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李傲:《我国性别歧视状况的调查报告》
(二)婚姻家庭领域的性别歧视11、公民遭遇家庭暴力、性骚扰的现实情况
家庭暴力、性骚扰问题,正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消歧公约》将家庭暴力和性骚扰作为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加以规范。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也明确规定了妇女不受家庭暴力和性骚扰的权利。调查中,20.6%的人承认自己遭受到家庭暴力,这让调查者感觉到了调查此类问题的难度。传统观念一般认为,家庭暴力是家事、私事、丑事,往往努力掩盖。而其他家庭成员在场,也可能成为获得真实回答的障碍。在对“是否遭受过性骚扰”的回答中,9.8%的人做出肯定的回答,6.4%的人说不清楚,其余的人做了否定回答。
上述数据与我们所掌握的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真实情况出入较大。以性骚扰为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妇女的工作机会增多,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生活,活动空间逐步拓展,两性接触的机会相应增多,“性骚扰”现象也逐渐成为职场上的一大公害。然而,人们对性骚扰的受害者并不都持同情态度,有时受害者甚至受到谴责。这种外在的道德氛围和社会评价,使大多数人认为遭受性骚扰不光彩,不肯承认自己是受害者。此外,“性骚扰”一词属于舶来品,它通过西方百年的妇女运动普及开来。而在我国,性骚扰虽已明确载入法律,但尚没有明确的内涵,对其界定存在很大争议,导致对性骚扰行为的评判没有统一标准。因此人们对于性骚扰的认识可能存在模糊和差异,可能存在自己遭受了性骚扰却不知道的情形。调查表明,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是性骚扰最主要的发生地。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遭受家庭暴力和性骚扰,我们的调查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统计结果显示(见表5),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遭受家庭暴力。在性骚扰的调查中,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遭受性骚扰的女性明显比男性多。在家庭暴力和性骚扰中,女性处于弱势地位,比男性更需要保护。男女
有过
没有
说不清楚
(n)20.922.7 76.974.7 2.21.9(455)(435)男女 7.012.9 85.378.6 5.07.0(455)(435)22、反家庭暴力、性骚扰的障碍及个人选择
家庭暴力和性骚扰都经历了由私领域转移到公领域的发展变化。虽然很多人已经认识到,家庭暴力和性骚扰不再是个人的私事、小事,而是对人权的侵犯,但大部分人在遭遇家庭暴力和性骚扰时,却常常不敢说出来或者不敢反抗。数据显示(见表6),绝大多数人(70.0%)认为遭受性别歧视“不光彩”。“不光彩”,涉及个人的观念和社会的评价,“认为不光彩”表明,个人在观念上对家庭暴力和性骚扰遭遇有羞耻感,一旦有此遭遇,出于维护个人和家庭的名誉、脸面考虑,便不愿启齿,更不愿反抗,而选择隐忍。这说明对于家庭暴力和性骚扰的反抗,个人观念和社会评价是个人行动的重要阻力。
在遭遇家庭暴力和性骚扰后的个体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个人的反性别歧视意识。经分析发现(见表6),假设遭遇了家庭暴力或者性骚扰,近半数(42.7%)的人选择反抗,另有31.9%的人选择寻求帮助。在假设的情景之下,更多的人面对家庭暴力和性骚扰,选择了积极应对的方式。
表6:家庭暴力或性骚扰受害者不敢说出或反抗的原因及相应的反应模式李傲、罗旋:“性别歧视的理论与实证”,《求索》2006年第12期。《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草案)》中,将“性骚扰”定义为:违背妇女意愿,以含有淫秽色情内容或者性要求的语言、文字、图像、电子信息、肢体行为等方式骚扰女性的行为。
类别
家庭暴力或性骚扰的受害者常
常不敢说出来或不敢反抗,可
能存在的最主要的原因
n=900
如果遇上家庭暴力或性骚扰可
能采取的反应模式
n=900 样本特征 担心报复 无力反抗 认为不光彩 认为是正常的 逃避 忍耐 反抗 寻求帮助
其他 频数 203 206 630 78 47 116 384 287 29 百分比% 22.6 22.9 70.0 8.7 5.2 12.9 42.7 31.9 3.2
注:类别一为多项限制选择类型,可选1-2项。
3、遭受家庭暴力、性骚扰后的求助方式
遭受家庭暴力和性骚扰后,公民所选择的求助方式可反映出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对求助方式的选择比例,能够体现出目前对家庭暴力和性骚扰行为的救济机制设置是否合理,救济途径是否有效。其次,公民是否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能够反映其权利意识。
调查数据显示,当遇到家庭暴力或性骚扰而不得不向外界求助时,42.8%的人选择向亲戚、朋友和邻居求助,41.0%的人选择求助于公安机关,24.2%的人选择诉诸法院,20.3%的人会向妇联伸出求助之手,17.9%的人会向居委会、村委会求助,10.9%的人会向单位领导反映,8.8%会向新闻机构求助,2.3%则选择其他方式。可见,私人解决方式选择比例最高。这一方面体现了家庭暴力与性骚扰行为不同于其他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即它们更多地发生在熟人之间,利用私人关系解决可能更加有效;另一方面表明,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将家庭暴力和性骚扰视为私事,排斥公权力的介入。选择向公安机关求助的比例也非常高,与向亲戚、朋友和邻居求助方式仅差1.8个百分点。在其他求助方式中,诉诸法院次之,向妇联、居委会与村委会、单位领导、新闻机构的求助比例依次递减。
