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沙乡年鉴读后感
《沙乡年鉴》读后感
《沙乡年鉴》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篇为“一个沙乡的年鉴”,描述的是一家人在周末时,在那远离过多现代化的世外桃源——木屋中所看到的和所做的事情。这些木屋随笔按季节排列成“一个沙乡的年鉴”;第二篇为“随笔——这儿和那儿”,列举了作者生活中给作者以教导的那些插曲,即那些逐渐的,有时是很痛苦的的与伙伴们分道扬镳的插曲;第三篇是“结论”,提出了作者的某些观点。
说实话,对书的第一第二部分,我并没有太感冒,甚至觉得有些无聊,最多也只是觉得他对自然及生活的描述视角独特,笔法优美,远没有我看的一些网络玄幻武侠小说来的动人,这大抵是因为我只是见识浅薄的二流大学生而已,亦或是文学修养不够,只能自嘲曰:“粗鄙之人不懂阳春白雪之美。”
虽说对第一第二部分不感冒,但对于第三部分那些带有批判性质的文字还是有些兴趣的,所以也有一些想法。利奥波德说:“土地伦理观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障碍,是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教育和经济体系是背离,而不是朝向土地意识的。很多中间人和无数的物质新发明,把你的真正现代化的任何土地分割开来了。他与土地之间没有有机的联系,对他来说,土地不过是在城市之间长着庄稼的那片空间。”这话在我看来,可能不止这句话,整个第三篇内容,最真正的内里在于工业化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是传统农业远不能及的,而在大多数人们看来工业化靠的是机械,传统农业靠的是土地,从而延伸开来的种种讨论。当工业化的进程已经到了这一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很难逃脱其桎梏。有多少人能够有利奥波德那样的经历?又有多少人能够放弃城市里的舒适,住到乡间的木屋里去?有多少人能够放弃超市里的肉,去狩猎自然里平等的食物?
反正我是做不到。
我没办法放弃科学和现代化带给我的舒适,即便我知道作者说的是对的:“科学绝不,或不应该,只是为获取更舒适生活的杠杆。科学的发现是对我们好奇心的满足,是一种比更肥的牛排或更大的澡盆重要得多的事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肥的牛排和更大的澡盆似乎更多地关系到自己的利益,是更为直接的诱惑。在面对这种诱惑的时候,我把自然抛诸脑后。反过来讲,我生于城市,我只知道如何在城市中生存,把我放到荒野之中,就好像把动物园里的老虎放回野外一样——是需要从头训练的。而且我只会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我会一面说小汽车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的麻烦,一面琢磨该买哪款车。
我只能说,人类本是种自相矛盾的动物。
第二篇:沙乡年鉴读后感
从《沙乡年鉴》看利奥波德关于对自然认知途径的主张
摘要:不同于之前对于《沙乡年鉴》的讨论,本文从人类认知自然途径的角度,介绍了利奥波德在书中所表达出的学校教育与自然教育的不同,以及专业化所带来对于自然看法的片面性以及以此所引发的看似进步的认知自然方式的改变。并从这个思路出发,分析了利奥波德提出土地伦理的感性方面的出发点以及理性出发点,并对部分对于土地伦理的讨论进行的评述。本文认为,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的着眼点主要在于对人类认知自然途径的改变,人类认知自然的途径不应该主要通过学校教育,而应该通过在自然之中的亲身体验。这样途径的改变可导致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以及情感的改变,以此便能衍生出“共同体”以及“伦理”的概念。在此基础之上,近年来兴起的深生态主义本质上是与利奥波德一直的。
关键词:土地伦理 自然认知途径 专业化 唯科学主义 深生态主义
1、本文思路概述
利奥波德被公认为是野生动物管理研究的始创者,也是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利奥波德因为《沙乡年鉴》而为人所熟知,《沙乡年鉴》则因为土地伦理准则。利奥波德的《沙乡年鉴》是一部自然历史与哲学的结合。以后的《寂静的春天》以及大多数的环境哲学的书基本上都遵从和这一写作方式类似,而不是像其他哲学类的书那样抽象。总的来说,书是由三部分构成的,第一部分是作者在自己购置的农场的一年记录,一个月一篇,十二篇散文。第二部分则是对作者在之前工作的一个回顾性梳理和思考。第三部分是作者在一声的经验和思考之后的总结讨论。三个部分循序渐进,议论内容越来越多,前面主要是作者所见所感,对这些所见所感的描述如果能感同身受,后面作者的结论其实也算很自然的。
像前面所说的,利奥波德最具代表性的是土地伦理,所以大多数对于利奥波德的评论或者研究也都是以这个为出发点。但其实,土地伦理这个准则也只是利奥波德找到的一个出口,就是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的出口。土地伦理并不是最重要的,土地伦理的基础共同体也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则是利奥波德做的这一切的原因和出发点。
