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业部常见动物疫病免疫推荐方案(2014年)
常见动物疫病免疫推荐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指导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结合当前防控工作实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免疫病种
布鲁氏菌病、新城疫、狂犬病、绵羊痘和山羊痘、炭疽、猪伪狂犬病、棘球蚴病(包虫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猪乙型脑炎、猪丹毒、猪圆环病毒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鸭瘟、低致病性(H9亚型)禽流感等动物疫病。
二、免疫推荐方案
有条件的养殖单位应结合实际,定期进行免疫抗体水平监测,根据检测结果适时调整免疫程序。
(一)布鲁氏菌病
1.区域划分
一类地区是指北京、天津、河北、内蒙古、山西、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河南、陕西、新疆、宁夏、青海、甘肃等15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县为单位, 连续3年对牛羊实行全面免疫。牛羊种公畜禁止免疫。奶畜原则上不免疫,个体病原阳性率超过2%的县,由县级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省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免疫。免疫前监测淘汰病原阳性畜。已达到或提前达到控制、稳定控制和净化标准的县,由县级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省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不实施免疫。
连续免疫3年后,以县为单位,由省级兽医主管部门组织评估考核达到控制标准的,可停止免疫。
二类地区是指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福建、安徽、湖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等15个省份。原则上不实施免疫。未达到控制标准的县,需要免疫的由县级兽医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免疫,报农业部备案。
净化区是指海南省。禁止免疫。
2.免疫程序
经批准对布鲁氏菌病实施免疫的区域,按疫苗使用说明书推荐程序和方法,对易感家畜先行检测,对阴性家畜方可进行免疫。
使用疫苗:布鲁氏菌活疫苗(M5株或M5-90株)用于预防牛、羊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活疫苗(S2株)用于预防山羊、绵羊、猪和牛的布鲁氏菌病;布鲁氏菌活疫苗(A19株或S19株)用于预防牛的布鲁氏菌病。
(二)新城疫
对鸡实行全面免疫。
商品肉鸡:7~10日龄时,用新城疫活疫苗(低毒力)和(或)灭活疫苗进行初免,2周后,用新城疫活疫苗加强免疫一次。
种鸡、商品蛋鸡:3~7日龄,用新城疫活疫苗进行初免;10~14日龄用新城疫活疫苗和(或)灭活疫苗进行二免;12周龄用新城疫活疫苗和(或)灭活疫苗强化免疫,17~18周龄或开产前再用新城疫灭活疫苗免疫一次。开产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进行强化免疫。
使用疫苗:鸡新城疫灭活疫苗或活疫苗。
(三)狂犬病
对犬实行全面免疫,重点做好狂犬病高发地区的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犬的免疫工作。
初生幼犬2月龄时进行初免,3月龄时进行二免,此后每隔12个月进行一次免疫。
使用疫苗:犬狂犬病活疫苗或灭活疫苗。
(四)绵羊痘和山羊痘
对疫病流行地区的羊进行免疫。
60日龄左右进行初免,以后每隔12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使用疫苗:山羊痘活疫苗。
(五)炭疽
对近3年曾发生过疫情的乡镇易感家畜进行免疫。
每年进行一次免疫。发生疫情时,要对疫区、受威胁区所有易感家畜进行一次紧急免疫。
使用疫苗:无荚膜炭疽芽孢疫苗或Ⅱ号炭疽芽孢疫苗。
(六)猪伪狂犬病
对疫病流行地区的猪进行免疫。
商品猪:55日龄左右时进行一次免疫。
种母猪:55日龄左右时进行初免;初产母猪配种前、怀孕母猪产前4~6周再进行一次免疫。
种公猪:55日龄左右时进行初免,以后每隔6个月进行一次免疫。使用疫苗:猪伪狂犬病活疫苗或灭活疫苗。
(七)棘球蚴病(包虫病)
对内蒙古、四川、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流行地区的羊实行免疫。
每年对当年新生存栏羊进行疫苗接种,此后对免疫羊每年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使用疫苗:羊棘球蚴(包虫)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典猪蓝耳病)
对疫病流行地区的猪进行免疫。
商品猪:使用活疫苗于断奶前后进行免疫,可根据实际情况4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
种母猪:15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可根据实际情况,配种前使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
种公猪:使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以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使用疫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或灭活疫苗。
(九)猪乙型脑炎
对疫病流行地区的猪进行免疫。
每年在蚊虫出现前1~2个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免疫时间,对猪等易感家畜进行两次免疫,间隔1~2个月。
使用疫苗:猪乙型脑炎灭活疫苗或活疫苗。
(十)猪丹毒
对疫病流行地区的猪进行免疫。
