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典型80后“剩女”心理最怕什么
现代社会女性越来越多独立鲜明的性格,也越来越多“剩女”了。她们普遍喜欢宅,高学历、高收入,并且有时候对爱情既期待又怕受伤害,其实她们更怕的是来自外界的舆论以及异样的眼光等压力。那么下面就来讲讲80后“剩女”的典型特征,以及她们心理最怕什么?
喜欢宅、有若干女性知己
80后剩女并非耐不住寂寞的人物,周末在家多是穿着睡衣在房间里逛荡一天,看看电视、上上网,自己做点小饭打发日子,不洗脸只刷牙,能张嘴吃东西喝水就成,头发乱七八糟也不管,床也不叠,起来窝在被窝里看电视,看困了接着睡。
高学历、高收入、高年龄
80后剩女基本上都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及文化素养,在大学里摸爬滚打过,或许还有过凄美快乐的感情经历。个个都能称的上“知本家”,有着较为稳定的职业和收入,也都算是“白骨精”,做事麻利,做人干脆,在工作上都是稳准狠的角色。虽然扎在90后非主流里一下就显出来,但是也会装个嫩,换上休闲装溜达在学校里偶尔也能滥竽充数,喜欢感叹自己“人老珠黄”,但是真被人说略显“老态”的时候还会据理力争。
但是也并非剩女们就这样枯燥生活,80后的“剩女们”大多都有一群同样“处境”的姐妹们,在平安夜、情人节这些“令人发指”的欢聚日子里,几个人聚在一起,要上几瓶酒,一同骂骂老板的“丧尽天良”,说说男人的“一无是处”,然后快乐的一饮而尽,第二天笑容满面的继续上班,继续期待爱情,继续祝福朋友。
对待爱情,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其实爱情这个话题对于80后剩女来说是永不褪色的,而且是充满期待,只是对于这些已经经历过青葱岁月的女孩来说,爱情的话题已经谈的太久,周遭朋友的经历使得每个“剩女”都提高了警觉,让她们又期待又排斥,而且在即将要经历爱情的时候,就会发现种种障碍。姐妹坐在一起笑谈的时候,大家都在高谈阔论“结婚是瞬间的天堂一辈子的地狱”的同时,还在游走于一场场相亲中,等待着或许发生的爱情。
她们都在怕什么?
怕妈妈催促第N次的相亲
最着急的人当数妈妈,她会在着急的同时替你物色男人,什么同事的孩子,什么朋友的朋友的儿子,就差登征婚启示了。她也不管对方多大,更不管对方的人品和学识,一心只想给女儿介绍,于是就有了每天的劝阻和游说:“去看看嘛,好就处,不好就不处,没有什么损失的。”可是妈妈哪里知道,这种相亲的结果往往都会以失败告终,而相亲的失败会让自己的内心凭添几分自卑与彷徨的同时,更多的是担忧:“我真的还能嫁出去吗?”
怕女性朋友戒备的眼神
女人独自生活,尤其是一个成熟有魅力且事业有成的未婚女人,对许多男人来说具有相当大的诱惑。所以,她们无论在什么地方出现,都会招来两种目光:一种是欣赏,一重是防备!虽然那射出的防备目光的是自己最好的姐妹,可眼光中的那种“好像自己没有伴侣,就一定会对她们的伴侣感兴趣”似的警戒会让自己很无耐和尴尬。所以一般情况下,她们不去参加圈里人的活动是不想引发她们警戒的眼神,引起她们的猜测和质疑,这是视觉产生的惧怕心理。
怕亲戚朋友见面就问“你怎么还不找对象?”
一个女人结婚了,即使是她找了个傻子,人们无非是多了几句议论罢了,可是女人年纪大了,特别是过30还没结婚,在外人眼里恐怕就是不正常的,即使你从来没有结过婚也很难找到合适的结婚对象。于是在同龄人都结婚了的情况下,自己也就成了所有人眼里的老大难。这时,妈妈急,亲属急,朋友急,此时他们眼里的同情和关心对于自己来说是无形的压力,怕见到他们,怕他们的询问。可是越不见,他们越以为自己孤僻和难以相处或是在封闭自己,如此恶性循环,殊不知是他们善意的关心和询问才是自己最怕见他们的理由!
