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小说《德川家康》读后感(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12:3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历史小说《德川家康》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历史小说《德川家康》读后感》。

第一篇:历史小说《德川家康》读后感

历史小说《德川家康》读后感

《德川家康》是日本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的一部著作,长长的十三卷记述了德川家康这位德川幕府的开创者波澜壮阔的一生.很多人把它当作政治斗争的参考书,当作商业斗争的必修课,当作男人的成长立志书,但我觉得这都只看到了一个方面。本来,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不同的人都会在其中看到自己的一面。我觉得这部书适合每一个人看,政客、商人、男人、女人.通过这本书可以仔细来研究日本人,研究日本人的性格。他们为什么会在和中国大明朝一样的处境之下,勃然兴起,从大明王朝的跟随者,变成侵略中国的强者;他们又如何从二战战败的阴影下,迅速崛起,成为现在经济的强国。他们的身上有坚韧不拔的性格,忍耐的性格,顽强的性格,实干的性格„„这些都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

这套书我已经阅读了五本,通过阅读的五本,简述一下我的感受:

1.故事好

这本书应该算历史小说,有历史的厚重,还有小说的阅读快感。柏杨先生认为只有《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可以媲美,通过看第一部(我只看了第一部,期待后续作品),我认为,《德川家康》兼备了两者的优点。规模大、历史感厚重、人物繁多,这些可以和《资治通鉴》媲美;语言流畅,心里描写细致,人物刻画生动,智谋权谋,可以不让《三国演义》。读后,一种历史的沧桑,和对人的命运的感悟,强烈的打动了我。

2.权谋

这本书里出现了很多人物。当时正是日本的战国时代,有点像中

国的春秋战国时期,比三国时代复杂很多。城主、武士,有势力大的,势力小的,纷纷杂杂(如果没有耐心,很可能会被搞晕)。他们之间的争夺,或联合,或厮杀,或联姻、或派人质„„每一步都是惊心动魄,都是周密的安排谋划,每一步后面都暗含了许多利益的角逐„„

所以,很多人说,这是推荐给政治家,推荐给男人看的书。没错。

3、为人处事之道

在这本书中,很大的篇幅都在记述德川家康的为人处世。德川家

康为人低调,不事张扬。然而对于盟友,对于家臣,他却竭尽全力,真诚相待。比如在秭川之战中,德川家康在盟友织田信长深陷困境之时毅然相助,承担了战场上最困难的任务,令织田信长对其大为敬佩。

想起孔子的那个故事,他问弟子:“食、礼、兵,如果舍弃一个。

应该舍弃什么?”德川家康和孔子一样,选择了舍弃“兵”。在战乱的时代,生命随时不保,然而他却有如此的气魄和胸怀。如果再舍弃一个,德川家康选择了“食”。利益是一切争夺的根本,如果没有“信”,只有“食”,那么必然会战乱不息。这是一个智者、善者的抉择。远远超出了智谋、权力,实在令人佩服。

又想起了《英雄》里的,“剑”的最高境界是“不杀”。而对于

德川家康来说“战”的最高境界就是“不战”,就是要创造一个和平的世界。如此高的眼光,如此宽阔的胸怀,如此博大的胸怀。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学习。

在日本有这样的说法,将日本统一的过程比喻成了煮面条,个性

张扬的织田信长是种麦子的人,精明圆滑的丰臣秀吉是磨面的人,而低调实干的德川家康成为最后吃面条的人。由此看来,低调处世,踏实肯干是成就一个人的重要品质。这是现代职场中人值得引以为鉴。

第二篇:《德川家康》读后感

最近读了《德川家康》略有心得。

先不说别的,由于原作者是日本人,他的和式文风翻译成中文看着还是有些别扭,更不要说文中贯穿的不符合中国人价值观的武士道了。由此么,也看出中国现代文学的衰弱。中国的作家,现在要么在写华丽的散文,要么在歌功颂德,要么在写宫廷内斗的剧本,要么寄希望于玄幻修真,在精神上打破生活中的束缚,更有甚者,他就是在单纯地“歪歪”而已。这样的文章不过是打水漂,在历史的长河中溅起个小浪花而已,根本无法做到“文章以载道”的作用。除此以外,中国作家的生存环境也对他们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不利影响。社会上层与基层根本就没有重视到精神文明的重要性,他们读书,多数是为了“考试的学习”和“模仿他人的成功”。

外界文明的入侵与同化也对中华文明产生了巨大冲击。不说别的,就说现在居然有中国学生为日本的南京大屠杀作辩护,还拿出一个所谓通州报复事件为证。还有,当初清兵入关然后席卷江南各种大规模屠城,然后顺治之后各个清朝皇帝对中国人的奴化教育,《四库全书》各种篡改历史与删除焚毁科技文化书籍。现在呢,中国人看黏黏糊糊的的清宫剧看上瘾了,居然有花痴想时光倒流回清朝去。现在都教育民众,要和谐要有爱,和平与公平地看待历史„„我这里不是煽动极端主义,也不是大肆宣扬民族仇恨,但我想说,和平友爱也是有限度的,你自己不坚持的东西,就别怪别人篡改。韩国人把中国的中秋节打个标签据为己有,中国人当时抗个议,然后就忘了,现在倒是对韩国一心向往。

这就叫文化侵略,不知不觉间改变几代人的观念,直接同化。刚才说的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的“和平”,其实它的前提是,要有一个统一的国家,然后这个国家有绝对的力量镇压不同的信仰、风俗和习惯。这是典型的美利坚思维方式,就这么简单,不用特工和间谍,轻松培养亲美势力。

话题说远了,其实我就是想想谈谈中国现代文学的弊端和误区。

回到那本书。《德川家康》书虽然厚,但是它的内容其实很简单,讲的主要是德川家康(原名松平元康)如何“忍辱负重”,从人质、跟班,一步步地通过隐忍和阴谋,最终成为日本战国时代的终结者,登上将军大位的故事,期间穿插了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武田信玄等人的争霸与衰败史,以及日本的剑道茶道文化。

