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珠街镇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实施方案
珠街镇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的实施方案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向前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经济迅猛发展,外出务工的人数与日俱增,留守儿童一族日益庞大,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和谐发展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建设,让我校所有留守儿童都拥有一个和谐幸福、快乐的生活、学习环境。保证他们身心健康成长,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
二、目标方向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2、留守儿童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在班级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
4、使留守儿童们获得同学的关爱,教师的关爱,学校的关爱,社会的关爱。
三、具体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
1、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2、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包班教师。由包班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学习困难的留守儿童学习。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诚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
3、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由校长牵头组织全体教师对留守儿童结对关爱,把特殊困难的留守儿童作为教师关爱的重点对象,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确立教师帮扶对象:校长帮扶4名;副校长帮扶3名;主任、副主任帮扶2名;其余教师帮扶1名。每位留守儿童每学年至少50元的帮扶金。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
4、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班级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二)、要求教师随时转变角色,既当严师,又当慈母。作为教师,对留守儿童要给予特别的关爱,与他们交朋友,以热情的帮助,真诚的教诲迎取他们的信任,力争成为留守孩子们学习上的促进者,生活上的支持者,活动中的协助者,情感上的知心者,使每一个留守儿童都能无忧无虑的生活,快快乐乐的学习。
(三)、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纳入到帮扶计划中。
四、做好以下八项访问工作。(每一次访问都必须有详细、具体的记载。)
1、孩子出现安全问题时必访。
2、孩子情绪有变化时必访。
3、孩子生病时必访。
4、孩子出现不良行为时必访。
5、孩子成绩下降或上升时必访。
6、孩子在家庭、生活上有困难时必访。
7、孩子出现频繁迟到、早退时必访。
8、孩子出现厌学时必访。
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组建珠街镇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黄杰(中心学校校长)
副组长:张成元赵荣玖(中心学校副校长)
成员:郭正刚黄光富倪先艳杨大勇姜照发黄启仙 李凤江王琪莲娄玲周忠贵各完小校长
总之,为了让每一个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人人自立自强,作为学校,力争为他们创造一片美丽的蓝天。
广南县珠街镇中心学校
二〇一一年九月
第二篇:龙湖镇中心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方案
龙湖镇中心学校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方案
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事关社会和谐长期任务,为进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海南省、定安县有关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校广泛联系家长的优势,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和资助体系;整合社会资源,拓宽援助渠道,维护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优化留守守儿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本着“动真情、想实招、办实效”的原则,推进关爱活动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家庭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村风、民风建设融入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与学校教育各类家庭教育活动相结合,引入亲情电话、心理辅导等载体,依托村委会、家长学校广泛开展多类亲子互动活动。
二、总体目标
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弥补留守儿童感情缺失,提高留守儿童道德素养为目标,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广泛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 1 留守儿童工作网络,通过实施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教育成长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创造有利于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机构
组
长:岑选天(校长)副组长:王崇忠(常务副校长)
郑
福(副校长)
组 员: 许
锋
王小飞
莫壮雄
吴
庆 吴雪萍
陈
亮
四、工作对象
全校学生中父母长年或连续3个月外出务工的在家儿童和孤儿、遗弃儿童及单亲家庭儿童。
四、活动内容
(一)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之家”
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之家”,做到“四有”:有宽敞安全的活动场所,有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扑克等活动器材,有一部亲情电话,有图书室等;设立“三室”:图书室、亲情室、活动室。管理实行“七个一”:一份倡议书、一份成长档案、每学期一封亲情书信、做一次家访、一张爱心联系卡、一部亲情电话、一套规章制度,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活动之家的亲情和温馨。
(二)推行“四个一”计划,广泛开展社会关爱活动。
开展一次征募志愿者行动,在母亲节、“六·一”儿童节期间开展“心手相连”结对帮扶活动;以乡村为示范点开展一次交流观摩活动;对班主任、临时监护人开展一次心理健康知识,家庭教育知识培训活动;开展一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评比表彰活动。
1、摸准信息,建立台帐。学校组织班主任对留守儿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清楚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清楚留守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楚留守儿童病史状况;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清楚留守儿童临时监护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指导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班主任或临时监护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宣传普及家教知识。在留守儿童家长中广泛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利用节假农忙时节,组织召开返乡家长会,引导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优化养育和监护行为。
