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选择常考点
(一)1、2、3、4、5、6、人物易混点 夏朝的建立者是禹 三国时期魏国建立者是曹丕,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 科举制形成于隋炀帝 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成吉思汗(铁木真)的贡献是统一蒙古草原和建立蒙古国 废丞相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册封**的是顺治、册封**的是康熙、设军机处和驻藏大臣的是雍正、设伊犁将
军的是乾隆。(排名按在位顺序)
易错点
(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清闭关锁国的含义是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不是禁止 《南京条约》割的是香港岛,《马关条约》最终割走的是台湾和澎湖列岛 火烧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 邓世昌死在黄海大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在威海卫战役 京师同文馆建于洋务运动,京师大学堂建于戊戌变法近代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不是、、、长征结束的标志是甘肃会宁会师,不是吴起镇会师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或进攻的标志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开国大典标志人民站起来,不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1956年改造完成才是)建国初土改完成后仍然是私有制 两弹一星指的是[导弹]和人造卫星、原子弹 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是教皇和教会,不是国王 古印度的文化成就包括: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佛教 文艺复兴不是复古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珍妮机的发明,但是这次革命主要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进 俄国1861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沙皇统治 当今世界格局未形成,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向多极化格局发展。1942年发表《联合国家宣言》,不是《联合国宣言》
19、马拉松长跑项目出自希波战争
(三)典型事物
棉花种植史:宋代种植范围扩展到长江流域→明代扩展到北方黄河流域
瓷器发展史:半坡彩陶→商朝有瓷器了(我国最早发明瓷器)→ 唐朝有三种瓷器越窑
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宋代冰裂纹瓷器、景德镇兴起→明清 景德镇的青花瓷 水稻种植史: 河姆渡原始居民最早种→唐有育秧移植栽培技术→宋代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并且水稻成为居粮食产量首位→ 1973年袁隆平育成杂交水稻
第二篇:2015继续教育重点常考点整理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识别号是(15)位。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纳税人识别号是(15)位
一般纳税的的企业所得税率25%,小微企业20%,企业所得税在查账征收中征收税率25% 房产税税率采用比例税率。按照房产余值计征的,年税率为(1.2)%。
房屋出租取得的租金收入,依照税率为(12%)征收房产税。
销售不动产交(5%)营业税。
一般纳税人销售粮油的税率为(14%)。
印花税纳税申报表中购销合同适用的税率为(0.3‰)城建税7%(市区7%、县城和镇5%、其他地区1%)教育费附加3%
地方教育附加费的税率为2% 契税实行的是(幅度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主要的征收方式(查账征收,查定征收,定期定额征收)A类企业通过(查账征收)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B类)属于(核定)征收。
凡是销售不动产 , 提供劳务(不包括加工修理修配), 转让无形资产的交(营业税).凡是销售动产 , 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都要交纳(增值税)
在地方税务局综合申报表中选择(正常税款)税款类型;一般填写纳税申报表时企业都选择(正常税款);.下列不属于地方税务局申报类型的是(不正常税款)一般的税款类型有(正常税款,四代解缴,补缴欠税,自查补税)
核定应税所得率的纳税人按(按收入总额核定、按成本费用核定、按经费支出换算)分别填写。
为安置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就业而新开办的企业,凡安置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占企业总人数(60)%(含)以上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其提供的应税服务3年内免征增值税。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单位参考以前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的收入增减因素和措施,以及以前结转和结余情况,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国家政策,测算编制支出预算。错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单位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完整、准确编制单位决算,真实反映单位财务状况;依法组织收入,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加强经济核算,实施绩效评价,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防止资产流失;参与单位重大经济决策和对外签订经济合同等事项;加强对单位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防范财务风险。(对)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单位报送的财务报告包括()等主表,有关附表以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B、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 国家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单位实行()的预算管理办法。
A、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规定使用
财税〔2013〕37号附件3《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规定:融资租赁业属于有形动产租赁,适用(A)的增值税税率。A:17%B:15%C:20%D:25%
适用零税率应税服务的,如果放弃适用零税率,选择免税或按规定缴纳增值税,(C)个月内不得再申请适用零税率。A:12B:24C:36D:48
购买农产品的买价,是指纳税人购进农产品在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照规定缴纳的(D)。A:契税 B:农业税 C:烟草税 D:烟叶税
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接受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提供的应税服务,按照规定应当扣缴增值税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是(A)。A:从税务机关或者代理人取得的解缴税款的税收缴款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B:境外单位的发票 C:增值税扣税凭证 D:付款证明
农产品外购金额(含税)不包括不构成货物实体的农产品和在购进农产品之外(B)。A:人工费用 B:单独支付的运费以及入库前的整理费用 C:损耗费 D:包装费
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累计应征增值税销售额。A:4B:6C:8D:12 2,购进农产品,除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外,按照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上注明的农产品买价和(D)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A:3%B:6%C:11%D:13% 3,(A)开始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工作。A:2012年1月1日B:2012年1月31日C:2012年12月1日D:2012年12月31日
4,试点地区兼有应税服务的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截止到开始试点当月月初的增值税留抵税额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规定不得从应税服务的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应(C)。A:增设增值税留抵税额明细科目B:在应交税费科目下增设增值税留抵税额明细科目C:在应交税费科目下增设留抵税额明细科目D: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进项税额转出明细科目核算