其实《沙乡年鉴》这本书主要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人类发展模式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工业革命以来,以科学为主要导向的人类发展,由于对待自然的态度的转变所造成和引发的一切问题,进而产生的对这个发展模式的反思。在书中体现在很多方面,主要在于原始人类认知自然的途径和人现代人类认识自然的途径不同,现代人类主要是在学校之中学到关于自然的知识,原始的途径就是自然本身教育人类。由于在教育体制下所培养的工程师或者科学家对待自然的态度的转变。简单的来说,就是自然教育人类的落脚点在于一种对自然的热爱,而这种情感能产生一种基于自然整体的世界观,进而产生的是一种对自然整体的保护的诉求。所以土地伦理准则一般也被认为是基于整体论的环境理论。而学校教育在于技术和专业化,看不到全面,这也就导致学校教育的人才往往不能保护自然整体,往往就会产生很多错误的决定,这些决定很多看起来是在保护自然,但是其实只是伤害自然。利奥波德在这个基础之上,提出土地伦理和共同体的理念,就是想要解决这一问题。
2、土地伦理与共同体
研究土地伦理的人肯定不会放过共同体这个概念,因为有了共同体这个概念,伦理自然就产生了,所以要论述的只是土地为什么在共同体之内。利奥波德所采用的就进化论的归纳的方法。但是像前面所说的,利奥波德的一切理论只是某个问题的出口,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或者保护自然。本文认为,土地伦理和共同体概念的提出只是利奥波德所找到的一个理性的出口,在这个理性的出口面前可以用理性的角度去解释更进一步的自然保护的观念。
人通常对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包含尊重,当然也对共同体本身尊重。而“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平等的一员和公民”,这样农场主们就不会“忽视那些对共同体有利,同时显然对他们自己无利的措施”。所以将土地整体纳入共同体的概念之中,只是方便人们理性上保护自然。为什么说这是一个这只是一个理性的出口呢,因为利奥波德在最后最后的结论中说出了他感性的出发点,“我不能想象,在没有对土地的热爱、尊敬和赞美,以及高度认识它价值的情况下,能有一种对土地的伦理关系”。所以土地伦理存在的前提有两个,第一个是热爱、尊敬和赞美,第二个是认识到它的价值。
3、对学校教育以及所谓科学进步的批判
显然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学校教育人们对自然认识的途径都不符合这两点。这体现在利奥波德在书中对于学校教育以及科学进步的批判。在《沙乡年鉴》的书中,集中论述这一主题的是《加维兰之歌》。
在利奥波德看来,大学教育下,人对于自然的看法是很冰冷的。一个生机勃勃的地区在人们的眼中可能只是“一片坚硬多石的区域,到处是严酷的陡坡和峭壁”,只因为不适合锯木,放牧耕种。而这个地区在利奥波德的描述下则是一首加维兰之歌,“他的乐谱刻在千座山峰上,应付蕴含于动植物的生死之中,节奏跨越几秒乃至几个世纪”。一些人们可以在自然中获得知识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从美景之中可以读到人类的历史和文化,因为荒野本来就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而不是冰冷冷的人类学目录。同样的,大学也是一个很冰冷的组织,审查生态系统所构成的土壤、动植物的人叫做教授,而选择一种动植物去分析结构组成作用机理的叫做研究,而对动植物进行肢解的地方叫做大学。不仅仅是冰冷,这样只做一方面研究的教授和所谓的科学家所提供的决策往往是缺乏远见的,因为他们只看重一个方面。
在《沼泽挽歌》中,作者详细论述了只看重一方面的决策是如何缺乏远见。沼泽通常是一个碳汇,因为沼泽水流速度比较缓,能够节流有机质。沼泽排水之后,有机质的来源没有了,作物收成就会一年比一年差,而泥炭层干枯还会招来大火,这时候其实只有再涨一次洪水才能阻止恶化的现状。书中描述道“远处的政客们高声选讲边缘化的土地、过度生产、失业救济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经济学家和规划者们前来视察沼泽,勘测员、技术人员和农业部的商品信贷公司的人闹哄哄跑来跑去”,这些人,都只是从自己一方面去对待这一问题,而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无论是沼泽的历史还是市场的历史,都是以矛盾而告终”,每次的保护都是适得其反的。
而以此为代表的科学和进步实际上就是对自然的破坏。在《艾斯卡迪拉山》中,进步送来了一位使者使得艾斯卡迪拉山下的人知道了外面的世界,进步送来的另外一位使者肩负着保卫牛的安全捕杀熊,但是却没有意识到这头熊是当地生态圈的塔尖,而这个塔尖是和奶牛同等重要的。这种进步给原来自然生态的地区带来了噪音。“教授为科学服务,科学则为进步服务。科学为进步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以至于为了落后地区的快速进步,很多更为复杂惊喜的乐器被践踏和破坏了”。
