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中学初三历史第四次月考

时间:2019-05-14 12:59: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周南中学初三历史第四次月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周南中学初三历史第四次月考》。

第一篇:周南中学初三历史第四次月考

周南中学初三历史第四次月考

一、选择题(36分)

1、如果你要探究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应该去的省份是

A山西B陕西C云南D浙江

2、中华文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以下选项中最能体现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种植粟种植水稻加工玉器烧制彩陶

3、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炎帝B黄帝C 禹D秦始皇

4、先后通过禅让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A舜—禹—尧B尧—舜—禹C尧—禹—舜D禹—舜—尧

5、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是

A晋文公B楚庄王C齐桓公D越王勾践

6、长沙在战国时期应该属于下列哪个诸侯国的管辖范围内

A齐国B楚国C吴国D越国

7、“分裂、战争、变革、百家争鸣”这是说的哪个时期的现象

A夏朝B西周C春秋D 战国

8、中国历史悠久,如果仅以国家的出现为文明的开始,中国文明至少距今已有 A2100年左右B3100年左右C4100年左右D5100年左右

9、“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史记》所载这项措施的颁布者是 A商鞅B秦始皇C汉武帝D北魏孝文帝

10、秦朝的疆域最西到达

A陇西B 临洮C葱岭D嘉峪关

11、为巩固统治秦始皇在军事上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焚书坑儒D修长城、凿灵渠

1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义和团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大泽乡起义D黄巾大起义

13、某校同学表演历史剧《汉武大帝》,下列各项与历史不符合的是

A破格录用主父偃B在长安兴办太学C派张骞出使西域D大力扶持佛教

14、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汉武帝B秦始皇C北魏孝文帝D唐太宗

15、“张骞说:我通;班超说:我也通。卫青说:我打;霍去病说:我也打。”这句话反映的史实是

A通西域,南征越族B通夷洲,东击倭寇

C通西域,北击匈奴D通匈奴,西征大月氏

16、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战役是

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牧野之战D涿鹿之战

17、请问三国时期下列哪一政权版图东西跨度最大

A魏国B 吴国C 蜀国D东汉

18、北魏孝文帝的最大功劳是

A建立国家B维护统一C迁都洛阳D促进民族融合二、判断题(10分)

19、启是通过世袭制建立夏朝的。()

20、战国七雄中地处最东的是齐国。()

21、汉代丝绸之路的终点站大秦就是波斯帝国。()

22、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23、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特点都是以少胜多。()

三、材料题(36分)

24、(18分)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翦伯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何时完成?(4分)

(2)秦王的最大贡献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4分)

(3)材料二中的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了“长城万里遍烽烟”的局面?结果怎样?(4分)

(4)秦王和汉武是如何对待儒家学说的?(4分)

(5)由秦亡汉兴你认为今天的社会用怎样的理念治理国家好?(2分)

25、(18分)

材料一:三国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羌、氐等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并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南下,形成南迁浪潮。

材料二:北魏时期出现了“胡人汉服”和“汉人胡食”的现象。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三国两晋时期哪几种历史现象(4分)

(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下江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6分)

(3)材料二所讲的现象反映了当时民族关系的什么趋势?(2分)

(4)江南地区的发展有何历史影响?(2分)

(5)从江南经济的发展原因中你得到什么认识?(4分)

四、探究题(18分)

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两次改革。请根据史实探究下列问题:

(1)两次改革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分)

(2)假如你是秦国的平民,你对商鞅的法令中哪一项最支持?为什么?(4分)

(3)假如你是北魏的鲜卑族官员,你必须向汉人学习哪些东西?(4分)

(4)你认为商鞅变法成功了吗?为什么?(4分)

(5)两次改革给你什么启示?(2分)

第二篇:周南中学初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周南中学初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学校: 考场号: 班次: 姓名: 学号: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3.七世纪日本仿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为日本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次改革史称

A.商鞍变法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4.“哥伦布前后进行了四次前往美洲的航行,但都没有找到黄金、珠宝,或者香料、丝绸。结果令资助他的西班牙国王深感失望。”对此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当时的美洲没有黄金、珠宝

