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浮城读后感
浮城读后感
等我通读完整本浮城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自序,才知道这是一部荒诞小说,这使我震惊,我并不觉得浮城上发生的事情全部属于荒诞,甚至,可以说真实,我从中看到了太多的丑恶,人性的丑恶,在灾难面前人人的态度,对于求生每个人的欲望,还有即使在绝望中仍报有希望的人。
从来没想过,假如有那么一天,我们所在的城市脱离了国家,孤零零的独自存在着,没有法律,没有约束,没有什么道德准则,那么一切将失控,人性的力量是难以估计的,会有什么样的一种状况,那是始料未及的,可是,浮城仿佛很好的回答了我的疑问,在我面前召开了一幅悲壮的浮城景象,在深深的恐惧后我仍希望在绝望之后人们留下的还是希望。小说中的婉儿是一个十足的悲剧人物,不,她还是幸运的,至少,在那么混论的场面下,那么绝望的环境下,她曾遇到到一位深爱的“哥”,不过她也是可悲的,在她沦为妓女,早就不相信爱情的时候,爱情就这样突如其来,她想紧紧的抓住那点幸福,她想作为一个善良的女子,在她哥面前做回一个有着美好心灵的女子,所以,她守住跟大爷的承诺,愿意去找大爷的女儿和女婿,谁知道,就这样一找,也把她的幸福断送了。在浮城里,每个人都早就麻木了,没有了人性,可还是会惦记着美色,金钱,活命,为了这些,不惜一切,人性在那个时候真的是相当的丑陋,没有什么分享的概念,即使婉儿愿意和广志一同分享她和哥的财富,可是早就失去人性的广志一心占为己有,就这样一刀了解了婉儿心爱的哥。对婉儿来说,那是把她生存的唯一的希望也毁灭啦,于是,婉儿也毁灭了广志。在我看来,这是大快人心的,恶贯满盈的人就该得到惩罚。婉儿再次遇上了许雁南,那是带给她另一束曙光的人,愿意照顾她,也许是同情婉儿这么一个可怜的姑娘吧,可是她还是无法改变婉儿的命运,婉儿最终还是受不住鼓动,跟着人潮去建设什么新社会,最终也牺牲了许雁南,在婉儿身边唯一可以给她带去安慰的人一个个都离开了,婉儿再无依靠,她沦为了那些在绝望中的男人的一个发泄工具,她也已经麻木了,她疯了。。婉儿的疯是这个浮城所逼的,也是这个浮城带给人们的绝望所逼的。她的结局悲惨但却是必然的,最终,她投向了那片茫茫大海。
而小说中另一个人物酒神马国祥却是小说中的一个正面人物,他由此至终没有失去人性,始终保持着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他对国家有那么一种使命感,在日本人面前,他为国家挣足了面子却又不咄咄逼人,他对生活充满热情,为人也热衷。受到市长所托的他忠于他的人物,一心想帮市长的忙,他用他的机智把市长从疯狂失去理智的人们手中救了出来,当被家人和市长夫人误认为自己是神经病时,他马上联系市长秘书,从头到尾,马国祥都是一个机智勇敢有责任心的人,受到市长的临终嘱托,他把市长一家的安危也放在了自己身上,他小心的保全着家人和市长家人,并为求生做准备,他带领她们收集塑料瓶求生,谁知道又碰上了丧心病狂的求生者,他老婆为了他而牺牲,他的心中充满悲痛,但仍坚持保全了市长一家。本以为他纵身跳进海中是获得了求生的希望,谁知道最后等待他的却是鲨鱼无情的撕咬,这是不是暗示最终那一丝正义光明都将被吞噬,等待浮城的人们的还是那无边无际的黑暗。我可以想象得到,如果一个社会没了准则,没了道德规范,任由人性任意妄为,那将是多么恐怖的一个画面,人的自私,人的残忍,人的麻木,人性中所有丑陋的东西表露无遗,那将多么让人如何生存,我更希望社会中多一点马国祥这样的人存在,那么即使在绝望中还是会有那么一丝曙光,也愿这个社会少一点婉儿这样的人,太可悲终究还是失去任何希望,还是应该给改过自新的人以希望的。