4、利奥波德对自然认知途径的主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学科的专业化所造成的人们对自然整体意识的缺乏,所引发的后果就是对自然的看似合理管理的破坏。既然仅仅依靠科学是局部的和缺乏远见的,那么人们应该从什么途径去认识自然呢?学校中的知识也是对自然研究的结果,利奥波德的观点是,对于自然的知识应该由自然来教授。利奥波德从树木的年轮中就能得到历史的变迁,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情,不仅仅是自然的干旱,也包括社会的,因为这些事情都或多或少影响到自然;每一个农场就是一本关于动物生态学的教科书。
不过显而易见,这样的方式是有不足的,因为从人类发展的进程来看,科学知识的传播对于人类学习时间的节约很有帮助。特别是学校式的学习,从书本上学习的效率肯定远远高于自己亲身实践,学校在人类的进步之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那么利奥波德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观点?
首先,对于自然知识的特殊性。学校所传播的知识是一种普遍性,也就是在A处和B处做一个实验,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自然系统各有差异,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也没有完全一样的生态系统。每个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反馈调节方式都是不一一样的。这在最近的环保实践之中都得到了验证,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环保方案和准则,都是必须因地制宜。所以如果从保护一个地方的生态系统的角度上看,学校培训不如自然实践。并且,学校培训一定上是与自然实践相冲突的。因为自然实践的知识通常作为地方知识所保留,像方言一样,而学校是不会教授方言,反而普通话的推广消除了方言的多样性。
这其实也仅仅是一个方面。在利奥波德看来,另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文化。接触自然而获得知识的人会对自然产生热爱的情感,并且自然元素的部分本来就跟至于我们的文化之中。在《美国文化中的野生生物》中,阐述了自然如何影响猎人的习惯进而影响了猎人的道德和传统。重新从事野生动物的研究得到的不仅仅是欢悦还有智慧,这也是要把这种对自然的“感知能力修剪刀尚不美丽的人类思想中的工作”。这样以后,人们的文化中就不在是冰冷冷的定理式的知识,就会逐渐学会“像山那样思考”,而不是盲目自信去对待自然。注意到,像山一样思考的转变意味着人在对自然态度上的根本转变。因为这样,人类将不再认同“手执斧头”这样的方式。这种方式“就是手执斧子之人必须遇见、比较,并以此做出决定的利与弊。他必须冷静,确保自己的偏见总体来说不仅仅是良好的意愿而已”,而这种方式的隐喻在《共同体的概念》部分中被鲜明地指出。这种隐喻就是“只有这位征服者才能知道,是什么使这个共同体运转,以及在这个共同体的生活中,什么东西和什么人是有价值的,什么东西和什么人是没有价值的”。这种隐喻在中文当中也是存在的。比如当我们说“改造自然”的时候,“改造”一词就将我们置于征服者的地位。“改”其实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字形中,左边是“己”,像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像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而“造”表示的是一个动作。所以“改造”的隐喻就是主语象征着家长,掌握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决定权。
(此图出自“汉字叔叔”)
从这一角度上考虑,利奥波德引出共同体的概念是非常合理的。而这种从自然中学习,对自然热爱,把自然植入到我们的价值、传统和文化之中,进而所产生的对自然整体的尊重正式共同体所表达的,这也是土地伦理和单纯的保护主义的根本区别。而其实从这个角度上看的话,利奥波德的伦理观很接近休谟的情感主义伦理学。
5、进一步讨论
《沙乡年鉴》这本书出版之后,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因为当时人们还处于二战时期。直到20世纪的60年代才引起关注。关于利奥波德所提出的土地伦理也有比较多的讨论。主要的质疑的观点在于伦理的适用性上。即我们是很多共同体中的一员,对这个共同体我们都有一定的道德承诺,有时候这些承诺会是互相冲突的,所以如果对于土地的承诺和对于家庭成员的道德承诺相互冲突了,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而如果从本文的角度上来看,利奥波德的出发点的落脚点并不在于此,土地伦理只是一个比较理性的表达。利奥波德所想表达的是对于自然的认知途径的转变,而这种转变影响着我们的文化,以及我们对待自然的方式。
从这一点出发,现在的环境运动之中,深生态主义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深生态主义就是倡导人们就在生活中体验自然,获得对自然的知识。而我们所向往的那份悠然其实离开了自然什么都不是,就像没有了绿色泻湖,没有了荒野,要自由还有什么用呢?
