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4个月餐饮创业失败经验总结
为期4个月的创业活动,在汗水与欢笑中渡过,4万6的投入,换来的是对创业的理解和尝试后的释然。虽然项目最终以资金链断裂而失败告终,但我还是觉得这一过程给我的成就感,远远超过失败给我的挫折感。收获部分已经融入了我的意识中相信对我的二次创业会产生很大影响,教训部分我总结如下,希望能给初次尝试创业者一些帮助:资金链,重要,很重要,非常重要
比书本里强调的还重要的多,创业你需要一个清晰的资金使用安排计划,并且需要留有足够的备用金,我觉得至少需要能维持你半个经营周期的数额,以餐饮为例,一个小的经营周期为一个月。这样你就需要至少半个月开支为底限的备有金,我觉得一个月为最优。2 投入不能太理想化
刚创业者往往抱住理想去做事,想要打造品牌,树立形象的心情很迫切。在这种情绪下,很容易忽视实际财务状况。什么都要正规,什么都要最好的。这种做事的出发点没有问题,但创业不仅仅是创,其实更重要的是能立业。理想能带领我们飞的很高,但也很容易让你忽略眼前。而恰恰眼前是你立业的基础。所以抱着理想去规划,正视眼前去经营。3 老板的心态
谁都希望放手让自己的创业项目能不断钱生钱,而自己有大把时间的去享受生活,定期去看看收收钱可就行。这样的好项目我想应该有,但可能轮不到你我这样的小本经营者。这个社会不缺钱,这种好事轮不到你,就算你撞上了,我相信也会很快被拷贝。所以创业初期,别抱住老板的心态去做事,相反当自己是名员工。亲力亲为不说明你不懂管理,而是初期的必须。做好了员工,再去想做老板的事。对各层级的员工的心理定位
对于厨师之类相对专业型的员工,心理上要当作合伙人,这样有助于去权衡一些事情,对于服务员,心理上要当作临时工。她们的工资及年龄只能承受你这样一个定位。随时做好她们将离职的心理准备,高流动性在她们身上很常见。以上说得只是心理层面,表现上要一视同仁,可以无成本的去表现关心!成本压缩,再压缩
这点好像有很多人提到,但我不得不再重复提一遍。因为我是第N个知错不改的人,这也是初次创业者很大的一个心理共性就是不关注小钱。在开支上一定要有葛朗台式的着迷,要为能多省下一毛钱而窃喜半天,但不是让你去偷工减料,至少我不希望这样。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
以上五点是我感受最深的,希望我的失败总结能帮助更多创业者成功。创业真的是一种美妙的人生经历,虽然我失败了,但我享受这一过程。共勉!在路上的朋友们。
第二篇:一位餐饮创业者的失败、反思、再创业
一位餐饮创业者的失败、反思、再创业
来源:创业邦
这是一位草根北漂创业者老贾的故事老贾来自山东,没有家庭背景,独自在北京这个城市打拼创业,经历过失败,也经历过喜悦,如今他已经重回销售这个行业,做着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他说他想要一边思考一边反思自己这个草根曾经的创业经历。所以,做为老贾好友的我,用了一个晚上,慢慢的把这一段北漂的奋斗与失败挫折经历慢慢的融汇进我的指尖,他说希望他的经历能让更多人少走一些弯路,更远的成功。在老贾的讲述之中,没有失落,伤感,挫折,有的只是一个坦然自信不断反思并走上新生的他。
以下为创业者老贾自述:
初创业:开餐厅赔光本金
我是2009年5月17号来的北京这个城市的。来之前在山东济南一家4s店做汽车销售,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做的很不错,当时拿到了2008年的全年销冠,因为我得到销冠的原因,我被提升为提升为销售经理,做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带着几个哥们一起卖车,那是我第一次带团队,那一段在4S汽车店的销售经历让我养成了我自己在工作的价值观和做事方式,不得不说第一份工作对人生太重要了。而我后来之所以选择放弃这个工作去北漂完全是因为一次偶然的经历。
来北京的念头始于07年一次偶然的旅游,当时我站在长安街上看到西单天安门王府井人山人海。于是我就想北京这么多人要是开一个餐馆那得多火啊,那个时候就萌发了想要来北京创业的念头,可以说那个时候一个小小的念头就像未曾萌发的种子一样在我心中深深买下了伏笔。
后来回去就把这个想法搁置了,一直老老实实的卖车,但是我是一个不安分的人,内心里面总觉得缺点什么,我知道其实都是内心当中的那股冲动,就是农村孩子进城然后想留在城市想出人头地的那种感受,我不愿意在济南这样的一个城市卖一辈子的车。