怕人们像看古董一样研究自己
还没结婚的女人,一定要有心理承受能力,那些自己周围人的审视常常会让自己心理更加疲惫。这么大了还没有结婚,是不是“身体或是心理有什么毛病”,如果自己长的丑点,别人会说是因为太丑而没有嫁出去;你如果长得漂亮点,别人会说你眼光高或是情感受过挫折,以至于心灰意冷„„更有甚者,还会无中生有的说你是不是曾经跟过别人,现在不找,是害怕结婚的时候露馅?
第二篇:剩女时代读后感
在身边来来去去的,则是形形色色的男人,脚踏几只船,心中有分寸,只是选择太多、诱惑太多也让人心生困惑
呵呵,写的挺现实的,剩女时代读后感,读后感《剩女时代读后感》。生活的真实写照啊。其中总有无奈和彷徨。
第三篇:剩男剩女管理制度
《剩男剩女势力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的提高人气,提高本势力的活跃度,更好的发展本势力,为各位朋友提供一个情感倾诉,内容健康、真实平等、和谐共处的情感交流平台,剩男剩女管理制度。特拟订情感人生管理制度。
【势力管理制度】
一、遵守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二、删帖
1、色情、反动及宣传暴力之类帖子,见者即删。
2、主题贴对版主及网友进行人身攻击、违宪违法、违反论坛管理制度的文章、用单一话语或符号涮屏的恶意灌水帖,一律删除,情节严重者封其ID。
3、重复主题作品,一经发现,一律删除。是精华作品同时取消精华资格,情节严重者封其ID。
4、广告帖,一经发现,一律删除。
三、精华
加精原则:不限题材,不限范围,写关于对生活,社会,自然的情感,符合近体诗、古风格式,符合法律、道德、舆论要求,推荐精品、发掘新人,管理制度《剩男剩女管理制度》。
精华作品基本条件:立意新颖,思想性强,回想悠长,文笔酣畅而优美,字词准确而不浮,情、景、意三境融会贯通,相比下较突出者。
四、置顶
除版主公告、版区活动以及讨论话题,其他的一般不做置定操作。个别精品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经版主加按语后可以置顶。
五、回帖
1、正确对待版主批帖。对指出的问题,如有疑义,可以跟帖说明,便于商议和共同提高。如有不便说明的,可以短消息说明。
2、要注意关心阅读别人的帖子,交流文字,沟通心灵,同学共勉。
3、跟帖要本着“尊重爱护”的原则,真情的肯定优点,善意的指出问题。
附:灌水文章的认定:
1).无意义的字符串,空文章视为灌水文章
2).内容属聊天性质的主题文章,在同一天内超过5篇的视为灌水文章
3).禁止相同内容文章在本斑同时发表或转载,违者将其所有灌水帖删除
六、版权问题
1.凡转贴文章,应注明原始出处和时间,否则斑竹有权删除;
2.贴文章时请注意原发表单位的版权声明,并负担由此可能产生的所有法律责任;
3.您在本斑发表的作品,本斑会申请你同意后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七、建议和意见
对本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用短消息和本版版主沟通
八、奖励
势力正处于发展期间,肯定会有些不完善,所以关于怎样让势力变得越来越好,要是你有好的意见或建议什么的,欢迎你提出来,只要是对本势力有好处而且我们觉得合理,会采用。一经采用,肯定会适时地加一些奖励,如送积分。
看了,知道了!继续溜达第四篇:古代剩男剩女怎么活
古代剩男剩女怎么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真实历史中的孔子并不古板,二十岁娶了丌官氏,知“食色性也”,编辑《诗经》时将歌唱男女结合的《关睢》置首,其目的或劝剩男剩女不要迷恋可以放纵的青春。
可惜事与愿违,《诗经·周南·汉广》记:“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有人认为“游女”就是剩女——不接受男子的婚求而有自己思想的孤独女人。这些披古风悠然随舟漂荡于清清汉水的女子,或许追求与自然融为一体自由自在,甘愿为无所归依的剩女。
真实历史比《诗经》更骨感,在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时代,因为价值观、贫穷、出身、战争、制度、生理等原因,制造了无数难以被后人观照的剩男剩女群体,古称“独”,与“鳏寡孤”并列。男的通常叫“单身公”“单身佬”“逸夫”“喇唬”“光棍”“打光棍”;女的叫“姑婆”“老姑婆”“自梳女”和“不落家女”等。1949年以后公开出版物称“大龄青年”,以示不歧视。
大禹,剩男剩女励志的榜样
多大年龄未婚就进入剩男剩女之列?周代有“男子三十,女子二十”结婚一说,而且一位传说中的人物就是如此——大禹。