5,应税服务年销售额未超过(B)万元小规模纳税人以及新开业的试点纳税人可申请认定一般纳税人。A:100B:500C:400D:600 6,关于试点纳税人在本地区试点实施之日前签订的尚未执行完毕的租赁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在试点实施日之前继续按照现行营业税政策规定缴纳营业税
7,注册在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试点纳税人从事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中提供的应税服务自本地区试点实施之日起至(D)均统一适用免征增值税税优惠。A:2012年1月1号B:2012年12月31号C:2013年1月1号D:2013年12月31号
8,一般纳税人提供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特定应税服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但一经选择,(A)个月内不得变更。A:12B:24C:36D:48 9,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A)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A:一个月B:两个月C:四个月D:六个月 10,(C)是指纳税人购进货物或者接受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和应税服务,支付或者负担的增值税税额。A:营业税B:增值税C:进项税D:销项税 11,当货运企业在连续不超过12个月的经营期内,累计应税服务年销售额超过(C)万元(含本数,下同)时,应当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A:100B:300C:500D:700 12,下列项目不能免征增值税的是(C)。A:个人转让著作权B:残疾人个人提供应税服务C:航空公司提供飞机播洒农药服务D: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提供的应税服务 13.境内的单位和个人提供适用零税率应税服务的,可以放弃适用零税率,选择免税或按规定缴纳增值税。放弃适用零税率后,(D)个月内不得再申请适用零税率。A:6B:12C:24D:36 14.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的适用税率为增值税基本税率(D)。A:3%B:6%C:11%D:17% 15.《试点实施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提供交通运输业服务,税率为(B)。A:10%B:11%C:12%D:15%
12、自2014年1月1日起,铁路运输服务从3%税率全额征收的营业税改为按增值额征收的增值税的税率是(11%)
16.增值税专用发票目前抵扣的期限是自开票之日起(180)天内进行认证抵扣。
17.财税[2013]37号文件规定,销售自己使用过的本地区试点实施之日以前购进或者自制的固定资产,按照(A)征收增值税。A:4%征收率减半B:4%征收率C:6%征收率D:11%征收率
18.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税改前营业税税率是(A)。A:3%B:6%C:13%D:17% 19.从(C)起,经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纳税人,应通过增值税税控系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A:2013年6月1日B:2013年7月1日C:2013年8月1日D:2013年9月1日
提供铁路运输服务的纳税人具有(2)个以上开票点且分布在不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可以携带空白发票在开票点所在地开具、下列选项中,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及其附列资料的有(ABC)。A:《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B:《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
(四)》 C:《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 D:《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小规模纳税人适用)附列资料》
2、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有(ABC)。A:总机构汇总的销售额,为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提供邮政服务的销售额 B: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用于邮政服务以外的进项税额不得汇总 C:销售额不包括免税项目的销售额 D:预订款包括免税项目的预订款
3、自主创业税收政策下,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人员是指(ABC)。A: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登记失业半年以上的人员 B:零就业家庭、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劳动年龄内的登记失业人员 C:毕业内高校毕业生 D: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且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
4、下列选项中属于铁路运输费用金额的有(AB)。A:建设基金 B:铁路临管线及铁路专线运输费用 C:装卸费 D:保险费
5、我国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主要包括(ABCD)等方式。A:直接减免 B:减征税款 C:即征即退 D:先征后返
6、营改增政策中《邮政业》包括的项目有(ABC)。A:邮政普遍服务 B:邮政特殊服务 C:其他邮政服务 D:收派服务
7、只有那些专门用于不征收增值税项目或者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项目,包括(ABCD)其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才是不能抵扣的。A: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B:免税项目 C:集体福利 D:个人消费
8、按照(ABCD)的原则,健全税制体系,加强税收法制建设。A:优化税制结构 B:公平税收负担 C:规范分配关系 D:完善税权配置
9、改革试点的主要税制安排(ABCD)。A:税率 B:计税方式 C:计税依据 D:服务贸易进出口
10、下列属于纳税申报其他资料的有(ABCD)。A:已开具的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和普通发票的存根联 B:符合抵扣条件且在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抵扣联 C:已开具的农产品收购凭证的存根联或报查联 D: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在确定应税服务销售额时,按照有关规定从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中扣除价款的合法凭证及其清单
11、下列关于航空运输企业增值税的说法正确的有(ABCD)。A:航空运输企业提供的旅客利用里程积分兑换的航空运输服务,不征收增值税 B:航空运输企业根据国家指令无偿提供的航空运输服务,属于《试点实施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以公益活动为目的的服务,不征收增值税 C:航空运输企业的应征增值税销售额包括代收的机场建设费和代售其他航空运输企业客票而代收转付的价款 D:航空运输企业已售票但未提供航空运输服务取得的逾期票证收入,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不征收增值税
12、财税〔2013〕106号文件规定,试点纳税人提供有形动产融资性的售后回租服务,以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下列(ABCD)以后,为其销售额。A:向承租方收取的有形动产价款本金 B:人民币借款利息 C:发行债券利息 D:外汇借款利息
13、建筑图纸的(ACD),按照《鉴证服务》征收增值税。A:审核服务 B:设计服务 C:环境评估服务 D:医疗事故鉴定服务
14、购进农产品时可抵扣增值税的情形有(AD)。A: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购进的免税农产品 B:从批发、零售环节购进的蔬菜 C:从批发、零售环节购进的鲜活肉蛋产品 D:《公司+农户》采购来的农产品
15、营改增新政中,增加一般纳税人提供的,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办法的有(ABCD)。A:电影放映服务 B:仓储服务 C:装卸搬运服务 D:收派服务
16、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的是(ABCD)。A:随军家属就业 B:军队转业干部就业 C:城镇退役士兵就业 D:失业人员就业.17、非正常损失,是指因管理不善造成(ACD)的损失,以及被执法部门依法没收或者强令自行销毁的货物。A:被盗 B:丢失 C:变卖 D:霉变变质
18、一般纳税人不得使用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情形有(BCB)。A:提供应税货物运输服务 B:提供其他增值税应税项目 C:免税项目 D:非增值税应税项目