浮城带给我们的不应只是一副画面感,更好的应该是反思,对人性的反思,对社会的反思,更多的是对自身的反思。
第二篇:《浮城》读书心得
《浮城》阅读心得
当一场不可预知的灾难突然降临,一座城市在一夜之间无声无息地从陆地上断裂,孤岛似地飘浮在惊涛骇浪之中。从此“浮城”就似一艘巨舰,带着一群茫然的人们走向未知的命运。梁晓声以犀利的目光击透浮躁现实,将国人心态最深层的紊乱和扭曲,巨细无遗地抖落给世人看。游戏般的残忍、邪狞的嫉恨、同胞互憎的丑恶、无政府状态的心理病毒„„真实凸现人性的原欲与本恶。——题记这本书第一次看,是在我高中的时候,那时候因为一次偶然从图书馆看到《梁晓声自选集》,觉得其中故事描写细腻,叙述的场面让人每读一次都久久不能忘怀的,竟是有中看后令人心灵震撼的感觉。自那以后,我每次去图书馆总会不自觉的寻找梁晓声这一优秀作家的书籍。
在此,先对梁晓声做个简单的介绍:梁晓声 男,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原籍山东荣城县。1949年出生于哈尔滨一个建筑工人家庭,1966年初中毕业于哈尔滨市二十九中。1968年插队北大荒,先后当过农工、小学教师、报导员。1974年被团木材加工厂推荐到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1977年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辑,1979年九月于《新港》杂志发表第一篇小说。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工作。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
对其创作作品及创作风格特点,和对后世的影响也略展示一些:其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有人称为“北大荒小说”,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实、动人的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代表作有《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长篇小说《雪城》最为出色;后期作品开始探讨现实与人性,长篇《浮城》以社会幻想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人类末世预测,十分深刻。其作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
而其相关作品则有::《人间烟火》 《欲说》 《梁晓声自选集》 《泯灭》 《伊人,伊人》 《人间烟火 》 《政协委员》 《一只风筝的一生》 《雪地上的足迹》 《父亲/梁晓声文集》 《母亲/梁晓声文集》 《弧上的舞者-新版中国当代名家长篇小说代表作》 《走向诺贝尔:[当代中国小说名家珍藏版]:梁晓声卷》针对《浮城》,虽是高中时看过的书,可最近我又再次翻看,除了高中懵懂的觉得书中描写的场面,人心的惶惶,自私和正义的对比,以犀利的目光击透浮