我认真的给自己做了个swot分析,最后觉得我还是有实力去北京这样的城市闯一闯的。就这样来到了北京。来北京以后看见大都市的繁华以及满地的豪车高楼,我内心的雄心壮志一下子就被点燃了,我暗暗下决心,我要留在这里,并且要出人投地。
就这样在不熟悉北京的情况下我带着一份北京地图和一份手递手报纸,开始满北京的跑找地方开饭馆,我内心潜藏已久的梦想又被点燃了。我当时只有为数不多的靠卖汽车挣来的微薄的资金,所以,只能按照自己心目中所想的构想去找店铺。
所以一路找的很辛苦,也很有挫折。但是我是一个执行力非常强的人,不达目的一定不会罢休很快就找到一个把店盘下来,然后一个人开始办执照,装修,买餐具,找厨师服务。在我来北京两个多月的时候属于我自己的店终于开张了,同时我所有的积蓄还有我哥支援我的都被我投进去了,当拿到营业执照的那一刻,我百感交集,终于在北京开始自己的事业了。
开张没有多久没有市场经验的弱点开始显现,当时我开始做的东西是我们老家临沂的光棍鸡,我自己非常喜欢吃老家在京的朋友也喜欢吃,所以没有经过市场调查,也没有验证市场到底有多大,就开始做了。但我忽视了一个问题,这个产品可能我们喜欢吃但却不代表北京人民喜欢吃,销售额非常少,结果发现开店之后生意冷落,我想要调整也不好调整,厨师服务员都是在老家找的,北京的餐饮市场也不熟悉,他们也给不了什么意见,最后大家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仅剩的那点流动资金都花完后宣告失败,把我打工挣得钱基本赔光。我的第一次所谓的创业没有哪怕一定的辉煌,就在这样悄无声息中结束了。那次创业失败之后我才深深的觉得自己的那种欠缺。
再创业:反思之后做赚钱的生意
后来我又重新搬到清华西院,然后每天都去蹭课听,同时也反思自己为什么会连一个小餐馆也开不起来,同时一边也在寻找机会东山再起。之后就偶遇了一个同样的创业失败也在清华游荡找不着北的朋友一起做建材,商业模式其实很简单,其实还是我的销售的老本行,我自己先去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去找客户拿单,然后再找厂家生产赚取中间的差价,这个业务最大的好处就是启动资金非常少几乎没有,正好做销售也是我的老本行,没两个月我们就开始赚钱了,而且还赚的不少,但是这个生意对我而言并不是长久之计整天就是喝酒送礼回扣等等。最致命的是压款回款太慢好多钱都要不回来,我觉得这是个做不大的事,我又想起我的餐厅生意了。
吸取教训之后的餐厅生意依然死于扩张于是我把建材销售作为现金流业务给我挣钱,然后接下来又回归我开餐厅的老本行这回开店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明显吃一堑长一智,我知道市场调查和了解市场的重要性了。我很认真的做了市场调查,综合分析了下餐饮市场,觉得做价位便宜简单快速的标注化快餐应该没有问题。
后决定定下来的这个餐厅的商业模式做的是快餐堂食加外卖,给自己定位于做30平米左右的小店,选址的原则本着一级商圈二级马路的原则来选址,具体就是在一个大的核心商圈里面,选择那种位置较差的地方,主要以堂食为辅,房租不能超过每月15000,然后生产的餐以外送为主,经过对商业模式和细节详细的思考之后就是开始取名,核名,注册公司,注册商标,选址VI设计,招聘,培训等等一切开店做的准备,当时也是吸取第一次的经验教训,我连一旦销售额不好怎么来扭转的预案都非常详细的做了策划,我认为这一次一定是万无一失了。而一切也真的和我预想的一样。由于商业模式和定位很准,我的店开业第一个月就盈利了,我分析这次做的不错原因在于之前准备的比较充分,各种预案都做好了,宣传也很到位,另外在选址上很成功,我们选在了大红门附近这边房租便宜。同时选择在做生意的批发市场边上而他们做生意忙,我们恰好可以提供送餐服务,这周边也没有很多其他的餐饮巨头在我身边我们正好填补了市场空白。在餐饮生意逐渐的走上了正轨,于是我开始离开建材行业全心的做快餐店,我的内心突然有了不一样的想法,我决定要把这个生意火爆的餐饮店做成一个连锁,做成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品牌,而失败的悲剧也开始在这里埋下了。由于我想做大的连锁,做成知名度高的一个品牌,于是乎开始学着大品牌做出品的标准化,每个客户比较喜欢的菜品我们都精确到主辅料的配比,调料的配比,出品的时间。