《吴越春秋》载:“禹三十未娶,行至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制度。”这位年届三十当时最忙碌的公务员,在走群众路线时来到了涂山参加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后,深刻认识到结婚的重要性,遂娶涂山氏结束童子身。大禹的确是剩男剩女励志的榜样,但从古代人均年龄较低来看,男人到三十结婚不太可能,一般而言,过了二十不婚便是剩男。
孔子认为“男子二十而冠,有为人父之端,女子十五而嫁,有造人之道”。
历朝历代亦有适婚年龄规定。越王勾践有令:“男子二十不娶,女子十七不嫁,要罪其父母。”晋武帝泰始九年(273年)令:“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北周武帝有诏:“自今以后,男年十五,女十三以上……所在军民以时嫁婚。”
大唐诗人李颀《古意》记载,“辽东小妇年十五”,李白的《长干行》有称,“十四为君妇”,后来玄宗有敕:“男年十五,女年十三,听婚嫁。”大宋时代,司马光在《书仪》中称,“婚龄男十六以上,女十四以上”。元明清之后,大抵如司马光所言。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男子二十岁以上,女子十六岁以上未婚就成了“大龄青年”。
梅妻鹤子
信仰往往以剩男剩女为代价。图腾时代,性·交是对神灵的亵渎,是引起祸患的神秘根源,与神灵相通的职业人,无法享有俗人的幸福生活。如古代罗马的女灶神守护祭司在三十岁之前不能结婚,在一些土著部落仍遗留这种古风;毛利族的图霍人酋长的长女被奉为“普希”,不得与任何男性接触,成为受人景仰的贵妇;特林吉林、巴塔哥尼亚的男巫不许结婚;甚至连南印度尼尔吉里特达的“挤牛奶者”也和祭司一样,只能独身。
在“无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中国传统社会,不认同这个主流价值观的剩男剩女需要勇气。
荷蓧丈人虽然有勇气阴阳怪气地调侃周游列国的孔子,但他却没有勇气成为剩男,孔子在他的家里见到了丈人的两个儿子。
中国第一个因为信仰(为了长生不老)成为剩男的,也许是东汉道教的创始人张道陵。佛学传入后,汉人世界第一个皈依佛门的剩男是北魏时期朱士行(法名八戒),他也是第一个西行取经的出家人,千百年后在吴承恩的笔下他从“朱八戒”成了蠢笨、慵懒的“猪八戒”。
第一个女尼是东晋彭城(今徐州)仲令议,她的父亲官至武威太守,她在洛阳听了来自罽宾国(今克什米尔地区)高僧智山讲佛后潜心为佛,并于公元357年受戒。五胡乱华时的后赵有女尼在都城邺修行,前燕时多至200女尼。
在儒家统治的世俗社会这些剩男剩女不入流,但北宋的林逋把这个世界的逼格提升了好几千米。
这位处士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梅花的传神写照,为千古绝唱。南宋孤山修建皇家寺庙,独留下他的坟墓。
举案齐眉,好大一块牌坊
主流的儒家思想似乎不想放弃对剩男剩女的关心,于是在这个世界立了一个牌坊,挂了牌匾,上书“举案齐眉”四字。
故事男主角姓梁,叫梁鸿,字伯鸾;女主角姓孟,叫孟光,字德曜。梁鸿的父亲是城门校尉,封为修远伯,早亡,太学毕业后在上林苑养猪(不要认为现在北京大学毕业后养猪就了不起,梁生早就干过),不小心着火烧毁邻家的财物,因家贫不能赔偿只好给邻看门。世人闻其贤德愿与之婚姻而不得。
同县一位三十岁的老剩女,体肥而黑,力可举臼,非贤如梁鸿者不嫁。长得难看,眼光还很高,典型的自恋型人格。可没想到,两人真的结婚,梁鸿嫌孟女衣绮缟,傅粉墨,估计是觉得她长这么难看,越打扮越不舒服。于是猛女改变装束着布衣,隐于世,与鸿生举案齐眉。
孟光应是史上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剩女。可惜她背着“举案齐眉”这个牌坊,与汉水的游女相比,少了几分古风余韵。
据冯至先生考证,杜甫是一个剩男,他在三十岁后才娶了老婆。与孟光不同的是,剩男时期杜甫的肉体与灵魂都盛着大唐磅礴气韵与家族贵族底蕴,没有一丝汉人以孝、隐的形式搏取名誉的功利色彩。
(原文载经理人网站
转载请注明)
第五篇:论剩男剩女
论剩男剩女
——社会学与中国社会论文
From:XXXXXXXXXXXXXX
社会现状
中国社会的改革势头强劲,中国社会由农业社会快速转型到工业社会,再由工业社会快速转型为商业社会,进而有加速转入资本社会的趋势。而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大潮中,70后,80后的这代青年人生活受到的影响是最大、最直接的!因为他们正好在这个时期面临成家、立业两大人生主题。于是一个话题不断地被提及被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剩男剩女”。2012,由于天猫的营销手段,今年的光棍节似乎为更多人所注意。2012年,中国光棍男女的数量依旧在壮大,那些依旧还没“婚上”的男男女女,在忧心的同时,禁不住又要问上一句:“为何,我总是‘剩’下的那个?”