躁现实,将国人心态最深层的紊乱和扭曲,巨细无遗抖落给世人看——游戏般的残忍、邪狞的妒恨、同胞互憎的丑恶、集体渲泄的嚣乱,无政府状态的心理病毒,字字怵目,跃呈纸上以外,书里没有说故事发生在哪一年,但是市民抢购《1999世界大劫难》与《刘伯温推背图》两种预言书,以弄明白所面临的奇怪处境,点明是未来图景。
书中重要讲述凌晨,一个二百万人的沿海城市,从中国大陆断裂开,朝大海飘去。天亮之后,乱民开始抢劫商店,并有人趁机报私怨,侮辱作弄党干部;烧毁飞机场,不让高官溜走。群氓为所欲为,此时一个中学教师给市长参谋,宣布此城市正飘向日本。一时群众兴奋若狂,秩序恢复。飘近日本海岸,才发现日本不放这二百万中国人入境,用“电子冷”筑起千里冰墙。小说用悲悯眼光看世道人心,辛辣讽刺了90年代初中国城市各色人等,盲目拜金,成为最基本的生活动力。全城漂移的情景,类似黄祸的庞大难民潮,在此书中,虽是地裂漂移,出逃却是主动选择。
除此以外,小说对党政要人的媚外心理,更不容情,让人想起晚清小说之讽刺官场。实际上此小说攻击中国社会能见到的任何人,尤其是各式新人物:亿万新富、新潮女性、学生领袖。凡是有点好心的人,下场一律很惨:全书死人无数,好心人首当其冲。《浮城》可以说是一部当代怪现状目睹记。
既然举世皆浊,面临危机,利益冲突大爆发。危海浮城,竟然分成三派:怕丧失特权地位的干部,与人民币太多的富户联合,组成“五星红旗派”,反对加入日本;希望打工赚钱的老百姓,组成“太阳旗派”,坚决要求加入日本;大学生组成“新公社派”。三方割据,筑街垒、动枪炮。等到中国军舰来载市民回国时,一半人拒绝救援,并把另一半人囚禁批斗,相信正漂向美国。最后,城市碎裂在太平洋里。
这个未来奇景,滑稽而恐怖。如果说作者是讽刺媚外奴骨,他对“爱国主义”一样嘲弄;如果说是在反对权钱交换,此书对理想主义更嗤之以鼻。
至今为止,我依然觉得这么好的一部小说应该有多些人看,多些人分享才能让更多想看好书的人在另个书域里也能得到更另一种感悟,另一种体会,市面上也见不到有卖,这的确让我觉得太可惜和不解。《浮城》是梁晓声第一部的荒诞现实主义长篇,也是中国小说自现代至当代的第一部荒诞现实主义长篇。不看可惜了。
在现实主义的创作过程中/ 欲说还休之时/ 于是荒诞生/ 故荒诞者/ 欲休不休之演绎而已
——梁晓声
国人的人性的丑陋在这部荒诞小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实虽不至于世界末日,虽不至于真的漂浮于浩瀚的大海,一个城市没有着落,但人性最深处的东西与环境真的有什么关系么!荒诞现实主义,并不难懂,只要你站在一个合适的角度。荒诞现实主义,却很难写得好看。《浮城》充盈的是刻板的严肃和赤裸的批判,缺少的是温柔的注视和阅读的乐趣。91年梁晓声笔下的《浮城》,恰如当年大街小巷的《跟着感觉走》,是首好歌,只是过时。虽然事情还是这么个事情,情况还是这么个情况。
《浮城》,很震撼的一部小说,我相信不止撼动了我一个人。
是谁说它荒诞,不要以为给了主义,就是给了名号。它是这么的现实,现实的让人感觉海鸥就在头顶,混乱的城市,失去人性的市民,还有各种丑恶的嘴
脸,都现出了原型。
如果有一天,世界末日来临了,你是去为所欲为一把,还是像宛儿一样,在看不到希望的日子里被一个个人感化,又被一群群人惊吓,只想做一回自己认为对的人?