3、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帮扶活动,广泛发动学校力量,组织教师担当“爱心家长”,积极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志愿帮扶活动。邀请“五老”担任校外义务辅导员,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和成长教育的“大手牵小手”活动;加强与教师、监护人的联系,保持与留守儿童对话、沟通,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作业辅导、生活帮助等服务,弥补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和成长的保护人,使每一名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都能“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4、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对特困留儿童进行救助。
5、实施步骤 关爱活动分三个阶段
(一)安排部署阶段。重点做好活动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全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工作;
(二)组织实施阶段。全面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三)活动总结阶段。总结活动开展情况,进一步探索建立关爱活动经常化机制。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领导机构。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每月召开一次会议。
(二)构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网络。健全以留守儿童亲属为主体的监护网络,督促临时监护人履行法律责任;建立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助网络,加强学校与临时监护人和法定监护人的密切配合,建立和完善与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制度。
(三)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学校建设和管理,建立和完善家长学校,加大对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培训力度,提高家长和临时监护人的育人水平,保障留守儿童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
(四)建立结对关爱志愿者与留守儿童联系卡制度。
定期召开志愿者、留守儿童、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座谈会,要求志愿者通过书信、电话、面谈等多种形式与结对的留守儿童进行联络谈心,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要及时填写“爱心联系卡”,记录孩子取得的进步和存在问题及相关活动等。
第三篇:李店镇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实施方案
李店镇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实施方案
为切实履行留守儿童关爱工程中教育的主体责任,保障留守儿童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结合李店镇各学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利用好学校各类资源,发挥好学校主渠道作用,调动好家庭、社会等各方因素,共同为留守儿童创造和谐、快乐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促进教育公平。
二、工作目标
按照“党政主导、教育主体、基层包保、部门支持、社会帮助”的原则,力争用三年时间,在全镇范围内逐步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关爱网络。努力实现关爱留守儿童“六有”(监护有人、学业有教、生活有助、健康有保、权益有护、活动有地)和“两覆盖”(监管、帮扶全覆盖)的工作目标,着力提高全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三、主要措施
(一)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机制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刘 飞 副组长:岳亚平游亚东
成 员:岳少明 董文波 王家德 郑家琳
郑传贤 沈凤珍 熊志明
中心学校成员联系点:刘 飞 李店镇中心幼儿园 游亚东 李店镇初级中学 岳亚平李店镇中心小学
董文波 李店镇高砦小学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中心学校,岳亚平任办公室主任。各校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明确职责,结合实际制订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保证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建立工作责任制。中心学校成员对联系点学校留守儿童实施关爱工作包保责任制,并加强指导和服务。全镇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责任制,校长(园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政教的同志为主要责任人,按照班子成员包年级、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的方式,层层建立包保责任制,签订责任书,责任到人,落实教育的主体责任。全镇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工会、共青团、少先队要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工作。
3、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管理制度。各中小校(幼儿园)每学期初要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家访,认真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时补充或变更有关内容。建档过程中,低年级要对高年级负责,小学要对初中负责,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学校要安排专人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
4、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幼儿园)要向留守儿童及其家长、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公布校长、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联系方式,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包保责任人要定期与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进行联系,交流通报留守儿童学习、心理和生活状况,共同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一是开展心理问卷专题调查,掌握每个学生的真实心理情况;二是开展班级辅导,落实每两周一节的心理健康课,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三是开展集体辅导,根据学生自己选出的辅导内容安排专人专时辅导;四是进行个体辅导,开设心理信箱,开放谈心室,开通心理热线,让学生时时能倾诉、处处能交流。