剩男剩女概念
“剩男剩女”概念提出的具体时间已难以考究,但它的真正流行,却是近几年的事。一般用于指代一些因客观和主观因素处于未婚状态的大龄青年。这些人可能是三高人群,即“高学历、高收入、高身材”,也有可能是“低学历、低收入、低身材”的三无屌丝。而在网络上,更有一些人为此划定了“剩男剩女”级别:25—27岁为初级剩客,称为“剩斗士”;28—30岁为中级剩客,别号“必剩客”;31-35岁为高级剩客,被尊称为“斗战剩佛”;到了35岁往上,那就是特级剩客,当尊为“齐天大剩”。算是趣味的解读吧,也反映出了这一特殊群体的真实存在。
剩男剩女产生原因分析
客观原因(剩女):
1.女性地位与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近现代的工业革命后,女权主义兴起,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女性逐步走出家门,走入社会,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一部分,女性的自由逐渐得到社会的尊重与认同,这是女性解放的革命性变化。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的宽容度也随之增加,使得女性有机会和男性能够同台竞技。而在当代,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女性在文化、收入各方面已逐渐逼近男性的水准。越来越多独立自主的现代女性敢于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爱情,而不会再直接委身于有经济实力的男性。有追求自然有剩下,不可避免。
2.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外来文化的渗透。
各类通讯传媒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世界已然成为一个世界村,地球村,多元的各民族文 化相互渗透,中西文化的相互交融改变了人们对待爱情、婚姻的观念。譬如对待性的观念。公主与王子的爱情可能并不现实,但确是很多人向往的,其中不乏三高的白领群体。奢求完美,一次次比较的过程,不知不觉便令年华老去。
客观原因(剩男):
1.男性人口基数大且男女比例不断攀升。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婴幼儿人口的性别比就迅速攀升。据统计,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公布的婴儿出生性别比高达116,2010年普查的出生性别比尚未公布,但从各方面相关信息来看,肯定显著高于2000年水平。远超国际认同的可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当下我们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结合了临床B超的技术,使得人们掌握了生男生女的自控权,而传统“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一时又难以根除,男性人口大幅增加,“剩”量也直线上升。
2.经济条件不允许。
有很大一部分剩男,从社会经济角度上而言,他们是“无产阶级”,过高的房价让这一类“剩
男”群体压力倍增,穷则思变,尤其是我国存在的严重的贫富差距,更是加重此类社会问题的一大原因。而多数女方家长会希望男女的婚姻至少要建立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这就给男方造成了巨大压力。久而久之,男方若是没有足够的买房买车的实力,也会觉得脸面无光,没有“不剩”的资本。即便爱情婚姻到那时已经变味了。
主观原因(剩男剩女):
1.婚恋观的偏差。
一部分的剩男剩女有较高的学历,理想的职业及不菲的收入,在事业上追求进取,对自己要求严格,因此选择另一半的标准也很高,相貌要顺眼,气质要不凡,性格要随和,品质要样样兼备,关键是经济收入要高,都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2.对于婚姻的矛盾看法.剩男剩女希望和对象是自然的认识,觉得别人介绍很尴尬,他们注重感觉,期待美妙的缘分。他们对婚姻的心情是矛盾的,一方面,将过多精力投入事业,忽略了家的感觉,接受了网恋,同居等较为浪漫的生活方式,逃避婚姻带来的责任;另一方面,他们希望给自己漂泊的心找个港湾,希望有幸福稳定的婚姻.剩男剩女反映出的社会问题
1.金钱至上的价值观
金钱至上的观念,把幸福生活和金钱划了等号,把人们善良宁静祥和的心搅得七上八下。全世界都在追求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中国富人却在虚荣显摆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何其荒唐可笑。社会总有阴暗面,但诸如腐败横行,强权肆掠,不公不正,道德沦丧,人情冷漠种种,都是阻碍了年轻人交际发展的。