B.哥伦布历经千辛万苦才航行到美洲 C.哥伦布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

D.掠夺财富是哥伦布航行的直接驱动力

15.右图是上海世博会会徽寓意是你、我、他的人类社会。世博会的核心理念永远都是我们——“人”。下列事件中最先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是 A.文艺复兴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C.南北战争

D.工业革命

16.通过抓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大陆军、《独立宣言》、华盛顿”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美国南北战争

17.1789年发生在法国的革命被认为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这场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

A.攻占巴士底狱

B.热月政变

C.雾月政变

D.滑铁卢战役

18.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一届世博会上,蒸汽机、纺织机等新产品备受瞩目。这些新产品是哪次技术革命的成果?

A.第三次科技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信息产业革命 19.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以下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工业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亚历山大东征

D.“三角贸易” 20.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下列领导人中,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杰出英雄是

A.玻利瓦尔、华盛顿

B.华盛顿、章西女王

C.章西女王、玻利瓦尔

D.林肯、林则徐

21.一部外国影片有这样的场景:一群工人在集会中手拿《人民宪章》的小册子,高呼:“我们也要选举权”。与这个场景相关的史实是

A.英国工业革命

B.巴黎公社成立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宪章运动 22.“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这是《国际歌》的歌词,其作者是 A.瓦尔兰

B.狄盖特

C.鲍狄埃

D.弗兰克尔 2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文章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

24.每当夜幕降临,万家灯火的景象常常使我们怀念起被称为“发明大王”的科学家。他是 A.牛顿

B.爱迪生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二、判断题(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每题2分,共10分。)19.阿拉伯人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20.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苏格兰人们起义。()22.巴黎公社是世界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3.20世纪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奠定了近代物理学的基础。()

三、材料分析题(共40分)24.(12分)材料:

图一

图二

图 三

图四

根据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哪些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2分)

(2)材料中的图一和图二所示机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

(3)图二与图三的交通工具的使用,分别促进了哪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2分)

(4)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各自的时代特征。(4分)

(5)交通的发展影响国家能源战略。面对当今能源紧张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2分)

25.(16分)材料一:人民为自由而战,寻求真正的解放。女王的荣光,查理的断首,都镌刻着“王在议会,法为习惯”的字样。

材料二:独立和自由根植于美利坚灵魂深处,为此它不惜与母邦兵戎相见„„南北对峙,国家面临分裂,一位伟大的总统将它从危机中拯救。材料三:革命的烈焰将国王推上了断头台,巍峨的凯旋门见证了拿破仑创造的奇迹„„这个民族从不畏惧硝烟和战火的洗礼,因为他们更爱自由和真理。

━━均摘编自《图说天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查理的断首”是生在哪个国家?“王在议会,法为习惯”体现了该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4分)(2)材料二中涉及到“美利坚”的两次革命战争分别是指哪两次战争?这两次战争有什么共同影响?(6分)

(3)什么事件把材料三中“革命的烈焰”推向了高潮?该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了什么法律文献?(4分)

(4)上述材料中,三个国家人民共同追求的是什么?(2分)

26.(12分)材料:明治天皇政府把全国分成3府72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于世界,日本还请来大批国外专家和技师。政府仿照欧美,设立了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提倡学习欧美的资本主义文明。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日本什么事件中的内容?(2分)

(2)、日本在此次改革前还进行了一次改革,这两次改革分别使日本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

(3)、近代中国也发生了与材料内容性质相同的改革,它是什么?(2分)

(4)、同时期世界上还有什么大事发生?它们有何共同点?(4分)

四、探究题(14分)

27.2010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纪念日,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从地理位置角度上分析协约国在军事上的优势。(4分)(2)、请分别写出战争的导火线、结果以及大战的性质。(6分)

(3)、从大战中新式武器的使用说说科技是把双刃剑的道理。(2分)