对公民求助方式进行性别分析(见表7)时的数据显示,在向亲戚、朋友、邻居求助这一首选方式中,女性的选择明显高于男性,表明与男性相比,女性更倾向于通过私人关系解决问题。按照前面的分析(见表3),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家庭暴力和性骚扰的侵害。但女性作为受害者,在求助方式的选择上却比男性缓和。调查表明,女性在思想上对传统观念的反抗意识更加强烈。较强的反抗意识却在转换成行动的过程中显得无比乏力,表明女性在反性别歧视过程中遇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重重阻力。其中,在公力救济方式中,除妇联一项外,在其他所有求助方式的性别百分比中,男性都要高于女性。尤其是向公安机关和法院求助的两项中,两性的选择比例差距特别明显。这表明,提高性别意识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女性自身能力得到增强和提高。社会生活参与度不够、法律知识欠缺、经济能力有限等等,都是女性维权道路上的羁绊。值得一提的是,在妇联求助一项的选择中,女性的比例为32.9%,仅次于对公安机关的选择,表明各级妇联维护妇女权益的工作取得了广大妇女的信任。
表7:对求助方式的选择与性别的百分比分布表(%)
类别 性别
男女
亲戚、朋友、邻居
单位领导
居委会、村委会
妇联
新闻机构
公安机关
法院 其他 41.345.1 14.18.0 18.917.2 9.032.9 9.08.0 46.436.3 27.321.6 3.02.0
(n)(455)(435)
注:关于求助方式选择一题为多项限制选择类型,可选1—4项。
(三)教育培训领域的性别歧视
1、对教育投资的性别选择
教育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它是消除性别歧视、实现性别平等的阶梯。对于教育投资是否存在性别选择,或者存在怎样的性别选择,决定了个人基于其性别将获取的教育资源。这直接影响到个人能否获得较好的成长和发展途径。对此,我们分情况进行了调查。
首先,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考察公民是否会对男女教育投资进行性别选择。我们设计了一种情况,即“如果您有一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他们都处在入学年龄,但您经济能力有限,又借不到钱的情况下”会让谁上学。数据显示,3.3%的人选择两个都不上学,8.6%的人则选择让儿子先上学,女儿等有经济能力再上,2.4%的人选择让女儿先上学,儿子等有经济能力再上,67.9%的人则选择谁更爱学习让谁上,16.4%的人则选择其他。这表明大部分人希望根据子女的学习状况来决定谁享有入学机会,并没有将性别作为选择标准,特别是在城市,经济条件较好,而独生子女家庭也没有选择的可能。因此,在城市,女性受歧视问题突出体现在劳动就业当中,而农村仍然存在教育资源有限与女童辍学等问题。调查还显示,选择让儿子先上学的人数高于选择让女儿先上学的人数近三倍。这一结果即反映了农村的现实状况。农村女童辍学率之所以一直高于男童的现象,可以从教育投资的性别选择这一问题上找到直接原因。
2、对学习科目的性别选择
对于男女学习科目的选择,社会上流行一种传统观念,即认为根据男女思维的特点,女生更适合读文科,男生更适合读理科。运用社会性别视角进行分析,这其实是社会强加给个人的一种性别特征。在调查中,我们对此问题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对学习科目的性别选择情况来考查人们的性别意识。
调查显示,选择让女儿读文科的百分比,几乎是让儿子读文科的百分比的9倍,选择让儿子读理科的百分比是让女儿读理科的百分比的3倍多。这表明虽然大部分家长能够作出开明、科学的选择,但仍然有一部分家长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将女性定位在适合读文科,男性定位在适合读理科,说明传统观念对个人的影响根深蒂固。
3、对教科书中性别歧视内容的关注
研究表明,在儿童早期社会化过程中,包括在接受和掌握学校教材内容的过程中,他们就开始被灌输有关性别不平等的意识。3调查中,当问及“您注意到我国现行中小学教科书中含有性别歧视的内容吗?”,11.1%的人“注意到了,的确有”;14.3%的人“注意到了,没有”;73.1%的人“没注意到这个问题”。绝大多数人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但实际生活中,教科书中的性别歧视问题相当严重。有人曾经对五年制语文课本插图中的职业分布状况进行统计发现,插图中的男性形象共有140个,女性形象只有42个。男性主要以英雄、领袖、解放军等形象出现,女性则主要以小学教师、医生护士、农民等形象出现。可见,教科书中3
查啸虎、陈玉梅:“走向两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别视角的分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2005年9月武汉大学法学院“反性别歧视研究与公共教育”项目培训资料。的性别歧视内容大量存在,只是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表8:对教科书中性别歧视内容的关注与性别的百分比分布表(%)
性别
男女
注意到了,的确有
注意到了,没有
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n)12.110.316.312.671.676.1(455)(435)
4.对男女教育方式有别的态度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对待“家长教育方式应男女有别,男孩应教育其坚强、独立、有责任心,女孩应教育其温柔、体贴、善解人意”这种说法,24.2%的人认为有道理,51.9%的人认为有一定道理,22.8%的人认为没有道理。这表明绝大多数人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这种教育方式。科学表明,男孩女孩在智力上是平等的,且各有优势,男生的思维灵活性较强,而女生则有良好、细致的分析能力和记忆能力。但是,这两种能力也并不是绝对的。这些差异如果加以适当训练,5是可以避免的。在教育方式上,家长可能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将男女的性别角色进行刻