残忍,现实的残酷不亚于小说里的残忍,那一个个可怜的人儿、可憎的嘴脸,一步一步葬身海鸥的尖哕之下,从剥离的土地上滑入海水之中,不忍于心。然而,我们这个非和谐的社会,不是如此吗,只不过那些戴着引号的正义,将此掩饰了起来。
宛儿,曾经堕落过,曾经亵渎过上帝,曾经被人唾弃,而在这场灾难中,有谁敢说她只是个妓女?宛儿疯了,我很心痛,痛心这个黑暗的世界,扭曲的灵魂,在这样的世界,请不要太善良。善良也要懂得善良的方法和方向。
总之,作为90年代一位颇“主流”的作家所写的“社会幻想”作品,这个值得研究者关注。它无法摆脱现实主义的某些僵硬枷锁,不能真正飞腾成为鲲鹏,直露的愤慨使它无法在艺术与政治中求得平衡,但无论如何,它本来可以省事儿地来走老路,偏要吃力地提出一个形式的问题,值得研究。
第三篇:浮城大亨的观后感
《浮城大亨》的观想
浮城,为什么叫浮城,我看了一半才渐渐的明白过来,浮城就是漂浮的城市,讲诉了香港的变迁史,也讲诉了阿布的奋斗史。阿布的出生的背景是极其复杂的混乱香港,他始终不知道自己的来历,自己的亲生父亲都不知道,大家都叫他洋杂,为什么叫洋杂,他也不知道。他只知道,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有吃饱喝足的一天。他们的家庭要交很重的赋税给船东家,因为他们是没有户籍的人士。在这样的社会下,要么沉沦,要么奋起。最后阿布做到了。成了帝国东印度公司的掌门人。
方向问题,我看东西,喜欢看比较光鲜的一面,喜欢看上进和好的一面,不喜欢看到心酸和痛苦的经历,因为光鲜的一面能让人心情愉悦。看到阿布努力上进,为了给船主解释他自己不是洋杂,敢冒着船被收的风险讲他的名字,我当时觉得阿布挺有个性,很上进,一个人出生可以卑微,但是生活的活法绝对是自己争取的。这是他的原则,是它选择正确道路的方向,只要方向对了,再远的目标都是可以到达的终点,就是凭借着这份正直的心胸,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有干劲的,因为他是为了一个大的目标,为了养活他的家庭。为了给兄弟姐妹们一个好的榜样。
当一个人遇到苦难的时候该怎么去解决。阿布的选择是不要怨天尤人,是脚踏实地的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和阿布同时间进公司的同事当遇到自己的成就被别人冒名顶替的时候,就是不停的抱怨,觉得自己的功劳被别人夺取,是老天的不公,别人比自己高一个等级。最
后发展成公开对抗公司,在**来临的时候,反抗公司。阿布的选择不一样,自己兢兢业业的做事,把自己的所学充分的展示出来,当他把自己的所设计的图纸提交给领导的时候,领导同样占去了他的成绩,阿布一声不吭,只是默默的走到一边,而这些都被最高领导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当需要真正亮出成绩的时候,他随时可以拿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人的成熟与否就应该体现在这里。不是每件你做了的事情都有明确的回报,就算暂时不被人所知,这件事情的成功已经给你的人生阅历增加了厚重的一笔。不用去埋怨这个社会,应该感激这个充满艰辛的社会,就和磨刀石一样,不磨不光,也许不能马上切菜,但是到了切菜的时候,一定受用。
懂得感恩,自己本来就是微不足道的一员,在哪里都一样,如果没有一个平台,你就是众生中普通的凡人。多的不计其数。阿布了解,在他的命运中,除了父母的养育恩情,就是公司给的平台,尽管前任上级对殖民人民的侮辱和责难,也改变不了公司给的历练机会。阿布后来反复提到的我是帝国东印度公司孩子。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毕竟一个公司是一个生态环境,大公司尤其如此。一个好的上司,好的主管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参差不齐的。公司用人是以公司利益为前提,所用的人未必是一个下属想要的,合的来的。如果遇到好的伯乐,可以学习,可以提携,这样会很好。但是如果遇到坏的,不是你想要的,对你责难的,你就把它当历练的机会。这样心态平衡了,感恩你的公司给你的各种历练的机会,你会变得知足。