参考文献
[1] 奥尔多.利奥波德 著,侯文惠 译.沙乡年鉴[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 奥尔多.利奥波德 著,彭俊 译.沙乡年鉴[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3.[3] 彼得.S.温茨 著,宋玉波 朱丹琼 译.现代环境伦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4] 田松.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6] 萨米尔.奥卡莎 著,韩广忠 译.科学哲学[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第三篇:沙乡年鉴读后感
《沙乡年鉴》读书笔记
笔记说明:
由于我读的是电子版的《沙乡年鉴》,故将读书笔记用电子版记录,前半部分是精选的优美段落,后半篇是读后感。之前看过《瓦尔登湖》,感触颇深,这次因时间问题,对这本书看的较为匆忙,读书笔记也较为粗糙,现已进行第二次仔细品读中,相信会有更大的阅读收获。,段落精选 人类的无知和自大在他们与大自然的相处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舍本逐末的他们甚至还不知羞耻的以此为荣。我们的自大和完美的社会,现在就像一个忧郁病患者,它是那样为其自身的经济健康而困扰着,结果反而失去了保护其健康的能力。整个世界时那样贪婪地希望有更多的浴盆,以至于失去了去建造这些浴盆,或者甚至应关掉水龙头所必需的稳定性。
2.即使在大自然中存在的那些所谓有害的元素也不要为所欲为的去破坏它,因为在你不知道的某个时刻,它们也许在一定程度上会有很大的益处。
3.每个个体在奋斗的过程中都可以给自己带来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但是在实现的这些之后,是否忽视了这之外的潜在危险,上升到自然的角度,群山可以通过回声解读狼嚎叫的内涵,但是当人类用破坏大自然为代价来获取自身的利益的时候,你听见来自于大自然内心的回声了么。
对自然环境有利的因素我们要坚决拥护,对自然环境百害无利的做法我们要坚决打击,并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4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得我们的生活方式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方便与快捷,但与此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的内心精神世界的基础设施依旧并没有随着社会进步而进步,所以要把感知力修建到尚不美丽的人类的思想工作中。把这个理论引申到对环境的态度上就行了,用你的低智商思考一下就能得出结论了。一道耀眼的阳光划破苍穹,一大堆鸟儿穿过浓雾出现了,不过,它们的翅膀好像静止了.他们在天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轻巧地落到地上,四散开觅食.在优雅、高贵的鹤群光顾下,沼泽地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生活.6一个事物,只有在它有助于保持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的时候,才是正确的;否则,它就是错误的。”利奥波德的这种伦理观念不同于以往的佛教、自然主义者和保护主义者提出的伦理观,是从地球环境总体的角度上提出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关系的伦理观念。利奥波德在书中向人们呼吁:“在人类历史上,我们已经知道(我希望我们已经知道)征服者最终都将祸及自身。”
7人们在不拥有一个农场的情况下,会有两种精神上的危险,一个是因为早饭来自杂货铺,另一个则认为热量来自火炉。”
8我们并不需要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只是在一旁静静观察,而正是因为这种无知,快乐才会更为特别和巨大。而当观察带来知识和规律的时候,当知识从无到有、由内而外从天而降的时候,它又远比那些不得不记住的知识美好。
9然而一个奇怪的事实是:我们并没有在这条更为幸福的路上行进。人的心中似乎同时住着天使和魔鬼,在爱自然的同时,更乐于去征服它。随着征服和满足到来的是更大的空虚,人在实现自己所有梦想的时候,恰恰是最痛苦的时候,因为没有什么值得憧憬了。