28~35日龄时进行初免,70日龄左右时进行二免。
使用疫苗:猪丹毒灭活疫苗。
(十一)猪圆环病毒病
对疫病流行地区的猪进行免疫。
可按各种猪圆环病毒疫苗的推荐程序进行免疫。
使用疫苗: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
(十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对疫病流行地区的鸡进行免疫。
商品肉鸡:在1~7日龄、10~14日龄和56日龄时使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活疫苗分别进行初免、二免和三免。对40~50日龄出栏的肉鸡,建议只进行两次免疫。
种鸡、商品蛋鸡:56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肉鸡;110~120日龄时用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疫苗进行四免。开产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进行免疫。使用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疫苗或活疫苗。
(十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对疫病流行地区的鸡进行免疫。
商品肉鸡:在10~14日龄、22日龄左右时使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分别进行初免和二免。对40~50日龄时出栏的肉鸡,在24日龄前完成免疫。种鸡、商品蛋鸡:在10~14日龄、28~35日龄时使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分别进行初免和二免,110~120日龄时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进行三免。开产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进行免疫。
使用疫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或活疫苗。
(十四)鸭瘟
对疫病流行地区的鸭进行免疫。
商品肉鸭:14日龄左右时,用鸭瘟灭活疫苗或活疫苗免疫一次。
商品蛋鸭:在14日龄左右、60日龄左右时使用鸭瘟灭活疫苗或活疫苗分别进行初免和二免,以后每隔半年免疫一次。
种鸭:在14日龄左右、60日龄左右时使用鸭瘟灭活疫苗或活疫苗分别进行初免和二免,开产前一个月用鸭瘟活疫苗进行三免;开产后每4~6个月免疫一次。
使用疫苗:鸭瘟活疫苗或灭活疫苗。
(十五)低致病性(H9亚型)禽流感
对疫病流行地区的鸡进行免疫。
商品肉鸡:7~14日龄时进行初免;28~35日龄时进行二免。对40~50日龄出栏的肉鸡,建议只进行初免。
种鸡、商品蛋鸡:初免、二免免疫程序同商品肉鸡;110~120日龄时进行三免。开产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情况进行免疫。
使用疫苗:禽流感(H9亚型)灭活疫苗。
三、其他事项
(一)各种疫苗具体免疫接种方法及剂量按相关产品说明操作。
(二)切实做好疫苗效果监测评价工作,免疫抗体水平达不到要求时,应立即实施加强免疫。
(三)对开展相关重点疫病净化工作的种畜禽场等养殖单位,可按净化方案
实施,不采取免疫措施。
(四)必须使用经国家批准生产或已注册的疫苗,并加强疫苗管理,严格按照疫苗保存条件进行贮存和运输。对布鲁氏菌病等常见动物疫病,如国家批准使用新的疫苗产品,也可纳入本方案投入使用。
(五)使用疫苗前应仔细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如是否在有效期内、疫苗瓶是否破损等。免疫接种时应按照疫苗产品说明书要求规范操作,并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六)要切实做好个人生物安全防护工作,避免通过皮肤伤口、呼吸道、消化道、可视粘膜等途径感染病原或引起不良反应。
(七)免疫过程中要做好消毒工作,猪、牛、羊、犬等家畜免疫要做到“一畜一针头”,鸡、鸭等家禽免疫做到勤换针头,防止交叉感染。
(八)要做好免疫记录工作,建立规范完整的免疫档案,确保免疫时间、使用疫苗种类等信息准确详实、可追溯。
农业部办公厅
2014年3月13日印发
第二篇:2018年动物疫病免疫方案
青海省农牧厅关于印发青海省2018年动物疫病免疫方案的通知 来源:本站原创 时间:2018-03-09 03:11 作者: 点击:114 青农医〔2018〕41号
西宁市农牧与扶贫开发局、海东市农发委、各州农牧局:
为了切实做好全省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我厅组织制定了《青海省2018年动物疫病免疫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青海省农牧厅 2018年2月24日
青海省2018年动物疫病免疫方案
为贯彻落实《青海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指导做好动物防疫工作,结合当前动物防控工作实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青海省动物防疫条例》及农业部《2018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
2018年全省动物疫病免疫工作要紧紧围绕“防风险、保安全、促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规模养殖场按程序免疫,散养畜禽集中免疫与补免相结合的机制,突出重大动物疫病,统筹兼顾主要人畜共患病和地方流行性动物疫病,落实养殖者主体责任,狠抓动物免疫工作,着力提高免疫密度和质量,夯实免疫基础,构筑防控屏障,保障畜禽生产安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具体目标是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群体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牛羊布鲁氏菌病和包虫病应免率达到100%。