在历史上,德川家康是乌龟和毒蛇的代名词,他建立的德川幕府闭关锁国导致国家倒退,所以在日本维新时期他受到日本国人的唾弃。但在日本二战投降后,人民情绪低迷、失落、茫然,道德法律问题频发,德川家康反而成了大众的精神寄托,是日本人度过了艰难的时期。这其实就像政治。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社会混乱,就要推行专制、恐怖主义来使人民惧怕而服从领导;社会安定,就不能再用恐怖主义来监视人民了,需要用温和的政策来统治和引导人民,是他们向国家需要的方向发展。

日本战国时代有个特点,就是“下克上”,即下属谋反篡位。著名的有“蝮蛇”斋藤道

三、松永久秀、丰臣秀吉等。这些人都是才能出众,渴望在乱世有所成就,但是出身并非统治阶级,没有“名分”。斋藤道三是卖油商人出身,依靠当地豪族谋反自立;松永久秀则是背叛三好家投靠织田家自立;丰臣秀吉出仕于织田信长,信长死后在织田家群龙无首而分裂的情况下顶替主家。

“浪人”在当时其实是个笼统的说法。种地的农民、行脚商人、外出旅行者、修行的剑客、逃亡的士兵都被称为浪人。电影中的浪人多是炫耀武力企图得到大名赏识,从而得到统治阶级身份“武士”的“野武士”。从野武士成为武士十分

艰难,需要在参加合战中斩杀敌方有名的武士才行。而且,能否成为武士还要看大名的个人喜好。闻名日本的山本勘助就是因为缺一只眼睛面相恐怖而备受歧视,丰臣秀吉则是因为长相猥琐酷像猴子到处被拒绝。其实武士的选拔也不得不严格,要知道,在当时的日本,常规战斗双方有两三百人就行了,有一两千人的则被称为“合战”,足以载入史书。军队的主要战力是武士(大名的近卫称为旗本队,二三十人的旗本队往往在战场上反败为胜,是因为武士战斗力强于十倍的农兵),农兵只是凑数吓唬人和当苦力用的。

武士不仅是一种身份,还是一种精神寄托。所谓武士道,说白了就是一种尊严。(这里不是在为日本辩护,而是说明一下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信仰,也许是旗帜,也许是狼尾,也许只是一盒玻璃球„„)日本的武士要忠于君主,勇于承担责任(比如切腹,日本人认为这不仅是一种赎罪行为,还能使灵魂得到升华,荣誉受到神灵认可的仪式),坚持某种信念(比如日本电影某个片段总说什么“背负着什么什么„„”)。这就是为什么日本至今不承认对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侵略和屠杀行为。如果他们承认了,就等于否定了从古到今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导致信仰崩塌,这是他们决不允许的。

欺软怕硬也是日本人的传统习惯。这一点看看日本供奉的神灵有哪些就知道了。日本人崇拜的神除去有数的几个,其他都是一些强大的鬼怪、残忍的形象。他们对勇猛无匹的人也冠上“鬼”的称呼。这就是“因为畏惧,所以敬仰”。

第三篇:德川家康[小说读后感]

《德川家康》书评

并不是不知道,在中国现今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大多数跟我一样年龄的年轻人是怎么看待日本这个国家的,上一世界的战争纠纷在结束了70年之后,似乎仍在我们的生活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在年轻人这个特别容易躁动的团体里,一点点小小的火星,似乎都能引来无数的反响。身处这样环境的我,却在无意中,看到了一本关于五百年前的一个人权谋与野心的战争的故事之后,静静的品味了一段不太为人所知的历史。这本书,就是日本作家山冈庄八笔下的《德川家康》。

中国近代的著名的作家,极具有批判精神的柏杨先生,曾如此评价此书,“中国历史上能与此书相提并论的只有两本书,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资治通鉴》。”众所周知,《三国演义》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而《资治通鉴》更是在研究中国历史的方面有着重大贡献的一部巨作,柏杨先生的评价足以看出这本书的意义重大而深刻,《资治通鉴》我想大部分的人可能都不至于把它看完了吧,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承载的重量和年月决定了它必须是一板一眼的文字叙述。在这个文化即将要变成快餐时代的今天,没有那么多的人,会愿意静下来一点一点的读完它。而将其与《三国演义》相比是因为它不仅仅只是一部描写历史的,干枯而乏味的记录,《三国演义》属于民俗类的小说,在叙述历史的时候,带着民众的角度去看他,高兴了拍手叫好,怒骂起来也义愤填膺,《德川家康》亦是一样,大部分的故事、历史、事件借由侍女车夫之类的人说出来,不似正史的无趣刻板,也不似野史小说般的胡说乱道。否则一百年间的历史何以絮絮至十三本书,德川家康的一生也在逐渐被人们知道着,这位一手开创了日本长达200多年的幕府统治时代的将军。

德川家康、丰臣秀吉和织田信长并称日本战国三大豪杰,为何山冈庄八唯独挑了德川家康的故事来写呢,作为在每个日本人心目中可能都占有一定分量的德川家康,他的人生到底给后世留下来了一些怎么样的故事呢。我带着这样的疑惑,翻开了这本书。文中所描写的人物俱是生动灵活,栩栩如生。第一个是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这个号称天下第一武士的年轻男子有着和自己身份不符的沉稳,更有少年般的热情,从迎娶华阳院一事中便可看出一二,迎娶水野忠政的妻子看上去只是一个好色者的无赖手段,但是事实证明,花样院就是一个人质,有了她,水野家的她的孩子们不敢轻易地攻打冈崎。因为城破意味着自己母亲的死亡。虽然有着过人的谋略与武勇,但是时运不济,被内奸阿部大藏的儿子杀死,年仅24,这个被鸟居老人无数遍提到的,冈崎人谈论了几十年的主公就这样去世了。