蒸米饭也精确到一公斤米放多少水多少克油,并制定了操作标准贴在墙上,让每个员工只要是按照这个上面的做,让那些之前没有做过餐饮行业也能在一个小时内上手操作,后厨前厅我们也做了流程,规定了各种服务规范已经达标标准,还做了各种表格,进销,盘点,客户信息等等做到标准化可复制,准备夯实基础做个大事,在第一个店开了七个月的时候我认为时机成熟了可以复制,当时我开了第二个店做的也不错,接连到来的小成使我自信心极度膨胀,这个时候我好大喜功的毛病又开始犯了,我觉得照这个模式复制下去一定可以做大,我觉得要想让别人认可我至少得有个旗舰店,于是有了做个大店做个样板的想法,然后等商标下来让别人加盟,到时候就可以很简单将自己的快餐店开遍全过了,当我没有审视自身的实力的时候失败的悲剧就重演了,我筹措资金开始开大店做样板,然后把几乎所有的其他几个店的资金车都抽出来,做了一个最大的一个店,在面积和定位上都完全的脱离了之前我设想的目标以及我的市场定位,然后所有的方面都尽力去做到最大,就是希望商标一下来,我要立刻开始加盟,把我的快餐店做到全中国,但是悲剧发生了,我的这个大店入不敷出,根本没法收回成本。
我开始持续的亏损,哪怕我拿出了所有的办法和我所有的资金去拯救这家店,但这家乌托邦式的旗舰店就这样在我的无力感之中失败了,在苦苦支撑了七个月之后,我又失败了,其他的小店我受到牵连无力经营转给了别人,我的这次创业又失败了。
反思:现金流,团队,心态
这一次的失败并没有让我痛苦,反而让我认清了自己。我在复盘的时候,认为最大的问题出在自己的心态,一个创业项目是否会成功还是因为自己的内心当中的好大喜功,浮躁,让我迷失方向找不着北了。当取得了一点点成绩的时候就偷偷自喜而不明白一个企业永远可能在24小时内死亡。而第二个因素在于我根本没有准确的给自己的能力做好评估,认为做小店做成了做大店一定能成高估了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就能够很快的做成,却不知道品牌的管理,运营,团队都是很深的学问,挣到了一些钱就开始错误的评价自身的能力。第三是太急于求成了刚做了两个小店成功了就想做招商加盟,殊不知管理两个小店和管理一个品牌输出公司运作模式都不一样,用人,也不一样。第四在于自己的目标与方向感,自己不断地变幻很多方向,没有认清楚自己的目标。第五:创业没有自己很好的团队,一路创业这么久,没有自己核心的搭档与伙伴,所有的创业都是单打独斗。第六:对于财务和资金链的把控自己没有清晰地认识与理解,所以,最终被现金流所拖垮摧毁。
采访结束之后,老贾的语气中带着坚定,也许下一次创业,他或许能离成功近一点,不放弃的人,命运自会垂青。
第三篇:创业失败感慨
失 败 感 慨
去年五月始,我与三个伙伴创立了一家小顾问公司,一年半时间里勤劳经营,人员分分合合,业绩上上下下,到目前为止赔了不少钱,而且不知往哪里去。从血泪家史中,与同学们分享一些心得。(我宁可称其为心得,而不是教训,因为痛苦实在是一种养分。)
1.MBA可能是一种障碍。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可能是几世纪的误导。知识不是力量,如同汽油不是动力。能否产生力量,关键看你是什么人,开的是什么车。在这方面,知识远不如权力甚至美貌来得更为直接。糟糕的是,过多、过早的理论学习会成为一种本能天性的障碍,而潺弱的天性无法驾驭庞大的知识。就好比刚过了儿童期,便只会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一样。
以我本人的经历为明证:公司开业之初曾考虑过“客户开发模式”,后来决定在写字楼、车辆、CI等方面进行投资包装,树立专业公司的形象,同时雇佣十余名销售人员进行“扫楼”,直接进入中高端市场(合伙人当中有两位具备多年的客户资源)。一年半之后,我们意识到了当初的决策有问题,或者说运行一段时间后出现隐患未及时调整。再深入剖析,发现我们似乎违背了商人 “ 量入为出 ” 的基本原则,以及缺乏对市场反应的敏锐嗅觉,不能应时而变。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总之面对问题时,我们(至少我)倾向于用别人教给我们的理论框架分析问题,分析得越透澈越放心,结果可能离本象越远。我现在相信,任何伟大的决策不会是分析调研的结果。调研再充分,最后的一刹那还是靠直觉。就好比1945年阴霾的日子里艾森豪威尔决定是否登陆,或者李建军描述的孟良崮之战一样(真是一篇好文章)。
让我担心的是,长年精于企管理论学习的我们,是否正逐步被戴上一幅眼镜,而逐步放弃自己的商业本能,或喜欢总结理论,在抽象为理论的过程中忽略了事实的全貌。理论学家和实践学家本来就是两路人,我们读很多企业家的自传像韦尔奇,他们的概括逻辑能力都偏弱,不是吗?
