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世纪百年
世纪百年
“以中国之银,供中国之用”
百年前混沌局势里一句点醒国人的话语 百年后清明盛世中一泓滋养后人的涓流 包覆着有志之士深切的期盼与希冀 吸纳着前辈后辈不懈的奋斗与努力 她,一路走来
她,屹立不倒
承受着百年历史的风蚀雨淋
跨过1921年“初生”的元旦
走过1917年“谁主沉浮”的则例之争 越过1928年“革新改组”转折路口 转过1932年“废两为元”的币制改革 “粒米百元”带给了她黎明前的黑暗 稳定物价,恢复经济,她尽心尽力
终盼来了天安门上国歌阵阵,红旗飘扬的解放 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她响应需求积极改革 二十世纪末,她跻身世界舞台,再创辉煌 新的纪元,她光鲜“股改”
2008她牵手奥运,共享国人荣光 一个世纪在跌宕的历史洪流里起起伏伏
一个世纪在我们的记忆长河里熠熠发光 她,承载了几代人的坚持与理想
在不断前进与成长中将她的意志代代传唱 百年中行,中行百年
让我们这些亲爱的儿女们来为她庆贺这个生日 让我们共同见证她的下一个百年的开启 让我们不懈地贯彻她的精神与理念 让我们共同前进,共同成长
李堃 2011-9-5
第二篇:“世纪巴金”百年华诞大事记
“世纪巴金”百年华诞大事记
2003年11月25日是中国文坛巨匠巴金的百岁生日。中国文化界特别是北京、上海和四川文化界精心筹备和启动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以下即为三地为庆贺巴老百岁华诞所举办的活动的总揽表:
北京(中国作协所在地):
11月15日 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巴金百岁喜庆艺术大展》
11月22日 中国作协、中国诗歌学会等单位举办“巴金文学之夜”晚会
上海(巴金居住地):
11月24日 中国作协、上海市委宣传部等承办的《巴金在上海——巴金先生百岁华诞图片文献展》举行开幕式;举行巴金文学研究会成立仪式
11月25日 《巴金在上海——巴金先生百岁华诞图片文献展》开展
11月23-30日 根据巴金小说改编的电影《寒夜》、《家》等在上海展演,电视剧《家》等在上海电视系统开播
11月25日左右 “把心交给读者——庆贺巴金百岁诞辰图书专架”展销巴金上百种图书
四川(巴金出生地):
其中,国务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巴金文学研究会在上海成立;巴金文学院新院在成都落成可谓三地大举措。11月19日-22日 中国作协、四川省委宣传部等举办第七届巴金国际学术研讨会 11月21日 成都巴金文学院举行系列庆祝活动 11月21日 四川电视台举办并直播“百年巴金”文艺晚会 11月21日-28日 举行巴金影视作品回顾周。电视系统播放专题片《百年巴金》、《黄昏的忏悔》;四川省川剧院演出根据巴金小说《家》改编的川剧《激流人家》
第三篇:世纪百年中国人的觉醒声音
世纪百年中国人的觉醒声音
来源:中国青年报
1900年—1999年
总有一些话在我们耳边萦绕,它们深刻地影响了时代,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一百年,人们不仅做,而且在说———社会在底层沉重地变动,语言在表层耀眼地浮动。那些时代的话语,往往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今天,当我们站在世纪之交,回首过去百年,穿过事件的丛林,可能会发现,这些话语构成了最醒目的路标。是为百年语录。
1900年
梁启超:“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一百年前的新世纪宣言。《少年中国说》强调:“造成今日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辜鸿铭:“当所有列强都成为原告、法官和刽子手时,我猜想皇太后将不得不赔———赔———赔!但如果我是皇太后,我将拒绝赔——
—即便列强把我抓起来送到圣赫勒拿岛———除非列强答应将来不再派来三种东西———日耳曼犹太高利贷狗、(法国的)黑龙骑兵和(英国的)爱管闲事之辈到中国来。”
是年八国联军洗劫北京,次年清政府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
1911年
林觉民:“汝幸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偶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能独善其身!”
《与妻诀别书》,4月24日,林觉民旋即在黄花岗起义中牺牲。
1912年
孙中山:“吾人惟保此革命之精神,一往而莫之能阻,必使中华民国之基础,确定于大地,然后临时政府之职务始尽,而吾人始可告无罪于国民也。”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1月1日。
1915年
陈独秀:“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
《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9月15日,新文化运动由此发端。青年,从此以崭新的面貌和整体的形象,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
1916年
胡适:
“文字没有古今,却有死活可道。
古人叫作“欲”,今人叫作“要”。
古人叫作“至”,今人叫作“到”。
古人叫作“溺”,今人叫作“尿”。
本来同是一字,声音少许变了。
并无雅俗可言,何必纷纷胡闹?