(4)、大战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4

第三篇:初三历史月考总结

初三历史月考总结

杨春锦

一、成绩分析

本次月考参考人数106人,优生9人,及格50人,均分28.68。

二、试卷及问题分析

本次试卷有两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分值比例为48%和52%。试卷考察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辅以适当的能力提升,学生主要失分在单项选择题3、6、12题以及材料分析题13(3)小问、14(1)小问、15(3)(4)小问。

而学生失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例如13(2)、14(1)、15(4)都是考察基础知识的背诵,记不得就会失分;审题不清,信息提取不到位,答非所问,例如14(2)材料中有现成答案,但学生的答案却五花八门,离题万里;历史思维能力欠缺,不会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不注意历史知识间的联系,例如13(3)只考虑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三、改进措施1、2、3、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查与背诵 通过专题材料分析,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在普及历史常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篇:摘录 南周历史

你可以不当记者,但是如果当了记者,你必须是个好记者。《南方周末》这样教育它的记者。于是,这份报纸一度成为了中国报纸当仁不让的精神指针。这是一个神话般的报业孤本。

《南方周末》前著名记者——现任《南风窗》总编陈菊红,写了一篇后来在网上广为流传的文章——《离开》。在文中她这样写道:“那些金子一样的日子,闪亮得让人不敢相信。”

正是在这些金子般的日子里,一群追求理想的人,带着一张报纸,走入了中国新闻发展的黄金时代……

什么时候开始看南方周末的?忘了,但我却清清楚楚地记得,在无数个午后的课堂上,我爬在桌子上,顶着老师的目光,一字一字地如小鸡啄米般沉浸在南方带来的阳光里,那些或朴实或大气或优美或感伤的文字带给我这个时代最无法忘怀的回忆,如同一个人,我总挂着周四和他的约会。

什么时候开始断断续续不买南方周末的?忘了,但我还能想起,那四个版面的神六,那两个大版的反腐倡廉、先进党员,做了两期的巴金,刊得越来越多的网友评论……我心中那个英雄般的他哪去了?美人迟暮固然另人扼腕,英雄的老去同样令人叹息。我不喜欢他的广告越来越多 我不喜欢他大量刊载国外局势 我不喜欢钱钢只埋在旧报纸里 我不喜欢什么神六什么反腐倡廉

我不喜欢南香红开什么作品研讨会却几个月才出一篇稿子 我不喜欢只用他来铺桌子然后爬在上面睡觉醒来口水把文字淹没 我不喜欢有人说这行尸走肉般的躯壳仍在物欲的死水里随波逐流..我不喜欢我看他的时候再也不能感动

我不喜欢他如此这般还要每周骗我两块钱可我就是忍不住不买 ……

可我还是因为你曾经的誓言而泪流满面,真他妈贱!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这是我们与你见面的第777次。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这是冬天里平常的一天。北方的树叶已经落尽,南方的树叶还留在枝上,人们在大街上懒洋洋地走着,或者急匆匆地跑着,每个人都怀着自己的希望,每个人都握紧自己的心事。

本世纪最后的日历正在一页页减去,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真实。

人们有理想但也有幻象,人们得到过安慰也蒙受过羞辱,人们曾经不再相信别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好在岁月让我们深知“真”的宝贵――真实、真情、真理,它让我们离开凌空蹈虚的乌托邦险境,认清了虚伪和欺骗。尽管,“真实”有时让人难堪,但直面真实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直面真实的人群是坚强的人群。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这是新年的第一天,就像平常一样,我们与你再次见面,为逝去的一年而感怀,为新来的一年作准备。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而我们,则不停为你加油。

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你的希望就是我们的希望,因为你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看着你举起锄头,我们看着你舞动镰刀,我们看着你挥汗如雨,我们看着你谷满粮仓。我们看着你流离失所,我们看着你痛哭流涕,我们看着你中流击水,我们看着你重建家园。我们看着你无奈下岗,我们看着你咬紧牙关,我们看着你风雨度过,我们看着你笑逐颜开……我们看着你,我们不停为你加油,因为我们就是你们的一部分。

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它让我们抖擞精神,总有一种力量它驱使我们不断寻求“正义、爱心、良知”。这种力量来自于你,来自于你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所以,在这样的时候,在这新年的第一天,我们要向你、向你身边的每一个人,说一声,“新年好”!祝愿阳光打在你的脸上。因为有你,才有我们。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