二、免疫病种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布鲁氏菌病和包虫病实施强制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力争做到全面免疫;根据本省实际,统筹做好狂犬病、炭疽、牛出败、羊梭菌性疾病、羊痘等地方流行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防止疫病发生流行。
三、免疫区域 1.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区域为全省。对家禽进行H5亚型和H7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对所有应免羊只进行小反刍兽疫免疫;6月30日前,对全省所有牛进行亚洲I型、O型、A型口蹄疫免疫,对羊进行亚洲I型、O型口蹄疫免疫,对猪进行O型口蹄疫免疫。7月1日之后,根据农业部安排部署开展口蹄疫强制免疫。
包虫病强制免疫区域为果洛、玉树所属各县和共和、贵南、同德、兴海、刚察、都兰、泽库、河南共20个县市,免疫对象为新生羔羊及2017年免疫羊。
布鲁氏菌病强制免疫区域为海北、海南、海西、黄南、玉树、果洛等牧区6个州,免疫对象为除种畜、乳畜外的牛羊。
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全面免疫区域为全省。对猪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免疫,对家禽进行鸡新城疫免疫。
3.地方流行性动物疫病免疫区域为地方病流行地区。根据当地实际做好狂犬病、炭疽、牛出败、羊梭菌性疾病、羊痘等地方流行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
四、时间安排
散养畜禽实行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春季集中免疫于3月上旬全面启动,力争5月上旬完成,5月中下旬开展交叉检查和免疫效果评价,5月至6月对重点地区开展“飞行抽检”;秋季集中免疫从9月上旬全面开展,力争10月下旬完成,11月初开展交叉检查和免疫效果评价,10月至11月对重点地区开展“飞行抽检”。规模养殖场在驻场兽医指导下按照免疫程序开展免疫。
五、免疫主体
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是强制免疫主体,应当依据《动物防疫法》承担强制免疫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强制免疫义务。对规模养殖的动物,应实施程序化免疫;对散养动物,采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与定期补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程序化免疫。
六、具体工作
1.制定方案。各地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及时制定本地区动物免疫实施方案。
2.创新方式。各地要加强对散养畜禽集中免疫的组织工作,创新免疫方式,建立由包村干部、乡站人员、村社干部、村级防疫员等组成的防疫小组,按照“分片包干、整村推进”的方式进行集中免疫。3.积极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各地要积极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试点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实行强制免疫“先打后补”,逐步实现养殖场户自主采购疫苗、财政直补。对目前暂不符合条件的养殖场户,继续采用省级集中招标采购疫苗,各地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有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强制免疫工作。
4.加强培训。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开展前组织免疫技术师资培训。各地要组织好乡镇兽医技术人员及村级防疫员免疫技术培训,特别要加强布病、包虫病和小反刍兽疫免疫技术培训。
5.规范操作。实施全程冷链运输、储存疫苗,保证疫苗质量。进一步完善疫苗使用台账制度,建立健全剩余疫苗退回、废弃疫苗及疫苗包装瓶等回收无害化处理制度,避免疫苗失效或浪费。严格按照疫苗说明书要求操作,及时更换注射针头,做好各项消毒工作,防止在免疫操作中人为传播疫病。
6.建立档案。乡镇兽医站防疫技术人员、驻场兽医及村级防疫员要认真填写免疫档案,详细记录养殖户畜禽存栏、出栏及免疫等情况,特别要做好免疫用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等记录工作。做到乡镇畜牧兽医站、村级动物防疫员、养殖场(户)免疫记录相一致,与免疫家畜二维码标识相符。
7.消毒灭源。集中免疫时,各地特别是畜禽养殖密集区要对圈舍、道路、活畜交易市场等重点环节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灭源工作。
8.排查疫情。集中免疫时,要组织开展疫情排查,发现重大动物疫情要及时上报,并按程序果断处置。
9.报告信息。对疫苗调拨、发放、使用和免疫情况实行月报告制度,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期间,对免疫进展实行周报告制度,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对紧急免疫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各地要明确专人负责免疫信息收集统计工作,及时向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七、保障措施
1.切实落实免疫责任制。要按照国务院确定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负责人”的要求,认真落实防控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建立健全防疫工作责任制、疫情报告责任制、应急处置责任制,具体责任要落实到单位、落实到人。对因免疫不到位造成重大动物疫病发生或扩散蔓延的,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责任。