2.学做一个农民。
几年前的我,对农民企业家多少有些不屑一顾。现在倒觉得,在中国的民营经济发展的萌芽阶段,先富起来的很可能是农民。有点夸张,不过至少农民种庄稼,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办企业非常务实,少些浮躁,心态懂得知足,耐力比较持久。而我们这些城里的 “精英人士”呢?看看我们每天接触的那些传媒时尚,口口相传的故事,宣扬的英雄传奇,不是一夜入主董事会身价八亿的杨澜,就是因与金正日私人关系良好成为新一州创办人的 **,或者是那些比我们还小十岁的模特明星。
没错,这些东西影响了我。当我去年创办公司时,曾预想通过两、三年的经营走上壮大与致富。现在我明白了,这个时间表要大大延长,也许五年,也许十年。我没有准备。我知道了,靠借贷、吸引投资、特殊的ZF关系发家会很快,但只有少数人能够那样,不是我们,我们多数人只能像农民这样,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甚至要先学会,只耕耘,不收获。所 以我在向农民学习,学习他们的老实、踏实、务实,无论将来是自己创业还是打工。农民播种时要深耕细作,搞经营也一样。想想以前在企业做 marketing的时候,方案虽然漂亮,但是否真的有效?
至少我没有做过销售,去一线品尝一下建立关系的艰难,也就不能形成对客户真实的体验,再漂亮的方案恐怕也经不起推敲。这样个人发展会十分受限。我现在相信 “实践出真知”。一个理财投资专家,假如他自己从未炒股,家庭帐目亦不十分清楚,那千万别相信他;一个SH心理学家,假如他不能妥善处理自己与家人同事的关系,他的书也不要买。(可惜现在SH上这样的专家、作家、学家太多了)。如果我现在回到企业去做营销,我会认真地补上销售这一课,至少要大大加强与客户的直接接触;如果我去做人力资源,我会把许多时间花在与人的交流上,真正去了解他们所思所想;如果我去做企业战略 „„如果我不能对企业的内在情况、市场情况与竞争对手有直观体验,我还是不要做的好。我在向农民学习,还包括他们的忧患意识。
从我出生到从清华毕业,我其实没遇到过生存的危机,没有品尝过从不被人尊重的逆境中崛起,甚至在高考时都没有 “拼命过”,孤注一掷地全心投入。而这种从底层环境锻炼造就的内驱力非常重要。因此上帝非常公正,他给了挣扎于底层的人一种自发向上求生拼搏的意志,同时也给了那些背景优越的人太多的退路,让他们在退路中糜烂了自己的潜力。
3.走出阳春白雪的陷阱行业没有贵贱之分,工作没有高低之分。
不幸的是,在我创业的时候,我对此的认识很局限,认为自己的方向必然是搞些咨询或新产品开发等。我从来没有想尝试与人合伙开一家汽车修理厂或家政服务公司等。当然理由很充分,前者才能发挥我在理论方面的优势与经验。其实所有的行业都是一样的,经营都不容易,但一定有钱可赚(否则它为什么会存在?)。
所以,一家 IT软件公司未必比一家餐馆高雅,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未必比一家生产打火机的厂家牛B,或者换句话说,一个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合伙人未必比一家经营洗脚桑拿的老板更有前途。相反,正是大批良好背景智商较高的人都去阳春白雪了,所有在那些下里巴人的行业里竞争会少一些,管理的优势可能会凸显一些。举两位成功人士为证:我在新华社的前任领导现在在深圳跟人合伙做牙刷,做了很多品牌牙膏的 OEM(附赠牙刷),据说还开发了许多采用新材料、造型新颖的产品;一位以前学美术的朋友在通州开了一家汽修厂,做得不错又买了二十亩地。
以前没有经营“下里巴人”的另一个理论支持是:这些行业接触的人档次太低,无法对话。而现在对此的感受也今非昔比。干任何行业,你都需要面对并征服一些与你生活背景不同的群体。如果我选择干餐饮,我会面对众多从农村招工的姑娘小伙,培训他们的确不易;但是我选择了干房地产策划,却要面对一群号称北京最油的 “油条子”们聚集的开发商,适应这些人的交际方式向他们要钱又谈何容易!正是都不容易,方显英雄本色。我的那位曾是画家的汽修厂老板,现在可以轻松在外面应付客户而不需内部管理,一度他的厂子出现危机却有几名铁杆员工坚持要留下来陪他;而我们公司呢,公司一倒,员工早已准备好下家,临走前还不记追索欠下的佣金。与他相比我们是失败的。
差别在于能力、涵养、待人、留人。无论这件事业是雅是俗,是曲是难,是苦是累,都没有干不好的事业,只有干不好事业的人。而且这种做人、待人再做事的能力需要从基层培养。
4.加入创业的队伍