为什么我们总是眼含着泪水,因为我们爱得深沉;

为什么我们总是精神抖擞,因为我们爱得深沉;

为什么我们总在不断寻求,因为我们爱得深沉。爱这个国家,还有她的人民,他们善良,他们正直,他们懂得互相关怀。”

――□本报编辑部

“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让往前走的继续走,让幸福的人儿更幸福”,这是一种报人的情怀,是梁启超、张季孪、黄远生他们都曾拥有并毕生坚持的情怀,我从这句话第一次感受到了身为新闻人的自豪和勇敢。那时的南方,孤独、坚强、执着且美丽,他们用诗人的笔,鹰的眼对我们吟颂:南国春雨落尽,千周已逝,几代心力,乃见文字万千,洋洋大观.文人心怀书生义气,谁不恋洛神飞袂曲水流觞,然国脉民瘼江湖庙堂,艰险跋涉只为了千年一脉的进退忧伤……

千周已逝,几代心力,在经历了标榜中国新闻独立的种种之后,他开始改变,有人说,他政治环境变了,有人说,他的内部垮了,有人说有人说,惟独沉默的,是我们的心。

“2003年的春季,珠海开了全体会议后,因对新任主编,南方集团派来的向熹独裁作风不满,《南方周末》十名左右资深记者向报社递交辞职报告。”江艺平,钱刚,向熹,陈菊红,方三文,曹西洪,李玉宵,杨海鹏,翟明磊,贾明,朱强,杜卫东,甄茜,江华,贾明,周浩,这么多熟悉的亲切的名字,就这样离开我们离开南方。这些记者是《南方周末》辉煌时代仅存的一批人马,知情者相信,随他们的出走,饱受弹压,苦难深重的南方周末,将沦为一张普通的小报。一位辞职者说:“我们是雅典的公民,但现在是斯巴达人的臣民。” 南方周末编委会:

谨辞去南方周末记者一职。近三年来,我没有利用南方周末四字赚取一分钱私利,也未将周末当做晋职升官的基石。我为新闻而来,为新闻而去。

翟明磊

2003年8月17日

附:“我钟爱南方周末记者的职位,我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但我无法在名誉受到如此污辱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因为究其本质,我是一个新闻骑士。”

都是向熹惹的祸。让一个在体制外毫无经验的干部,负责一个体制外的媒体,他那一套在体制内行得通,但在《南方周末》行不通。一位南方周末的大姐说,以向熹的判断力,写作采访能力,如果参加南报公开招考,十有八九不会被录用,他如何能让《南方周末》的记者心服呢?她评价向氏用了“味道不对”四个字。南报的内部冲突,实际上是体制内外两种文化的冲突。向熹与《南方周末》的记者,本就不是同类,凑在一块,便成了一长悲剧,南方日报集团是悲剧的元凶,而我们,是悲剧的受害者。

【曾经的岁月】那些金子一样的日子

“南周”记忆

1995年,这个年头是南周的第一个分水岭。此前的《南方周末》是一个以刊登文摘稿件以及娱乐八卦新闻为主的报纸。

但是《南方周末》又不同于一般的文摘报,渐渐有了一些大特写和纪实文学一类生猛的稿件。当时,它在严格意义上只有一个真正的记者,名叫朱德付。

朱德付,现任京华时报总编。自1988年中山大学硕士毕业踏入《南方日报》后,就一直在中国报界赶路;到《南方周末》,是他进入报界最初的一段履历。其后在《南方周末》“官至”编委、新闻部主任的 朱德付日前在接受信报记者采访时说,自己当初进入“南周”纯属偶然。当时的“南周”还是一份娱乐化的文摘周报,报社当时安排几个年轻人进去,无非是想让其做得更娱乐化一些。谁知这些年轻人不安份,他们觉得在那么如火如荼的改革年代里尽编些家长里短的“八卦新闻”,很没劲。

