱罚款,以宽松的市场环境吸引更多的县内外客商参与畜产品营销,搞活市场,激活流通,促进草食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抓好动物防疫、动物卫生监督和畜产品安全工作
依据《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力度,加强动物产地、屠宰、市场等各个流通环节的检疫工作,从源头上控制疫病传播;加强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及常规疫病的防制,做到依靠科学、群防群控、果断处置,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防制工作方针,采取“早、快、严、小”和“五强制、两强化”的措施。认人民吃上“放心肉”,确保全县畜牧业安全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议:一是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防疫站的建设,认真做好动物卫生防疫工作,要采取措施增加对基层动物防疫经费的投入,帮助乡镇兽医站解决设备简陋、防疫和检疫手段落后以及工作条件差的问题,使乡镇畜牧兽医站真正成为动物防疫的主导力量。还没有落实乡镇畜牧兽医站“三权归县”政策的乡镇,要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抓紧做好这项工作。二是县政府及乡镇政府专题研究村级兽医员补助偏低的问题,研究畜牧科技推广队伍的体制改革问题,进一步稳定基层畜牧兽医科技队伍。三是各乡镇要认真贯彻农业法、草原法、动物防疫法,加大工作力度,高度重视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加强动物防疫卫生监督工作,建立畜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加强兽医、兽药、饲料的监管工作,加强对疫病的监测和防治,充分发挥xx优质畜产品、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特色畜产品的优势,使全县的畜牧业得到更快更好地发展。
(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提高畜牧业科技水平
进一步建立完善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大力推广生猪三元杂和牛冻精改良技术,提高畜禽良种覆盖率。实施好“科技挂钩帮扶工程”,加强畜牧业生产各环节的技术指导,解决畜牧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不断提高科技进村入户率。
(五)多方筹资,增加投入,增强畜牧业发展后劲
确保中央、省、州和县配套资金足额到位,积极争取财政支农资金要适当向畜牧业倾斜,协调相关门增加对畜牧资金的投入,鼓励民营资本投资畜牧业。建议从明年起,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用于畜牧业的比例,县财政在今年的基础上每年增加上百万元资金用于畜牧业工程的建设,确保到2010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40%以上的目标得以实现,基本实现畜牧业现代化。
第五篇:关于新疆石河子133团发展现代畜牧业新思路(模版)
关于新疆石河子133团发展现代畜牧业新思路
王玲
畜牧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团场经济发展、农工增收、团场增效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其作用日益重要,地位日益突出。
多年来。133团一直靠单一的棉花种植,职工收入随着棉花市场的波动而起伏不定。如2008年棉花产量虽然有了大幅度提升,但销售价格却十分低,不仅影响了职工收入,而且团场经济也不能够持续稳步发展。这充分说明:在团场发展单一的种植模式,抵御市场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十分差,难以实现团场、职工双赢。
当前,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为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各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团场农业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这些都将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133团畜牧业必将迎来新的发展高峰。
一、133团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十分雄厚。一是饲料资源丰富。农业种植面积有保障,较好的保障了畜禽养殖饲草、饲料的需求;二是畜禽品种基础较好。近年来,团场陆续从新西兰等地引进高产荷斯坦奶牛等优良奶牛品种,使奶牛品质有了明显提升。新疆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地方分布广、种类多,是发展特色畜牧业的有利条件;三是自然和人文环境优越。职工群众有畜牧业的传统经验;四是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以奶牛和猪禽为代表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技术在当地得到普遍推广;五是发展空间十分广阔。近年来,国内外大型的畜禽产品加工企业纷纷在垦区建设原料生产基地,这些都为畜产品进入市场构筑了平台。利用133团的地缘和交通、土地资源等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使其成为农工增收、团场增效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畜牧业也是团场调整种植结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提高农业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农工富起来的和谐发展道路。