说一年半的血泪家史太夸张了,我所遭遇的这一些经历对于很多经商多年的人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虽然这段经历是失败的,让我痛苦过,但我还是要感激它,它让我从童话的二十七年中猛醒了一下,我抛弃了那幅眼镜,过得更真实。无论下一步如何选择,这段经历都很有营养。
在此也特别想鼓励那些骨子里埋藏着创业冲动的同学,去试试吧,打一辈子工可能会让你在两鬓斑白的一天抑制不住的后悔。如果我们再理智地算一笔帐,会发现打工风险也很高。我们以十年为期。假如我们确定十年后,只有10%的小企业会生存并壮大下来,作为股东的你自然会拥有较一般人高得多的收益;如果你选择了在一家大企业集团打工,十年后你有多大可能达到 top management并获取相当的收益?能上去的人比例也非常低。
自己创业每天身先士卒,废寝忘食,但打工也一样劳心劳力,压力丛生,除非你很知足一个较低的 offer。小企业会倒闭,大企业会裁员,裁员可能还在其次(相信同学们都有抗裁员的硬功夫),关键是当你四十多岁以后,如果你未能升到理想的高管位置,结果会怎样?中国改革开放时间还短,在外企和民企中尚未有应付员工老龄化的经验。不过不可想象这些公司会养着一大批四五十岁的高工资的员工甚至中层。
中国最大的一个竞争优势便是人力资本便宜,二十岁的年轻毕业生大批供应前赴后继,这一点与国外不同。我相信再过十年,新闻媒体最热衷的话题之一便是外企民企中高资历大龄员工的 “下岗分流”问题。打工是职业生涯中最容易选择的一种。但一般来说最容易的往往也最危险。多数人(包括我)喜欢知难而退,避重就轻,最后一步步把自己送入危险的绝境。所以,还是那句话,如果你骨子里有创业的冲动,趁年轻,试一下吧!毕竟我们班七十多个同学时里,创业的只有三个,比例不高。
照“移民打分法”,我也设计了一个创业打分表,可以自检一下,供大家一乐。有利创业的加分条件:
(1)无论做什么,总能兢兢业业把本职工作干好。+20分
(2)做工作时容易从中发现一些兴趣。+10分
(3)大多数时不对工资或其他方面抱怨,满足于工作中取得一些成果。+10分
(4)对不同性格的人有较强的包容度。+15分
(5)曾独立把一件别人看似不可能或难办的事(无论多小)办成办好。+15分
(6)认真考虑过如何与一些不好相处的领导或同事如何相处,并付诸实施。+15分
(7)长年如一日的侍奉过一名老人。+10分
(8)拥有一批真心喜欢你敬佩你的朋友。+15分
(9)曾诚心诚意地向别人道过歉。+5分
(10)不太受媒体的影响,比如一些流行的观点等。+10分
不利创业的减分条件:
(1)在一个岗位干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许多问题,觉得这个工作不值得干不去。-20分
(2)对同事间分配的不平很愤怒,极大挫伤了工作情绪。-15分
(3)老板不把工资提到相应的幅度,就缺乏工作动力。-10分
(4)喜欢时尚,热衷名牌,动心于广告的魅力并成为它的牺牲者。-10分
(5)对自己最亲近的人如父母、夫妻的一些缺点老是看着刺眼,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总会吵架。-10分
(6)对自己的孩子、侄子等缺乏耐心。-5分
(7)对流行的“对自己好一点”、“率性而为”等观点非常认同。-10分
(8)从没有某种长期的、比较鲜明的爱好。-10分
上述表格是随意编的,不必当真。不过我倒相信大家分数都不会低。不是因为我们学习了MBA课程,而是因为我们有过共同的从千军万马中冲刺独木桥的成功经历,因为我们共同的不轻易服输的自尊。
5.从今天开始,认真修练。
我不是个对创业的鼓吹者,对没有创业行为或创业冲动的人,我十分尊敬,并相信做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也十分不易,连我自己也考虑是否应回到打工生涯。但我想,无论我们处于什么岗位,我们都应在人际关系方面下更大的功夫,甚至是比专业技能还要大的功夫。还 记得王雪莉讲过的 “成功的管理者”与“有效率的管理者”之间的不同吗?那真是千真万确。
记得小时候听评书 “三国”,我始终不能理解为何刘备才具平平,却能坐拥为王,文如孔明武如赵云都能为他卖命,难道只因为他姓刘吗?现在想来其实刘备最难,他的那种征服各种人的能力也最珍贵,因此市值最高。既然作为 MBA我们学了管理,我们首先就应在对人的研究上下工夫。如果我们从现在开始,每天都争取多认识一个人(不管他看起来与我们多么不同),琢磨他,努力与他交朋友,并不期望从他身上有任何回报而只出于对人的兴趣,那么到我们四十岁时,我们的大脑里就会存储一千个活生生的人的模板库,他们的性格、嗜好、遗传特点、背景、职业、观点、心理特征、优弱点都栩栩如生,而你也能大致了解与各类人相处的基本规则,学会了做人,那么你做任何一个行业的管理都能胜任。
第四篇:创业失败因素
创业失败因素