2.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坚持把免疫抗体监测作为检验动物免疫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结束后,省、市(州)、县(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按照全省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监测方案分别随机抽取辖区内养殖场、散养户的动物血清样品进行免疫抗体集中监测。对开展强制免疫“先打后补”的养殖场户,所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组织开展免疫效果核查,确保免疫效果。省农牧厅将组织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抗体监测,依据结果作出客观公正的免疫效果评价,并将监测结果向各市(州)、县(市区)农牧部门通报。群体抗体合格率未达标的,要对被抽样行政村(牧委会)和规模养殖场畜禽进行重新免疫。
3.强化调运动物监管。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所要加强产地检疫、流通监管、屠宰检疫等监督检查力度,重点加大对拒绝强制免疫场户的查处力度,促进防疫工作顺利开展。出具检疫证明时,应严格核查调运畜禽的免疫情况,对调出县境的种畜禽或其他非屠宰畜禽,在调运前2周进行一次强化免疫并按规定进行抗体检测;对调运的种蛋和未达首免日龄的仔畜、雏禽,应标明其供体的免疫情况;未强化免疫或免疫情况不明的禁止调运。
4.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定点联系工作组要及时掌握所联系区域的免疫工作进展,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各地也要加强督促检查,抽调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兽医人员,深入基层开展督查工作。要注重实效,防止督查工作流于形式。重点检查免疫工作进展、疫情监测报告,以及基层防疫体系建设等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地方迅速整改,及时消除隐患。
5.及时处理突出问题。各地要对辖区内的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情况、免疫失败情况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第三篇:农业部关于印发《2013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2013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办)、财政厅(局、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财务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要求,为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全面落实强制免疫工作,我部会同财政部制定了《2013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农业部
2013年2月25日
2013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一、总体要求
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4种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要达到100%,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
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地区对羊实施小反刍兽疫免疫,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羊免疫密度要达到100%。
二、职责分工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组织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强制免疫计划,保证免疫密度。
各级兽医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强制免疫计划,负责强制免疫动物疫病疫苗的采购、保存、使用监管,制定并执行强制免疫计划实施方案。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强制免疫计划所需经费,包括疫苗、耗材、人工、免疫效果评价、免疫副反应处置等经费,负责疫苗等相关经费的监管。
其他有关部门依法配合做好强制免疫计划的实施工作。
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国家相关兽医参考实验室负责评价使用环节强制免疫疫苗免疫效果;国家相关兽医参考实验室和相关兽医专业实验室负责疫病的科学研究,跟踪病毒变异情况,按规定开展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保证诊断试剂供应。
饲养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依法履行强制免疫义务,按照兽医主管部门的要求做好免疫工作。对规模养殖的动物实施程序化免疫,对散养的动物实施集中免疫和定期补免。
定点疫苗生产企业加强疫苗生产管理,保证疫苗质量,做好售后服务。
三、组织实施
(一)制定实施方案。各地要按照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及时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强制免疫计划实施方案。
(二)组织免疫技术培训。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春季集中免疫工作开展前组织免疫技术师资培训,各地要组织好乡镇及村级防疫员免疫技术培训。免疫时要规范操作,按要求更换注射针头,做好各项消毒工作,防止在免疫操作中人为传播疫病。同时,要加强疫苗的运输和保存管理,保证疫苗质量。
(三)建立免疫档案。对养殖户畜禽存栏、出栏及免疫等情况要有详细记录。特别要做好疫苗种类、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等记录。做到乡镇畜牧兽医站、基层防疫员、养殖场(户)有免疫记录,做到免疫记录与畜禽标识相符。