再者家康的舅舅——水野信元,这个人没有大本事,年轻时好美色,指染波太郎的妹妹。最后为了家业,连同自己的弟弟,把於国和弟弟同时加害!唯一有点良心的是田乐洼之战,义元死后,他让他的家臣给家康报信,这点还值得嘉奖。但是最后实力不济,因为作战不利,让信长赏赐切腹自杀了。信元这个人物来的好,一是勾勒了“六合奸雄皆鹰扬”的战国诸武将形象,二是反衬出全书追求太平之世的大义,三是用来给真正的革命者少年信长做垫脚凳。很多时候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豪杰,其实就是信元这类杀伐人物,离真英雄,当然还差的远呢。

继续,就到家康的父亲——松平广忠了,这个苦命的人有这几个特点。他薄情寡义,刚开始为了侧室阿常,下定决心要杀死自己的同母异父的妹妹,自己未来的妻子——於大,后来迷恋上了於大,又把阿常冷落到一边。连阿常的儿子出生也不来关心一下阿常。真是薄情寡义的典范。他又太意气用事,为了自己可以忘记於大,不顾及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贴身护卫——弥八的感受,霸占了他的未婚妻——阿春,后来又指示弥八杀死阿春,他不死天理何在啊!不仅对他人,对自己的儿子更是这样,为了自己的意气用事,竟告诉敌人可以随便杀死自己的儿子。25岁就死了。但是这也许是个好事,否则松平氏早晚被他弄败落喽。

然后,就说到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了,德川家康的生母——於大。这个女人真是不一般。她心底非常善良,也非常聪明。虽然只在冈崎呆了三年,但是她却得到了冈崎人的爱戴,因为她把棉花带到了冈崎。造福一方。并且他得到了广忠的心。为了生一个能重振家业的孩子【广忠经常跟她说】她每天用凉水清洗身体,并且写血书。最后在出生时,竟让她的侍女小屉去偷了佛像,以使她的儿子地位变得崇高。在和广忠散了之后,在松平家臣送她回娘家时,为了怕哥哥杀害家臣,他特意让冈崎家臣先行回去,从而防止了一场大屠杀。在再嫁后,更是用自己的美貌与德行得到了久松俊胜的心。在竹千代到了热河后,更是给予了竹千代无限的关爱,暗暗的送去了许多食物和衣服。在竹千代执掌冈崎后,更是为了织田,水野与德川关系的缓和做了非常多的工作,而且她的努力也得到了回报,德川家康对她十分孝顺。度过了十分幸福的晚年,76岁高龄去世了。也算是不虚妄一生。

由于那个时代,战国的末年,也是由于家世,德川家康的一生经历了大起大落,从他很小时候被当人质,远离了爷爷的宠爱,大概让这个孩子早早成熟了,再后来青年时期早早起兵,统一了三河。历经各种战争,在信长的帮助下一步一步成长起来,在突发了“本能寺之变”这样重大的变故之后,家康的行事风格更为成熟了,这也为他后来雄踞一方,开创幕府时代打下了基础。

德川家康逝世之后,他的子孙们继承了他的意志,我想如果德川家康知道,一定也会非常高兴的吧,他会看到他的一生,从他的祖父清康开始,直到他的孙子家光之后的故事,会在五百年后流传异国他乡,虽然褒贬各异,但若能被后人记住,也不虚妄一生。

古人曾说,书若是一次读完便能读懂,那便没有研究的必要。我也没能指望仅仅是读几本书的时间,便能了解一个人的一生。而《德川家康》有这样的魅力,它让人忍不住一遍一遍的品读,舍不得放下。日本有个非常著名的公司叫松下电器,其对中国的出口程度几乎家喻户晓,而这个公司的总裁曾要求他的每一位员工都必须读过《德川家康》,足可见其重视程度。有些人看书,一目十行,翻翻页就过去了,只是看个热闹,这样看书又有什么用呢?读书需多思考,感受古人给我们带来的经验,教训。即使不是治国平天下的战略谋策之言,也会是修身齐家的淳淳教诲。现在的我们,能够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去瞭望一下古人所看到的江上风光,横山侧岭,已是万幸。

第四篇:《德川家康》读后感三篇

《德川家康》读后感

(一)

日本小说家山冈庄八的巨著《德川家康》中译本共13册,约550万字,以极其细腻的笔法,描绘德川幕府创始人德川家康的一生。

从去年以来,我一直在读这部小说,许多地方读了多遍,对作者很钦佩,觉得山冈庄八不仅令人信服地讲透了关于政治和军事的道理,也讲透了爱恨情仇的种种人性的纠缠。

譬如,德川家康的祖母华阳院,本是一方诸侯水野忠政的妻子,已为他生下5个儿女,但是,强邻松平清康(德川家康祖父)贪恋华阳院的美貌,一半认真一半戏谑地让水野忠政将妻子转给他。水野忠政答应了,一半是无奈,因松平清康势力远胜于他,一半是谋略,认为妻子再嫁到松平家后,可以作为水野家的内应,最终里应外合地攻破松平家。

这种谋略的计算堪称可怕,至少在水野忠政看来,他的计算是很精密的。但最终,水野忠政发现,他犯了一个错误——没有将人性计算在内。如果水野家攻击松平家,那么与松平家对垒的,都是华阳院的儿女,但他们仍深爱着妈妈,所以不可能这样做。对此,水野忠政感慨说:“忽略了感情的策略,并非真正的策略。”

水野忠政的这番感慨,或许是小说家自己的揣测,但仅仅从事实上看,你会从这部小说中发现,日本战国时代最常用的谋略——政治婚姻——的确有着非常可怕的效果,任凭哪个诸侯,如果他仅仅是将政治婚姻当作消灭敌人的谋略,最终势必会收获可怕的报应。

被誉为“第一兵法家”的诸侯武田信玄,他的姐姐嫁给了东海道诸侯今川义元,后来其长子武田义信也娶了今川家的女子。今川义元一开始堪称全日本第一强势力,但他以数万兵力攻击仅有数千兵力的织田信长时,在桶狭间遭遇织田信长奇袭而毙命,今川家迅速衰落,武田信玄则乘机与德川家康联手分别占据了今川家各一半领地。