2.性观念的倒退。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人的性观念看似开放了,实则是倒退。性的商品化,愈发严重。我们不难从各类新闻中得到各类与之相关的讯息。我们必须认识到,性的商品化绝不是性解放。性的商品化是历史的倒退。
3.教育制度的不完善。
中国的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表现为思维模式化,功利化,缺乏个性,缺乏创造性和灵活性。在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同学之间没有交际娱乐的时间和机会,甚至失去了交际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取而代之的是对分数过分的追求。本来敢做敢当善于抉择的正常人,变成了患得患失强求完美的病态的青年。这样的人群一旦往往对爱情、婚姻认识混乱,剩下自然成为常态。
剩男剩女解决的几点建议
1、对现有计划生育政策作适当调整,若实在严峻,不妨稍稍放宽对第二胎的限制,使得下一代男女比例不至于如此之高。当然,若能从根本上一点点改变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自然再好不过。
2、完善福利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剩男剩女”自我寻求出路。大龄未婚女性或男性不妨对爱情婚姻的想法作深入的思考,并非所有的“剩”都是有必要的,有些可能源于内在性格和对于环境的视角出现了失误,自己多加留心,力争突围也不将会只是口号。
大学生对于剩男剩女的看法(结合校园生活)
于大学生而言,剩男剩女的话题并没有想象中的敏感,这可能存在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大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这使得大多数人尚不愿意深入的看待“剩”这个词,因为它牵涉到婚姻、家庭等多方面,太过复杂。其次,大学生接受了长时间的高等教育,对于爱情有着不同于父辈的看法,他们往往渴求着长久的柏拉图式的爱情,又反感于婚姻埋葬青春的设想,故而宁可等待理想的另一半,不愿屈从于时光的压力。
中国有一句古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确也是多数人宁可剩下不愿承担婚姻的缘由。从传统观念上看,现在家庭多是独生子女,即便不是,多数女方家长也会希望男女的婚姻至少要建立在门当户对的基础上。当然,对于富二代官二代之类的暂且不论,一个家境普通的大学生,他可能会将工作和未来发展作为“剩”的借口,因为他需要拼搏的几年为婚姻与家庭买单。这是无可厚非的,但什么时候才算达到承担的底线?毕业、工作、成功„„平凡的人生安排,却让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就这么剩了下来„„ 笔者浅谈
笔者在人人上时常看到这样的感慨。“你说我该找个我爱的人做妻子呢?还是该找个爱我的人做妻子呢?”当中体现的,其实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若让我做个选择,我恐怕也会和大多数人一样,选择我爱的人,这也是大学生对于婚姻的价值观的体现。阿狸和桃子的相爱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复制,几十年前的一对恋人,放在如今,也可能成为剩下的独自两位。当然,我们不至于因为“剩男剩女”这个话题产生太多诸如2012般的恐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对于爱情的追求是生命中最美好的部分,一切的关于爱情的妥协说到底放弃的远比“剩”这个词更多。
至于如何避免或者说防止被剩下,从社会的层面讲,宣传男女平等依旧是需要长期坚持的政策,若是男女比例差异太过明显,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剩”的现象,尤其对男性群体而言,是难以有所改变的。或许,我们可以禁止医院提前公开未出生的胎儿性别,对生女制定相关奖励政策,但这些做法只是直接的,只是暂时的,改变国人的观点才是根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虽说是任重道远,但毕竟有道可循,已是不错了。
剩男剩女,与其说是一个问题,不如说更多是一些社会矛盾的反映。如同发烧表现出的是身体隐藏的病症,剩男剩女表现出的是一个庞杂的课题,关于经济,关于医疗,关于制度,关于精神。多种原因及多种解决方案之间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想解决“剩男剩女”带来的社会问题,必须要多方共同出力,缺一不可,也唯有如此,国家社会才能得到长治久安;反之,若“剩男剩女”问题能够得到合理解决,相信社会的发展会进入另一番与众不同的和谐。
言谈至此,已是词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