(四)实施免疫信息报告。对疫苗采购和免疫情况实行月报告制度,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期间,对免疫进展实行周报告制度,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对紧急免疫情况实行日报告制度。各地要明确专人负责免疫信息收集统计工作,及时报告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要及时反馈免疫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四、疫苗质量监管
农业部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生产质量标准。根据疫苗生产情况进行监督抽检,对不合格疫苗产品信息进行通报。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具体实施疫苗质量监管工作,对疫苗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对生产企业实行飞行检查,必要时实行驻厂监督。省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疫苗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对疫苗的保存、运输、使用等环节冷链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监管。
财政部、农业部定期联合对各地疫苗招标采购情况进行督导。
省级兽医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各定点疫苗生产企业参与疫苗招标采购的监督管理。各企业不得恶意竞标,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竞标,不得超出使用范围宣传。
各地疫苗招标采购应以疫苗质量、售后服务和价格等综合指标为评判标准。
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倒买倒卖强制免疫疫苗。
五、经费支持
(一)疫苗经费分摊方式。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按比例分担,分担比例按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的有关文件执行。
(二)疫苗中央财政补助标准。疫苗经费按照疫苗实际使用量据实结算,实行清算制,结转资金转入下一继续使用。补助标准按财政部下发的有关疫苗经费补助文件执行。2012疫苗补助资金存在缺口的省份,由省级财政部门、农业部门联合提出申请,同时
报送2012年疫苗补助经费管理使用情况总结,填写《2012年重大动物疫病疫苗采购和使用情况统计表》,并提供证明本省已落实2012年地方财政应承担疫苗补助经费的拨款文件等相关材料。
(三)各级财政部门要保障动物疫病防控各项经费落实到位。
(四)动物疫病防控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挪用,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的,要严肃处理。
六、监督检查
(一)地方财政部门要加强疫苗经费监管,主动了解疫苗招标采购和使用情况。
(二)各级兽医部门要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实行常规监测与随机抽检、集中监测相结合,定期组织免疫效果监测与评价工作,对被抽检的场(厂)、乡(镇)或村存栏畜禽群体抗体合格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尽快进行补免。农业部将组织两次定期检查和随机抽检,并通报抽检结果。
(三)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检疫证明时,应严格核查调运畜禽的免疫情况,对调出县境的种畜禽或其他非屠宰畜禽,要求在调运前2周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对调运的种蛋和未达首免日龄的仔畜、雏禽,应标明其供体的免疫情况,未加强免疫或免疫情况不明的禁止调运。
(四)各地要加大督查指导力度,确保免疫工作落实到位。
(五)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发生情况、免疫抗体水平不达标情况和免疫失败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对因免疫不到位引发动物疫情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对不履行强制免疫义务的养殖单位和个人,要依法追究其责任。
七、其他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增加实施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病种和区域,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报农业部备案。
(二)开展规模化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助经费直接补贴试点工作的省份,严格按照财政部和农业部审批的方案执行。
(三)各地在做好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的同时,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统筹做好布鲁氏菌病、新城疫、狂犬病、炭疽、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和包虫病等其他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
(四)农业部根据动物疫病发生与发展状况,必要时会同财政部调整本计划。
附件:1.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方案
2.口蹄疫免疫方案
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方案
4.猪瘟免疫方案
5.小反刍兽疫免疫方案 附件1