板定位,所以会作出这样的选择。
对此进行性别分析时的数据显示(见表9),对男女教育方式有别的支持力度,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如前所述,由于父权制社会的长期统治,女性作为性别歧视的受害者,对性别歧视危害的感受可能更深,有一部分女性的反抗意识更强。而男性作为性别歧视的既得利益者,并不愿改变既有的性别利益分配格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认为此种做法有一定道理的人群中,女性的比例(55.4%)却高于男性(49.5%),而且持此种态度的女性比例最高,已经超过半数。表明女性也可能成为性别歧视的维护者。表9:对男女教育方式有别的态度与性别的百分比分布表(%)
有道理
有一定道理
没有道理
(n)性别 男女29.719.149.555.420.825.3(455)(435)
(四)劳动就业领域的性别歧视
1、用人单位优先招收男性的原因
就业机会歧视是就业歧视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现实中存在很多单位优先招收男性的情况,我们对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45.4%的人认为这是基于女性特有的生理原因,34.1%的人则认为女性家庭负担重,51.9%的人认为是出于工作性质需要,13.4%的人则认为女性心理素质差,4.3%的人认为是其他原因。表明在用人单位招聘中的性别选择问题上,大部分人认为用人单位是从工作性质出发,倾向于招收男性。然而,何种工作适合女性,何种工作适合男性,这本身是社会评价的结果,是社会强加给男女两性的性别差异,基于此来决定招聘的取舍显然有违男女平等原则。其次,还有较大一部分人认为,这是基于女性特有的生理原因,这部分人所占百分比与前者的差距不大,也是一个主要原因。与前者5 参见“正视家庭教育中的性别歧视”,载新华网
http:///2004-12/16/content_3399701.htm,2006年12月13日访问。的分析一样,这种原因也存在认识上的性别盲点。再次,有一部分人认为原因是女性家庭负担重,这是制约女性就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原因。最后,还有小部分人认为是由于女性心理素质差。
在反对劳动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上,新闻媒介的作用不容忽视。长期以来,文学、艺术、新闻媒体,在有意无意地固化传统性别角色、宣扬性别歧视。即便在当今,在反对性别歧视的呼声日渐高涨的情况下,歧视性观念仍在大行其道。某国家级报纸曾刊登了一篇题为《“性别歧视”的帽子不能随便扣》的文章6,文章明确表示反对在招聘就业中的性别歧视,但认为现在的很多做法都不属于性别歧视,而是“从事实出发,为企业发展和毕业生今后的实际工作着想”,比如需要提重物的工作、需要夜间外出的工作、需要经常出差的工作、有化学污染的工作等等,都不适合女生做,其言下之意是女学生适合做轻松的、白天的、整天都可以坐在办公室里的、环境整洁优雅的工作。而人所共知的真正的“事实”是,人才市场供大于求,所有的大学生都面临就业难的问题,根本不可能有如此优越的工作等待女生的选择,即便有,很可能会有其他理由仍倾向于招男生。因此,“为女生着想”的结果就是在竞争中将女生排斥出去,让她们接受“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点,以相夫教子为己任。更为严重的是,文章认为既然女生就业难不可避免,在招生时就应当控制女生的比例,比如某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水利系因为怕被扣上“性别歧视”的帽子,该专业招生时没有男女限制,最多时招收女生的比例占招生总数的40%,毕业时女生就业成了大问题。由此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在专业设置、招生人数等方面均应考虑性别因素,调整好男女生的比例”。照此观点,女性不仅在竞争中应让位于男生,甚至不应该和男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就业阶段的歧视由此延伸至教育阶段,两性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难怪欧洲称之为“性别鸿沟”。决策者若支持上述观念,便难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歧视;立法者若支持上述观念,便难以提出有效的法律禁止歧视;公众支持上述观念,便难以形成反对性别歧视的公共气氛。
2、对性别歧视立法的态度及发现性别歧视立法后的做法
在劳动就业领域,男女不同年龄退休问题业已引起学界和实务界的讨论。2006年2月,河南省平顶山周女士将男女同龄退休问题诉诸法律,让男女退休年龄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调查中,我们选择这个问题进行了专门分析。当问及对法律关于退休年龄规定的态度时,40.7%的人表示赞成,居首位;31.4%的人则认为无所谓,次之;26.3%的人不赞成,比例最低。有不到三成的人反对该规定,公众的态度明显与学界、实务界的关注存在差距。一直以来,我国的退休年龄从未有过变化,男女不同年龄退休的法律规定,久而久之成为自然甚至常理。另外,立法对于男女退休年龄的差别对待本身,也是打着保护女性的旗帜,人们也可能出于从生理上保护女性的目的,认为应当规定男女不同的年龄退休。
对公众态度进行性别分析发现(见表10),赞成男女不同年龄退休法律规定的男性(43.7%)比例明显高于女性(38.2%)。多数男性是现有法律规定的受益者,该规定事实上剥夺了女性获得工作和晋升的机会,现有法律设置的这道门槛,使男性获得了更多发展空间。因此,很多男性成为这一规定的维护者。表10:对法律关于退休年龄规定的态度与性别的百分比分布表(%)
性别
男女
赞成不赞成无所谓
(n)43.738.222.930.632.730.8(455)(435)《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3日第2版。