创业都想成功,但是既然是投资,就会有风险。成功的人不要太过于浮躁,要总结经验争取把生意做的更好。失败的呢千万不要太过于气馁,要总结失败的经验,多了解创业方面的知识,争取下一次做好!
创业都想成功,但是既然是投资,就会有风险。成功的人不要太过于浮躁,要总结经验争取把生意做的更好。失败的呢千万不要太过于气馁,要总结失败的经验,多了解创业方面的知识,争取下一次做好!建议大家创业最好先从小本创业做起,这样的话,可以避免投资太大,造成大幅度亏损,先投石问路,小心行事!
创业是没有章法可寻的,创业虽然有好的产品或模式,但是操作者是人,人就会有错误,满杯子是倒不进水的,空杯子才能倒得进水。虽然经验可以让创业期少犯一点错误,但是案例是不能模仿的,它只能是引用。在生活上,人们往往都是在模仿和跟从中做事,认为别人的优劣自己可以看透,别人的错误明显得不能再明显,自己是不会重滔复辙的。
但是,在实际中,却是这样,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而以泥腿子出身的黄巢、李自成等人却能席卷中国。有时候,创业者拥有过多的经验还真的不是一件好事。对于创业者来说,拥有胆识和尝试精神比经验更重要。市场调查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选择项目或是产品代理,一定先要做好调查。也就是说这个项目或产品倒底好不好,在质量上能不能有保障,科技含水量量或是产品适用性强不强,在同类产品中有没有特色,这都是需要调查的,不能只凭人家的市场前景和经济预测数据就动心。这种动心是不合实际的,此外不少创业者都会选择一些新奇特的产品,想以吸引消费者眼球的方式迅速打开市场。
这只是一时之计,主要是想迅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如虎店型创业的调查就包括市场环境、地段、人流的保证量、当地经济、同行业、产品
创业故事 www.xiexiebang.com 知知谷
区分等诸多要素。因为,创业只是一个切入点,真正的经营是在日后的长期经营中。深度把握不准,是没有信心坚持下去的。固执不是坏事,甚至于偏执才获得成功∩是,这个固执与偏执是不同的,固执者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偏执者是过程的曲折,但是结果是光明的。在创业期间,创业者的心态是很重要,是坚持变革还是死抗着在事实面前往往创业者都是分不清楚,创业,在开始只是一块敲门砖,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是一件长期而不断持续的状态,对于事情的判断和决择,往往只在一念之间,在此,固执创业者最要不得,因为,这种固执不是市场环境所给予的,而是创业者自身的原因,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或是相信自己的成功机率,这种成功机率是否经过了科学核算或是相关人士的认可
注意事项
这一点,处于创业十字路口的人要好好的想想,不要总是认为创业期先解决好肚子问题就行了,其余的不用管,可是,这是一个冲锋者的考虑,小本创业者更应该是一个经营者,未雨绸缪百年大计,不能只是山大王的小富即安,如果在小本创业的过程中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即使是现在解决了肚子问题,也是不长久的。毕竟,创业是事业的开始,乃至于终生为之奋斗。
创业故事 www.xiexiebang.com 知知谷
第五篇:创业失败总结
前年面临毕业的小于和寝室两名朋友商量说自己想创业当老板,这一想法得到了两位朋友的支持,合计后他们决定开一家酒店,因为他们一致看好学校以及周边资源,认为酒店在这里比较有市场。三人迅速盘下学校附近的一家酒店,转让费4万,装修费4万,添置的空调、冰箱、锅碗瓢盆等基础设施3万,服务员、厨师、杂工和前台等工人的工资 1.5万,预留流动资金1万,三人初期的投总资金额约为l4万左右。经过前期的准备,三人的酒店正式开业了。
开业初期,他们推出进店即可享受八折的优惠活动以及 男士送啤酒,女士送红酒等活动,再加上与众不同地江湖菜“手撕鸡”、“火焰排骨”、“椒香牛柳”等菜肴让酒店步人了正轨。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小店毛利润以达到每天近3000元,这让三位小老板喜出望外。看着酒店生意不错,三位老板开始“慷慨解囊”,几乎每天邀请亲朋好友免费用餐,时间一久,成本就上去了,但碍于面子,他们也只有硬撑。