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方案
一、要求
对所有鸡、水禽(鸭、鹅)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强制免疫。对人工饲养的鹌鹑、鸽子等,参考鸡的相应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对进口国有要求且防疫条件好的出口企业,以及提供研究和疫苗生产用途的家禽,报经省级兽医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不实施免疫。
二、免疫程序
规模养殖场可按下述推荐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对散养家禽在春秋两季各实施一次集中免疫,每月对新补栏的家禽要及时补免。
1.种鸡、蛋鸡免疫
雏鸡7~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或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6株)进行初免;3~4周后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开产前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2.商品代肉鸡免疫
7~14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或者,7~14日龄时,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6株)免疫;2周后,用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6株)加强免疫一次。
饲养周期超过70日龄的,参照蛋鸡免疫程序免疫。
3.种鸭、蛋鸭、种鹅、蛋鹅免疫
雏鸭或雏鹅14~21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间隔3~4周,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以后根据免疫抗体检测结果,每隔4~6个月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一次。
4.商品肉鸭、肉鹅免疫
肉鸭7~10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免疫即可。
肉鹅7~10日龄时,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初免;3~4周后,再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5.散养禽免疫
春秋两季用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各进行一次集中全面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6.鹌鹑、鸽子等其他禽类免疫
根据饲养用途,参考鸡的相应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三、不同风险区域的免疫
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含大连)、上海、江苏、浙江(含宁波)、安徽、山东(含青岛)、河南、陕西、甘肃、宁夏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个计划单列市使用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Re-6株+Re-4株)或选择使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4株)对鸡进行免疫。水禽仍使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进行免疫。其他省份、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2个计划单列市使用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对家禽进行免疫。对监测出Re-4毒株的地区,可使用Re-4株疫苗进行免疫,报农业部备案;对未监测出Re-4株而要求使用Re-4株疫苗的,必须由省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书面申请,经农业部批准后方可使用Re-4株疫苗进行免疫。
四、紧急免疫
发生疫情时,要根据受威胁区家禽免疫抗体监测情况,对受威胁区域的所有家禽进行一次加强免疫;边境地区受到境外疫情威胁时,要对距边境30公里范围内所有家禽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最近1个月内已免疫的家禽可以不进行加强免疫。
五、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免疫
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6+ H9N2 Re-2株)的使用同H5N1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
六、使用疫苗种类
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Re-6株+ Re-4株),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4株),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禽流感二价灭活疫苗(H5N1 Re-6株+H9N2 Re-2株),禽流感-新城疫重组二联活疫苗(rLH5-6株)。
七、免疫方法
各种疫苗免疫接种方法及剂量按相关产品说明书规定操作。
八、免疫效果监测
1.检测方法
血凝抑制试验(HI)。
2.免疫效果判定
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判定:商品代肉雏鸡第二次免疫14天后,进行免疫效果监测。鸡群免疫抗体转阳率≥50%判定为合格。
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判定:家禽免疫后21天进行免疫效果监测。禽流感抗体血凝抑制试验(HI)抗体效价≥24判定为合格。
存栏禽群免疫抗体合格率≥70%判定为合格。