19、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包括(ABCD)。A:轮客渡 B:公交客运 C:轨道交通 D:出租车 20、下列征收增值税税率为6%的有(ABC)。A:收派服务 B:业务流程管理服务 C:商标和著作权转让服务 D:交通运输业服务
三、判断题
1、接受铁路运输服务,按照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金额和17%的扣除率计算的进项税额。()X
2、高校毕业生,是指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毕业,是指毕业所在自然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对
3、《航空培训》属于物流辅助服务中的航空服务。()对
4、对于纳税人而言,进项税额转出是按日进行的,但由于内取得进项税额的不均衡性,有可能会造成按日计算的进项转出与按计算的进项转出产生差异。()X
5、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对
6、自2012年7月1日起,以购进农产品为原料生产销售液体乳及乳制品、酒及酒精、植物油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其购进农产品无论是否用于生产上述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均不予抵扣。()X
7、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支付的二项费用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全额抵减的,其增值税专用发票不作为增值税抵扣凭证,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对
8、对于稽核比对结果为滞留的海关缴款书,可继续参与稽核比对,纳税人不需申请数据核对。()对
9、财税37号特殊规定:一般纳税人在8月1日之前购置或自制物品、设备等有形动产,用于出租而取得的租金收入,在营改增试点期间一直可以按征收率3%计算缴纳增值税。()对
10、原增值税纳税人取得的2014年1月1日后开具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可以作为增值税扣税凭证。()X
第三篇:公共基础知识常考点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 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 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A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B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C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D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6、运用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的基本理由。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
B我国国家职能就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农村工作要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
C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执行者和扞卫者,解决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是我国国家机构的职责所在。
D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新农村建设中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7、运用经济常识为解决民工荒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A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外来劳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B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适当增加政府维护劳工权益的社会保障的支出。C加强立法,为保障劳工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D适当提高外来劳工的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作用。E加大对拖欠工资的处罚力度。
F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外来劳工的素质。
8、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先进性的一致性。
①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生产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生活宽裕主要是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主要是指建设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9、运用国家职能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律设。
①政治职能:加
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的民上权利。②经济职能: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文化职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10、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体现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党坚持并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体现了实现并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提出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国家正确实施职能的要求。党和国家推动新农村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1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家财政增加用于支持“三农”的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财政是国家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手段。国家增加财政支出,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12、简要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原因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家庭年收人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人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必然会自发地配置劳动力资源,从而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由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必然要寻找新的出路。
13、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
平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各类市场主体在商品交换、投资、就业等方面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城乡居民有平等就业的权利,这也是劳动法规定的公民的劳动权利。有利于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各地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护,有利于增加农民收人,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东部地区和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各种劳动服务,改善和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实现全面小康,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14、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分析怎样才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