学习是每个人一直都必须的,当阿布20岁的时候,才上小学一年
级,我的感觉是,太迟了,20岁才开始学字,在大家的印象中,这个人丧失了学习的黄金年龄,但是他没有气馁,只是默默的学着,念着,还教自己的母亲去学。自己的母亲,养育了7个儿女了,还要刻苦的考船员执照,这给我强烈的震撼。一个人的一生,没有谁设定了学习的年龄,也没有谁能剥夺学习的机会。只是我们迫于外界的流言一直不敢面对自己好学上进的心,往往被别人的一两句嘲讽和不理解就自己放弃,也容易被自己的无知所说服。就和鲤鱼跳龙门,没有蓄势,怎么越的过去。想想自己,有时候想看书的时候总是为不专心和没有恒心找借口,总为自己不能完成目标找理由。这都是错的,没有积淀和学习哪来的能力展示。不管自己了解多少,知道多少,都是不够的,要相信,真个世界未知的事物是穷其一生都了解不完的。人不能有自满的情绪,什么时刻都不能有。以前小学的时候墙上的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没有理解其中的含义,也理解不了其中的含义,经历了才知道,这句话是真理,那些墙上的标语都是真理。只是我们少了理解透彻的经历。
看完了《浮城大亨》,心情不能平静,对比自己,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第四篇:浮城大亨政治观后感
《浮城大亨》观后感
姓名
陈一鸣
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号
20121711310005《浮沉大亨》,我觉得这部电影很让人有种心灵洗涤、净化的安稳效果,郭富成主演的布华泉,他的家庭是生活在船上的,但是他们却有着虔诚的信仰以及待人真诚不对命运妥协的心。他们以船为家,也以船为家产,父传子,子传孙,世代相袭,成为一种生存模式,他们共有一个典型的特质特质——不穿鞋子,我认为这是一种群体的象征,他们以上岸谋生为耻,他们觉得他们的根深扎在海里,盘根错节的感情将他们的船靠在一起,组成了一座浮动的城池,他们在其中生活,也在其中记录下那个时代。那个时代清晰地见证了香港在四五十年代的衰败、繁荣,见证了那时的蛋家人(郭富城自己也认为是水上人)在社会最低层勤勤恳恳的生存。
布华泉是一位背负着时代使命感的人物,从二十到六十这几十年的跨度里,他的眼神是有内容的。他的一举一动回头再看,都融合着旧时代中国人的魂——坚毅进取永不放弃的精神。也正是这种精神撑起了整个香港经济的腾飞。”
他的一生存在许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的地方。如何面对遇到的困难,布华泉没有怨天尤人,而是脚踏实地的走好自己的每一步,兢兢业业的做事,把自己的所学充分的展示出来,当他把自己的所设计的图纸提交给领导的时候,领导占去了他的成绩,阿布一声不吭默默的走到一边,而这些都被最高领导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当需要真正亮出成绩的时候,他随时可以拿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人的成熟与否就应该体现在这里。不是每件你做了的事情都有明确的回报,就算暂时不被人所知,这件事情的成功已经给你的人生阅历增加了厚重的一笔。不用去埋怨这个社会,应该感激这个充满艰辛的社会。
布华泉21岁时,才学会了小学二年级的课程。他面对小他那么多的同学和不让他入学的的老师都没有退怯。这突然让我明白一个人的一生,没有谁设定了学习的年龄,也没有谁能剥夺学习的机会。只是我们迫于外界的流言一直不敢面对自己好学上进的心,往往被别人的一两句嘲讽和不理解就自己放弃,也容易被自己的无知所说服。就和鲤鱼跳龙门,没有蓄势,怎么越的过去。想想自己,有时候想看书的时候总是为不专心和没有恒心找借口,总为自己不能完成目标找理由。这都是错的,没有积淀和学习哪来的能力展示。不管自己了解多少,知道多少,都是不够的,要相信,真个世界未知的事物是穷其一生都了解不完的。人不能有自满的情绪,什么时刻都不能有。以前小学的时候墙上的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没有理解其中的含义,也理解不了其中的含义,经历了才知道,这句话是真理,只是我们少了理解透彻的经历。