6、建立健全关爱留守儿童协同工作制度。在中心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积极争取镇妇联、团委、关工委以及派出所、司法、卫计所、文化站、民政办、人社中心、财政所等部门的支持,健全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联动机制,形成关爱工作合力。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成立由学校、留守儿童所在村、社区负责人以及委托监护人参加的联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互通信息,畅通联系沟通渠道。
(二)强化教育主体责任
1、就近入学保障到位。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方便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按学籍管理要求为随迁学生办理好入学手续。
2、生活设施建设到位。结合“全面改薄”等教育工程项目,加强镇中寄宿制学校建设,按照寝室、厕所、厨房、浴室、饮水“五配套”要求,推进镇中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留守学生在学校生活的需要。积极推进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合理安排膳食结构,优先保障留守儿童用餐需求。
3、学习生活帮扶到位。各学校要开展师生结对和学生“手拉手”帮扶活动,保证留守儿童帮扶全覆盖;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在他们享受资助政策外,中心学校将积极与社会各界联系,争取社会资助,充分发挥好爱心助学协会基金的助学功能,为更多的困难留守儿童提供帮助,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和更高层次的教育。
4、安全管理落实到位。落实每周一节的安全教育课,加强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组织防火、防震、防侵害等安全演练,增强其自救自护意识;学校要主动与留守儿童所在的基层组织和监护人联系,做好假期管理“空档期”的交接,防止安全管理失控。
5、家校互动组织到位。各学校要做到“四个一”:用一年时间在留守儿童占学生数20%及以上的学校建立一间留守儿童亲情对话室,为留守儿童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生监护人培训会,提高监护人监护能力;每月组织一次家访,了解留守学生在家学习生活情况。努力让留守儿童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各学校要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好“五个一”留守儿童教育活动,丰富留守儿童校内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1、观看一部教育影片。每学期至少组织学生观看一场反映时代主题、具有显著教育意义的电影。
2、阅读一本经典名著。要求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全体学生每个学期至少阅读一本好书,多读经典名著。
3、开设一堂感恩教育课。每年邀请教育专家对包括留守儿童在内的所有学生上一堂感恩教育课,积极开展“感恩书信”教育活动。
4、组织一次安全教育知识讲座。通过专题讲座,提高留守儿童防范意识,增强其自救自护、应急避险能力,预防溺水、煤气中毒、食物中毒等意外事故对留守儿童的伤害。
5、开展一次“自强好少年”评选。各学校每学期要组织开展 “自强好少年”评选,积极引导留守儿童自强自立。
(四)协调落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责任
中心学校将积极争取李店镇党委政府的支持,把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统筹城镇发展的重要任务,作为建立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重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对留守儿童的生存、教育、发展保障,承担兜底责任;指导各学校、村(社区)基层组织统计掌握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对留守儿童校外学习生活,承担生活帮扶、品德教育、行为引导、安全管护等方面的包保责任;各学校要指导村组、社区加强关爱工程阵地建设,指导村组、社区与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签订《留守儿童监护责任书》,落实村组、社区监督责任。
四、工作要求
1、加强宣传,做好组织动员。各中小学(幼儿园)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好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意义,营造好关爱留守儿童的舆论氛围;要全面动员,把留守儿童关爱工作作为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在管理过程中。
2、强化考核,抓好活动落实。中心学校把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纳入学校半年工作考核的内容,定期督查;各学校也要将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的每一项具体活动细化分解,纳入到对班主任、教师的工作考核中,抓好落实,确保关爱活动达到预期目标。
3、总结提高,建立长效机制。在留守儿童关爱工作具体过程中,要加强调研视导,讲究工作方法,完善工作过程,认真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建立长效机制,树立先进典型,深入推动活动开展,不断提升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成效。
第四篇:马官镇中心学校2016年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
马官镇中心学校2016年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工作
实 施 方 案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促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健康成长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事关社会和谐发展的长期任务,为进一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党办发„2015‟32号)、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安顺市关于开展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护工作 援助渠道,维护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合法权益;优化留守守儿童、困境儿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营造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困境儿童的良好氛围,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本着“动真情、想实招、办实效”的原则,推进关爱活动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相结合,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家庭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村风、民风建设融入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工作;与学校教育和各类家庭教育活动相结合,引入亲情电话、视频聊天、心理辅导等载体,依托村委会、家长学校广泛开展多类亲子互动活动。
二、总体目标
以帮助留守、困境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弥补留守、困境儿童感情缺失,提高留守、困境儿童道德素养为目标,以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困境儿童为重点,广泛开展留守、困境儿童关爱活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困境儿童工作网络,通过实施关爱活动,使留守、困境儿童教育成长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创造有利于留守、困境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三、工作对象