①必须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② 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应用财政、税收等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③ 实施科技兴农,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④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15、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联系实际分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① 全面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② 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始终把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我国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
③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
申论万用句型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 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 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A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B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C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D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6、运用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的基本理由。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
B我国国家职能就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农村工作要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
C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执行者和扞卫者,解决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是我国国家机构的职责所在。
D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新农村建设中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7、运用经济常识为解决民工荒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A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外来劳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B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适当增加政府维护劳工权益的社会保障的支出。C加强立法,为保障劳工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D适当提高外来劳工的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作用。E加大对拖欠工资的处罚力度。
F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外来劳工的素质。
8、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先进性的一致性。
①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生产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生活宽裕主要是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主要是指建设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9、运用国家职能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律设。
①政治职能:加
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的民上权利。②经济职能: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文化职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10、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体现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党坚持并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体现了实现并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提出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国家正确实施职能的要求。党和国家推动新农村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1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家财政增加用于支持“三农”的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财政是国家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手段。国家增加财政支出,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12、简要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原因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家庭年收人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人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必然会自发地配置劳动力资源,从而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由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必然要寻找新的出路。
13、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平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各类市场主体在商品交换、投资、就业等方面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城乡居民有平等就业的权利,这也是劳动法规定的公民的劳动权利。有利于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各地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护,有利于增加农民收人,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东部地区和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各种劳动服务,改善和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实现全面小康,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14、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分析怎样才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
①必须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② 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应用财政、税收等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③ 实施科技兴农,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④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15、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联系实际分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① 全面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② 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始终把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我国当前农
村工作的中心;
③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
第四篇:2014年历史高频考点
一、2014年命题方向预测(高频考点)
1、重要概念
⑴中国古代史
①政治: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刺史监察制度;西汉相权演变(中朝);汉代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元朝行省制度;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军机处;中央集权与国家统一★;