布华泉从被称呼为洋杂、半生熟到名震香港的MR.布,他没有把自己淹没于本应该听父亲的话来继承的打渔船上,而是穿上了一生的第一双鞋子---他的牧师送给他的,走向比大海更为宽广更为波澜壮阔的世界。鞋子不会改变命运,但鞋子可以让人走的更远。他的成功不是偶然,每一步的选择他总是以睿智的目光,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上岸、读书、打工、学英文、跟对老板等等,都显示了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付出的更多,机会不全是别人给予,也要靠自己创造和抓牢。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时候也有可能反过来,天帮我们把有利于成事的人与自然条件都安排好了,还得人自己争气。他的成功贯彻在了香港那个动荡起伏的年代,他身上有着渔民的坚韧,继承了他母亲隐忍的特质。
他的母亲在海上漂泊了小半生,却不知道“海”字如何写。父亲离世,家计艰难,泉妈把5个未成年的儿女送到教会或送人。泉妈这辈子第一次握笔,写下一个歪歪扭扭的“海”字,突然说:“我要考船主牌。”可船主牌照要识很多字,完全不识字的泉妈要如何考?她说:“有牌就可以借钱买船,孩子们就可以回来,死也要死在一起。” 我觉得这是这部影片中最富有意蕴与情怀的一幕。布华泉教母学字,赤脚的泉妈对着鱼写鱼字,对着海写海字,对着山写山字。汉字的精魂在这个不识字、坚韧而勇敢的母亲身上复活。她像永恒的中国人的母亲,也是半洋半中的“浮城”勇气的源泉。
我在观看此片的时候发现,这部电影感情的落点不仅没有放在小人物最终成长为一代风云枭雄如此令人振奋昂扬的故事上,没有叱诧纵横的张扬,反而是将视角时时刻刻停留在对亲情,对友情,对爱情的关照上,单纯一如当年赤足行走街上的少年“布华泉”一样。影片最后再次回归对亲情的眷顾上,一家人重聚于母亲的葬礼上,画面重新闪回,昨日种种历历在目,一种精神就此有了继续流传下去的信念。
《浮城大亨》,我认为不仅指的是布华泉,也是指回归以前的殖民地香港。布华泉的身世凄凉,生母被英兵强奸而生下他,长了一头黄发,人人叫他“洋杂”,他自小活在自我身份认知的困惑中。“我是谁”,这一问号同时盘旋在布华泉和香港心里。直到他老,才以一种不得已的途径解决了盘横在他心里的这一困惑。很显然,香港人的过与现在,就在对五星红旗、基督教、香港回归的心态中一一呈现了。我觉得在此片中,导演更擅长用更冷的色调来反衬这种博大与渺小的鲜明对比。这不仅仅是一部人物传记,更是一个时代一类人物群体的缩影,这是香港这个特殊的地方在那个英国统治的特殊时期的墓志铭。
我认为,当时的英国对于香港的改造,就如同对布华泉的改造,这种影响应该说是不可磨灭,香港人自我身份的认同和寻根的欲望,作为这一代的香港人必须用整个身心去感受,香港很久以前只是一个渔村,直到大英帝国的占领才改造成现在的国际大都市,这也是事实。影片的最后,一对内地观光的情侣问路,一开始说英语,但是知道他会说中文的时候,依然还是用英语与他交流,这里表现的依然是身份的尴尬,人家不会因为你会说国语而当你是中国人。
第五篇:浮冰上读后感
这篇小说虽是“微型”的,但却感人至深,读完文章,我们都不禁会为诺尼与尼玛克之间的挚爱而感动,浮冰上读后感。
文章一开头就直接写到了诺尼与尼玛克在浮冰上已经是第三天了,我们可以想像,他们前两天是怎样度过的呢?在失去了食物、大衣、雪橇的情况下,面对出现在眼前冷峻的冰山,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内心中的茫然、慌乱与不安,对死亡的恐惧。要知道,这只是一个小男孩与他的狗呀!一个孩子的内心要面对死亡时,又是多么地害怕呢?
现在,诺尼想到了杀犬充饥,但他的内心又是多么不舍呢?他对尼玛克的爱是真真实实的。从这里,我读出了诺尼心里的矛盾,一种真挚的爱与强烈的求生欲望交融在了一起,这种残酷的选择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太难了,甚至有些残忍。然而,诺尼却毅然选择了放弃杀犬!而这时,他是连刀都磨好了准备下手啊!从这一伟大的举动,我们也读懂了一种人性的光辉!要知道,这个选择不仅冒着被犬吃掉的危险,还可能活生生饿死啊!