此外,生意好了后,原本的两个炉灶根本不够用,有些顾客因为等得太久而选择离开。为此三人也发生了争执,有的认为应该立刻重新改造厨房,满足上菜需要,有的认为这样浪费时间,改造费用高,也影响目前的生意。由于意见不同,酒店一直没有进行改造,渐渐地,由于不满上菜速度,客户越来越少了。生意不好,三位合伙人经常发生争执,严重影响了员工信心,不断有员工辞职、跟换,酒店的服务质量和饭菜口感也随之下降,顾客大量减少。最终由于酒店人不敷出,三人不得不把酒店进行转让。
由于种种原因,小于的此次创业失败了,从他们的创业经历中,可以对我国大学生创业失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缺乏创业原动力
我国大学生创业队伍中,有相当数量的人,是因为无法就业,或找不到满意工作才创业的。这种创业者,是生存型创业,缺乏创业原动力。你连就业都困难,创业就更困难了。
因为就业难,不是大学生想创业,而是不得已才创业。大多数大学生创业者是缺乏创业准备的。他们往往选择低门槛、低成本、低风险、低利润的传统行业,如餐饮、零售等,但他们进入这些传统行业后,没有任何创新,一切模仿别人。
因为就业难,不得已才创业的人,缺乏创业意志品质,缺乏创业激情。一旦有其他较好的就业机会,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放弃创业;一旦创业局面打不开,创业过程中遇到持续挫折,他们就会停止创业。
(二)大学生创业融资难
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绝大多数由家中提供,对那些家底不厚的人来说,这种方式显然并不好。没有资金,再好的创意也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我国大学生创业启动资金很难从金融机构和风险投资者那里拿到,这一点与很多其它国家差别很大。以以色列为例,以色列仅有710万人口,但以色列大学生创业靠的主要是风险投资。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2008年,以色列也吸引到了20多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当年所吸引到的的风险投资资金是美国的2.5倍、欧洲的30倍、中国的80倍、印度的350倍。
反观我国,尽管有上万家基金,但是,真正投资大学生创业、支持有优秀创业创意的投资机构少之又少。
(三)缺乏项目竞争力
目前很多大学生的创业属于生存型创业。绝大多数大学生创业项目都是传统的大众的,虽然选择大众化的创业项目比如开小店,比较容易上手,成本也不高,但知识含量不高,科技含量不足,专业性不强,同时又缺乏创新,很难在市场竞争中获胜。
(四)缺乏优秀的创业团队及执行力
“孤胆英雄”的大学生创业者不在少数。他们资金缺乏,他们项目不被人看好,他们缺乏很多社会资源,于是他们很难吸引精英加入,很难组建优秀团队。最后靠个人勇气,单枪匹马闯天下。个人的智慧和力量是极其有限的,即使有好的创意,但这些创意得不到一个优秀团队的支持和执行,最终创业难免失败。
(五)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大学生对公司的运转管理理念,还处在书本理论上,停留在创业英雄的故事里。他们自发的创业行为往往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由于缺乏企业经营经验,当他们面对产品设计和生产、面对顾客、面对竞争者、面对员工激励等等问题时,很难找到解决办法,其中经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给创业企业带来毁灭性打击。
(六)缺乏创业教育和创业引导
目前,政府和高校宣传大学生创业的多,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多,但正确教育引导方面做得非常不够。在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自立、自强、进取、意志等创业品质方面培养非常不够;在创业实践能力、开拓创新、组织领导、协调协作和沟通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交往等创业能力方面的提高帮助微乎其微。