10在缺乏相应增大的洞察力的情况下,交通运输的发展正使我们面临着休闲过程中的实质性崩溃。发展休闲,并不是一种把道路修到美丽的乡下的工作,而是要把感知能力修建到尚不美丽的人类思想中的工作。
感知感悟:这是利奥波德在半个世纪前向全人类发出的建立一种全新伦理观念的呼唤。利奥波德在文章中表述了土地的生态功能,以此激发人们对土地的热爱和尊敬,强化人们维护这个共同体健全的道德责任感。现在人类还是以土地的征服者和统治者的角色出现。我们的自然利用,大部分是经济主义的。虽然现在人们的意识已经有所觉悟,不过在行动上仍然十分有限。现在流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对自然的一种保护,我们应该从身边小事做起,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争取做到人与自然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书的结论部分,作者做出这样的总结:“简言之,土地伦理是要把人类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中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
我深信很多人在读到真理之后,都会对其表示同意,点点头,心满意足地把书合上。当工业化的进程已经到了这一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很难逃脱其桎梏。有多少人能够有利奥波德那样的经历?又有多少人能够放弃城市里的舒适,住到乡间的木屋里去?有多少人能够放弃超市里的肉,去狩猎自然里平等的食物? 我没办法放弃科学和现代化带给我的舒适,即便我知道作者说的是对的:“科学绝不,或不应该,只是为获取更舒适生活的杠杆。
第四篇:《沙乡年鉴》的读后感
在一望无际,死气沉沉的沼泽之上,一枝树枝倒伏在上面,阴郁的天空倒映在沼泽之中,使生机显得更加渺茫。忽然,一束阳光射穿云层,在阳光之下,一群大雁好像从远方归来,唤醒了一丝生机。大雁从何而来?我们无从知晓,一种神秘感油然而生。
一座小木屋,一座庄园,一个叫沙乡的地方。神秘的自然。鼬鼠的足迹环绕左右,大雁的身姿从阴郁的天空洒下大地,河滩上大自然优美的画作,记录了百年的年轮……这一切的一切无不使人感到自然的伟大写神秘。
与魔术不同,魔术一旦看破便会觉得毫无趣味。自然拥有无与伦比的神秘感。在探索自然的路上,你对自然了解越多,自然就越神奇,对于你更是一个更加神秘的地方。
上个世纪初期,由牛顿力学为根基的经曲物理已经将整个自然的变化几乎分析透彻了,除了“两片乌云”外,自然被局限在经典力学的框架中。然而,如同晴天霹雳一般,相对论与星子力学横空出世,经典力学轰然倒塌。自然的变化已经被更加神秘的量子力学与相对论所取代。
自然正因为它的神秘才令人感到美丽,那些定理与定律为何存在?仿佛就像有一位上帝创造了这个有规律却又这神秘的世界,引起人们探索的欲望。
在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的行为都要遵守大自然的规矩,那股神秘的力量操控着美的、善的、丑的、恶的等等事物。人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每个生灵都会成为一位挚友。
去探索这个神秘却又很平常的自然吧!这种神秘感与大自然的规矩更能激发人们对真理的渴望。
第五篇:读沙乡年鉴有感
沙乡年鉴》1 读书报告
《沙乡年鉴》被誉为美国环保界的《圣经》。然而当初作者利奥波德一生花了大量心血谋求这本书的出版,却未能实现。这足以证明利奥波德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早于同时代的人。《沙乡年鉴》文字优美,没有大量呆板的数据,枯燥的说教以及空洞的呼吁。全书绝大部分都在描写自然界的美景以及作者的随想。在书的最后作者阐述了土地伦理的概念,这也是最为人们所称道的。
《沙乡年鉴》首先以散文诗般的语言描绘了沙郡在一年的十二个月里的景色,构成了一个沙郡的年鉴。我更愿意将这部分作为散文来读,作者开篇就让全书充溢着自然、灵动的气息。一月的雪将融未融之际,沙郡里的动物们作何反应,利奥波德不仅细致描绘了沙郡里的场景,还像模像样地去揣摩动物们的心思,充满了童趣,让人忍俊不禁。作者追寻一直肥肚皮的臭鼬的足迹,写了在这蠢蠢欲动的一月里动物们的生活,还巧妙地将田鼠、臭鼬、野兔的习性一并说了。利奥波德是站在极其客观的角度来描述发生在沙郡里的事情的,他充分尊重自然界的法则。不会为猫头鹰捕捉了一只兔子就大发感慨这只野兔好可怜,而是调侃的说野兔怎么光顾着感受春天的气息就忘记了警惕危险。