“南周”的内容及作业方式就此转型,从过去一张靠裁裁剪剪拼凑而成的娱乐小报,迈向一份自采自编为主的综合性新闻周报。跨过1995年的门槛,从此便开始了这金子般的日子,一群自称为“雅典公民”的新闻理想者,开始在“南周”旗下聚集。

前南方周末记者,后来成为国内著名报纸发行人的谭军波以其职业经理人的思维,将2001年前的南方周末分为清晰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左方时代,北大毕业的左方是有着理想主义、自由主义与启蒙主义思想意识的领导。他奠定了《南方周末》的精神基调。

第二阶段,游雁凌时代,即转型期。从一份文化生活报转型为综合性大型新闻周报。发行突破100万,广告收入几千万。在全国形成了真正的影响力。

第三阶段,江艺平时代,即鼎盛期。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产品最成熟,广告过亿。《南方周末》成为南方报业乃至全国报业的“黄埔军校”。

谭军波说,那些年,值得珍记的事件很多,如连载《文革十年史》一文差点令报纸停刊,发行过百万,90年代初扩版成功等等。

孙保罗,前南周主力记者之一,在接受本报的采访时说:“这样的日子,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应该是1995年到2001年吧。在这段不长不短的时间里,那张总令人有点那么牵挂,或爱或恨的报纸,带着一群人改变了命运,也开始走向她的宿命。”

当记者打电话要求采访的时候,南周当年著名的法制记者郭国松正在北京给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演讲,“面对那些满脸青春如我等当年的年轻人,我忍不住给他们读了一段《南方周末》1999年的新年祝辞:《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郭国松说:“今天在这里读到这样的语言,我仍然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

“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有一种力量,正从你的指尖悄悄袭来,有一种关怀正从你的眼中轻轻放出。在这个时刻,我们无言以对,惟有祝福: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谭庭浩,1991年夏天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分配到当时的南方日报社,历任《南方周末》“人与法”版记者和编辑、“阅读”版编辑,2001年,出任南方日报出版社副总编辑。

谭庭浩告诉信报记者:“上世纪90年代的„南周‟,更像一个家庭作坊,很有家的温馨。现在,每当我回想起„南周‟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感恩的心情。毕竟对一个刚大学毕业的人而言,第一份工作就能够遇到一个没有人事纷争、能够畅快淋漓做事情的媒体,确实是种幸运。加之当时的《南方周末》,在中国还是一枝独秀,一篇稿子发出去,洛阳纸贵的时候很有个人成就感。”谭庭浩说。

中国新闻的黄金时代,就在这种氛围下拉开帷幕。

人才聚集

“南周”转型期,也是“南周”人才大引进的开始。

1996年9月,“南周”扩版,报纸稿的源成了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周末》就通过招聘,欲将全国各地的优秀记者收归旗下。

杨海鹏,1999年被招聘入“南周”记者队伍,在接受信报记者采访时说,“因„南周‟当时积累了一些资本,并要找全国最好的记者,所以才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新闻人的大聚集。”

曾任一版编辑的方三文在“南周”成名之后,被他故乡福建武平的一个热爱《南方周末》的大学生称之为“巨大的传奇”。而方三平说,自己最初加入“南周”时,也有一个这样的“巨大的传奇”在诱惑着他,“当时我觉得,《南方周末》就是中国最好的报纸,最好的媒体,也是我能找到的最好的工作。到现在为止,我都为当时能进《南方周末》感到幸运和自豪。”

孙保罗加入的时间与方三文差不多。临上去广州的飞机,他被父母逼着吹了个头并且穿上了件西装,这身打扮更象“一个县乡镇企业局的副局长”,大家见了,露出忍俊不禁的表情。但是就是这个“乡镇企业局的副局长”,因为“报道了贵州省的负面新闻”被当时的贵州省委书记刘方仁列为“不受贵州欢迎”的人。