目前,社会给大学生的创业平台及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还不够,对大学生的创业引导还非常欠缺。虽然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展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培训教育,但大多数高校认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就业,学生在接受创业教育后就立即进行创业。由于学生素质及创业教育体系的原因,学生在学校中不可能学到成功创业的所有知识、技能以及意志品质,更重要的是难以给予学生创业成功需要的创业显性与隐性资本。
通过对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分析,我们为大学生创业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高校应该给与大学生良好的创业教育 再优质的高校创业教育,也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让学生具备创业所有的素质和能力,创业素质及能力是需要长期积累的。
创业教育要培养大学生学习的能力,创业素质和能力无法短时间具备,需要不断学习,从成功者和失败者那儿学习,从市场顾客那里学习,从竞争对手那里学习……而且要终身学习,我们的创业能力才会源源不断的增加。
(二)积累创业经验
大学生创业前最好要有从业经验。没有任何从业经验,创业者连学习、模仿、借鉴的对象都难找到,就更谈不上创新。创新是不能凭空产生的,创新是在解决别人或自己某些问题时用到的新途径、新方法时,才产生出来的。
先就业,是积累创业经验的有效方法。在就业单位,你可以学习很多对创业有用的东西。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活动、企业制度、员工激励等等方面,先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以后自己创业时,就有学习、模仿、借鉴的对象;再分析就业单位有哪些弊病,以后自己如何克服和避免,这就产生了创新。
在创业过程中积累经验。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归纳总结得与失,这更是有效积累创业经验的方法。
(三)识别与抓住良好的创业机会 应尽量选择与自己的专业、经验、兴趣、特长能挂得上的项目;看准所选项目或产品市场前景;从实际出发,不贪大求全;要尽量选择潜力较大的项目;要周密考察和科学取舍。
下面是评价行业商机的主要标准:该行业产品容易找到顾客;投资该行业成本回收期短;该行业产品平均价格高,增值快;产品生命周期长;该行业市场结构不完善,竞争较分散或者是新兴的行业;该行业提供的产品市场规模潜力大,或该行业提供的产品市场容量大;该行业的年成长率超过17%;该行业提供的产品成本低,投资回报率高;该行业提供的产品研发和开发成本低;毛利率超过40%,并且持久。
(四)创业者要善于与人合作。
首先,要搞好创业团队内部的合作,形成一股合力;其次,要善于与供应商、销售渠道成员、顾客、投资者、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合作,争取外界资源;同时,还有必要与政府相关部门、院校及科研机构、媒体等合作,争取外界理解和正面宣传本企业;也有必要与行业其他企业甚至竞争对手合作,提高学习能力,降低经验成本。
(四)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
组建优秀团队,不是找最有钱的人,不是找学历最高的人,不是找名气最大的人,而是找合适的人。
企业团队保持相对稳定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但也需要动态调整。企业初创时,团队的共同目标、团队的激情、团队成员能力的互补性等几个方面很重要;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高度了,团队的效率、团队的长期激励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组建优秀的创业团队,就是要找到、要培养、要发展最合适的团队成员。
总结:
大学生自主创业是社会的一大问题,应引起重视。大学生要有充分的准备,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勇于正视困难,坚持不懈;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团体也应积极引导,帮助大学生降低创业风险,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