至于古人叫“字”,今人叫“号”;古人悬梁,今人上吊;古名虽未必不佳,今名又何尝不妙?”胡适是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学术思想论争,一半都是在嘻笑怒骂中进行的。
1910年代
钱玄同在《新青年》上著论,说凡四十岁以上的都可以枪毙的了。
胡适同他订约,说“到你四十岁生日,我将赠你一首新诗,题曰手枪”。
痛恶老大之中国,疾呼青年之价值。新文化运动中之最激进言论。
1918年
李大钊:“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马克思主义迅速在中国传播,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率先欢呼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阐明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
鲁迅:“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仔细看了半天,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写着都是‘吃人’!”
“救救孩子„„”
《狂人日记》。
梁漱溟:“吾曹不出如苍生何!”
这是面对民国后一派经济凋弊、政治**,一名中国知识分子表达的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此后遂有1922年由蔡元培、李大钊、陶行知、梁漱溟、胡适等16位知识分子签名的政治宣言《我们的政治主张》;有1945年由昆明文化界著名人士闻一多、罗隆基、潘光旦等342人联名发表,提出促成联合政府的《关于挽救当前危机的主张》。
1919年
蔡元培:“弟在大学则有两种主张如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这是作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回复林琴南攻击北大学风的信中的话。
一代风气和学术传统由此而开。
1926年
鲁迅:“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纪念刘和珍君》。鲁迅杂文战斗精神的最好体现。
1927年
陈寅恪:“凡一国文化衰亡之时,高明之士,自视为此文化的寄托者,辄痛苦非常,每先以此身殉文化,如王静安先生,是其显著之例。”
这是陈寅恪挽刚刚沉湖自尽的王国维的话。是时,北伐军即将打到北京。
1928年
周文雍、陈铁军:“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广州起义失败后,两位共产党人2月6日就义于广州黄花岗刑场。
刑场上的婚礼,是革命时期爱情最好的诠释,它鉴证了爱和信仰的双重重量。陶行知:“划出地方数处贡献人类,俾抱有改造社会之学者,得以运用科学方法,实现极乐世界。”
陶行知在当年全国教育会议上的提案,一个教育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是年北伐宣告结束。
1933年
李烈钧:“先从自己的平等做起,而后可以打破对外的不平等。”
这是一位参加过讨袁战争的老英雄在抗日战争前夕发出的警语,与那句著名的“攘外必先安内”的谬论相比,李烈钧把反抗外侮与改造中国的逻辑关系说得异常透彻。
1935年
中共中央:“大家都应该有‘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真诚觉悟,首先大家都应当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人力、物力、财力、武力等)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又名《八一宣言》。
田汉:“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铸成我们的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每个人都被迫着发出了最后的吼声。”
《义勇军进行曲》,本来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但在上映之前,便已广为传唱。1949年定为代国歌。1978年国歌曾重新填词,但不久即恢复田汉旧词。
胡适:“为免除许多无谓的文字上或名词上的争论起见,与其说‘全盘西化’,不如说‘充分世界化’。”
这一年中国知识界发生了“建设中国本位文化”与“全盘西化”的大论争。
1936年
张学良:“各位同胞们,我们的枪,不是打中国人的。”
西安事变捉蒋后,张学良在西安市民大会上的讲话,12月16日。
1941年
毛泽东:“实事求是。”
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议上作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实事求是”是我党的思想路线。
1944年
毛泽东:“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这是毛泽东在为中央警备团一位普通战士而举行的追悼会上的讲话。从此,“为人民服务”成为党和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的最根本的出发点。
1946年
闻一多:“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
7月15日,最后的演讲,在李公朴追悼会上。闻一多最后说:“我们不怕死,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果然,在演讲完回家的路上,闻一多即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1948年
朱自清、吴晗等一批清华大学教授:“为反对美国政府的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
领事馆卡宝德和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的诬蔑和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的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的一切施舍物资,无论是购买的或是给予的。下列人员拒绝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购证,特此声明。”
毛泽东在名篇《别了,司徒雷登》中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即源于此。
冯玉祥:“冯玉祥十二岁当兵,一九四六年退役,做了五十五年的丘八,看不出捆绑来的壮丁能打胜仗,看不出违背人民利益的军队,会得到最后的胜利。”
10月10日,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表国庆演讲。一个老兵的经验之谈。冯玉祥是在评论国民党“剿共一年零三个月”的“成绩”时说这番话的。“东北国军形势危殆,共军到长江北岸,连南京城门也关闭了。”
1951年
魏巍:“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地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的朋友们。„„这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自魏巍发表战场亲历的长篇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最可爱的人”遂成为50年代初全国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普遍称谓。
1954年
毛泽东:“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家底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
1957年
马寅初:“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
马寅初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发言,即后来被批判的“新人口论”。毛泽东:“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毛泽东在莫斯科接见中国留学生代表时说。
1959年
彭德怀:“浮夸风气,吹遍各地区各部门,一些不可置信的奇迹也见之于报纸,确使党的威信蒙受重大损失。”
一个老共产党员以极大的勇气对“大跃进”的反思。庐山会议给毛泽东的信,7月14日。
1959年
马寅初:“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一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投降。”
马寅初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回击对他的批判。
1962年
于右任:“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绝笔诗《国殇》,1月24日作于台湾。
邓小平:“刘伯承同志经常讲一句四川话:“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是说的打仗。„„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采用哪种形式。”
邓小平发表讲话《怎样恢复农业生产》,7月7日。著名的“猫论”即来源于此。雷锋日记:“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雷锋的行为和生活态度影响了几代青年的价值观。至今,每年三月还会有学雷锋的军人义务修车等活动。国内媒体报道说美国西点军校也高悬雷锋像。
1966年
邓拓:“作为一共产党员,我本应该在这一场大革命中经受得起严峻的考验。遗憾的是我近来旧病发作了,再拖下去徒然给党和人民增加负担。但是,我的这一颗心永远是向着敬爱的党,向着敬爱的毛主席。”
自尽前绝笔。选择死亡有时候也是选择尊严。“文革”中死难的殉道者还可以列出老舍、吴晗、傅雷„„一串很长的名单。
1968年
食指:“当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这首诗的名字是《相信未来》。在物质和精神都极为困顿的时候,它激励和鼓舞了一代知识青年的生存信念。整个“文革”期间,全国下乡知青总数超过1600万。
1971年
周恩来:“现在,门打开了。”