武田义信对父亲背信弃义的做法非常不满,想发起叛乱,但被父亲识破而被勒令自杀,同时被迫自杀的还有武田家的数名重臣,这大大削弱了武田家。

内讧,仿佛是擅长谋略的武田家的一种报应。其实,武田信玄取得权力,也是通过设计将父亲武田信虎囚禁在今川家而实现的。

最可怕的报应发生在武田信玄四子武田胜赖身上。武田信玄死后,他最喜爱的四子武田胜赖成了领主。胜赖极其好战,不断发动战争。在长条战役中,他让闻名天下的武田家骑兵,一波一波地去攻击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联兵,而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部队,躲在坚实的栅栏后用步枪射击。结果,武田家精锐经此一战损失殆尽,织田和德川盟军基本没有任何损失。

这一战役中,武田胜赖的表现非常诡异,他的第一队部队,没有任何成果就被织田和德川的步枪全部消灭,但武田胜赖仍然挥舞令旗,让自己的部队一队又一队徒劳无益地去送死。

对武田胜赖的这一表现,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原因是武田胜赖想超越他的“第一兵法家”父亲,但发现无论如何都不能超越时就破罐子破摔了。但假若用海灵格的系统排列理论解释,武田胜赖那一刻或许是在替母亲一家复仇。

原来,武田信玄在拓展领土时,消灭取访一族,取访家只剩下一个女儿,她极其美貌,武田信玄娶了她做夫人。在他多个夫人中,他最爱这个夫人,而她后来也爱上了武田信玄,只是不幸早夭。

武田胜赖是这个夫人所生,武田信玄爱屋及乌,对胜赖极其喜爱,想让他继承家督权,其长子武田义信之所以试图谋反,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不管武田信玄多么疼爱胜赖,胜赖心中总涌动着一种莫名的力量,令他不信任父亲,并一味试图超越父亲,终将武田家带向了万劫不复的结局。

用海灵格的理论来说,这股莫名的力量,是武田胜赖想向母亲的家族表达忠诚。

孩子天然是既爱父亲又爱母亲的,假若这两种爱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个孩子内心就有了矛盾,假若矛盾发展到了致命的对立,那么这个孩子的内心就有了可怕的冲突。

德川家也有类似的故事。德川家一开始托庇于今川势力下,而德川家康娶了今川义的养女今川濑名为妻。今川义元毙命后,德川家康和武田信玄平分了今川家,武田家由此遭到的报应是武田义信谋反,而德川家也遭到了同样的报应,今川濑名与臣子通奸,并内应武田家试图颠覆德川家。德川家康对今川濑名没有什么感情,所以这一行为对德川家康的打击尚不算太大,但要命的是,他和今川濑名所生的文武双全的儿子德川信康出现了一系列混乱行为,最终被逼自杀。

德川信康的这些混乱行为,原因是他既想忠于父亲,又想忠于母亲,而父亲和母亲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所以他的内心也分裂了。

更著名的例子发生在丰臣秀吉身上。丰臣秀吉原是织田信长属下,织田信长死后,他继承织田信长势力统一日本。织田信长的一个妹妹叫市,被誉为日本第一美女。一直以来,丰臣秀吉和诸多织田信长家臣一样偷偷垂涎织田市的美貌,但命运却将他推向了另一个方向。

织田市先作为政治婚姻的牺牲品,嫁给了织田家附近的豪强浅井长政。织田信长希望藉此让浅井家成为自己盟友。本来这没问题,但当织田信长进攻朝仓家时,分裂产生了。朝仓家许多年以来一直是浅井家盟友,这种联结的力量远胜于与织田家这一次政治婚姻的份量。所以,浅井家最终和朝仓家站到了一起,和织田家为敌。

作为织田信长的重臣,丰臣秀吉攻破了浅井家,浅井长政自杀,而织田市带着三个女儿回到了织田家。

织田信长死后,织田市再嫁给织田信长的头号猛将柴田胜家,而丰臣秀吉又灭掉柴田胜家,柴田胜家与织田市一起自焚而死。

也就是说,丰臣秀吉尽管对日本第一美女织田市念念不忘,但他却两次令织田市成为寡妇,最终也令织田市身死。不仅如此,丰臣秀吉在织田信长死后还将屠刀挥向织田家,逼迫织田信长之子织田信孝自杀,并占了织田家的领地,令织田家彻底衰落。

织田市死前,将三个女儿托庇给丰臣秀吉,其中大女儿茶茶相貌和织田市颇为相像,最终被丰臣秀吉纳为妾。

这是何等可怕的结合!丰臣秀吉先逼死茶茶父亲,又逼死茶茶继父和母亲,还迫使茶茶舅舅自杀,并占了茶茶祖父家的残余领地,但他硬是试图成为这个女子最亲密的男人。

这首先是心念的力量。之前,我写过文章《不要成为心念的囚徒》,但丰臣秀吉这等强人恰恰最容易成为心念的囚徒,因这等强人的特点是超级自恋,对自己所有心念特别执著,会不计代价地将一切心念付诸实施。

丰臣秀吉这个纠缠了他几十年的心念最终实现了,但这个心想事成的另一面就是可怕的诅咒。

丰臣秀吉有很多妻妾,但她们都不能怀孕,唯独茶茶两次为丰臣秀吉生下孩子,且都是儿子,第一个儿子鹤松丸在丰臣秀吉下令侵略朝鲜前早夭,第二个儿子丰臣秀赖终长大成人。

尚在丰臣秀赖幼小时,丰臣秀吉已因侵略朝鲜失败积郁而死。他死后,日本成了德川家康的天下。在与德川家康较量的过程中,茶茶犯下了一系列莫名其妙的错误,最终被德川家康攻下居城而和儿子秀赖一起自杀。

在《德川家康》的作者山冈庄八笔下,茶茶经常担忧,她的两个儿子会受到父亲和祖父两边死魂的诅咒,这或许就是她犯下那些莫名其妙的错误的根本原因所在吧——她一旦想忠于父亲或祖父两边的家族,内心就会对丰臣秀吉产生种种仇恨,这势必意味着将丰臣家推向毁灭。