附件2
口蹄疫免疫方案
对所有猪进行O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牛、羊、骆驼、鹿进行O型和亚洲I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所有奶牛和种公牛进行A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边境地区的牛、羊进行A型口蹄疫强制免疫。
规模养殖场按下述推荐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家畜在春秋两季各实施一次集中免疫,对新补栏的家畜要及时免疫。
1.规模养殖家畜和种畜免疫
仔猪、羔羊:28~35日龄时进行初免。
犊牛:90日龄左右进行初免。
所有新生家畜初免后,间隔1个月后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以后每隔4~6个月免疫一次。
2.散养家畜免疫
春秋两季对所有易感家畜进行一次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规模养殖家畜和种畜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三、紧急免疫
发生疫情时,对疫区、受威胁区域的全部易感家畜进行一次加强免疫。边境地区受到境外疫情威胁时,要对距边境线30公里以内的所有易感家畜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最近1个月内已免疫的家畜可以不进行加强免疫。
四、使用疫苗种类
牛、羊、骆驼和鹿:口蹄疫O型-亚洲I型二价灭活疫苗、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和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口蹄疫O型-A型-亚洲I型三价灭活疫苗。
猪:口蹄疫O型灭活类疫苗,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双抗原)。
空衣壳复合型疫苗在批准范围内使用。
五、免疫方法
六、免疫效果监测
猪免疫28天后,其他畜21天后,进行免疫效果监测。
亚洲I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
O型口蹄疫:灭活类疫苗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液相阻断ELISA,合成肽疫苗采用VP1结构蛋白ELISA。
A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
亚洲I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的抗体效价≥26判定为合格。
O型口蹄疫:灭活类疫苗抗体正向间接血凝试验的抗体效价≥25判定为合格,液相阻断ELISA的抗体效价≥26判定为合格;合成肽疫苗VP1结构蛋白抗体ELISA的抗体效价≥25判定为合格。
A型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的抗体效价≥26判定为合格。
存栏家畜免疫抗体合格率≥70%判定为合格。
附件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方案
对所有猪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为便于鉴别不同制苗毒株,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做到一个县区域内只使用一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进行免疫。
规模养殖场按下述推荐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猪在春秋两季各实施一次集中免疫,对新补栏的猪要及时免疫。
1.规模养猪场免疫
商品猪:使用活疫苗于断奶前后初免,4个月后免疫1次;或者,使用灭活苗于断奶后初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初免后1个月加强免疫1次。
种母猪:使用活疫苗或灭活疫苗进行免疫。15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以后每次配种前加强免疫1次。
种公猪:使用灭活疫苗进行免疫。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以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1次。
2.散养猪免疫
春秋两季对所有猪进行一次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有条件的地方可参照规模养猪场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发生疫情时,对疫区、受威胁区域的所有健康猪使用活疫苗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最近1个月内已免疫的猪可以不进行加强免疫。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
活疫苗免疫28天后,进行免疫效果监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ELISA抗体检测阳性判为合格。存栏猪免疫抗体合格率≥70%判定为合格。
附件4
猪瘟免疫方案
对所有猪进行猪瘟强制免疫。
商品猪:25~35日龄初免,60~7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
种公猪:25~35日龄初免,60~7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
种母猪:25~35日龄初免,60~7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次配种前免疫一次。
每年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每月定期补免。
发生疫情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地区所有健康猪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最近1个月内已免疫的猪可以不进行加强免疫。