全校学生中父母长年外出务工的在家儿童和困境儿童。本校共有留守、困境儿童84人,其中女42人。
四、活动内容
(一)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之家”。
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之家”,做到“四有”:有宽敞安全的
活动场所,有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活动器材,有亲情电话、视频聊天的电脑,有图书阅览室等;管理实行“六个一”:一份成长档案、每学期一封亲情书信、做一次家访、一个心理咨询台、一部亲情电话、一套规章制度,让孩子充分感受到活动之家的亲情和温馨。
(二)推行“四个一”计划,广泛开展社会关爱活动。1.摸准信息,建立台帐。学校组织班主任对留守、困境儿童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留守、困境儿童档案。清楚留守、困境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清楚留守、困境儿童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清楚留守、困境儿童病史状况;清楚留守儿童父母的务工地点和联系方式;清楚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清楚困境儿童的家庭状况。
2.建立留守、困境儿童监护人的教育指导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班主任或监护人、临时监护人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家庭教育知识培训,宣传普及家教知识。在留守、困境儿童家长中广泛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利用节假农忙时节,组织召开返乡家长会,引导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掌握科学的家教知识,切实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优化养育和监护行为。
3.开展关爱留守、困境儿童的志愿帮扶活动,广泛发动学校力量,组织教师担当“爱心家长”,积极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志愿帮扶活动。积极开展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和成长教育的“大手牵小手”活动;加强与教师、监护人的联系,保持与留守、困境
儿童对话、沟通,随时掌握留守、困境儿童的思想动态。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疏导、作业辅导、生活帮助等服务,弥补其家庭教育的缺失,做留守、困境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和成长的保护人,使每一名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都能“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
4.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对留守、困境儿童进行救助。
五、保障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
学校成立留守、困境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留守、困境儿童的关爱工作。
组 长:贺圣益 副组长:谌业峰
成 员:李 浩 胡恩海 苏青松 丁承举 杨 荷 侯贻文 姚 娟 洪 涛及各班班主任
(二)构建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网络
健全以留守儿童亲属为主体的监护网络,督促临时监护人履行法律责任;建立以教职员工为主体的学校帮助网络,加强学校与临时监护人和法定监护人的密切配合,建立和完善与监护人的沟通联系制度。在工作中发现农村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是遭受家庭暴力、疑是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 告知父母要依法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外出务工人员要尽量携带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或父母一方留家照料,暂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外出务工人员要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联系、多见面,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予更多亲情关爱。父母或受委托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的,村(居)民委员会、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予以劝诫、制止;情节严重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公安等有关机关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四)建立结对关爱志愿者与留守儿童联系卡制度
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利用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帮助监护人掌握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情况,提升监护人责任意识和教育管理能力;及时了解无故旷课农村留守儿童情况,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劝返无效的,应书面报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帮助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加强与父母的情感联系和亲情交流。定期召开志愿者、留守儿童、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座谈会,要求志愿者通过书信、电话、面谈等多种形式与结对的留守儿童进行联络谈心,关注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和心理生理状况。要及时填写留守儿童“成长记录卡”,记录孩子取得的进步和存在问题及相关活动等。
(五)严肃责任追究
学校校长是在校留守、困境儿童教育关爱保护工作的
第五篇:珠街镇中心学校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珠街镇中心学校2012年上半年年工作总结
转眼2012年上半年又接近尾声。过去的半年,中心学校在镇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全体师生员工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团结拼搏,无私奉献,全面完成了2012年上半年的各项任务,学校各项工作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总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及在社会上的影响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珠街镇中心学校基本概况。
2012年珠街镇中心学校共有学生4009人,其中适龄儿童3439人,已入学3411人,入学率达到99.19%;7至15周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86.25%,小学在校生年辍学率为0.24。全镇共有教职员工192人,其中代课教师6人。全镇现有镇中心校1所,一级完小8所,二级完小8所,村小1所。全镇现有幼儿园8所,其中镇中心幼儿园1所,村级幼儿园7所。
二、强化学校内涵管理,不断提高了办学效益。
1.加强学校管理着力提高了办学效益。
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