这一系列故事显示,政治婚姻是需要慎之又慎的。很多政治婚姻,是为了一时的利益而为,但政治利益常是短暂的,政治婚姻的影响却是异常深远的。甚至,很多政治婚姻一开始结合的基础就是仇恨、报复和毁灭,这天然成为了一种诅咒。

我所了解的无数故事也显示,我们最在乎的正是亲密关系,但是,我们容易认为,亲密关系不可靠,利益譬如金钱才可靠,所以很容易为了钱权名利这些东西而将亲密关系当成工具,这便是政治婚姻的逻辑所在。

但正如水野忠政所言,这种政治婚姻的逻辑“忽略了感情的策略,并非真正的策略”.明白这一道理后,水野忠政又推动了一次政治婚姻,将他和华阳院所生的女儿於大,嫁给了松平清康的儿子松平广忠(广忠不是华阳院的儿子)。

水野家和松平家很多人认为,这是水野忠政试图毁灭松平家的阴谋,但在山冈庄八笔下,这是水野忠政希望水野家和松平家的血脉能有一次真正的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因为算计与仇恨,而是因为爱与和平。这次融合的产物,也即松平广忠和於大的儿子,正是德川家康,而他不仅成为日本战国时代的终结者,还开创德川幕府,为日本带来了近三百年的和平。

政治婚姻,真的是不能随便玩的,而如果真要玩,就请认真的玩。

《德川家康》读后感

(二)一直都想写关于《德川家康》的读后感,今天终于有了时间,一个人在家,约人吃饭又有约。那就天马行空,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德川家康》,一共十三本,五百万十万字。是我看过的篇幅最长的一本书。看到后面,前面的故事又忘记了许多。所以,这本书注定了一次是不够的。书中国共产党有几千个有名有姓的人物,这就是历史的底蕴和无穷的乐趣。所以,我对美剧不感兴趣,也同情没有历史的国家。当然,日本的历史,比之中国又如杯水与车薪。日本除了镰仓、室町、江户三个幕府时期外,剩下的就乏善可陈。日本的战国时期比中国晚了两千年。然而我们春秋战国时期孙子的兵法,一千多年后还仍然同样为日本人所学习和遵循。战神武田信玄的大旗上面就写着: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当然,日本人也有创新的:例如织田信长的部队就已经开始大量地使用火枪。这一点大大出乎我的所料。《德川家康》描绘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群雄割据,英雄辈出!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就掀起历史长河中的层层巨浪!

文韬武略,织田信长更胜一筹。秀吉作为信长的部下,智谋、器量和才识显然不及。论治国,信长甚至可能还超越了家康。凭借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革新,尾张及随后纳入囊中的势力范围都是欣欣向荣,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论军事,论战绩,战国时代恐更无人能出其右。最为经典的“桶狭间之战”仅凭三千人就阵斩敌首今川义元的首级,打败至少八倍于己的兵力,将“擒贼擒王”诠释得淋漓尽致!织田信长面对的敌人和所处的时代比秀吉和家康要困难、复杂得多。虽然数次濒临绝境,但他终实现了日本的初步统一。但是,他的缺点又是非常明显:残暴又恃才傲物。最终他于本能寺被自己的部将倒戈,饮恨而终。

正如那个著名的“做饼”的论断一样,丰臣秀吉在信长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日本的统一。但是他又功亏一篑,原本灿烂光辉的历史,却最后抹上一笔惨淡的暮色。丰臣秀吉几乎打败了所有人,但是却输给了自己。他的一生都在与自我抗争。首先,他要与自己的出身抗争。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没有显赫的背景和高贵的血统,他一直害怕他人的嘲笑,一生都在证明自己的价值。这在封建时代是可悲的。一个从农民奋斗至“国王”的英雄人物、典范式的教科书人物,居然要如此在意他人的讥讽,这一点决定了他的性格。其次他要抗争的是织田信长的影子。作为部下和后继者,很长时间内他都似在完成信长未尽的事业。治国的方略也大体如出一辙。正是他自身急于超越信长,才产生了征服大明,征服天竺的“愚蠢”念头。侵略朝鲜的溃败成了丰臣秀吉最大的羞辱,同时却也成了日本武士征服世界野心的开端。第三个要抗争的是后嗣。晚年得子,丧子,再得子。命运给他开了个戏剧性的玩笑。十几个妻妾,居然生不出孩子!显然,病根是自身。弱小的丰臣后嗣也成了家康崛起取而代之的重要原因。

终于轮到主人公出场:德川家康。一位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一位朴实而又异常有远见卓识的人物。与多数的英雄人物不同,德川家康的天下与其说是争霸的结果,还不如说是“退让”的结果。他的成功我认为主要在两个字:仁和忍。仁,是其对家臣和部下乃至天下苍生的博爱。德川家自始至终能够屹立不倒于纷争的重要原因便是内部的精诚团结。而家康更是将此发挥得淋漓尽致。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将是他最宝贵的财富。正如他自己口中说的那样,他也是如此做的。他自己非常节俭,而对家臣等人却是毫不吝啬。当然,德川家臣的俸禄还是少得可怜,但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为之肝脑涂地、前赴后继,这便是“仁”的威力!所有人都不是为了高官厚禄而效忠。这一点上,有点像刘备。但是本质的区别则是刘备仁而无能,但家康则才能卓越。更准确讲,德川家康和刘邦是同一个类型的人物。另一个字“忍”.忍常人所不能忍,那是因为胸怀天下,目光长远。家康6岁做人质,之后又分别“寄予”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的麾下,最后终于在关原合战中“拔刀”.正应了那句武林佳话,高手一般不拔刀,出刀则一招致命,剑术和战争都是需要高深的境界。关原合战的数章是我最感痛快的部分,那天晚上直看到凌晨四点。只看得热血沸腾,不忍释卷,好一场惊天动地的历史大决战!按照家康的思想,一切结果都是水到渠成。“神佛”眷顾你,他自然就会把天下交到你的手上。而你要做的便是韬光养晦等待时机的成熟,最后的瓜熟蒂落伸手便摘就是。历史上,多数的天下都是争斗的结果,而依靠不断地忍让便能坐拥整个江山,《德川家康》教育我们一定要“韬光养晦”,切忌小有成绩便沾沾自喜。