猪瘟活疫苗(政府采购专用)和传代细胞源猪瘟活疫苗。
免疫21天后,进行免疫效果监测。
猪瘟抗体阻断ELISA检测试验抗体阳性判定为合格,猪瘟抗体间接ELISA检测试验抗体阳性判定为合格,猪瘟抗体正向间接血凝实验抗体效价≥25判定为合格。
存栏猪抗体合格率≥70%判定为合格。
附件5
小反刍兽疫免疫方案
一、要求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西藏、新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受威胁地区羊进行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
新生羔羊1月龄以后免疫一次,对本年未免疫羊和超过3年免疫保护期的羊进行免疫。
发生疫情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地区所有健康羊进行一次加强免疫。最近1个月内已免疫的羊可以不进行加强免疫。
小反刍兽疫活疫苗。
疫苗免疫接种方法及剂量按相关产品说明书规定操作。
第四篇: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总结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总结
为了有效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五号病等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畜牧业生产发展,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每年“春秋”两季的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现将2011年重大动物免疫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重视,责任到位:
动物疫病的免疫工作是政府行为,乡政府对本辖区内的动物免疫工作负总责。乡政府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领导小组为2011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总负责,领导小组组长乡长为总负责人,统一指挥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和防疫工作,将全乡14个行政村划分为三个重大动物免疫责任区块,分别由xx、xx、xx、等三位同志分片负责免疫技术工作,各行政村领导负责本村的宣传、指路等辅助性工作。
二、落实工作计划:
乡2011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时间安排:全乡从3月21日至4月4日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计划在4月5日前完成,秋季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为10月8日至10月18日。为有效完成该工作,乡政府在3月18日召开的各村委会主任动员会,10月8日专题组织各驻村干部进一步落实该项工作。2011年全乡完成生猪免疫3860头、牛232头、羊43只、鸡5876只、鸭3334只、鹅28只、兔25只。
三、督促经费落实:
按县政府统一要求,耕牛、猪、羊、禽类等免疫工作注射费补助由县政府承担,免疫工作具体开展由乡政府负责,2011年全乡免疫禽类9238羽,乡政府按规定给予补助兽医员,年终考核兑现。
四、免疫结果查漏补缺、接受检查验收:
对各责任片的免疫情况组织兽医员进行自查、互查,对存在的漏免户进行补课工作,并接受了县2011年重大动物疫病免工作验收小组的验收。对验收小组提出的工作意见进行补强。
乡人民政府
2007年11月10日
第五篇:动物疫病免疫技术训
省动物疫控中心成功举办全省动物疫病免疫 及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技术培训班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及省有关要求,进一步提高全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水平,省动物疫控中心于2012年3月18-21日在宁举办了全省动物疫病免疫及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内容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流行动态与防控新技术、村级防疫员免疫操作规范要求、2012年全省重大动物疫病免疫计划解读以及全省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使用技术。全部省辖市疫控中心分管防疫工作负责人及全省各市、县(市、区)疫控中心具体负责防疫信息报送人员近140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班介绍了目前4种强制重大动物免疫技术及研究进展,禽流感的部分免疫用疫苗调整依据、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的毒力流行趋势及防治策略等,并对村级防疫员免疫工作中各项准备、具体操作及出现免疫副反应的处理等都进行了详细阐述。同时,对将在全省推广应用的“全省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如何运行进行了详细演示,并对培训人员以不同角色对这套系统进行了模拟操作,确保了培训效果。
省动物疫控中心副主任到会并讲话,强调了本次培训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参加本次省级培训的学员认真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全面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培训结束后,各地要以县为单位认真组织开展对基层防疫人员的培训。要按照省里布置的时间表,认真做好“全省动物防疫信息管理系统”的乡级及规模场等人员的培训和信息上报工作。
广大学员普遍认为,本次培训班虽然时间短,但内容丰富,不但增长了各方面实用知识,而且提高了相关操作技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