②经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先秦农业;均田制;隋唐农业;市坊;两税法;宋元农业;明清农业;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丝绸之路;隋唐商业;宋元商业;明清商业;对外贸易;货币形态和功能的演变★;宋元城市;明清城市;城市功能演变★;土地制度的演变★;历代重农抑商政策★;
③思想: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子;董仲舒的新儒学;儒学成为主流思想★;程朱理学;陆王心学;李贽的思想;黄宗羲的思想;顾炎武的思想;王夫之的思想;西学东渐★; ⑵世界古代史
梭伦改革;伯利克里时代;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苏格拉底;
⑶世界近代史
①政治:《权利法案》;议会改革;1787年宪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西方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作用;
②经济:新航路的开辟;开辟新航路的影响★;世界市场的拓展★;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发展★;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③思想:文艺复兴的兴起;人文主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启蒙运动的发展和影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经典力学;
⑷中国近代史
①政治:鸦片战争的背景;鸦片战争的影响★;甲午战争的影响★;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意义和影响★;国民党“一大”;国民党正面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抗战胜利的意义;重庆谈判与政协会议; ②经济:洋务派;洋务运动的经过;洋务运动的作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短暂的春天”;近代生活习俗的变化;
③思想:维新思想;康、梁维新思想;革命思想的传播;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三民主义的内涵;新三民主义的形成;
⑸世界现代史
①政治:两极世界的形成;冷战的影响★;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及评价;三十年代大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黄金时期”;战后世界经济体系;
⑹中国现代史
①政治:新中国初期的外交;70年代的外交;新时期外交成就;
②经济: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主干知识
⑴古代史
古代史在高中教材中的分量仅占25%,但在高考试卷中的分量约占35%。其中中国古代政治约占10%,中国古代经济约占12%,中国古代思想约占5%,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占3%,古代希腊罗马占4%。
①古代中国史
中央集权制度和选官制度及重要改革事件;经济制度和政策的演变及其时代特征;古代政治中心、经济重心变迁的背景和影响;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思想文化的演变和影响;主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文学与科技成就因学科考查范围交叉等原因而淡化。
②古代希腊罗马
雅典民主制度及特点,古希腊主要思想家及其主张;罗马法的形成及主要原则。
⑵近代史
近代史在高中教材中的分量占了近40%,在高考试卷中的分量也是近40%(含选修)。其中世界史约占20%,中国史约占18%。世界史主要集中在西方代议制的确立、人文精神的发展和工业革命三个单元;中国史则主要集中在近代前期,近代后期除了抗日战争有一定涉及,其他内容几乎都是空白。
①中国近代史
重大历史转折时期如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的内外背景及 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的变化;近代化过程:从洋务运动到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主流思潮演变,涉及洋务思想、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近代错综复杂的对外关系,抗日战争全视角;国内战争尤其是国共战争和对抗则有意回避和淡化。
②世界近代史
主要国家英、法、美、德四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特点,重要历史文献主要内容及影响;工业革命的背景和起因,对世界经济发展及全球化进程的影响,以及同期东西方世界的比较;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及其传播和影响;重要艺术成就及其时代特征。因学科考查范围交叉,有些内容如文学、科学、政党政治等则基本不涉及;某些意识形态问题如国际共运史则基本回避。
⑶现代史
在高中教材中的分量占40%强,在高考试卷中仅占30%,世界史明显多于中国史,其中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占10%,世界政治格局(含世界大战)占4%,苏联史占4%;中国现代史主要是建设成就,约占12%。同时,高考命题十分重视中外历史的联系和比较,涉及这方面内容的试题分值有时可达30%,在历年大综合题中几乎都有体现。
①世界现代史
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和影响;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当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及主 要表现;战后两极格局下的国际关系演变;苏联政治经济特点;对两次世界大战的重新评价。留意古罗马-意大利的历史线索和二战后中东乱局。
②中国现代史:
新中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50年代经济建设成就;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现代中国外交政策和成就略有涉及;社会生活方式变迁偶有涉及;现代中国科技文教成就略有涉及。历次政治运动和左倾错误基本回避;现代重大思想成果完全回避;政治上比较敏感的问题刻意回避。
⑷中外历史联系和比较
高考涉及这方面内容的试题分值约占25%,几乎在所有大综合题中都有体现。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与西方民主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对比;中西方近代化的背景、起因、进程、内容和结果的比较;中国近代主流思想演变与古代传统文化和西方近代思想文化的联系。
二、应试技巧
1.阅读与审题技巧
①提高阅读速度。试卷长度即试题文字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全国文综卷的字符由不到8000个增加到目前的9000多个,历史卷的字符则由2700个增加到3600个,这样阅读理解材料的速度问题日显重要。
②快速阅读的关注点。地域和时间范围。包括国家、地区、地点、历史时期、朝代、年代、时代或阶段特征等,要特别注意括号内的注释,这些注释往往与试题答案直接有关;材料的立场、观点和指向;题目的答题要求。综合题目前主要是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回答问题。
2.答题技巧
①选择题。历史选择题通常为最佳选择题,应注意总结归纳正确选项和错误选项的不同表述风格和习惯;对难度较大的题目,宜在含义截然相反或十分相似的两个选项之间做出选择。
②综合题。读题时要注意标出重点和关键点,提炼出所有有效信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组织答案,回答问题。落实在卷面上的答案要做到 “五化”,即书写工整化、层次段落化、表述要点化、要点序号化和重点重复化。
各模块所占比例
知识结构(全国文综卷的统计数据)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比例为58:42;古代、近代、现代史的比例为 31:39:30;政治、经济、文化史的比例为 35:42:23;选做题旨在考查选修模块内容,但实际命题时试题极少直接涉及选修教材内容,有时反而更贴近必修内容,因此选修模块的考查在试卷中实际仅有10%左右,甚至更少。
第五篇:新课改案例分析及常考点归纳
四、真题回顾
第一类:提问明确到新课改具体知识点
【真题一:2017年安徽中学】材料一:科技的发展让不少孩子从一出生就与互联网相伴,他们常常看到自己的父母使用手机、电脑在网上购物、交流、娱乐和学习,身边有些同学也成了“低头族”。借助网络的便利,以往难以完成的任务,一些很难克服的困难,如今只需要简单操作便可解决。有许多企业还针对孩子们的学习需要,开发出先进的学习系统和工具,进行在线教育,诸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程”、“MOOC课程”等的出现不仅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甚至可以将课堂搬回家。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已经给新时期的学校教育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材料二:据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2016年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52%的教师感到教学压力增大;有30%的教师认为“教学思维仍然是传统的”,还有20%认为“教育信息化技能亟待提升”,这让自己备感压力。