《德川家康》是一本优秀的教科书,优秀的思想取之不尽,每读一章便有一番领悟,每读一本就又长一番见地。运筹时像涓涓细流,决战时则如排山倒海,情节松紧有度,高潮迭起。

德川家康,确是一本伟大的小说。

《德川家康》读后感

(三)近日拜读完柏杨先生所策划的中文版《德川家康》,现将读后感略微整理:

此书是日本历史小说家山冈庄八集大成之作,洋洋五百万言,将日本历史上最荡气回肠的战国中后期展现在读者面前。山冈君写作风格大器不乏细腻,因此整书气势恢弘,节奏紧凑,在腥风血雨的历史斗争大背景下将各主要政治人物的内心起伏挣扎描写得丝丝入扣。全书于德川家康之父因政治婚姻迎娶敌方之女,从而导致家族形势动荡爱子家康被迫为质为开始,于家康一统天下平定日之丸,成就最后一代幕府将军的霸业为结束,共70余年历史,此中大小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之冲突变化一一文饰阐述,畅快凌厉。

我读此书,一在于为了解日本历史,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二在于为了解日本国民精神的渊源。一自不必说,二因为作者仅从文学角度解释该段历史,所以渊源无从考究,但日本国民精神的具体体现则在此书中表达得酣畅淋漓,让我有叹为观止之感。

不过除了这个两点之外,最大也最深刻的体会在于家康身上所体现的为成就一番事业所与生俱来的优秀品质,我总结为四点:(1)执着(2)勇敢(3)隐忍(4)智慧。

家康从小即作为人质生活在其他大名的宫邸,过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的生活,但自他人生导师教授他孔孟自他完成事业交接生命结束,统一天下的信念时刻未曾动摇。此为执着;家康在他的一生中,面临过的生死时刻远超常人所能想象,在任何时刻,即如人生最危险的本能寺之变,也从未退缩,此为勇敢;家康因政治原因,被迫先侍奉今川义元,后与织田信长结盟,再与丰臣秀吉君臣相待,每一次都通过忍耐保全自己的事业,等待时机,甚至为霸业,不得不忍痛将自己不忠的老婆和不成器的嫡子赐死。隐忍之力非比寻常;家康的智慧在于能够审世度度,永远能看清大势所趋,不盲动。同时在一身中从不忘检视对手的缺点,完善自己的行为。因此才最后笑傲于各大名之上,成为幕府的主宰者。凡此四品质,塑造了家康的一生,让他能从一个人质成为问鼎天下之人,旁人看来不可思议,吾辈却能从中收获不少。

非常可惜的是,柏杨先生在这套小说翻译到一半之时因病去世,因此国内现存只有七册(共13册),希望不久的将来能一睹全貌。

推荐欲励志、了解日本历史的朋友观看此书,相信绝对受益匪浅。读后感范文藤野先生读后感范文孝经读后感范文

第五篇:《德川家康》115句话

再次精心整理《德川家康》,115句话对于任何阶段的自己,都大有裨益,用心体会。

一、乱世孤主

1.忽略了感情的策略,并非真正的策略。--水野忠政 2.毫无意义的悲叹往往都是因为自作聪明。--水野忠政

3.要想创建一套别人无法理解的兵法,就必须拥有不同于常人的学问。若是学问和知识与他人无异,心中所想也便会很快被人识破。--织田信秀 4.梅花只是静静地绽放,并未召唤黄莺。--於大

5.人的心中,佛祖和魔鬼并存。无人心中只有佛祖,也无人心中只有魔鬼。记住,千万不可和魔鬼打交道,否则,你自己也会变成魔鬼。--华阳院 6.一种力量在无形中左右人的命运,即贤愚有别。

7.只有死亡在人的掌控之外,它冷眼旁观,嘲笑着人类的自作聪明。

8.人类的语言往往只能表达出一种希望,却无法诠释真理,这就是悲哀的根源。9.人们必须克制心中的欲望,懂得忍让。--松平乘正 10.出家二字,从字面上看,是走出家门。这个“家”,是包含各种现世矛盾的家,舍弃这个家,乃是为了达到一个新的目标。--波太郎 11.强大时没有的争端,在势弱时一定会发生。12.看不见的东西总会令人生忌。

13.只有那不知疲倦的爱和冷静的牵挂,才是一个母亲真正的喜悦。

二、崛起三河

14.若敌人稍一激你,你便恼羞成怒猛冲蛮打,是小卒之举匹夫之勇。大将绝不会为挑衅和贬抑所动。--奥山传心

15.没有负担的人做不成任何事情。--雪斋禅师

16.幻想尽可以天马行空,但眼下却远没有那么尽如人意。

17.只要平心静气,忍耐磨练,上天总有一天会眷顾他,那时,幸福就会到来。18.器物归根到底是被人使用,而不是来驱使人。19.宽恕一切,能够让人逐渐变得坚强和伟大。

三、天下布武

20.必须时刻倾听百姓的声音——信长为政之道 21.人生决定于努力与否,这点毋庸置疑,但不可否定的是,意志并不能完全左右人的命运。22.非要改变那些无法改变的东西,到头来只是徒劳;本可改变的却不去努力就是懈怠。也就是说,既存在因人的后天努力而改变的命运,也确实存在着由命运主宰的人生。令人迷惑的是,人不可逆天而动,但人的所动,都是因为希望逃脱宿命。

23.若将命运看做绝对不可改变的东西,就必然通向绝灭;若将自己视为可以改变一切的绝对存在,又会陷入虚妄与盲动。但无论世间如何评头论足,人大概只能将自己视为绝对的存在,别无道路。成也罢,败也罢,人所要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实践。24.杀人者人恒杀之,恕人者皆为人恕。

25.有些事无法用密探和屠戮获取,却可通过抓住人心来守护。--家康 26.自助者,天助之。

四、兵变本能寺

27.士气就像风气一样可笑。一旦在某处刮起一股强势的风,即使毫无意义,也会有人趋之若鹜,反之,就会悄然消逝。

28.当一个人有心事的时候,无论是笑容还是舞蹈,都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夸张。29.世上再没有比隐忍更好的盾牌了。能忍人之不能忍者,将来方能成大器。--家康