作者客观的态度贯穿全书,他没有心急如焚的大声疾呼,号召人们要如何,只是优雅的描绘过去、现在、未来的图景,淡淡地表达自己抑或怀念抑或感伤的心情。利奥波德写了一种长在公墓里的不起眼的野花,事实上这种花曾经开到漫山遍野,并且见证了久远的历史。文中表达了对这些历史见证者的喜爱,他会在开车经过墓地时寻找这些花朵。然而仔细读一读就会从作者的文字中发现人们对这种花的逐渐消失无动于衷甚至根本不曾注意,政府修建的公路占据了植物生长的土地。当我在作者描绘的一片美景中发现了这些问题时,如鲠在喉,忍不住要责怪什么。然而作者似乎丝毫没有责备谁的意思,这就是高明之处吧。
作者很敬重历史的见证者。当然这有一个前提:作者将自然万物都和人类一样平等看待,人的寿命不过百年,阅历很有限,植物则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历史,虽然他们什么都不说,但他们什么都知道,包括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如同面对饱经沧桑的老者,我不禁也想和作者一样将敬意献给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特别在好栎木一章。以砍到一棵好栎木为线索引出威斯康星州的一段历史,让我了解了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环境在几十年间的变化。最让我感到惊艳的是作者通过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得出对人类文明、对历史的思考,让人不得不佩服。这里仅摘抄一段写锯子的如下
锯条只能横切树干,依次经过树干的各个年轮。锯齿拉出一堆堆的碎屑,伐木工称之为锯屑,而史学家则称它为史料。不管是伐木工人,还是历史学家,都根据它的外形来判断它蕴藏的历史。只有当锯条从树干的这一头切到另一头时,大树才倒下,我们从树干的横截面上清晰地看见所有的年轮,依次排序,毫不混乱,这不也就证实了历史的连贯性吗?
描写了一个沙郡的年鉴后,利奥波德在专题式的篇章里融入了更多的分析与探索,描述性文字变少了,我读的时候也觉得必须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相较而言,这一部分蕴含了更深沉的情感,也是构架在作者常年从事与环境有关的工作经历之上的。比如,沼泽的挽歌一章,“我们听到的不仅仅是鸟叫声,也是无法挽回的历史的见证声。”由鹤入笔,进而联系到沼泽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我看到了人类决定性的影响,可惜从作者娓娓道来的故事里,我不忍为人们改造自然地壮举叫好,也不敢斥责利用沼泽的行为,因为人总是要提高生活品质的。在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中,我不得不认真思考,企图在文中找到答案,后来发现那就是全书最后阐述的土地伦理。从利奥波德所处的年代到现在,人与自然地矛盾日益激化,一方面涌现出很多新技术用来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特别是在矿藏方面;另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又需要消耗能源,并且加速扩大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物质的获取,存在于自然界的资源一定要为我所用,不然就是浪费。如果换个角度,从土地伦理的观念出发,人们和脚下的土地同属一个社区,损害任何一方都对集体不利,那么为了共同的繁荣,我们是不是应该互相尊重呢?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沙乡年鉴》读书报告
时至今日,沿着利奥波德这位先驱的足迹,越来越多的机构,国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虽然让政府很头疼,但正体现了人们忍痛也要保护环沙乡年鉴》1 读书报告
《沙乡年鉴》被誉为美国环保界的《圣经》。然而当初作者利奥波德一生花了大量心血谋求这本书的出版,却未能实现。这足以证明利奥波德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早于同时代的人。《沙乡年鉴》文字优美,没有大量呆板的数据,枯燥的说教以及空洞的呼吁。全书绝大部分都在描写自然界的美景以及作者的随想。在书的最后作者阐述了土地伦理的概念,这也是最为人们所称道的。