孙保罗第一次到广州报到,沈灏用摩托车接上他,在五羊新城的小街里飞快穿过,到一家酒店聚餐。便很羡慕沈灏的摩托车,后来知道那是公家的。

孙保罗回忆说:“我还记得2000年新年的一天,开完周会,在报社的走廊上的公告栏里,我看到了一封信,信旁边贴着一个手工做成的扇面。信的大意是:我从你们的文章里知道,你们是一群为民请命,不畏强权,铁肩担道义的好记者。我知道你们经常面对各种引诱、压力、威胁,甚至是凶狠的报复,但是作为一个80高龄的老人,我尽管很想,却无法拿着武器跟在你们后面去保护你们,保护你们就是保护这个社会的良心……我无法表达我对你们的感情,只能够在这个自己做的扇面上写下你们的名字来祝愿你们健康幸福。”

“在一排熟悉的名字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名字。我站在那里,热泪横流,因为感谢上苍,我这一生终于有了可以值得自豪的最珍贵的奖励。”

比方三文幸运的是,孙保罗坐到了陈菊红的对面。“刚到广州的时候,新闻部办公室共五个人,陈菊红是唯一的女性,而我就坐在她前面。我在外面采访,有事找领导或者编辑,总是她先接电话。而这个人最后成为了我的妻子,现在成为我儿子的母亲。”

。。。。。。

“以前经过南方报社门口的时候,都要仰视一下楼顶上南方周末的广告牌。以前的广告语是:“深入成就深度”,现在变成了“记录时代进程”,它已经变成一本普通的杂志了。”一位读者如是说。

人民的最后的阵地的失守。在写完这句话之后,我哭了。

第五篇:初三历史周测试卷

初三历史周测三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经过9个多月的争论和酝酿,今年3月29日英国政府宣布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脱欧”将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这表明()A.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B.经济全球化不利于各种文明的共存与融合 C.经济全球化正在重新校正

D.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2.1978年夏,广东宝安县就在引进外资,办来料加工;1978年冬,安徽小岗村群众签字画押要搞联产承包。这表明()。

A.农村改革已全面推开

B中国迫切需要改革开放 C.深圳经济特区已建立

D.改革开放政策开始实施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是()。A.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技术

B.快速、便捷、高度智能化和全球化

C.电磁学理论为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D.揭开知识经济时代的序幕

4.《西游记》中孙悟空腾云驾雾,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水浒传》中的“神行太保”戴宗,戴上神行马甲,能日行八百里,《封神演义》出现了千里眼、顺风耳,表达了古人超越自我的渴望。这些渴望今天都已实现,其中实现最晚的是()。A.筋斗云

B.神行马甲

C.千里眼

D.顺风耳 5.科技创新改变世界面貌。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改良蒸汽机的出现——“电气时代”的到来 B.发电机、电动机问世——工业社会的开始 C.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铁路时代”的开启 D.计算机网络技术诞生——信息社会的到来

6.2016年G20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其会标用20根形似光纤的线条描绘出一个桥形轮廓,同时辅以篆刻隶书印章。该会标的寓意有()。

①经济全球化下构建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②中国融入世界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③两极对峙使世界局部“热战”此起彼伏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世界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的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对材料所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凭借“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继续主宰世界

B.美国已经不能凭军事力量解决问题 C.冷战后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D.亚非拉国家已经成为多极化的一极 8.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他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使许多代表相信了他是一个心怀善意、通情达理而真挚诚恳的人,并相当成功的使人相信了共产党中国奉行和平的政策。周恩来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周恩来的人格魅力

B.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C.倡导“求同存异”方针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这充分反映了()。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②国际社会互联、共荣、共存 ③和平发展仍是世界主流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重视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他的主张是()A.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D.顺其自然,无为而冶

11.在下图所示的两部史学名著中,下列人物的有关活动都有可能查阅到的是()。

A.黄帝

B.汉高祖

C.隋炀帝

D.唐太宗

12.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 13.9世纪中期以后,上海、武汉、南京、广州、福州等地的市场上外国商品日益增多,洋钉(圆钉)、洋纱等用品在距离这些城市较远的乡村都有出售,而且货量充足。这种状况表明()。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彻底解体了

B.中国关税主权开始沦丧

C.近代中国市场主动开放,惠及乡村

D.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益密切 1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到:“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连头带尾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社会的中枢。”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爆发的直接原因是鸦片输入 ③爆发于1856年 ④美俄两国为帮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5.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