30.人人都是如此,就像人们不会感谢自己的手和脚一样,理所当然存在的东西,当它毋庸置疑地存在时,人们往往会对它牢骚满腹,或动辄怨天尤人。

31.人与人之间的争斗,都是从缺点的冲突开始的,而人与人的合作,则是有点的结合。32.偶然,常常会比任何策划者更善于制造绝妙的机会,来揶揄那些喜欢倒着推理的自以为是之人。

33.“武”这个字,写作“止戈”。--家康

34.世道安定的时候,若恣意妄为,轻率动兵舞戈,定是邪道。--家康

五、龙争虎斗

35.人情、义理、武士道、毅力,被这些桎梏束缚的人生是多么滑稽,多么可笑!然而,正是在这些束缚之下,人生的价值才得以体现。

36.(秀吉)遇事要么拍拍你的肩膀一笑了之,要么暗暗地下定狠心,二者必居其一。37.所有的迷惘都来自内心的犹豫。

38.战场上,无论是谁,稍稍有一点狂妄,就有灭顶之灾,以至万劫不复。

六、双雄罢兵

39.你感到害怕时,对方同样害怕。只是善于控制自己的人不会让人看出而已。40.从过去到现在的历史脉络中,见出丝丝未来之迹。

41.时日就是最好的药,随着时光流逝,新的经历会掩盖旧的痕迹,不必刻意去遗忘。--秀吉

七、南征北战

42.比起孕育了人的远古祖先,孩子们更怀念母亲。大人知道,无论向神佛磕头,还是向天主祈祷,都是向孕育了天地的诸神致敬。因此,无论信奉谁,人人皆可自便。--宁宁 43.为官者,骄奢必败。--琵琶法师

44.真正的力量来自正义,若不以匡扶正道为根本,所有的行动都会成为不轨之谋。也许骗的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这便是人的宿命。45.没有敌人比自己的心更可怕。--本多佐渡 46.过于丰厚的俸禄,反而会削弱斗志。--家康

47.根本之道的果实只有一个,而花却有千差万别,要让每一种花都绽放出不同的美„„没有此心,便不能治天下。

48.一般的相对,是敌对,是争斗,最多只能破邪显正,结果会留下怨恨。愈是将有无对立,怨恨就愈深。可是,有笔,就必须有纸,笔与纸便是相对,相辅相成。--天海

49.看不见佛陀之光,不关注佛陀,而执拗于命运的安排,就如同把柱子埋在沙中,即使运用谋略,也是没有根基。

八、枭雄归尘

50.人一旦产生野心,就会生起重重幻想,仿佛发现了万千宝藏。51.当一个人感到末日快要来临,就会主动将生命融入自然。

52.人们常说,世上有才之人有两种:一是自恃才智过人、我行我素、想将世人踩在脚下者;另一种,则是不轻易展露才华、韬光养晦、善于磨练者。前者之才如白云苍狗,须臾即为灰土。唯后者可成就丰功伟业。--前田利家

53.邻居强大,会对自己不利。但这一不满一旦表现得太露骨,反而会惊醒熟睡的狮子,终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九、关原合战

54.人一旦执著于贪欲,无尽的痛苦必会终生相伴。

55.家康自始至终都是一片真心,正是这种真心,才会让众人都拜倒在他膝下。

56.只靠刀枪决不能得天下太平,只有让世人心服口服的“德”和顺应天意的“真”,才能带来真正的太平。57.在欲望面前,人就像婴儿一般软弱无力。

58.把平时的想法带到战场上,就会变得优柔寡断、胆小懦弱;反之,用战场上的决断处理日常事务,就会成为让人噤口侧目的暴戾之人。

十、幕府将军

59.财富、学问和兵刃,构成了支撑太平盛世的三大支柱。60.人一生啊,必须做一件有益世人的事情。--於大

61.压抑自己的情感,才能通情达理,这便是作为大将应该具备的谨慎,若无这种谨慎,如何去驾驭别人?

62.君子之泽三世而斩。

63.不论土地还是黄金,都非某一人所有。个人拥有的只是一时的错觉。64.人皆有梦,难在将梦成真之途。

65.命数不会眷顾一个无所事事之人,特意为他开辟一条出人头地的道路。

66.认真完成交付之任务的人,可称为能吏。而将所有事纳入视野,并能立即把职责和世情联系起来,适度裁断者,便可为重臣。故,很多时候,吏做不了重臣,重臣亦不一定做得了能吏。

67.深思熟虑处理事务,方是为政之道。

68.忍耐乃长久根本,愤怒是人生大敌。只知胜而不知败,自害其身。常思己过,勿怪人非。凡事过犹不及。--家康

69.人之贤愚乃是由其心念决定。70.德不孤,必有邻。--本多正纯

71.门尚未关好,却怨盗贼来访,才是愚蠢至极。

十一、王道无敌

72.无奉礼之心,衣食丰也不知满足,因人欲无限之故。73.对天下人不分彼此,一视同仁,即所谓“诚”。74.操天下权柄者,必须有坐于漏船、卧于火屋之心。75.一己之道可立于天下,天下之道也尽在一己之身中。76.只有自己才能和自己斗到最后。

77.吾不知生来生往,佛祖亦不知有涯。

78.日本要成为世上第一,日本人就当有世上第一的器量和见识。

79.人生并无善恶,只有眼睛去判断,必铸成大错。说谁人为善,谁人为恶,心底必有偏见,以为令自己满意者便是善人,令自己不满者便是恶人。去掉偏见,人就变成一张白纸。这白纸被放到什么地方,自身欲望的多少,都会给它染上不同的颜色。