问题:
(1)分析网络时代中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2)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如何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技巧解析】本题的命题特点是紧密联系当前互联网发展给教育教学带来的影响,考察的较灵活,且第一问已经明确指出用新课改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知识点来作答,考生在答题时首先要明确新课改的三种学习方式,把新课改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答上,然后要结合材料分析具体是怎么体现学习方式的变化,把知识点用序列号写在前面,后面用材料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1)网络时代中学生的学习方式表现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①学生的学习方式变得更具有主动性,由于网络媒体更加有趣,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②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独立性,可以自己独立的进行学习,不再过分地依赖于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网络资源及网络学习系统及工具,诸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程”、“MOOC课程”等;
③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独特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带有个人自身的个性特征,可以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2)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①教师从思想观念上主动接受新技术。“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树立互联网的教育观念,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②借助互联网成为终身学习者。“互联网+ 教育”对于教师来讲,意味着要不断与时俱进。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学习。只有不断“海纳百川”,才能“源源不断”。
③观看网络视频,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与教学有关的视频材料,教师应该利用多渠道去获取知识,参加网络研修视频学习,总结他人的教学方法、教学思想,以便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真题二:2016年安徽中学】材料一:教育是基于理念的行为,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操作行为,教育价值观支配着每一位教育人的教育行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目标从“双基”到“三维”再到“核心素养”的发展,需要学校和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处理好课程、课堂、评价的关系,深入研究知识、技能、人格、文化等教育元素的育人功能,实现学科教学的本质回归。
(资料来源:《中国教师报》2016 年5 月18 日,有改动)
材料二:2016 年3 月,中国教育学会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认为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九个方面。该意见稿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 年5 月18 日,有改动)
材料三:上海市莘庄中学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开设了基于DIY学园的综合实践课程——人文阅读、时政读报、青春放歌、新视觉素描、篮球专项训练、劳技创意制作,分层、分类实施,促进学生向更高层次发展,进而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处理,让学生在学习中深入体验,为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2016 年3 月23 日,有改动)
问题:
(1)结合核心素养,谈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
(2)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学生的发展有何作用。
【技巧解析】本题是以当前教育教学领域的热门作为出题的材料,提问也聚焦到课程目标改革,但第二问的提问具有迷惑性,其实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就是新课改培养目标在六个方面的转变,这就提醒考生在审题时候要认真,能找到真正需要答的点。
【参考答案】
(1)材料二中明确提出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九个方面。这一内容完全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该培养目标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如材料一所说,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处理好课程、课堂、评价的关系,深入研究知识、技能、人格、文化等教育元素的育人功能,实现学科教学的本质回归。因此,具体措施主要涉及课程和评价的改革两个方面。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第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第三,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核心素养关注的不仅是学业,还包括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发展情况。
第四,教学注重实践创新能力的发展,能够提
第三,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第四,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第五,改变课程评价过程强调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第六,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真题三:2017年安徽小学】王老师是一名新教师,一年班主任带下来,他觉得班上同学都有进步,坐不住的小A听课专注了,上课不敢发言的小B回答老师提问一套一套的,说话老带脏字的小C还成了班级的文明标兵……但还有一些同学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如不遵守纪律、对班级关心不够、学习成绩不理想等。
问题:
(1)如何看待发展中的学生。
(2)王老师要对全班每个学生写一份有特色的正如材料三中上海市莘庄中学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开设综合实践课程。一方面,发挥了校本课程的优势;另一方面,从学生出发,贯穿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3)核心素养的提出完全符合新时代的背景,也符合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第一,能够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操行评定,请你给一些建议。
【技巧解析】该题命题特点是呈现符合新课改理念的某位老师的教学行为,有两小问,第一问考查的点是新课改学生观,第二问考查的是班主任工作内容。这两问的提问还是较明确的,相对而言较容易,考生需注意一点:问题是如何看待发展中的学生,而不是王老师做法提现了哪些学生观,所以学生观的知识点都需答上。
【参考答案】
(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即:
第二,有利于学生学习并掌握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相联系的内容,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就要求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客观的看待发展中的学生。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③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
(2)王老师要撰写有特色的操行评语应符合以下要求:
①操行评语要实事求是,抓住主要问题,有针对性,能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
②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适当指出他们的主要缺点,指明努力方向,不可罗列现象,主次不分;
③文字要简明、具体、贴切,使人一看就明白,能够接受,切忌空洞、抽象、一般化,严防用词不当,伤害学生情感,造成家长误解。