是年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举行,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隔绝了22年的中美交往大门开启,小球转动了大球,史称“乒乓外交”。
1973年
顾准:“相信绝对真理的人和狂热的基督徒一样,都讨厌庸人气息,赞美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革命风暴。”
我们借用青年学者朱学勤的一句话作为评注:“幸亏有顾准,才挽回了这个民族的思想界在那个可耻年代的集体名誉。”
1976年
王立山:“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
是年清明,北京上百万人自发聚集天安门广场,悼念已故总理周恩来的活动演变为大规模的对当权者的抗议活动。这是当年流传最广的一首诗。
1978年
《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躺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现成条文上,甚至拿现成的公
式去限制、宰割、裁剪无限丰富的飞速发展的革命实践,这种态度是错误的。”
5月11日《光明日报》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会议公报这样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解放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随后,平反冤案开始了,改革开放开始了。
1980年
潘晓:“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中国青年》杂志当年5月号发表的一封来信,一场规模空前的人生观讨论由此引发,来稿超过6万封。其时思想禁忌初开。
1981年
北大学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3月20日,北大学生庆祝中国男排获胜游行口号。青年的爱国热情从这个口号爆发出来,迅速传遍全国。
1986年
崔健:“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歌曲《一无所有》。80年代理想青年的苦闷和呐喊。
1988年
民谚:“拿手术刀的不如耍剃头刀的,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一个博士在学校旁摆烟摊,知识分子收入问题备受关注,舆论称为“脑体倒挂”现象。
11年后,高知识高收入比比皆是,“知本家”成为新兴流行词汇。
1992年
邓小平:“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1月18日至2月21日,视察南方讲话,把改革开放继续推向深入。
1996年
宋强等:“中国可以说不。”
是年《中国可以说不》以畅销书的姿态面世,书中的民族情绪引起争议。
1997年
江泽民:“把我们的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就是要抓住机遇而不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经济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政治体制改革要继续深入,精神文明建设要切实加强,各个方面相互配合,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在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第四篇:名人世纪
邓小平(1904~1997)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四川广安人。1904年8月22日生。原名邓先圣,学名邓希贤。5岁入学,高小毕业后考入广安县中学。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1920年夏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初到苏联学习。1927年春回国,被派往西安冯玉祥国民军联军从事政治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改名邓小平,8月7日在武汉参加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年底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1928~1929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夏,作为中央代表前往广西领导起义,化名邓斌,同张云逸等于12月和次年2月,先后发动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江、右江革命根据地,任红七军、红八军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1931年夏,到江西中央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由于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被当时党内“左”倾领导者撤职。以后,任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总政治部机关报《红星》报主编。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长征,年底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参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会议确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和师长刘伯承深入华北敌后,创建了太行、太岳等抗日根据地。1942年9月兼任中共中央太行分局书记,1943年10月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主持八路军总部的工作,在艰苦的条件下担负起领导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党政军的全面工作。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中原局、华东局第一书记。1945年9月至11月同刘伯承一起领导了上党战役、邯郸战役。1947年夏他们率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地区,由此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的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在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担任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的总前委书记,同两个野战军的领导人一起,指挥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攻克了国民党政府首都南京和上海、苏、浙、皖、赣等广大地区。1949年9月,他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参加了开国大典。10月,任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随后和刘伯承率部向西南进军,占领了云、贵、川、西康诸省,参加领导了进军西藏和西藏和平解放的工作,实现中国大陆的完全解放。此间,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
1952年7月调往中央工作,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副总理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后又兼任政务院交通办公室主任和财政部部长。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组织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在反对高岗、饶漱石阴谋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重大斗争中,作出重要贡献。1955年4月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9月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修改党章的报告。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1959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在任总书记的10年中,协助中央主席、副主席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56~1963年,多次赴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进行谈判,坚决维护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的原则立场。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失去一切领导职务。1969~1973年间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1973年3月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1974年4月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在会上系统地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他主持起草了周恩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周恩来病重以后,在毛泽东支持下,他主持党、国家和军队的日常工作,针对“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混乱局面进行全面整顿,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收到显著的成效。由于“四人帮”的诬陷,1976年4月又被撤销一切职务。