B.变法维新,救亡图存 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

D.发动民众,进行革命 16.以下关于戊戌变法内容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和邮电局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澄清吏治,取消旗人特权

C.改科举,废八股,各地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 D.裁汰旧军,精练陆军,创建北洋海军

17.陈炯明发动广州兵变,欲置孙中山于死地。胡适从另一个侧面评论此事:陈派军人这一次赶走孙文的行动,也许有可以攻击的地方;但我们反对那些人抬出“悖主”“犯上” “叛逆”等来做攻击陈炯明的武器。说明胡适()。

A.被陈炯明收买

B.反对旧道德

C.否定三民主义

D.提倡白话文 18.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A.出行可以乘坐火车

B.可以用上詹天佑研制的纯碱 C.可以看到无声电影

D.用电报和亲友联系

19.照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之一。右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

A.开眼看世界思潮的发展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

D.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

20.右图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A.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B.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C.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

D.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

21.二战后欧洲逐步走向联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20世纪60年代欧共体成立

②20世纪90年代欧盟成立

③2002年欧元在全欧洲使用

④欧盟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美国本土生产的香蕉虽然仅占世界总产量的0.02%,但其水果跨国公司却控制了世界66%的香蕉供应。20世纪90年代,欧盟委员会给予欧洲生产商的香蕉优惠政策,使美国公司的香蕉进入欧洲面临关税、配额和销售的障碍。对欧盟的这种做法理解正确的是()①欧盟要保护成员国利益

②欧盟成员国之间步调一致,互相帮助 ③欧盟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

④欧盟不愿与美国进行经济交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蓝瘦”“香菇”是2016年很火的网络流行语,意思是“难受”“想哭”,1919年,有一国际会议的召开让中国人民很“蓝瘦”“香菇”,它是()A.巴黎会议

B.华盛顿会议

C.雅尔塔会议

D.慕尼黑会议

24.为纪念西安事变80周年,历史纪录片《西安事变》于2016年12月26日起登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该片是国内首次以纪录片的形式还原、再现与解读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下面不能作为研究“西安事变”的第一手史料的是()A.蒋介石的日记

B.史学家对“西安事变”的研究成果 C.当时的新闻报道

D.“西安事变”的遗迹遗物

25.“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开放之初,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全球资金与技术到中国去;现在,中国打开大门,带着资金和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下列选项中能体现中国带着自主技术“向世界走来”的是()A.原子弹

B.飞机

C.杂交水稻

D.核潜艇 初三历史周测三答题卷

班别: 姓名: 考号: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3分,27小题12分,共25分)26.综合探究:中国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两大经济体,两国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某校九年级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查找资料,进行了系列探究,请你参与。【20世纪初】

材料一:参加对中国出兵的有英、俄、法、美、日、德、奥等国……世界上所有帝国主义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向一个落后国家发动战争,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20世纪40年代】

材料二: 1943年美国的对华政策是:“对中国我们有两个目标。第一是有效的联合作战。第二是承认和树立中国为主要大国,在战时和战后与西方三大盟国俄、英、美并驾齐驱,这既是为了准备一个战后组织,也是为了在东方建立稳定和繁荣。” ——《科德尔·赫尔回忆录》 【20世纪50年代】

材料三:美国占据台湾和干涉中国解放沿海岛屿,造成了远东的紧张局势。这是中美之间的国际问题。中国人民行使主权解放台湾是中国内政问题,这两个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人民日报》

【20世纪70、80年代】 材料四

【21世纪初】

材料五: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致辞

(1)材料一中,英、美等国发动战争的直接目的是什么?美国通过这场战争在军事上获得了什么特权?(2分)

答:(1)镇压义和团运动。(1分)

允许美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美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分)

(2)材料二中,哪一文件的签署推动中、美两国“联合作战”?美国承认中国为“主要大国”是基于中国对世界作出什么贡献?写出“战后组织”的名称。(3分)

答:(2)《联合国家宣言》。(1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1分)联合国。(1分)