总之,评语要有意义,使学生看后既有所触动,感到自己不足,又能看到自己的优 点和希望,振奋起来,努力向上。
第二类:提问只聚焦到新课改
【真题四:2013年江西】小明是班长,班主任要求他放学后“留意”那些常去网吧同学的去向,并及时报告老师。后来,发展到上课有哪些人玩手机,做作业有哪些人抄袭之类的事,都要他暗中“监视”定期汇报。一段时间下来,班主任老师“无事不
晓”,同学们个个“心中忐忑”。于是小明渐渐被同学们疏远了,他开始感到孤立、孤独;而自从发现小明是老师的“眼线”之后,连最要好的朋友也离他而去,小明内心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
问题:请你结合新课程的相关理念,对此案例进行分析。
【技巧解析】该题的命题特点是给考生呈现一个负面的材料,且提问较模糊,这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要找到该教师哪些行为不符合新课改的具体哪个知识点,然后按照总分总的答题思路进行作答,即先对这个老师的行为进行评价,然后分点把新课改知识点写在前面,后面联系材料进行分析,最后再进行总结。
【参考答案】
材料中教师的行为是欠妥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新课程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材料中,班主任为了掌控学生动向,按照自己的要求让小明“监视”同学们,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学生,没有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实际情况,否认了学生作为独立意义的人存在,不仅让其他学生“心中忐忑”,在班级内造成了负面的影响,而且让小明陷入矛盾的困境。
(2)新课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要做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材料中,班主任让小明去“监视”同学,做“眼线”,同学们之间互相猜忌,不利于学生的人格和心理健康发展。
(3)新课程的教师观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材料中,班主任对自己让小明做“眼线”去“监视”同学们的动向的错误教育教学行为没有及时地进行反思,导致了小明最后因没有朋友而感到迷茫。
(4)新课程教师观强调对待学生关系上应尊重和赞赏。信任和尊重学生是教学的前提。材料中,教师让小明去“监视”同学实为一种对学生们的不信任、不尊重,丧失了教育学生的前提。
综上所述,该班主任的行为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是不恰当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意义,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积极进行自我反思,尊重和赞赏学生,才能有力地贯彻新课程的教育理念。
【真题五:2013年江苏徐州】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个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胡说,蚂蚁怎会唱歌!”老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问题:请你结合新课程的有关理念,谈谈现代教师应该具有的学生观。
【技巧解析】该题的命题特点是给考生呈现一个教师对话活动的材料,这要求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要紧扣问题中的学生观,找到该教师哪些行为或语言不符合新课改的学生观,然后按照总分总的答题思路进行作答,即先对这个老师的行为进行评价,然后分点把学生观写在前面,后面联系材料进行分析,最后再进行总结。
【参考答案】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要求我们尊重、关心、牵挂
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案例中,教师不仅没有鼓励学生的新奇想法,反而斥责学生并遏制了学生们天真的情感,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应具备的学生观包括:
第一,学生是发展的人。案例中的学生在低年龄阶段有符合其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学生会认为蚂蚁真的会唱歌,教师也应当学会利用这种规律,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做法。
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人。案例中的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使每一个学生在其喜爱、擅长的领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展示其个性。教师不能扼杀学生的兴趣。
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其探索外部事物的过程中会充分凸显,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切勿像案例中的教师一样,盲目地用教师权威压制学生的独立人格。
综上所述,现代教师应当把学生看作是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以及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秉承“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新课改理念去对待学生。
第三类:提问没明确指出用新课改知识点
【真题六:2011年江西】下面是两位年轻教师关于教学的对话,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小李、小张都是刚工作一年的初一语文老师,两人工作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小李对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特别注意调动课堂气氛,我的课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热闹。上周公开课学生个个都很开心,可听课的老教师们都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的不好吗?”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也没少花功夫。我专门买了特级教师教学录像,悉心模仿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课时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复制到我的课堂上。可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
发挥,片面追求课堂热闹的气氛,这样的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虚假的主体性。教师主导作用丧失,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受到了他们自身水平的限制,就会使他们的认知水平在原有的层次上停滞不前。教师的主导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的作用。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必然会导致课堂的失控和低效。
(2)上好一堂课除了要注重课堂气氛,还要求
问题:你是否赞成小李的教学观?结合教育理论相关知识分析。
【技巧解析】该题呈现的是两位年轻教师的一段对话,且问题中没有明确用新课改的知识进行作答,而是运用教育理论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这道题需要考生能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找到与教育理论相关的点进行作答,遇到对该教师的做法进行评价或是否赞成教师的做法这类题,答题思路是总分总三步走,先表态,其次结合材料分点论述,最后总结。
做到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一堂课的任务和重难点,使学生巩固每节课学到的知识。案例中小李虽然特别注意调动课堂气氛,整堂课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热闹,但是作秀的成分太多了,学生只沉醉在课堂表面的热闹上,没有真正认识到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所要掌握的知识目标,再加上本堂课缺乏教师的适当引导和合理教学方法的采用,使得本堂课缺乏深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较难达到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
【参考答案】
结合材料,我不赞同小李的教学观。小李虽然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相关知识,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却忽略了两点:一是教学过程中没有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是上好一堂课仅注重气氛热烈是不够的。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统一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指导作用。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案例中小李只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没有让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