80.自己要活下去,也要让别人活下去,没有这样的智慧,就算不得人。81.为一己私利与人为敌,必罪己身。

82.人生不过是一瞬的累积。珍惜每个瞬间的相会,为了瞬息的相会倾尽真心,这便是茶道的主张,是能丰富人生的真意。

83.兵法讲究的乃是去敌,不是树敌。

十二、大阪风云 84.疑心生了暗鬼

85.人有九分聪明,只欠一分火候。

86.战事有胜败,人亦有帮助弱者的天性。

87.这个世道不会如此容易就能持续太平。故真正致力太平之人,会时时发起战事,因为他们想告诉世人:若不更加谨严、忠诚、努力,太平必守护不住。

88.一个不明战事的孩子,怎会明白太平的珍贵?因此,神佛才时常把人拖入战场,逼迫人进行反省。

89.幼稚者非用眼睛看事,而是用情感判断,从喜欢者中寻找良处,对厌恨者吹毛求疵。然而世上百人中,总有九十稚嫩,他们总是遇事哭成一团,争成一处,不辨东西南北。

90.天既不会塑出人上人,也不会生出人下人,万人皆兄弟,皆是通过生死与苍天联于一起的上天之子。

91.男子总是先责备自己最亲近的人。92.蟹掘等身之穴。

93.打仗讲策略、战术,但比起这些来,更有影响的乃是士气,乃是对胜负的自信,乃是蓄势待发的韧劲。

94.正如“饭吃八分饱”于养生一样,胜亦只八分足矣。

95.个人的智慧总会有限,所谓真正的智者,必定善于倾听别人的意思,择其善为己用。因此,真正智者的智慧,永远不会停滞。96.不能正本,焉能清源?

十三、长河落日

97.所谓的霸道,就是为了取胜而欺骗别人;王道,便是以慈悲之肠和仁德之心治国。98.人各有志,人各有欲,人各有念,诸心难齐。

99.人情,乃是人间之情,而非一家一户之私情,是指对那些贫弱不幸之人的体恤和怜悯。100.人生在世,往往身不由己,人人头顶都有命运、宿命和天命三柄利剑。

101.区别命运、宿命和天命:好比有一个圆盆,内有一碗,只要他在盆里,不管往左往右,他自可抉择,在盆内抉择,便是命运。因此命运可因人意愿改变。人走到盆的边上,再也无法前进,便是人的宿命。所谓天命,便是造出了这盆以及碗的命令。人只有知道了自己的所能、有所不能,知道这世上还有事情乃是自己奈何不得,方能随机应变。我的天命是什么?上天应该赋予每个人使命。若未弄清这些,无论你怎么做都是徒劳。在宿命的盆沿,无论你如何挣扎,都无用处。

102.天命不可违,却可以知天命,尽人事。

103.人人都为生命存续,上连远古祖先,下续子孙后代。

104.为政者若不知法度在先还是道德在先,便变成只会用威信来掩饰其懦弱的残忍之人。所谓道德,乃是舍弃自家情感,始终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知别人疼痛。道德当始终为先,而法度其实乃是一种众人皆可明白、皆愿遵从的世间规矩。105.善政自有善民,恶政自有恶民。

106.慈悲为草木根本,人和乃花朵果实。慈悲无疆,人和无界,要培养慈悲之本,应始终以人和为念,并以此作为生意成功的根本。有公有私,各得其宜,方为人生上上之策。107.江海不捐细流而成其大,泰山不让抷土而成其高。108.心中无慈悲之正直,实乃冷酷。109.下无诤臣便上无明主。110.老人乃是家中的至宝。

111.世道朝着某个方向前进,非某人之力所能左右。家康公把这种潮流叫民心。民心者,乃是大势所趋,世道长河便会朝着大势流动。

112.这世上有一生死大树,我们都是树上的枝桠。即便其中的一根小小枝桠枯了,却也不能因此说大树枯了。大树还会年年生长,年年开花,万世不休。113.万物均非个人所有„„人间有万物,万物皆属人间。

114.天下属于天下之人,并非说仅仅是属于现今世人,还有万千后人。115.佛说,地水火风共成身,随波因缘招异果。

下载历史小说《德川家康》读后感(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历史小说《德川家康》读后感(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川家康家训

    德川家康家训 一、人の一生は、重き荷を负うて远き路を行くが如し。急ぐべからず。 二、不自由を常と思えば不足なし。 三、心に望みおこらば困穷したる时を思い出すべし。......

    德川家康名言(大全)

    德川家康名言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名言吧,多看多背一些名言可以丰富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究竟什么样的名言才是优秀经典的名言呢?下面是小编收集......

    德川家康名言[★]

    德川家康名言1、无礼之富不能成富。2、人当时时有坐于漏船居于火屋之心。3、责人不如责己,不及胜于过之4、只知胜而不知败,必害其身!5、心怀宽容,视怒如敌,则能无事长久6、大名不......

    读《德川家康》有感

    读《德川家康》有感近来买了一套《德川家康》,由于之前对这本书的调查,一买到这本书,我就迫切地阅读了起来。打开书本我马上看到了柏杨先生写的序:无比的谋略,无情的忍耐--《德川......

    德川家康名言摘抄(优秀范文五篇)

    1、忽略了感情的策略,并非真正的策略。--水野忠政2、一种力量在无形中左右人的命运,即贤愚有别。3、人人都是如此,就像人们不会感谢自我的手和脚一样,理所当然存在的东西,当它毋......

    历史小说读后感

    历史小说读后感一大秦帝国,一个远古文明的缩影,一个祖先编织的晓梦,历史小说读后感。中国的原生文明正是从大秦帝国开始的。如今提到大秦帝国至少有两件事让后世难以忘怀,一是战......

    忍耐乃长久的根本——《德川家康》书摘(写写帮推荐)

    1.猥琐的身体只能附着猥琐的灵魂。 2.作为大将,要吃朝霞和彩云,强劲健体,内心哭泣,脸上微笑。 3.如果严冬来临,多么勇猛的勇士都无法抵挡,多么高明的谋士都无法逃脱。如果说有抵抗......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共五篇)

    《德伯家的苔丝》读后感 在我所读的书中,有一本是我最喜欢的书,这本书里面的女主人十分漂亮,男主人公十分温柔和体贴,但男二号确是一个花言巧语,十分奸诈的人。这本书就是《德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