从理论上分析,性别歧视的立法规定是存在的,发现这些规定后公民采取何种做法,能够体现公民的性别意识和法治观念。调查数据显示(见表11),选择关注相关讨论与立法变化的人最多,接近一半的比例。这让我们看到了个人对男女平等问题的关注。虽然人们在男女退休年龄这个具体问题上,没有更多地考虑男女平等的实现,但对现有法律中男女不平等规定的关注,能够一定程度地体现我国公民的性别意识,也表明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公民的法治观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表12:发现性别歧视立法后的做法的百分比分布表(%)
选项频数有效百分比
0101.1
与我无关,置之不理13715.2
关注相关讨论与立法变化41446.0
向新闻媒体披露9911.0
向人大写信指出,建议修改17819.8
其他434.8 9192.1
合计900100.0 73、遭受性别歧视的反应及求助方式
个人在遭受性别歧视后选择的处理方式,决定着公权力能否进入性别歧视领域。如果个人选择忍受,公力救济将无法展开。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让人们正确认识性别歧视,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被调查者被问到“如果在就业中遭受性别歧视该怎么办”时,28.8%的人会采取措施进行反抗,14.7%的人选择不了了之,54.4%选择视情况而定。选择不了了之的人仅占小部分,更多的人则敢于在性别歧视面前说不。有将近三成的人回答会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反抗,这表明我国公民的心理状态。而且调查对象中仍有半数以上的人回答“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个人的处理方式。原因可能是由于遭受性别歧视的就业者担心反抗之后遭到报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权衡利益得失,从而做出选择。
法谚云:“有权利必有救济。”关注女性就业平等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女性的权利得到实现。因此,当女性的就业平等权受到侵害时,如何对其权利进行救济成为问题的关键。对于现有的救济途径,个人的选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各种救济途径发挥作用的程度和效果。调查数据显示,36.1%的人选择向劳动仲裁机构求助,23.6%的人则选择诉诸法院,26.3%的人选择向妇联、工会反映,20.2%的人则选择向新闻机构反映,21.9%的人选择向上级单位反映,6.8%的人则选择其它救济方式。这组数据表明,在已有的救济途径中,选择劳动仲裁的人最多。劳动仲裁是法定的诉讼之前的必经程序,恐怕是主要原因。而法院、妇联、工会、新闻机构和上级单位的差距则较小。其中,妇联、工会选择比例最高,其次是法院和上级机构,而新闻机构则排在最后。在面对纠纷时,仲裁这种经济、高效的救济途径得到人们的青睐。妇联、工会在维护妇女权益方面也发挥了不小的作用,而新闻机构的作用则还未得到女性的足够重视,说明社会舆论对性别歧视状况的关注不够。表12中选项0表示漏选,选项9表示误选。本次调查中所有统计表格中选项0和选项9均采用此种表示方法。
第二篇:调查报告-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调查报告
--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状况
学生姓名:保密
学号:保密
学院班级:软件学院软件工程X班
前言
调查报告问卷发放、搜集,以及后期的数据整理分析,调查报告的撰写均为我一个人完成。
本文就我国目前的学前教育状况展开调查,调查对象是为孩子正在上幼儿园或者学前班的家长,调查通过填写问卷表的形式展开。调查了目前幼儿园的性质,收费高低,孩子入园途径,上下学形式,家长为孩子上幼儿园的打算,孩子在幼儿园的花费情况,家长选择幼儿园的考虑,以及学前教育的存在的一些不足和解决方法等。调查结果显示的基本现状是:学前教育普及率较低,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幼儿园数量少入园较难,幼儿园收费高缺乏有效约束。党的“十七大”就明确提出要“重视学前教育”。为使我国学前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既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我国又制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可以说,规划未来几年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一、调查设计,问卷及方法 / 12
1.问卷的编写
问卷是在老师提供的参考问卷上,基于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对部分问题进行删减后得到。问卷涵盖了幼儿园的性质,收费高低,孩子入园途径,上下学形式,家长为孩子上幼儿园的打算,孩子在幼儿园的花费情况,家长选择幼儿园的考虑,以及学前教育的存在的一些不足和解决方法等方面。调查的对象是有正在上幼儿园或者学前班的孩子的家长。2.问卷的采集及分析
本问卷为寒假走亲访友期间让符合条件的家长填写,共计10份。其中1份来自成都市区(指孩子在成都市区的幼儿园上学),一份来时重庆市区,五份来自重庆市的黔江区,3份来自黔江区的马喇镇。可以说这几个地方从不同发达程度反应了学前教育状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就读幼儿园主要以民办为主:
表1的统计结果显示,就读的幼儿园以民办居多,集体办次之,而在/ 12
此次统计中并未出现教育部门主办的幼儿园。主要原因是民办幼儿园数量相对较多,教育部门主办的很少,且家长考虑到幼儿园与住宅的距离,通常以就近原则选择幼儿园。2.就读幼儿园规模:
从表二结果看出,幼儿园规模在300-400的占了50%,400以上与100以下各占10%,200-300占了30%,这主要与区域发达程度和区域人口密度有关。400以上以及300-400的一般是在大城市,该幼儿园周围有住宅小区,200-300的集中在区县城市,周围通常也有住宅区或者该幼儿园位于中心城区,而100以下的在乡镇地区。3.就读幼儿园类型: / 12