体性,又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引领作用。同时,要想上好一节课,要想做一个好教师,需要注重的不是某一个步骤,而是每一步都需要踏踏实实准备。
【真题七:2016年江苏徐州】李老师锐意改革,在作业布置上推出了“作业超市”的做法,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做作业,一改所有学生做同一道题的现象。
问题:请你评价一下李老师的做法。
【技巧解析】本题和上一题考查方式类似,没有明确要用哪个知识点进行作答,这对考生来说难度较大,遇到这类题目就要求考生善于在材料中发掘知识点,根据关键词或句找到答题点,如:题干中“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则体现新课改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促进者和引导者,又比如:“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做作业”,则体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教学。那该类评价老师的做法答题思路也是总分总三步走,先表态,其次结合材料分点论述,注意且不可为了凑字数把一些没体现的知识点答上,要把主要的知识点写在最前面,最后进行总结。
【参考答案】
但是,作为学校教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引导和促进作用。学生需要要完成课堂教学的教学任务与教学目标,所以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做到:(1)内容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2)分量适宜,难易适度。(3)规定完成时间。所以,题干中李老师在设置“作业超市”让学生自主选择的同时,还是应当为学生布置一些基础性必做的题目,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013年真题)小伟上课经常找人说话,做小动作,李老师的做法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体现了新课改倡导的学习方式,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但完全放开让学生自行选做作业,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李老师的做法有利于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性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课改提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让学生在相互合作的教学情境中发挥自主学习、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和具体操作等都应尽量由学生自己来完成,题干中李老师的“作业超市”就充分体现了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来巩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
其次,李老师的做法重视了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是存在差异性的,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各不相同。因而设计问题、布置作业时都要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进取精神。特别对于后进生在学习上的障碍,教师要千方百计地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关。材料中李老师的“作业超市”可以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允许学生根据个人情况选做作业,体现了李老师对于教学中学生个体差异性的重视。
干扰课堂秩序,也不做作业。这天上班主任的课,老毛病又犯了,班主任非常生气,厉声对小伟说:“你的课别上了,把家长叫来。什么时候来了,什么时候上课”。说完把他推出教室,关上了教室的门。小伟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缘由后,把小伟送回了教室。事后校长把老师找去办公室,提出了批评。
请你运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义务教育法的理论知识作出分析:校长的处理对不对?班主任老师和小伟同学应该怎么做? 答案要点:
(一)校长的做法是对的,值得肯定。1.从教育学的角度讲:
(1)班主任的做法侵犯了学生受教育权和人格尊严权;
(2)从学生的本质属性讲,班主任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教师的常规角色行为看,教师应是学生“父母的替代者”(要关爱学生)7(4)教师劳动特点中的“教师劳动方式的示范性”中,班主任对学生的简单、粗暴、野蛮处理,对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2.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尤其强调强调“尊重的需要”。小伟上课经常“做小动作”,主要是想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渴望得到同学的认可。但是班主任无视学生的需要,而且将小伟“推出教室”,使其自尊受到伤害。人本主义心理学还强调情感型师生关系。此案例中的师生关系是专断型的,毫无情感而言,也是不对的。校长将学生送回教室的举措是对的。3.《义务教育法》的角度讲:
义务教育法的第二十九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案例中班主任违反了此条规定。因此校长的做法是正确的。
(二)班主任老师和小伟应该如下做:
(1)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小伟,满足其渴望受到尊重的心情,多给小伟机会,使其尊严受到保护,而不是一味将其“推出教室”。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懂得教育法律法规,加强自身的法律修养,做到依法执教。最后,班主任要采用多种方法对小伟进行教育,比方说理教育法、奖惩法、契约法等方法,力争使其行为好转。
一、教育学案例分析常考知识点
教育学:
1.学生:
(1)学生权利:人身权和受教育权
(2)身心发展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3)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2.教师:
(1)教师素养:思想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心理素养、身体素养
(2)教师专业发展:专业素养、教育专业素养
(3)教师职业道德: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3.新课程改革:(1)学生观
(2)教师观
(3)教学观
(4)师生关系
(5)教育评价观
4.教学:
(2)小伟是受教育者,要切实履行自己的义务,要以学习为主要任务。同时,小伟亦要珍惜自身所拥有的受教育权。
(2)教学原则
(1)教学规律(3)教学方法
(4)一堂好课的标准
3.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4.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5.德育:
(1)一般过程:依从、认同、内化;
(1)德育规律
(2)一般条件:①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2)德育原则
(3)德育途径
(4)德育方法
6.班主任:
(1)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2)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3)班集体的形成和培养
(4)班级管理模式
6.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研究:罗森塔尔
二、心理学案例分析常考知识点
1.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物体恒存)、前运算阶段(自我中心、单向思维)、具体运算阶段(去自我、多向思维)、形式运算阶段(抽象思维)。
2.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
(2)学习动机的激发: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会风气、同伴群体;②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5.教学评价分类:
(1)根据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准备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2)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常模参照评价、标准参照评价;
(3)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
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7.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开展微格教学、专门训练、反思教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