1976年10月“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恢复了他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1977年8月召开的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1978年3月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主席。他首先推动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领导和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出必须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他还提出要尽快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中国改革开放和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他在这个会议上对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历史转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为这次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他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经过这次全会,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在1981年6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由他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根本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维护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思想。在这次会议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2年9月中共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他在开幕词中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主任。在1983年6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他设计了从20世纪80年代到下个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目标。他大力支持和推动农村改革,推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指出“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他关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述,为中国共产党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改革目标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倡议兴办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城市,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推动中国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他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他提倡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主张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他认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军队和国防建设指导思想要实行战略性转变,提出要把军队建设成为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他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一个中国,两种制度”的构想,按照这个构想,香港于1997年回归中国,澳门于1999年底回归中国。他提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张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准则。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同日本缔结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恢复了中苏两党两国的关系,发展了同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关系。他为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进行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不懈的努力。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国际发生政治**,党和政府在他和其他老同志坚决有力的支持下,依靠人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从而经受住严重的考验,维护了国家的独立、尊严、安全和稳定。
1989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上,他辞去了最后担任的中央军委主席职务。在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向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利过渡、保持党和国家稳定的过程中,他起了关键的作用。退休以后,他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事业。1992年视察中国南方的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谈话,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基本经验,从理论上回答了一些重大问题。以这次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97年召开的中共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括为邓小平理论,指出这一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并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第五篇:世纪材料2
事迹材料
我是一名就读于塔河县第三中学小学部六年级一班的学生,我叫许广祎是同学们的好班长,老师的小助手。我十分荣幸参加《塔河县“美德阳光少年”评选活动》。
我心地善良,独立性强,尊敬师长,勤奋好学,我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爱看书、爱写作、敢于发言,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我遇事好问个为什么,喜欢和老师、同学们讨论问题,善于表现自己,展示自我。课堂上有时为了一个问题或解题方法和老师、同学展开辩论老师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记得有一次上《水的浮力》一课,老师让学生说一些有关的事例或现象,我说皮球会浮在水上、橡皮艇、船、都是利用浮力发明的。当水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量时物体就浮在水上.老师脸上露出了笑容。
在家里,我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独立自强的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今天的事情今天做好,是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休息日经常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陪爷爷、姥爷聊天解闷,给他们洗脚、洗脸、,还给姥爷洗水果吃。邻里之间我也能主动打招呼,深得邻居的好评。从上小学一年级起,我就自己穿衣服、洗头、洗红领巾、洗袜子。当爷爷、姥爷、爸爸妈妈、老姨们过生日时,我都要亲自制作一份小礼物,一张精致的贺卡,一个创意的模型,让他们沉浸在无比喜悦和幸福之中。
我有爱心,每次看到路边的乞丐,都把自己的零花钱慷慨捐给他。在公共汽车上我会给年迈的老人让座在学校里我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参加义务植树、祭扫烈士陵园、到敬老院扫卫生。看到弱小的同学我帮他们拿书包、带他们上下楼梯,带他们过马路。
在班级我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学习上,我刻苦努力,要用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和家人。
在休息日,我努力学习课外知识,争取做一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少年。我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深得老师的喜爱。我喜欢写作我的作文《家乡的树》刊登在大兴安岭日报上。我的作文发表在塔哈河文学季刊上。我的作文曾荣获黑龙江省梦想舞台金奖。我多次荣获校三好学生、县三好学生,并且还多次荣获地区三好学生,我还要继续努力,我小学的身影正奔跑在梦想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