从表三可以看出,全日制呈压倒性优势,说明家长们还是非常在乎孩子,关心孩子,希望下午就把孩子接回家。这主要是,现在的孩子都有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帮助照看,所以大多数家庭都选择早上送孩子上学,下午把孩子接回家。通常孩子中午会在学校度过并在学校午睡。
4.孩子入园方式: / 12
在表4中交纳了赞助费而入园达到了30%,熟人帮忙而入园只占10%,报名排队而入园占20%,正常办理入园占了40%。此图从侧面反映出适龄孩子入园难的状况。因为不到一半的孩子是通过简单的正常办理而入园的,高达30%的孩子是交纳了赞助费才入园的。造成这一现象主要原因是适龄 儿童太多,而周边幼儿园太少,这就造成了孩子入园难,幼儿园也就有了坐地起价的成本。这是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赞助费也成了广大民众吐槽的名次。大家岁对此十分不满,但又无可奈何。5.孩子去幼儿园的方式:
从表5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清一色的全是家长接送孩子去幼儿园,这与当前社会趋势相吻合,乘坐校车的人数还较少。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与当前的家庭结构有关,很多有小孩子的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孩子加上孩子的父母,以及父母的父母。通常是老人负责接送孩子。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大家对校车的不放心。6.送孩子上幼儿园的主要原因: / 12
从表6可以看出,家长们都是为了孩子的前途而选择送孩子去幼儿园。
说明家长们很理智,也与当今严酷的社会竞争相关。家长们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希望能更多更好的培养自己的下一代,为他们创造一个优秀的起点,以便增加孩子在将来的竞争优势。但同时我也了解到,这里面还是有一些盲目性,因为一些家长以自己的意愿让孩子去学习一些特长,有点揠苗助长的嫌疑。7.所在地区学前教育普及程度: / 12
从表7可以看出家长们对所在地区的幼儿园普及程度的看法,六成的人认为普及一般,四成的人认为普及不够,没有人认为普及广泛。这与我国当前学前教育形势相吻合。也反映了我国学前教育的一些不足。究其原因,是国家投入不够,不论是公办幼儿园,还是私立幼儿园的数量,都与目前的适龄儿童人数产生冲突。所以家长们普遍认为普及程度不够。
8.您认为学前教育是否可有可无: / 12
从表8中可以看出,所有家长都认为学前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反映出现在的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够在正式进入小学以前,可以学会一些基本的知识,可以培养对学习的兴趣,丰富孩子的阅历。而这些都与国家的重视和宣传是分不开的。9.孩子每月缴纳的各种费用:
表9反应的幼儿园消费水平主要与区域发达程度有关,500元以下的月花费主要存在于乡镇地区,而500-700元每月主要存在于区县,700-1200元每月主要存在于省会城市这些比较发达,生活水平较高的地区。
10.本地幼儿园收费标准是否合理: / 12
被调查的所有家长都认为所在地区的幼儿园收费都偏高。造成这种窘态的原因可以用供求平衡关系来解释,即孩子需要去上幼儿园是“需”,而幼儿园是“供”,当供小于求,自然造成幼儿园费用偏高。所以家长们一致觉得收费偏高也就不足为奇了。11.家长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从表11中可以看出,有40%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是对孩子的启蒙教/ 12
育,还有40%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能够开发孩子的智力,有20%的家长认为学前教育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有这样的结果,主观原因是家长自己的意愿和背景所决定的,还有就是家长期望学前教育能够自己的孩子真正的带来什么好处。12.是否希望政府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从表12可见,所有家长都希望能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这样能有效规范学前教育,既保证教学质量,又杜绝了入学难的现象,国家干涉之后,关于幼儿园的各种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不仅如此,还能给家长省下一比不少的钱,因为现在的学前教育比小学初中贵多了。
三、调查结果及建议
综上所述,我国学前教育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学前教育普及率低,迄今为止只有40%的3—6岁幼儿能上幼儿园或学前班;/ 12
学前教育发展城乡差距大;城市学前教育差异化现象明显,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分配严重不公平,入园难的问题切实存在。学前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格局中最薄弱的环节。为了应对这些问题,给出以下建议: 1.多种形式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安全、适用的幼儿园。
2.加强幼儿园准入管理。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学前教育管理。严格执行幼儿园准入制度。
3.规范幼儿园收费管理。国家应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加强民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完善备案程序,加强分类指导。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加强收费监管,坚决查处乱收费。4.加强学前教育立法工作。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启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问题与现实需要的调研,并积极创造条件制定相关学前教育法案,以确保学前教育事业在法律的保障下健康发展。