(3)据材料三,可以得到哪些关于中美关系的信息?(不得照抄原文,2分)

答:美国占据台湾和干涉中国解放沿海岛屿,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每答出一点给1分

(4)为什么尼克松称其访华七天为“改变世界的一周”?材料四体现出1979年之后中美两国间的交往有新的发展,出现这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3分)

答;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尼克松和周恩来之间的握手被称之为历史性的握手,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分)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2分)

(5)材料五中,当今世界,推动中美两国走向合作的因素有哪些?中美合作有何意义?(3分)

答: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国与国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等。(1分)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2分)

27.近代以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欧洲曾是世界中心,英国曾是世界霸主.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关系却是剪不断理还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一个普通的炮兵上尉到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从统治法国到征服几乎整个欧洲大陆.拿破仑凭借着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段,屹立于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20多年.1815年6月,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拿破仑被英国为首的反法联盟打败,被流放到大西洋的一个荒岛上.他回顾过去,仍不无得意的说:“我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选自北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材料二: 某时期欧洲形势图

材料三: 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在以后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越来越多,成员国之间,频繁协调,逐步取消关税,对有困难的成员国提供援助;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讲话严重后果.一选自北师版《历史》九年级下册

材料四 : 英国虽然加入了欧盟,却与之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2016年6月英国开始“脱离欧盟”的全体公民投票表决,并获得通过;2017年2月,英国议会批准“脱欧”法案;2017年3月,英国首相特雷莎• 梅致函欧盟,正式开启英国“脱欧”程序(如图示意图).--摘编自凤凰网

(1)依据材料一指出,拿破仑为什么能够屹立于法国和欧洲政治舞台20多年?(3分)答:原因:杰出军事才能;

高超政治手段;

《民法典》的影响.(2)指出材料二图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4分)

答:名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或者同盟国、协约国);后果: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一体化产生的影响.(3分)答:促进了西欧的经济发展;

提高了欧共体的国际地位

(冲击了两极格局;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4)依据四材料,指出英国处理和欧洲大陆关系的根本出发点.(2分)

答: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初三历史周测三答案

1-5 CBBCD

6-10 BCCAC

11-15 BBDBB 16-20 DBBCA

21-25 DBABC 26.(1)镇压义和团运动。(1分)允许美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美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1分)

(2)《联合国家宣言》。(1分)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的巨大贡献。(1分)联合国。(1分)

(3)美国占据台湾和干涉中国解放沿海岛屿,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每答出一点给1分,共2分)

(4)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尼克松和周恩来之间的握手被称之为历史性的握手,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分)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2分)

(5)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国与国之间应该求同存异,合作共赢等。(1分)中美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2分)

27.(1)原因:杰出军事才能;高超政治手段;《民法典》的影响.(2)名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或者同盟国、协约国);后果: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影响:促进了西欧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欧共体的国际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等).(4)维护英国的国家利益.

下载周南中学初三历史第四次月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周南中学初三历史第四次月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海南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范文)

    海南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

    海南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范文

    海南中学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政 治 试 题 第I卷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年,深圳交警罚违规司机看远光灯引发......

    初三历史第二次月考及答案

    初三2班 第二次月考 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填入对应的括号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图人民英雄......

    云南省富源二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历史

    云南省富源二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 文综 历史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美国1787年......

    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答案

    银川一中2018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历史答案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 C B A D B C D A C B A 41.(25分) (1)思想:综合考察与分类定级;扶贫方式多样化;临时性救助与常设机......

    吉林省实验中学初三年级第5次月考历史试卷

    吉林省实验中学初三年级第5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 15分)1.以下关于《马关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日本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B.割让台湾等大片领土,进......

    语文试题第四次月考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后来都做到脱化格律的境界。他们都从束缚中挣扎得自由,从整齐中酝酿出变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赖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网球,打到娴熟时虽无心于球规而自合......

    初三月考

    初三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杰出的女英雄是A.贞德B.玻利瓦尔C.章西女王D.甘地2、19世纪以前,在拉丁美洲建立最广阔的殖民地国家是A.英国B.法国C.葡萄牙D.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