从诺尼的最终举动——“诅咒小刀,紧闭两眼,摇摇晃晃地把刀子扔得老远”,我从这最后关头诺尼的抉择读出了他对犬的真爱。如果说诺尼的举动是了不起的话,犬对主人的爱也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了不起——在诺尼扔掉所有武器后毫无防备之时,它完全可以杀死诺尼充饥,我们也完全可以理解——求生是一切生物的本能啊!然而,犬只是舔着主人的脸,嗥叫着,与主人一起等候救援人员的到来。这只是一条狗啊!竟能像人那样克制自己的求生欲,在生死关头对主人无比忠诚。
故事的结局是诺尼与尼玛克都获救了。假如巡逻队员没有发现他们呢?我们不难想像,诺尼与尼玛克也会互相安慰,头靠着头,这不就够了吗?虽然可能会死去,但又怕什么呢?能与自己生死与共的挚友死在一起,难道不是幸福的事吗?换句话说,即使吃掉了对方获得了短暂的温饱,事后一定会后悔,又有什么意义呢?杀了朋友而保全自己的生命,有什么意思呢?巴金先生说的:“若失去了亲情、友谊,活着又有什么用呢?”
-------------------------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一个叫诺尼的小男孩在浮冰上独自与爱犬尼玛克饥寒交迫地度过了三天后,想用小刀杀犬充饥,可对尼玛克的爱使他无法下手,扔掉了小刀,尼玛克却一直陪伴他到获救,读后感《浮冰上读后感》。
狗是最通人性的,每本书上都这么说。我想到了以前老家的一位老奶奶,她儿女都出去打工了,老伴早逝,便养条狗解闷。我常去逗狗玩,它很温顺,任我将它的尾巴摇来摇去,或在它黄褐色的皮毛上挂几个小铃铛。几年后我再去逗狗玩,老奶奶却说狗被宰了,去年给当年货制成了腊狗,给儿女煮了汤。我惊了。老奶奶还说儿女喜欢吃狗肉,可没来得及买,也没钱买。
那时我才体会到感情的脆弱。
当人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危难时,即使与其他非人生物感情再深,也会以自己的生命为重。
我也常想,假如诺尼没有获救,不杀犬唯有饿死或冻死,而杀犬充饥后生的希望会更多些。
可诺尼和尼玛克创造了一个奇迹。在诺尼眼里,尼玛克的生命与他自己的生命同样重要。我想这样的爱,才是爱的最高境界。
--------------------
《浮冰上》写了小男孩诺尼和爱斯基摩雪橇犬尼玛克被困于冰上几天几夜,最终获救的感人故事。诺尼因极度饥饿与恐惧而想动手杀死尼玛克,后被良知与友情唤醒,放弃存活下来的机会;而尼玛克从未对诺尼动过杀心,忠心耿耿。
人与动物之间,从来是人对动物为所欲为;而动物,也因种种原因伤人(甚至致死)。而在《浮冰上》一文中,人与动物间的友情无与伦比,他们为了对方,不大动干戈,互相想着,以至于愿意献出自己的生命。这是什么?是友情,是人与动物之间的友爱!
我想、越是在艰难的环境下,越能显现出自己真实的感情——俗话说得好,“患难之中显真情”!尼玛克与诺尼之间的友情是真实的,不假,随便一个人都能说出“××是我的好友”之类的话;但是可曾想过在荒无人烟,冰天雪地的地方?你会如何?尼玛克和诺尼是真正的好朋友啊,同患难,共存生,这样的友情,就是伟大的呀,就是高尚的啊!
这篇文章,我相信它能唤起许多人内心深处情感,再冰冷僵硬的心,也会变得温热柔软。这是一篇令人万分感动的文章!
世界因爱而存,那爱,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民族情……没有爱,何有我们?何有这个美丽繁华的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