二、133团大力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一是养牛业有旺旺、伊利、娃哈哈等几家大的乳制品加工企业进驻石河子工业开发园区,使全团的养牛业健康稳定发展,效益明显,养牛户从中受益,积极性也明显提高,形成了养牛业蓬勃发展的良好趋势。二是随着南京雨润集团在八师建立畜禽屠宰企业,养猪户欢心喜舞,准备乘势而上。133团计划筹建万头以上猪场的就有5家,养猪形势强劲;三是发展畜牧业条件优越。首先是土地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大,压缩棉花低产田后,用于种植苜蓿、玉米、青贮等饲草,种植效益有所提高。近几年实践证明职工种草养畜的积极性都很高。其次,133团大力发展机采棉后,机械化程度高了,大批剩余劳动力或种植棉花水平低的职工可转移到畜牧业上来。第三,133团是个多民族团场,少数民族职工善于发展养牛、养羊,这是133团独有的,加之团场给予的优惠政策,少数民族职工养殖积极性也很高。
为加快团场畜牧业发展,133团已制定出一系列发展畜牧业的优惠政策。一是加大扶持力度。为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化畜牧业产业体系、引导养殖大户落户133团,团场从土地、资金、饲草料、防疫等多方面给予优惠、扶持、服务,并采取入股分红的形式,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养殖户安心在133团发展。
二是凡是本团职工养足一定数量的家畜、家禽时,团场保留其职工身份,享受职工待遇,给广大养殖户解决了后顾之忧,吃上了定心丸。
三是凡是本团户口,待业青年养足一定数量的家畜、家禽时,可报名参加职工,享受职工待遇。
四是鼓励、支持、协调发展养殖小区。在已有的养殖小区基础上,根据地理位置,再建若干养牛小区、养羊小区、养猪小区、养鸡小区,使小区养殖规模化、规范化、产业化,形成产、供、销、加工一条龙体系。
五是团场根据畜牧总量和发展建设,逐年扩大苜蓿、玉米、青贮等饲草种植面积,团场的棉籽壳、棉粕等以优惠价格供应给养殖户,有利的调动了全团上下养畜的积极性。
六是团场报旧羊圈、牛圈以最低价格转让给职工,职工自费新建牛圈、猪圈、羊圈的,团场在土地规划、设计、面积等方面给予优惠。
七是加强技术指导。对养殖小区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指导各养殖小区统一设计标准、统一养殖模式、统一养殖品种;抓科技入户工作,普及推广科学饲养规程和现代畜牧养殖技术,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和安全监测,消除养殖隐患,让老百姓放心养殖、大胆养殖。
三、133团还具有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环境优势。一是大力发展畜牧业是团党委一班人的共识。团党委已明确一个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职工增收这个核心,不断调整优化畜牧产业结构,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进程,最大限度地降低自然灾害对团场农业的影响,促进团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133团发展畜牧业有良好的基础条件和群众基础。如果宣传和引导到位,职工养殖积极性会很高。三是养殖业的发展条件越来越好。职工庭院养殖简单易行,发展全民养殖潜力很大,也是职工增收的最有效渠道。133团已着手动员农工利用冬闲养猪,团场协调服务。四是根据畜牧业发展情况,133团着手建立养殖服务配套体系,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从解决影响畜牧生产的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及乳制品安全等具体问题入手,达到团场、养殖户双方满意。五是在交通便利区域建立活畜交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畜产品上市能力,吸引全疆各地客商云集133团,使133团形成畜产品基地。六是积极引进投资,在133团建立肉食品加工、皮毛加工和饲料加工企业,延伸畜牧产业链。畜牧业要发展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要“眼睛朝着市场看、脑子围着市场算”,不断增加产业链条,不断提高畜产品加工的档次和水平,向高科技含量进军,全力带动畜牧业发展和相关产业的提升,并为实现团场增效、职工增收闯出一片新天地。
133团发展畜牧业的目标是:到“十一五”末,力争畜牧业产值突破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45%以上。其中牛数量达到1万头,产值达到1.6亿元;猪数量达到15万头,产值达到1.5亿元;羊数量达到5000只,产值达到3000万元,全民一起上,实现畜牧强团的目标。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133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