四、调研的感想
第一次接触和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独自完成了对成报告的修改和完善工作。觉得对自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莫大的激励锻炼。在本次社会实践调研中,由于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努力工作,对许多事物都有了新的认识,其中也包括对自己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且,让我懂得了一样东西: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我们学习与实践的的机会。感谢学校和老师给我们开了社会实践这一门课,/ 12
让我从中受益匪浅。/ 12
第三篇:自强不息演讲稿李傲
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五年级的李傲,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只有启程,才能远航;只有拼搏,才会成功;只有播种,才能收获;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幸福。
我出生于美丽的乡村,这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在此环境下我养成了开朗的性格。我没有出众的容貌和优雅的气质,是一个平凡而又普通的小学生,但我心中始终充满阳光,让阳光普照大地。
我从小就立志做一个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人。时时刻刻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观念严格要求自己。8岁被父母送入学校,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进入校园后,刻苦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不断的充实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我更加明白人要保持一颗自强不息的心,要与困难做斗争,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困难就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在这个危机四伏的社会里唯有发奋图强,勇于创新,才能迎难而上。张海迪大姐姐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过的吧,这位三分之二躯体失去知觉而不向命运之神屈服的姑娘在轮椅上唱出了高昂激越的生命之歌,被誉为“当代保尔”、“80年代的新雷锋”。
现在的我已经成为一名高年级的学生,虽然自己还没有令父母感到自豪,但我奋斗的心不止,我站在这里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我要在平凡的事情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绩,以欣然姿态做心爱之事,以健康心灵待世间百态,自立自强,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
“学海无涯勤为舟,与人相处礼为上,求实务实是真理,奋发进取永不息。”同学们,行动起来吧,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勤奋学习,自强自立,做学习和生活中的强者,为社会主义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的演讲完毕,谢谢!
第四篇:关于我国餐饮行业现代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餐饮行业现代状况的调查报告
学号:1244001419957姓名:吴波涛班期:12春行政管理(2)班
调查时间:2014年4月。
调查方法:文献式和观察式。中国历来有“民以食为天”的传统,餐饮行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主要支持产业,一直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餐饮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餐饮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市场大、增长快、影响广、吸纳就业能力强等特点而广受重视,也是发达国家输出资本、品牌和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国际知名餐饮企业的不断涌进,对我国餐饮业的现代化经营理念、服务质量标准、文化氛围、饮食结构、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等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预见,未来我国餐饮行业竞争局面激烈仍将维持。以下是对2014年餐饮行业现状调查: 2014年餐饮行业面临问题:
1、高端餐饮行业受阻
现在的餐饮行业越来越像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看着红红火火,里面的人冷暖自知。随着反腐倡廉的深入开展,高端餐饮受阻,而与此同时,物价不断飙升,租金成本、劳动力成本日益增加,餐饮行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一轮的洗牌在所难免。有知名餐饮机构的黯然退场,就有新兴餐饮品牌的粉墨登场。
2014年广东高端住宿餐饮企业零售额继续下滑。广东省统计局3月17日日发布数据[1]显示,1-2月,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1%。全省住宿餐饮业零售额稳定增长,仅高端住宿餐饮业出现下滑。