《沙乡年鉴》首先以散文诗般的语言描绘了沙郡在一年的十二个月里的景色,构成了一个沙郡的年鉴。我更愿意将这部分作为散文来读,作者开篇就让全书充溢着自然、灵动的气息。一月的雪将融未融之际,沙郡里的动物们作何反应,利奥波德不仅细致描绘了沙郡里的场景,还像模像样地去揣摩动物们的心思,充满了童趣,让人忍俊不禁。作者追寻一直肥肚皮的臭鼬的足迹,写了在这蠢蠢欲动的一月里动物们的生活,还巧妙地将田鼠、臭鼬、野兔的习性一并说了。利奥波德是站在极其客观的角度来描述发生在沙郡里的事情的,他充分尊重自然界的法则。不会为猫头鹰捕捉了一只兔子就大发感慨这只野兔好可怜,而是调侃的说野兔怎么光顾着感受春天的气息就忘记了警惕危险。
作者客观的态度贯穿全书,他没有心急如焚的大声疾呼,号召人们要如何,只是优雅的描绘过去、现在、未来的图景,淡淡地表达自己抑或怀念抑或感伤的心情。利奥波德写了一种长在公墓里的不起眼的野花,事实上这种花曾经开到漫山遍野,并且见证了久远的历史。文中表达了对这些历史见证者的喜爱,他会在开车经过墓地时寻找这些花朵。然而仔细读一读就会从作者的文字中发现人们对这种花的逐渐消失无动于衷甚至根本不曾注意,政府修建的公路占据了植物生长的土地。当我在作者描绘的一片美景中发现了这些问题时,如鲠在喉,忍不住要责怪什么。然而作者似乎丝毫没有责备谁的意思,这就是高明之处吧。
作者很敬重历史的见证者。当然这有一个前提:作者将自然万物都和人类一样平等看待,人的寿命不过百年,阅历很有限,植物则以自己的方式记录着历史,虽然他们什么都不说,但他们什么都知道,包括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如同面对饱经沧桑的老者,我不禁也想和作者一样将敬意献给自然界的一草一木。特别在好栎木一章。以砍到一棵好栎木为线索引出威斯康星州的一段历史,让我了解了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环境在几十年间的变化。最让我感到惊艳的是作者通过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得出对人类文明、对历史的思考,让人不得不佩服。这里仅摘抄一段写锯子的如下
锯条只能横切树干,依次经过树干的各个年轮。锯齿拉出一堆堆的碎屑,伐木工称之为锯屑,而史学家则称它为史料。不管是伐木工人,还是历史学家,都根据它的外形来判断它蕴藏的历史。只有当锯条从树干的这一头切到另一头时,大树才倒下,我们从树干的横截面上清晰地看见所有的年轮,依次排序,毫不混乱,这不也就证实了历史的连贯性吗?
描写了一个沙郡的年鉴后,利奥波德在专题式的篇章里融入了更多的分析与探索,描述性文字变少了,我读的时候也觉得必须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相较而言,这一部分蕴含了更深沉的情感,也是构架在作者常年从事与环境有关的工作经历之上的。比如,沼泽的挽歌一章,“我们听到的不仅仅是鸟叫声,也是无法挽回的历史的见证声。”由鹤入笔,进而联系到沼泽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我看到了人类决定性的影响,可惜从作者娓娓道来的故事里,我不忍为人们改造自然地壮举叫好,也不敢斥责利用沼泽的行为,因为人总是要提高生活品质的。在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中,我不得不认真思考,企图在文中找到答案,后来发现那就是全书最后阐述的土地伦理。从利奥波德所处的年代到现在,人与自然地矛盾日益激化,一方面涌现出很多新技术用来向自然界索取资源,特别是在矿藏方面;另一方面新技术的使用又需要消耗能源,并且加速扩大对环境的影响。人们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物质的获取,存在于自然界的资源一定要为我所用,不然就是浪费。如果换个角度,从土地伦理的观念出发,人们和脚下的土地同属一个社区,损害任何一方都对集体不利,那么为了共同的繁荣,我们是不是应该互相尊重呢?
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吉林人民出版社.《沙乡年鉴》读书报告
时至今日,沿着利奥波德这位先驱的足迹,越来越多的机构,国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虽然让政府很头疼,但正体现了人们忍痛也要保护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