2、餐饮市场不景气
2013年整个餐饮行业仍处于不景气状态。我国餐饮行业增速下滑和企业盈利受压交织,消费需求变革和信息技术大行其道呼应。在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冲击下,中国餐饮行业在市场结构和商业模式上都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整个餐饮市场在波动和震荡中逶迤前行。
3、餐饮业难招工
由于生活成本大求职者不愿当服务员,“在餐厅做服务员需要长时间站立,吃的都是青春饭,也赚不了多少钱。”白女士说,现在物价较高,生活成本压力大。“我现在房租加水电费都得600多元,加上吃饭和平时零花,2000元的工资只能保障最基本的生活。”白女士说。[2]
2014年餐饮业行业发展趋势:
1、品牌力成制胜法宝,文化餐饮将成为更具竞争性
现在的餐饮消费也已进入到第三重阶段,即看不见、摸不着的整体消费意识阶段,消费者在离开消费场所后在头脑中形成的整体感知回应是什么,这便体现出餐饮店的品牌文化,所以商家的独特体系已不仅仅是菜品、味道、服务、环境、音乐等,而是综合因素的整体体现。随着人们在就餐环境、体验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名气大、品牌响的餐厅越做越大。餐馆档次也体现
在环境上,文化成为餐饮业装潢视觉的重要元素,“吃环境”将是餐饮业发展趋势之一。根据定位不同,体现不同文化,成为许多餐馆的竞争手段。餐饮市场的竞争,必将回归于品牌间的竞争,品牌力更强就有更广阔的市场。
2、大众化餐饮为餐饮市场的主流
在今年商务部的重点工作中,早餐工程、厨房改造工程、绿色饭店将是财政支持的重点项目,引导更多的餐饮企业加入到早餐工程、社区餐饮、商务快餐等领域,加大大众化餐饮连锁步伐。
3、连锁经营是发展趋势
连锁经营不仅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更能帮助餐饮业突破发展中的管理瓶颈。连锁经营具有成本优势、价格优势、品牌优势,应该是餐饮业经营模式的主要发展方向。餐饮行业整体由单纯的价格竞争、产品质量的竞争,发展到产品与企业品牌的竞争,文化品位的竞争。由单店竞争、单一业态竞争,发展到多业态、连锁化、集团化、大规模的竞争。
4、口碑营销、网络营销被广泛应用
“导吃顾问”、“美食侦察”为餐厅带来创新、改良菜品、营销餐厅。网络营销也被看重,用网络搜索自己钟意的餐厅、美食已是常见景象。企业应当及早充分认识到微博微信在餐饮行业的营销中将会发回的重要作用。
5、菜品定位精细化,健康养生餐饮引导餐饮新趋势
特色是传统餐饮立身之本。这种强调口味的做法,仍是宣传之道。但口味一旦被复制,特色也成了平常。关注地方风味、精细化定位、拥有特色菜
肴,精细化的创新定位渐成趋势。养生概念从原材料的健康养生发展到全面的养生体系,即菜品原辅料养生、烹饪加工数字化养身、餐饮服务养生推介,再融汇绿色装修材料、个人养生食谱打造、养生礼品等系列产业的开发,把餐饮业真正打造成绿色养生产业。
6、餐饮微利时代,信息化带动作用日趋明显
信息化的应用将覆盖企业预订、采购、点餐、人员绩效考核、财务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各个环节,促进餐饮企业实现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益率、优化服务流程。
7、中外餐饮企业竞争加剧
我们不难看出,现在餐饮市场上基本都是以国外知名品牌连锁为主,它的模式简单,可复制性强,加上其产品本土化及主题餐厅策略的推出,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更有势不可挡的趋势。面对这样来势汹汹的“洋快餐入侵”,中国餐饮业将面临巨大挑战。但同时,国外餐饮企业进入中国后,对我国餐饮经营理念、服务质量、文化氛围、饮食结构、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等产生深刻影响。洋餐饮让本土餐饮的视角变得更为宽广,经营创新的渠道也更为多元。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趋向在餐饮行业也明确体现。
综合上述调查分析,想要在中外餐饮企业竞争加剧中脱颖而出,就需要通过连锁经营的标准化,充分发挥行政领导的优势,通过打造高质的餐饮企业品牌和高效的个人与团队管理,形成自己的流水作业方式,加上上下游资源的整合,以及企业品牌价值打造等多方面进行突破,最后形成拥有本企业核心优势的中国连锁餐饮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1]《2013-2017年中国餐饮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14年4月13日,中国产业洞察网,http:///。[2]贺秋平:《延安特快》,延安新闻,《延安“春风行动”举行第五场招聘会 餐饮行业受冷遇》,2014年3月14日,http://yanan.hsw.cn。
第五篇:关于我国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国高校住宿状况的调查报告
调查人:林欢
调查时间:2013年暑假
调查地点:汕头
调查对象:汕头市大一学生 调查方法:网上问卷
一调查概况
1调查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大学生人数空前急剧增加,大学生成为了备受关注的一个群体。自然而然,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就成为了人们注视的一个问题,大学生在心理等多方面还在处于未成熟阶段,在对待事物的看法还不全面,客观,没有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然而,除去个别富裕地区,大学教学资源的匮乏却没有得到缓解.反而有更严重的倾向。有吃引发了学生与学校之间诸多的矛盾,住宿环境尤为突出。因此如何让大学生能够在大学四年里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以便将来能够在社会上有所贡献将是一个主要的研究方面。所以为更加切身的体会大学生的生活各方面,我们对大学生的住宿现状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2调查范围及思路
这次调查的主要范围是汕头市大一学生,他们就读学校的所在地均为广州。通过对这些大学生的所在学校,住宿条件,生活开支等方面进行了主要的问卷调查来发现现在的大学生住宿现状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结果分析
1卫生状况
进入大学后,宿舍就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家,宿舍楼的生活环境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和日常的学习状态。大学宿舍楼的公共卫生状况关系到每个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宿舍内部和宿舍楼的卫生状况、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等都是与同学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60﹪学校的楼道都是一周清洗一次,并且我们发现很多同学连自己的宿舍也很少清理,这两个一个是公共卫生,一个是私人地方,卫生状况都很差,可见各高校的总体卫生状况并不乐观。
2安全状况
可以说每个大学生去读大学,独自生活的最大问题应该是安全问题。宿舍的安全分为学生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先说生命安全,相信大家还记得上海商学院宿舍火灾致四位女生跳楼身亡惨痛事件。从这件事情当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很沉重的教训,那就是不能再宿舍使用大功率电器,但是,违章电器屡禁不止,这给学生带来很大的隐患,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不少的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最高限用功率,但这只是一纸空文,学校很少真正地去限制使用,就算有些学校会检查宿舍,但在检查的时候只要把电器收起来也就万事大吉了。然后说说财产安全,平时在新闻上很经常看到大学宿舍被盗的消息。然而我们的调查发现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宿舍的安全性不高。发现有着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学校的安全保卫能偶真正的保障学生的切身利益。其中部分人提出宿舍楼管理不够,使得其人流杂乱。不能够保证学生们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因而使得学生们自己有话费了一定数目的钱来买保险柜,买密码箱等等来保护自己的切身利益。可见,高校宿舍里并不安全。
3宿舍突发状况
从调查中得出,绝大部分大学生不满意的主要情况是宿舍停水和停电,而有部分的人对于断网也表示不满意。只有少部分人能够接受这几项问题。毕竟水电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停水停电的话,对于生活上是有着很大的影响。
四.大学生住宿现状的改善
1.学校宿舍设计建造
学校对于宿舍楼的新建设计,首先可以通过对学生平时生活的了解以及接触,再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科学的选择位置,设计出人性化的宿舍。首先是能够保障大学生平时生活的所需,方便住宿的学生来去学校的各个教学楼和食堂之间,还有宿舍本身的采光,保证每个宿舍都能有足够的日照时间来保持宿舍内部的湿度不会太高。其次是再根据每间宿舍实际的住宿人数来进行合理的设计空间大小与结构。其中对于宿舍楼道的设计安排也是一个关键点,因为要保证宿舍楼道的光线,人群流通,湿度等方面。如果不能完全的满足某项,应该加设一些硬件设施以保证宿舍的合理。
2. 宿舍内部设计
对于宿舍内部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的是住在里面的人的感受,是否感到舒适。空间大小是否让人觉得太压抑,不适应。对于大学生以后的主要生活场所,不仅是要合理,方便,更要实用性强。能够充分的实用到每一点空间。另外卫生间可以说一个很重要的区域,大学生洗漱,洗衣物等都要用到。因此能够在每个宿舍都设计一个卫生间是最好的,能满足平时生活很多的需求,还有就是卫生间的通风是很重
要的,因为卫生间可以说是宿舍里最潮湿的地方,因此建议可以设计一个阳台来保持通风,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卫生间的通风,还可以有一定空间来晾衣服和被褥等东西,或者安装一个换气扇等设施来保证卫生间的通风情况。
3. 宿舍的配套设施
提到宿舍的配套设施,首先想到的就应该是水电问题,因为这都是现在人们生活都必不可少的两样东西。因此,我们认为宿舍应该保持全天的水电供应,让人们能随时都能用到,以避免一些应急情况。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学校可以提前通知,或者像要停水的问题可以之前学校又储备一定量的水源,以保证在特殊时期使用。宿舍还应该安设太阳能热水器和热水房等,为学生提供热水。这样在宿舍有热水的时候就可以使用,当宿舍没有热水时,可以去热水房提水使用。另外,宿舍床柜,衣柜的设立也同样重要,这样就可以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摆放自己的东西而不会因此而到处摆放使得空间不够。
4. 学校对宿舍的管理体系改进
拥有一个好的宿舍楼后,同样也需要一套合理的管理体系才能有效地运行它。首先就应该是安全问题,宿舍管理员应该保障每间宿舍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因此就要监控每天进出宿舍楼的人员情况,对于非校外的人员就必须要出示一些相关证明以表明来意才可以进入宿舍楼内。对于就寝时间后就应该关闭宿舍楼的大门,以防止一些外来人员乘此进入。对于一楼的宿舍,窗子就应该按防盗窗用于保证学生的切身利益。
五. 总结
高校对于大学生们的生活情况应该多多注视,在平时的情况中找寻出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善,一个良好的环境能够更加方便其周围的人工作,学习等。并且也保障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不过学校做的再好也需要每一位学生来爱护自己的宿舍,如若不然,学校做得再好也会因为平时的不爱护而变质。